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當印造凱綏·珂勒惠支(KaetheKollwitz)所作版畫的選集時,曾請史沫德黎(ASmedley)〔2〕女士做一篇序。自以為這請得非常合适,因為她們倆原极熟識的。不久做來了,又逼著茅盾先生譯出,現已登在選集上。其中有這樣的文字:“許多年來,凱綏·珂勒惠支——她從沒有一次利用過贈授給她的頭銜〔3〕——作了大量的畫稿,速寫,鉛筆作的和鋼筆作的速寫,木刻,銅刻。把這些來研究,就表示著有二大主題支配著,她早年的主題是反抗,而晚年的是母愛,母性的保障,救濟,以及死。而籠照于她所有的作品之上的,是受難的,悲劇的,以及保護被壓迫者深切熱情的意識。

  “有一次我問她:‘從前你用反抗的主題,但是現在你好像很有點拋不開死這觀念。這是為什么呢?’用了深有所苦的語調,她回答道,‘也許因為我是一天一天老了!’……”

  我那時看到這里,就想了一想。算起來:她用“死”來做畫材的時候,是一九一○年頃;這時她不過四十三四歲。我今年的這“想了一想”,當然和年紀有關,但回憶十余年前,對于死卻還沒有感到這么深切。大約我們的生死久已被人們隨意處置,認為無足重輕,所以自己也看得隨隨便便,不像歐洲人那樣的認真了。有些外國人說,中國人最怕死。這其實是不确的,——但自然,每不免模模胡胡的死掉則有之。

  大家所相信的死后的狀態,更助成了對于死的隨便。誰都知道,我們中國人是相信有鬼(近時或謂之“靈魂”)的,既有鬼,則死掉之后,雖然已不是人,卻還不失為鬼,總還不算是一無所有。不過設想中的做鬼的久暫,卻因其人的生前的貧富而不同。窮人們是大抵以為死后就去輪回〔4〕的,根源出于佛教。佛教所說的輪回,當然手續繁重,并不這么簡單,但窮人往往無學,所以不明白。這就是使死罪犯人綁赴法場時,大叫“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面無懼色的原因。況且相傳鬼的衣服,是和臨終時一樣的,窮人無好衣裳,做了鬼也決不怎么体面,實在遠不如立刻投胎,化為赤條條的嬰儿的上算。我們曾見誰家生了小孩,胎里就穿著叫化子或是游泳家的衣服的么?從來沒有。這就好,從新來過。也許有人要問,既然相信輪回,那就說不定來生會墮入更窮苦的景況,或者簡直是畜生道,更加可怕了。但我看他們是并不這樣想的,他們确信自己并未造出該入畜生道的罪孽,他們從來沒有能墮畜生道的地位,權勢和金錢。

  然而有著地位,權勢和金錢的人,卻又并不覺得該墮畜生道;他們倒一面化為居士,准備成佛,一面自然也主張讀經复古,兼做圣賢。他們像活著時候的超出人理一樣,自以為死后也超出了輪回的。至于小有金錢的人,則雖然也不覺得該受輪回,但此外也別無雄才大略,只豫備安心做鬼。所以年紀一到五十上下,就給自己尋葬地,合壽材,又燒紙錠,先在冥中存儲,生下子孫,每年可吃羹飯。這實在比做人還享福。假使我現在已經是鬼,在陽間又有好子孫,那么,又何必零星賣稿,或向北新書局〔5〕去算賬呢,只要很閒适的躺在楠木或陰沉木的棺材里,逢年逢節,就自有一桌盛饌和一堆國幣擺在眼前了,豈不快哉!

  就大体而言,除极富貴者和冥律無關外,大抵窮人利于立即投胎,小康者利于長久做鬼。小康者的甘心做鬼,是因為鬼的生活(這兩字大有語病,但我想不出适當的名詞來),就是他還未過厭的人的生活的連續。陰間當然也有主宰者,而且极其嚴厲,公平,但對于他獨獨頗肯通融,也會收點禮物,恰如人間的好官一樣。

  有一批人是隨隨便便,就是臨終也恐怕不大想到的,我向來正是這隨便党里的一個。三十年前學醫的時候,曾經研究過靈魂的有無,結果是不知道;又研究過死亡是否苦痛,結果是不一律,后來也不再深究,忘記了。近十年中,有時也為了朋友的死,寫點文章,不過好像并不想到自己。這兩年來病特別多,一病也比較的長久,這才往往記起了年齡,自然,一面也為了有些作者們筆下的好意的或是惡意的不斷的提示。

  從去年起,每當病后休養,躺在藤躺椅上,每不免想到体力恢复后應該動手的事情:做什么文章,翻譯或印行什么書籍。想定之后,就結束道:就是這樣罷——但要赶快做。這“要赶快做”的想頭,是為先前所沒有的,就因為在不知不覺中,記得了自己的年齡。卻從來沒有直接的想到“死”。

  直到今年的大病,這才分明的引起關于死的豫想來。原先是仍如每次的生病一樣,一任著日本的S醫師〔6〕的診治的。他雖不是肺病專家,然而年紀大,經驗多,從習醫的時期說,是我的前輩,又极熟識,肯說話。自然,醫師對于病人,縱使怎樣熟識,說話是還是有限度的,但是他至少已經給了我兩三回警告,不過我仍然不以為意,也沒有轉告別人。大約實在是日子太久,病象太險了的緣故罷,几個朋友暗自協商定局,請了美國的D醫師〔7〕來診察了。他是在上海的唯一的歐洲的肺病專家,經過打診,听診之后,雖然譽我為最能抵抗疾病的典型的中國人,然而也宣告了我的就要滅亡;并且說,倘是歐洲人,則在五年前已經死掉。這判決使善感的朋友們下淚。我也沒有請他開方,因為我想,他的醫學從歐洲學來,一定沒有學過給死了五年的病人開方的法子。然而D醫師的診斷卻實在是极准确的,后來我照了一張用X光透視的胸像,所見的景象,竟大抵和他的診斷相同。

  我并不怎么介意于他的宣告,但也受了些影響,日夜躺著,無力談話,無力看書。連報紙也拿不動,又未曾煉到“心如古井”,就只好想,而從此竟有時要想到“死”了。不過所想的也并非“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或者怎樣久住在楠木棺材里之類,而是臨終之前的瑣事。在這時候,我才确信,我是到底相信人死無鬼的。我只想到過寫遺囑,以為我倘曾貴為宮保〔8〕,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寫好遺囑了,現在卻誰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張罷。當時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寫給親屬的,其中有的是: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斂,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于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万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复,主張寬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還有,現在忘記了。只還記得在發熱時,又曾想到歐洲人臨死時,往往有一种儀式,是請別人寬恕,自己也寬恕了別人。我的怨敵可謂多矣,倘有新式的人問起我來,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決定的是:讓他們怨恨去,我也一個都不寬恕。

  但這儀式并未舉行,遺囑也沒有寫,不過默默的躺著,有時還發生更切迫的思想:原來這樣就算是在死下去,倒也并不苦痛;但是,臨終的一剎那,也許并不這樣的罷;然而,一世只有一次,無論怎樣,總是受得了的……。后來,卻有了轉机,好起來了。到現在,我想,這些大約并不是真的要死之前的情形,真的要死,是連這些想頭也未必有的,但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九月五日。

  CC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三六年九月二十日《中流》半月刊第一卷第二期。

  〔2〕史沫德黎(1890—1950)通譯史沫特萊,美國革命女作家、記者。一九二八年來中國,一九二九年底開始与作者交往。著有自傳体長篇小說《大地的女儿》和介紹朱德革命經歷的報告文學《偉大的道路》等。這里所說的“一篇序”,題為《凱綏·珂勒惠支——民眾的藝術家》。

  〔3〕一九一八年德國十一月革命成立共和國以后,德國政府文化与教育部曾授予凱綏·珂勒惠支以教授稱號,普魯士藝術學院聘請她為院士,又授予她“藝術大師”的榮譽稱號,享有領取終身年金的權利。

  〔4〕輪回佛家語。佛教宣揚眾生各依所作善惡業因,在所謂天、人、阿修羅(印度神話中的一种惡神)、地獄、餓鬼、畜生六道中不斷循環轉化。《心地觀經》:“有情輪回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5〕北新書局當時上海的一家書店,李小峰主持,曾出版過魯迅著譯多种。因拖欠版稅問題,魯迅于一九二九年八月曾委托律師与之交涉。

  〔6〕S醫師即須藤五百三,日本退職軍醫,當時在上海行醫。〔7〕D醫師即托馬斯·鄧恩(ThomasDunn),美籍德國人。

  當時在上海行醫,曾由史沫特萊介紹為作者看病。〔8〕宮保即太子太保、少保的通稱,一般都是授予大臣的加銜,以表示榮寵。清末郵傳大臣、大買辦盛宣怀曾被授為“太子少保”,他死后其親屬曾因爭奪遺產而引起訴訟。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