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事情第一次是四年前在飛往圣胡安的一次航班上發生的,”凱西在他們開車返回机場的路上說,“前緣縫翼在飛行中打開了。起初我們以為這僅是一次极反常的現象,可是在后來的兩個月時間里又發生了兩起。在事故調查中我們發現,每次前緣縫翼打開都發生在机組換班后駕駛室內的活動時段,或者是在駕駛員設定下段航程的時候,或者是其他類似的情況。我們最后才意識到前緣縫翼的控制手柄被机組人員碰松了,或者被敲了一下,或者被制服袖子裹住了——” “你在開玩笑吧。”里奇曼說。 “沒有,”她說,“我們給這個控制手柄裝上了一個鎖槽,就像汽車變速器上的停車制動閘。可是盡管做了這個槽,手柄還是會偶爾松脫下來。” 里奇曼以一种檢察官的怀疑表情緊盯著她看。“所以N—22型飛机确實有毛病。” “這是一种新型飛机,”她說,“任何一种新飛机剛出來的時候都會有毛病的。你不可能造出一台有成百万個部件的机器而沒有一點瑕疵。我們想盡一切辦法來避免缺陷。第一步我們設計,然后對設計進行檢測,然后是制造,再后是試飛。就這樣也還會有毛病。問題在于如何解決這些毛病。” “你們是怎么解決的呢?” “每當我們發現一种毛病,我們就向航空公司發去一份稱作服務告示的應急方案,上面列出了我們推荐的維修辦法。但是我們沒有強制執行的權威。有的航空公司執行,有的不執行。如果問題繼續存在,聯邦航空局就會采取行動,向航空公司發出一份飛机是否适航的指令,要求它們在規定時間內修理好仍在服役的飛机。每种型號的飛机都或多或少有這种特別簽署的指令。我們為諾頓公司与別的公司相比,得到的這類指令最少而感到自豪。” “真像你說的這樣嗎?” “你可以去查嘛,它們全都存在俄克城的檔案里呢。” “什么地方?” “所有發出的适航性指令都存在俄克拉荷馬城聯邦航空局技術中心的檔案處里。” “所以,你們的N—22型飛机也有一份這种适航性指令?你告訴我的是這個嗎?” “我們發出過一份維修告示,建議各航空公司在手柄上安裝一個金屬鉸鏈蓋子。這就是說,机長在打開前緣縫翼之前必須先把這個蓋子打開。這樣一來就把這個問題給解決了。像往常一樣,有的公司照這樣做了,有的沒有。于是聯邦航空局就發出了一份适航性指令,規定必須強制執行,這是四年前的事。打那以來,這類事只發生過一次,而且發生在一家印度尼西亞的航空公司,這家公司沒有安裝這個蓋子。聯邦航空局只能要求美國的公司執行,但是在外國……”她聳了聳肩,“航空公司愛怎么干都可以。” “是嗎?這就是全部事實嗎?” “這就是全部的事實,事故分析小組進行了調查。在飛机中安裝金屬蓋子后,N—22型飛机再也沒出過前緣縫翼的問題。” “到這次為止。”里奇曼說。 “你說得對,到這次為止。” “你說是什么?”肯尼·伯恩說著在545號的駕駛艙里吼起來。“他們說是什么?” “非指令性前緣縫翼打開。”里奇曼說。 “噢,該死的,”伯恩說著開始從駕駛坐椅里往外爬,“真是放狗屁,一派胡言。嗨,臭小子律師,進來。看見那張椅子嗎?那是副駕駛的座位,坐進去。” 里奇曼遲疑著。 “快過來,臭小子律師,給我坐進去!” 里奇曼笨手笨腳地從駕駛艙的人縫中擠過去,坐進右邊副駕駛的坐椅里。 “好的,”伯恩說,“你坐在里頭舒服嗎,臭小子律師?你不會碰巧是個飛行員吧?” “不是。”里奇曼說。 “好的,那好。那你現在坐好了,一切准備就緒,飛机要飛了。現在,你看著正前方,”——他指著面前正對著里奇曼的控制面板,面板上包括三個四英寸見方的顯示屏——“你面前的三個彩色屏幕,一個是基本飛行顯示,一個是導航顯示,左邊這個是系統顯示。那些小小的半圓形代表每個不同的系統。目前都是綠色,表示一切正常。現在再往你腦袋上方看,頂上是儀表盤。所有的燈都是滅的,這也表示一切正常。除非發生問題,否則這些燈是不亮的。現在,你左邊是我們叫做基軸的東西。” 伯恩指的是兩張坐椅之間一個突出的盒狀結构。基軸的長槽里有六個小手柄。“現在,從右往左,依次是阻力板-前緣縫翼控制器、連接發動机的兩個油門、扰流器、制動器和推進器。前緣縫翼和阻力板是由那個离你最近的手柄控制的,上面現在有一個小金屬蓋。看見了嗎?” “我看見了。”里奇曼說。 “好的,彈開蓋子,接通前緣縫翼。” “接通……” “就是把前緣縫翼的手柄扳下來。”伯恩說。 里奇曼打開蓋子,使勁要移動手柄。 “不,不。抓緊手柄,朝上推,然后向右扳,再向下扳。”伯恩說,“就像汽車的變速擋一樣。” 里奇曼用手指包住手柄,先向上抬,橫移,再拉下。遠遠傳來嗡嗡聲。 “好的,”伯恩說,“現在,看看你的顯示屏。看見那個琥珀色的‘前緣縫翼打開’的指示燈嗎?它告訴你縫翼正從前緣伸出。明白嗎?完全打開要12秒鐘。現在它們已經出來了,指示燈變白并顯示‘前緣縫翼’。” “我看見了。”里奇曼說。 “好的。現在把前緣縫翼收起來。” 里奇曼按与剛才相反的程序操作了一遍:把手柄抬起,向左移,然后向下拉到鎖定位置,把蓋子蓋住手柄。 “這個,”伯恩說道,“就是指令性打開前緣縫翼。” “清楚了。”里奇曼說。 “好,現在讓我們來演示一次非指令性前緣縫翼打開。” “我怎樣做呢?” “隨你怎樣做都行,小子。第一步,用你的手敲它。” 里奇曼把左手伸到某座,然后抽打手柄。但是蓋子護住了手柄,什么情況也沒發生。 “來啊,敲打蓋子。” 里奇曼來來回回敲打金屬蓋,一下比一下重,但還是什么事也沒有。金屬蓋護住了手柄,前緣縫翼的手柄向上鎖得死死的。 “也許你可以再試試用胳膊肘敲打一下,”伯恩說,“或者試試用這個寫字夾板來砸也行,”他說著從兩個座位之間扯出一個寫字夾板,遞給里奇曼,“接著來,狠狠地砸。我正想弄出個事故來。” 里奇曼用寫字夾板狠命地砸,砰砰地砸在金屬蓋上。然后他把寫字夾板翻過來,用它的邊沿來推擠,手柄還是紋絲不動。 “你還想繼續試嗎?”伯恩說,“也許你已經開始知道這里頭的名堂了吧?這根本不可能,臭小子律師。有這個蓋子蓋在那儿是弄不動的。” “也許蓋子沒在呢。”里奇曼說。 “嗨,”伯恩說,“這想得好。也許你有本事碰巧把蓋子砸開來。用你的寫字夾板再試試,臭小子律師。” 里奇曼用寫字夾板插在蓋子的邊緣往里撬,但蓋子的曲面很光滑,寫字夾板直往下滑,蓋子還是蓋得嚴嚴的。 “這樣干是不可能的,”伯恩說,“連偶然性也沒有。那么,下面你還怎么想?” “也許蓋子已經開了。” “好主意,”伯恩說,“蓋子開著的時候,飛行員是不准飛的。不過話又說回來了,誰又能知道他們干了什么呢?來,把蓋子打開。” 里奇曼打開蓋子,翻過鉸鏈,手柄露了出來。 “好,臭小子律師,敲吧!” 里奇曼用寫字夾板敲手柄,一下一下敲得很用力。但由于是從側面敲擊,翻起的蓋子還能起到保護作用。寫字夾板還沒砸到手柄,就先碰到蓋子。這樣來回好几次,蓋子受到震動沖擊,又翻落下來。里奇曼只好停下來,把蓋子翻過去,然后再繼續敲打。 “也許可以用你的手再試試。”伯恩提議。 里奇曼試著用他的手掌用力猛擊。只片刻工夫,他的手掌就紅了,手柄紋絲不動,仍舊鎖得死死的。 “好,”他說著往椅背一靠,“這下我明白了。” “這是干不成的,”伯恩說,“這是不可能的。非指令性前緣縫翼打開在這种飛机上根本不可能。” 多赫迪在駕駛艙外說:“你們几個家伙的閒事辦完了嗎?因為我得要把記錄儀都取出來,我要回家了。” 從駕駛艙出來以后,伯恩碰碰凱西的肩膀說:“能談談嗎?” “當然。”她說。 他領著她朝飛机后頭走,到了別人听不到他們說話的地方。他朝凱西靠近一點,然后說: “你了解那小子嗎?” 凱西聳聳肩膀。“他是諾頓家的親戚吧。” “還知道什么?” “是馬德把他派給我的。” “你有沒有對他進行過調查?” “沒有,”凱西說,“如果是馬德派過來的,我估計他還行吧。” “那好吧,我和市場部的朋友們談起過,”伯恩說,“他們都說他是個鬼鬼祟祟城府极深的家伙。他們還說,千万別對他麻痹大意。” 隨著電鑽發出金屬嗡嗡聲,駕駛室的地板被打開,露出一串一串的線路和小盒子。 “天啊。”里奇曼呆呆地望著說。 羅恩·史密斯正在指揮操作,一只手緊張地在自己光禿禿的腦瓜上撓著。“對了,”他說,“把嵌板向左移。” “我們這架飛机上有多少個盒子,羅恩?”多赫迪問。 “有152個。”史密斯說。凱西知道,隨便再換個誰,要想回答這樣的問題,就得先把厚厚一沓工程圖紙翻個遍才行,可是史密斯把電路系統背得滾瓜爛熟。 “我們現在先把哪個拽出來?”多赫迪問。 “先把駕駛艙的錄音机取出來,再取數字式飛行數据記錄儀。如果有快速存取記錄儀,就把它也取出來。” “你都不知道有沒有快速存取記錄儀?”多赫迪說著拿他逗樂。 “這是選購件,”史密斯說,“那是由客戶決定要不要的東西。我想他們是不會裝的。在N—22型飛机上,這個玩藝儿通常是裝在尾巴上的。剛才我找過,沒找到。” 里奇曼看上去迷惑不解,他轉身對凱西說:“我還以為他們在找黑匣子呢?” “我們是在找。”史密斯說。 “有152個黑匣子?” “噢,見鬼,”史密斯說,“這架飛机上到處是黑匣子,我們現在只是在找那几個主要的——10到12個特別重要的永久性存儲器。” “永久性存儲器。”里奇曼重复道。 “說對了。”史密斯說完后轉身朝地板上趴下身去。 下面留給凱西去解釋了。公眾對一架飛机的概念是它是一台巨型的机械裝置,帶有控制升降的滑輪啊手柄啊一類的東西。在這架大机器里有兩個神奇的黑匣子,記錄了飛行中發生的所有事情。這就是新聞節目中總是談個沒完沒了的那种黑匣子。所謂“駕駛艙記錄儀”實際上只是個非常結實的錄音座,它循環往复地在磁帶上記錄下飛行過程中最后半個小時里駕駛艙中的對話。“數字式飛行數据記錄儀”存儲了飛机飛行狀態的詳細情況。這樣調查者在飛机發生事故后就能了解飛行情況。 但是對飛机的這种概念就大型商業客机而言是很不精确的,凱西解釋說。商業客机上几乎沒有什么滑輪、手柄一類的東西——的确,极少有任何形式的机械系統。差不多一切都是液壓的和電動的。駕駛艙中的飛行員無須靠肌肉的力量去移動副翼或者是阻力板。相反,机上的裝置很像汽車上的動力轉向裝置,飛行員通過推動操縱控制杆和踏板,送出電脈沖來開動液壓系統,移動控制舵面。 事實上,一架商用飛机是由一個极為先進复雜的電子网絡控制的——十几套電腦系統由數百英里長的線路連接在一起。有的電腦負責飛行管理,有的負責導航,有的管通訊。電腦控制著發動机、舵面,以及艙內的環境。 每個電腦系統又控制著一串子系統。于是導航系統管著著陸系統、遙測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避免空中相撞系統、臨近地面警示系統等等。 在這個复雜的電子環境中,安裝一台數字式飛行數据記錄儀相對來說是很容易的事,因為所有的指令都已經電子化了;它們只是進入記錄儀,然后被錄在磁性介質上。“一台現代的數字式飛行記錄儀每秒鐘可以記錄下飛行中的80個獨立的飛行參數。” “每秒?這東西有多大?”里奇曼問。 “就在那儿。”凱西說著朝前一指。羅恩正從無線電設備隔架中拉出一個外表漆著黃黑條子的小盒。它的大小与一個大鞋盒子差不多。他把這個盒子放在地板上,又換上一個新的,供飛机飛回伯班克机場時使用。 里奇曼弓下身子,抓住一個不銹鋼的把手,把記錄儀拎了起來。“很重啊。” “它的外包裝是抗墜毀的,”羅恩說,“這小玩藝儿本身真正的重量也許只有六盎司吧。” “別的匣子呢?它們是怎么回事?” 凱西說,其他的匣子存在的目的主要是幫助維修。因為這架飛机的電子系統太复雜了,所以有必要在飛行出現故障時對每個系統的狀況進行監控。每個系統在永久性存儲器中跟蹤它自身的運行情況。 他們今天將從八個永久性存儲器里下載信息:儲存飛行計划和飛行員個人資料的飛行管理電腦、管理航空汽油燃燒和動力的數字式引擎控制器、記錄空中速度,飛行高度和超速警告的數字式空中數据電腦…… “好的,”里奇曼說,“我想我明白了。” 羅恩·史密斯說:“要是有了快速存取記錄儀,這些就一個也不需要了。” “快速存取記錄儀?” “那是另一种幫助維修的設備,”凱西說,“飛机著陸后,維修人員需要上飛机來快速讀取上段飛行中出現的任何不正常情況。” “他們不好去問駕駛員嗎?” “駕駛員會報告問題的,但作為一架結构复雜的飛机,可能會有一些故障未能引起他們的注意。對任何一個系統,例如液壓系統,總是留有一個備份,通常情況下有兩個備份。這兩個備份中的故障在駕駛艙內可能顯示不出來。于是維修人員上了飛机,找到快速存取記錄儀,讓它立刻吐出前段飛行的數据。他們迅速得到數据圖表,可以當場進行修理。” “但是這架飛机上沒有快速存取記錄儀嗎?” “顯然沒有,”她說,“它不是必備件。聯邦航空局的規定中只要求配備駕駛艙錄音机和數字式飛行數据記錄儀,而快速存取記錄儀是選購件。看來航空公司并沒有在這架飛机上安裝它。” “至少我沒找到它,”羅恩說,“不過它可能安裝在任何部位。” 他跪在地板上,兩手撐地,俯身看一台手提式電腦,電腦連在接線板上。數据在屏幕上一行一行地流動顯示出來。 “這看上去好像是從飛行控制電腦中出來的數据,”凱西說,“絕大多數故障出現在事故發生的那段航程。” “你們是怎樣解讀這些數据的?”里奇曼問。 “那不是我們的事,”羅恩·史密斯說,“我們只是把它复制下來,把它帶回諾頓。數据分析部的小伙子們把它輸進主机,再轉換成飛行圖像。” “但愿如此,”凱西說著直起腰板,“還要多久,羅恩?” “10分鐘,頂多了。”史密斯說。 “噢,肯定是的,”多赫迪在駕駛艙里說,“頂多10分鐘。噢,那是少不了的。這已經無關緊要了。我本打算避開交通高峰,但現在我猜想是躲不過去了。今天是我孩子的生日,我不能在家參加生日晚會,我老婆饒不了我。” 羅恩·史密斯笑起來。“你還能想到什么別的糟糕的事儿嗎?” “噢,沒錯。麻煩還多著吶,蛋糕里頭有沙門氏杆菌,所有的小孩都中了毒。”多赫迪說。 凱西朝艙門外看,維修人員都從机翼上爬下來了。伯恩正在結束對發動机的檢查。阮文庄正在把飛行數据記錄儀朝面包車上搬。 是回家的時候了。 就在凱西開始從梯子上往下走時,她發現三輛諾頓公司保安部的面包車停在机庫的角落里。大約20名保安人員正站在飛机周圍和机庫的各個位置上。 里奇曼也注意到了。“這是什么意思?”他說著指指那些保安人員。 “我們總是派保安看守飛机,直到飛机被送回工厂。”她說。 “警衛很多啊!” “是的,不錯。”凱西聳聳肩膀,“這架飛机很重要啊。” 但是她注意到警衛人員全都帶著隨身武器。凱西記不得以前見過武裝的警衛。洛杉磯國際机場是個很安全的地方。沒有任何必要讓警衛人員攜帶武器。是嗎? 凱西步行穿過64號樓的東北角,經過建造机翼的巨型裝備。這些裝備穿插挺立在藍色腳手架中,离地面足有20英尺高。盡管這些裝備的体積和小公寓樓差不多大小,但它們被精确地校准在千分之一英寸的誤差范圍之內。在這些裝備构成的平台上,80名工人此刻正在來回走動,裝配著飛机的机翼。 她看見右邊有几組工人正把工具往木箱里裝。“那是什么?”里奇曼問。 “看上去像是輪轉件。”凱西說。 “輪轉件?” “就是備用工具。如果前一套出毛病,我們就把備用的一套送到裝配線上去。我們制造的這批工具是為和中國的那筆交易做的准備。机翼是消耗工時最多的部分,所以我們的計划是在我們亞特蘭大的厂區里建造机翼,然后運到本地來總裝。” 她看見站在木箱旁干活的人群里有一個穿襯衫打領帶、袖子卷得高高的身影。那是唐·布魯厄,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本地區的主席。他看見凱西,和她打個招呼,就朝這邊走過來。他的手指輕輕彈了一下。凱西明白他的意思。 凱西對里奇曼說:“我有點事,等一下在辦公室見你。” “那是誰?”里奇曼問。 “我回辦公室和你碰頭。” 布魯厄朝這邊走近,里奇曼還停在那儿沒動。“也許你需要我留下,并且——” “鮑勃,”她說,“快离開這儿。” 里奇曼不情愿地掉轉身朝辦公室走去。他一邊走一邊頻頻回頭張望。 布魯厄和凱西握了握手。工會主席個頭很矮,身体健壯。他以前當過拳擊手,鼻梁骨曾被打斷。他說話聲音很輕。“你曉得,凱西,我一直很喜歡你的。” “謝謝,唐,”她說道,“我也是這樣的。” “你在車間的那几年里,我一直對你很照顧的,讓你省了不少麻煩。” “我知道這些,唐。”她說完后就等著。布魯厄這個人講話愛兜圈子是出了名的。 “我總是認為,凱西就是和別人不一樣。” “有什么問題嗎,唐?”她說。 “和中國的這筆生意有問題。”布魯厄說。 “什么樣的問題?” “交易補償的問題。” “那又怎么樣呢?”她說著聳聳肩膀,“你知道,一筆大買賣總是要有補償的。”近些年來,飛机制造商們被迫把部分生產制造任務交給海外那些購買飛机的國家去做。一個訂購50架飛机的國家有權要求得到這种補償,這已經是一种標准的程序了。 “我知道,”布魯厄說,“不過,在以往,你們這些人總是把机尾的部件,也許是机頭,也許是飛机的內部裝修送到外頭去做。僅僅是些部件。” “這沒錯。” “而我們現在正在裝箱的這些設備,”他說,“是制造机翼的。裝運的司机兄弟們告訴我們說,這些箱子并不是去亞特蘭大的——它們是去上海的。公司打算把机翼給中國做了。” “我不知道合同的細節,”她說,“但我怀疑這——” “机翼,凱西,”他說,“那是核心技術啊。從來沒有人放棄机翼的。波音公司不會干的,誰也不會這么干的。你把机翼給了中國人,你就把手里的王牌都給人家了。人家也就不會再需要你了。他們完全可以靠自己建造下一代飛机。10年之后,這儿所有人就全失業了。” “唐,”她說,“我會調查這件事的。但我不相信机翼會是補償協定的一部分。” 布魯厄把兩手一攤說:“我告訴你這确實是真的。” “唐,我會幫你查實的。但這會儿我正在忙這個545號的事,而且——” “你沒在听我說,凱西。咱們地方工會遇上這個問題了。” “我理解這事,不過——” “是個大問題啊,”他停頓片刻,看著凱西,“懂嗎?” 她當然懂。厂里生產線上的工人全都是工會會員,他們絕對控制了生產。他們可以磨洋工,請病假,破坏工具,以及制造各式各樣無法追查的麻煩。“我會和馬德談的,”她說,“我敢肯定他是不會想看到生產線上出問題的。” “馬德自己就是個大問題。” 凱西歎了口气。她心里想,這真是典型的誤傳。和中國的這筆生意是埃格頓和市場銷售部做的。馬德是管生產的總經理。他管理著厂子,和銷售是不搭界的。 “我明天會來找你的,唐。” “那感情好,”布魯厄說,“我現在跟你說,凱西,從個人角度講,我是很不情愿看到任何事情發生的。” “唐,”她說,“你是在威脅我嗎?” “不,不,”布魯厄連忙說,一副感情受到傷害的表情,“別誤會。可是我听說,如果545號的事不迅速解決的話,它將會斃了這樁和中國做的買賣。” “這倒是真的。” “你是事故分析小組的發言人。” “這也不錯。” 布魯厄聳聳肩膀。“所以我現在對你講,反對這筆生意的情緒很是激烈了。有些人對這事已經非常沖動。如果我是你,我就會請一個星期的假出去避避。” “我不能這么干,我正在忙著調查。” 布魯厄看著她。 “唐。我會去和馬德談机翼的事,”她說,“但是我必須去完成我自己的工作。” “要是那樣的話,”布魯厄把手放在她胳膊上說,“你就真得自己當心了,寶貝儿。”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