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魯迅先生: 侍桁先生譯林癸未夫著的《文學上之個人性与階級性》,〔2〕本來這是一篇絕好的文章,但可惜篇末涉及唯物史觀的問題,理論未免是勉強一點,也許是著者的誤解唯物史觀。他說: “以這种理由若推論下去,有產者的個人性与無產者的個人性,‘全個’是不相同的了。就是說不承認有產者与無產者之間有共同的人性。再換一句話說,有產者与無產者只是有階級性,而全然缺少個人性的。” 這是什么話!唯物史觀的理論,豈是這樣簡單的。它的理論并不否認個人性,因此,也不否認思想,道德,感情,藝術。但以性格,思想,道德,感情,藝術,都是受支配于經濟的。林氏的文章是著意于個人性,我們就以個人性而論。譬如農村經濟宗法社會里拿妻子為男子的財產,但是文化進步到今日的社會,就承認妻子有相當的人格。這個觀念,當然是有產者和無產者所共同的。雖然是共同,卻并非天賦的,仍然逃不了經濟的支配。有產者和無產者物質生活上受經濟的影響而有差等,個人性同樣地受經濟的影響而卻是共同的。并不是有產者和無產者人性的共同而就是不受經濟制度的影響了。 林氏以此而可以駁唯物史觀,那末,何以不拿“人是同樣的是圓頂方趾,要吃飯,要睡覺,是有產者和無產者所共同的”而來駁唯物史觀,爽快得多了。 最后,我須聲明:我是個資本主義制度下的職工。因為是職工,所以學識的譾陋是誰都可以肯定的。這文中自然有不少不能達意和不妥之處。但我希望有更了解馬克思學說的人來為唯物史觀打一打仗。 因為避學者嫌疑起見,以信底形式而寫給魯迅先生。能否發表,是編者的特權了。 愷良〔3〕于上海,一九二八,七,二八。 回信 愷良先生: 我對于唯物史觀是門外漢,不能說什么。但就林氏的那一段文字而論,他將話兩次一換,便成為“只有”和“全然缺少”,卻似乎決定得太快一點了。大概以弄文學而又講唯物史觀的人,能從基本的書籍上一一鉤剔出來的,恐怕不很多,常常是看几本別人的提要就算。而這种提要,又因作者的學識意思而不同,有些作者,意在使階級意識明了銳利起來,就竭力增強階級性說,而別一面就也容易招人誤解。作為本文根据的林氏別一篇論文,我沒有見,不能說他是否因此而走了相反的极端,但中國卻有此例,竟會將個性,共同的人性(即林氏之所謂個人性),個人主義即利己主義混為一談,來加以自以為唯物史觀底申斥,倘再有人据此來論唯物史觀,那真是糟糕透頂了。 來信的“吃飯睡覺”的比喻,雖然不過是講笑話,但脫羅茲基曾以對于“死之恐怖”〔4〕為古今人所共同,來說明文學中有不帶階級性的分子,那方法其實是差不多的。在我自己,是以為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經濟”(也可以說根据于經濟組織或依存于經濟組織)之說,則這些就一定都帶著階級性。但是“都帶”,而非“只有”。所以不相信有一切超乎階級,文章如日月的永久的大文豪,也不相信住洋房,喝咖啡,卻道“唯我把握住了無產階級意識,所以我是真的無產者”的革命文學者。 有馬克斯學識的人來為唯物史觀打仗,在此刻,我是不贊成的。我只希望有切實的人,肯譯几部世界上已有定評的關于唯物史觀的書——至少,是一部簡單淺顯的,兩部精密的——還要一兩本反對的著作。那么,論爭起來,可以省說許多話。 魯迅。八月十日。 BB 〔1〕本篇最初發表于一九二八年八月二十日《語絲》第四卷第三十四則,原題《通信·其二》,收入本書時改為現題。〔2〕侍桁即韓侍桁,天津人,當時的文學青年。他所譯林癸未夫的文章,載《語絲》第四卷第二十九期(一九二八年七月),原文載日本《新潮》第九期(一九二六年),譯文只是原文的第一段。作者在文中聲稱:“我是站在‘否定唯物史觀’的立腳點的”。林癸未夫(1883—1947),日本經濟學家和社會學家。 〔3〕愷良未詳。 〔4〕“死之恐怖”見托洛茨基《文學与革命》第八章《革命的与社會主義的藝術》。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