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十一 好水好山看不足


錢江看潮記

  陰歷八月十八,我客居杭州。這一天恰好是星期日,寓中來了兩位親友,和兩個例假返寓的儿女。上午,天色陰而不雨,涼而不寒。有一個人說起今天是潮辰,大家興致勃勃起來,提議到海宁看潮。但是我左足趾上患著濕毒,行步維艱還在其次;鞋根拔不起來,拖了鞋子出門,違背新生活運動,將受警察干涉。但為此使眾人掃興,我也不愿意。于是大家商議,修改辦法:借了一只大鞋子給我左足穿了,又改變看潮的地點為錢塘江邊,三廊廟。我們明知道錢塘江邊潮水不及海宁的大,真是“沒啥看頭”的。但凡事輪到自己去做時,無論如何總要想出它一點好處來,一以鼓勵勇气,一以安慰人心。就有人說:“今年潮水比往年大,錢塘江潮也很可觀。”“今天的報上說,昨天江邊車站的鐵欄都被潮水沖去,二十几個人爬在鐵欄上看潮,一時淹沒,幸為房屋所阻,不致与波臣為伍,但有四人頭破血流。”听了這樣的話,大家覺得江干不亞于海宁,此行一定不虛.我就伴了我的兩位親友,帶了我的女儿和一個小孩子,一行六人,就于上午十時動身赴江邊。我兩腳穿了一大一小的鞋子跟在他們后面。
  我們乘公共汽車到三廊廟,還只十一點鐘。我們乘義渡過江,去看看杭江路的車站,果有亂石板木狼藉于地,說是昨日的潮水所致的。錢江兩岸兩個碼頭實在太長,加起來恐有一里路。回來的時候,我的腳吃不消,就坐了人力車。坐在車中看自己的兩腳,好象是兩個人的。倘照樣畫起來,見者一定要說是畫錯的,但一路也無人注意,只是我自己心虛,偶然逢到有人看我的腳,我便疑心他在笑我,碰著認識的人,談話之中還要自己先把鞋的特殊的原因告訴他。他原來沒有注意我的腳,听我的話卻知道了。善于為自己辯護的人,欲掩其短,往往反把短處暴露了。
  我在江心的渡船中遙望北岸,看見碼頭近旁有一座樓,高而多窗,前無障礙。我選定這是看潮最好的地點。看它的模樣,不是私人房屋,大約是茶館酒店之類,可以容我們去坐的。為了腳痛,為了口渴,為了肚饑,又為了貪看潮的眼福,我遙望這座樓覺得异常玲瓏,猶似仙境一般美麗。我們跳上碼頭,已是十二點光景。走盡了碼頭,果然看見這座樓上挂著茶樓的招牌,我們欣然登樓。走上扶梯,看見列著明窗淨几,全部江景被收在窗中,果然一好去處。茶客寥寥,我們六人就占据了臨窗的一排椅子。我回頭喊堂倌:“一紅一綠!”堂倌卻空手走過來,笑嘻嘻地對我說:“先生,今天是買坐位的,每位小洋四角。”我的親友們听了這話都立起身來,表示要走。但儿女們不聞不問,只管憑窗眺望江景,指東話西,有說有笑,正是得其所哉。我也留戀這地方,但我的親友們以為座价太貴,同堂倌講价,結果三個小孩子“馬馬虎虎”,我們六個人一共出了一塊錢。先付了錢,方才大家放心坐下。托堂倌叫了六碗面,又買了些果子,權當午飯。大家正肚饑,吃得很快。吃飽之后,看見窗外的江景比前更美麗了。我們來得太早,潮水要三點鐘才到呢。到了一點半鐘,我們才看見別人陸續上樓來。有的嫌座价貴,回了下去。有的望望江景,遲疑一下,坐下了。到了兩點半鐘,樓上的座位已滿,嘈雜异常,非复吃面時可比了。我們的座位幸而在窗口,背著嘈雜面江而坐,仿佛身在涇渭界上,另有一种感覺。三點鐘快到,樓上已無立錐之地。后來者無座位,不吃茶,亦不出錢。我們的背后擠了許多人。回頭一看,只見觀者如堵。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更有被抱著的孩子。有的坐在桌上,有的立在凳上,有的竟立在桌上。他們所看的,是照舊的一條錢塘江。久之,久之,眼睛看得酸了,腿站得痛了,潮水還是不來。大家倦起來,有的垂頭,有的坐下。忽然人叢中一個尖銳的呼聲:“來了!來了!”大家立刻把脖子伸長,但錢塘江還是照舊。原來是一個母親因為孩子擠得哭了,在那里哄他。
  江水真是太無情了。大家越是引頸等候,它的架子越是十足。這仿佛有的火車站里的賣票人,又仿佛有的郵政局收挂號信的,窗欄外許多人等候他,他只管悠然地吸煙。三點二十分光景,潮水真個來了!樓內的人万頭攢動,象運動會中決胜點旁的觀者。我也除去墨鏡,向江口注視。但見一條同桌上的香煙一樣粗細的白線,從江口慢慢向這方面延長來。延了好久,達到西興方面,白線就模糊了。再過了好久,樓前的江水漸漸地漲起來。浸沒了碼頭的腳。樓下的江岸上略起些波浪,有時打動了一塊石頭,有時淹沒了一條沙堤。以后浪就平靜起來,水也就漸漸退卻。看潮就看好了。樓中的人,好象已經獲得了什么,各自紛紛散去。我同我親友也想帶了孩子們下樓,但一個小孩子不肯走,惊异地責問我:“還要看潮哩!”大家笑著告訴他:“潮水已經看過了!”他不信,几乎哭了。多方勸慰,方才收淚下樓。
  我實在十分同情于這小孩子的話。我當离座時,也有“還要看潮哩!”似的感覺。似覺今天的目的尚未達到。我從未為看潮而看潮。今天特地為看潮而來,不意所見的潮如此而已,真覺大失所望。但又疑心自己的感覺不對。若果潮不足觀,何以茶樓之中,江岸之上,觀者動万,歸途阻塞呢?以問我的親友,一人云:“我們這些人不是為看潮來的,都是為潮神賀生辰來的呀!”這話有理,原來我們都是被“八月十八”這空名所召集的。怪不得潮水毫沒看頭。回想我在茶樓中所見,除舊有的一片江景外毫無可述的美景。只有一种光景不能忘卻:當波浪淹沒沙堤時,有一群人正站在沙堤上看潮。浪來時,大家倉皇奔回,半身浸入水中,舉手大哭,幸有大人轉身去救,未遭沒頂。這光景大類一幅水災圖。看了這圖,使人想起最近黃河長江流域各處的水災,敗興而歸。

桂林的山

  “桂林山水甲天下”,我沒有到桂林時,早已听見這句話。我預先問問到過的人:“究竟有怎樣的好?”到過的人回答我,大都說是“奇妙之极,天下少有”。這正是武漢疏散人口,我從漢口返長沙,准備攜眷逃桂林的時候。抗戰節節扔失利,我們逃難的人席不暇暖,好容易逃到漢口,又要逃到桂林去。對于山水,實在無心欣賞,只是偶然帶便問問而已。然而百忙之中,必有一閒。我在這一閒的時候想象桂林的山水,假定它比杭州還优秀。不然,何以可稱為“甲天下”呢?我們一家十人,加了張梓生先生家四五人,合包一輛大汽車,從長沙出發到桂林,車資是二百七十元。經過了衡陽、零陵、邵陽,入廣西境。聞名已久的桂林山水,果然在民國二十七年六月二十四日下午展開在我的眼前。初見時,印象很新鮮。那些山都拔地而起,好象西湖的庄子內的石筍,不過形狀龐大,這令人想起古畫中的遠峰,又令人想起“天外三峰削不成”的詩句。至于水,漓江的綠波,比西湖的水更綠,果然可愛。我初到桂林,心滿意足,以為流离中能得這樣山明水秀的一個地方來托庇,也是不幸中之大幸。開明書店的經理,替我租定了馬皇背(街名)的三間平房,又替我買些竹器。竹椅、竹凳、竹床,十人所用,一共花了五十八塊桂幣。桂幣的价值比法幣低一半,兩塊桂幣換一塊法幣。五十八塊桂幣就是二十九塊法幣。我們到廣西,弄不清楚,曾經几次誤將法幣當作桂幣用。后來留心,買物付錢必打對折。打慣了對折,看見任何數目字都想打對折。我們是六月二十四日到桂林的。后來別人問我哪天到的,我回答“六月二十四日”之后,几乎想補充一句:“就是三月十二日呀!”漢口淪陷,廣州失守之后,桂林也成了敵人空襲的目標,我們常常逃警報。防空洞是天然的,到處皆有,就在那拔地而起的山的腳下。由于逃警報,我對桂林的山愈加親近了。桂林的山的性格,我愈加認識清楚了。我漸漸覺得這些不是山,而是大石筍。因為不但拔地而起,与地面成九十度角,而且都是青灰色的童山,毫無一點樹木或花草。久而久之,我覺得桂林竟是一片平原,并無有山,只是四圍种著許多大石筍,比西湖的庄子里的更大更多而已。我對于這些大石筍,漸漸地看厭了。庭院中布置石筍,數目不多,可以點綴風景;但我們的“桂林”這個大庭院,布置的石筍太多,触目皆是,豈不令人生厭。我有時遙望群峰,想象它們是一只大動物的牙齒,有時望見一帶尖峰,又想起小時候在寺廟里的十殿閻王的壁畫中所見的尖刀山。假若天空中掉下一個巨人來,掉在這些尖峰上,一定會穿胸破肚,鮮血淋漓,同十殿閻王中所繪的一樣。這种想象,使我漸漸厭惡桂林的山。這些時候听到“桂林山水甲天下”這句盛譽,我的感想与前大异:我覺得桂林的特色是“奇”,卻不能稱“甲”,因為“甲”有盡善盡美的意思,是總平均分數。桂林的山在天下的風景中,決不是盡善盡美。其總平均分數決不是“甲”。世人往往把“美”与“奇”兩字混在一起,攪不清楚,其實奇是罕有少見,不一定美。美是具足圓滿,不一定奇。三頭六臂的人,可謂奇矣,但是談不到美。天真爛漫的小孩,可為美矣,但是并不稀奇。桂林的山,奇而不美,正同三頭六臂的人一樣。我是愛畫的人,我到桂林,人都說“得其所哉”,意思是桂林山水甲天下,可以入我的畫。這使我想起了許多可笑的事:有一次有人報告我:“你的好畫材來了,那邊有一個人,身長不滿三尺,而須長有三四寸。”我跑去一看,原來是做戲法的人帶來的一個侏儒。這男子身体不過同桌子面高,而頭部是個老人。對這殘廢者,我只覺得惊駭、怜憫与同情,哪有心情欣賞他的“奇”,更談不到美与畫了。又有一次到野外寫生,遇見一個相識的人,他自言熟悉當地風物,好意引導我去探尋美景,他說:“最美的風景在那邊,你跟我來!”我跟了他跋山涉水,走得十分疲勞,好容易走到了他的目的地。原來有一株老樹,不知遭了什么劫,本身橫臥在地,而枝葉依舊欣欣向上。我率直地說:“這難看死了!我不要畫。”其人大為掃興,我倒覺得可惜。可惜的是他引導我來此時,一路上有不少平凡而美麗的風景,我不曾寫得。而他所謂美,其實是奇。美其所美,非吾所謂美也。這樣的事,我所經歷的不少。桂林的山,便是其中之一。
  篆文的山字,是三個近乎三角形的東西。古人造象形字煞費苦心,以最簡單的筆划,表出最重要的特點。象女字、手字、木字、草字、鳥字、馬字、山字、水字等,每一個字是一幅速寫畫。而山因為望去形似平面,故造出的象形字的模樣,尤為簡明。從這字上,可知模范的山,是近于三角形的,不是石筍形的;可知桂林的山,不是模范的山,只是山之一种——奇特的山。古語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則又可知周圍山水對于人的性格很有影響。桂林的奇特的山,給廣西人一种奇特的性格,勇往直前,百折不撓,而且短刀直入,率直痛快。廣西省政治辦得好,有模范省之稱,正是環境的影響;廣西產武人,多軍人,也是拔地而起的山的影響。但是講到風景的美,則廣西還是不參加為是。
  “桂林山水甲天下”,本來沒有說“美甲天下”。不過講到山水,最容易注目其美,因此使桂林受不了這句盛譽。若改為“桂林山水天下奇”,則庶几近情了。

廬山游記


  一、江行觀感

  譯完了柯羅連科的《我的同時代人的故事》第一卷三十万字之后,原定全家出門旅行一次,目的地是廬山。脫稿前一星期已經有點心不在鎬;合譯者一吟的心恐怕早已上山,每天休息的時候擱下譯筆(我們是父女兩人逐句協商,由她執筆的),就打電話探問九江船期。終于在寄出稿件后三天的七月廿六日清晨,父母子女及一外孫一行五人登上了江新輪船。
  胜利還鄉時全家由隴海路轉漢口,在漢口搭輪船返滬之后,十年來不曾乘過江輪。菲君(外孫)還是初次看見長江。站在船頭甲板上的晨曦中和壯麗的上海告別,乘風破浪溯江而上的時候,大家臉上顯出歡喜幸福的表情。我們占居兩個半房間:一吟和她母親共一間,菲君和他小娘舅新枚共一間,我和一位鐵工厂工程師吳君共一間。這位工程師熟悉上海情形,和我一見如故,替我說明吳淞口一帶种种新建設,使我的行色更壯。
  江新輪的休息室非常漂亮:四周許多沙發,中間好几副桌椅,上面七八架電風扇,地板上走路要謹防滑交。我在壁上的照片中看到:這輪船原是初解放時被敵机炸沉,后來撈起重修,不久以前才复航的。一張照片是剛剛撈起的破碎不全的船殼,另一張照片是重修完竣后的嶄新的江新輪,就是我現在乘著的江新輪。我感到一种驕傲,替不屈不撓的勞動人民感到驕傲。
  新枚和他的捷克制的手風琴,一日也舍不得分离,背著它游廬山。手風琴的音色清朗象豎琴,富麗象鋼琴,在云山蒼蒼、江水泱泱的環境中奏起悠揚的曲調來,真有“高山流水”之概。我呷著啤酒听賞了一會,不覺叩舷而歌,歌的是十二三歲時在故鄉石門灣小學校里學過的、沈心工先生所作的揚子江歌:
  長長長,亞洲第一大水揚子江。
  源青海兮峽瞿塘,蜿蜒騰蛟蟒。
  滾滾下荊揚,千里一瀉黃海黃。
  潤我祖國千秋万歲歷史之榮光。
  反复唱了几遍,再教手風琴依歌而和之,覺得這歌曲實在很好;今天在這里唱,比半世紀以前在小學校里唱的時候感動更深。這歌詞完全是中國風的,句句切題,描寫得很扼要;句句葉音,都葉得很自然。新時代的學校唱歌中,這樣好的歌曲恐怕不多呢。因此我在甲板上熱愛地重溫這儿時舊曲。不過在這里奏樂、唱歌,甚至談話,常常有美中不足之感。你道為何:各處的擴音机聲音太響,而且廣播的時間太多,差不多終日不息。我的房間門口正好裝著一個喇叭,倘使鎮日坐在門口,耳朵說不定會震聾。這設備本來很好:報告船行情況,通知開飯時間,招領失物,對旅客都有益。然而報告通知之外不斷地大聲演奏各种流行唱片,聲音壓倒一切,強迫大家听賞,這過分的盛意實在難于領受。我常常想向輪船當局提個意見,希望廣播輕些,少些。然而不知為什么,大概是生怕多數人喜歡這一套吧,終于沒有提。
  輪船在沿江好几個碼頭停泊一二小時。我們上岸散步的有三處:南京、蕪湖、安慶。好象有一根無形的繩索系在身上,大家不敢走遠去,只在碼頭附近閒步閒眺,買些食物或紀念品。南京真是一個引人怀古的地方,我踏上它的土地,立刻神往到六朝、三國、春秋吳越的遠古,闔閭、夫差、孫權、周郎、梁武帝、陳后主……都閃現在眼前。望見一座青山,啊,這大約就是諸葛亮所望過的龍蟠鐘山吧!偶然看見一家店舖的門牌上寫著邯鄲路,邯鄲這兩個字又多么引人怀古!我買了一把小刀作為南京紀念,拿回船上,同舟的朋友說這是上海來的。
  蕪湖輪船碼頭附近沒有市街,沿江一條崎嶇不平的馬路旁邊擺著許多攤頭。我在馬路盡頭的一副擔子上吃了一碗豆腐花就回船。安慶的碼頭附近很熱鬧。我們上岸,從人叢中擠出,走進一條小街,逶迤曲折地走到了一條大街上,在一爿雜貨舖里買了許多紀念品,不管它們是哪里來的。在安慶的小街里許多人家的門前,我看到了一种平生沒有見過的家具,這便是嬰孩用的坐車。這坐車是圓柱形的,上面一個圓圈,下面一個底盤,四根柱子把圓圈和底盤連接;中間一個坐位,嬰儿坐在這坐位上;底盤下面有四個輪子,便于推動。坐位前面有一個特別裝置:二三寸闊的一條小板,斜斜地裝在坐位和底盤上,与底盤成四五十度角,小板兩旁有高起的邊,仿佛小人國里的儿童公園里的滑梯。我初見時不解這滑梯的意義,一想就恍然大悟了它的妙用。記得我嬰孩時候是站立桶的。這立桶比桌面高,四周是板,中間有一只抽斗,我的手靠在桶口上,腳就站在抽斗里。抽斗底上有桂圓大的許多洞,抽斗下面桶底上放著灰籮,妙用就在這里。然而安慶的坐車比較起我們石門灣的立桶來高明得多。這裝置大約是這里的子煩惱的勞動婦女所發明的吧?安慶子煩惱的人大約較多,剛才我擠出碼頭的時候,就看見許多五六歲甚至三四歲的小孩子。這些小孩子大約是從子煩惱的人家溢出到碼頭上來的。我想起了久不見面的邵力子先生。
  輪船里的日子比平居的日子長得多。在輪船里住了三天兩夜,胜如平居一年半截,所有的地方都熟悉,外加認識了不少新朋友。然而這還是廬山之游的前奏曲。踏上九江的土地的時候,又感到一种新的興奮,仿佛在音樂會里听完了一個節目而開始再听另一個新節目似的。

  二、九江印象

  九江是一個可愛的地方,雖然天气熱到九十五度,還是可愛。我們一到招待所,听說上山車子擠,要宿兩晚才有車。我們有了細看九江的机會。
  “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于人,生小不相識。”(崔顥)“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常常替詩人當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詩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風韻猶存。街道清洁,市容整齊;遙望崗巒起伏的廬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個小杭州。但這還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儀容端正。极少有奇形怪狀的人物。尤其是婦女們,無論群集在甘棠湖邊洗衣服的女子,提著筐挑著擔在街上赶路的女子,一個個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沒有西施,但也沒有嫫母。她們好象都是學校里的女學生。但這也還在其次。九江的人態度都很和平,對外來人尤其客气。這一點最為可貴。二十年前我逃難經過江西的時候,有一個逃難伴侶告訴我:“江西人好客。”當時我扶老攜幼在萍鄉息足一個多月,深深地感到這句話的正确。這并非由于萍鄉的地主(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婦都是我的學生的原故,也并非由于“到處儿童識姓名”(馬一浮先生贈詩中語)的原故。不管相識不相識,萍鄉人一概殷勤招待。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舊印象立刻复活起來。我們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過,南潯鐵路的火車站也到過。我仔細留意,到處都度著和平的生活,絕不聞相打相罵的聲音。向人問路,他恨不得把你送到了目的地。我常常惊訝地域區別對風俗人情的影響的偉大。萍鄉和九江,相去很遠。然而同在江西省的區域之內,其風俗人情就有共通之點。我覺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表揚,值得學習的。我說九江是一個可愛的地方,主要點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別多,除了瓷器店之外還有許多瓷器攤頭。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外還有許多瓷器玩具:貓、狗、雞、鴨、兔、牛、馬、儿童人像、婦女人像、騎馬人像、羅漢像、壽星像,各种各樣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這使我聯想起無錫來。無錫惠山等處有許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樣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和泥質地不同而已。在這种玩具中,可以窺見中國手藝工人的智巧。他們都沒有進過美術學校雕塑科,都沒有學過素描基本練習,都沒有學過藝用解剖學,全憑天生的智慧和熟練的技巧,刻划出种种形象來。這些形象大都肖似實物,大多姿態优美,神气活現。而瓷工比較起泥工來,据我猜想,更加复雜困難。因為泥質松脆,只能塑造像坐貓、蹲兔那樣團塊的形象。而瓷質堅致,馬的四只腳也可以塑出。九江瓷器中的八駿,最能顯示手藝工人的天才。那些馬身高不過一寸半,或俯或仰,或立或行,骨胳都很正确,姿態都很活躍。我們買了許多,拿回寓中,陳列在桌子上仔細欣賞。唐朝的畫家韓爸以畫馬著名于后世。我沒有看見過韓爸的真跡,不知道他的平面造型藝術比較起江西手藝工人的立体造型藝術來高明多少。韓爸是在唐明皇的朝廷里做大宮的。那時候唐明皇有一個擅長畫馬的宮廷畫家叫做陳閎。有一天唐明皇命令韓爸向陳閎學習畫馬。韓爸不奉詔,回答唐明皇說:“臣自有師。陛下內廄之馬,皆臣師也。”我們江西的手藝工人,正同韓爸一樣,沒有進美術學校從師,就以民間野外的馬為師,他們的技術是全靠平常對活馬觀察研究而進步起來的。我想唐朝時代民間一定也不乏象江西瓷器手藝工人那樣聰明的人,教他們拿起畫筆來未必不如韓爸。只因他們沒有象韓爸那樣做大官,不能獲得皇帝的賞識,因此終身沉淪,湮沒無聞;而韓爸獨僥幸著名于后世。這樣想來,社會制度不良的時代的美術史,完全是偶然形成的。
  我們每人出一分錢,搭船到甘棠湖里的煙水亭去乘涼。這煙水亭建筑在象杭州西湖湖心亭那樣的一個小島上,四面是水,全靠渡船交通九江大陸。這小島面積不及湖心亭之半,而樹木甚多。樹下設竹榻賣茶。我們躺在竹榻上喝茶,四面水光艷艷,風聲獵獵,九十度以上的天气也不覺得熱。有几個九江女郎也擺渡到這里的樹蔭底下來洗衣服。每一個女郎所在的岸邊的水面上,都以這女郎為圓心而畫出層層疊疊的半圓形的水浪紋,好象半張极大的留聲机片。這光景真可入畫。我躺在竹榻上,無意中舉目正好望見廬山。陶淵明“采菊東篱下,悠然見南山”,大概就是這种心境吧。預料明天這時光,一定已經身在山中,也許已經看到廬山真面目了。

  三、廬山面目

  “咫尺愁風雨,匡廬不可登。只疑云霧里,猶有六朝僧。”(錢起)這位唐朝詩人教我們“不可登”,我們沒有听他的話,竟在兩小時內乘汽車登上了匡廬。這兩小時內气候由盛夏迅速進入了深秋。上汽車的時候九十五度,在汽車中先藏扇子,后添衣服,下汽車的時候不過七十几度了。赴第三招待所的汽車駛過正街鬧市的時候,廬山給我的最初印象竟是桃源仙境: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茶館、酒樓、百貨之屬;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不過他們看見了我們沒有“乃大惊”,因為上山避暑休養的人很多,招待所滿坑滿谷,好容易留兩個房間給我們住。廬山避暑胜地,果然名不虛傳。這一天天气晴朗。憑窗遠眺,但見近處古木參天,綠陰蔽日;遠處崗巒起伏,白云出沒。有時一帶樹林忽然不見,變成了一片云海;有時一片白云忽然消散,變成了許多樓台。正在凝望之間,一朵白云冉冉而來,攢進了我們的房間里。倘是幽人雅士,一定大開窗戶,歡迎它進來共住;但我猶未免為俗人,連忙關窗謝客。我想,廬山真面目的不容易窺見,就為了這些白云在那里作怪。
  廬山的名胜古跡很多,据說共有兩百多處。但我們十天內游蹤所到的地方,主要的就是小天池、花徑、天橋、仙人洞、含鄱口、黃龍潭、烏龍潭等處而已。夏禹治水的時候曾經登大漢陽峰,周朝的匡俗曾經在這里隱居,晉朝的慧遠法師曾經在東林寺門口种松樹,王羲之曾經在歸宗寺洗墨,陶淵明曾經在溫泉附近的栗里村住家,李白曾經在五老峰下讀書,白居易曾經在花徑詠桃花,朱熹曾經在白鹿洞講學,王陽明曾經在舍身岩散步,朱元璋和陳友諒曾經在天橋作戰……古跡不可胜計。然而憑吊也頗傷腦筋,況且我又不是詩人,這些古跡不能激發我的靈感,跑去訪尋也是枉然,所以除了乘便之外,大都沒有專誠拜訪。有時我的太太跟著孩子們去尋幽探險了,我獨自高臥在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山樓上,看看廬山風景照片和導游之類的書,山光照檻,云樹滿窗,塵囂絕跡,涼生枕簟,倒是真正的避暑。我看到天橋的照片,游興發動起來,有一天就跟著孩子們去尋訪。爬上斷崖去的時候,一位挂著南京大學徽章的教授告訴我:“上面路很難走,老先生不必去吧。天橋的那條石頭大概已經跌落,就只是這么一個斷崖。”我抬頭一看,果然和照片中所見不同:照片上是兩個斷崖相對,右面的斷崖上伸出一根大石條來,伸向左面的斷崖,但是沒有達到,相距數尺,仿佛一腳可以跨過似的。然而實景中并沒有石條,只是相距若干丈的兩個斷崖,我們所登的便是左面的斷崖。我想:這地方叫做天橋,大概那根石條就是橋,如今橋已經跌落了,我們在斷崖上坐看云起,臥听鳥鳴,又拍了几張照片,逍遙地步行回寓。晚餐的時候,我向管理局的同志探問這條橋何時跌落,他回答我說,本來沒有橋,那照相是從某角度望去所見的光景。啊,我恍然大悟了:那位南京大學教授和我談話的地方,即离開左面的斷崖數十丈的地方,我的确看到有一根不很大的石條伸出在空中,照相鏡頭放在石條附近适當的地方,透視法就把石條和斷崖之間的距离取消,拍下來的就是我所欣賞的照片。我略感不快,仿佛上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商業廣告的當。然而就照相術而論,我不能說它虛偽,只是“太”巧妙了些。天橋這個名字也古怪,沒有橋為什么叫天橋?
  含鄱口左望揚子江,右瞰鄱陽湖,天下壯觀,不可不看。有一天我們果然爬上了最高峰的亭子里。然而白云作怪,密密層層地遮蓋了江和湖,不肯給我們看。我們在亭子里吃茶,等候了好久,白云始終不散,望下去白茫茫的,一無所見。這時候有一個人手里拿一把芭蕉扇,走進亭子來。他听見我們五個人講土白,就和我招呼,說是同鄉。原來他是湖州人。我們石門灣靠近湖州邊界,語音相似,我們就用土白同他談起天來。土白實在痛快,個個字入木三分,极細致的思想感情也充分表達得出。這位湖州客也實在不俗,句句話都動听。他說他住在上海,到漢口去望儿子,歸途在九江上岸,乘便一游廬山。我問他為什么帶芭蕉扇,他回答說,這東西妙用無窮:熱的時候扇風,太陽大的時候遮陰,下雨的時候代傘,休息的時候當坐墊,這好比濟公活佛的芭蕉扇。因此后來我們談起他的時候就稱他為濟公活佛。互相敘述游覽經過的時候,他說他昨天上午才上山,知道正街上的館子規定時間賣飯票,他就在十一點鐘先買了飯票,然后買一瓶酒,跑到小天池,在革命烈士墓前奠了酒,游覽了一番,然后拿了酒瓶回到館子里來吃午飯,這頓午飯吃得真開心。這番話我也听得真開心。白云只管把揚子江和鄱陽湖封鎖,死不肯給我們看。時候不早,汽車在山下等候,我們只得別了濟公活佛回招待所去。此后濟公活佛就變成了我們的談話資料。姓名地址都沒有問,再見的希望絕少,我們已經把他當作小說里的人物看待了。誰知天地之間事有湊巧:几天之后我們下山,在九江的潯廬餐廳吃飯的時候,濟公活佛忽然又拿著芭蕉扇出現了。原來他也在九江候船返滬。我們又互相敘述別后游覽經過。此公單槍匹馬,深入不毛,所到的地方比我們多。我只記得他說有一次獨自走到一個古塔的頂上,那里面跳出一只黃鼠狼來,他打湖州白說:“渠被俉嚇了一嚇,俉也被渠嚇了一嚇!”我覺得這簡直是詩,不過沒有葉韻。宋楊万里詩云:“意行偶到無人處,惊起山禽我亦惊。”豈不就是這种体驗嗎?現在有些白話詩不講葉韻,就把白話寫成每句一行,一個“但”字占一行,一個“不”也占一行,內容不知道說些什么,我真不懂。這時候我想:倘能說得象我們的濟公活佛那樣富有詩趣,不葉韻倒也沒有什么。
  在九江的潯廬餐廳吃飯,似乎同在上海差不多。山上的吃飯情況就不同:我們住的第三招待所离開正街有三四里路,四周毫無供給,吃飯勢必包在招待所里。价錢很便宜,飯菜也很丰富。只是听憑配給,不能點菜,而且吃飯時間限定。原來這不是菜館,是一個膳堂,仿佛學校的飯廳。我有四十年不過飯廳生活了,頗有返老還童之感。跑三四里路,正街上有一所菜館。然而這菜館也限定時間,而且供應量有限,若非趁早買票,難免枵腹游山。我們在輪船里的時候,吃飯分五六班,每班限定二十分鐘,必須預先買票。膳廳里寫明請勿喝酒。有一個乘客說:“吃飯是一件任務。”我想:輪船里地方小,人多,倒也難怪;山上游覽之區,飲食一定便當。豈知山上的菜館不見得比輪船里好些。我很希望下年這种辦法加以改善。為什么呢,這到底是游覽之區!并不是學校或學習班!人們長年勞動,難得游山玩水,游興好的時候難免把吃飯延遲些,跑得肚饑的時候難免想吃些點心。名胜之區的飲食供應倘能滿足游客的愿望,使大家能夠暢游,豈不是美上加美呢?然而廬山給我的總是好感,在飲食方面也有好感:青島啤酒開瓶的時候,白沫四散噴射,飛濺到几尺之外。我想,我在上海一向喝光明啤酒,原來青島啤酒气足得多。回家赶快去買青島啤酒,豈知開出來同光明啤酒一樣,并無白沫飛濺。啊,原來是海拔一千五百公尺的气壓的關系!廬山上的啤酒真好!

                        1956年9月作于上海

黃山松

  沒有到過黃山之前,常常听人說黃山的松樹有特色。特色是什么呢?听別人描摹,總不得要領。所謂“黃山松”,一向在我腦際留下一個模糊的概念而已。這次我親自上黃山,親眼看到黃山松,這概念方才明确起來。据我所看到的,黃山松有三种特色:
  第一,黃山的松樹大都生在石上。雖然也有生在較平的地上的,然而大多數是長在石山上的。我的黃山詩中有一句:“蒼松石上生。”石上生,原是詩中的話;散文地說,該是石罅生,或石縫生。石頭如果是囫圇的,上面總長不出松樹來;一定有一條縫,松樹才能扎根在石縫里。石縫里有沒有養料呢?我覺得很奇怪。生物學家一定有科學的解說;我卻只有臆測:《本草綱目》里有一种藥叫做“石髓”。李時珍說:“《列仙傳》言邛疏煮石髓。”可知石頭也有養分。黃山的松樹也許是吃石髓而長大起來的吧?長得那么蒼翠,那么堅勁,那么窈窕,真是不可思議啊!更有不可思議的呢:文殊院窗前有一株松樹,由于石頭崩裂,松根一大半長在空中,象須蔓一般搖曳著。而這株松樹照樣長得郁郁蒼蒼,娉娉婷婷。這樣看來,黃山的松樹不一定要餐石髓,似乎呼吸空气,呼吸雨露和陽光,也會長大的。這真是一种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啊!
  第二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大都向左右平伸,或向下倒生,极少有向上生的。一般樹枝,絕大多數是向上生的,除非柳條挂下去。然而柳條是軟弱的,地心吸力強迫它挂下去,不是它自己發心向下挂的。黃山松的枝條挺秀堅勁,然而絕大多數象電線木上的橫木一般向左右生,或者象人的手臂一般向下生。黃山松更有一种奇特的姿態:如果這株松樹長在懸崖旁邊,一面靠近岩壁,一面向著空中,那么它的枝條就全部向空中生長,靠岩壁的一面一根枝條也不生。這姿態就很奇特,好象一個很疏的木梳,又象學習的“習”字。顯然,它不肯面壁,不肯置身丘壑中,而一心傾向著陽光。
  第三個特色,黃山松的枝條具有异常強大的團結力。獅子林附近有一株松樹,叫做“團結松”。五六根枝條從近根的地方生出來,密切地偎傍著向上生長,到了高處才向四面分散,長出松針來。因此這一束樹枝就變成了樹干,形似希腊殿堂的一种柱子。我諦視這樹干,想象它們初生時的狀態:五六根枝條怎么會合伙呢?大概它們知道團結就是力量,可以抵抗高山上的風吹、雨打和雪壓,所以生成這個樣子。如今這株團結松已經長得很粗、很高。我伸手摸摸它的樹干,覺得象鐵鑄的一般。即使十二級台風,漫天大雪,也動彈它不了。更有團結力強得不可思議的松樹呢:從文殊院到光明頂的途中,有一株松樹,叫做“蒲團松”。這株松樹長在山間的一小塊平坡上,前面的砂土上筑著石圍牆,足見這株樹是一向被人重視的。樹干不很高,不過一二丈,粗細不過合抱光景。上面的枝條向四面八方水平放射,每根都伸得极長,足有樹干的高度的兩倍。這就是說:全体象個“丁”字,但上面一划的長度大約相當于下面一直的長度的四倍。這一划上面長著叢密的松針,軟綿綿的好象一個大蒲團,上面可以坐四五個人。靠近山的一面的枝條,梢頭略微向下。下面正好有一個小阜,和枝條的梢頭相距不過一二尺。人要坐這蒲團,可以走到這小阜上,攀著枝條,慢慢地爬上去。陪我上山的向導告訴我:“上面可以睡覺的,同沙發床一樣。”我不愿坐轎,單請一個向導和一個服務員陪伴著,步行上山,兩腿走得相當吃力了,很想爬到這蒲團上去睡一覺。然而我們這一天要上光明頂,赴獅子林,前程遠大,不宜耽擱;只得想象地在這蒲團上坐坐,躺躺,就鼓起干勁,向光明頂邁步前進了。

黃山印象

  看山,普通總是仰起頭來看的。然而黃山不同,常常要低下頭去看。因為黃山是群山,登上一個高峰,就可俯瞰群山。這教人想起杜甫的詩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而精神為之興奮,胸襟為之開朗。我在黃山盤桓了十多天,登過紫云峰、立馬峰、天都峰、玉屏峰、光明頂、獅子林、眉毛峰等山,常常爬到絕頂,有如蘇東坡游赤壁的“履□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虯龍,攀栖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在黃山中,不但要低頭看山,還要面面看山。因為方向一改變,山的樣子就不同,有時竟完全兩樣。例如從玉屏峰望天都峰,看見旁邊一個峰頂上有一塊石頭很象一只松鼠,正在向天都峰跳過去的樣子。這景致就叫“松鼠跳天都”。然而爬到天都峰上望去,這松鼠卻變成了一雙鞋子。又如手掌峰,從某角度望去竟象一個手掌,五根手指很分明。然而峰回路轉,這手掌就變成了一個拳頭。他如“羅漢拜觀音”、“仙人下棋”、“喜鵲登梅”、“夢筆生花”、“鰲魚駝金龜”等景致,也都隨時改樣,變幻無定。如果我是個好事者,不難替這些石山新造出几十個名目來,讓導游人增加些講解資料。然而我沒有這种雅興,卻听到別人新取了兩個很好的名目:有一次我們從西海門憑欄俯瞰,但見無數石山拔地而起,真象万笏朝天;其中有一個石山由許多方形石塊堆積起來,竟同玩具中的積木一樣,使人不相信是天生的,而疑心是人工的。導游人告訴我:有一個上海來的游客,替這石山取個名目,叫做“國際飯店”。我一看,果然很象上海南京路上的國際飯店。有人說這名目太俗气,欠古雅。我卻覺得有一种現實的美感,比古雅更美。又有一次,我們登光明頂,望見東海(這海是指云海)上有一個高峰,腰間有一個缺口,缺口里有一塊石頭,很象一只蹲著的青蛙。气象台里有一個青年工作人員告訴我:他們自己替這景致取一個名目,叫做“青蛙跳東海”。我一看,果然很象一只青蛙將要跳到東海里去的樣子。這名目取得很适當。
  翻山過岭了好几天,最后逶迤下山,到云谷寺投宿。這云谷寺位在群山之間的一個谷中。由此再爬過一個眉毛峰,就可以回到黃山賓館而結束游程了。我這天傍晚到達了云谷寺,發生了一种特殊的感覺,覺得心情和過去几天完全不同。起初想不出其所以然,后來仔細探索,方才明白原因:原來云谷寺位在較低的山谷中,開門見山,而這山高得很,用“万丈”、“插云”等語來形容似乎還嫌不夠,簡直可用“凌霄”、“逼天”等字眼。因此我看山必須仰起頭來。古語云:“高山仰止”,可見仰起頭來看山是正常的,而低下頭去看山是异常的。我一到云谷寺就發生一种特殊的感覺,便是因為在好几天异常之后突然恢复正常的原故。這時候我覺得异常固然可喜,但是正常更為可愛。我躺在云谷寺宿舍門前的藤椅里,臥看山景,但見一向异常地躺在我腳下的白云,現在正常地浮在我頭上了,覺得很自然。它們無心出岫,隨意來往;有時冉冉而降,似乎要闖進寺里來訪問我的樣子。我便想起某古人的詩句:“白云無事常來往,莫怪山僧不送迎。”好詩句啊!然而叫我做這山僧,一定閉門不納,因為白云這東西是很潮濕的。
  此外也許還有一個原因:云谷寺是舊式房子,三開間的樓屋。我們住在樓下左右兩間里,中央一間作為客堂;廊下很寬,布設桌椅,可以隨意起臥,品茗談話,飲酒看山,比過去所住的文殊院、北海賓館、黃山賓館趣味好得多。文殊院是石造二層樓屋,房間象輪船里的房艙或火車里的臥車:約一方丈大小的房間,中央開門,左右兩床相對,中間靠窗設一小桌,每間都是如此。北海賓館建筑宏壯,房間較大,但也是集体宿舍式的:中央一條走廊,兩旁兩排房間,間間相似。黃山賓館建筑尤為富麗堂皇,同上海的國際飯店、錦江飯店等差不多。兩賓館都有同上海一樣的衛生設備。這些房屋居住固然舒服,然而太刻板,太洋化;住得長久了,覺得仿佛關在籠子里。云谷寺就沒有這种感覺,不象旅館,卻象人家家里,有親切溫暖之感和自然之趣。因此我一到云谷寺就發生一种特殊的感覺。云谷寺倘能添置衛生設備,采用些西式建筑的优點:兩賓館的建筑倘能采用中國方式,而加西洋設備,使外為中用,那才是我所理想的旅舍了。
  這又使我回想起杭州的一家西菜館的事,附說在此:此次我游黃山,道經杭州,曾經到一個西菜館里去吃一餐午飯。這菜館采用西式的分食辦法,但不用刀叉而用中國的筷子。這辦法好极。原來中國的合食是不好的辦法,各人的唾液都可能由筷子帶進菜碗里,拌勻了請大家吃。西洋的分食辦法就沒有這弊端,很應該采用。然而西洋的刀叉,中國人實在用不慣,我們還是里筷子便當。這西菜館能采取中西之長,創造新辦法,非常合理,很可贊佩。當時我看見座上多半是農民,就恍然大悟:農民最不慣用刀叉,這合理的新辦法顯然是農民教他們創造的。

不肯去觀音院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島,島上寺院甚多,自古以來是佛教胜地,香火不絕。浙江人有一句老話:“行一善事,比南海普陀去燒香更好。”可知南海普陀去燒香是一大功德。因為古代沒有汽船,只有帆船;而渡海到普陀島,風浪甚大,旅途艱苦,所以功德很大。現在有了汽船,交通很方便了,但一般信佛的老太太依舊認為一大功德。
  我赴宁波旅行寫生,因見春光明媚,又覺身体健好,游興濃厚,便不肯回上海,卻轉赴普陀去“借佛游春”了。我童年時到過普陀,屈指計算,已有五十年不曾重游了。事隔半個世紀,加之以解放后普陀寺廟都修理得嶄新,所以重游竟同初游一樣,印象非常新鮮。
  我從宁波乘船到定海,行程三小時;從定海坐汽車到沈家門,五十分鐘;再從沈家門乘輪船到普陀,只費半小時。其時正值二月十九觀世音菩薩生日,香客非常熱鬧,買香燭要排隊,各寺院客房客滿。但我不住寺院,住在定海專署所辦的招待所中,倒很清靜。
  我游了四個主要的寺院:前寺、后寺、佛頂山、紫竹林。前寺是普陀的領導寺院,殿宇最為高大。后寺略小而設備庄嚴,千年以上的古木甚多。佛頂山有一千多石級,山頂常沒在云霧中,登樓可以俯瞰普陀全島,遙望東洋大海。紫竹林位在海邊,屋宇較小,內供觀音,住居者盡是尼僧;近旁有潮音洞,每逢潮漲,濤聲异常宏亮。寺后有竹林,竹竿皆紫色。我曾折了一根細枝,藏在衣袋里,帶回去作紀念品。這四個寺院都有悠久的歷史,都有名貴的古物。我曾經參觀兩只极大的飯鍋,每鍋可容八九擔米,可供千人吃飯,故名曰“千人鍋”。我用手杖量量,其直徑約有兩手杖。我又參觀了一只七千斤重的鐘,其聲宏大悠久,全山可以听見。
  這四個主要寺院中,紫竹林比較的最為低小;然而它的歷史在全山最為悠久,是普陀最初的一個寺院。而且這開國元勳与日本人有關。有一個故事,是紫竹林的一個尼僧告訴我的,她還有一篇記載挂在客廳里呢。這故事是這樣:千余年前,后梁時代,即公歷九百年左右,日本有一位高僧,名叫慧鍔的,乘帆船來華,到五台山請得了一位觀世音菩薩像,將載回日本去供養。那帆船開到蓮花洋地方,忽然開不動了。這慧鍔法師就向觀音菩薩禱告:“菩薩如果不肯到日本去,隨便菩薩要到哪里,我和尚就跟到哪里,終身供養。”禱告畢,帆船果然開動了。隨風飄泊,一直來到了普陀島的潮音洞旁邊。慧鍔法師便捧菩薩像登陸。此時普陀全無寺院,只有居民。有一個姓張的居民,知道日本僧人從五台山請觀音來此,就捐獻几間房屋,給他供養觀音像。又替這房屋取個名字,叫做“不肯去觀音院”。慧鍔法師就在這不肯去觀音院內終老。這不肯去觀音院是普陀第一所寺院,是紫竹林的前身。紫竹林這名字是后來改的。有一個人為不肯去觀音院題一首詩:
  借問觀世音,因何不肯去?
  為渡大中華,有緣來此地。
  如此看來,普陀這千余年來的佛教名胜之地,是由日本人創始的。可見中日兩國人民自古就互相交往,具有密切的關系。我此次出游,在宁波天童寺想起了五百年前在此寺作畫的雪舟,在普陀又听到了創造寺院的慧鍔。一次旅行,遇到了兩件与日本有關的事情,這也可證明中日兩國人民關系之多了。不僅古代而已,現在也是如此。我經過定海,參觀魚場時,听見漁民說起:近年來海面常有颶風暴發,將漁船吹到日本,日本的漁民就招待這些中國漁民,等到風息之后護送他們回到定海。有時日本的漁船也被颶風吹到中國來,中國的漁民也招待他們,護送他們回國。勞動人民本來是一家人。
  不肯去觀音院左旁,海邊上有很長、很廣、很平的沙灘。較小的一處叫做“百步沙”,較大的一處叫做“千步沙”。潮水不來時,我們就在沙上行走。腳踏到沙上,軟綿綿的,比踏在芳草地上更加舒服。走了一陣,回頭望望,看見自己的足跡連成一根長長的線,把平淨如鏡的沙面划破,似覺很可惜的。沙地上常有各种各樣的貝殼,同游的人大家尋找拾集,我也拾了一個藏在衣袋里,帶回去作紀念品。為了拾貝殼,把一片平沙踩得破破爛爛,很對它不起。然而第二天再來看看,依舊平淨如鏡,一點傷痕也沒有了。我對這些沙灘頗感興趣,不亞于四大寺院。
  离開普陀山,我在路途中作了兩首詩,記錄在下面:一別名山五十春,重游佛頂喜新晴。
  東風吹起千岩浪,好似長征奏凱聲。
  寺寺燒香拜跪勤,庄嚴寶島气氤氳。
  觀音頷首彌陀笑,喜見群生樂太平。
  回到家里,摸摸衣袋,發見一個貝殼和一根紫竹,聯想起了普陀的不肯去觀音院,便寫這篇隨筆。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