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六回 兩萬里征途尋聖地 哈達鋪報紙定方向


  紅軍攻克臘子口後,來不及執行俄界會議所決定的改編陝甘支隊的決議,迅速向東北方向70餘公里處的岷州挺進。
  9月18日,紅1軍團直屬偵察連剛過臘子口不遠,在一個村莊準備吃午飯,「噠噠噠」的馬蹄聲由遠而近。
  軍團部派來的通信員翻身下馬,向偵察連連長梁興初和連指導員曹德連敬禮:「報告!左參謀長請你們到軍團接受任務。」
  梁連長一聽說是軍團參謀長召見,連忙向通信員問道:
  「什麼任務?能不能先透露點消息。」
  「不清楚。但肯定是大任務。好像是毛主席親自佈置的,毛主席交代說曹指導員必須去。」通信員下馬後氣喘吁吁,又說是大任務,一時弄得偵察連全體指戰員的情緒立刻緊張起來。
  「毛主席佈置的!他親自把任務交到了我們一個小小的連隊?」梁連長似乎感到有點稀奇。
  偵察兵們看到軍團部的通信員策馬而去,都交頭接耳地探聽:「什麼重大任務?前面是不是有敵人重兵,需要我們去捉幾個活的回來?」
  「走!曹指導員,我們兩個現在就去,肯定是一個艱巨的戰鬥。」梁連長把連裡的事情向劉雲彪副連長說了一下,拔腿就走。
  梁興初和曹德連跑步來到軍團指揮部。果然,毛澤東和林彪等軍團領導正在一起,有說有笑,圍著一張大地圖在比劃著什麼。
  「報告參謀長,我們來了。」梁興初和曹德連先向軍團參謀長左權請示任務。
  「來得這麼快。」左權向一邊走了幾步,開始佈置任務。
  「什麼任務?」梁興初迫不急待地問。
  「你們連立即出發,進到哈達鋪,具體任務是偵察敵情,籌集糧食和物資。」左參謀長指示道。
  「就這些?」梁興初感到所接受的任務原來還是些例行的常規偵察任務,並不是什麼特殊重大任務,有些出乎意料。
  「毛主席還要給你們親自佈置任務。」左權說,隨即問林彪、聶榮臻:「你們還有什麼指示?」
  聶榮臻政委正在看地圖,他轉過身來,說道:「甘肅是少數民族地區,特別是回族居多,因此我們不能在這裡搞打土豪鬥爭。你們是先遣部隊,要很好地帶頭執行民族政策,尊重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做好北上抗日的宣傳工作。」
  林彪正想說些什麼,毛澤東走了過來,他把右手食指向空中揚了揚,幽默地說道:「我只補充一點,就這麼一點點。指導員你注意,給我找點精神糧食來!國民黨的報紙、雜誌只要近期和比較近期的,各種都給搞幾份來。這是一個特殊任務喲!注意,最好能把近期的報紙找一些來。」他十分強調地連續說了幾遍「近期的報紙」。
  「保證完成任務!」梁興初和曹德連回答,他們到這時才明白毛澤東的「重大任務」原來是要精神食糧,要近期的報紙。
  梁興初和曹德連接受任務後,回到連隊立即召開骨幹會,傳達任務,研究分工。最後決定,由連長梁興初負責籌集糧食等物資;指導員曹德連負責收集國民黨的各種報紙、雜誌和宣傳紅軍政策;副連長劉雲彪負責偵察和警戒。在研究完成任務的方法時,大家一致同意化裝成國民黨中央軍進入哈達鋪,以便能順利搞到報紙,執行好這一任務。
  午飯後,偵察兵都換上了國民黨中央軍的服裝,大搖大擺地出現在通往哈達鋪的大道上。偵察連出發地距哈達鋪有15公里,他們下午4時多出發,天剛黑時就順利到達哈達鋪鎮邊。
  城門口,幾個把門的鄉丁點頭哈腰:「歡迎,歡迎。歡迎國軍光臨。」
  梁興初帶著中校軍銜,曹德連帶著少校軍銜,率領偵察連耀武揚威地進入哈達鋪。
  哈達鋪的國民黨黨部書記、鎮長和保安隊長等人聽說後,都趕緊出來迎接,他們果真把紅軍偵察兵當成了國民黨的中央軍,連忙張羅吃飯和住宿。
  國民黨軍駐岷州魯大昌師的一個少校副官,剛從甘肅省城蘭州回甘南探親,路過哈達鋪,帶著幾個馬馱子,也趕來看熱鬧。
  在鎮公所,梁興初剛一坐下,也就假戲真做,對鎮長等人吩咐道:「我只是打前站的,我們的長官和大部隊還在後面。
  你們趕快派人去籌備糧草等物資。」
  「請問大軍有多少人馬?我們好去準備。」鎮長在燈光下伸長脖子問,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明天有1個軍,有1萬多人吧,你們要準備1天的吃的,另外再準備點糧食用於攜帶,這些都是急著用的,一定要保證數量,準時完成。」梁興初翹著二郎腿佈置軍糧籌備。
  「保證完成,保證完成。」鎮長掐著指頭算計,大概需要10多萬斤糧食。這個數目對哈達鋪這個小鎮來說不是個小數字,但鎮長還是硬著頭皮應了下來。
  劉雲彪佈置好警戒就訊問保安大隊長有關軍情。
  在梁連長佈置籌糧任務同時,指導員曹德連帶1個排趕到了郵局,開始為毛澤東尋找「精神食糧」。
  哈達鋪是岷縣南部繁華的一個集鎮,雖然只有一條小街,但這裡地勢平坦,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最出名的是這裡所產的中藥材當歸,以「岷當」之名享譽全國,暢銷鄰近各省,甚至連天津口岸的客商也來到這裡,長年經營藥材。作為「岷當」主產地和集散地的哈達鋪,因此客商雲集,人口也比較密集。尤其是各地客商的到來,為這座小鎮帶來了外地的文明和新聞,鎮上還特設了郵政代辦。這在當時交通閉塞的甘肅農村來說,郵局並不是多見的。
  郵局有一個單獨的大院,但郵所僅僅有1間房子,不多的郵件放在兩個木箱子中。偵察兵們一進入郵局,便把有字的東西都收集起來,抱到了曹指導員的面前。
  「家信一律挑出,這個對我們沒有用處。主席不要這樣的食糧,他要的是報紙和雜誌。」曹指導員在燈光下邊翻揀郵件,邊把沒有用的東西讓戰士們又抱了回去。
  郵差在一邊解釋:「老總手下留情,這些都是那些做生意的老闆向外發的信。昨天到的信和報紙都送給他們了。」
  「你們這裡還有報紙嗎?」
  「有幾張過去的報紙。」郵差說著,到櫃台底下摸出一卷紙來。
  曹指導員翻看著那幾張發黃的報紙,他一看出版日期和內容,就感到很不滿意。春耕的消息在這時無疑是遲到了兩個季節。
  偵察兵們不滿意地走出郵局。曹指導員仍把那幾張過時和文不對題的報紙帶了出來,塞進背囊中。
  「走,到那邊去看看。」曹指導員說,他惦記著郵差所說新到的報紙在旅館客商的手中。從蛛絲馬跡發現線索,順籐摸瓜,總能找出點名堂,這是偵察兵的基本功和經驗。
  旅館就在郵局的旁邊,外地來的商人和過路的客人大多住宿在這裡,大多數客人吃晚飯後蹲在房間內正在油燈下或搓麻將,或打紙牌賭博;也有的把娼妓帶進旅館,淫笑聲從門縫中鑽出,引得隔壁房間中喝酒的漢子們一邊猜拳行酒令,一邊夾雜進一些污言穢語。
  偵察兵們荷槍實彈跨進了嘈嘈嚷嚷的旅館。
  「檢查,統統打開門,我們要檢查。」偵察兵們敲開了一間間房門。
  「咚咚,咚咚!」急促的敲門聲把旅館中所有的人都驚了起來。
  「弟兄們,是自己人。我帶的這些東西絕對沒有半點赤匪和違禁的東西。這是我的證件。」那個半個小時前在城門口看熱鬧的國民黨軍官也住宿在這裡,他打開房門,自我介紹說是魯大昌部的少校副官。他帶有幾匹駱駝馱子和馬匹都拴在院子裡,幾個馬馱子則放在房間裡。
  「打開!我們要例行檢查。」曹指導員命令說。
  「沒有什麼,只不過是我回家帶給家眷的一些衣物和布匹。」這個少校副官見曹德連與自己的軍銜一樣,又坐回到床沿上。他的身後被窩中,兩個長髮女人緊緊把一床被子抓在身上,渾身都在打哆嗦。
  「把馬馱子打開!我們要檢查。」曹德連向身後的戰士們說道,槍口指向了那個少校副官。
  幾個馬馱子打開了,除了那個少校副官所說的衣物和布匹綢緞外,還有許多此地鮮見的玻璃杯子、酒具等玻璃製品裹在布匹中,許多印刷精美的美人圖和年畫也裝了兩個馱子,外面用報紙包裹得嚴嚴實實。這些東西在這裡肯定能賣大價錢。原來這個少校副官在借回家之機也捎帶著做點生意。
  曹指導員把包東西和裹年畫的報紙統統收集到了一起,連少校副官床頭上正在看的報紙和書籍也一併交給一個偵察兵,其它的東西又裝回到馱子中。
  「好了,你的檢查通過了。這些廢報紙我們要帶回去檢查一下,明天上午你可到鎮公所來取。」曹指導員說。「那些破報紙我不要了。可那本《孫子兵法》你們要還我,我是借的別人的。」
  「別囉嗦了,什麼老子、孫子的。老子才不看你孫子的兵法。」一個偵察兵不懂得《孫子兵法》是本什麼樣的書,信口開河說道。
  曹指導員順水推舟對那位少校副官說道:「那好吧,麻煩你跟我們走一趟,等一會我們檢查完後,你就把這些書帶回來。」
  少校副官對這伙「國軍」沒有動馱子裡的貴重東西而對幾張破報紙感興趣,覺得非常不可理解。他把兩個牽駱駝的隨從喊過來看守馱子,照看那兩個女人,然後不加懷疑地跟著曹指導員進了鎮公所。
  偵察兵們從其它房間客商那裡也搜集到了幾張報紙。
  曹指導員帶領偵察兵們有獲而歸。他們從旅館中查獲的這七八張報紙有3張是近期報紙,有天津《大公報》,還有《山西日報》等,這些報紙多是8月初印行的,已經過去1個半月了,報紙上面所登載的新聞在內地早已成了舊聞。但在這偏僻的甘南小鎮來說,報紙上所報道的消息都還是最新新聞。
  幾個識字的偵察兵和曹指導員翻揀撫平著報紙。
  一條登載著吳煥先、徐海東率領紅軍連克兩當、秦安、德隆等縣城的消息首先映入大家的眼簾。
  「看呢,這裡,還有陝北『劉志丹匪區略圖』,說是6座縣城失陷。」偵察兵們真是高興地一個個蹦了起來。這條消息報道的是陝甘紅軍在7月下旬打破國民黨軍第2次「圍剿」,共殲國民黨正規軍4個營又4個連2200餘人,民團、地主武騎3000餘人,解放了安定、延長、延川、安塞、靖邊、保安等縣城,使陝甘與陝北兩塊根據地連成了一片。
  「連長,快來看呀!陝甘有劉志丹紅軍,還打了大勝仗!」
  曹指導員招呼剛佈置完籌集糧食任務回來的梁興初。
  中央紅軍長征走了1萬多公里,還從沒有看到過蘇區,大家一聽說陝甘寧有那麼大的地方,那個高興勁頭就別提有多麼興奮了。
  「哪裡?快給我看看!」梁興初迫不急待地接過報紙。
  「消息登在這裡。看這標題赫然是『赤匪軍』。我就愛看這『赤匪軍』3個字。翻過來看,快翻過來看,還有他們說的『匪區略圖』,這麼大的一塊地方,比我們原來中央蘇區的革命根據地還大,這圖應該稱作陝北革命根據地略圖才對。」一個偵察兵喋喋不休地說,若在平時,梁連長早就瞪眼睛了,可在這時即使多餘重複的話,聽來都是激動人心的佳音。
  曹指導員在這條消息上畫了重重的紅槓槓,以引人醒目。
  為了能讓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早點看到這一好消息和供軍團首長及時瞭解敵情,梁連長和曹指導員商量決定,將收集到的報紙和魯部少校副官,乘夜秘密送走。
  是日,毛澤東率領中央紅軍翻越岷山,這座千里大雪山在當地又稱為大刺山。這天晚上,毛澤東到達岷山腳下的鹿原裡,就部隊的行動部署和嚴整紀律問題,致電彭德懷等人,要求「部隊嚴整紀律,沒收限於地主及反動派,違者嚴處。」
  並電告彭德懷:哈達鋪已被紅1軍團前衛部隊佔領。
  9月19日拂曉,從哈達鋪返回的紅1軍團偵察兵將俘虜和報紙首先送到了軍團部林彪和聶榮臻身邊。那個少校副官到這時才知道自己在毫無戒備的情況下已經成了紅軍的俘虜。
  報紙送到林彪的手中,他眼睛直盯著報紙上的紅槓槓,愣了。
  「哈哈,我的媽呀,革命成功了!」平時很少有笑聲的林彪這時開懷大笑。
  「閻錫山部不進攻陝北紅軍劉志丹部……。」聶榮臻手持一張《山西日報》,一邊讀著,一邊把通信員喊來,高興地說:「快,快把這張報紙送給毛主席。陝北還有一個根據地哩,這真是天大的喜訊!」
  俘虜和報紙很快就送到了毛澤東等中央領導人面前。
  「把這個少校副官還給林彪處理。一定要優待和寬大,他為我們『送』來了這麼多精神食糧,立了大功。」毛澤東對這個活人不感興趣,而是對那些報紙視若珍寶。他在看了偵察兵帶回來的報紙後,高興至極,大喊道:「大家快來看啊,陝北有『匪軍』呢!」
  「匪軍軍長劉志丹轄3個師,……槍有萬餘。」
  「現在陝北狀況,正與民國二十年之江西情形相彷彿。」7、8月份的天津《大公報》上,連續幾天登載「陝亂」,稱:「全陝北二十三縣幾無一縣不赤化」,「全陝北赤化人民七十萬,編為赤衛隊者二十餘萬,赤軍者二萬」。這些消息對毛澤東來說,無疑是等於從反面全方位地得知了陝北蘇區和劉志丹、徐海東紅軍的消息。
  「國民黨報紙上的匪軍?徐海東、劉志丹兩部紅軍!這消息振奮人心呀!」林彪高興地手舞足蹈,他在這時顧不得審訊俘虜,也來到毛澤東身邊共享福音。
  毛澤東、張聞天和林彪、聶榮臻等人議論開了,笑容滿面地連聲說:「好了!好了!我們快到蘇區了。」
  「我們的偵察兵這次出擊收穫最大,把劉志丹的根據地給『抓』來了,哈哈!」毛澤東笑聲朗朗,並說道:「好,就這樣,從哈達鋪起,梁興初的偵察連作為先頭部隊。每到一個城鎮,他們要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完成我所部署的特殊任務:給中央找點精神糧食來!」
  「一定完成任務。」梁興初和曹德連見毛澤東這麼高興,也在一邊樂的抿著嘴直笑。
  紅1軍團偵察連即從哈達鋪到陝北根據地期間,多次把搜索到的報紙、雜誌和書籍送到毛澤東的手中,對毛澤東初到陝北指揮作戰和確定戰略方針起了重大作用。
  萬物世界總是互相聯繫的。雲遊哈達鋪的客商們那曾想到,「岷當」帶給他們了巨大的財富;而「岷當」帶給中國革命的更是一條萬金難求的信息。就在這甘南小鎮,一種中藥材給小鎮帶來了繁華和昌盛,而攜帶這中藥材外走的客商給大山帶來的不僅是金錢,他們還帶來了現代文明,僅如刊登著各地新聞的報紙。而就是這從出版發行到郵寄到哈達鋪時已過去1個半月的「舊聞」報紙,帶給毛澤東和他所領導的中央紅軍的卻是張張「捷報」。
  當地人有《岷歸謠》恰合其事:
    看,看,看,看啊看,獻百條哈達鋪上見;
  給,給,給,給啊給,有千畝聖地待主回;
  走,走,走,走啊走,盼萬里雲仙到村口;
  樂,樂,樂,樂啊樂,喜岷山當歸逢佳客。
  9月19日下午,毛澤東率領紅軍大隊開進哈達鋪。
  走出茫茫草地、皚皚雪山的紅軍指戰員們,一進入甘南地區,猛然間聽到狗叫雞鳴,看到莊稼村舍和路上跑著的馱貨物的小毛驢,無不熱淚盈眶。哈達鋪的居民絕大部分是漢族和回族,所講的漢話雖然不太好懂,但這對3個多月來在藏區受到語言障礙的紅軍來說,現在聽到漢語,那真是如同回到家鄉一樣親切。
  哈達鋪的貨物比較豐富,引起了指戰員們的「搶購」之風,不管買到什麼東西都如獲至寶。有人買了許多各種顏色的布,問他做什麼,他卻只是樂呵呵的笑,那神情是在說能買到東西就夠高興了,還管它有什麼用,做什麼?結果這些花布在這位紅軍戰士欣賞了半天後,獻給全連做了擦槍布;司號員的軍號上飄起了一束幾乎拖著地的紅綢子。吸煙的人更是高興得合不上嘴,「單刀」、「雙刀」、「白飛機」、「哈德門」
  等品種的香煙裝滿了衣袋,互相遞來遞去地品嚐。
  紅軍嚴明的紀律和友善態度贏得了當地群眾的愛戴,群眾紛紛邀請紅軍到自己家中作客。
  哈達鋪的婦女對紅軍中的女兵很感新奇:「隊伍中怎麼會有女的?她們很可能是假女人吧!」
  有些大膽的婦女主動與那些剪短髮、穿軍裝、皮帶上挎著手槍的女紅軍搭話,前後仔細端詳審查,然後把她們請到家中:「你們真是女的?」
  「那還有假!」
  女紅軍冷不防被這些家庭主婦們從前面向胸脯上摸了一把。
  「是真的!嘻嘻!嘻嘻!」
  「咯咯,咯咯,咯咯咯!」大家都大笑起來。
  毛澤東進駐哈達鋪後,與張聞天一起住在鎮中的「義和昌」藥店後院一座僻靜的平房裡。中央決定在這裡休整數日,恢復體力,補充軍需。
  當毛澤東聽說紅四方面軍在紅大學習的人多數都被李特裹脅回去,卻有一位團政委跟了來後,親自找到了竇尚初政委。
  「你為什麼不回去?」毛澤東問竇政委。
  「紅一方面軍也是黨的領導,也是革命。」竇政委回答。
  「好,好,回答得好。看來張國燾在紅四方面軍中也並不是一統天下嘛,紅四方面軍中的絕大多數幹部是會覺悟的,只不過他們覺悟的不如你這個團政委早。」毛澤東對竇政委的行動表示讚賞和鼓勵。
  接連幾天,毛澤東和張聞天等人傳看著那些報紙。這些意存敵意而又誇大國民黨軍戰果的報道,在此時卻成了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所談論的最開心的話題。
  長征從此不再是不知目的地的大退卻,紅軍終於把長征轉換為勝利。
  9月22日,毛澤東召集紅1、3軍團和中央軍委縱隊的團以上幹部,在哈達鋪一座關帝廟中開會。笑容滿面的毛澤東今天看來有很多話要講,他的情緒也很快感染了與會的全體紅軍將士。
  「同志們吶!我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我們就要到陝北根據地了!感謝國民黨的報紙,為我們提供了陝北紅軍的比較詳細的消息,那裡不但有劉志丹的紅軍,還有吳煥先、徐海東的紅軍,還有根據地。我們要抗日,首先要到陝北去。」
  全場歡呼雷動,經久不息。
  「擁護中央北上抗日的正確路線!」
  「到陝甘根據地去!」
  口號聲震天,響徹哈達鋪。
  毛澤東繼續講話,說:「我們要北上,張國燾要南下,張國燾說我們是機會主義。究竟哪個是機會主義?事實會證明一切。目前,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國,我們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陝北去,與劉志丹的紅軍會合。我們的路線是正確的,現在我們北上先遣隊的人數是少一點,但是目標也就小一些,不顯眼,不張揚,空隙中容易過日子。大家用不著悲觀,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我們現在比1929年初紅4軍下井岡山時的人數還多哩!在俄界時我們擬定改編陝甘支隊,現在我代表中央正式宣佈改編,由彭德懷同志任司令員,我兼政委。」
  台下又是一片舉槍如林的歡呼聲。
  新編成的陝甘支隊,下轄3個縱隊,林彪任支隊副司令員兼第1縱隊司令員,聶榮臻任第1縱隊政委,下屬第1、2、4、5、13大隊,也即是5個團。第2縱隊司令員由彭雪楓擔任,政委由李富春擔任。第3縱隊即中央軍委縱隊,由葉劍英任司令員,鄧發任政委。
  「大家一定要振奮精神,繼續北上。我們從現地到劉志丹同志創建的陝北根據地只不過幾百里了。」毛澤東動員說:「經過兩萬多里長征,久經戰鬥、不畏艱苦的紅軍指戰員們,你們一定能以自己英勇、頑強、靈活的戰略戰術,和以往的戰鬥經驗,來戰勝一切困難,到達陝北根據地!」
  毛澤東在這次講話中公開使用了「長征」一詞,這在過去是沒有過的。幾天前的俄界會議所頒發的中央文件,因為是機密文件,其中雖然首次提出「長征」一詞,但並沒有向下傳達。因此,自從毛澤東這次講話後,「長征」這一新名詞從1935年9月中下旬開始,由中央紅軍還未完成的長征路上傳向全中國,傳遍全世界。從戰略大轉移開始就堅持記筆記的紅軍指揮員蕭鋒,在以前的日記中從來沒使用過「長征」這個詞,但在聽了毛澤東的這次講話後,在第二天的日記中即使用了這一新的名詞。從此後,「長征」一詞便被廣泛使用和宣傳,出現在常用語言和詞典中。
  在紅軍離開哈達鋪的這天早晨,毛澤東來到紅軍大學學員隊,科長周士第把30多名中高級幹部集合起來,請毛澤東講話。
  「好,好,集合。我說兩句。」毛澤東今天的精神很好,他講道:「草地從此結束,我們的腳已跨入甘南,快要邁進陝北的地界了,但今後仍會遇到許多困難。來,聽我的口令,前排的同志,——向後——轉!你們自己都互相看看。」
  大家互相望了望,都感到好笑,不知毛澤東是何用意。
  「同志們,你們說人死了還能活嗎?」毛澤東突然提出了這麼一個問題。
  「當然不能活了。」
  「你們看一看,我們的人比過草地前是多了還是少了?」毛澤東繼續問。
  「現在只剩幾千人,當然是少了。」
  「你們再看看,大家是瘦了還是胖了?」毛澤東接著又問。
  「爬雪山過草地,條件那麼艱苦,吃的都沒有,當然是都跑瘦了,餓癟了。」
  「你們的回答都是對的。人死了是不能再活的,那我們活著的人,身上的擔子就更重了。但是,我今天告訴大家的是,我們人少了,今後肯定會多起來;我們都瘦了,今後肯定會胖起來。好了,我的講話完了。出發!」
  隊伍上了路,大家的思路也在向前蔓延著,反覆回味著毛澤東這意味深長的講話——人會胖起來,人肯定也會多起來。
  哈達鋪一過,紅軍前鋒偵察警戒部隊一直前伸到甘南重鎮岷州。
  岷州之北的大河灘,毛澤東吃著這裡回民烙的大燒餅讚不絕口:「呵,臉盆這麼大,真香!蔣介石可沒有這個口福喲。」
  在大燒餅飄香的裊裊炊煙中,紅軍踏上了隴東高原,準備翻越六盤山。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