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殺人有將,救人為醫。 殺了大半,救其孑遺。 小補之哉,烏乎噫嘻! 魯迅 一九三十年九月一日,上海EE 〔1〕本篇据手跡編入,原無標題。 馮蕙熹,廣東南海人,許廣平的表妹。當時是北平協和醫學院學生。 《鐵甲列車Nr.14-69》譯本后記〔1〕作者的事跡,見于他的自傳,本書的批評,見于Kogan教授的《偉大的十年的文學》〔2〕中,中國已有譯本,在這里無須多說了。 關于巴爾底山〔3〕的小說,伊凡諾夫〔4〕所作的不只這一篇,但這一篇稱為杰出。巴爾底山者,源出法語,意云“党人”,當拿破侖侵入俄國時,農民即曾組織團体以自衛,〔5〕——這一個名目,恐怕還是法國人所起的。 現在或譯為游擊隊,或譯為襲擊隊,經西歐的新聞記者用他們的有血的筆一渲染,讀者便覺得像是渴血的野獸一般了。這篇便可洗掉一切的風說,知道不過是單純的平常的農民的集合,——其實只是工農自衛團而已。 這一篇的底本,是日本黑田辰男〔6〕的翻譯,而且是第二次的改譯,自云“确已面目一新,相信能近于完全”的,但參照EduardSchiemann〔7〕的德譯本,則不同之處很不少。据情節來加推斷,亦复互見短長,所以本書也常有依照德譯本之處。大約作者閱歷甚多,方言雜出,即這一篇中就常有西伯利亞和中國語;文筆又頗特別,所以完全的譯本,也就難于出現了罷。我們的譯本,也只主張在直接的完譯未出之前,有存在的權利罷了。 一九三○年十二月三○日。編者。 EE 〔1〕本篇最初印入一九三二年八月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的中譯本《鐵甲列車Nr.14—19》。 《鐵甲列車Nr.14—69》,中篇小說,蘇聯伊凡諾夫作,描寫蘇聯國內戰爭時期西伯利亞工人、農民組成游擊隊同日本、美國干涉者所支持的高爾察克白匪軍斗爭的故事。侍桁譯,魯迅校,列為魯迅所編的《現代文藝叢書》之一。Nr,德語Nummer的縮寫,意為號碼。〔2〕Kogan戈庚(Ⅱ.C.`LZaW,1872—193*玻𨰦姙樟𤦤難𨮜家。著有《西歐文學史概論》等。《偉大的十年的文學》,論述十月革命前后至一九二七年蘇聯文學發展概況的著作。沈端先譯,一九三○年九月上海南強書局出版。 〔3〕巴爾底山俄語baTOcdaW的音譯,源于法語Partisan。〔4〕伊凡諾夫(e.e.fHaWLH,1895—1963)蘇聯作家。著有中篇小說《游擊隊員》、《鐵甲列車Nr.14—69》、《有色的風》,長篇小說《巴爾霍明柯》等。 〔5〕拿破侖于一八一二年六月入侵俄國,九月攻克莫斯科,當時的俄軍統帥庫圖佐夫組織軍隊進行游擊戰爭,并鼓勵農民開展游擊運動,于十月轉入反攻,十一月將法軍驅逐出俄國。〔6〕黑田辰男日本的俄羅斯及蘇聯文學研究者和翻譯家。〔7〕EduardSchiemann愛德華·席曼,德國翻譯家。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