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18


  “走了就走了。”帕派說。
  在海獅館的胸牆前,我們把孩子們抱在胸前,一手抱一個。他緊緊地抱著我的孩子,我抱著他的。我們顯得那么自然,好像是天生的一對。
  爸爸、媽媽和四個孩子。
  沒有喊叫,沒有嫉妒,也沒有拉扯。
  海獅正在吃食,孩子們興奮地看著。他們吃完冰淇淋后,帕派替我的孩子擦嘴,我也替他的孩子擦嘴。
  “你妻子在哪里?”
  “在布雷根茨參加夏季音樂節。整個組織工作都是她在搞,壓力很大。歌手們都是些神經過敏的人。”
  噢,看來他們倆很和睦。
  “那么誰留在孩子們身邊?”
  “我。”帕派說。
  “明白了。”我說。我怎么會提這么傻的問題呢?
  我們隨即看海獅抓球,看它用濕漉漉的嘴耍球、貪婪地用肘撐地、匍匐著前去抓魚、激動地滑入水中。有一次,帕派的腿緊緊挨著我的腿,就跟上次他參加完朗誦會在返回的路上所做的一樣。我不得不閉上眼睛,不然我會受不了這种刺激人的感覺。還是同樣的感覺,這感覺并沒有中斷。
  然后我們去了游樂場。
  孩子們想馬上爬到巨大的火車頭上。帕派攙扶著他們一起爬去。他帶著三個小男孩向那么大的車頭上爬,但沒有引起周圍人的注意。三個孩子費了好大的勁儿終于爬了上去,連我那胖胖的小維利也上去了。這种事我從來沒有經歷過,我汗流滿面地注視著爬上火車頭的維利,生怕他掉下來。看來帕派是要在平時鍛煉孩子們的自信心,這是他所能傳授給他們的最寶貴的東西。
  我和卡廷卡坐在長凳的一端,拉著她纖細的小手,給她講述有關埃爾溫·洛特貝克家的故事。她用小鹿般溫和的眼光看著我,坐在我身邊,顯得很滿足。她雖有殘疾,但顯得那么單純,完全就是帕派家孩子的特點。
  她是個開朗、恬靜的孩子,我一看到她就很愛怜她。
  孩子們玩累了以后,帕派取回了兩輛小推車,我們把孩子們放進了車里,手拉著手推車走在動物園里。鳥儿在樹上歡快地叫著,頭上是蔚藍色的天空,各种動物友好地從鐵柵欄后向外看著,好像這么和諧的幸福家庭它們是很少見到的。
  帕派向我講述他最新創作的儿童讀物,是講烏龜和蝴蝶的故事。烏龜已經有多年不讓其他動物接近了。它老了,滿是皺紋,膽小怕事。有一天,蝴蝶不小心飛到了烏龜的背上,就停在了上面,因為它覺得烏龜很有趣,它還從沒見過甲殼類動物!烏龜好奇地伸出腦袋打量起蝴蝶來,發現它長得很美,特別是兩只翅膀。蝴蝶雖然和烏龜不是同類,但烏龜還是愛上了它。烏龜和蝴蝶相愛了,雖然它們根本不屬同類,但它們有很多東西可以互相學習,在一起開心极了。烏龜平生第一次笑了,伸長了脖子開怀大笑!蝴蝶覺得停在烏龜甲殼上既可靠又安全,要是沒有烏龜,它很難想像生活會是一种什么樣子。但是蝴蝶也有其他的停靠地方,每當它在飛翔途中沒有停在烏龜背上時,烏龜就會感到不可名狀的痛苦。后來的結果是很悲慘的:烏龜又縮回到了自己的甲殼里。一開始蝴蝶無法理解,它耷拉著雙翅,垂頭喪气地蹲在烏龜的甲背上,懇求烏龜無論如何伸一下腦袋,就最后一次!但是烏龜無動于衷,再也沒有伸出腦袋,永遠也沒有再伸出來。要不,它會看見蝴蝶是多么傷心的。蝴蝶最后終于明白了:烏龜和自己根本就不相配。蝴蝶等到出現有利的上升气流時,就展開五彩的翅膀飛走了。
  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這是個悲慘的故事。”我對帕派說。
  “你為什么給孩子講這种故事呢?”
  “因為這是生活,”帕派說,“所以必須這樣。”
  哎,他是對的!究竟什么地方規定,只能給孩子寫融洽、歡樂、蛋糕之類的童話呢?
  我突然有點更加喜歡他了。
  我覺得我們像是昨天剛見過面似的。
  “我們現在干什么?”動物園六點鐘關門時我問。
  “你們愿意送我們回家嗎?”帕派問,“我們剛才是坐慢車來的。”
  很顯然,帕派沒有汽車。我當然愿意開車送他們回去,我非常想知道帕派的居住情況。我們把推車折起來放到兩用車車尾,孩子們擠坐在后排座位上,每兩人扣上一條安全帶。從汽車的錄音机里響起了帕派的歌聲,孩子們跟著唱重复的歌詞,合著拍子在座位上蹦跳。帕派和我也跟著一起唱。沒有任何思想准備,就這么突然又愛上了他,這使我很痛苦。也許我愛的只是他的聲音。我停止了唱歌。馬丁從一旁看著我,他也停止了唱歌。
  “很可能就是這個樣子。”
  “是啊。”我說著,不禁全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不過,這樣可不行。”
  直到車到他家我們沒有再說話。讓我們說什么呢?
  馬丁和莎比娜·保恩住在科隆市郊西格河畔丘陵地帶的一個村子里,這是一個我所見過的最美麗的村庄,而且取了一個動听的名字,叫西格河畔的下布魯赫布登豪森。他們家的房子在村子中心,是一幢很大的桁架式舊房,拐角上還建有兩個舒适的挑樓。地面舖著鑲木地板的娛樂室面積很大,左邊的挑樓里放著一架大鋼琴,右面放的是一張蹦床。孩子們都興奮得不能自制。我們一起蹦跳了一會儿,直到汗流浹背為止。帕派也是滿臉通紅,跟我們那時沿著一條小河登高漫步的情況一樣,額前的頭發都粘在了太陽穴上。
  當我們相互把自己裹入地毯時,他笑著說:“可能就是這樣子。”這時,孩子們發出尖叫聲,維利興奮地向我扑來,揮動肉乎乎的小手臂向我身上拍打。
  “是呀。”我大聲說著,咳嗽起來,因為地毯上有灰。“不過,這樣可不行!”
  后來,我們在鄉村式的大廚房里做晚飯。當馬丁站在灶前忙碌時,我則給三個男孩和一個女孩依次把尿,接著把八只黏糊糊的髒手洗干淨。孩子們勤快地把碟子和杯子從餐柜搬到桌子上,我把餐具和玻璃杯擺好。在我极力适應陌生的家務時,馬丁則站在灶前,很內行地擺弄著燒鍋。
  我在冰箱里找到了一瓶已經啟封的葡萄酒,把它放到了桌上。
  該准備的都已准備就緒。
  然后,我們大家都坐下來,饑腸轆轆地等著開飯。
  馬丁在煎著什么東西,發出誘人的香味。我稍稍看了一眼古老而舒适的鄉村廚房,里面沒有電子控制的炊具。孩子們确實很餓了,我也一樣,這种情況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遇到了,我激動得直想抓自己的頭發!馬丁把食物分到每個碟子里,我把沒有攙礦泉水的純苹果汁斟滿了杯子。啊,真正的田園生活!
  我們大家手牽手,齊聲歡呼:“一、二、三,胃口好!放開肚皮來吃飽,可不要把鄰座也吃掉!”我的兩個孩子狼吞虎咽的樣子真讓我也想在他們身上啃上兩口,特別是維利,那個長著一雙圓眼睛、兩頰紅紅的小胖子。弗蘭茨,我的大孩子,頭上汗津津的,細發都豎了起來。
  家庭的幸福也會使人感到痛苦!
  馬丁和我舉起酒杯,互相看著對方。
  “就該是這個樣子。”我們倆同時說。
  “是呀。”弗蘭茨不懂事地說,把一匙煎土豆泥塞進嘴里,“不過,這樣可不行。”
  謝謝,你這個机靈的五歲小家伙。他要不這么說,我們就會激動得几乎喘不過气來了!我倆暢快地笑起來,孩子們也放聲大笑。大家都大張著嘴,嘴里滿含著食物。天哪,我是多么愛他們呀!
  后來,帕派和孩子們去了洗澡間,我听到他們在拍水的聲音。難道他在替弗蘭茨和維利兩個洗澡嗎?我暗自思忖。用過的餐具都得洗,我就趁這個時間洗了起來。
  我一面沖洗碟子(這活最近一段時間我已經不習慣了),一面順著剛才的思路繼續想著。
  很清楚,呆在他們這里真是太好了。
  在這里是那么愉快、那么真誠、那么自然。
  帕派,完全是個理想的男人。
  跟孩子們肯定合得來,弗蘭茨和維利都被他吸引住了。
  但他恰恰不是我孩子的親爸爸,他是卡廷卡和貝內迪克的親生父親;再說,他還是莎比娜的丈夫。
  而這一點我心里清楚得像明鏡似的。
  我把擦干的碟子放到餐柜里,這是他們的餐柜。我在他們的柜子里尋找干淨的餐巾,把他們的玻璃杯擦得珵亮,隨后拿他們的抹布擦他們的爐灶和餐桌,把他們的椅子放回原處,揀起掉在地上的食物,扔在他們的垃圾桶里。我仔細地擦拭他們的廚房,我自己家的廚房我還從沒有這么擦拭過。我不知道我為什么會突然感到必須把一切都擦得一塵不染。
  家庭心理學家在我心中歡呼,他知道為什么!不僅要擦得干淨,而且要一塵不染!
  最后,我要把垃圾倒入他們的垃圾箱。四周一片宁靜,真正的田園風光。蟋蟀在嚁嚁地叫,一口老井孤零零地待在對面村子的廣場上,遠處傳來汽車上山的馬達聲,此外什么噪聲也听不到,附近的木樁上拴著一頭山羊,瞪著兩眼不滿地看著我,好像在說:誰允許你到這儿來的,嗯?快把垃圾桶放下,不要碰它!這是莎比娜的垃圾桶!
  后面,在丘陵起伏的森林邊沿,月亮升起來了。
  我想,是我們該走的時候了,孩子們得赶緊睡覺了。
  明天上午帕拉七點鐘就來。
  明天上午電影就開拍了。
  明天上午將要開始我一生中特殊的一頁,我的書要拍成電影了。
  天哪,今天晚上我有多幸福啊!
  但是兩者不可兼得,待在這里是根本不行的。
  走,弗蘭卡!美好的前景在召喚!舍不得也得走!
  盡管如此,還是得再呆一會儿。實在太美了!
  也許連酒都是美的。
  想想看,要是在洗澡間和孩子們戲水的是我的丈夫該有多好啊!
  想想看,明天我要是同他心情愉快地騎著自行車去購物,然后在井邊洗洗菜,再和孩子們騎車在村子附近兜兜風,那該有多好啊!
  想想看,要是我同他沉睡在我的那張紅白條紋的床上……或者就睡在這里的稻草上。
  山羊在咩咩地叫,我吃了一惊。噢,對不起。我突然感到,眼前出現的似乎正是莎比娜,她借助山羊的眼睛警惕地注視著我。
  晚霞,葡萄酒,還有疲憊。
  我赶緊回到屋內。
  屋里已經像深夜般的寂靜。
  我小心翼翼地向孩子們的房間看去。房里几乎已經黑了,除了帕派輕微的聲音外,听不到其他一點聲音。
  我怀疑起自己的眼睛:四個孩子都剛洗完澡,穿了睡衣,互相挨著并排睡在一張寬大的床上。在他們的上方有一只自己制作的活動玩具在暮色中無聲地旋轉著,一道神秘的陰影投射在孩子們的臉上。
  那首歌突然又出現在我的腦海里:
  
  右邊躺著因卡,
  左邊躺著明卡,
  中間躺的是卡廷卡。

  貝內迪克已經閉上了眼睛。躺在他身旁的是小維利,他擰著他那髒兮兮的絨毛兔子的耳朵,疲倦地睡著了。卡廷卡吮吸著大拇指。弗蘭茨伸展兩臂,流著口水,給了我一個吻。他身上散發著儿童特有的奶味。
  “媽咪,我們今夜就睡在這里吧!”
  “只要生命之火沒有熄滅,就得生活下去。”馬丁深情地看著我說。他慢慢地站起身,把我拉到他身邊。
  “馬丁,”我輕聲說,“我正要走呢!”
  帕派輕輕地把我推出房門。
  “現在不行了!不管你愿意還是不愿意,你現在都得留下!”
  “那好吧。”我無力地說。
  我們坐到擦得珵亮的餐桌旁。
  我們互相注視著對方。他把手伸到我的臉旁,我把臉依偎在他的手中。
  我們喝著酒,一句話也沒說。
  沒有說“應該是這個樣子。”
  也沒有說“不過,這樣可不行。”
  第二天,攝制工作開始了。威爾·格羅斯确實為這部電影找到了出色的演員,其中有几位著名藝術家。但出任男主角的是烏多·庫迪那。出乎我意料的是,威爾·格羅斯最后還是放棄了親自出演男主角的初衷。
  烏多·庫迪那和威爾·格羅斯看上去長得有點相似,就跟鮑里斯·貝克爾和康拉德·阿登納兩人長得有點相似一樣。不過對我來說反正都一樣。
  關鍵是烏多·庫迪那出演,票房效益肯定好,他是名气很大的銀幕寵儿。但使我更為激動的是,我終于能結識飾演我電影劇本中查洛蒂·克萊貝格的人了,她就是:桑雅·索娜!
  讓桑雅·索娜演女主角,盡管她還沒有什么名气。
  她曾在電視劇《隨船醫生弗蘭克·馬丁》里扮演船上的女服務員,演得非常出色。德國領養老金的人都喜歡她,阿爾瑪·瑪蒂爾也喜歡她。
  桑雅·索娜有著一雙滾圓的棕色眼睛,卷曲的黑發,有一种特別動人的美麗。誰見了都會愛上她的,這一點我敢肯定。
  威爾·格羅斯寬宏大量地允許我,不管什么時候,只要愿意,都可去拍攝現場。我把他的這种大度看作一种受之有愧的邀請。
  我怀著好奇和崇敬的心情,平生第一次踏進了實現銀幕夢的拍攝現場。這是個臨時改成攝影棚的大車間,被布置成寬敞的住宅,反映我過去三居室的場景都在這里拍攝,甚至我原來的鄰居埃里莎·施密茨和那只喜歡叫喚的小狗金恭的名字也出現在現場。道具員把一塊銅牌挂在查洛蒂家門的旁邊,銅牌上寫道:“埃里莎·施密茨和金恭·施密茨在二樓”。
  一些人拿著對講机和話筒在攝影車、電纜和繩索中間來回奔忙,其中有燈光師、電纜工和化妝師,還有一些站在四周抽煙的人,我毫無阻攔地走過他們身旁,來到攝影棚。這里所有的玻璃窗都用黑色窗帘遮擋光線,四周都是耀眼的聚光燈,把居室的有些部位照得雪亮。攝影棚內异常悶熱。威爾·格羅斯,我唯一認識的人,坐在一張挂著“導演”牌子的折疊椅上。
  我想,他是擔心万一有跑龍套的或是給面包抹黃油的工人不注意,坐到他的位子上去。
  威爾·格羅斯以專家的眼光注視著圖像監視器。監視器前無數塵粒在聚光燈的光柱中飛舞。
  攝影師是我發現的第二個人。他坐在一只可來回滑動的凳子上,臉頰緊貼著攝影机,用一只眼睛注視著透鏡。凡是他發現的問題,即使是餐桌有一部分光線太亮,威爾·格羅斯在監視器里也不會漏掉,這真是一种天才。
  威爾·格羅斯發現了我,停了下來。他看著監視器喊道:“大家听著!這是作者,她可以在一旁觀看,明白嗎?”
  我的心快跳到嗓子眼了。
  他們現在是在給我拍電影!
  參与拍攝的人員至少有四十人,他們正忙著把表現我生活的一幅幅場景進行調整、照明和拍攝。
  “怎么樣,弗蘭西絲卡,一年前你能想到會這樣嗎?”威爾·格羅斯恩賜似地問。
  “沒有,”我激動地說,“當然沒有。”
  一個身穿T恤衫、腰挂對講机的可愛后生進來問我,是否和演員們都認識了。他叫烏維·海茲曼,是這里的總攝影師。
  “您好。”我說,“沒有!當然沒有!”我激動得差一點說不出話來。
  “噓!”威爾·格羅斯做了個手勢,助理導演赶緊過來,叫我們另找地方談話,這里正在工作。
  烏維·海茲曼拉住我的衣袖走了出來。
  “這里都是化妝室。”
  他敲了敲門。
  我的心跳加劇,這种情況平時只有當我坐上牙醫的椅子上才會出現。
  我這就要見到他們了!
  所有這些知名人士都屈尊幫忙,把我迄今為止的生活搬上銀幕!
  烏多·庫迪那,達科瑪·珀梅蘭茨,桑雅·索娜,康斯坦丁·米勒-韋斯膝費爾德爾,瑪戈特·芬斯脫,克里斯·格勒布興,格蕾特·施雷克,哈約·海爾曼以及海因茨·呂爾塞爾。
  哈約·海爾曼飾演我的維克托·朗格,海因茨·呂爾塞爾飾房東。按照今天的拍攝計划還沒有輪到他們,所以不必去現場。大概只有烏多·庫邊那和桑雅·索娜兩位主演去了!他們倆演夫妻,据說拍攝的第一天就吵得很厲害。
  “請進!”
  我忐忑不安地走了進去。他們在里面。
  真沒治了!
  桑雅·索娜身披圍布坐在一面巨大的鏡子前,兩個懶洋洋的化妝師正在她身邊忙碌著。桑雅漂亮的黑發卷在五顏六色的卷發夾上。我知道這是拍攝這一幕所需要的。每當夫妻倆吵架,女方的頭發上總有卷發夾,而男的則穿著內衣,手里拿著啤酒瓶坐在窗前。陳腐觀念!男的總是坐著,搖晃著腿,輕輕松松的。
  烏多·庫迪那坐在窗台上,只穿了一條黑色襯褲,在看一本《馬力》汽車雜志,封面是一個上身裸露的女人,幸福地斜靠在一輛高速小臥車的水箱上。
  烏多·庫迪那和桑雅·索娜見我們進去,匆匆看了一眼。
  “這位是作者。”烏維·海茲曼介紹說。
  “您好。”烏多·庫迪那說完,又繼續看他的雜志。
  桑雅·索娜則相反,她高興地跳起來,做頭發時穿的罩衫敞開著,看上去像從天而降的金發碧眼的天使,在贊美世上的理發師。她非常熱情地擁抱我,雖然她穿著罩衫,我仍能感到她身材的苗條和溫柔,她本人其實比照片還要漂亮,兩眼閃閃發光。天哪,她有多美啊!《女性》雜志的那位婦女是否也問過她的養生之道,要不就是她還不到年齡的緣故?我估計她要比我年輕五到七歲。
  “弗蘭西絲卡!”她熱情地喊道,“我已經听說了很多有關你的事!”
  “是嗎?”我吃惊地問,“從誰那儿听說的?”
  “當然是听威爾講的!”女演員大笑起來,“我讀過你的書,至少讀了三遍!真把人笑死了!”
  烏多再次抬頭看了一眼。他該不會也想告訴我,我的書他看了多少遍吧?也許是因為桑雅打扰了他正在研究汽車測試結果的興頭。
  “噓,”我做了個手勢,“別那么大聲!這儿都在工作!”
  “快坐下,大姐們!”桑雅·索娜把我拉到她旁邊的一張空理發椅上坐下。
  “這是德特勒夫,這位是嘉博爾。”她向我介紹化妝師。兩人輕輕地跟我握了握手,溫和地笑了笑。德特勒夫吊著背帶的輕薄襯衣滑到肩上,樣子很迷人。
  “要是沒有德特勒夫和嘉博爾,我根本拍不了電影,”桑雅跟我說,“他們倆是唯一能解決我皮膚過敏問題的人,要是別的人做,我就會得神經性皮炎。”
  穿村褲的烏多不耐煩地清了清喉嚨。
  “真不錯。”我頗感興趣地說。
  “認識你真是太高興了!你是什么星座?”
  “獅子座。”我說,“問這個是什么意思?”
  “太棒了。”桑雅大為興奮,“我也是獅子座!你的生日是什么日子?”
  “八月二日。”我說。
  “我也是,我也是,我也是!”桑雅歡呼著,又從椅子上跳起來擁抱我。我覺得真是巧合,太有意思了。按生日計算,桑雅比我整整小七歲。她看上去甚至更年輕。是呀,她還沒有孩子,這關鍵的七年。如果我那時不認識威爾·格羅斯,那么我的生活將是另一种樣子,我現在也會穿著罩衫,坐在椅子上,接受善于体恤人的嘉博爾和德特勒夫的服務,可以按德爾特·德爾施拉克所拍的電影《女人們》中的主角進行化妝,穿襯褲的烏多則扮演我眾多情人中的一位。
  性格開朗的桑雅拉了一下我的胳膊,她仍處于興奮狀態中。
  “那我們以后可以一起過生日了!我們舉行大型慶祝會!我要邀請新聞界的全体朋友!查洛蒂·克萊貝格!這將載入電影史冊!你等著瞧,這部電影一定會非常成功,即使像格羅斯這樣的肥皂劇導演也會樂此不疲的。”
  她那生气勃勃的言行很富感染力,真是一位富于同情心的朴實無華的年輕女子!是演查洛蒂的理想演員!
  我松了一口气,幸運地向后靠在椅背上。我們倆出現在鏡子里,相視而笑。真像兩位幸福的公主。
  “你有兩個儿子,對嗎?”
  “是的,”我說,“弗蘭茨和維利。”
  “多好听的名字!”桑雅·索娜在贊賞我的審美觀。“你就直接把自己的生活這么記下來了?就照實那么寫嗎?盡管你有兩個孩子,也那么如實寫?我覺得這么寫太過分了點,你知道嗎?我非常認真地拜讀過你的書,我認為書的結尾特別好,就是那段查洛蒂帶著自己的行裝搬出三居室住房的描寫。這么結尾很出色,這就等于向人暗示:我們婦女不能什么都逆來順受,我們婦女也能掌握自己的命運。”
  我認為,《我們婦女》雜志無論如何也應該讓這种說法見諸報端,對桑雅來說也許會由此出現一次記者采訪的机會。
  “威爾·格羅斯說過,要我再修改一下結尾。”我說,“他認為,觀眾需要的肯定是美滿的結局。”
  “哼,胡說八道!”桑雅·索娜激動地叫起來,“這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肥皂劇導演格羅斯沒有勇气面對這种批評社會的結尾!不過,只要我演主角,就不會出現美滿的結局,這一點我可以向你保證。”
  烏多·庫迪那又在窗台上不耐煩地發出了清嗓子的聲音。
  “如果我們打扰您,我這就出去。”我客气地對他說。不管怎么說,這里是他的化妝室。至于他在拍攝間隙干什么,那是他的事。他有權讓自己輕松一下。
  “等等,我和你一起出去!”桑雅·索娜把剩余的卷發夾塞到了兩位化妝師的手中。“你們呆會儿再做吧!我現在要和作者討論角色問題,這對我非常重要!”
  我們走到外面的院子里。
  “阿里,給我一支煙好嗎?”她顯然認識所有參加拍攝這部電影的同事,并且叫得出他們的名字。她有點瘋瘋癲癲的,或者說有點自負!她對每個電纜員都稱你!我覺得她很可愛。
  “這個烏多,干嗎那么裝模作樣的?”她穿著罩衣,帶著卷發夾,就這么邊說邊靠在銹跡斑斑的欄杆上,深深地吸了几口煙。“演主角的是我。”桑雅說,“這個烏多,格羅斯完全是為了借他的名聲才起用他的。人們得知是他拍的電影都會去看,格羅斯就指望這一點,這是他的典型作風,他一個人是完成不了這部片子的。”
  桑雅接著向我講道,今天是拍攝的第一天,她正好要同傻乎乎的烏多一起睡在床上,表演夫妻吵架那一場戲。
  “你這個可怜的人啊!”我說,“演這場戲一定很不容易,實際上你們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相識。”
  “這你放心。”桑雅說,“拍個愛情場面什么的,即使同陌生人我也能行。就是吵架,跟一個我根本無法忍受的家伙吵架,這是最難的,而你作為演員還必須去表演。你當過演員嗎?要是當過你就懂得我的意思了。你現在得原諒我。要是我現在不能把精神集中到角色上,呆會儿在床上哭起來就不真實。這樣一來,報上就會說桑雅·索娜點了眼藥水才能哭出眼淚來。這些該死的新聞耗子!這一點我有親身体驗。我不跟他們中的任何人接近,任何人都不,這一點我可以向你發誓。”
  “但是你剛才說,你想……”
  她掐滅了煙卷,把煙屁股用手指彈到了院子里。
  “我會給你打電話的。我一定要去拜訪你,我們互相還有很多很多話要扯。我還要去看看你的孩子!威爾·格羅斯給過我一張他們的照片,好几個月了,我一直把它放在我的錢包里。你看,在這里。”
  她從罩衫里抽出了一張有折皺的照片,真的,是弗蘭茨和維利,前年圣誕節照的。
  她是那么熱情,那么富于同情心,我被弄得全然不知所措。
  桑雅·索娜。
  一位新的朋友。
  那是位什么樣的朋友啊!坦誠,聰明,正直,自信,漂亮,有才干,有名望。
  我怎么會有這樣的際遇!
  我的新朋友又重新擁抱我,吻我。
  接著,她走進攝影棚,躺到床上,流出了真正的眼淚。
  就這樣,她哭了几個小時。
  我望著她,心想,太棒了。
  別的女人還在自己哭泣,而我已讓別人激動得哭泣了。
  晚上,我和埃諾坐在一起看電視。經過一天緊張的拍攝,我得坐下來好好地考慮考慮了。埃諾也顯得筋疲力盡。
  我們胡亂地按著頻道鍵,埃諾也不再給我解釋頻道自動調節器的优點了。如果屏幕上無人說話達三秒鐘以上,這种調節器就自動為你換台。
  頻道大約轉換了七次之后,調到了叫“自愛”的座談節目上。你猜我們看到了誰?烏多·庫迪那!他懶散地坐在一個松散的談話圈子里,坐在一位女政治家和一位專寫婦女問題的女作家之問。女作家的复姓出現在屏幕的下方,只有用圖像自動放大器(埃諾沒有給我解釋它的功能!)才能認出來。另外還有一位性暴露狂,他特別喜歡在婦女的鞋上做手淫動作。還有一位怪怪的玩駱駝的男士,他喜歡同他的寵物住在高樓的第二十九層。還有一位修女,名叫赫爾琳德,她在削土豆皮方面保持著世界記錄。烏多·庫迪那對赫爾琳德修女那削得很長的土豆皮當然不感興趣。他皺著眉頭,一會儿瞧瞧女政治家,一會儿又瞧瞧婦女問題作家。
  這個烏多·庫迪那!今天早上他還穿著黑色短褲坐在窗台上,而現在卻出現在座談節目上了。
  我這個超級女人在長沙發上伸了個懶腰,心里升起了一股強烈的欲望:伙計,快說呀!快說呀!我馬上就要名揚四海了!
  座談節目主持人轉向烏多·庫迪那。
  “親愛的庫迪那先生,我不需要向電視觀眾介紹您了吧?”
  我覺得這种歡迎方式非常具有公眾效應。我心里有些嫉妒,把手里的啤酒杯抓得緊緊的,心想:總有一天,主持人也不必再向電視觀眾介紹我的!再過一些時候所有的人就都會知道我的名字的!
  到時候,觀眾會說:看,是弗蘭卡!是當今著名的明星!但烏多對這种隨和的介紹似乎一點儿也不高興。
  “不,您得介紹,”烏多對態度有些謙卑的主持人說,“您得介紹我,因為電台付錢給了您。”
  有著复姓的女政治家和婦女問題作家都幸災樂禍地大笑起來。
  玩駱駝的人撫摸著駱駝滿是唾沫的嘴,想使它安靜下來。烏多這种厚顏無恥的話連對電視入迷的單峰駱駝也沒有听過。
  米勒-施米克先生望著攝像机,目光中流露出一絲不安。他說:“當然,您說的對,您是咱們國家的銀屏寵儿,烏多·庫迪那。您正在拍攝一部新電影吧?”
  烏多·庫迪那,這位銀屏寵儿大方地把左腳的牛仔靴搭到右腿上,對米勒先生的話沒加任何評論。
  我緊張得心都要跳出來了。
  真令人激動!他現在就要談我的電影了!它是我生活的真實寫照,是我的電影,我的杰作!
  四百万人將要与我共享我自己的命運!
  明天,他們將沖進書店,店員將嚇得不得不放下柵欄,气得半瘋的人群將用拳頭捶打窗戶玻璃,毆打保安人員,就為了能夠搶購到我最后一本被人撕破的書!
  烏多呀,我的這本書可是我創作上的一次偉大突破呀!
  快說呀,烏多!我用沁滿汗珠的手緊緊抓著埃諾的胳膊。埃諾也激動得有些顫抖。
  單峰駱駝打了個響鼻儿,可沒人說話。頻道自動調節器跳到了另一個頻道上。屏幕上突然出現了杰恩·卡賓主持的節目。
  我歇斯底里地尖叫了一聲。
  埃諾迅速地抓起遙控器,用顫抖的手指胡亂地按著。
  終于,我們又重新看到了烏多·庫迪那的形象。
  我們什么也沒錯過,還是無人發言。
  “這部電影叫什么名字?”主持人問道。
  “不知道。”烏多沒好气地說。
  “啊,您不知道?”米勒-施米克有些尷尬地說。細小的汗珠沁在他的上嘴唇上。
  修女赫爾琳德看了他一眼,目光中充滿了鼓勵。
  “好吧,我一會儿會告訴您電影叫什么名字的。”主持人笑了笑,偷偷地看了看他手中的小紙條。
  “叫《獨身幸福》!”埃諾和我同時叫了出來。
  “叫《沒有男人就幸福》。”米勒-施米克先生說。
  修女高興地點了點頭,微笑著給予證實,同時在明亮的燈光下晃了晃她手里的削土豆刀。
  “大同小异。”烏多承認道。
  “這是根据一本暢銷書改編的,作者是……”
  沒有反應,只有單峰駱駝在無聊地東張西望。有性暴露狂的男人盯著女作家海拉-瑪麗婭的鞋。埃諾緊攥著遙控器,他事先已關閉了頻道自動調節器。
  我真想把電視机砸爛。
  “是弗蘭卡·西絲寫的!”埃諾喊道。
  “是弗蘭卡·西絲!”我也喊道。
  烏多又換了一下蹺二郎腿的姿勢。
  “嗯……這本同名的暢銷書……”主持人說著,一邊翻著他的小紙條。
  “不知道。”烏多說。
  “你看,就是這位女作家。”
  “啊,就是她呀。”烏多說。
  “這家伙怎么這樣談論女作家呢?這個無賴!”埃諾喊道。
  烏多确實回憶不起來了,簡直叫人不可思議。
  “請告訴我,您自己也養家畜嗎?”主持人頭上沁滿了汗珠。他一邊看著駱駝,一邊友好地說。
  手里拿著刀子的修女又用鼓勵的目光向他點了點頭。
  “是的,養了一只蝸牛。”烏多說,今天晚上第一次在他的臉上出現了激動的跡象。“我的蝸牛叫阿曼達,可是我叫它曼蒂。”
  “去他媽的!”埃諾吼叫起來。他使勁地揮舞著遙控器,好像這樣就可以誘使烏多談正經事似的。“你的蝸牛連豬都不感興趣!”
  然后,烏多除了大談他的蝸牛阿曼達外,對其他話題就一言不發了。主持人又提了三個問題,但烏多沒有回答這位可怜的主持人。然后,主持人如釋重負地轉向長著兩片薄嘴唇的婦女問題女作家。她唯一感興趣的東西似乎是她的鞋子。
  “您剛剛寫了一本婦女政策的書……”米勒-施米克看著他手中的紙條,因為他擔心這位女作家也不想說出她的書名。
  “《你會找到比親生父親更好的東西》。”女作家心甘情愿地說出了她的書名。
  修女又贊同地點了點頭,在這個談話圈子里,她顯然感到很愜意。
  “書名听起來有點像泛泛的調研報告。”米勒-施米克說,顯得有點茫然。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gd.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