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只要尋找,可以失而复得。”他放開她,雙手合在一起,像個祈禱者。她很同情他,但還是搖了搖頭。 “感情不像一枚不知放到哪儿去的戒指,找回后又可戴上。一只破損的花瓶粘合后又是一只花瓶,但留下裂痕,跟原先的不一樣。” “那么說,這是我們最后一次見面?” “也許是這樣……” “也許就是存有希望,不是回絕。” “我們兩人還是都把對方視為過去為好。我們不是還可以成為朋友嗎?” “不!”治的語气斬釘截鐵。“你同另一個男人結婚,我就再也不想見你。麗云,你為何這般折磨我,使我如此痛苦?” “我也只能這樣,治,我只能這樣。我太懦弱,不能駕馭我的心。”她舉起手怯生生地揮了揮。“再見,治。愿神和祖先保佑你。” 他點點頭,默默不語,搖動手柄把窗玻璃升起,開車离去。車出前院拐上大街。他什么也看不見。沈治,這個壯實的漢子在哭泣…… 在這万籟俱寂的夜晚,慘淡的月光映在室內,麗云在沉思。隔壁屋內靜悄悄的。五天后一切成了過去,她想。五天后我陪他去机場,他飛回慕尼黑,從此音訊杳然。他讓我去那儿,他會把這邀請給忘了,但他會永遠留在我心中,心靈相撞,這就是永恒的愛情。生活會成什么樣子?生活將同永恒的回憶共存。這回憶已把我徹底改變。我定會不斷祈禱…… 第二天早上,麗云對著錄音机把摩梭人的古老神話譯成德語,拉特諾夫將其錄下,他又拍了許多照片,還讓一個漁夫撐船把他們帶上島參觀觀音女神的白寺。那儿一片沉寂,只有兩個年輕園丁偶爾去那儿打掃、照管。一陣微風吹拂湖面,水聲划破四周的靜寂。拉特諾夫進了觀音寺,這是摩梭人對他表示的尊敬和給予他的最高的榮譽。 啟程的日子來到了。動身前一天晚上成了群眾的節日。大家高興地看到,這個“高鼻子”尊重他們的風俗民情。在這最后一夜,大家載歌載舞,演奏樂器,玩拋寬彩帶的游戲。人們往空中拋彩帶,彩帶下落時千姿百態。拉特諾夫和麗云也跟摩梭人同舞,手拉手圍著大篝火蹦呀,跳呀。文英跳起舞來十分起勁,喝起摩梭人的飲料“索利馬”來,就像喝泉水一樣。將近半夜時,他倒下了,三名男子把他背到他的住處。 “明晨他能開車嗎?”拉特諾夫疑惑地問。“我看情況不妙。” “文英能行。”麗云抓住拉特諾夫的雙手,帶著他轉圈。“您給摩梭人留下了一個難忘的印象。” “只給摩梭人嗎?” 同往常一樣,麗云對這類試探性的問話不予理睬。她放手松開拉特諾夫,又同村民舞起來。 早晨,車已停在村長屋前。文英又神采奕奕,活像他的那只大黑鳥,在籠子里面唱著,在杆上跳來跳去。村長和他的老娘站在門前,臉上長麻子的吳守志倚在門框上,腳下放著一只大的皮旅行包。他在瀘沽湖的任務結束了,得去K市作詳細匯報。沈會對他很滿意的。 麗云的女房東的丈夫替她背著包。一個健壯的婦女背著拉特諾夫的兩只很重的箱子。她先把箱子捆在一塊板上,再把板固定在背上,就這樣背著箱子走來。她平時就這樣背著菜、干樹枝或建筑用的石塊進村的。要是拉特諾夫不讓她這么干,那就是侮辱了她。 吳守志老臉皮厚地問麗云,能否搭車同行。 “我不反對。”麗云回答他。“如果拉特諾夫先生高興的話,你可以坐在他旁邊。” “他有什么好反對的呢?”吳獰笑。“我又不發臭味。我在村長家的木盆里洗過熱水澡了。” “吳想搭我們的車,”麗云對拉特諾夫說。“您就說不同意!” “為什么?要是我們同路,我不反對。”他說。 “我不喜歡他。” “我知道。可是不帶上他,太不客气了。” 麗云聳聳肩,一聲歎气,轉身對吳。“你可以搭車,可別太占地方……這位先生旅行時想舒舒服服的。” “我會縮得像條鰻魚。” 吳第一個上車。拉特諾夫同老婦人和村長握手,感謝摩梭人的好客。“我永遠不會忘記你們的村寨、瀘沽湖和你們的民族,”他說。“這是我最美好的經歷。” 吳探身窗外翻譯。村長回答:“你了解觀音女神的仁慈,你是我們的朋友。祝你長壽,別忘記我們!” 文英按響喇叭,車開動了。村長和他的老娘朝他們揮手致意。一群孩子在車旁喊著,做著手勢。文英加大油門開車离去。 憑著文英高超的駕車技術和那瓶茅台酒,他們平平安安地過了這段山地險路,順利地到了縣城。吳提著他的旅行包下車,向他們揮揮手慢騰騰地离去。他在郵局給K市挂電話。真巧,沈來接電話。 “他們在回程中,”他說。“我有許多情況要匯報。最重要的是:他們愛上了……” “往下說!每個細節都得說!” 沈將情況向他的上司,大權在握的屠克偉作了匯報。這位“老板”頻頻點頭,望了望沈表示贊許。 “干得不錯,”他稱贊說,“我把這些情況轉往香港,讓高佬開會研究。我相信,我們都是好樣的。” 返程回K市花了將近四天時問。他們又在L市和D市過夜,依然受到“公司”當地人員的監視,但沒出什么意外。麗云沒見到治,從飯店給他打電話,但他不在,她又沒有通知華。她离開瀘沽湖后似乎內心不再激動:一切又變得平淡無奇,進入了通常的世界。 在途中的一個小城,文英失去了他那只心愛的漂亮的鳥,平靜的日常生活才被攪扰。 他們開車進入小城,看見男人們騎著車,車上挂著鳥籠,穿過田間往山坡赶。山坡旁豎著石板、石柱,圍著彩帶,這儿是一塊墳地。文英停下車,朝窗外喊住一個騎車的——他背著鳥籠正好從車旁經過。 “去哪儿?”文英問道。“今天有斗鳥嗎?” “有,有一場斗鳥。獎金才高呢。”騎車的繼續往前赶。“我們從遠處來。這是件大事!你帶鳥了嗎?” “帶了。” “那別錯過這場斗鳥。誰都可以報名參賽。再見。” 文英挺起身子,朝對面通往山坡的街道望去,那儿人聲鼎沸,不僅有挂著鳥籠騎車的,也有手提鳥籠步行的。鳥籠上都蒙著一塊布,因為斗鳥是珍貴動物,很敏感,易激動,周圍的喧鬧會惊了它。在兩條街的岔路口,文英放慢車速,拐入上山的路。 “我就盼著這!”麗云對拉特諾夫說。“文英要是往前開,才叫我失望呢。一個有斗鳥的人是無法克制這种愿望的。”她笑了笑。“您真的看到了許多,旅游者一般見不到這些。” 文英在山坡前停車。一隊人手提鳥籠沿著土台階經墳地上山坡,來到平坦的圓形山頂。那儿已聚了數百人,圍成一圈。樹枝上無數鳥籠在擺動,新的斗鳥不斷被帶上坡來。文英把他的鳥籠放在肩上,只有他沒有把鳥籠用布蒙住。他的鳥可朝身旁經過的每只鳥籠噗噗作聲,扑起翅膀,豎起羽毛,甚至唾上一口,以此表示對文英的感謝。 文英在大獎賽裁判那儿報了名,在出示他的漂亮的鳥后,得到了一塊號牌,然后,就等喊他。抽簽已定,他的鳥被安排在第十九組。文英把鳥籠放到圓圈中,仔細打量對方的鳥。這是只淺綠色的鳥,嘴彎彎的,眼里一副凶相,怒視它的對手——黑鳥。 主人們把鳥籠按次序排列時,觀眾開始下賭。 “你鳥的屁股給堵住了!”文英對外鳥的鳥主說。 他同樣气鼓鼓地回答:“你那破鳥已嚇得屁滾尿流。一分鐘后,你就認不出它了。今晚你可在平底鍋里烤它吃了。” “你們准備好了嗎?”裁判喊了一聲。他坐在桌后記錄下賭的情況。 “行了!”文英應聲作答。 一聲“開始”,兩個主人把各自的鳥籠刷的打開,隨即退去。 起初還很平靜。別組的鳥紛紛沖出籠去,而綠鳥和黑鳥卻靜靜地留在籠里不動,目不轉睛地對視。 “瞧,你那心愛的鳥的尾巴在發抖!”文英朝他的對手喊道。 “你的鳥馬上要睡覺了!” “它覺得你的這只怪鳥挺可怜的!” “哈!你的那只又拉尿了。” “它是在噴气推進,就要發射火箭了!” 文英的鳥仿佛听到這一命令,嗖的一下突然飛進對方籠里,朝彎嘴鳥扑去。它發瘋似地扑動翅膀,一聲不吭,只有慍怒和斗志。雙方開始猛扑,啄斗,用尖爪廝打,把對方壓倒在地。觀眾激動得直嘟噥,但誰也不為自己所希望取胜的鳥鼓勁助威,否則會被視為不禮貌的。當綠鳥被壓在身子底下時,只有文英把牙齒咬得直響,直往地上唾口沫,雙手直絞。 突然間,這場斗鳥結束了。彎嘴鳥躺在一旁,伸出腳認輸。文英的鳥不屑朝它瞟上一眼,蹦跳著回到自己的籠里。觀眾報以一片掌聲。 文英自豪地關上鳥籠,帶鳥走出賽場。裁判付給他100元獎金。這對一個普通老百姓來說可是一大筆款。文英朝麗云和拉特諾夫點點頭,正要离去,被一個打扮入時的人攔住。 “我從香港來!”他說。“我想買你的鳥。” “這鳥是不賣的!”文英回答說。 “我酷愛驍勇的斗鳥。別傻。我出价1000元!” 文英望著這個香港人發呆,不相信他說的話,直感到發熱。他斜眼望見鳥在籠底吱吱直叫,像是在嘟噥。它豎起雙翼在梳刷羽毛,像是知道正在進行一宗關于它的交易。突然間,它停止梳刷,發出刺耳的大叫。你這個無情無義的家伙!你想高价把我給賣了? “你說1000元——我說不賣!”文英把牙咬得格格響。“這只鳥就像我的孩子!誰賣自己的孩子?” 這個香港人又朝黑鳥望了望。“1500元!”他接著說。 文英感到頭暈。他几乎以懇求的目光望著自己的鳥,心里請它原諒。黑鳥又發出刺耳的聲音,文英大吃一惊,直哆嗦。 “這……這不行!”文英說時,眼珠骨碌碌地轉。“我不忍心。我會很傷心的……” “那就給你貼張膏藥治治:給你2000元。” 2000元對一個普遍的老百姓來說是一筆大數目,這樣可無憂無慮過上半年。誰要拒絕這筆錢,那他准是瘋子。 文英默默地點了點頭,伸開手。這位香港人從上裝中掏出一疊鈔票點了一下,2000元。文英赶緊把錢放進口袋。 “鳥籠怎么說?”他問。 “我不想听到這個問題。”買者從架上取走籠子,二話不說就走了。文英望著他离去。他的臉一陣抽搐,隨即轉身朝麗云走來。 “我們開車走!”他痛苦地叫道。“就走!就走!” “他付你多少錢?”麗云問。 “2000元”。 “簡直瘋了。你買這鳥花了多少錢?” “在鳥市,花了75元。” “那你還發什么牢騷?這是你一輩子中最好的一筆生意。” “這下就我一個人了。本來我還可以同我心愛的鳥說說話。它對我咕嚕咕嚕叫,我懂它的意思。” “你就再買一只鳥不就行了,文英。” “這是只難得的鳥。這下被帶往香港,它會想家想得要死的。” 他低著頭,沿著土台階匆匆而下,朝車走去。麗云和拉特諾夫在后面慢步跟著。 “文英怎么會把他的鳥賣了呢?”他問。 “2000元這對他來說是個夢,就像您夢中得了几百万一樣。您是個百万富翁?” “不,但我日子過得挺舒服。” “文英會再買一只鳥,并把它訓練成一只勇猛的斗鳥。他會把這2000元省下來。他也有個美好的夢:想自己有輛車。因此,他像集郵一樣積攢錢。在您离別時,請您給他一筆像樣的小費。” “他替我開車,我會給他100美元的。” “您這是瘋了!請原諒……我說漏了嘴。” “文英該得到這些。沒有他,沒有他那嫻熟的駕車技術和他的茅台酒,也許我們永遠去不了摩梭人那里。” 麗云和拉特諾夫走下土台階,到了山坡腳下。文英已坐在方向盤后。他心地脆弱,是個憂傷的化身,為了那該死的錢,他把心愛的鳥給賣了。他夢想自己有輛車,也許有朝一日這一夢想會實現。 斗鳥耽誤了一些時間,到K市已是夜里。文英夜里開車怕鬼怪,這下只得大膽些。他想,鬼怪也許害怕“高鼻子”,借此聊以自慰,他在下榻的飯店門前停下車。經理在服務台旁接待他們,查看了一下訂房單,點了點頭。 “拉特諾夫先生,”他說英語。“不錯,您定了房間,住兩天。您原定傍晚到這儿。現在已是夜里。所以我們把您的房間轉給了他人。很遺憾。我們想,您不來了。這种事常有……” 拉特諾夫無奈地揮了揮手,朝麗云轉過身。“沒有房間了,我們來遲了。怎么辦?” “馬上會有的。”麗云到柜台前,雙手攤在拋光台板上。這位經理當然認識這位旅行社的王麗云,她帶的旅游團總在這飯店下榻——這是個可靠的財源,但這也無濟于事。拉特諾夫訂的房間里正睡著一個美國人。“房間鑰匙!”麗云語气強硬地說。 “王同志……沒有房問。” “要我去喊警察,是嗎,孫方春?” “警察也變不出房間來。誰在22點還不來的話……” “我以后就讓所有的團住在度假村!” “您……您盡可以打電話。”孫翻閱訂房單。“還有一套房空著——最貴的一套。” “您就把這套房給拉特諾夫先生,按一般房收費!” “這在我們這儿還沒見過,王女士。” “那這是第一次!拉特諾夫先生住這房。跟往常一樣,向旅行社結帳。要是您接高价房收費的話……孫方春,我就報告我們的總經理,他會把您給解雇。拉特諾夫先生是個知名人士,是部里邀請來的。” “我明晨向領導報告這情況。” “鑰匙!”麗云又舉起手。孫從鑰匙架上取下鑰匙放在她手中。拉特諾夫惊訝地拍拍麗云的肩。 “他這下不是有房間了嗎?” “不,您住的是飯店最好的一套。”她四下看了看,沒有看見飯店的服務員過來把行李送到房問。因此她向文英招招手,并把鑰匙交給他,讓他把拉特諾夫的兩只箱子拖上電梯送上樓去。麗云和拉特諾夫走進飯店大廳。 “后天您就搭飛机回去。先飛往香港,然后飛往法蘭克福、慕尼黑,几乎繞半個地球。” “現在我不愿去想這些,麗云。”他感到心突然在猛跳。“我來中國已經三次了。這次我看到了真正的中國,并且學會了愛。” “您已說過了。” “离別時我心里總不好受,我真想留在這里。” “這是不可能的。” “是的,這确實不行,但我信守我的承諾,邀請您去德國,去慕尼黑,讓您看看我的國家。” “我一定等著。”麗云望著自己的鞋,此刻她不敢正視拉特諾夫,她的目光會吐露心聲。我會來的,她只是在想,我會來的……如果我長有翅膀,我后天就飛到你身旁,不管將來會怎樣。我愛你……噢,上帝,這多可怕! 文英搭電梯又回到大廳。他倆握手道別。 “明天——不,今天——9點見。我們去市內游覽,在湖上泛舟,公園里有個很好的飯館,我們可在那儿進餐。本市是個很美的城市。” 拉特諾夫目送她同文英一起离開飯店。她那烏黑的長發披散在肩上。從背后望去,她更為嫵媚:身材苗條,兩腿修長,穿著緊身牛仔褲更有性感。 明天是最后一天。明天我還能听到她清脆的聲音,看見她那對杏仁大眼。然后,我就坐在飛机里,仰靠椅背,凝視机艙頂,對自己說:拉特諾夫,你确實見到了一個女精靈,一個活靈活現的瓷娃娃。你又是這般正統,不想把她摟在自己的怀里。你真是個白痴!對著鏡子,你自己瞧瞧!你害怕了……白發,眼睛下方淺淺的淚囊,額上和眼角里盡是皺紋,還有隱約可見的雙下巴——對麗云姑娘來說,你就是個老人。你對鏡自照,你知道,你有多可笑,你倆在一起,誰見了都會出于同情地笑笑。你可以舉歌德或畢加索為例,但也于事無補。是的,歌德82歲還熱戀一個19歲的嬌女,畢加索87歲高齡還在海濱追求穿三點式泳裝的姑娘。但你不是歌德,不是畢加索……你是漢斯·拉特諾夫,一個慕尼黑的人類學家、游記作家,你在麗云姑娘身旁猶如一個拙劣的小丑。 就是這樣嘛,只能這樣! 他轉身走向電梯,上樓進了自己房問。他從酒柜中取出一小瓶伏特加,摻些橙子汁,喝了三杯,感到像挨了橡皮錘一擊,他搖搖晃晃倒到床上,和衣而睡,不一會就睡著了…… 9點半,拉特諾夫用完早餐,又喝了兩瓶礦泉水,然后和麗云上了在外等候的那輛丰田車。這是最后一次乘司机文英的車。他已不再為那只鳥而傷心,像往常一樣,當他看見客人從飯店里出來,就往窗外啐一口唾沫。飯店服務員隨即打開玻璃門。 “房間滿意嗎?”麗云問。她看上去有些困乏,臉色比平時蒼白,眼下方有淺淺的圈圈。她化了妝,但還是沒能遮蓋。他肯定看不出來,她自我安慰道:他不會看出我哭了半夜。這同他有什么相干?這是我自己的事!最后几小時比想象中過得更快。這討人嫌的表,指針在不停地轉動。今天天气多好,陽光燦爛,藍天上几朵耀眼的白云慢悠悠地飄浮著,仿佛它們沒有時間概念。 “房間的确豪華。起居室這么大,像個小舞廳。一個人住感到有些孤獨。但我睡得很好,沒人打扰。我得承認,我累坏了。” 他就是這樣,她想,敢于承認別人不敢承認的弱點。治就從來不承認自己的弱點,他要永遠是強者。也正因為如此我愛你,拉特諾夫:你是個不會掩飾自己弱點的人,你需要幫助、依靠和支持。可惜沒人能理解…… 那天天气特別好。他們駛往湖濱公園。湖面如鏡,白云倒映。他們漫步湖濱公園,走過拱橋、小亭子和咖啡屋。他們坐在湖邊觀賞鳥和兩只鵝。在陽傘下的一張桌旁,有個醫生自稱拿根探針就能了解病情。他們走到他面前,他說:“年輕的小姐,你很健康,只是要注意胃和頸子。”他倆都很高興。 “我很健康,”麗云笑笑。“您呢?” 桌旁黑板上也有英文廣告說明,拉特諾夫念著:陶百病醫生,診斷法的發明者。通過体溫和人体振蕩可得知潛伏的病情。拉特諾夫不禁笑了起來。 “我的最好的朋友是個醫生,”他對麗云說。“如果我把陶百病醫生的這一發明告訴他,他准會拍拍額頭說,這是騙術,在科學上是不屑一提的。你們相信這一套?” “您不妨試試看。您有什么病嗎?” “可多呢!” 陶醫生把探針遞給他。拉特諾夫一陣猶豫,但還是用右手握住它。 “為了使您高興,麗云,我試試。” “您得緊緊握住探針。” “不能再緊了……” 陶醫生望著小型顯示器,上面指針在來回擺動,呈波形曲線。他默視一分鐘后,點點頭,讓拉特諾夫松手,放下探針。麗云好奇地听陶醫生說,并在旁翻譯。 “醫生說,您心髒不好。” “不錯,我患過心机能不全症,心髒衰竭。” “您的胃也有問題。” “說得對。” “您血脂過高。” “太對了,我膽固醇過高。” “您要注意,您的血管有可能變窄……” “我的腳部已開始動脈硬化……”拉特諾夫惊訝地望著這個小個子醫生。“說得完全正确。這怎么可能呢?” “用一种不科學的方法。陶醫生今天初次見您。現在您相信中醫診斷了嗎?” “如果我把這些講給那個弗賴堡醫生听,他准說我瘋了!” “陶醫生清楚您身上患有的病,還向您提出忠告。但您看上去根本沒病。要是來了個眼睛發黃的,他就說:膽或肝有毛病;來了個气喘吁吁的,就說是肺病;手顫抖,就說是神經疾病。但您看上去能活到一百歲。” 麗云付給陶醫生一元錢——這是拉特諾夫有生以來最便宜的醫療費。花二十芬尼做了次全面診斷! 他們离開湖濱公園,又坐車去金殿公園,在公園前的大草地上停下車。他們進了公園,園內古樹參天,數以千計的游客在林蔭道上散步。 “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一座青銅殿。”麗云對身旁的拉特諾夫輕聲說。“它像神一樣不朽。在這儿我們可感受到和平与智慧。” 銅香爐里插滿了香,殿堂內香煙繚繞。面目慈善的菩薩俯視著在面前下跪叩拜的游客。一個瑞士旅游團的旅游者在殿堂各處照相,只有按動相机快門的卡嚓聲打破了殿內的肅穆气氛。 “真是個惊人的杰作,”拉特諾夫說。“我能看到,這得謝謝您。” 他們离開金殿,繼續在公園里閒逛。走了十分鐘,他們看見山丘上聳立著一座多層高塔,周圍簇擁著一群人。 “這是鐘樓,”麗云指著上山的石階說,“您想去看看?” “當然想。” “那您得爬台階了。” “好在我腳上的靜脈還沒有完全堵塞。”拉特諾夫不無諷刺地說。“登台階有利血脈暢通。” 然而令人失望,鐘樓里簡直成了個集市。小攤上出售各种富有特色的小紀念品:畫卷、玉雕、胸飾針、挂在頸下的護身符、寫有警句格言的字畫、明信片、鍍銀的佛像、穿古老服飾的彩色陶瓷人像,真是琳琅滿目。在最里面,有個小商店占了整堵牆,出售蜡染花布,繩上也挂滿了布。牆上貼著蜡染畫。畫的都是些有地方特色的題材:風景、起舞的一對對男女、神的鬼臉和農村生活場景。這樣,沒去內地的旅游者也能想象那儿的生活情景。 拉特諾夫站在首飾攤旁,他掉頭一看,卻沒有看見麗云,他又細看起首飾來,有鍍金的和真金發夾,還有戒指、頭飾、飾針等。他想,要是給麗云買件漂亮精致的首飾,她會不會感到這是一种侮辱呢?他看中了一條鑲有六顆紅寶石的金項鏈。是真是假無關緊要,這太美了。戴在麗云脖子上一定十分迷人。但他猶豫不決,還是把那條寶石項鏈放下了。他在擁擠的游客中找麗云,終于發現她在人群中往前擠。他朝她揮揮手,他們在鐘樓入口處又碰頭了。 她手里提了一小包東西,在外面呼吸新鮮空气。 “這些人發瘋似地買。廟就靠這儿,”她指指下方通往公園的台階。“我們還得往回走一大段路呢。” “您買了些什么?” “只是件小玩意儿。” 她沒往下說,他也就不再問了。他倆朝金殿入口處走去。文英在那儿站在車旁等他們。麗云停下,回頭望了望公園的路。 “就此結束了,”她說時竭力抑制住聲音的顫抖。“我們回飯店吧。” 他們回到飯店,拉特諾夫對麗云說:“今晚,我想請您共進晚餐。去俄國餐廳,行嗎?” “您還得整理行李。明晨7點我來接您。乘出租車去机場,您飛往香港,從那儿乘漢莎航班去法蘭克福。在法蘭克福只需等半小時,接著飛往慕尼黑。一次長途飛行。行前您得休息休息。” “在飛机上我會睡得很好的。麗云,就讓我們一起進餐吧,這臨行前的一餐。我想這是……” “好吧,我來。”她點了點頭。拉特諾夫拉住她的袖子。 “那么文英呢?明天我能見他嗎?” “不。他有三天假。我已為您要了一輛出租車,明天您坐出租車。” “那我送您出去。” 他倆离開飯店,朝車走去。文英如同往常一樣站在發動机護蓋旁抽煙。拉特諾夫同他打招呼,他尷尬地笑了笑。 “文英,沒有你,這次也就不能成行,”他說,“盡管你像發瘋似的飲酒。你真了不起。麗云跟我說過,你夢想自己有輛車。我要給你的車買四個輪胎。”他把手伸進上衣口袋,掏出兩張揉皺的百元美鈔。“文英,我祝你走運,不久有輛自己的車,如果茅台酒沒把你醉死的話。” 麗云無需翻譯。“高鼻子”說些什么,對文英無關緊要。他兩眼直盯著這兩張百元美鈔,把它收下,放進汗水濕透的襯衫里,緊握拉特諾夫的雙手。 “謝謝,德國先生,”他說。拉特諾夫這名字他總記不住。“謝謝。為您開車,我感到很榮幸。我不會忘記您。我會把這些告訴我的孩子們。” “他有孩子?”拉特諾夫問。麗云聳聳肩。 “我不知道。反正他沒結婚。但這又不礙事。文英總干些使人感到惊訝的事,就像吃飯少不了大米。再見。我們几點鐘會面?” “您說呢,麗云?” “8點行嗎?我想好好洗個澡。” “我也想。我覺得身上像被洒了灰似的。” 他望著車駛离飯店前的大廣場。文英不停地按喇叭,繞噴水池一圈后才開上大街。拉特諾夫朝他倆招手。 再見,文英。 是再見嗎? 他經過噴水池走回飯店。那三個噴孔仍堵塞,還沒修好。 俄國餐廳里的那頓晚餐,真的成了結尾。拉特諾夫穿一身在慕尼黑定制的淺灰色西服,麗云穿一件藍色綢連衣裙,上有金絲繡。她的頭發做得高高的,系了寬寬的藍錦緞發帶。她比哪幅畫都秀雅。 他們在飯店大廳碰頭。拉特諾夫見她手里拿著一個小包。她舉著它說:“請收下,以表我的謝意。” “麗云,您這樣使我感到羞愧。我沒有什么給您。我可以送您一些花,但花很快會謝的。我會寄給您許多照片,還有我的邀請信,請您去慕尼黑。” 他把包收下,摸上去軟軟的,像是布的,他正要打開,她按住他的手。“現在別打開,以后,當您獨自一人時再打開……里面只是一個小小的回憶之物。” 這是一頓令人傷感的晚餐。他倆相對無言,偶爾抬頭互視,又低頭吃著。正餐后的點心是半個菠蘿加冰塊。拉特諾夫要了一瓶法國酒,价錢貴得出奇。他舉起酒杯。 “為了將來,麗云,干杯!”拉特諾夫說時聲音庄重,但聲音在顫抖。“為了……為了我們的重逢干杯!” “這是些愉快的日子,”她輕聲回答。“別忘了這個小麗云。” “麗云,您想到哪儿去了?我相信,中國使我徹底變了。我覺得自己同以前相比判若兩人。” “我也是。”她朝他嫣然一笑。她那溫情脈脈的目光掃了他一眼。“為將來干杯!” 他們碰杯,把杯中酒一飲而盡。麗云突然站起來,抓住手提包。拉特諾夫惊訝地望著她。 “怎么啦?您不喜歡這酒?這是一流的法國酒。” “我想走了……” “這么突然?”他站起身,對此他感到納悶,“您不舒服?吃的東西不對頭?” “都挺好的。不過……我想走。告別不能拖得這么長。這您不懂嗎?” “懂,我懂。這樣人們會有一种窒息的感覺。我也有同感。麗云,我可以跟您說几句嗎?” “說吧……” “您是個了不起的姑娘。我一想到中國,就會想起麗云。”他躊躇片刻。“我說過得罪您的話了嗎?” “沒有。”她把錦鍛小提包壓在胸口。“我……感到這几天我很幸福。明天見……” “明天見,麗云。” 她疾步离開餐廳。拉特諾夫沒跟她走。 他又坐下,斟了杯酒,望著粗實的大理石柱子發呆。當有人用英語跟他說話時,他一惊,抬頭望了望。 一個衣著入時的男人朝他微微鞠躬,他身穿白襯衫,系一條得体的花領帶,那套定制的米色絲綢西服再現了他的風度和富有。 “可以坐在您旁邊嗎,先生?”問話語气彬彬有禮。“我叫屠克偉。” “漢斯·拉特諾夫。” “我知道。”屠在拉特諾夫對面坐下。拉特諾夫惊奇地豎起眉毛。 “您知道我的名字?從哪儿?” “就算我是市政當局的吧。” “我是這樣想的。市政當局跟我有什么關系?難道我有什么地方不檢點?” “正好相反。您一次也沒吻王麗云女士……” “我為什么要吻她?”拉特諾夫語气僵硬。他要我干什么?我吻不吻麗云跟市政當局有什么關系?“您認識王女士?” “當然。”屠克偉向服務員打個招呼。“可以請您喝一杯嗎?您喜歡喝什么?” “在俄國餐廳當然喝伏特加,再加個李子。” “如果您喜歡喝伏特加,那么最好加橙子汁,一半對一半。身強力壯的男人就喝這。” “您從哪儿知道的,先生?” “克偉,屠克偉。”此人和善地笑了笑。“我們知道您的很多情況,也許比您更了解您自己。我們跟著您去北邊旅行。您去瀘沽湖研究摩梭人的風俗民情,我們有人尾隨。在您進行其他許多活動時,我們都派人跟著。” “我們還是攤牌直說:您是警察吧,在監視我。” “警察——我可不是。監視——确實如此。” 服務員遞上兩杯含有李子的伏特加酒。他倆喝了一口。拉特諾夫頓時有种异乎尋常的感覺。他感到害怕、怀疑和反感。要是這個時髦的人是市政當局派的,那我成了教皇。他們為什么派人監視我? “請別再折磨您那寶貴的腦袋了,”此人接著說,臉露微笑,拉特諾夫卻感到他是在嘲笑。“您還長期需要它,先生,我們也是。” “我該怎么解釋?” “讓我給你明說。請別認為我是個官員,我是一家大公司的經理。這是個名副其實的全球性大公司,在歐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凡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它的分公司。我是Y組的頭。” “這倒挺有意思。您對我又有什么感興趣呢?” “我們香港總部下達了一項任務。” 拉特諾夫把杯中的伏特加喝盡,猛地將杯子放到桌上,站起身來。 “我想您誤會了。我同香港的任何公司都毫無關系。我是個學者……” “這我們清楚。”此人指指椅子說。“請您坐下,先生!我們需要的正是您的名聲,您的名字,您的影響,您的聲譽和您的國際威望。還有——您對麗云的愛。” “您胡扯些什么,屠克偉先生。”拉特諾夫气憤地說。但他清楚,自己得小心,于是又坐下。“王女士是我的導游。您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想必這點您也清楚。現在請您回答我的問題,不然我中斷這种毫無意義的談話!您的公司怎么會派人監視我,我像是個受到通緝被追尋的人?這是什么意思?”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