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地點:密云縣城關公社的枟營大隊。枟營位于密云縣城外東北,約五里。 原因:為什么要到枟營去?因為這里有不少滿、蒙旗人。在辛亥革命以前,滿、蒙旗人以當兵吃糧為主要出路,往往是一人當兵,全家都吃他的那一份錢糧,生活很困難。赶到辛亥革命以后,旗兵錢糧停發,生活可就更困難了。旗兵只會騎馬射箭,不會种地,沒有手藝;錢糧一停,馬上挨餓。他們的子弟呢,只有少數的念過書,或學過手藝,可以找點工作;大多數的青年既無文化,又不善于勞動,只好去做些小生意,往往連自己也養不活。原來,清朝皇帝對旗人的要求,就是只准報效朝廷,不許自謀生計。這就難怪他們不善于勞動了。辛亥革命呢,又有點籠統地仇視一切滿人。這么一來,整整齊齊的枟營就慢慢地變成“叫花子營”了!有的人實在當無可當,賣無可賣,便拆毀了營房,賣了木料;有的甚至賣儿賣女!拆典當賣,死走逃亡,悲慘万狀。這里原有滿、蒙旗人二千戶,是乾隆四十五年由北京調撥來的,擔任皇帝到承德去避暑或狩獵的中途保衛工作。到解放時,只剩下了二百多戶,都极窮困。因此,我要去看看他們今天是怎樣活著呢。 今天的情況:解放后,他們分得了土地,由無業變為有土地的農民。這是個极大的變化!分得了土地,他們可是不會耕种。漢人教給了他們耕作技術,政府幫助他們添置了農具,買了牲口。他們逐漸掌握了技術,由不會勞動變為會勞動。隨著農業合作化運動,他們先后辦起了互助組与公社,年年增產,有了信心,由會勞動變為熱愛勞動。 那些位孤苦的老人,因壯年時貧困,無力結婚,沒人照應,今天都得到照顧。孩子們呢,村里有兩處小學,可以去讀書。大隊里人多地少,就搞些副業,增加收入。政府又幫助開了一道大渠,把水庫的水從山后引進來,可以灌田增產。老的營房或加以修補,或另建新房,新房都既堅固又敞亮。我所訪問到的農家里,都養著雞、豬;院里种著玉米、白薯,或果木青菜。村里有了電燈。 感想:上述的一點很簡略的事實,卻含有极深刻的意義。勞動救活了一大群已快餓死的人,起死回生!在辛亥革命以前,滿、蒙旗人以當兵吃糧為業,管錢糧叫做鐵杆庄稼。事實上,服兵役的才有一份錢糧,當不上兵的并沒有收入,鐵杆庄稼并養不活一家人。現在,在公社制度下,只要肯參加集体生產勞動,全家全族就都能吃飽穿暖,幸福日增。社會主義才是真的鐵杆庄稼! 有一位七十歲的滿族老人說得好:“在解放前,我看不到任何活路儿,只好等死!可是,從第一回看到解放軍,我就看明白:我又活了!從那天起,我就決定听党与毛主席的話,叫我怎辦我怎辦!”是的,這位老人便是辦互助組与公社的積极分子之一。現在,他已年高体弱,不能勞動了。可是,他的聲音還是那么響亮,時常用他的話鼓舞社員們積极生產,愛護集体。我想,他的話實在是說出了大隊中所有的滿、蒙旗人的愛党与感激毛主席的心情。 在北京城里,我看到了許多滿、蒙族的親戚朋友,如何在解放后由失業而就業,由無衣無食而吃飽穿暖。可是,這些人与事都是分散的,東一個西一個的。雖然由每一個這樣的人与事上,都能使我聯想到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滿、蒙旗人全會得救,可是我心中到底似乎缺少一個更具体更鮮明更大一些的事例。在枟營,我找到了這樣的例子。這里還有二百多戶滿、蒙旗人,有的還住著二百來年前建造的營房,有的老太太還梳著旗髻。有了這個較大的事例,我就能夠更具体地向全世界說:看,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里,我們滿、蒙旗人又都活了,而且活得愉快,有意義,因為我們是在民族的大家庭里同各民族的兄弟姐妹一齊勞動,一齊建設社會主義!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啊! 好,就要再多去看看,据說在西山面前,在東陵……也有滿、蒙旗人在公社里勞動,過著幸福的生活。就要去看看,并希望寫出些文章來,證明新中國各民族的人民如何團結,如何平等,如何歡快,如何熱烈愛戴党与毛主席! 載一九七八年二月二十一日《北京日報》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