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人、物、語言


  在文學修養中,語言學習是很重要的。沒有運用語言的本事,即無從表達思想、感情;即使敷衍成篇,也不會有多少說服力。
  語言的學習是從事寫作的基本功夫。
  學習語言須連人帶話一齊來、連東西帶話一齊來。這怎么講呢?這是說,孤立地去記下來一些名詞与話語,語言便是死的,沒有多大的用處。鸚鵡學舌就是那樣,只會死記,不會靈活運用。孤立地記住些什么“這不結啦”、“說干脆的”、“包了圓儿”……并不就能生動地描繪出一個北京人來。
  我們記住語言,還須注意它的思想感情,注意說話人的性格、階級、文化程度,和說話時的神情与音調等等。這就是說,必須注意一個人為什么說那句話,和他怎么說那句話的。通過一些話,我們可以看出他的生活与性格來。這就叫連人帶話一齊來。這樣,我們在寫作時,才會由人物的生活与性格出發,什么人說什么話,張三与李四的話是不大一樣的。即使他倆說同一事件,用同樣的字句,也各有各的說法。
  語言是与人物的生活、性格等等分不開的。光記住一些話,而不注意說話的人,便摸不到根儿。我們必須摸到那個根儿——為什么這個人說這樣的話,那個人說那樣的話,這個人這么說,那個人那么說。必須隨時留心,仔細觀察,并加以揣摩。先由話知人,而后才能用話表現人,使語言性格化。
  不僅對人物如此,就是對不會說話的草木泉石等等,我們也要抓住它們的特點特質,精辟地描寫出來。它們不會說話,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替它們說話。杜甫寫過這么一句:“塞水不成河”。這确是塞外的水,不是江南的水。塞外荒沙野水,往往流不成河。這是經過詩人仔細觀察,提出特點,成為詩句的。
  塞水沒有自己的語言。“塞水不成河”這几個字是詩人自己的語言。這几個字都很普通。不過,經過詩人這么一運用,便成為一景,非常鮮明。可見只要仔細觀察,抓到不說話的東西的特點特質,就可以替它們說話。沒有見過塞水的,寫不出這句詩來。我們對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都須下功夫觀察。找到了它們的特點特質,我們就可以用普通的話寫出詩來。光記住一些“柳暗花明”、“桃紅柳綠”等泛泛的話,是沒有多大用處的。泛泛的詞藻總是人云亦云,見不出創造本領來。用我們自己的話道出東西的特質,便出語惊人,富有詩意。這就是連東西帶話一齊來的意思。
  杜甫還有這么一句:“月是故鄉明”。這并不是月的特質。月不會特意照顧詩人的故鄉,分外明亮一些。這是詩人見景生情,因怀念故鄉,而把這個特點加給了月亮。我們并不因此而反對這句詩。不,我們反倒覺得它頗有些感染力。這是另一种連人帶話一齊來。“塞水不成河”是客觀的觀察,“月是故鄉明”是主觀的情感。詩人不直接說出思鄉之苦,而說故鄉的月色更明,更親切,更可愛。我們若不去揣摩詩人的感情,而專看字面儿,這句詩便有些不通了。
  是的,我們學習語言,不要忘了觀察人,觀察事物。有時候,見景生情,還可以把自己的感情加到東西上去。我們了解了人,才能了解他的話,從而學會以性格化的話去表現人。我們了解了事物,找出特點与本質,便可以一針見血地狀物繪景,生動精到。人与話,物与話,須一齊學習,一齊創造。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