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戰斗結束數年后,大批印第安人聲稱美國士兵當時都十分恐慌,扔掉了武器。事實上,好多士兵确實放下了槍支或將它們扔在一邊,因為子彈卡殼了。這是由于軟銅殼子彈不同于硬殼子彈,在炸藥爆炸時,可能變了形粘在槍中。此外,騎兵們時常把散放的彈藥裝在馬鞍袋里,這就容易使它們毀損。這是雷奧的一個士兵和軍械軍官交談時提及的扔槍的另一個原因。這些軍官隨后就給上司寫信,說卡斯特部隊使用的彈約帶是廢棄的皮革制作的。銅彈殼“長了銅銹或其它毀損物質,以至士兵們很難把子彈推進槍膛。除此之外,銅銹和污物銹在一起,又粘附在槍管邊,防礙了撞針的使用……” 不管出自何种原因,都得花一定的時間才能把變形的或粘結在槍管中的彈殼去掉。遇到這种情況,有時騎兵們只好扔掉它們。在印第安人看來,他們則是慌作一團。士兵們确實慌了手腳,而且也十分惱怒! 1876年7月11日,雷奧給S·V貝內將軍寫信說,一個身份不詳的印第安偵察員剛好隱藏在离戰場不遠處,他能夠清楚地看見騎兵們擺弄手中的槍支。在几具尸体旁還發現了卷刃、斷刃的匕首,這進一步證實第七騎兵團不止在同一個敵人作戰。 顯然,那些人并未失去理智,當然也有一部分人确實嚇慌了。按一般推測,卡斯特的軍團由身著藍制服、風風火火、嚼煙草、瑪瑙眼睛的狂妄自大的騎兵組成。他們可以靠吃艾灌草,小餅干,喝咖啡為生,他們能夠在大決戰的戰場上疾馳而絕不手軟。但是第七兵團也包括一些未經過戰爭洗禮的新兵,他們的人數大約占30%,其中許多人甚至從未用卡賓槍進行過一次實彈射擊。參議員托馬斯·哈特·本頓是在邊界區長大的密蘇里人,他把這類騎兵稱做“討印第安人喜歡的人”。說他們就像滑溜的南瓜,在馬背上還坐不穩呢。可是,他們卻十分忠誠。大多數天真的士兵認為,在老練的‘(鐵屁股”發起攻擊之后,那幫狂呼亂叫的印第安暴民將比“紅海”退得還快,但事實并非他們想象的那樣,他們信賴的勇猛無畏的指揮官卻試圖組織防御戰。于是,這些新兵便都像長耳朵的大野兔一樣跑跳到艾灌叢中。 美尼考尼焦人的一個首領“紅馬”輕蔑地嘲弄了這些白人,說他們許多人都投降了。 一個叫“左手”的阿拉伯霍人騎馬跑到一個士兵跟前,那士兵乖乖地把槍交出來。“左手”輕而易舉地取走槍,隨后,跑來一個蘇人,膽怯的士兵只能一動不動地束手待斃。 据說,當白人向印第安人提出請求時,所報出的名字通常都是“約翰”。騎兵嗚咽般地發出的這個詞語,仿佛能保住其性命。 約翰!約翰!啊,約翰! 這惊恐的哀求聲回蕩了一百年! 印第安人講述了卡斯特的騎兵中許多膽怯的事例,但卻沒有說及雷奧軍中類似的情況。雷奧的手下從峽谷中狂奔出去,慌忙跳入河中,然后又爭先恐后地喊叫著爬上懸崖時,也必定是夠惊恐的了。但他們中卻沒有人因此而朝自己開槍或愚蠢地交出武器! 大多數仇恨白人的印第安人,包括安克帕帕戰時首領“烏鴉王”,都堅持認為所有的士兵,卡斯特的下屬也在內,一直勇敢地戰斗到最后。奧格拉拉首領“賤狗”在1881年的政府官員會議上說:“他們如晴空霹靂般朝我們襲來。我從未見過如此無畏的戰士……沒有任何白人或印第安人能向卡斯特的士兵那樣勇敢地進行戰斗……” 也許确實如此,但我們應當記住,數年之后,這些印第安人給白人記者和政治家講述的都是他們認為白人想要听的話。他們認定,不管是否正确,要是自己說錯了話會受懲罰的。因此,聰明的作法就是夸贊卡斯特和他的騎兵。作為現實主義者,他們清楚地知道,明智的犯人是不會也不應當惹看守生气的。最令白人气惱的莫過于證明白人在小比格奧自殺,膽怯。1906年,另一個夏安人向“木腿”挑戰,要他告訴白人(僅為狄克遜醫生)卡斯特是自殺的。“木腿”拒絕了。“在另外一些場合下,另一些印第安人也試圖提及自殺的士兵,但白人听眾立刻十分惱怒,說他們是撒謊者。所以,我認為還是守口如瓶為佳。” 這种嚇人的懲罰至少持續了有兩代人之久了。直至1926年,“坐牛”的异兄弟還因擔心被吊死而拒絕出席50周年紀念會。數年后,夏安人給他們喜歡并信任的馬奎斯博士展示了他們1876年以來一直私藏著的槍支。 白人自己用證言證實了卡斯特的精銳兵團,以難以想象的最外行的方式崩潰。特里一吉本部隊的軍隊探研了整個戰場,雷奧一本廷部隊的幸存者也費力地對所發生的事情做了分析。默爾其·莫萊上尉說,除卡爾洪的L連外,山岭上哪里也找不出任何抵御的跡象。德魯迪奧也看出消耗的子彈很少。華萊士中尉注意到僅有很少一些子彈殼。在卡爾洪的士兵戰斗過的地方僅有25—30個彈殼。也就是說沒有大明顯的戰斗過的跡象。 卡爾洪始終不渝地信守了諾言。1871年4月23日,他給卡斯特寫信說:“剛剛接到我被任命為第七騎兵團的中尉的任職令,它使我從未這樣清楚地想到,有多少次在陷入困境中時,你給予我的最慷慨的恩惠,我將盡我的一切來證實我的所為,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 本廷認為可以看出沒有組織防御線,“你可以拿一把玉米,撒在地上……”他說,為了弄清這場戰斗是怎么打的,他仔細探查了戰場,并得出一個結論:當時一片混亂。 卡斯特的問題也參雜著一些別的事實,他最有經驗的几個軍官——兩名少校、四名上尉,由于被臨時分派到別處而沒有同軍團在一起,另一些正著手安排即將到來的100周年慶祝活動。他原想把他們召集回來參加戰斗,顯然他覺得應該有信得過的軍官協同作戰,但華盛頓方面的高級指揮部拒絕了他的請求。 當然所發生的一切只能憑戰場上的某些跡象,以及后來印第安人的講述來推斷。不用怀疑,如同卡爾洪分隊的人們進行了英勇明智的戰斗,另一些人則因恐懼而屈服了。阿爾杰農·史密斯中尉的E連就可能是這樣。据分析認為,E連的大部分馬匹被印第安人的狂呼亂叫和他們揮動的毯子給惊跑了,下馬的騎兵順坡跑下去,滾落到發現尸体的峽谷中。 一些軍事家可能做了不同的分析,說也許是“跛子怀特曼”率領的夏安人發動的襲擊把史密斯的士兵逼到了峽谷和沖溝中,到那儿后他們才發現是條絕路。 史密斯中尉為何要离開自己的士兵?或者他為何被士兵們丟下?這些永遠也難以做出決斷。 那些沖溝上方是崎嶇不平的山坡,間或點綴著小仙人掌和艾灌叢。不管怎么說,人們也不會認為一個世紀前這儿會覆蓋著大片森林地,就是說,要是這些騎兵丟了馬的話,他們必定絕望地感到自已被暴露,必定會朝自己認為有掩護的地方跑去,瞬間,他們滾下沖溝,落入陷阱。他們能做的只是緊貼在溝沿或蜷縮在灌木叢中,恐懼地朝上望著,等待著,少數几個人還想朝坡上爬,那儿有他們的靴子印和拇指抓空的痕跡,但未能延伸到坡上。 一個叫“鐵鷹”的安克帕帕人認為,那些騎兵是罕見的笨蛋,他就在這個沖溝上方,用箭射穿了一個想要爬上馬的士兵。 平原上大部分印第安人都能用箭射穿一頭野牛。一個肥胖高大的格魯斯·万特里人聲稱,他年輕時可以把箭從野牛的這邊射進,再從另一頭出去。另一些格魯斯·万特里人也提到過有個斗士曾用一支箭連穿了三頭野牛——箭杆穿過第一頭牛并鑽進第二頭牛,箭頭則扎在撞上來的第三頭牛上。 1884年,弗羅·克拉克上尉記述道:“當我告訴你有威力的自動左輪手槍的子彈都無法從一頭野牛体內穿過時,你便會很好地理解一個弓手的力气了。我曾見過一個弓手把箭射到500碼之外,并常能見到他們射穿一英寸厚木板的能力。” 道奇上校卻認為箭并非總是強有力的殺傷工具,稱它們是近距离武器,而且,雖然一支箭可飛越200碼遠,但其殺傷力卻很快減弱。“許多傳說都描述了印第安人具有箭穿野牛的能力。一個作者聲稱,他自己能夠用箭射穿一英寸厚的木板。我僅能憑我從許多部落獲得的情況證明,我從未見過這种技藝。” 對于箭支發射的速度,則沒有什么爭議。喬治·卡特林見過一個曼杜母人的神奇的射箭速度:第一支箭還未落地,第八支箭便已飛出。于是,道奇這個持怀疑論者認為,一個印第安人可能左手抓有10支箭,并在第一支箭擊入目標前,放出其余几支箭。每支箭在20—30碼處都有殺傷力。因為一個箭袋中裝有很多箭,這就不難理解有經驗的邊民除雨天外盡可能避免同印第安人斗毆。因為弓弦是用動物腱做的,受潮后便失去彈性。 “鐵鷹”在多遠處用箭射穿了那可怜的士兵無人知曉,他以斯巴達人的剛勇簡述道:“我看見一個騎馬的士兵,便射箭穿透了他。” 這位絕望的士兵惊叫著抓住馬鞍角,“鐵鷹”策馬同他并行。用箭射穿了他的脖頸,他便栽下馬去,“鐵鷹”跳下馬打死了他。后來他說:“那士兵死后,我仍繼續猛打他,每打一下我都喊一聲‘Hownh!’我已發狂了,我想起了婦女和孩子們……”白人是到小比格奧來找死的,他們如愿以償了,他說。 “鐵鷹”被他看見的一件事逗樂了:兩個肥胖的印第安老太太在剝一個裝死的士兵的衣服,當她倆脫去此人的軍服后,便開始割他的生殖器,那人突然跳起來,抓住其中一個女人把她搶了起來,另一個女人忙朝他亂刺。“鐵鷹”認為這太好笑了——一個赤身裸体的白人男子和兩個肥胖的印第安老太婆起舞。 正如“鐵鷹”所想,不管史密斯中尉的士兵是因恐懼而喪失理智,還是因判斷失誤而進了那條干河溝,它确實是小比格奧一件不可思議的神秘事情。在那儿共發現了28或29具尸体,顯然大多數都死于石頭和棍棒的砸打。可是,對這也有不同的看法。麥克多爾曾受命于雷奧掩埋E連的士兵,他說,尸体排列得很整齊,臉向下,每個人的肋部都有彈傷,他們不是被棍棒打死的。 號兵馬蒂尼也見到了那些尸体,他說,在一個軍士身上散落著許多撒碎了的紙幣。离開林肯堡之前,任何人(包括這名軍士)都未領津貼。直至軍隊离開卑斯麥那尋歡作樂的場所,全速行進了一天之后,士兵們才得到津貼。士兵在下崗后,享有應得的恩惠,可以恣意放縱,當然,這也就使許多人患了性病,而且出現了大批逃兵。所以,同其他人一樣,這位富裕的軍士便把津貼包了起來,其中可能還有一些途中打牌贏來的額外收入。他的這些財運全被丟在了蒙大拿這小小的山溝里。至于究竟有多少美鈔被撒碎、被奪走或被風吹散就不得而知了。 据一個叫“棕顏料”的蘇人說:“士兵們丟了命也丟了財,而我們卻得到了一切,但我們只知道銀子,不知道紙幣也是錢財。我們的孩子把它當玩物,用它們折小棚屋,用100元錢鈔制成玩具披肩,有些紙幣上還沾著血。” 1876年,“流浪的巫人”還是個淘气的小男孩。他說他去搜士兵口袋,用得到的綠色紙幣制成泥污的矮种馬的馬鞍毯。對此,列兵查理·溫得爾菲也提供了詳細的證言。他說,1877年春,當他的連隊去探查一個荒涼的印第安人營地時,看見一匹污髒的小矮种馬上貼有一張5元美鈔。 白人士兵的紙幣并非全都被荒廢,夏安人斗士們用紙幣做扣型裝飾品,或在上面開些孔,做頭飾物或項鏈,有的還用它們裝飾馬勒。兩個老練的青年夏安斗士說,他們收尋裝錢的褡褳,并把那些褡褳藏在一個水灣附近。“森林里的約翰·斯坦茲”說:“他們騎馬走到一些岩石旁,勒住馬,把錢袋推下去,錢也許還在那儿。”他還補充說自己也曾去尋找那些褡褳。 一個夏安人從一個騎兵的口袋里掏出一個扁平的小圓玩藝。它是用白色金屬和玻璃制成的,玻璃下邊還有黑色標記,因為它能發出聲音,此人便認為它是活的,是這個士兵的符咒,從而對收留這玩藝感到恐懼不安。次日清晨,它死了,他便把它扔掉,扔得遠遠的。 另一個夏安人也發現了類似的這种東西,它除了不會發出聲音外,玻璃下還有個小小的顫動的箭頭,要是把它靜置一邊的話,那箭頭便指向這條峽谷,謠傳說士兵們就在那個方位,于是他們認定,這玩藝是用于尋找士兵的。 其他印第安人得到了望遠鏡,這對他們來說倒不陌生。此外,便是大批旗幟,手套,子彈,槍支和帽子。一些老頭則拿走了許多麥克萊蘭式馬鞍。 一個印第安斗士說,他得到了咖啡。 我得到了煙草。 我拿了把鋒利的刀子。 跟隨“長毛”的五個伙伴把大批有用的東西留在山坡上,許多東西被埋了起來。印第安女人把戒指和各類小飾物埋掉。因為她們害怕這些奇怪的玩藝。“棕顏料”說:“我們做了許多我們原未曾想做的我們能夠做的事情。我們知道白人非常強壯,他們會懲罰我們。” 卡斯特的五個連隊以縱隊形式向北移動,按地域兩人或四人并肩一排。由墨爾斯·基厄菲和詹姆斯·卡爾洪指揮,排在最后的互連和L連在包圍圈被封住之前是有可能撤出來的。因為這些人的尸体大都在离其他人几百碼的南部。似乎在把這支軍隊封鎖住的圈子邊有過一個突破口。可能有那么一會儿功夫,片刻功夫——基厄菲和卡爾洪有過選擇:跟隨自己的指揮官,肯定被殺;或者撤退。若是全力以赴,是可以撤到雷奧的山頂的。 要是這兩人确實有能撤出的机會的話,他們也不會選擇的。 卡斯特連的亨利·哈林頓中尉可能已撤出了包圍圈,因為一直沒找到他的尸体。印第安人說,一個騎了匹栗色馬的人猛地撥轉馬頭朝騎兵來的方向疾馳而去,兩個夏安人和一個蘇人緊緊追赶了好久,擊中了他雙肩之間,并殺了他。這人可能是哈林頓。他或者是确實逃脫了,或者是受了重傷,死在离戰場很遠的地方。 亨利·哈林頓是一個曾經產生過不祥預感的人。据說,他曾看見自已被綁在一棵大樹上,被野蠻人圍著。他把這個幻覺繪成草圖,并寄給東部的一個朋友。可以理解,他克制自己,沒把圖寄給妻子,但她也許早就知道了此事。有兩年她突然失蹤了。后來,人們在德克薩斯州的一個小鎮上找到了她。她顯然遭受了健忘症的折磨。‘哈林頓的女儿被赫伯特·胡佛任命為西點郵局的女局長。她說,一場肺炎,使她母親的頭腦清醒過來,但她對這些年所發生的事情仍舊想不起來。“我多次听印第安人說他們在那個戰場上見過一位身穿黑衣的婦女”。 1921年戈弗雷給歷史學家布里莫斯圖爾寫信,說戰爭結束一個月后,特里轉移到河下游的玫瑰花苞河口。据說在那儿的河南岸有第七騎兵團的一匹死馬,戈弗雷過去查看,只見馬的前額被子彈擊中。馬還帶著籠頭,備有馬鞍,并有褡褳和第七騎兵團的干糧袋,袋里滿滿地裝著燕麥。褡褳已經空了。原曾告訴他說還有一支卡賓槍,但此時也不見了。戈弗雷不能查找出其它蹤跡,也沒推測出這是否就是哈林頓那匹馬,或許這不過是匹逃跑士兵的坐犄,因為,這儿曾是部隊開往小比格奧時經過的地方,當時确有几名士兵不辭而別。 還有另一种可能性。戰爭結束几年后,兩個夏安人在卡斯特遇難的山岭東部15英里處發現了一具骷髏。這是一名騎兵的殘骸,很可能是被印第安人剝光衣服后拋下任他死去的。但那天晚上他蘇醒過來,蹣跚地朝東而去。也可以把他設想為那位失蹤的中尉。 1928年夏天,一個叫“高尚的巫人岩”的“烏鴉”人在該戰場東南方發現了一具骷髏,脖子脊柱處嵌有一個細長的鐵箭頭。這具曾被覆蓋,或未被覆蓋的尸骸,靜靜地躺在一條于河谷中,一年年任憑風吹雨淋,雪埋霜凍,就這樣持續了有半個世紀之久,但除很少一些衣物碎片和四處散落的腐爛的皮刀鞘和槍支殘片外,几乎就是些白骨了。附近的19粒空彈殼,一個彈夾表明,此人為了自己的生命進行過頑強的搏斗。哈林頓中尉原穿一條白帆布褲,一件藍上衣,但附近沒有足夠的殘破布片顯示出屬于他的衣服。由于沒有确信的身份識別標志,尸骨便以“不詳”的標記埋在戰地公墓。不管他是誰,他已几乎逃脫了該戰場。 据說哈林頓的表或是被找到,或是從一個印第安人手中被買下。除此之外,再沒有他的什么遺物了。 毫無疑問,另一個騎兵,要是他頭腦冷靜的話,也是完全可以逃脫的。几個印第安人看見他跳上一匹馬,突然從一條沖溝中跳出去逃走了,他們尾隨著他。照例,對這些追擊者的确切名字有些爭議。一說是兩名奧格拉拉人,兩個安克帕帕人,一個布魯人。另一說是兩名夏安人“老熊”和“夜晚屠殺”,還有一個不知名的蘇人,這些無關緊要。這個士兵有一匹快馬,并把追擊者甩在了身后,所以他們便停止追擊,只有一個蘇人還在追擊,而他又有著難以言傳的理由——既無弓箭又無來复槍。這個斗士正打算放棄時,那逃脫的士兵突然回頭看了一眼,猛地拔出手槍,但他并未朝赤手空拳的追赶者射擊,而是朝自己的頭開了一槍。這個斗士便把士兵的馬逮住,騎了好几年。他不知道自己把那個惊恐的士兵追了多遠,但他認為也許是六英里路。士兵的尸骨未被找到,他佩戴著“V”型臂章,自然排除了是哈林頓上尉的可能。 “烏鴉”部落女子“漂亮盾”說,有好長一段時間,她的人民都能在遠离小比格奧的地方發現士兵和印第安人的尸体。“我記得在這場大仗后的第二年夏天,我的人發現了四具穿藍制服的尸体,其中一個是軍官,這是在一‘中彎熊’的‘大肩膀’那儿發現的…… 湯姆·李福吉常常在該戰場附近宿營,稱它為“避暑胜地”。他給馬奎博斯士講述了离玫瑰花苞谷25英里處見到的那些尸骨。那里到處散落著彈藥帶、武器和腐爛的軍服。李福吉說,所有這些跡象表明,曾有大批士兵逃出了陷阱。在一件腐爛了的藍色上裝旁,他曾發現一個青年女子的微型像片,他把它撿起來,但沒有上交,其它拾物也未做上交,也沒想過要上交。“我和士兵們在一起時,不時發現一些東西。但我們很少仔細查看,很少對它們產生疑問;惊訝或推測,我們只是繼續走自己的路。” 所以聲稱在該戰場上堅持到最后,并能脫險的生還(一些歷史學家不加渲染地說,聲稱的幸存者比卡斯特原有的人還多)的數百人中,提及最多的便是年輕的“烏鴉”人偵察員“卷毛”了。對他奇跡般脫險的說法各家不一。如挖取死馬的內髒啦;藏在一個洞中啦;躲在一條沖水溝里啦;把頭發也梳成蘇人式樣啦;奪了一個仇恨白人的死印第安人的毯子啦;穿過槍彈的包圍啦等等。“卷毛”确實同卡斯特一起去了小比格奧,也确實生還了,但他并未一直同G、A、C連在一起,他也沒想這么做。李人和“烏鴉”人是被雇來尋找蘇人的,僅此而已,并沒有讓他們受雇參戰。當然,也有几個人和雷奧一起在峽谷里參加了戰斗。 “卷毛”究竟和那些遭厄運的人共同行進了多遠,無人确切地知曉,好像是當他發現事態不妙時就設法溜走了。米切·鮑耶可能勸他离開。据說,鮑耶對他說要是他能巧胜蘇人的話,“去找那邊的士兵(特里的部隊),告訴他們我們全被殺光,那個人(卡斯特)抵擋不住的,他正打算把我們馬上帶進村庄……我們畢竟是沒有机會了。” 從這個朝死亡行軍的部隊撤下后不久,“卷毛”遇見了李人偵察員“黑狐狸”,并告訴他第七騎兵團沿途丟失了大量的給養。他們倆便順原路返回,大概想用那些拾到的給養補充自己。“卷毛”接著又告訴“黑狐狸”,說自己想回家去。 事情可能是這樣的,然而斯圖爾特教授提供了一些不同的事情進展情況,他認為那兩個印第安人在早些時候就搶走了丟棄的食品。“黑狐狸”后來也突然失蹤了,“卷毛”便又折回去從遠處觀望戰況。當他确信士兵們就要死光、自己再逗留下去就是傻瓜時才离去。 不管怎么說,人們第二次見到他時,是在特里建的后方醫院的黃石河對岸。他用手勢語打探了格雷·比爾德或“無屁股骨”(吉本),得知吉本已經向河上游開拔,卷毛這才騎馬走開了。 在大、小比格奧河的交匯處附近,“遠西”號被拴在一棵三角葉楊上。漢森在他于1909年撰寫的《遠西號船長格蘭特·馬什傳》中描述道,這里河水透亮、清澈的水里到處游動著狗魚、鯰魚和大馬哈魚。几個船員砍了些粗柳枝,用釣魚來打發一個清晨的時光。10點過后沒多久,馬什上尉在舵手、工程師和兩名美國軍官的陪同下,很快把船搖開,選擇了靠近一叢濃密的柳樹的魚群處。過去的兩三天,他曾看見南方的地平線上飄起一股濃煙,他們認為這是卡斯特和特里在焚燒那個仇恨白人的印第安人的村庄,此刻這股濃煙已散盡,戰爭也已結束,蘇人被擊潰,再不用擔心什么了。但他們仍呆在极靠近柳樹叢的地方,蘇人很容易從這儿神不知鬼不覺地潛近。他們正談論這些時,柳樹突然顫動了,一個騎馬的斗士出現在面前,釣魚的人們立刻跳了起來。但這個印第安人把槍舉起呈求和姿勢,接著,他們看見他剃光的頭頂上那一綹豎直的頭發,表明來人是“烏鴉”人。 在另一种記載里,把“卷毛”舉槍說成是大眾化的舉起雙手,接著他跳下矮种馬,開始在沙地上畫圖。他可能還朝船那邊揮揮手,要支鉛筆,以便能畫得更清楚些。 也有人說,他伏在甲板上,畫了兩個同心圓,說明士兵們被包圍的情形;并用一只手抓住自己那絡頭發,用另一只手繞了一周,裝作突然扭斷的樣子,以解釋發生的事情。此外,在示范了把自己的頭皮剝掉的動作后,他又把所謂揭掉的頭皮挂在帶子上,在船上跳起頭皮舞來。暫且撇開上述情形,有一點質疑的是他從柳樹叢中露面,試圖傳達一個信息時的情況。當時在場的威士忌酒商科爾曼說他看見“卷毛”做了個睡覺的手勢,說明死了。后來几個軍官把他圍住,科爾曼便沒看見“卷毛”做的其它手勢。 娶印第安女人為妻的喬治·摩根可能對“卷毛”說的一切做了解釋。雖然甲板上的人仍然有些怀疑,但他們總算弄明白了他帶來的消息。 “卷毛”沒說自己親臨了戰場,但他傳奇的逃脫則漸漸變成了一條豆莖。据說,開頭他否認這一事實,但不管他說什么,人們都不信,于是他便不再對此加以否定了。許多年后,他知道白人喜歡听這樣的敘述,便也一口承認下來,說自己同這位將軍一同落入陷阱,不過他用一條毯子蒙在頭上,急跑狂奔地逃了出來。极少數歷史學家接受了毯子”這一故事。后來,接受采訪的李人說,“卷毛”登上“遠西”號時,身著黑色襯衫,裹著腰布,腳蹬一雙鹿皮靴。曾在該船旅行的理發師詹姆斯·西佩斯于1909年告訴沃爾特·坎普,當“卷毛”從柳樹叢中冒出來時,有一塊蘇人毯子,他的頭發并不是“烏鴉”人常梳的式樣,他還帶著三匹矮种馬。不過時過30載,時間是可以讓人重新書寫、編排過去的歷史的。 1886年在小比格奧舉行了一次重聚集會,听起來簡直是場盛會。人們(至少是穿藍制服的)在卡斯特堡受到隆重迎候之后,開始在河邊扎營。帳篷里設置了各种慶祝期間的享用品,包括威士忌。有些軍官喝得酩酊大醉,一周之內,大部分時間都是徘徊于峽谷間和爬山越岭。 許多部落首領也匯集在此,大家相互寒喧問候,用手勢語和舊時的敵人交談,如:戈弗雷,本廷,埃德加塞和麥獨孤。由于“坐牛”正同巴弗羅·比爾在東部旅行做他的狂寫簽名表演,所以未能參加。“苦膽”就成了一名貴兵,升以傲慢、輕蔑的態度駁回了有關“卷毛”逃跑的神話。此事使他感到厭惡。在把他介紹給“卷毛”時,他說:“哦,你說你親臨了那場戰斗,并從戰場脫逃。你那時是個膽小鬼,早在戰爭打響之前先逃跑了,要不那樣的話,你今天也不會來這儿了。” “卷毛”沒吭聲。 “苦膽”轉身沒理他。 在聚會的另一次談話中,“苦膽”向這位可怜的“烏鴉”人問道:“你的翅膀呢?” “翅膀?”“卷毛”大聲喊叫道,“你這是什么意思?” “苦膽”說:“我的意思是在我們把白人包圍之后,除了鳥外,任何人都插翅難飛。” 照例,還有一种不可少的說法,說卡斯特也逃跑了,這是常常發生的事。林肯去世一百年之后,他的棺材還被開了個洞,有人向里邊窺視——僅僅是為了弄實里邊是否有遺体。從Ruidoso到克洛維斯的古墨西哥,美國人會告訴你,比利(基德)在被帕特·加勒特擊斃在馬克斯維爾的床上好久之后,還有人看見過他;約翰·肯尼迪從來就沒有死去,只不過是被秘密地運送到一個加勒比海的島嶼上,過著隱居生活,他的容貌被毀得可怕极了。阿納托爾·法朗士評論說,人們确實在依据這些傳奇勾畫設想的現實。為了要證明英雄是永生的,我們就得這樣證明! 于是,据說,許多人認定,不可能找到這位年輕的將軍的尸体,因為他沒有被殺死。一些人說,他被夏安人逮住,由于他們崇拜他的勇敢,對他精心醫護,在他恢复健康之后,便隱名埋姓,回到文明人中了。其余人認為他從東邊突破,朝玫瑰花苞灣跑去,逃走了。据傳說,認識他的人曾經偶然遇見過他,那是數年之后,在奧爾良的一條街上。 特里將軍与雷奧少校帶領著這些幸存者沿小比格奧河谷下游朝“遠西”號動身前,查看了這個村庄。也給他們看了被砸得稀爛的黑白混血儿文塞亞的遺骸和“血刀”的頭顱。他們看見大量的印第安人家庭用物,推測說,這些印第安人必定十分惊恐地离開了這個村庄——一個錯誤結論!通常在這些部落中,如果有一個親屬死在棚屋里,那么這個棚屋就得被毀掉,或被丟棄。此外,不但要把死人的物品拆散扔掉,還要把喪失親人的親友們的物品拆毀扔掉。這一習慣使許多人變得赤貧。有時,會在地面上丟棄下許多有用的東西,甚至一些精美物品。因此,雖然僅有几名斗士死亡,卻給人以歇斯底里倉慌逃散的印象。 雷奧注意到一個“恐怖的發現物”,三根棚屋杆构成一個三角形:“……每根杆子上倒扣著一只野營水壺,而三根杆子下部的草地上,是三顆人頭。我認出他們是我們部隊的人。這些頭被用某种非常鋒利的刀具從胸部割取下來,肌肉割得非常平滑。他們以嚇人的失去視力的肉像,面面相對著。” G連一個下士的頭,如同一只可怕的复活節彩蛋,藏在另一只燒水的壺里。 奈佩軍士查看了三個“裝滿印第安人尸体”的埋葬棚屋,尸体用毯子与袍子包裹著。他划開一個包裹,發現了一長串頭皮,其中有四個女人頭皮,“上面有一臂長的頭發,兩個頭皮的頭發呈紅色——一個奇觀!我們把它們砍落……”他認為,這些棚屋里至少有75具尸体,這听起來是不可能的。當特里一吉本部隊通過這片營地時,查理·羅中尉查看了棚屋,也許是“在晨光中閃現的白色的相同棚屋”。羅走入這些棚屋中,發現里邊挂著黑毯子。那些尸体都放置在矮矮的离地約1英尺高的尸架上。每個尸体都戴一頂戰帽,穿著鑲嵌密集珠子的襯衣,綁著里腿,穿著鹿皮鞋。他記不清楚有多少具,但絕不不會超過12具。 埃格爾萊中尉僅看了兩個棚屋,一個棚屋里有五具,另一個有六具,他們全都被裝里得十分華麗堂皇,并按站立姿式綁在一根根棚屋杆上。棚屋外邊躺著11匹被屠殺的印第安矮种馬,每匹馬的頭部都朝著中心地——棚屋。埃格爾萊沒有說他們是蘇人還是夏安人。但他們必定是蘇人的尸体,因為夏安人習慣于把死者用狗拉雪撬拉到遠處,再把他們藏在沖溝里用石頭里蓋好,防止狼与郊狼把它們吃掉。 李偵察員在潛行通過這些廢墟時,發現一排達科他人躺在一塊毯子上,腳朝著一面鼓,這面鼓被過多的禮儀砍坏了,他們還看見一些躺著露在野牛皮与帆布外邊的尸体。這些斗士都穿著埋葬服:鹿皮襯衫,佩戴著念珠与耳飾。然而,特里的士兵們早就發現了他們,并盜走了所有的東西。這位李人看見一具蘇人的尸体,也穿著華麗的埋葬襯衫。士兵們用綠色油漆給他涂抹。尸体的額頭上畫有一個紅色秘密社團的符號。“紅鷹”認出了這個蘇人,是“閒談”凱,政府曾經雇佣他在林肯堡當偵察員。 科爾曼軍士也在四處察看,看到了“各种烹飪用具与机械樂器”。他比任何人更加生動地總結了這些觀感: 該村庄的坐落處就是那個血染的戰場。它在离大比格奧24英里處。那是一條美麗的峽谷,長4英里,寬1.5英里。蜿蜒曲折的河流如同一條巨蟒臥在谷間,河流中散落著許多小島,島上覆蓋著濃密翠綠的樹木,清澈的水流如同剛剛從山上沖刷下來那么明淨。啊,多么令人痛惜啊,這樣一個美麗的場所,卻被這幫嗜血的惡魔占据…… 沃爾特·克利福特上尉指揮著吉本的第七兵步團E連,他似乎做了明暗對照法的深思,如同埃德加·阿倫·波的詩行那樣,沃爾特·克利福特以他的苦心著作,表達了熱病式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憂傷之感。 當太陽緩緩地從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之時,懶散倦怠的微風也漸漸平息了。如同擦亮的銀盤般巨大的圓月,在我們頭頂上慢慢地移動著。在朦朧的月光下,我看出不遠處有個黑色物体,走近時發現是一匹騎兵的死馬,赤裸的騎者躺在它旁邊。他們都脹得几乎要爆炸了。馬腿直挺挺地伸著,月光下,“睡熟”的騎者的皮膚競同剖光的大理石一般閃現……我半惊恐地赶緊來到河岸邊,聆听嗚咽般淚淚的水聲,此刻河水正帶著它們令人心碎的故事急急地朝遠處寂靜的東方流去。哀痛的音樂甚至比遠處的寂靜更凄苦難捺。還有被污染了的空气,人們被迫臉朝河岸躺著以避開极度的毒气——它們正隨著每一次呼吸透過衣服,塞滿肺部。在這被死亡侵襲的土地上,哪怕你只是呆一會儿,也會永遠難忘。讓我們埋掉眼前的戰士,重新組合起來,加快腳步,去追捕殘殺我們的劊子手…… 特里將軍沒有絲毫要去追赶那些印第安人的打算,只想知道他們要去向何方,所以命令走在一個騎兵連前頭的愛德華·鮑爾上尉去探路。鮑爾順著朝大比格奧山叢南遷的村落前行了大約12英里,路跡在此處分為兩叉。兩條分叉路前面的空中都冒著煙霧;那些仇恨白人的印第安人在撤退時點燃了大草原。鮑爾上尉朝東路折去,靠近河岸時,他發現了件出乎意料的事:一條朝北的大路,一直通向眼下被丟棄的營地場地。這說明卡斯特在玫瑰花苞探查到的許多路跡僅僅是通向匯集地的部分路跡。卡斯特手下的李人和“烏鴉”人偵察員被玫瑰花苞灣沿途大量路跡所困扰,而未對其它部分引起警戒。 瓦納中尉也找到了一條沒有標志的十分狹窄的小徑,他認為卡斯特在把軍團分開后就是沿著這條小徑走的。沿途,瓦納來到一個山坡,坡上到處散布著印第安人的符咒袋。真是個奇怪的巧合,据悉,戰斗的前夜,“坐牛”過了這條河,爬上這座山坡。在那儿,他唱了100首歌,抽了煙,并為即將發生的事做了祈禱。他用許多鹿皮煙草袋裝滿煙草和柳樹皮,然后把這些祭品綁在一根根棍子上,再把棍子插進土里。好似第七騎兵團的騎兵們就騎馬順著這條由“坐牛”安排好的神秘之路長驅直入。 卡斯特和他陣亡的士兵的尸体可能是在6月28日被埋掉或掩藏起來的。麥克萊安德在日記中記述道,那一天的大部分時間用于掩埋尸体,幫助留在懸崖上的傷員下山,以及制作擔架。 大約黃昏6點30分,他們動身前往小比格奧河口。但扛著擔架穿行于崎嶇的山道十分困難,半夜時分,他們才走了不到五英里路。高級軍官開始想另一些辦法。吉本建議制作木筏,因為沿岸有大量的干三角葉楊樹枝。在選好制作木筏的木料后,便取消了扛擔架的命令,大概是特里下的命令,因為當時只有他的職位比吉本高。接著,便用選好的幼樹枝和棚屋杆做長方形框架。受傷的馬匹都被擊斃,馬皮被剝了下來,割成條,成网格狀綁在木頭框架中間,上面再舖些毯子和袍子。 傷員中有個勇敢的軍士叫邁克爾·麥登,他去河中取水時被子彈擊中了腿部。沒多久,彼得·湯普森軍士也做了同樣的冒險。他說,他吃惊地來到一個紋絲不動地坐在地上的人身邊,“我好奇地想知道他是誰,便走近他,看見他拿著兩只布滿彈眼的水壺,一只手中端著槍,雙眼緊盯著對岸的森林,觀望敵人。我終于明白了他這樣坐的原因,他身邊有一灘血,是從受重傷的大腿上流出來的,他已無法再向前移動了……”湯普森帶著自己的小桶,繼續朝小比格奧河跑去,迅速地躍過河岸,又踩著濺起的水;花爬上河岸。“我憑自己的本領避開亂飛的子彈”他告訴我們,盡管他沒有說是怎樣的本領。子彈嗖嗖地落入水中,而他和他的水桶因有神奇本領的保護而安然無恙。麥登軍士記述說,“我以极大的興趣”觀看著這一切。 歸途中,湯普森要給麥登喝水,但遭到拒絕,這使他极為詫异。他知道,人在大量失血后,會受到難以言表的干渴之苦。“勇敢地挺住!”他給麥登說了句打气的話后便繼續上山了。你也許會以為,在這种情況下,在小比格奧河邊一動不動地坐在自己血泊里的麥登最多不過是虛弱地作出感謝性的答复罷了;但湯普森說,麥登非常愉快地回答了他。 在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取到水而且幸免于難,實在令人難以相信。印第安人知道雷奧等人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他們最終會采取孤注一擲的辦法的。事實确實是這樣,取水人只有挨藏在河西岸的一排紅种人优秀射手的槍子儿。可是實際上只有兩次傷亡:M連的詹姆斯·特納被殺;麥登受重傷。 當夜,威廉·紐金特也提了几把壺去取水,一到河邊,他便把壺放下,低頭猛喝起來,但立刻感到前額被猛擊了一下。他抬手摸到了滑膩的鮮血,原來一顆子彈擊中了一把水壺的軟木塞,軟木塞飛起來后彈在他雙目間的額頭上,這是他同印第安人交戰六年以來第一次受傷。 一個援救班把麥登背回山上。他大腿的骨頭兩處粉碎,波特醫生決定給他截肢,但沒有麻藥。一個又一個歷史學家都重复了同一個故事:麥登是靠喝威士忌抵御劇痛的。他們說,截肢時,麥登咂著嘴唇,要求醫生再給自己喝口酒,并在術后看了那條被截去的傷腿。手術時,列兵威廉·怀特剛好在場,他認為沒有發生什么動人的事情,“我幫著把傷員抬到一邊,此人得截去一部分肉体。他十分蒼白、虛弱,十分安靜,但又十分嚴肅……沒有任何喝過威士忌的跡象。”然而,麥登也确實談及了此事,他是帶著愛爾蘭口音講述的。當列兵戈登問他當時感覺如何時,他說。心情糟透了,他已同第七騎兵團馳騁了不少歲月。……我們的确也輝煌了那么一陣子,可現在,我成了個可怜人,成了個該死的缺腿丘八!” 麥登所受的折磨并未就此結束,1877年“局長辦事處”的備忘錄中記述道,當特里的車馬來到“遠西”號時,“馱著這截肢男子的擔架的騾子跪倒了,傷員也滾落下來……”沒有人知道那騾子怎么失了前蹄,所關切的只是那傷員“沒有受傷”。 1909年麥登給沃特·坎普的一封信中講出了一些其它的艱難的騎乘細節。當這匹騾子恭敬地下跪時,麥登砰地一聲落在一棵仙人掌上,但不同于常人,他既沒有昏厥,也沒有死亡。這頑強不屈的殘缺人開始咒罵起來。雖說,那時來能把他的話記錄下來,但他感人的語言确實還是風行一時,据說,他的牢騷話是:“大量的生命之花依舊在發光、發熱。”要是麥登被放置在印第安的馬拉雪撬上,他就不會砰地一聲被摔下來,或從擔架上滾落出去,同樣,其他在手抬或騾子馱載的擔架上的傷員也就免去許多折磨,但沒有一個人想到要效仿那些紅皮膚人。至少,沒有一個權威人士想到過要那樣做。一個馬拉雪撬极易制作:兩根棚屋杆交叉搭在印第安小矮种馬的肩隆處或其腹肋的挽具上,再把野牛皮搭在兩杆之間即可。許多印第安人告訴白人,躺在馬拉雪撬上該有多么舒服,它們只是稍有一些輕輕的震動,但大都被長長的杆子緩解了。蘭爾德·麥肯奇是一個比他大多數戰友更富有洞察力的人,他于1890年記述道:馬拉雪撬能發揮有益的效果,一方面因為它不顛簸,另一方面因為乘坐者的頭部高于身子。這第一种說法必定是真實的,第二种說法則也許正确。 特里的人已見過成百上干的馬拉雪撬,他們應該會仿做,可他們并未如此,理由也許是同樣的。約翰·富蘭克林的探險家們宁可餓死在Arcfic,也未去設想同未開化的人那樣生活。所以,可怜的、該死的麥登砰地倒在仙人掌上,而且,除其余那些經過同樣痛苦的人外,誰也無法体會他受了多大的折磨。 擔架,不管是手抬還是騾子馱載,不但不穩定、不舒适,而且十分愚蠢、不講效率。怀特說,首先,抬擔架者不得不每隔50碼就停下來休息一會儿;其次,抬擔架的人數還得雙倍增加。每個擔架得由四個排輪流換抬。這樣,“在那次行進中,700多名士兵中就有400多輪流地擔負步行抬運傷員的任務。“怀特也許做了夸大,也許計算不准。克利福德上尉就自己當時所在職位對此了解得十分清楚。他說,有21名騎兵不得不上了擔架,其余傷員還可以騎馬。這是說,縱隊并不像怀特說的那么脆弱,不過,要是蘇人或夏安的勇士們再次血洗這條峽谷的話,所有的“黃眼”白人士兵可能都會完蛋。 他們就這樣以笨拙、不成体統的窘態挪到大比格奧一塊源上,好一陣,無人能找到一條下□的路,接著,他們在一條沖溝里點起數個火堆。一時間,整個縱隊屈尊為中世紀式虛飾的人了。 “遠西”號一切就緒,甲板上鍋爐和船尾間成了醫院。上面舖著一層薄薄的鮮草,再蓋上油布,形成一塊巨大的墊子。6月30日日出之前,傷員被扶上船,沒多久,“遠西”號猛地犁開層層水浪向下游駛去。 李人和“烏鴉”人偵察員也被帶上船,但未受到醫藥護理。對此,《阿里卡洛記事》做了簡要報導,仿佛這是被預料到的。一個叫“鵝”的李人的一只手被子彈擊傷,腫得像個葫蘆,可人們卻都熟視無睹。他在船上期間,沒有一個穿藍制服的查看他的傷勢,也沒有誰在這大墊子上給他留一席一位:“‘幼鷹’安置了‘鵝’,也不過是在靠船艙附近而已。 從戰場到大比格奧的航程中,列兵科爾曼的日記做了最生動的敘述,描述了“這個令人傷感”的場景。 我們有一個“烏鴉”偵察員,他殺了七個蘇人,還剝掉了他們的頭皮。他五次受傷,但不可思議的是,他在船上便复愈了。他騎著馬和大家一起走著,從未抱怨。另一件糟糕的事是K連的愛爾蘭人蒙·麥登,他的腿受了槍傷,是我們在懸崖上為傷員找水時被擊中的,雖然他躺在擔架上,但還是掉下來兩次,可他從未發過一句牢騷。我們30日凌晨兩點到了船上,把傷員安置好,他們都受到了很好的照料。我們也緊靠在一起安頓下來,拍打了襄毯后躺下入睡了,沒管什么“坐牛”或他的嗜血的斗士。 ------------------ 公益圖書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