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這几天,漢王朱高煦的日子可真是不好過!先是派出去的兩千兵馬竟然無人回報;接著,這一路上安排好的線民,又都被人一一鏟除,現在連太子一行人究竟到了何處,都不知道!朱高煦不由得大罵手下眾人無能! 派出的第三批探子總算回來了,領頭的把總似乎難掩滿臉惊异之色。拜見漢王后,這人說道:“啟奏王爺,太子一行人,由徐承組帶領五百護衛保護著,目前正在樂安南方五十里處扎營,預計明日可抵達樂安!” 朱高煦惊問道:“你們看清楚了沒?真的有五百多人?”探子答道:“卑職一一點算清楚了,太子一行,總共五百一十二人,和他們离開南京時,卑職所得線報相符,一個不多,一個不少!” 朱高煦再問道:“前兩批人馬可有消息?”探子說道:“啟奏王爺,卑職一路上都沒有看見他們!”朱高煦煩躁地揮揮手,說道:“知道了!你們下去休息,叫下一組人,繞道南下,去探查戈、蘇兩位將軍的下落!”眾探子受命叩頭后,全都退下,只剩下朱高煦一人在大廳中。 朱高煦背著雙手,在廳內走來走去,心中疑團層層,大惑不解。在他想來,就算徐承祖用兵,果真有通天之能,但憑著戈万刃和蘇昆崗兩人的武功,要想制伏他們,太子一行,絕對不可能毫發無傷! “莫非另有伏兵?”這念頭一起,朱高煦不由細細沉思,究竟是何方人馬?竟然能吃下這兩千兵馬,還能讓太子一行人毫發無傷! 殊不知,朱高煦這一想,正是中了南宮少秋的疑兵之計!朱高煦不知道,太子一行,人數不變,可內容卻是大不相同! 朱高煦考量著江淮之間的衛所將領,根本沒有人能夠打敗戈万刃和蘇昆崗兩人,除非是黃山劍魂山庄派人協助!一想到這個心中最大的隱憂,朱高煦才想起來,派去黃山監視的暗哨,一直都沒有消息傳回來! “一定是被摸走了!”朱高煦想到這里,才明白為何自己的情報网,竟然要到朱贍基等人,走到樂安南方五十里處,才得到消息!這些探子,必然是被人清除干淨了!想到此處,朱高煦不由暗罵戈、蘇兩人。 在朱高煦看來,這次行動如果能成功,固然很好;就算不成,只要能掌握住太子的行動,他就能根据狀況,再派出第二批,甚至第三批人馬,得到最后的胜利就行了!朱高煦哪會想到,戈万刃完全不懂兵法,造成這次行動完全失敗,而且敗得連一點有用的情報都不曾傳回來! 隔天,樂安知府朱恒派了一名衙役,報告朱高煦,太子一行人已經到達,請他出城迎接。于是朱高煦點齊了侍衛、儀仗,帶著樂安知府朱恒和守備將軍王斌,一群人浩浩蕩蕩,一起到城外等候朱贍基到來。 到了巳時末、午時初,朱贍基果然在徐承祖護衛下,到了樂安城。朱高煦暗中觀察著徐承祖的兵馬,覺得這些人雖然精神体魄都不差,但是行進間,步伍卻十分雜亂,不像是訓練有素的部隊。朱高煦心中想道:“徐家鐵衛好大的名頭,也不過如此而已!”心中遂對徐家起了輕視之意! 等朱贍基走近后,朱高煦領著眾人向朱贍基叩拜道:“參見殿下千歲!”朱贍基立刻說道:“皇叔及諸位請起!”朱高煦說道:“殿下一路辛苦,臣已備齊宴席,為殿下洗塵!” 朱贍基說道:“皇叔不必如此!父皇駕崩,我身為人子,尚未服喪,已是大不敬,更不該飲酒作樂!皇叔只要准備點粗礪食物即可!”當時仁宗的喪報尚未發出,樂安諸人听此,無不大惊失色,朱高煦早得線報,卻也不免裝作一番! 于是朱高煦惊問道:“殿下此言當真?”朱贍基心中甚為厭惡朱高煦這一番裝作,卻又不得不稍作應付。于是朱贍基說道:“京中急報已至,自然不假!”朱高煦又再說道:“殿下即將身登大寶,身系國之安危,靠著徐指揮使這一點人馬護衛,恐怕難保安全!依臣之見,還是由臣,親率大軍護送為佳!” 徐承祖立刻說道:“王爺!靠著卑職這點人馬,已經護送殿下從南京至此!剩下的路程,依我看,也不須要王爺費心!”朱贍基也說道:“徐指揮使所言甚是,何況皇叔是長輩,我怎能勞動皇叔呢?” 事實上,朱贍基怎么肯讓朱高煦有藉口,帶著大軍直上北京呢? 朱高煦又說道:“殿下如此裁示,老臣只有等國喪之日,再入京祭拜!”朱贍基本來要拒絕朱高煦入京之請,但是胡瀅站在朱高煦身后一直使眼色。朱贍基又想到以前太祖駕崩時,建文帝不敢讓太宗進京之事。朱贍基心想,現在絕對不能示弱,于是說道:“到時就有勞皇叔了!”朱高煦這才領著太子等人,進入驛站休息。 午時剛過,陽武侯薛祿帶著五千兵馬,也到了樂安,說是奉了張皇后之命,前來迎接太子。朱贍基一听大喜,立刻帶著徐承祖等人到城外會合,并且向朱高煦道別!朱高煦眼睜睜地看著他們走掉,真是恨得不得了! 太子等人走后,朱高煦派出的第四批探子終于回來了。領頭的把總說道:“啟奏王爺,卑職等在淮北發現戰斗痕跡,并掘出体兩千多具。体服色,乃是前日派出的兩千兵馬,以及數百名徐家鐵衛!” 朱高煦一听,再由昨日徐家鐵衛的情形判斷,朱高煦不由恨恨地一擊掌,高聲叫道:“上當了!”只可惜朱贍基一行人早已走遠,要追也來不及! 這几天,在薛祿的護衛下,太子一行人平安無事地繼續北上。一行人剛走到順天府良鄉縣,就遇到太監楊瑛以及尚書夏原吉、呂震,三人捧著仁宗遺詔,從北京過來,正式傳位給朱贍基。 朱贍基拿著詔書伏地大哭,在眾大臣的苦勸下,朱贍基這才收淚站起。到了京師后,朱贍基立刻發喪,將仁宗葬在獻陵,漢、趙兩王也都親自入京祭拜,朱贍基在眾大臣的幫助下,對這兩人絲毫不假顏色! 又過了十天,朱贍基登基后,尊張皇后為張太后,立太子妃胡氏為皇后,庶妃孫氏為貴妃,調升胡瀅為禮部尚書,改明年為宣德元年,史稱明宣宗! 宣宗順利登基的消息傳到黃山,何明珠等人全都感到十分欣慰。至少,朝廷眼前的危机,算是緩和下來,至于未來的事,也只有盡其在我了! 新皇即位,不論人事或政策,必然有許多不同之處。例如:原來的內閣大學士黃淮和金幼孜,因為不合宣宗之意,不得不告老還鄉;而本來地位低微的翰林學士楊溥,卻被調升為太常寺卿兼文華殿大學士,和武英殿大學士楊榮、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一同參贊內閣,組成了史上有名的三楊內閣! 宣宗最奇特的一道旨意,就是命令刑部,把有關四靈的案件,全都免除,不予追究!這舉動雖然十分奇怪,但是卻有很多人暗中叫好。 為了順應這一波的人事動,許許多多削尖了頭,想往上鑽的大小官員,無不想盡了法子,試著去迎合新皇帝的個性和脾胃。整個京師,也因此而顯得比平常更為熱鬧! 在這一片吵嚷聲中,只有一個人,默默地收拾好了行李,准備回家,所謂的富貴榮華,在他眼中,也只是過眼云煙罷了! 布衣校書府的黃昏,永遠顯得如此靜謐,南宮烈秋坐在院中,想藉著最后一點天光,將手上這一卷書,點校完畢。這時,布衣校書府看門的小童,突然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上气不接下气地叫道:“先……生,先……生!……貴……客,貴……客……光臨!” 南宮烈秋笑道:“看你喘成這樣,有什么話慢慢說。”那小童惊叫道:“皇……皇上駕到!” 听了這話,南宮烈秋也不禁吃了一惊!他赶忙走到門口,果然看見宣宗在徐承祖以及十數名侍衛的保護下,走進了布衣校書府! 南宮烈秋上前一揖,說道:“草民南宮烈秋,參見陛下,請恕接駕來遲之罪!”宣宗深深知道,普天之下,唯有在南宮家人的面前,他這做皇帝的權威,可是半點儿都不能使出來!于是宣宗立刻上前,拉著南宮烈秋的手,說道:“烈秋兄弟,朕痴長你几歲,以后你在我這做大哥的面前,可千万不要如此拘禮!”南宮烈秋說道:“多謝陛下!” 進入大廳,分賓主坐下后,南宮烈秋說道:“陛下初登大寶,政務繁劇,草民不敢相扰。今日既有此會,草民正好可向陛下道別!”宣宗訝道:“道別?烈秋,難道你要走了嗎?” 南宮烈秋說道:“正是!草民應先帝之招入館,如今太祖實錄已成書,草民亦不愿尸位素餐。何況草民离家已久,思親之念益甚,實不愿在此勾留!”宣宗說道:“朕在南京,久聞兄弟大名,如今相聚,正想多多請益。你這樣一走,豈不是讓朕太失望了嗎?” 南宮烈秋說道:“陛下!舍弟之才,高我十倍。舍弟即將進京,到時必然可為陛下之良伴。草民在此,對陛下的幫助不大,又何必留下呢?”宣宗說道:“照你這樣講,朕是留不住你了,不過,你可要叫少秋早點儿來!”南宮烈秋說道:“草民回家后,必然會將陛下的意思告知舍弟!”宣宗說道:“如此甚佳,那么朕就告辭了!” 于是南宮烈秋送宣宗到大門口,臨走之時,宣宗又再問道:“烈秋兄弟,你說少秋之才,高你十倍,全天下恐怕也只有你一人如此說吧?”南宮烈秋說道:“陛下!此言非虛!草民之所以得此薄名,全是因為有少秋在的緣故。草民小時讀書,能日誦万言,頗為自滿;而舍弟卻能一言撮要,發前人所未見。草民受此啟發,不得不收起自滿之心,日干夕惕,不敢怠忽!” 宣宗笑道:“听你這樣講,朕真恨不得立刻再見到少秋!” 隔天,南宮烈秋騎了一匹馬,飄然一身地走了。經過城門時,卻看到有一人,站在門邊相待。 這人一看到南宮烈秋,立刻攔下他的馬,笑道:“烈秋,你要走,怎么也不告訴我一聲?實在太不夠朋友了!” 南宮烈秋看見那人,立刻下馬,拱手笑道:“原來是阮兄!在下急于回家,不曾到阮兄那儿辭行,還請恕罪!” 原來這人乃是一名太監,姓阮名浪,交人士,也是天下知名的禁宮才子,學問之佳,不下于經史通儒!南宮烈秋在京師,和他最談得來! 阮浪拿了一個包袱給南宮烈秋,說道:“昨晚在御書房听皇上說你要走了,我叫人准備了一些點心,讓你在路上食用!”南宮烈秋說道:“多謝阮兄!上回令兄幫舍下營建蘇州獅子林,在下未曾當面道謝,還請阮兄代為致意!”原來,上次司馬寶找來的大內營建高手阮安,就是阮浪的兄長! 阮浪說道:“自家兄弟,說這樣的話,就太見外了!昨日我還听說令弟即將進京,你叫他進京后,一定要來見我!”南宮烈秋說道:“正要請阮兄多加照應!”阮浪說道:“那是當然!”當下兩人互道珍重,南宮烈秋才又繼續赶路! ※ ※ ※ 六月十八,黃山劍魂山庄駛出一輛華麗無比的馬車,沿著官道,望北而行。江湖上也不知從何處流傳出一個消息:四不公子閉關期滿,南宮云天派他上北京,回拜魏國公府。 漢王以及計無施也都得到這個消息。然而,根据進一步的密報指出,這個南宮少秋仍然不改花花公子本色,一路上都住最好的客棧,吃最好的菜肴,喝最好的酒,還帶著四名美麗的侍儿!于是漢王對計無施說道:“這個花花公子,就算來了也沒什么用!咱們還是牢牢地盯住劍魂山庄比較重要,看他們是不是暗地里還派得有人!”計無施說道:“王爺所言甚是,咱們還是把重點擺在黃山比較好!” 自從上次國喪之后,漢、趙兩王就藉机賴在北京不走,宣宗剛即位,也沒有机會去管這回事,只好隨他們去了! 結果,南宮少秋這一行雖然十分引人注目,然而卻在毫無阻礙下來到了北京城。到了北京,南宮少秋自然想要住進當時北京最好的客棧天然居! 天然居乃是由前元貴族的宅邸改建而成,整個客棧沒有房間,而是由大大小小三十來處獨院和花園所构成,最便宜的客室,一個晚上也要五兩銀子!當時一名七品縣令的月俸,也才十二兩銀子而已,其昂貴可知! 天然居最有名的地方,不僅僅是客房和菜肴,最重要的是它的招牌!這招牌只有上聯,上頭寫道:“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 天然居第一代主人侯海靖,當年寫出這付上聯后,再也想不出下聯,于是懸出賞格,希望能求得下聯。侯海靖當時說道:“只要有人能對出下聯,可以在天然居最豪華的天字第一院,免費吃住三十天!” 天然居天字第一院,連吃帶住,每夜要价五十兩!侯海靖的賞格等于有一千五百兩的价值!只可惜,時至今日,賞格還是懸在那里,沒有人對得出來! 于是天然居的“絕對”,也成了北京一景,每天都有許多學子游客,站在門前苦思,總希望能對出此聯,不但可以享受一個月,還能大大出名! 這天,南宮少秋到了之后,帶著四靈一同走入天然居的店門。胡珍悄悄地問道:“少秋,咱們這次一路北上,已經花了不少銀子。這天然居又是貴得出名的地方,你身上帶的錢夠不夠?” 南宮少秋說道:“珍妹!你們四人,個個都是大富豪,我跟你們在一起,還需要擔心錢的問題嗎?”胡珍正色說道:“我們的錢,不是自己的,絕對不能浪費!”南宮少秋笑道:“我知道!你們放心!路上的錢是花我的,現在既然到了北京,我保證花不了咱們一文錢!” 楊云儿說道:“少秋,你可別讓徐小公爺太過破費!”南宮少秋笑道:“放心!山人自有妙計!” 才走進店門,南宮少秋立刻對伙計說道:“麻煩請你們大掌柜的出來,咱們是來對對子的!”此言一出,四靈面面相覷,而那名伙計也似乎不敢相信,只是呆站在那里,傻傻地望著南宮少秋!南宮少秋又再催促道:“還不快去請!”那伙計才快步望里走。 伙計走后,歐陽紅立刻說道:“少秋,你可知道天然居的規矩?”南宮少秋說道:“當然知道!” 原來,天然居規定,要求對對子的來客,若是對不出來,就必須自費在天字第一院住上一個月,房飯錢天然居還要多收一成!這個規定,杜絕了許多沒有真才實學的人,也是這個對子一直對不出來的原因之一! 這時,柳葉風卻笑道:“眾家姊姊,依我看,少秋可是胸有成竹,大家不必擔心!”胡珍三人轉頭看著南宮少秋,南宮少秋只是面帶微笑,向他們點點頭。 過了一會儿,內堂里走出一名四十來歲的精壯漢子,他向南宮少秋一揖后說道:“敝人侯文元,敢問公子台甫?”南宮少秋回禮后說道:“在下黃山南宮少秋!”侯文元似乎恍然大悟地喔了一聲,然后說道:“原來是三公子!公子名滿天下,當知小店的規矩!”這話語帶輕視,南宮少秋依然毫不在意地笑道:“那是當然!”于是侯文元高叫道:“伙計,紙筆侍候!” 南宮少秋拿起那只粗毫大楷,問道:“不知侯掌柜是否去過云隱寺?”侯文元說道:“敝人乃是市井粗人,足跡不出都門,今日真是見笑方家了!”南宮少秋笑道:“侯掌柜客气了!” 接著南宮少秋揮毫落筆,眾人看到他寫出的下聯后,無不擊節歎賞!侯文元更是大聲念道:“僧游云隱寺,寺隱云游僧。妙!妙!真是妙极了!公子高才,使家祖宿愿得償,請受在下一拜!” 南宮少秋扶起侯文元,又再說道:“侯掌柜,實不相瞞,五年前在下游經大佛寺,就已得到一聯,只是當時覺得不太工整,所以一直不敢來領賞。直到在下三年前游覽云隱寺,才得到這一聯!” 侯文元訝道:“這付對子,能對出一聯,就已大大不易,沒想到公子竟然能有兩聯,這非得請教請教不可!” 于是南宮少秋又再寫道:“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 “大過人”對“天上客”,以動詞對形容詞,确實不太适合,較之“云游僧”對“天上客”,差得多了!難怪南宮少秋會有此言。 侯文元細細吟誦,說道:“此聯确實較不工整,但已屬上乘之作!古人說,讀万卷書,不如行万里路!确是至理名言!公子既能提出兩聯,賞格自然必須加倍,從今日起,諸位可以在本店天字第一院,免費住宿六十天。”南宮少秋大喜道:“那就多謝侯掌柜!” 侯文元對一名伙計說道:“吳三,帶諸位貴客到天字第一院,好生侍候著!” 南宮少秋眾人跟著吳三走到天字第一院,吳三拿出鎖匙,打開門后,眾人細細地觀察著這里。只見此處,曲院回廊,細巧中不失素雅;游魚飛燕,靜謐里隱含生机!四靈無不歎道:“果然不愧天字第一院!” 南宮少秋拿了五兩銀子給吳三,說道:“伙計,食宿雖然免費,賞銀卻不可少!這點錢你拿去,我還要麻煩你辦點事。”吳三在這天然居,不知見過多少富商巨賈,卻還沒有人一出手,就是五兩銀子的賞銀,于是他笑道:“公子有什么差使儿,盡管吩咐,小的一定會為你辦妥!” 南宮少秋說道:“待會儿麻煩你到徐公爺府,請徐小公爺今晚來此赴宴!順便交代廚房,多燒几道好菜!”吳三說道:“成儿!小的馬上去辦!” 當晚,徐承祖帶著一名三十上下,略顯瘦削的俊逸男子來到天然居。徐承祖一進門,就對著南宮少秋大笑道:“好兄弟,真有你的。才剛到北京,就大大出了風頭。如今全北京誰不知道,四不公子對出了天然居的絕對,還一次就對了兩付!這天字第一院,我早就想來瞧瞧,沒想到,還是沾了你的光!”南宮少秋說道:“徐大哥客气了。這位兄台是?” 徐承祖說道:“我來跟你介紹,這位是常繼祖常兄弟,本來也該跟我一樣,是個小公爺的身份,只是如今發了霉,被貶到臨州當指揮,現在正在京里待詔!常兄弟,這位就是我常跟你提起的少秋老弟,另外四位姑娘,全都是天下有名的母老虎,你聞名已久,也不必我介紹!” 常繼祖抱拳說道:“徐老哥說笑了。在下常繼祖,見過四位姑娘和少秋兄弟!”南宮少秋和四靈一齊拱手說道:“見過常大哥!” 常繼祖是開平王常遇春的曾孫。靖難時,常遇春的儿子,鄂國公常升也和徐輝祖一樣,率領軍隊對抗太宗。再加上建文帝的母親常太后,乃是常遇春的女儿。為了這層關系,常家的際遇較之徐家更為凄慘,不但削爵,還被貶到云南的臨州衛當指揮使!仁宗死前,楊士奇曾經建議,不可以讓開平王斷了血食,這不是朝廷表彰功臣之道!于是仁宗招回常繼祖,意欲复爵。 然而常繼祖實在時運不濟,還沒走到北京,仁宗就已駕崩,而宣宗根本還顧不到他,如今可說是上不上、下不下地吊在那里! 席開之后,眾人邊吃邊聊,吃了几道菜后,常繼祖不禁歎道:“這天然居的海菜席,天下知名,果然不同凡響!少秋,咱們初次會面,就讓你如此招待,我這做哥哥的,實在慚愧万分!” 徐承祖卻笑道:“常老弟,反正是天然居侯掌柜請客,你也不必跟少秋客气。這院子里有七、八個房間,少秋他們也用不了這許多,老常,我看干脆自明天起,咱們兩人也都搬來住好了!”南宮少秋笑道:“這樣最好!” 徐承祖說道:“那就這樣說定了!少秋,你有如此才情,進京之事,可又容易了許多,明儿個晚上,我就帶你到八大去找找門路!” 楊云儿訝道:“找門路不是應該到吏部投告嗎?怎么又會跟八大這等風月場所扯上關系?”徐承祖笑道:“楊家妹子,這就不知道了。現在京里有句話,說是天下大事,一半在朝廷商議,另一半則在八大解決!” 胡珍奇道:“怎么會如此?那朝廷的綱紀何在?”徐承祖笑道:“八大的勢力,事實上正是朝廷造成的!”徐承祖遂將八大的狀況,一一道來! 徐承祖說道:“八大之名起于何時,已經不可考。一般的看法是,這個名字乃是自從蒙元定都北京后,才漸漸流傳開來。至于八大究竟包含了哪几條街?這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不過大致上,陝西巷的大同姑娘,胭脂的江南書寓,百順的清吟班,各有特色,各具風味,也都是一等一的風月場,這些必然都包含在八大內!近年來,石頭异軍突起,出現了好多紅极一時的班子。所謂解決另一半天下大事的地方,就是這些班子!” 說到這儿,徐承祖喝了口茶,繼續說道:“諸位可能不知道,本朝頒布的大明律,實在太過粗疏,官員辦事,不論大小,都必須依照案例決斷。不過,案例之多,可說是汗牛充棟,讀都讀不完!所有案例,只有那些經手十几年的吏員、書辦才清楚!六部官員名為主事,實際上卻受制于書辦!這些佐雜人員辦事,全看在銀子的份上,只要送的錢多,一切都沒問題。結果呢,常常有無能的升官,賢明的降職,有罪的開釋,無罪的殺頭等等弊端。吏部尚書蹇義蹇大人,為了消除這些問題,親自訓練了十几位姑娘,教她們熟讀案例,以及各种應對進退的禮節,然后在這石頭,開了一家探春閣。以后凡是有關吏部的事務,全都先到探春閣,讓這些姑娘了解后,依例處理,再由吏部發出正式文書結案。這些姑娘則依照事情的大小,收取費用!其他各部大人,都認為蹇大人這樣做,十分有效,又能革除弊端,紛紛仿效,就連職司風紀的都察院,也開了一家!” 眾人這才恍然,八大之所以會有如此能力,竟然是因為律法不周。 胡珍又再問道:“這樣做,難道就沒有問題嗎?”徐承祖說道:“姑娘有所不知。在石頭的這些姑娘,不但容貌要過得去,才情也都不能太差!她們辦事,絕對不會比別人差,收取的費用,也都十分合理。据我所知,去年就有几樁冤獄,還是刑部那几位姑娘查出來的!而且,自從有了石頭這些姑娘,各部處理事務,不但快得多,就連送紅包的情形,也沒有了!只不過這樣一來,各部書辦,只好回家啃老米飯了!” 南宮少秋頗有興味地問道:“徐大哥,照你這樣講,似乎各部都有自己的院子,吏部的是探春閣,這你已經說了,其他各部的,又都叫些什么名字呢?” 徐承祖說道:“戶部迎春閣,禮部宜春閣,兵部景春閣,刑部惜春閣,工部怀春閣,都察院則開了一家榮春院。這里面以宜春閣規模最小,榮春院最大。榮春院分成十三廳,分別掌管天下十三道的都察事項。另外,錦衣衛北鎮撫司計全,在韓家潭開了一家使君子,負責錦衣衛的事務。” 胡珍听此,不禁哈哈笑道:“使君子?那不是小儿的打藥嗎?”在中藥里,使君子的作用,和現在的鷓鴣菜差不多。眾人听了胡珍的話,也全都哈哈大笑。徐承祖說道:“正是!當初命名的那位老夫子,大概認為,錦衣衛這衙門,應該算是皇上專用的打藥,才會取這個名字!” 南宮少秋問道:“徐大哥,咱們明天,是不是就要到使君子去找門路?”徐承祖說道:“使君子的門路,是屬于漢王的,咱們怎么能去呢?明天咱們要去宜春閣看看!”南宮少秋奇道:“我是要到錦衣衛,怎么又跟禮部扯上關系了?” 徐承祖說道:“禮部的事務,本來就比較少,又都沒什么值得爭議之處。所以,在石頭,原本并沒有禮部的院子。宜春閣,其實是胡瀅胡大人上任后,才設置的。圣上仰賴胡大人的,乃是他在錦衣衛方面的大才。宜春閣,明里處理的,是禮部的事;暗里,卻是胡大人整頓錦衣衛的据點!” 徐承祖又再說道:“宜春閣是由一位楚云姑娘主事,据說是胡大人的干女儿。這位姑奶奶長得是花容月貌,堪稱當今八大第一花魁,不知迷倒了多少王公貴族,就連本事,也一等一的高!真不知道,胡大人打哪儿找來的?她進京才一個多月,硬是把錦衣衛的勢力搶回兩成,咱們明天就是去見她!” 南宮少秋笑道:“哦?有這等奇女子,倒是非要見識見識不可!”話才剛說完,南宮少秋就覺得徐承祖在用腳踢他,而常繼祖更是帶著詭异的笑容看著他,轉頭望去,四靈竟然全都鼓圓了雙眼瞪著他! 胡珍首先開腔:“看你這樣色眯眯的,是要去見誰啊?”楊云儿則說道:“最好去宜春閣住上十天,再讓你爹逮你回去!”歐陽紅也說道:“依我看,他這副德性,要是進了宜春閣,不被人老大耳括子打出來才怪!哪能住上十天?”柳葉風雖然沒說話,但也冷冷地看著南宮少秋! 南宮少秋立刻拱手說道:“四位妹子,這都是為了公事!公事!”常繼祖看了,在一旁打趣道:“奇怪了?這些菜里面明明沒放那么多醋,我怎么覺得酸气沖天呢?”徐承祖笑道:“常老弟,這醋海里的事,咱們還是避開點儿好!”于是徐承祖和常繼祖一同告辭,一場盛宴,就在騰騰酸气中落幕! ※ ※ ※ 八大的夜色,永遠是如此迷人。 通明的燈火;喧囂的車馬;站在門前,“張爺”、“李爺”,不斷吆喝的伙計;勢利羅唆的老鴇;卑躬屈膝的龜奴;彩袖勤的侍女;軟語溫存的姑娘;把這些加起來,正是八大典型的風光! 一杯杯美酒入喉,一道道佳肴落肚,屋子里嘹幽遠的歌聲,燭光下香澤四溢的美色。一切的一切,將這儿點綴得,就像是天堂一樣!只不過,今夜在這里揮金如土的恩客,又有几人,明日酒醒春夢后,還記得自己身在何處? 南宮少秋看了這等景象,也不禁歎道:“溫柔鄉果真是銷金窟!”常繼祖笑道:“少秋,你不是挺有經驗的嗎?怎么會有此感歎呢?”徐承祖說道:“常老弟,咱們這位少秋老弟,實際上,只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花花公子而已!”南宮少秋說道:“兩位大哥別取笑我了!” 三人走過了榮春院,來到宜春閣。這處院子和別處不同,雖然也是燈火通明,人也很多,但全都規規矩矩,沒有人敢喧嘩吵鬧! 南宮少秋不禁笑道:“看來,這位楚云姑娘,權威可不小!” 剛走進院子,就有一名伙計上來招呼,只見他說道:“三位大爺,今日已經額滿啦,對不起,明儿個請早!”徐承祖遞了一塊銀子給那名伙計,說道:“毛六,看在我的面子上,能不能請楚云姑娘抽個空?”毛六收下銀子后說道:“徐小公爺,您是知道楚云姑娘的規矩,一旦額滿,就算是皇帝老子來,她姑奶奶也是不見的!”徐承祖又遞了一塊銀子給毛六,然后指著南宮少秋說道:“這位公子,就是昨日,對出天然居絕對的南宮公子。我今日特地帶他來闖關的!”毛六老實不客气地收下第二塊銀子,然后仔細地端詳著南宮少秋,再說道:“既然是來闖關的,那又不同了。只是,前几回我引荐的那几位,文才實在太差,害我被我家姑娘罵得好慘!”徐承祖遞出第三塊銀子,再說道:“毛六,這回你放心,這位南宮公子才情甚高,你絕不會再被楚云姑娘罵了!”毛六收下第三塊銀子,這才滿意,說道:“好吧!今夜就看在徐小公爺的面子上,我就冒著再被姑娘罵的危險,帶各位到姑娘的書房等候。不過,話可說在前頭,姑娘愿不愿意見你們,我可不敢打包票!”于是毛六帶著三人,走到一處干淨素雅的房間里。 這房里擺著几張椅子,一張大書桌,牆上挂著一把包著布套的劍,牆邊的壁柜里頭擺著許多書。這些書,品類甚雜,大多是經史百家一類。壁柜上頭,擺著一張焦尾古琴,看起來甚為古雅! 三人坐定后,南宮少秋笑道:“這位毛伙儿,還真是見錢眼開!”徐承祖笑道:“可不是嗎!這毛六有個渾名儿叫毛三關,你賞銀不打足三次,他可從來不帶路!”三人都笑了起來。 過了一會儿,進來了四位侍女。當先一人,端著三碗水,小心地送到三人面前,然后襝衽說道:“小婢春云,請三位公子洗手!”第二人則拿了三條面巾,遞給三人,說道:“小婢夏雨,請三位公子擦面!”第三人送來了三杯茶,說道:“小婢秋風,請三位公子品茗!”第四人端著一個盤子,上頭擺著一棵甜瓜,放在桌上后,她用刀切開,送到三人面前,說道:“小婢冬雪,請三位公子吃瓜!” 南宮少秋細細地看著這四人,覺得春云纖柔婉約,夏雨清新可人,秋風爽俐英發,冬雪端凝穩重。南宮少秋心中暗暗想道:“婢已如此,主人更不知是何等人物?” 四人人如其名,各有各的好處,南宮少秋見了,不禁念出西廂記中的名句:“若共她多情的小姐同鴛帳,怎舍得她疊被舖床。”南宮少秋的聲音甚細,春云四人并未听見,不過徐、常兩人卻都听個明明白白!徐承祖笑道:“怎么?少爺你的色心又動啦?”徐承祖說完,三人一齊哈哈大笑,春云四人,全都不解地望著他們。 笑聲方落,春云立刻說道:“小婢听說,三位公子是來比試文才的,不知三位可知道我家小姐的規矩?”南宮少秋說道:“有何規矩?還請姑娘明示!”春云說道:“咱們這里,既不是省城會考,也不是三元殿試,什么四書八股,全都不必理會,只要能對對子就行!” 事實上,對對子要比寫八股文難得多了!寫八股文,只要熟讀四書,依照既定格式,再用點巧思,雖然不見得好,但還是能作出文章來。對對子卻不然,題目可以包含經子百家、歷史典故、鳥木魚,可說是無所不包。最難的,就是那种触景生情的對子,先要找出合用的景物,再加上貼切的詞句,做成對子,這實在太過于困難!也因此,前人的筆記、文集上頭,記載的許許多多只有上聯的“絕對”,几乎全都是即景之作! 听了春云的說詞,常繼祖笑道:“四位姑娘,那咱們三人,今天可真是來對了!這位南宮老弟,昨天才對出天然居的絕對,可說是當今天下對對子的第一把好手!你若是叫他寫時文八股,才真是要了他的命!” 南宮少秋接道:“四位姑娘,別听常老哥說的!在下想知道,若是在下今日僥幸,過了楚云姑娘那一關,不知有何好處?” 夏雨說道:“公子若是能過關,我家小姐當致贈白銀千兩!而且,若是公子愿意當官,我家小姐還會幫公子尋個出身!”秋風接道:“但若公子過不了關,那又如何?”南宮少秋說道:“若是在下敗陣,不論楚云姑娘有何吩咐,在下絕不推辭!”秋風又再說道:“如此甚好!本來,來客只要能過了姑娘那關即可;不過今日高明當前,咱們姊妹四人,想先請教請教,不知公子意下如何?”南宮少秋說道:“那就請四位賜教一二!” 四女一同說道:“那咱們就放肆了!” 接著,春云當先站起,指著窗台上,剛剛徐承祖洗手時,在那儿的水滴說道:“凍雨洒窗,東二點,西三點!”南宮少秋立刻拿起甜瓜盤上的刀,把剩下的瓜,又切了几片,然后說道:“切瓜分片,上七刀,下八刀!” 南宮少秋這一對,不但即景,更是貼切!徐、常二人听了,一同樂道:“好兄弟,真有你的!”春云听了,也不禁佩服万分!于是春云襝衽說道:“公子高才,小婢佩服!” 夏雨卻說道:“大姊這關過了,還有我呢!公子,請借摺扇一用!”南宮少秋把扇子遞給夏雨。這把扇子上頭,畫著一條戲水游龍。夏雨拿著扇子搖了几下,說道:“扇面畫龍龍戲水,扇動龍舞!”南宮少秋看了看屋內各處,然后指著秋風的鞋子,那鞋面上繡著鳳紋和一朵牡丹。南宮少秋說道:“鞋頭繡鳳鳳銜花,鞋行鳳飛!”夏雨將摺扇還給南宮少秋,說道:“公子确實高明,小婢認輸!” 這時,秋風站起來,走到書柜,抽出論語,然后高聲說道:“論語二十篇,唯鄉党篇無子曰!”南宮少秋不甘示弱,也走到書柜旁看了看,將易經抽出,然后說道:“周易六四卦,獨乾坤卦有文言!”秋風听了,雖然不服气,但也不得不承認,南宮少秋确實非常厲害。 冬雪對著南宮少秋福了一福,說道:“公子捷才俊敏,世所難及,小婢十分佩服!不過,小婢這一聯,是個聯謎,公子只要說出,所射何字即可,不必勉強對出!”這段話軟中帶硬,意思是說,這一題實在太難,憑你南宮少秋這點本事,是絕對無法對上的! 南宮少秋不理冬雪語含的譏笑之意,只是微微笑道:“還請姑娘指教!”于是冬雪緩緩念道:“黑不是,白不是,紅黃更不是,与狐狼狸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獸!” 徐承祖听了之后,用手拍著后腦袋說道:“這是什么玩意儿?少秋,你到底听明白了沒有?”南宮少秋說道:“徐大哥,我已想出這一聯的謎底是何字,不過,若是要對上,還得再想想!” 眾人只見南宮少秋在廳里走了一圈,喝了杯茶,又吃了片瓜,這才說道:“冬雪姑娘,我這一對,也是個聯謎。你的謎底,就在我的謎底之中!” 冬雪不相信南宮少秋這么快,就能對出這一聯,而且,竟然也是個聯謎,不禁訝道:“還請公子指教!” 于是南宮少秋學著冬雪的語調,緩緩念道:“詩有他,詞有他,論語也有他,對東西南北模糊,雖是短品,卻是妙文!” 冬雪沉吟良久,將南宮少秋的對子反覆吟誦,這才恍然歎道:“古人七步成詩,公子七步成對,小婢佩服万分!” 徐承祖在旁邊高叫道:“少秋,你們到底在打什么啞謎啊?”南宮少秋這才向眾人解釋。 原來,冬雪那一聯,影射的,是個“猜”字!自古以來,五色指的是黃黑紅白青,既然黃黑紅白都不是,自然就是個青字;接著又說,与狐狼狸狗仿佛,意思就是,這個青字,還得加上個犬旁,合起來,就成了個“猜”字! 南宮少秋那一聯更妙,影射的,竟然是個“謎”字!先是詩詞論語,這四字里面都有的,就是個言字旁;對東西南北模糊,迷路了,自然找不到方向;言加迷,合起來,正是一個“謎”字! 而且,沒有“謎”,哪來的“猜”呢?所以南宮少秋才會說:“你的謎底,就在我的謎底之中!” 听了南宮少秋的解釋,眾人無不歎服,徐承祖和常繼祖更是高興得大叫大笑!徐承祖叫道:“少秋!連這种沒頭沒腦的謎題,你都做得出來,真不知道,天下間還有什么事情能難得倒你?” 然而,秋風是個要強好胜之人。她心中想道:“你能解出這四題,确實不簡單。但是這一聯,我就不信你能對上!”只听見秋風突然叫道:“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頭面!” 南宮少秋听了之后,不禁暗笑于心。他想道:“你若是隨便出一題,我也許還真會被你難住了。這种自古相傳的難題,我豈有不知之理?”于是南宮少秋收起摺扇,點著春云四人,一字一頓地說道:“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這一次,南宮少秋把春云四人,比成了魑魅魍魎等鬼物,春云四人自知對方太過高明,罵人不帶髒字,四人全都羞紅了臉。于是春云四人一齊說道:“小婢得罪公子,請公子見諒!” 這時,屋外突然響起一陣清脆的笑聲:“春云,你們四人今天總算知道,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了吧!”春云四人看見來人,一起拜伏下去,齊聲說道:“小姐!” 話聲剛落,從屋外极輕盈柔緩地走進一人。這人穿著一身青藍底襯淡紅花的云裳,行走之間,帶著一种优雅迷人的律動,臉上盈盈地笑著! 南宮少秋看清來人后,不禁暗自歎息!這人的美,以及全身散發出的柔雅气質,卻被她臉上那雙入鬢的劍眉破坏了!那雙眉,在這人臉上,顯得是如此不調和,以致于,即使這人臉上帶著笑,雙眉之間帶著的濃重英气,卻使她看起來,是如此地凜然不可侵犯!這人對著南宮少秋三人行了一禮,說道:“楚云見過三位公子!”被楚云的气質所懾,南宮少秋三人不由自主地還了一禮! 南宮少秋說道:“姑娘天人之姿,在下得能拜見,幸何如之!”楚云笑道:“公子過獎!剛才我在前頭,听說這儿來了一位才子,連忙赶了過來。方才听了公子和春云四人的問答,楚云自知不如,不必再比了!公子今夜闖關成功,楚云在此恭賀!”接著楚云向四婢說道:“春云,去拿一千兩的銀票來!” 南宮少秋卻說道:“姑娘不必如此!在下今夜來此,闖關是假,想要拜見姑娘,才是本意!”楚云說道:“喔?不知公子找我,有何指教?”南宮少秋說道:“在下自負一身本領,想賣予帝王家,卻又不耐科考!听聞姑娘此處,可以幫人尋找門路,所以今日特地前來請教一番!” 楚云說道:“話是不錯!不過,我所能決定的,都只是一些低三下四的職位,對公子這等人才,恐怕不太适合!”原來,楚云听了南宮少秋對的對子,愛惜南宮少秋這等人才。楚云又知道,現在朝廷即將有大亂,不愿南宮少秋牽涉進來,才會故意推辭! 徐承祖說道:“楚云姑娘,咱們雖然不曾見過面,你的本事,我在京里可听了不少!你這話,可說得太客气了!”楚云笑道:“徐小公爺,我只是一名無拳無勇的歌姬而已!小公爺這話,可實在太抬舉我了!” 南宮少秋問道:“難道姑娘當真不愿幫忙?”楚云說道:“公子來自黃山劍魂山庄,江湖事業可說是一片大好,又何必來淌官場里這片渾水呢?”南宮少秋說道:“江湖事業,有我大哥在,就行了!在下覺得,保國安民,才是好男儿一生事業所在!”楚云听此,也不禁為之動容。 半晌之后,楚云才又說道:“公子既有此心,楚云也無話可說!鴻臚寺卿楊善楊大人,在西山有一處別墅,公子可知位于何處?”徐承祖說道:“怎不知道!那是我家每年中秋賞月之所!”楚云說道:“如此甚好!明日未時正,我和義父,在那里恭候各位大駕!”南宮少秋這才向楚云一揖,說道:“多謝姑娘!” 接著楚云走到壁柜旁,拿起那張琴,擺到書桌上。又拿起一根律管,調好了弦,這才向南宮少秋等人說道:“各位公子今夜來此,就是有緣!楚云當獻唱一曲,讓各位公子不致空手而返!” 徐承祖立刻叫道:“少秋!楚云姑娘唱曲的本事,在京里,可是眾人皆知的!只可惜,听過的人實在太少。她今日肯唱,可說是給了咱們一個大面子!待會儿,你可要好好謝謝楚云姑娘!” 楚云微微一笑,雙手立刻撥挑起來,一串錚的琴音,從楚云纖纖十指間,流瀉出來,眾人的心緒,不由被牽引到飄渺的遠方。听了前奏,南宮少秋知道,楚云彈的,正是南宋白石道人的名作暗香! 前奏過后,楚云啟齒唱道:“舊時月色,算几番照我,梅邊吹笛。”此時正是七月初,溽暑的熱气,到了夜間仍然絲毫不減。然而,楚云才唱了一句,眾人似乎已被帶到大雪紛飛的西湖,走在雪影梅香之中! 楚云越唱越是清越,眾人的思緒,也越飄越遠。當楚云唱到“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這一句時,南宮少秋竟然不由自主地高聲和了起來!南宮少秋想起小時候,跟著叔祖,在西湖踏雪的景象。千樹壓,西湖寒碧!這是南宮少秋一輩子也難以忘怀的美景! 楚云并不因為南宮少秋的唱和,感到不快,她反而凝望著南宮少秋!兩人四目相投,在那一瞬間,兩人竟然有心意相通之感!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