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你有武器證嗎?” “當然沒有。”她笑了,在羅伯特身邊坐下,疊起雙腿。和往常一樣,今天她是光著身子睡覺的……他看見了她的大腿和下身,忽然感到惡心。 烏麗克問:“生日慶祝會開得怎么樣?” “不怎么樣……只是死了一個人……” “哦!是黑手党的慶祝會吧?”這本來是開玩笑,可是羅伯特跟她較起勁來了。 “是的,一個女人死在黑手党手里!一位漂亮的、活潑的、可愛的16歲姑娘……” “上帝啊,太慘了!你說說怎么回事儿?是事故嗎?” “我說這是謀殺!” “在你的生活圈子里也會有謀殺?這倒是大新聞。”她同情地看著羅伯特,“謀殺?你在場嗎?” “我在場!” “她是怎么被殺的?” “用搖頭丸……” “羅伯特,你可別開這种可怕的玩笑。誰殺了她?知道凶手是誰嗎?” “甚至知道凶手的名字和住址,凶手名叫烏麗克·施佩琳……” “鮑伯!”烏麗克忽地站起來,她的眼睛眯成一條縫,“謀殺案是不能拿來開玩笑的,何況是愚蠢的玩笑!” “那姑娘名叫克麗絲塔·海林,是商場售貨員,天使般的人物,她吃了我替你出售的搖頭丸,所謂的快活丸,作用有限的‘設計師的毒品’!吃一粒搖頭丸,全世界愛你,你愛全世界,這不是你們的宣傳嗎?你們用搖頭丸麻醉了青年,毒化了他們的頭腦和心靈!” “不許說了,鮑伯!那你在賣藥的時候是怎么宣傳的?” “和你們一樣,因為我信了你們的話,我是個大傻瓜,不知道這藥丸有多危險。” “你自己不也吃了嗎?是你說的,你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你要擁抱全人類,你擁抱了我,因為我是你的世界。” 羅伯特喊道:“我錯了!現在我才明白,我搞上了一個女殺人犯,一個出賣死亡的惡魔!是你害死了克麗絲塔!” “克麗絲塔……”烏麗克退回到那張放著手槍的桌子,臉板得像個石頭做的面具,“克麗絲塔是什么人?她在哪儿吃的搖頭丸?是在生日晚會上嗎?她一個售貨員怎么會去百万富翁的別墅?她還是個應召女郎吧?” “她是最甜的姑娘……不許你用這种腔調議論她!” “你早就認識她了?” “是的,我也沒有去參加什么生日慶祝會,我去沃爾特湖邊野營了!” “跟她一塊儿,是吧?” “是的,跟她一塊儿。” “你跟她睡了!” “是的!” “你跟這個小姑娘欺騙了我!” 她握住了身后放著的手槍。羅伯特坐在沙發上苦笑。 “你要殺我嗎?請啊,開槍啊!再死一個人,有什么了不起?” “是你用搖頭丸把她煽起來的,能賴我嗎?是你那位克麗絲塔吃不消了,出了事故,活該倒霉!各人反應不同嘛,我們賣掉了成千粒的搖頭丸,啥事也沒有。我怀疑她不是吃搖頭丸吃死的,而是讓你操死的!” 羅伯特咬牙切齒地說:“我恨你,恨死你了!” “她的死怪不到我頭上……至于你跟她睡覺嘛,我倆之間還得說個明白。”她放下手槍,走向臥室,一邊問道,“你把這個克麗絲塔扔哪儿了?” “我把她放在一叢鮮花盛開的灌木下面。” “還挺浪漫!”烏麗克微笑地說,但這是一种殘酷的笑,在羅伯特眼里她現在變得無比陌生了。“你知道你干了什么蠢事嗎?要是上警察局去告你……” “那你也完蛋了!我就是要去告,把什么都說出去……” “你瘋了,鮑伯。這樣就全暴露了!” “這是我欠克麗絲塔的債。” “這事我們以后再說。”她走到臥室門口時停下來說,“你睡沙發,別想上我的床,我不喜歡亂搞女人的男人。” “虧你這個婊子還說得出口。” 她瞪眼看著他,狠狠地說:“這話你可說不得,尤其是在你欺騙了我之后,你好好想一想……” 她走進臥室,關了門,又上了鎖。 沃爾特湖邊那片草地的主人在第二天早晨發現一具裸体的女尸,其實是他的獵狗發現的,當時他的狗正在草地上撒野。 這位惊慌失措的農夫用自己的上衣蓋住了尸体,赶緊跑到50米外一位牙醫的家里去打電話報警。 “在您的草地上有具女尸?”牙醫大夫忿忿地說,“看看那些人把車開得飛快,特別是開摩托的,出車禍了吧?” “我看不是車禍。那姑娘光溜溜的……” “沒穿衣服?”大夫呆住了,“您說這是一樁凶殺案,奸殺案?就挨著我的家……這事可真討厭……” 一刻鐘以后,特奧·沃特克去找他的同事彼得·賴伯,大約是9點鐘,第十三科里每天早晨例行的情況報告剛結束,賴伯正坐在寫字台旁吃早點。 他說:“哦,是你。喝杯咖啡吧。” “你有興趣去沃爾特湖嗎?”沃特克拿起賴伯的咖啡杯,一口气喝光。 “你們怎么閒到去游泳的地步了?你怎么把我的咖啡喝了……” “我只是要幫你赶快吃完早點,咱們時間很緊。” “咱們?” “在沃爾特湖邊發現一具裸体女尸,當地警察剛才在電話里說,看來不像是凶殺,而更像是毒品事故。這就是你的事,已經派人去了。你快把面包吃完,跟我走……” 在去沃爾特湖的路上,沃特克用對講机与他手下的人聯系,他們已經封鎖了草地,開始取證工作。 一位老資格的刑警在電話里說:“真可怕,一個年輕漂亮的姑娘,肯定不超過17歲,就這么被赤裸裸地扔在樹底下,我自己也有兩個女儿,要是……” “馬克斯,別這么想!我們10分鐘以后就到,醫生來了嗎?” “剛到。” 沃特克關掉電話机,賴伯說:“他說得對。” “你又沒有听見他說些什么。” “可我想象得出。我知道他有兩個女儿,對嗎?” 沃特克嘟噥了一聲,點點頭。他工作了23年,經常听到過做父母的要求公道的呼聲,看見過一個殺人犯因所謂‘童年時代的精神創傷’而只判了15年徒刑,此人在押回牢房時還扮了個鬼臉,并給他的精神病醫生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他們到達草地時,取證的人已經有了一些重要線索,警士馬克斯報告說: “已找到足夠的痕跡來追述當時情況。草地上搭過帳篷,有打樁的地洞為證,在這儿吃過野餐,我們在草里找到了漢堡包或煎肉餅的碎末,姑娘和凶手在草地上宿過營,再往后的情況就只能設想了。” “幻想等于胡說。”沃特克拿過馬克斯手里的記錄,“我們需要的是确切的作案過程。不過眼下掌握的材料會對我們有幫助。全套野營的設備……從公路上應該望得見,應該有目擊者,這一點至少是有利的!” 他們走過去看尸体,警察已用一塊塑料布把尸体蓋住,站在一邊的農夫取回了他的上衣,但不愿再穿了,蓋過死人的衣服他不能再穿,他現在把上衣拎在手上,准備當天就捐給紅十字會。 馬克斯掀起塑料布,沃特克和賴伯看見了那張蒼白而年輕的娃娃臉,死時噘起的小嘴。 沃特克說:“我一看見這种情景就難受,我還不致于那么鐵石心腸,說一聲‘第四十六名死者’就完事了。” 賴伯蹲下身去看死者。警醫正在脫他的橡膠手套,沃特克正想問點什么時,醫生關上手提箱說:“沒有外來的暴力,詳細情況有待解剖。死亡時間在昨天夜里22點到今天凌晨1點之間,死者在死前有過性交,体內沒有精液殘余,但体外有,看來是性交中斷,那小伙子還挺小心,沒有強奸的跡象,皮下淤血是吮吸所致,想必折騰得夠嗆……” “醫生的挖苦話我听了老覺得胃里不舒服。”沃特克轉問賴伯:“你在做臉部診斷?” “有點這個意思,她死時還在微笑,被謀殺的人是不會笑的。” “這倒很有啟發。是死于毒品?” “很有可能。她死得很痛苦,但死到臨頭又有一种強烈的欣快感,在最后一息時再次嘗到了飄飄欲仙的滋味。” “這是快活丸——搖頭丸所致。” “我几乎可以肯定,解剖將會證明。” “我也料到了。”沃特克往后退了兩步,以便讓抬棺材的人把尸体運走,“現在要弄清楚她是誰,看看有沒有失蹤報告。死者的照片要在報上發表。” 公路上停下一輛汽車,來者是檢察官約翰內斯·克萊曼博士。沃特克問賴伯:你認為這事跟那個死去的布隆邁爾有聯系嗎?布隆邁爾死于搖頭丸之后被人放在一所破房子里,這次的死者被人放在灌木樹下,而且是光著身子。 “姑娘的陪伴人想必十分惊慌,跟布隆邁爾一案情況有所不同。我看不出有什么聯系,只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兩人都死于搖頭丸。” “這次哪有什么惊慌!那家伙想抹掉一切痕跡,把女孩的衣服也帶走了,干得有條不紊,是個冷酷的小子!” “我有點怀疑,特奧,我熟悉情況,我了解吸毒者的想法。他們不是犯罪分子,他們只是因為厭惡這個世界而想通過搖頭丸尋找一個替代世界,尋找一种除了搖頭丸外什么東西都無法提供的快活。一旦有人死了,他們就不知所措,好像弄坏了洋娃娃或者玩具汽車的小孩儿。真正的作案人是那些毒販子,發售人,批發商和生產者。而那些在迪斯科舞廳和技術音樂舞會上亂蹦亂跳的人則是受害者,是想逃往快活世界的難民。” “你這是在為受毒害的青年辯護!”沃特克指指蓋好了的死者說,“那個給姑娘吃藥丸的小伙子……” “你怎么知道?也許兩人都是有經驗的吸毒者呢?” “等我們知道姑娘的名字以后會搞清楚的。” “我們會面對一道沉默之牆,跟布隆邁爾案件一樣。” “或者能推開一扇門。” 檢察官克萊曼查看了尸体以后,死者就被裝進棺材抬走了。克萊曼听取了沃特克和賴伯的報告,同意兩人的看法。他說:“這是一個典型的搖頭丸案子!在德國已是第五十八起。往后還有讓我們丟丑的事,那就是大量的犯罪!” 他目送棺材抬走后說:“必須對青年進行全面的宣傳。光是貼招貼畫,寫上什么‘別讓毒品得逞’,只會引起消費者的譏笑,他們知道得更清楚,一場陶醉無論如何要比一种不冷不熱的警告更為吸引人。我們必須同青年進行對話。” 賴伯說了他的經驗之談:“檢察官先生,這只是好听的理論。可是那些青年人不愿意和我們討論,我們所代表的當今時代不能為青年一代提供他們的天地。為什么搖頭丸成了時髦毒品呢?就因為青年們感到自已被出賣了,被遺棄了。” “沒這回事儿!”克萊曼博士忿忿地看著賴伯說,“我們的國家為青年做了多少事!我就不懂他們怎么這么不知好歹,尤其德國青年的社會待遇是全歐洲最高的。我個人認為,關鍵問題是:我們的青年太舒服了!吃撐了!他們從來不需要一清早5點鐘去排隊買200克的面包,從來沒有每周只能吃150克的腸子,從來不需要靠清水湯和苤藍絲過日子,他們什么都有了,撐得不能再撐了,于是就逃向另一個臆想中的世界,拿毒品來麻醉自己。” 賴伯問:“檢察官先生,您有什么辦法嗎?” “我們要這么多的專家、反毒委員、青年心理學家干嗎?都是些絕頂聰明的人,做了這么多的調查、鑒定,提出了治療理論,洋洋數十万言,可就是沒有建設性的思想。” 賴伯說:“我贊成你的意見,我每天都面臨著這些問題。如果說有誰了解毒品圈的情況的話,那就是我們第十三科。州刑偵局也站在第一線……但我們只能防御、觀察、調查、抓人,而這一切就像用手掌拍水一樣,濺起一些水花,泛起几層漣漪,水還是水,去年我們沒收了239,051粒搖頭丸,而今年5月以前就沒收了170,834粒,同比增加了一倍多,而貨流還在擴大。我們知道,在荷蘭,首先是林堡和北布拉班,有大量的化驗室在生產數以百万計的藥丸,荷蘭警方今年已破獲了14座化驗室和11座倉庫,可是從波蘭、其他東歐國家和一些不知名國家進來了多少藥丸,還沒有人統計過。搖頭丸已經包圍了歐洲,但沒有人承認這一點,也缺乏了解。即使全世界都知道了問題的嚴重性,又會有什么作用呢?人人都知道什么是海洛因、可卡因和大麻,但毒品的泛濫有增無減,甚至香煙的買賣也被犯罪集團所控制。越南人黑手党在柏林的爭斗迄今已導致55人命歸黃泉,然而對這些沾滿了鮮血的香煙,人們照買不誤,這就是國民對一切宣傳的反應。” “可是我們不能向有組強犯罪團伙投降!”克萊曼博士激動地大喊。 “只要我們還是死守目前的法律條文,就等于是投降。眼下外國人犯罪問題已經成為禁區,沒有人,尤其是沒有一位政治家敢提外國人犯罪問題,而事實證明,現在65%的犯罪是外國人所為,這個比例還在不斷上升。可是,這個問題被捂住了,千万別引起對外國人的仇視,人權是基本法,犯罪分子什么時候都有,等等等等。還說什么現在國民的組成變了,來了那么多的南斯拉夫人、羅馬尼亞人、波蘭人、越南人、中國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人,民族大遷移打亂了國民的結构。我真不知道,就這樣的腦筋,我們怎么能制止國際犯罪!” 這時候沃特克插話:“這就是說,我們的法律該扔進垃圾桶了。不過,現在我們面對的不是法律問題,而是一具裸体女尸。取證工作結束了,我們還是去了解一下附近居民的情況吧。” 農夫的證詞很簡單:他早晨8點左右出門遛狗,是一頭獵犬,名叫弗蘭茨·約瑟夫,是狗發現了尸体。他馬上通知警察,并就地等候,就這些。 “您的狗怎么叫弗蘭茨·約瑟夫?” 農夫一笑說:“弗蘭茨·約瑟夫·施特勞斯是個好獵手,我老投他的票……” “您的草地上是不是經常有人野營?” “有時有,大多是青年男女……” “您從未問過他們的名字?” “沒有。干嗎問名字?” “您以前見過死者嗎?” “沒有。這么漂亮的姑娘,如果她來過,我會注意到的。” 鄰居牙醫的證詞也沒有多少內容。 “我什么也沒看見,什么也沒听見。我的診室的窗對著草地,可我晚上不在診室。” “白天在吧。” “昨天是星期天,我只看急診,但昨天沒有人來急診。” “您有沒有听見放音樂?年輕人總是帶著收音机。” 牙醫再次搖頭說:“沒有,昨天我割草來著,机器聲音大得很……” 沃特克和賴伯走回草地去,路上沃特克說:“這种證詞毫無用處。我們要把這事公布于眾,明天所有的報紙和電視台都會報道。這姑娘總有父母、親戚、熟人、朋友吧。明天中午我們就可以對她的生活有個完整的了解了。彼得,我看那小子逃不出我們的手心。即使不是他殺的,那他把姑娘赤身裸体地扔在樹叢里,也太不像話了。” 不眠之夜可以使人產生許多念頭。人醒著的時候就會回憶過去,歸納感知,制訂計划。 羅伯特在屋里走來走去直到天亮,時而在烏麗克的臥室門外停下來靜听,她在睡著嗎?她真能睡得著?她應該心里明白,克麗絲塔的死也就是她和羅伯特緣分的結束。不可能言歸于好,不可能破鏡重圓,分手已成定局,鴻溝無法逾越。 羅伯特對今后的道路不抱幻想。首先他要回到父母身邊,然后把中學上完。為了畢業考試,他要拼命學習。他要繼續學鋼琴,參加音樂學院考試,哪怕他父親會因為自己的獨生子不能成為法學家而抱恨終身。往后就要看羅伯特·哈比希的名字會不會印在音樂會的節目單上了。為此他要奮斗一輩子,這是他生活的意義。他要創作一首奏鳴曲,名叫《克麗絲塔的星星》。人們在听這首曲子的時候眼前會呈現浩渺的蒼穹和永恒的愛情。 到了7點時,烏麗克從臥室出來,和往常一樣光著身子去浴室。她看上去不像是失眠了,而是輕快地走到羅伯特身邊。要是在過去,羅伯特早就一把把她拉過來了,而此刻他看了就惡心,他背過身去坐到了沙發上。 烏麗克問:“你考慮好了嗎,怎么辦?” “我全考慮好了。” “能說說嗎?” “我明天就回父母家去。” “浪子回頭,多動人啊!媽媽會高興得哭起來。” “不許你這樣說我母親!” “還從來沒有人不許我干這干那,更甭說是你!別裝成受害人的樣子了!是你在外面亂搞!而我呢?” “你跟往常一樣光著屁股。” “你真是徹底變了!你跟這么個小女孩睡覺,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我在想你呢。” “想我?”她怔住了,好像沒听懂,羅伯特這時轉過身來,他那充滿仇恨的目光令烏麗克心惊膽戰。 “當她死在我怀里時,我想起了你。現在我恨不得把你殺掉,你那該死的搖頭丸!你在賣什么東西,你很清楚。你這叫殺人不見血,純粹為了賺錢。你不管死多少男女青年,不管多少人的腦子、肝髒和腎髒被毀……你只要錢,只顧將來在馬約卡島上買別墅……” “不對,是在巴哈馬群島。” “你只顧自己發財,不管受害人的死活。” “你有完沒完?” “我還可以罵你一千句。” “你這是白費勁,你不妨看看那些超級富人的傳記……他們是頭等的犯罪分子,可是有人過問他們的億万財富是怎么來的嗎?沒有!他們有錢,不就得了嘛!對于巨額的財富,人們不問從哪儿來的。在美國,黑手党的教父是最忠實的教徒,他們甚至捐款造教堂。哪位主教曾經問過:我的孩子,你的美鈔上沾有多少鮮血?羅伯特,你究竟生活在哪個時代?一個人有了錢,別人就會拍他的馬屁。” “你說得對。”羅伯特背過身去說,“你的世界不是我的世界。認識你是個錯誤,所以我要离開你。” “鮑伯,我要是你的話,我會慎重考慮的。” “我考慮得夠慎重的了。” 烏麗克聳聳肩,走進浴室淋浴去了,羅伯特不等她出來就离開她的住宅,開車去城外一個小地方,找到一個集裝箱,把一包克麗絲塔的衣服扔了進去。然后又把一根曲棍扔在了高速公路邊上休息站的樹林子里。他以為這樣就消滅了一切痕跡。中午他在希姆湖邊的一家飯館吃了飯,接著坐船上了湖中的一個島。 他要忘掉過去,重返理性。 在島上一個偏僻的湖灣里,他把搖頭丸倒進了湖水,這是他与自己所犯錯誤的最后決裂。 晚上很晚他才回到烏麗克的住宅。烏麗克不在家,他松了一口气。他想,她這時正在酒吧里,不然我會把她痛打一頓,羅伯特買了几份報紙,到處都登著克麗絲塔的照片:一位美麗的死者,嘴角還挂著微笑。 克麗絲塔現在在哪儿?在法醫研究所,她被解剖了嗎?她那嬌小、光滑的身体被剖開了嗎? 想到這儿羅伯特感到惡心,赶緊跑進衛生間,吐了一陣。 接著他哭了,手里捏著登在報上的克麗絲塔的照片。 馮·格來欣好像預料到烏麗克要找他。他已經在寫字台上放好了干邑酒,請烏麗克在一張皮沙發上坐下。 他說:“烏麗克,您好像有些激動,您的眼睛也不一樣了,有什么心事嗎?” 她的确感到自己的手在輕輕發抖。她問:“您看報了嗎?” “是那個在沃爾特湖邊死去的姑娘嗎?我當然看了。您是要說您認識她吧。” “我不認識,但羅伯特認識她。” “您那位寶貝儿?”馮·格來欣神情嚴肅起來,“烏麗克,不管您多么愛他,我越來越不喜歡他了,那個姑娘和羅伯特是一個層次的嗎?” “不,他……他不知在什么地方認識了她,他們去了沃爾特湖,他跟她睡覺了……” “您感到意外嗎?” 她喊道:“他欺騙了我!” “您還記得我的話嗎?斯巴達克斯掙脫了鎖鏈,這是必然的結果,可您當時還嘲笑我來著。” “后來那個姑娘就死在他怀里,死于搖頭丸。” 馮·格來欣不吭聲,喝了一口酒,若有所思。 然后他輕聲說:“這事很糟糕。”他低沉的語調說明事情的危險性,“對那姑娘很糟糕,對羅伯特也很糟糕,他當然受到了极大的打擊。” “他要离開我,啥也不管了。” “這是說,他想洗手不干了?” “對。” “我說了,您那位小伙子處境很不妙。干我們這行的,可不能說不干就不干。干我們這行的基礎是信任,一旦失去信任,也就沒有共識,烏麗克,我早告訴過您,羅伯特是個風險,而于我們這行的決不能冒風險。我也要對我們的客戶負責,生意人的思想是直來直去的:有了路我們就走,路上如有障礙,就要加以清除,方向必須明确,這下路上忽然出現了羅伯特這個障礙……我們怎么辦?這是個難題。” “所以我才來找您。” “您還愛著他嗎?” “是的,可他欺騙了我,背叛了我。那個小姑娘……能給他什么呢?” “她的青春。烏麗克,在這點上您比不過,您別再像堂·吉訶德那樣跟風車作斗爭了,您是注定要失敗的。”馮·格來欣把酒喝完了,而烏麗克碰也未碰酒杯,“您對我說過,要是羅伯特欺騙了您,您就要把他殺掉。” “是的,我說過。” “現在他不是把您騙了嗎?” “我本來昨天就能殺了他,我手里都拿著槍。可是我下不了手,就是下不了手。” “我有辦法替您下這個決心。” “您……您要……”烏麗克嚇得縮成一團,她這才明白,馮·格來欣從談話一開始就這樣決定了。“這……可不行……” 馮·格來欣像在作報告:“您分析一下我們的處境:一個姑娘吃搖頭丸吃死了,警方已經知道她的名字,正在對她周圍的人進行調查,很可能會查到您那位羅伯特的頭上。這對我們有多危險!即使警方不把他的供詞輸入電腦,他也會自己要求,因為他威脅過要洗手不干,他洗手不干就意味著我們被檢舉,他認為他欠著死者這一筆賬。對這孩子的思路,我可是最了解了,他要報仇,向誰報仇?向您和我們的生意報仇。對他來說,您現在就是凶手……” “對,他說過這話。” “您還不知道他給我們造成多大的危險嗎?烏麗克,必須赶快行動,事關我們的組織的生死存亡!您如果要保護他,那您自己也保不住了,您可別自己也成了路上的障礙。我們的合作伙伴……” “他們會把我也殺了?” “為了安全就要有犧牲。烏麗克,您要活下去。難道為了您的寶貝儿,您宁肯毀掉自己?您如果現在橫下一條心來,那您就會前途無量。” “要我……”她雙手捂住臉,隨后把頭往后一仰說:“怎么個干法?” “第一是要快,必須赶在警察前面,馬上做計划,明天早晨……” “明天?”她叫起來了。 “明天早晨,”馮·格來欣毫不動搖地說,“我們,我是說羅伯特、您和薩爾瓦多,坐汽車去城外……” “薩爾瓦多……”烏麗克惊得非同小可,連气都喘不過來。 “薩爾瓦多有最丰富的黑手党經驗。你們坐車去鄉下,在那儿解決問題。” “我不是凶手!”烏麗克一面叫,一面從沙發上跳起來奔向門口,但她并沒离開房間,而是把臉貼在門上,捏緊了拳頭。 “不,您不是凶手。誰要求您當凶手了?難道一位農夫為屠宰場提供一頭小牛,他就成凶手了嗎?他只不過是把牛帶去而已。別的事也不用您做,完了您就可以散步去了。” 烏麗克對著門喊道:“您知道您在要求我做什么嗎?” “您在救自己的命,您很堅強,承受得了。我知道,我從未看錯過人。不過,只有一個人我看錯了,就是我的好朋友和老同學。可惜他在施丹貝格湖里淹死了,即使游泳游得很好的人也會發生這种事。” 烏麗克回過身來,看著馮·格來欣,兩眼紅紅的,漠然問道:“我怎么把他引進圈套呢?” “用愛來設圈套。” “我不明白。” “我在看那姑娘的照片時想出了一個辦法,您听了以后肯定也會跟我一樣認為這是高招,您听著……” 馮·格來欣道出了他的打算,像是在解釋一張造房子的平面圖。因為這种安排很迎合羅伯特目前的精神狀態,所以能夠輕而易舉地將他引入圈套。由此可見,馮·格來欣對羅伯特的心理了如指掌。 他說完以后,烏麗克不由得毛骨悚然,她說:“我錯把您當人看了,您不是人,而是鬼!” 馮·格來欣笑著回答:“而您呢?我早說過了,您是個惡魔天使,所以我們倆配合得這么默契。” 這一夜過去了,到了第二天吃晚飯的時候。 羅伯特和烏麗克像是偶然坐在一張桌上吃飯的兩個陌生人,几乎一聲不吭,最多說句“把黃油給我”和“鹽在哪儿”之類的話。 直到烏麗克收拾完桌子,羅伯特才打破沉默。 “我明天中午就走。” “你考慮好了嗎?”烏麗克靠在電視机旁的牆上,皺著眉頭問道,這時候只要羅伯特一說愿意再試試跟她和好,她就准備從馮·格來欣的手里救出羅伯特。她甚至可以忘掉克麗絲塔,幫羅伯特解脫痛苦,一切都恢复原樣,再過兩三年,他們倆就能搬進巴哈馬群島上一座漂亮的海濱樓房,躺在棕櫚樹下的白色沙灘上,忘卻過去,走向幸福的新世界…… 鮑伯,你為什么不抓住机會?生活之路不是筆直的,有許多彎道,時而還有個把死人躺在路上,你不能停下來,而要大步跨過去。你要想:我必須走向富裕,任何東西也擋不住我!鮑伯,我們倆能夠達到目的,現在還來得及。你說啊,我們可以商量。 但是,羅伯特表示了最后的決心: “沒有什么可考慮的,我不干了……” “你這樣做又不能讓克麗絲塔复活。” “她根本就不該死!” “是我讓她吃搖頭丸的嗎?” “是誰把搖頭丸介紹給我的?誰用這种毒品欺騙了我?” “我們不是很快活嗎?” “快活個鬼,那是化學麻醉,可我現在醒過來了。” “你醒了嗎?那你就得看清自己的處境。” “我看得很清楚:我自由了!”羅伯特伸出雙臂,好像是經過長期酷暑以后終于遇到了大雨,“我擺脫了你!” 烏麗克閉上眼睛。這句話是個判決,是羅伯特給自己下的判決,沒有回旋余地,也逃不脫……她連同情和內疚也感覺不到了。 “我還有一個愿望,”烏麗克開始執行馮·格來欣的計划,“然后就徹底結束。” “什么愿望?” “你帶我去一趟克麗絲塔死去的地點。” 羅伯特一怔,好像挨了烏麗克的打。他握緊拳頭喊道:“你瘋啦!你是什么意思?” “我要在那個地方跟你告別,永別……” “簡直是神經病!你怎么能向我提這种要求,這不是心理變態嘛!” “正因為那個姑娘的事,我失去了你,所以我要看看出事的地點,這是我最后的愿望,然后我再也不要見到你了,你就把這當作分手的禮物吧……” “得了吧!” “你害怕了?” “我怕什么?” “你怕的是,事情已經過去兩天,你的想法和那天夜里不一樣了,你冷靜下來了,你會改變主意。鮑伯,你又不是膽小鬼。你該明白,我不會因為你搞了那個小丫頭而把你攆走,我可以當作沒這回事儿……” 這是烏麗克最后的嘗試,她想扭轉命運,也為自己拋下生命之錨。 但羅伯特搖搖頭說:“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夜晚,你沒有看見她是怎么死的,沒有看見她痛苦的眼神、張大的嘴、困難的呼吸、灼熱的軀体、破裂的心髒……我怎么忘得了呢?” 羅伯特故意打開電視,把音量放得大大的,用更大的聲音喊道:“別打攪我,再過几個小時我就走了,你就安靜一會儿吧!” 烏麗克走進臥室,鎖上門,坐在床上。牆上的鏡子反射出她的形象:僵化的臉蛋,眯覷的眼睛,耷拉的嘴唇,帶著皺紋的口角,一副遭人拋棄的可怜相。 從這時候起她恨透了羅伯特,她要怀著只有一個心靈被毀的女人才有的仇恨來毀滅他。 告別之日的早晨看起來好像是幸福的一對在享受陽光燦爛的假日。但如果知道這天早晨的結局的話,那么這一天就好像是個祭奠死者亡靈的日子。 烏麗克在早餐桌上擺好了咖啡、煎雞蛋、烤得脆脆的小面包、一盆各式的腸子、裝著冰鎮桔子汁的高腳玻璃杯,連餐巾也疊成小船的樣子…… 羅伯特淋完浴出來看見桌上布置得如此隆重,心中頗為惊异,但同時也向烏麗克流露出他的反感。 他問:“干嗎要這樣?” 她隨便答道:“我想這是習慣的做法,臨刑之前吃一餐。” “又不是要處死刑,我們只是分手而已。” “對我來說一個樣。” 羅伯特不再說話,免得又引起爭吵,他穿好衣服,坐下來吃早點。烏麗克打扮了一番:頭發卷成小鬈,嘴唇抹得通紅,身穿超短連衣裙,晒得黑黑的一雙長腿下面是白、紅、金三色的輕便高跟鞋。這就是當初羅伯特認識的那個烏麗克,要是在10天之前,羅伯特會脫掉她的連衣裙,把她抱到臥室里或者沙發上。但此刻他只是想,烏麗克,這沒什么意思了。 她問:“你什么時候走?” “吃完早點馬上就走。” “去沃爾特湖?” “要是你看得這么重要,那就去吧!我昨天夜里想好了,當你站在克麗絲塔死去的地點時,我會詛咒你!這是最好的告別。” 她不回答,而是去了廚房,給托斯卡納酒吧打電話,薩爾瓦多立即答話,他從8點鐘起就在等電話。 “事成了,半小時后我們開車去沃爾特湖。” 她很快放下電話,端著一個咖啡壺,走到羅伯特的對面坐下,久久地看著他。 羅伯特問:“你干嗎這么看我?” “我要把一個人的容貌刻在我的心頭,這個人我永遠不會再見了。” “要是我的話,我會把這個人從記憶中抹掉,我就是這么做的。” 恨,恨,恨。 烏麗克想,薩爾瓦多,我不會散步去的,我要在場,親眼看看。馮·格來欣不是稱我魔鬼天使嗎?我要像擁有一枚勳章一樣擁有這個稱號。 半小時之后,羅伯特站在汽車旁邊准備出發,他向周圍看了一看,沒有看見烏麗克的汽車。 “我以為你開車跟在我后面呢。” “我說了嗎?我搭你的車。” “你回去怎么辦?我是要回父母家的。” “我坐城市鐵路。”她拉開雪鐵龍汽車的門,“我想再次坐你的車到鄉下去,你還受得了嗎?” “為了獲得自由,我什么都受得了。上車吧!” 恨,恨,恨。 當汽車走到通往林道鎮的高速公路上時,羅伯特忽然說:“昨天我把最后一些搖頭丸倒進希姆湖了。” “真笨!有多少粒?” “我不知道,我實在不能再帶在身邊了。” “結賬時候缺了怎么辦?” “你可以從我的賬戶上扣除,我有足夠的存款。” “你真傻,為了一個事故,你就放棄一切!” 這是真正最后的机會!我們還來得及掉頭,向另一個方向開,去特格恩湖,在那儿吃午飯。 但羅伯特說:“我要太平,還我的債,在我的世界里而不是在你的世界里生活,我將用匿名把我所有的錢匯給克麗絲塔的父母。” “死者不能用錢收買。再多的錢也不能使她复活。” “你說得對,可這些販毒賺來的錢,我是不能要的。你會靠搖頭丸富起來,因為你沒有良心,而我保住了良心,感謝上帝!” 到沃爾特湖還有兩公里。一會儿就看見了彎曲的公路,略帶坡度的草地,搭過帳篷的地方,還有掩藏尸体的灌木叢…… 羅伯特的車經過一輛停在路邊的奔馳車,烏麗克縮緊了腦袋,只往前看。 薩爾瓦多已經到了,只剩下最后几分鐘。她想,鮑伯,別停車,繼續往前開,往前開!我根本不想看那個地方,那是馮·格來欣的主意,往前,住前開…… 她心慌意亂,用手指緊緊掐住羅伯特的胳臂。羅伯特忽然感到疼痛,偏過頭來,只看見一張他几乎認不出來的臉,羅伯特想掙脫她的手,但她的指甲越來越深地掐進他的肉里。 羅伯特叫道:“你怎么啦?你干嗎呀?你良心發現了?你不是要看地點嗎?這儿就是。” 他停下車來,下車指著那片草坡。 “我們……我們往前開吧,鮑伯。我已經看夠了,不就是一片草地嗎?跟別的草地一樣,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意義。” “可是對我很重要,現在我倒要再看一遍我离開克麗絲塔的地方。” 烏麗克想抓住他,但他掙脫了,踏著克麗絲塔聞過的草地向前走去。烏麗克倚靠著汽車,捂著像要破碎的心,她想,鮑伯!鮑伯!這是他們強迫我的,我不想這么做,我還想救你……但是他們說,不然就要我的命,或者要你的命,或者要我們倆的命,可我要活下去……是的,我現在恨你,因為你和那個年輕女孩欺騙了我……然而我是愛你的……恨也是一种愛,人只能恨自己所愛的東西……恨會變成愛。鮑伯!鮑伯! 她突然轉過身來,好像感到后脖子上有一股滾燙的气。 薩爾瓦多朝她走來,他像一個快樂的漫游者走在公路上,似乎嘴里還輕輕吹著口哨。 她赶緊鑽進汽車,縮在車座里,雙手捂住耳朵,用牙咬著墊子。 羅伯特走到了他放克麗絲塔尸体的灌木叢,警察已用粉筆畫出了位置。此刻他站著凝視良久,地上的輪廓好像充實起來了,成為一個可以触摸的人体,就同那個月夜里克麗絲塔躺在他眼前一樣。羅伯特跪下身去,似乎又看見了克麗絲塔的臉,她金黃色的頭發,她死后放松了的微笑的嘴,她那被月光照亮的赤裸的肌膚。 他深深低下頭,想再一次吻她,這樣他的后頸就暴露無遺了。 這是理想的姿勢,好得不能再好。 薩爾瓦多像一頭猛獸一樣悄悄走過來,向四周望了望,公路上除了羅伯特的汽車以外空空如也,遠近沒有一個人……他舉著裝有消音器的手槍,挪到离羅伯特后頸10厘米處,扣動扳机,只听見噗的一聲,羅伯特就什么都不知道了。他倒在了粉筆畫的圈上,他的嘴正好碰在克麗絲塔的嘴唇所在的那一點,鮮血從他后頸冒出來,流在克麗絲塔頭部所在的那片草地上。 薩爾瓦多收起手槍,回到羅伯特的汽車旁,拉開車門,對烏麗克說:“來,換輛汽車。我們上哪儿吃午飯?我知道在施丹貝格湖邊有一家好飯館。” 烏麗克渾身顫抖,下車跟薩爾瓦多上了等在一邊的奔馳車,再也沒有回頭看一眼。 兩小時以后,沃特克的電話響了,是那個地方的警察打來的。 “我們又發現了一具男尸,在同一地點,剛死的,后頸遭槍擊……” “這下我們坐蜡了!”沃特克還是那樣尖刻地說,“搖頭丸加黑手党殺人……還要怎么樣?”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