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項少龍、滕翼、荊俊偕同十八鐵衛,返回咸陽后,立即赶往相國,途中遇上數十名秦兵,護著一輛馬車在前方緩緩而行。 項少龍不知車內是那個大臣,不敢無禮搶道,惟有跟在后方,以同等速度前進。 前方帶頭的秦兵忽地一聲令下,馬車隊避往一旁,還招手讓他們先行。 項滕兩人心中大訝,究竟誰人如此客气有禮,偏是帘幕低垂,看不到車內情形。 荊俊最是好事,找著隊尾的秦兵打听,馳上來低聲道:“是咸陽第一美人寡婦清!” 項少龍回頭望去,心中涌起一种奇妙的感覺。 項少龍很想先碰上圖先,先探听呂不韋找他何事,卻是事与愿違。 在書見到呂不韋時,這個正權傾大秦的人物道:“少龍你為何如此莽撞,未向我請示,竟向大王提議任徐先這不識時務的家伙任左丞相,破坏了我的大計,難道我走開一陣子都不行嗎?” 項少龍早知此瞞他不過,心中早有說辭,微笑道:“那時大王要立即決定人選,相國又不知何時歸來,可是少龍這提議卻是絕對為了呂相著想,只有讓秦人分享權力,才能顯出呂相胸怀廣闊,不是任用私人之輩。這么一來,秦廷誰還敢說呂相閒話呢?” 呂不韋微一錯愕,雙目射出銳利的神光,凝神看了他好一會后,才道:“少龍推辭了這僅次于我的職位,是否亦為了這理由呢?” 項少龍知他給自己說得有點相信,忙肯定地點頭道:“呂相對我們烏家恩重如山,個人榮辱算得什么呢?” 呂不韋望往屋頂的橫梁,似乎有點儿感動,忽然道:“我有三個女儿,最少的叫呂娘蓉,就把她配与你吧!好補替倩公主的位置。” 驀地里,項少龍面對著一生人中最艱難的決定。 只要他肯點頭,呂不韋將視他為自己人,可讓他輕易捱到小盤二十一歲行加冕大禮,正式成為秦國之君后,再掉轉槍頭對付這奸人,烏家也可保平安無事。 但亦只是這一點頭,他便要乖乖做這大仇人的走狗,還加上呂娘蓉這沉重的心理負擔,對深悉內情的紀嫣然等更是非常不公平。 呂不韋乃這時代最有野心的奸商,絕不會做賠本生意。 現在既除去了以陽泉君為首的反對党,項少龍又得秦王秦后寵愛,除之不得,遂收為己用。這招之為婿的方法,确是高明的一著。 項少龍猛一咬牙,跪拜下去,毅然道:“呂相請收回成命,少龍現在心如死灰,再不想涉及嫁娶之事,誤了小姐的終生。” 呂不韋立時色變,正要迫他時,急密的敲門聲傳來,一名家將滾進來伏地跪稟道:“相爺大事不好,魏人信陵君率領燕、趙、韓、魏五國聯軍,大破我軍于大河之西,蒙大將軍敗返函谷關,聯軍正兵臨關外。” 這句話若晴天霹靂,震得兩人忘了僵持著的事,臉臉相覷。 呂不韋跳了起來,道:“此事大大不妙,我要立即進宮晉宮見大王。” 看著他的背影,項少龍記起紀嫣然的預言,想不到竟然應驗了,也使他避開了与呂不韋立即撕破臉皮的机會。 項少龍和滕翼等离開相府,不敢在秦朝危机臨頭的時刻,不顧而去,便往烏府馳去,好留在咸陽等候消息。 剛踏入門口,陶方迎了上來,神情古怪道:“有個自稱是少龍故交的漢子在等你,他怎知你今天會回來呢?” 項少龍心中大訝,獨自到偏廳去見這不速之客。 那人帶著遮陽的竹帽,背門而坐,身量高頎,透著一种神秘的味道。 背影确有些眼熟,卻怎也想不起是何人。 那人听到足音,仍沒有回頭。 項少龍在他的對面坐下,入目是滿腮的須髯,卻看不到被竹帽遮著的雙眼。 他正要詢問時,這怪人緩緩挪開竹笠。 項少龍大吃一惊,駭然道:“君上!” 龍陽君雖以須髯掩飾了“如花玉容”,眉毛亦加濃了,可是那對招牌鳳目,仍使項少龍一眼便認了他出來。 兩人對視了一會后,龍陽君微微一笑道:“董兄果是惦念舊情的人,沒有舍棄故人。” 項少龍若笑道:“終瞞你不過。” 龍陽君從容道:“董馬痴怎會這么不明不白地輕易死掉,項少龍更不會完全沒出過手便溜回咸陽,我還特別派人到楚國印證此事,剛好真的董馬痴全族被夷狄殺害,別人或會以為那是疑兵之計,但我卻知道真的董馬痴确已死了。假的董馬痴仍在咸陽風流快活。否則趙致亦不會溜回咸陽會她的夫郎了。” 龍陽君道:“怎會不知道呢?我正因秦軍敗北,才要匆匆赶來。” 項少龍歎了一口气道:“雅夫人好嗎?” 龍陽君露出一絲苦澀的笑意,由怀里掏出一只晶瑩通透的玉鐲,柔聲道:“這是趙雅托我交你之物,以示她對你的愛永不變,永恒如玉,只是限于環境,又不愿令你為難,才忍心不到咸陽來尋你,希望你能明白她的苦心。” 項少龍把玉鐲緊握手里,心若刀割。好一會后,才沉聲道:“君上來此,有何貴干呢?” 龍陽君歎了一口气道:“還不是為了被軟禁在咸陽作質子的敝國太子增,今次秦兵大敗,秦人必會遷怒于他,要殺之泄憤。我們大王最愛此子,奴家惟有冒死營救。” 項少龍這才想起戰敗國求和時,都以王族的人作質子為抵押品,秦國戰無不胜,可能各國都有人質在咸陽。不禁頭痛起來,道:“君上想我項少龍怎樣幫忙。” 龍陽君道:“現在秦君和呂不韋均對項兄寵信有加,只要項兄能美言兩句,說不定可保太子增一命。” 項少龍斷然道:“君上放心,沖著我們的交情,我怎也會盡力而為。” 口上雖是這么說,但想起呂不韋愈來愈明顯的專橫暴戾,實在半分把握都沒有。 龍陽君立即喜上眉梢,正要感謝時,陶方進來道:“大王召少龍入宮議事。” 項少龍長身而起,改口道:“龍兄就請留在這里,等候消息吧。” 又向陶方說了几句要他照拂客人的話后,匆匆入宮去了。 秦宮的宮衛統領安谷破天荒首次在宮門候他,把他領往后宮庄襄王處理公務的內廷去,態度頗為客气,使他有點受寵若惊。 這安谷高俊威武,年紀在二十五、六間,雖非嬴姓,卻是王族的人。能當得上禁軍大頭領的,都多少和王室有點血緣關系,在忠誠方面無可置疑,以呂不韋的呼風喚雨,亦不能使手下打進這系統去,否則就可操縱秦君的生死了。 這安谷對項少龍頗有惺惺相惜之意,到了內廷宏偉的宮闕外時,忽地低聲道:“項太傅一力舉荐徐將軍當左丞相,我們禁衛軍都非常感激。”項少龍呆了一呆,這才明白其中的變化。 徐先乃秦國軍方德高望重的人,卻受到呂不韋的排擠,項少龍把他推介,自然贏得軍方的好感。 兩人步上長階,守衛立正敬禮,令項少龍亦感風光起來,這种虛榮感确是令人迷醉。 安谷把他送至此處,著守衛推開大門,讓他進入。 才踏入殿內,項少龍便嚇了一跳。 只見庄襄王高踞大殿盡端兩層台階之上的龍座處,階下左右分立著五、六名文臣大將。 右邊居首的當然是右丞相呂不韋,左邊是硬漢徐先,其他的人里,他只認得大將王陵、關中君蔡澤、將軍杜壁,都是在与王翦比武時見過面的,這三人均為秦室重臣,其他五人不用說官職身分非同小可。 項少龍依禮趨前跪拜。 庄襄王見到他便心生歡喜,道:“項太傅平身!” 項少龍起來后,呂不韋搶著為他引介諸人,當然是要向眾人表示項少龍是他的心腹。 他認得的三人中,王陵和杜壁均為軍方要人,与王、徐先在軍方有著同等級的資歷。蔡澤則是呂不韋任前的右丞相,為人面面俱圓,故雖被呂不韋擠了下來,仍受重用。 至于其他五人,僅居徐先下首的赫然就是与王和徐先并稱西秦三虎將之一的鹿公,中等身材,年紀在五十許間,長著把長須,眉濃發粗,眼若銅鈴,身子仍极硬朗,見到項少龍,灼灼的目光打量著他,神態頗不友善。 另四人分別為左監侯王綰,右監侯賈公成、云陽君贏傲和義渠君贏樓,后兩人都是王族直系的人,有食邑封地。 這些人個個表情木然,大多對項少龍表現出頗為冷淡的態度,竟連理應感激他的徐先亦不例外,只有蔡澤和王綰仍算客气。 這緊急會議云集了咸陽最高層的大臣名將,可見形勢是多么危急。 秦人最忌就是東方諸國的合從,而今次信陵君只憑五國之力,便大敗秦軍,可見秦人的恐懼,是絕對有根据的。 項少龍自知身分,退到呂不韋那列的末席,學眾臣將般肅手恭立。 庄襄王仍像平時那副气定神閒的樣子,柔聲道:“少龍可知寡人急召卿來,所為何事?” 項少龍心叫不妙。 這個軍事會議開了至少兩個時辰,應已得出應付眼前困局之法,這么召自己前來,不用說是极可能要派自己領軍去應付五國聯軍。 由此可見呂不韋表面雖權傾大秦,但在軍中勢力仍然非常淺薄,蒙驁兵敗,除他項少龍便無可用之將。 自己雖曾展示出軍事的天份,始終未曾統率過以十万計的大軍,与敵對決沙場,難怪与會諸人均有不滿的表情。 項少龍恭敬道:“請恕微臣愚魯!” 徐先道:“大王請三思此事!” 其他鹿公、賈公成等紛紛附和,都是勸庄襄王勿要倉猝決定。 將軍杜壁更道:“五國聯軍銳气方殷,若棄函谷關之險,妄然出戰,一旦敗北,恐函谷關也不能保,那時聯軍長驅直進,大秦基業怕要毀于一旦,此刻實宜守不宜攻。” 呂不韋臉色陰沉之极,冷冷道:“我們今趟之敗,實因敵人來得突然,以致措手不及,此次既有備而戰,將完全是另一番情況了。” 鹿公冷哼道:“信陵君乃足智多謀的人,當年曾破我軍于邯鄲城外,前車可監,右相國怎可說得這么容易。” 徐先接口道:“我軍新敗,銳气已挫,縱是孫武复生,怕亦要暫且收,大王請三思。” 這已是他第二趟請庄襄王三思,可知他反對得多么激烈。 呂不韋不悅道:“太原郡、三川郡、上党郡關系我大秦系霸業的盛衰,若任由無忌小儿陳兵關外,三郡一旦失守,彼長我消,更是不利,大王請明察。” 庄襄王斷然道:“寡人意已決,就任命……” 在這決定性的時刻,殿外門官唱道:“魏國太子魏增到!” 呂不韋冷然道:“不殺此人,難消我心頭恨!” 庄襄王正要下令押太子增進來時,項少龍大駭扑出,下跪叩首道:“大王請听微臣一言。” 包括庄襄王和呂不韋在內,眾人無惊地看著跪伏地上的項少龍。 事實上連項少龍也不知自己應該說些什么話,只知若讓太子增進殿,被庄襄王下以處死的命令,那他就有負龍陽君所托了。 他和龍陽君的關系非常复雜,可是只要他開口請求,便感到必須為他辦到。只沖著他護著趙雅一事,就義不容辭了。 庄襄王訝道:“少龍想說什么呢?” 項少龍心中叫苦時,腦際靈光一閃道:“微臣剛才听到的,無論主攻主守,均有得失風險,所以想出一個兩全其美之法,讓大王不費一兵一卒,立可解去函谷關之危。” 眾人大訝,都不知他有何妙法。 庄襄王對他最有信心,所以才會同意呂不韋荐他領軍出征之議,欣然道:“快說出給寡人參詳。” 項少龍道:“今次五國之所以能合成功,兵臨關下,關鍵處全系于無忌公子一人身上,此人若去,聯軍之圍不戰自解,太原三郡亦可保安然。” 眾人無不點頭。 連呂不韋都恨不得他有兩全其美之法,他雖一力主戰,其實是作孤注一擲,如若再敗,就算仍能守住函谷關的地位亦將不保了。 項少龍道:“當日微臣曾到大梁……”一五一十的,把信陵君要借他刺殺安厘王一說出來,然后道:“只要微臣把此事告訴太子增,讓他回國說与魏王知道,魏王必心生懼意,怕魏無忌凱旋而歸時,乘勢奪其王位,在這情況下,當會把魏無忌召返國內,奪其兵權,如此聯軍之圍,不攻自破。” 眾人均听得不住點頭稱許。 信陵君魏無忌与魏王的不和,天下皆知,當年信陵君盜虎符救趙后,便要滯留邯鄲,不敢回魏,只因秦人攻魏,安厘迫不得已,才央信陵君回去,若說安厘不忌信陵君,是沒人肯相信的。 秦人亦愛用反間之計。 白起攻長平,就以反間之計,中傷廉頗,使孝成王以趙括代廉頗,招來了長平慘敗。 小小一個反間計,有時比千軍万馬還要厲害。 徐先皺眉道:“項太傅這提議精彩之极,可是本相仍有一事不解,若這樣明著放魏增回去說出這番話來,那豈非誰都知道我們在用反間計嗎?” 杜壁也道:“這計雖好,卻很難奏效。” 項少龍一點不奇怪這杜壁為何特別針對他,因他一向屬于擁秦王次子成喬的陣營,只不知是否他身分崇高,并不因陽泉君一事受到株連。 以呂不韋赶盡殺絕的手段,當然不會因心軟而放過他,可知此人定有憑恃。 項少龍道:“三天前,魏國的龍陽君派人來游說微臣,希望微臣能為太子增美言兩句,保他性命。假若微臣賣個人情,与龍陽君的人合作,助太子增偷离咸陽,同時又把信陵君之事詐作無意中泄露与他知道,這反間之計,便可望成功了。” 庄襄王贊歎道:“少龍果不負期望,此計妙絕,就如你所說,由你全權去辦。” 徐先等最緊要就是不用出關与敵硬拼,呂不韋亦樂得不用冒險,于是皆大歡喜,轉而商量如何令太子增不起心的妙計。 一切商量妥當后,庄襄王把太子增召了進來,痛斥一頓后,呂不韋便提議把他處決。 太子增嚇得臉青唇白,軟倒地上時,項少龍出而求情,力數信陵君的不是,順勢在庄襄王詢問下,把信陵君當日的陰謀說出來。 最后當然饒了太子增的小命,只令他不准踏出質子府半步,听候處置。 庄襄王和呂不韋仍留在內廷商議時,項少龍借口要聯絡龍陽君的人,与其他大臣一起离開內廷。 諸人對他的態度大為改善,只有那杜壁在眾人贊賞項少龍時,一言不發便走了。 鹿公、徐先兩人扯著項少龍一道离去。 鹿公忽道:“你為何會向大王舉荐徐大將軍呢?” 項少龍想到這老將如此坦白,有點尷尬地道:“只因為徐將軍乃不畏權勢的好漢子,就是這樣了。” 徐先肅容道:“項少龍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我徐先至少學不到太傅視功名權位如浮云的胸襟,當日只要你一點頭,就是我大秦的右丞相,今天你若肯點頭,現在已是三軍之帥了。” 忽然間,項少龍知道自己贏得了軍方人士的尊敬,此事突口其來,教他難以相信。 快要來到停放車馬的外廣場時,一個宮娥跪倒道旁,道:“項太傅請留一步說話。” 徐先兩人均知他与王后太子關系密切,還以為王后來召他,兩人表示了要約一晚和他宴會共歡后,先一步走了。 項少龍也當是朱姬派來截著他的,心中苦笑時,宮娥遞上一個精致的漆盒,立即告退。 項少龍打開漆盒,芳香扑鼻而來,盒內有張折疊得很有心思的絲箋,打開一看,上面疏密有致地布著几行秀麗瀟洒的秦棣字体,下面署名琴清。 他又惊又喜,還以為美女和他私通款曲,到看完時,才知琴清想約紀嫣然到她家中小住几日。 既松了一口气,又禁不住有點失望,心情矛盾之极。 到与滕翼等會合后”腦海中仍浮動著她風姿优雅,談吐溫嫻的音容玉貌。 回到烏府,立即到上房找龍陽君。 龍陽君听他把整件事和盤說出后,訝道:“既是反間之計,為何卻要說出來給我听呢?” 項少龍聳肩道:“君上這么信任我,我怎忍心騙你呢。” 龍陽君道:“信陵君想刺殺大王,是否确有其事?” 項少龍點頭道:“這倒是不假。” 龍陽君道:“那就成了。你雖說反間計,但卻极有可能發生,秦人既閉關不出,信陵君遲早要無功而退,遲些早點,亦沒有分別,經此一役后,天下應有一段平靜的日子,目下當務之急,就是要把太子弄回大梁去,少龍你定要做得似模似樣,那你我都可立個大功了。” 項少龍當然明白他的意思。 龍陽君一向与信陵君勢不兩立,不是你死就我亡,有此可扳倒信陵君的妙法,他怎肯定放過。 信陵君是殺害小昭諸女的幕后主持人,他恨不得捅他兩劍,唯一擔心的,就是怕趙雅受到株連吧了。 龍陽君何等精明,看穿他的心意道:“放心吧,無忌公子名震六國,大王怎也不敢處死他,且亦非那么容易,只會奪他兵權,讓他投閒置散,無論如何,我會保著趙雅。” 項少龍放下心事,与龍陽君商量了行動的細節后,就在當夜“無惊無險”地由龍陽君和他的人一手包辦,把太子增救出咸陽,還擁有過關的正式文書,逃返魏國去。 項少龍為了躲避呂不韋重提婚事,連夜溜回牧場。 他的心情開朗起來,開始与三位嬌妻和田氏姊妹兩婢回复以前有說有笑的歡樂日子。 善蘭瓜熟蒂落,產下一子,如言贈了給項少龍,更是喜上加喜。 在充盈著歡樂气氛的時刻里,牧場忽來了個不速之客,赫然是圖先。 這相府的大管家神情出奇地凝重,坐下后歎气道:“今次糟了!”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