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文化大革命開始到現在,我們的張莊生產隊一直是安穩的。大家都感謝我們的張隊長。要不是他在大躍進的年月裡鬥著膽子抗上藏糧,我們還不知要餓死多少人呢。所以,不論外面的人怎麼鬥爭自己的幹部,我們還是把這位隊長當作「青天」敬著、愛著。也依舊像從前一樣忍受著他的粗話和吵罵。鄰村的小郝莊生產隊就和我們不一樣了,他們的郝隊長在那幾年作惡太多,冤魂債主一起找他算帳了。他以前對社員們做過什麼,如今社員們都如數奉還。打、罵、餓,這是最常見、最輕微的懲罰了,跪在石子上,大冷天剝光了上衣站在寒風裡,滋味就不大好受。雖說社員與他都是同族的叔伯兄弟,但是打起罵起他來卻既不心疼也不手軟。他的屁股給打爛了,西裝褲不能穿,只好穿老式的大襠褲,走路時還要捂著屁股。 小郝莊的社員們來找過我們的隊長,要我們生產隊與小郝莊生產隊的貧下中農聯合起來,把大隊和公社的那些欺壓過百姓的幹部都給揭下來。我們的隊長不同意。張隊長說,鴨子吃稻,一還一報,報應來報應去還是老百姓吃虧。算了,你們心裡有氣,對老郝要打就打幾下,要罵就罵幾句,叫他知道厲害,下次不敢再幹就行了。千萬別朝要緊的地方打喲,出了人命是要吃官司的。咱要揍死人家一個都跑不了。當家作主!哼!你們要是記住了我說的這個理兒,就不會吃大虧。不要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小郝莊的人聽了我們隊長的話,所以郝隊長還活著,爛了的屁股也結了疤。 可是想不到如今周純一的事情影響到我們生產隊,是非又顛了個個兒,郝隊長又神氣起來了。屁股雖然爛了,頭腦還好好的,所以周圍發生的什麼事他都知道。他知道周純一的問題不是孤立的,全省都有一股邪氣,要反對三面紅旗,為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翻案,為彭德懷翻案。他甚至於說得清《海瑞罷官》這齣戲和彭德懷的關係:彭德懷根枯葉爛心不死,所以叫一個姓吳的寫了這齣戲,為自己叫屈。可是無產階級司令部不是好惹的,毛主席定下的案子誰也翻不了。他當然還知道周純一和我的關係,他說他看見過周純一幾次到我家進行反革命陰謀活動,張隊長還和他一起吃過一頓飯呢。周純一被捉住的消息一傳到我們那裡,他就到了書元家,問我和高凡的下落。書元告訴他我們到高凡老家去了,他不信,說八成和周純—一起被抓了。書元嫂子是小郝莊人,「大躍進」時曾經為了吃飯做過郝隊長的相好,自從嫁給書元哥就再也沒有瓜葛了。可是現在他卻當著書元的面,叫書元嫂子為他點煙,書元嫂子劃著一根火柴,他給吹滅,又劃著一根又被他吹滅。書元嫂子氣得又哭又罵,書元哥更抓住郝隊長的衣領把他推出門去,對他說:你再不滾遠點,我用拔豬毛的鑷子拔掉你的眉毛。這話正好被剛進門來的張隊長聽到了,他笑著說,他那眉毛不能拔,那是貴人眉,將來還要升大官呢!郝隊長果然得意地持了捋他那長達一寸、亂如荒山野草、濃若烏鴉翅膀的眉毛,說:你老弟說對了!可是他冷不防被張隊長按住了頭,說:我就拔一根,讓我沾沾你的貴人氣!張隊長果然把左眼上最長的一根眉毛拔了下來,用嘴一吹,說滾吧!要不我把全村人叫來,說你調戲良家婦女,看不把你揍扁了!他灰溜溜地跑了,臨走說了一句文縐縐的話:後會有期! 從那以後,郝隊長沒有再上我們隊裡來,但是常常騎著自行車一趟一趟地往外跑,到公社,上縣城,找造反隊和軍管會揭發張隊長的罪狀,還搬來一些不瞭解情況的紅衛兵到我們村裡來吵吵鬧鬧,七哄八鬧的,我們的隊長真的給哄倒了,成了「反對三面紅旗的急先鋒、反革命復辟的黑干將」了,高凡也在村裡呆不下去,便天天到學校裡上班,說是接受審查了。幸好他的學校亂糟糟的沒有頭緒,所以還沒有受什麼大委屈。 我們村的人還是不肯去斗自己的隊長,他們一再向外來人訴說張隊長的種種好處,哪知越說越糟,不但張隊長所有的好處都成了罪證,連我們生產隊也陷進了重圍,我們成了全縣聞名的文化大革命的「死角」。「貧下中農沒有發動起來」啦,「階級鬥爭的蓋子被一小撮壞人摀住了」諸如此類的帽子一頂一頂往我們生產隊頭上戴。公社的造反指揮部要給我們送「東風」,郝隊長便又拖著結滿了傷疤的屁股來了,來幫助我們「發動群眾」。 我們隊的群眾太難發動了,郝隊長說破了嘴皮也沒人聽,大家心裡透亮,你是個什麼東西!他說我們是王八吃秤砣,鐵了心,我們也不理他。但是對外面的壓力也不能不考慮,所以書元他們出來組織造反隊,對張隊長明批暗保。當公社、大隊或縣裡有人來批鬥我們的隊長時,書元和幾個精壯的小伙子就以本村造反派的身份保護在隊長的左右。要是有人要把我們隊長拉到外面去鬥,書元他們就跟著,瘋大爺也跟著,好報個信什麼的。不過,就這也夠煩的,常常耽誤了地裡的活。好在張隊長生性豁達,每一次捱完了批鬥,仍舊有說有笑,有叫有罵。仍舊是張隊長指揮著全隊的耕種和收穫,書元只是掛名元帥,專給外面人做樣子的,這情景很像抗日戰爭中應付日本鬼子的「白皮紅心」政權。 沒想到瘋大爺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問題。 瘋大爺的事也與我和高凡有關係。我們收集小報和傳單的習慣影響了他,我們不在家時,他便替我們收集起來。沒事的時候,他便翻看那些小報,向村裡人傳達一些消息。他是前清時代的讀書人,要不是家境貧窮,他說不定能考取秀才。如今,他是我們村「文化人」之一,大家都叫他「張莊報社」。 一天,瘋大爺在省裡一個大學的造反報上讀到一篇文章,叫《捻軍的首領張樂行是農民革命的叛徒》。文章說,解放以來,史學界受了劉少奇修正主義路線的影響,把歷史上叛徒也當作英雄加以吹捧,張樂行就是一個例證。張樂行何許人也?原來是一個欺壓鄉里、販賣私鹽的豪紳,後來竊據了農民起義的領導權,把農民起義領上了失敗的道路。最後他自己受了招安,和劉少奇一樣成為可恥的叛徒。現在,大叛徒劉少奇已經被我們當作垃圾從現實中清除了出去,那麼,我們還不該把張樂行這樣的叛徒,這樣的混進革命隊伍中的階級異己分子,當作垃圾從歷史中清除出去嗎?是時候了! 張莊的人都知道,瘋大爺那裡,什麼東西都可以由人拿去,只有一樣東西是一絲一毫也動不得的,那就是張樂行在他心中的神聖地位。村上的人沒有幾個讀過歷史的,但是對張樂行這個歷史人物卻非常熟悉,都是瘋大爺說的。瘋大爺把自己所知道的張樂行的故事都講了,只是閉口不提他和張樂行起義的關係。我因為是學歷史的,所以多次纏著瘋大爺給我講一講他的經歷,他也搖頭,說到我死的時候才告訴你。我只能從他一次偶然的酒後失言中知道,他可能參與了捻軍的後期活動。作為一個讀書人,這種行為在當時已經大逆不道了,所以瘋大爺是清朝時候的「造反派」。但是事情已經過去了許多許多年,清朝倒了之後又換了幾個朝代,瘋大爺為什麼對張樂行還懷著那樣的感情呢?實在叫人不能理解。而且,既然如此熱愛張樂行,又一直拖著一根小辮子不肯剪,更使人感到乖張古怪。我和高凡私下議論,這老人心裡一定藏著什麼叫他一生都不能釋然的「情結」。 瘋大爺不能容忍那一張小報,他用一支紅筆,在那張小報上寫下了許多「胡說!」,然後逢人便說這張小報如何造謠,張樂行如何好。他不但在私下裡說,還要趕到各種各樣人多的場合去說,甚至趕到公社的、大隊的會場上去說。只要聽說哪裡要開會,他就趕去了,帶上那張小報。人家那邊散會,他這邊就指手劃腳地說開了。他說: 大家看到這篇文章了吧?一派胡言啊!這個寫文章的人懂個屁!要知道樂老頭是什麼人,只有找我!我知道他,因為我跟他造過反,是他手下的造反派!我那時年紀小,沒趕上看見他,可是我爺爺、爹爹見過他!張樂行,樂老頭,是一條硬漢子啊!他老人家雖然家境富足,卻能夠殺富濟貧,對抗官府,現在到哪裡找這樣的好漢去?說樂老頭受了招安?嚼蛆!滿嘴嚼蛆!我知道,我啥都知道。那是咸豐四年的事兒,滿清朝廷和宿州知府郭士亨見打不過張樂行,就來了個勸降的詭計。郭士亨先派人去勸樂老頭,樂老頭不理,他就親自出馬了。郭士亨對樂老頭說,只要你肯投降,朝廷保證高官任你做,駿馬任你騎,還給你的軍隊發餉。你們猜樂老頭說啥?嘿嘿!樂老頭說,行啊!我提出三條,你們若依了,我就降,不依,咱們就打下去!你們猜樂老頭提出了三條什麼!嘿!嘿!不要急聽我說。第一條,開倉放糧,救濟百姓;第二條,我的隊伍只聽點不聽調;第三條,我的人馬不梳辮子。大家看,這是投降的條件嗎?郭士亨都不敢答應啊!從此就再也不提招安的事了。樂老頭最後被清兵活捉,他老人家死得好慘,是一塊一塊地剮死的,可是他沒有說一句孬話!樂老頭是叛徒?寫這篇文章的小子是什麼東西?給樂老頭倒尿壺都嫌他騷! 這樣長篇大論地說完還不過癮,瘋大爺又像以前一樣打起了呱噠板,又是扭又是唱的了: 咸豐年,大歉年, 渦河兩岸草吃完, 地丁錢糧逼著要, 等死不如去造反。 人們聽得津津有味,沒有多少人聽說過張樂行,所以有人問瘋大爺:你唱的張樂行就是周純一吧?瘋大爺便用唱來回答: 你說像誰就像誰, 為民請命不是罪。 不是罪,你亂批, 九九歸一你倒霉。 大家都認為,這一次瘋大爺真的瘋了。瘋子應該有胡言亂語的權利,所以聽他這樣說唱,也都一笑了事,既不相信也不追究。可是幾天前,他在公社說唱的時候,碰上一個路線鬥爭覺悟很高的中學教師,從他的說唱中聽出了弦外之音,那就是為周純一鳴冤叫屈,為「青天書記」和彭德懷翻案。這位教師寫了一篇稿子,把自己的發現在省裡的大報上披露了。這位教師呼籲大家注意農村階級鬥爭的新動向,說由於農民的文化水平的限制,階級敵人向我們進攻時也相應地採取了通俗的、能為農民所接受的形式,比如唱蓮花落,裝瘋賣傻。 這一下瘋大爺可出名了。那年頭,大家都有一種愛好,看階級鬥爭的「活靶子」。不一定都是幸災樂禍,主要的是好奇。一般人很難想像,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怎麼敢和黨中央、毛主席對抗,這種人不是天生有反骨,就是有三頭六臂,有非凡的力量。所以,每當他們發現那些形形色色的鬥爭對像不過是和自己一樣的男女時,總多少有點失望。瘋大爺的事跡更能刺激人們的好奇心了,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竟有這麼大的膽量,這麼猖狂的勁頭!莫不是真有魔法和功夫?有人甚至認為是哪一路的神仙下凡,故意考驗凡人的。所以,來張莊參觀的人絡繹不絕。一來,就將瘋大爺團團圍住,要他說,要他唱,說了唱了,就叫他回答各種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接著就是哄笑,批判,間或還有推操和毆打。 村裡人都想保護瘋大爺,不斷地對人們說他是真瘋了,幾十年就是這個樣子。可是這樣的解釋哪裡能抵擋住那些如癡如狂的「革命小將」?他們把瘋大爺當猴子一樣的耍弄。 每天晚上,書元兩口子都要為瘋大爺清洗被人潑髒了的衣服,梳理被人扯亂了的頭髮,勸他把那腦袋後巴上的細細的小辮子剪掉,他都不理不睬,只用瘋瘋癲癲的說唱回答,說什麼「我裝瘋,我賣魔,裝瘋賣魔無奈何」,「我吃苦,我受罪,罪有應得不怨誰」,「不低頭,不裝孬,死到臨頭伸直腰」…… 眼看著瘋大爺越來越瘋,村裡人一籌莫展。這幾天他索性臉也不洗,頭也不梳,沒日沒夜地扭唱起來了。後腦勺上的小辮子被「小將」們揪來扯去,只剩幾根毛了,老鼠尾巴似的在腦後巴拖著。 管不了他,也只好由他去了。大家覺得一個九十多歲的老人,別人也許不會對他下毒手,就讓他瘋到底,瘋到死吧! 可是瘋大爺卻突然失蹤了。已經是兩天一夜不歸村,是自己跑出去的,還是被人家抓去了,誰也說不清。 書元已經到周圍的村莊都找過了,找不到才到寶塔集來,以為瘋大爺會到寶塔集。瘋大爺沒有親人,我和書元就是他的親人了。書元自從養父顧維堯家跑出來之後,幾十年來一直和瘋大爺生活在一起,和瘋大爺的感情比親父子還要好。我呢,自從下放到張莊來勞動改造,瘋大爺一直父親般地照顧著我,我還把他當老師,從他那裡學到了歷史教科書上學不到的東西,我在他那裡讀完了我的大學歷史系。我一直希望他長命百歲,活到我能夠平靜地坐下來研究歷史的時候,我要把他對我講的捻軍的故事寫出來,並由此開始對中國農民革命的系統研究。農民起義被說成是推動中國歷史前進的動力,對此我心裡一直模模糊糊、猶猶疑疑,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勝者為三敗者為寇的農民革命,是不是到了應該結束的時候了? 可是如今瘋大爺卻不知去向了,也許他和我一樣想尋找一個答案,得不到回應才瘋的吧? 我們一個個心急如焚。鄉親們和我們一樣焦急,像寶塔集失去了寶塔,失去了瘋大爺,張莊人也覺得丟失了自己獨有的寶貝,心裡都慌慌的,空空的,沒有個落實處。張隊長更像掉了魂一樣。他一遍又一遍地問我們:你們知道不知道,從土改到如今,瘋大爺一直是我們村幹部的諸葛亮啊?那時候村上沒有識字的人,寫寫算算的事都得找他,連村上人的書信都是他一個人包下的。是他對我們幹部說「民為貴」,「載舟之水也能覆舟」,要不然我一個泥腿子懂個啥?你們不知道這些! 我們怎麼會不知道呢,我們知道的。我們說。 不,你們不知道。你們不會知道的。張隊長顯得十分固執。是被斗的緣故吧,他瘦多了,鬍子拉碴的。 把高凡叫回來,李翠!你們一起去找!×他媽,怕熊!大不了吃官司,天塌下來我頂著。 書元去縣城把高凡叫了回來,高凡頭頂上的那一撮白毛擴大了。我來不及對他表示憐惜,就一起討論起瘋大爺的事來。我們分析瘋大爺可能去的地方: 縣城。這是他以前去過的地方。高凡這幾天在縣城聽人說過有個瘋老頭到處唱唱,因為沒想到是瘋大爺,所以沒去打聽。 省城。瘋大爺說過,他要找那寫文章的小子算賬。 張樂行的老家「張老家」。瘋大爺很久以前說過,他死以前一定到「張老家」去看看,看看樂老頭的後代們怎樣了。 我們決定分頭去找。我和高凡走南闖北慣了,所以去遠處,高凡進省城,我去張老家,書元去縣城。書元嫂在家照管兩家的孩子。 我們村離張老家一百多里路,但不通車船,張隊長把他那輛破自行車借給了我。我騎車的技術不高,加上心急,剛走了十幾里路就闖了禍。我和一輛拖拉機迎面碰上了。拖拉機後面還拖了一個卡車廂。我沒想到路是那麼窄,所以沒有下車,等發現路窄時已經來不及了,心一慌,龍頭就朝拖拉機那邊歪過去。幸好拖拉機駕駛員機靈,避開了。可是拖拉機歪進了路邊的麥田裡,輪於陷進埋在田裡的糞缸裡,糞缸破了。 我自然被司機當場抓住,大加訓斥,問我年紀輕輕為什麼活夠了。我對他說因為大伯發瘋失蹤,急著去找大伯才闖了禍,他就原諒了我。但是,糞缸應該由你賠償。他說。當然了,多少錢呢?我問。他說他不能作主,糞缸是生產隊的,要去找生產隊的幹部。我只好與他一起進村去,找到了生產隊長。可是隊長說,他也不能作主,要和隊委會的其他人一起研究。拖拉機司機不願等,他把我交給隊長,自己開車走了,留下我一個人急得冒火。 求你了,隊長同志!我不是想賴賬,實在有急事,我大爺瘋了,不見了,我得趕緊去找他,回來的時候,我一定來賠錢。我試著和隊長打通關節。 是張莊的瘋老頭嗎?隊長問。 是的,我和他一個隊。我說。 他想了一會兒說:好吧,等我們研究好了,我通知你們隊長,叫他來交錢就是了,反正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我干謝萬謝,看看表,已經耽誤了一個半鐘頭。我又騎上破車飛跑,到張老家的時候已經天黑了。要不是有月亮,我真要迷路了。 張老家和其他地方沒什麼兩樣,灰暗破舊的茅草房掩蓋在標語、大字報中。我進村打聽瘋大爺的消息,都說是有一個瘋老頭來過,在張樂行的老宅門前哭一陣笑一陣鬧了半天,沒人理他,他又自己走了。 走了多久?我問。 一頓飯的工夫吧!天沒黑的時候還在這裡。 到哪裡去了?我問。 誰知道。 都怪我騎車闖了禍,要不然我不是正好趕上了?我顧不上懊惱,便問張家老墳還在不在。 在是在,不過已經平了。有人對我說。 可以領我去看看嗎?我懇求一位年輕人。 這麼晚了。那年輕人猶豫著。 可是幾個小孩願意領我去,說路不遠,又有月亮,怕什麼?這樣一來,那青年也願意跟我去了。 瘋大爺果然睡在墳地裡。他像條狗似的蜷成一團,身上包著破棉襖。我把他的棉襖揭開,叫他,他嘻嘻笑著叫我走開:你這閨女真胡來,誰是你的瘋大爺? 我拉他,搖他,求他跟我一起回家,他掙開我的手,說:我回家了,我的家就在這裡。接著又唱: 我的大名張樂行, 聽我對你訴冤情。 我為百姓鬧翻天, 為啥說我受招安? 小孩子們拍手,哄叫,覺得有趣,我的心裡卻說不出是什麼滋味。瘋大爺確實瘋了。他目光呆滯,渾身衣服都撕成一條一片,腦後的辮子已經鬆散,還沾上了乾草。我請那位年輕人幫助我,把瘋大爺綁在車於上,我推他回家,可是瘋大爺死也不肯就範,在地上轉著圈子跑,還唱: 你別拉,你別搡, 有理你就慢慢講。 你打俺罵俺俺不惱, 說俺投降俺就火。 我拽住他的破棉襖不放,他跟我拽了兩下,沒拽過我,就突然鬆手放掉了,我給門在地上坐著。他一邊跑一邊唱:我的大名張樂行,張樂行才是我的名。 我從地上爬起來追他,那青年和孩子們也跟著一起追,可是他跑得飛快,我們追不上他。 突然,幾個孩子一起驚叫起來:溝哇!那是溝哇!我的頭腦還沒有來得及作出反應,就聽到了他落水的聲音。 因為離村莊比較遠,這條溝水又深又清,月光下青光閃閃,瘋大爺的身體卻沒有給它留下多少波紋。 我的血液好像突然凝結,兩腳再也站立不住,一屁股跌坐在溝坎上。 瘋大爺的死,使我病了一場,我無論如何也擺脫不了荒唐的感覺。有一段日子,我常做惡夢,在夢中瘋大爺、周純一、張樂行、高凡和我,顛來倒去地變化著,有一回還夢見我剪去了高凡的辮子,把它安在喜潮頭上,高凡大哭大鬧,說不留辮子要殺頭的,而且我果然看見一把明晃晃的刀向高凡頭上砍去。 高凡勸我,不要胡思亂想了,世界上荒唐的事很多,哪能每一件都想得清楚呢?不學會在荒唐中苟活,就只好去自殺了。也許,荒唐就是生活的全部意義。 高凡說得對,世界上荒唐的事實在太多了。就在瘋大爺死後不久,全國性的權威報刊上幾乎同時發表了譴責早已倒台的彭德懷的長篇社論,一篇叫《彭德懷及其後台罪責難逃》,一篇《宜將剩勇追窮寇》。兩篇社論都特別提到一九五九年廬山會議上的那場鬥爭——彭德懷在那個會議上攻擊了「三面紅旗」和紅太陽,所以倒了大霉。社論告訴我們:這是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生死鬥爭的繼續,這一類鬥爭還得繼續下去,至少還要鬥二十年,可能要鬥半個世紀,鬥到階級完全消滅的時候。 我心裡頓時明白了很多。原來這才是文化大革命的真正意圖,為什麼不早點說明呢?早點說明,寶塔集人就不會跟著周純一造反了。 可憐的寶塔集人,如今成了網中之魚了,時刻等著人家來捉去殺了送上餐桌。雖然「假老婆」說,只要向毛主席請過罪就沒事了,可是顧維舜的遭遇告訴他們,「假老婆」說的不算數,「假老婆」人物太小了,沒有權力決定他們的命運。由誰來決定呢?他們也不知道,他們只能像捐過門檻的祥林嫂還要問靈魂到底有沒有一樣,整天在心裡嘀咕著:事情是不是過去了呢? 事情沒有過去。不久就有人來回答他們了。寶塔集進駐了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要清查寶塔集人自己不能清查的問題。 這當然又是毛主席在全國範圍內的偉大戰略部署。 兩年文化大革命實踐證明,紅衛兵小將不是容易馴服的小兵,知識分子當然更不行,城鎮市民呢,還用問嗎?小資產階級。他們對革命都是三心二意,不但不能把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進行到底,有時還起破壞作用,弄得不好,他們就懷疑一切,反對一切,最後反到無產階級司令部頭上來。多次提醒那些革命小將了:現在到了你們犯錯誤的時候,不聽我們的話你們要犯錯誤的。可是收效甚微。毛孩子們的翅膀都長硬了,造反派的翅膀也硬了,他們自己會互相串連、煽風點火。為了不讓這些紅衛兵和造反派繼續胡作非為,毛澤東斷然地下達了指示:「工人階級必須領導一切。」在城市,所有知識分子集中的地方都派出了工人毛澤東思想宣傳隊,去領導那裡的斗(爭)、批(判)、改(革),清理那裡的階級隊伍;在農村包圍中的小集鎮,則派出貧下中農毛澤東思想宣傳隊。這是毛澤東領導的又一次「農村包圍城市」的壯舉。 「鄉下人」一下子在寶塔集人的眼裡改變了形象,領導階級了。過去鄉下人常說集上人是「半邊臉」,他們總是一半臉對鄉下人笑臉相迎,另一半臉則緊緊盯著鄉下人的錢袋和一雙手,要把鄉下人的錢袋掏空,又不讓鄉下人多拿他們一粒鈕扣。現在好了,不論寶塔集人心裡怎麼想,也得把那半邊臉也掛上了笑容了。 不過,叫寶塔集人吃驚的是,為什麼寶塔集「貧宣隊」的領導不是一位老貧農,而是剛剛被「解放」了的艾書記呢? 對於艾書記的又一次到來,寶塔集人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這位曾經替老百姓說話的好人「解放」了,他支持周純一,也瞭解寶塔集。然而憂的也是這一點啊!艾書記為什麼會獲得「解放」呢?會不會已經「徹底改悔」?人們想起那天艾書記和周純一遊街時的不同表現,感到這位老幹部不像周純一那麼靠得住。如果他已經「徹底悔改」,寶塔集人就要遭殃了。 艾書記和他的貧宣隊一到寶塔集就要召開動員大會,要動員寶塔集人立即行動起來,把寶塔集的階級鬥爭蓋子徹底揭開,把周純一的罪行徹底揭發出來。 為了弄清艾書記會怎麼幹,寶塔集一聽見「假老婆」的招呼就去了,會場還在那裡——寶塔倒下去的地方。 人們一眼就發現,艾書記像以前一樣和氣。再看看他帶來的那些貧宣隊員,一個個都是老實巴交的莊稼人。這樣一群人會在寶塔集作惡嗎?寶塔集的人心掉進了肚裡。 可是一聽艾書記的報告,寶塔集人的心又提上來了,覺得艾書記此行有一點來者不善的味道。他把寶塔集比做百寶箱,說什麼寶貝都集中在這只箱子裡。魚鱉蝦蟹,青菜蘿蔔,要啥有啥,一抓就是一大把。這是不是意味著,艾書記要在寶塔集大把抓人呢?不過,艾書記說這話的時候面容還是和善的,時不時地露出牙來笑,牙是又整齊又潔白的,所以也許這位艾書記是刀子嘴、豆腐心,說歸說、做歸做,不會對寶塔集人大動干戈。 貧宣隊進駐的第三天,德兒做了一件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情,她把一位貧宣隊員帶到家裡來,而且向父母兄弟宣佈,這就是她的未婚夫。 事先一點口風也沒透!顧維舜驚訝得只張嘴不說話,玉兒媽卻懷著敵意打量著這位從天而降的未來女婿。一副道道地地的鄉下人模樣,粗手粗腳又破破爛爛的!個子又矮,眼睛又小,叫句大伯大媽都叫不清楚,舌頭在嘴裡好像轉不過彎來。這樣的人要做顧家的女婿?要把德兒這朵鮮花插在牛屎堆上?玉兒媽頭腦一下子就炸開了,她對那人指指自己的家門:你給我出去!我不認識你!顧維舜被妻子的行為嚇出了汗,連說:不行不行,你不能走,我上街買菜!可是玉兒媽不答應,逼著德兒把他帶走了。 德兒送走了客,一家人都埋怨她。 這是啥時候的事啊?媽媽審問她。 就是幾天前的事,學校裡的一位同事介紹,我就答應了。德兒不動聲色地回答。 你就嫁給這樣的人?大字不識幾個,人沒人、貨沒貨的,走起路來像麻雀子,一步三蹦的,沒個正樣,你不嫌丟人,我還嫌丟人呢!只要我活著,你別想叫他再跨進我家門! 德兒說:已經定了。 捨兒也批評姊姊:不要拿自己的幸福當兒戲。 德兒望著弟弟,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說:我這一輩子不想幸福,只求安寧了。沒個家,我沒法在鄉下住下去。 兩條腿的男人少?她媽厲聲地吵嚷道。 兩條腿的男人不少,可是現在誰要我?這個人雖然長得醜,可是成分好,又上無老下無小,不會虧待我。德兒說。 不行!我不同意!她媽態度十分強硬。 德兒的回答還是那句話:已經定了。 顧維舜見德兒態度堅決,便勸妻子:小孩的事就讓小孩自己作主吧!現在講的是成分,那人出身貧農,這一條就佔了天時了;住在德兒學校附近,又佔去了地利;德兒自己情願,這就是人和。天時、地利、人和都佔了,還有啥不中意的? 玉兒媽拍起桌子來了:別跟我講這一套!我聽夠了!我知道你是害怕,怕貧宣隊!你為了自己就不怕把閨女往火坑裡推!我不怕!結婚還能講成分?成分再好,人不像個樣子,還能天天淨想著他的代代紅祖宗? 顧維舜不敢再多嘴,德兒卻還是那句話:已經定了。 玉兒媽氣得幾天不和德兒說話,德兒也不先和她說話,自顧自地下鄉去了。玉兒媽終於拗不過女兒,眼淚汪汪地和丈夫說:女大不中留,留來留去反成仇。算了,隨她去吧,有福她享,有難她當。 顧維舜得到妻子這句話,馬上叫捨兒下鄉去把德兒接來,要請未過門的女婿吃頓飯。玉兒媽也只好認了。 吃飯的時候,玉兒媽還是滿心的不如意,沒個笑臉。顧維舜覺得太委屈了客人,就沒話找話,問客人貧宣隊將來要幹什麼,是不是要把過去跟周純一造過反的都拉出來鬥爭,誰知客人是一問搖頭三不知,只顧吃菜喝酒,大不了只說一句話:「誰知道呢?叫俺來俺就來了。」玉兒媽沒好氣地敲著碗沿說:你啥都不知道,知道不知道俺家的成分不好!知道,客人膽怯地看了她一眼,回答說。那你就不怕連累?玉兒媽又問。俺有啥好連累的?啥時候都是種地。客人說。艾書記同意你這門親事?玉兒媽又問。不同意俺就退出貧宣隊,又不是俺自己要來的。客人說。 德兒見她媽這樣逼著問,便接上來插話,說:媽,啥也別問了。我自己願意的,好的壞的也不怪你們。 玉兒媽把飯碗一放,說:好吧!你明天就給我從家裡搬出去,我沒有你這個閨女。 沒想到德兒竟不急不慢地回答了一聲「好」,當即放下飯碗去收拾自己的東西了。 玉兒媽氣得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德兒就這樣嫁了。而且也不知道是被開除了,還是自己不願意幹了,德兒女婿馬上就離開了貧宣隊。 艾書記走出了出奇制勝的第一招,拿高凡開刀。把所有關於高凡的材料轉到了高凡的學校裡。高凡是不屬於艾書記管轄的,先拿他開刀,不知是不是君子遠店廚的緣故。 那時我已回到生產隊教書,高凡的學校也「復課鬧革命」了。突然有一天,高凡被他們學校的工宣隊押解來家,要搜查有關周純一的造反材料。高凡用眼睛向我示意,叫我不要說話,由他們搜查。家裡所有的,都是我們收集的各種小報、傳單,與周純一有關的文件,早就叫高凡轉移了,藏在他父母家裡。我們捨不得燒,總認為它們是很有用的。工宣隊把那些小報和傳單統統拿去了。他們問我們:收集這些幹什麼?我說那些東西都與高凡無關,是我收集的,想將來寫文化大革命史。你?他們當中一位三十多歲的男人鄙夷地看著我,帶著濃重的鼻音對我說,一個摘了帽子的右派分子想寫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怎麼寫?寫你們這一小撮階級敵人的變天賬吧? 我沒有回答他。他又說:你們這種人,沒有一個是安分的,時時刻刻夢想著變天,我告訴你們吧,天是變不了的!現在,毛主席為首的無產階級司令部派我們進駐上層建築,深人地開展革命的大批判,主動地向階級敵人發動進攻,認真地清理階級隊伍,穩。准、狠地打擊一小撮叛徒、特務和死不改悔的走資派,打擊沒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壞、右分子,把隱藏在陰暗角落裡從事反革命破壞活動的一切反革命分子統統挖出來。像你這樣的摘帽右派,我們還要給予出路。只要你老老實實地揭發周純一和高凡,和他們劃清界線,你就還有光明的前途,否則只有死路一條…… 他把報紙上的那些條文背得很熟,我只有聽著,偶然和高凡交換一下眼色。高凡的眼色告訴我:不要說話,什麼也不要說。 好了,給高凡收拾一下東西吧!那男人換了一種比較溫和的口氣對我說。 什麼?我覺得自己的腿一下子發抖了,難道就這樣把高凡逮捕了?高凡看見了我的驚慌,安慰我說:我要隔離審查了,要在學校裡住一陣子,你給我收拾幾件冬衣吧! 現在才秋天啊!我說。 多帶幾件衣服沒錯,你收拾吧!高凡說。 我在他們的眼皮底下打開箱子,找出高凡的棉衣,用一條被單包好,交到工宣隊手裡。 再見,李翠,臨走的時候,高凡突然向我伸出了手,我連忙抓住他的手不放,感到高凡把一張紙條放在我手裡了。我急著看那紙條,就沒有在高凡面前傷心落淚的工夫了。我們像平時那樣告別了。 翠兒,一放寒假,你就帶著孩子回寶塔集去。免得家裡的父母掛念。不要為我擔心,我既不會硬著頭皮往槍口上撞,也不會出賣自己和朋友。 高凡的紙條上就寫了這麼幾句話,可是這幾句話就夠我哭上一天了。張隊長和書元夫婦都來看了我,勸我不要害怕,不要著急,說高凡遲早是要回來的。張隊長還和我開了一句玩笑,說:你當右派,對高凡是個考驗,現在輪到高凡考驗你了。要經得住考驗啊! 我沒等到放寒假就回到寶塔集。學校的同事們照顧我,叫我早走了。 這就叫躲過了初一躲不過十五,跑了和尚跑不了廟。父親說。他們已經知道高凡的情況了,艾書記已經把消息在寶塔集宣佈過了,還號召大家對高凡做進一步的揭發。艾書記把高凡叫做「周純一的狗頭軍帥」,為了徹底清查周純一和高凡的問題,艾書記把寶塔公社的紅衛兵和造反派的骨幹分子都集中起來辦起了「學習班」,藍永繼和捨兒都算「知情人」,進了另一種學習班,不許回家吃住。 我很想瞭解學習班的情況,但父親說不清楚。捨兒他們的學習班辦在離集幾里路的中學,一般人不能去。我想去捨兒家問問,父親也說使不得,正在風頭上,顧維舜連走路都避著人,更不敢跟人說一句話。德兒嫁給了貧農,沒人再說她是「美女蛇」了,可是又有人說她「飢不擇食」,「撿到籃子裡都是菜」,顧維舜兩口子又氣又悔,只是德兒不後悔,認命。 我偷偷地溜進了楊小群的家。 自從永繼和小群下放農村,我還不曾到他們家裡去過。其實,她家離開寶塔集只有十來里地,走路,個半小時就到了。我只是不想去。我比他們還要早就到農村去了,農村的生活我熟悉,不會有浪漫主義的情懷去尋覓田園樂趣。敘家常嗎?又有多少可敘的? 我一進村,就看見了永繼媽,她在公路邊擺了個小攤,賣大碗清茶,還有幾包劣質香煙。她本來生得高大,背有點駝,如今卻成了彎腰婆婆,其實她才不過五十多歲。腰彎得厲害呀,差不多九十度了,所以走動起來兩隻手都在背後搖擺。我走到她的茶攤前,她正在把臉盆裡的茶往玻璃杯裡兌,沒有認出我。她的眼看起來有些問題,眼圈紅紅的,像害眼,又像流淚,眼泡腫腫的把大半個眼珠都遮住了。我一連叫了她兩聲,她才認出我來,兩隻手一齊伸出抓我的手,她的手乾硬乾硬,都長了壽斑了…… 是翠兒,孩子,我沒想到會是你。我天天坐在這裡朝集上那條路上望,看可有熟人來,好問問永繼的消息。沒有,鬼也不見。想不到你來了。走,快回家敘說。她一邊不停地說,一邊去收拾茶攤。一大盆剛剛泡好的茶,她也不賣了,把熱水瓶的開水倒在地上,再把茶水倒進熱水瓶裡,說留著給我喝。我幫她拎著水瓶和臉盆,跟她回了家。 他們的家是鄉間常見的幾間茅草房,不過比別家更矮、更破。牆上的泥巴已經脫落,露出了秫秸桿子紮成的籬笆。看起來這房子撐不長就要倒了,那南牆像大肚子似的朝外挺著。不知道為什麼,藍家的房子總是倒。不是被大水淹倒,就是被大風刮倒。從我記事到現在,他們家的房子倒了蓋,蓋了倒,不知多少次了。終於到了倒了再也蓋不起的時候,在寶塔集上再也沒有一間房子了。而今這房子,應是下放那年蓋的,才幾年的光景,怎麼又要倒了呢? 我忍不住在牆頭的裂縫上用手撫了撫,永繼媽說:漏,一下雨就漏,四面八方都漏,叫修,總不修,兩口子沒一個是用心過日子的人,當初我不同意他們結婚,歪瓜配癟棗,有什麼好?他們一定要結,說「歪好,歪好」,看看!現在就是歪好了!我看這個家,遲早要敗在他們手裡。 小群出工去了,小孩子也都不在家,所以沒人去理永繼媽的嘮叨。我也不想打斷老人的話,她要說就讓她說吧,說了她心裡會舒服一點。我一間屋一間屋裡看著,老太太一間屋一間屋地跟著我嘮叨:看吧,我領一窩孩子住這屋,老小五個人,只有這一張床。晚上兩個大丫頭在這床頭邊安個草鋪。冬天呢,就齊大老小地往一張床上擠,被不夠,擠著暖和。看看!這是他們兩口子住的屋,也是一堆破爛,小群又不會收拾,像狗窩!小群,講起來是過去鎮長的閨女,可是啥東西放啥地方都不知道,就知道在屋裡拴繩,啥都往繩子掛…… 小群的房裡確實拴了幾根繩,每一根繩上都掛滿了東西,換下來的衣服,新做的布鞋,納鞋底的麻線,還有些叮叮噹噹說不出名堂的東西。可是不掛又該往哪裡放呢?屋裡沒有一樣傢具,連個木頭箱子都沒有。我知道他們的日子過得艱難,四個孩子,一個老人,再加上他們兩口,一家七日靠掙工分是難以養活的,只是我沒想到他們艱難到這步田地。 翠兒,你坐一會兒,我看看豬在不在圈裡。永繼媽說。 豬?你們回教也餵豬?我驚訝地說。我記得我們小時候和永繼磨牙(淮北俗話,即雙方發生爭執)的時候,就往他家門上抹豬油,爹媽不知教訓過我們多少回,說不興這樣的!回教人見了豬就噁心,沒見他們連茶也不隨便喝我們的? 不餵豬油鹽錢打哪兒出?為了顧嘴,也就管不了那麼許多了。「主」要是降罪,就降到我身上吧,我巴不得現在就眼一閉、腿一伸落個乾淨。死了受罪總比活著受罪好。一個家,活生生敗在他們兩口子手裡…… 我回到堂屋裡在一張小板凳上坐下來,勸永繼媽別再埋怨了。永繼和小群也不是不想把日子過好,是沒有辦法呀! 沒辦法?誰說沒辦法?只怪他們不肯聽我的。永繼要去造反,我攔不住,小群也攔不住?她不攔!女人的話比當媽的話管用,我的話他只當耳邊風!我說不能造反,他老子當年不就是這樣死的。我勸過他老子,當官帶兵打鬼子,都是官家的事兒,俺們不要管,他不聽,他聽他老子的,他老子想在寶塔集稱王,結果把兒子的命賠了進去。我不糊塗呀,我知道不該造反呀,可是又碰上了這麼個媳婦!我的命苦呀!靠山山崩,靠水水流,我一把屎一把尿拉扯大的兒子,眼看就壞在小群手裡…… 啥?啥壞在我手裡?小群回來了,沒進屋先接腔,不知在地上摔了啥,我聽到眶噹一聲。 我連忙迎出來招呼小群,小群見了我,只是咧了咧嘴,一點也沒有高興的樣子,繼續衝她婆婆發火:你見人就敗壞我,我是掃帚星,敗家精,你叫你兒子把我休了吧,我也活夠了,過夠了! 我覺得小群和永繼媽的脾氣都變壞了。她們原來都是溫和的女人,現在卻不停地互相撕咬。 我上前拉住小群,勸她進屋敘話,我說我是專程來看她的。她不冷不熱地說:看吧,楊小群現在就是這個樣子,人不人,鬼不鬼的。 小群的相貌的確變多了。由於出身優越,父母的相貌又不錯,小群算得上是寶塔集上的一大美人。長得清麗細膩,玲瓏透剔。大家都叫她「瓷娃娃」。可是眼前的小群像個鄉下老太婆,皮膚粗黑,皺紋稠密,皺紋又過分密集於小小的鼻窪處,所以總像皺著眉,露出不討人喜歡的神色。不知為什麼,上邊的門牙也掉了兩顆。穿著打扮更不用說,大概都是她媽留下的衣服,又灰又舊,又沒款沒式不合身材。…… 不認識了吧?小群見我打量她,低下了頭,問我的語氣也平和了許多。 小群,過得很苦吧?我抱住她的肩膀輕輕地撫了一下,可是她粗魯地把我的手擺脫了,並下意識地攏攏頭髮。 只是苦嗎?小群說,聲音很大。一家老小都不叫你安生啊!她媽天天抱怨我害了他們一家人,從來不說自己的兒子不成器。 他不成器,你還要嫁他?永繼媽說。 是嫁了,怪我瞎了眼。不問什麼事,你就知道幫兒子……小群回答。 我就是幫兒子!兒子是我領大的,我不幫他誰幫他?永繼媽吵起來。 那你別給你兒娶媳婦,叫她跟你過一輩子!小群也不相讓。 楊小群(口歐)——這話是你說的呀——永繼媽大叫起來,並且一蹦一蹦地要去拽小群。我把小群拉了過來,說:小群,你不能少說幾句?永繼不在家,你們這樣吵吵鬧鬧不怕人家笑話,永繼在學習班也不安心啊! 小群不再接腔,拉個小板凳坐了下來。永繼媽也不再吵,回到自己房裡哭起來,口口聲聲叫著永繼的名字:我的可憐的兒呀!我的從小沒有爹的兒呀!你咋不給媽爭口氣呀!不叫你出去你偏要出去呀…… 小群的眼淚也一顆一顆往下掉,不停地扯起自己的衣襟擦著,小聲地對我說:翠兒,早知道結婚這麼苦,不如一輩子不結婚。她說,永繼自從到了鄉下,心情一天比一天壞,不肯好好地幹活,還想喝杯酒。家裡田裡的活差不多都落在她身上了。窮,少生幾個孩子不好嗎?老太太不肯,吵著鬧著不許避孕,說藍家人丁本來不旺,再避孕不是更要受人欺負了嗎?永繼只想當孝子,聽他媽的,所以氣得她都不肯和永繼同房了,夫妻的感情越來越壞。他要造反,她攔過,可是他說,與其像豬狗一樣活著,不如去造反,死了也痛快!她也就不攔了。 你看看我老成啥樣子?一嘴牙都活動,兩顆門牙只碰一下就掉了。集上一般大的姊妹們,哪個像我……小群抽噎起來,我不知怎麼安慰她才好。我只能勸她忍著,忍到孩子們長大的時候。等她止住了哭,我才問她永繼在學習班有沒有消息。 她從枕頭底下拉出一件衣服,從衣袋裡掏出一張紙遞給我,說是永繼夾在換洗衣服裡帶回來的。 紙條上寫著潦草的兩行字:艾書記逼得不緊,放心。這事兒千萬別對別人說,千萬千萬! 我輕輕地舒了一口氣。 能回家過年就好了。我說。 興許,貧宣隊能不回家過年嗎?小群說。 去過捨兒家嗎?他現在怎麼樣呢?我問。 小群順下了眼睛:哪有臉見他家人。 我忍不住問:小群,真的,為什麼…… 小群搖搖頭:我自己也說不清。那一陣子,總是提心吊膽,心驚肉跳的,「假老婆」又不斷地來敲打,叫永繼立功贖罪,你知道,「假老婆」跟我們有仇。想來想去,只有顧維舜可以揭發,揭實事又沒有,只好瞎騙了,原以為假的總是假的,過一陣子就會明白的,沒想到害了他們。德兒結婚的時候,我和永繼都想去看看,又不敢。德兒為什麼要嫁到鄉下啊…… 唉!我歎了一口氣。 後來貧宣隊派人來調查過了,我和永繼都一口咬定,我們寫那張大字報沒有根據,只是懷疑……小群又說。 我又歎了一口氣,並且起身告辭。小群要留我吃飯,我怎麼吃得下去?我把身上帶的五元錢往小群手裡一塞,跑掉了。 臘月二十二,捨兒他們的學習班統統結束了。貧宣隊員們都要回家過「祭灶節」。雖然破過「四舊」了,祭灶節還是要過的。這裡的祭灶節是二十三、二十四兩天,是二十三還是二十四由每家自己決定,據說跟每家祖宗的出身有關,所謂「君祭三、民祭四,王八祭五鱉祭六」。寶塔集上絕大多數都在二十三祭灶,說明他們的祖宗都是當過「君」的,可是歷史書記載下來的君王卻沒有這麼多。 我趁天黑的時候去看了捨兒。顧維舜不等我坐下就關上了家門,而且插上了栓。 捨兒不是以前的捨兒,留起了鬍子,好像突然長了好幾歲。以前,捨兒說話的時候,喜歡忽閃著一雙大眼,充滿稚氣,如今卻不忽閃了,喜歡直瞪瞪地看著人家。頭髮很長很髒,結成團團了,但是他不肯下堂子洗澡,怕碰見熟人。我現在誰都不想見。他說。 可是對我,捨兒還是親熱和信任的。他把我拉到自己的小屋裡,不讓父母跟過去,說要跟我單獨敘敘話兒。他的父母也只得依他,給我泡了茶就退了回去。捨兒放下門簾,劈頭向我提了一個問題:翠兒姊,你說,人是什麼東西? 我吃驚地看著他,這個小弟弟心裡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了?我小心翼翼地問:捨兒,別問這樣抽像問題,先說說你在學習班裡碰到了什麼問題,不要悶在心裡,悶出病來,你父母會擔心的。 捨兒長長地歎了一口氣,兩手抱住亂蓬蓬的腦袋,仰巴巴地朝床上一躺,咬牙切齒地說:我覺得人都不是東西,包括我!平時一個個都講得好聽,一到危險的關頭都變了,拉稀屎、尿褲襠了。 說完,他在自己的頭上連連抓了兩把,抓掉了一些頭髮,拿在手裡看看,又咬在嘴裡。 是受的壓力太大的緣故吧?老百姓都經不住壓力。我說。 不是!其實艾書記對我們逼得不算緊,逼緊了,對他自己沒有好處,這一點,他自己心裡有數。可是大家就是害怕,一進去就害怕,好像除了自己以外,誰都變得不可相信了。我對周純一、高凡兩位大哥也懷疑起來了。我懷疑他們是別有用心,是真正反對毛主席的敵人。晚上睡在床上,想起他們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真是件件都值得懷疑,而一到白天,我又覺得這些懷疑不對了…… 我說不出話,只是看著他。他到底揭發了高凡沒有呢?又揭發了什麼? 很多人都是又是說又是寫的,唯恐被別人佔先了,真比搶孝帽子還起勁。捨兒坐了起來,用眼睛瞪著我,我也瞪著他,等著他說出更重要的話。 翠兒姊!捨兒大聲叫了我一聲。 哎!我應著他。 我向你保證,我沒說,也沒寫。真的,你信不信我q他說,眼睛眨也不眨地看著我。 怎麼不信?不過,你不是懷疑嗎?我問。 是的,我懷疑他們,更懷疑自己,所以我不寫也不說。而且,翠兒姊,我還恨!恨人!恨所有的人,永繼,艾書記,我都恨。 永繼幹了什麼?我問。 他寫了什麼,我不知道。我只聽到他在會上罵自己,說自己是反動階級的孝子賢孫,他還私下裡勸我,要我把自己知道的事情揭發出來。而且,他把楊大傻子扯了進來!本來學習班沒有大傻的事,他是「獨立兵團」,誰也不知道他和周純一有關係。可是他在會上交代說,大傻子在報社被圍的時候進過報社。大傻子是他的小舅子呀!他媽的,藍永繼,看我將來治他…… 我的頭腦一下子亂成一團麻。真不理解永繼為了什麼。但是我不願意在捨兒面前說永繼不好,捨兒的情緒已經過於激動了,我覺得他有點病態。我擔心起高凡,人家到底揭發了他什麼,他自己又承認了什麼呢?我安慰了捨兒幾句,勸他好好休息,就告辭了。玉兒媽拉著我的手送我到門外,小聲地對我說:翠兒,捨兒沒對你說他的病吧?他病了,從小都不大尿床,現在卻天天尿床了,帶回來的鋪被上淨是尿印子…… 玉兒媽的聲音使我鼻子發酸,我「噢!」了一聲就跑回家去了。 不料小群卻在我家裡等著我,她說永繼只在家裡呆半天就跑了,天黑也不回來。 原來藍永繼到家就生氣。 他媽見他回來,當然滿心歡喜,哭一陣,笑一陣的,哭了笑了,就叫媳婦給兒子做好吃的,補補身體。她抓了一隻母雞,叫小群宰。 小群沒有露出笑臉,把母雞又放了,說又不是立了什麼功回來,吃什麼好的。她像往常一樣蒸紅芋麵饃,燒紅芋干於稀飯。婆婆說她,她說家裡窮得叮噹響,還窮燒啥呀!新年快到了,大人小孩沒有一個能添件衣裳。米也不夠年下吃的。還給他燒干飯宰雞? 婆媳倆你一句我一句便爭吵起來。婆婆一氣睡到床上不吃飯,又是哭又是說,那些話,不知說過多少遍了,她還要從頭說,如何嫁到藍家,如何守寡,如何把永繼拉扯大,永繼和小群又如何結婚……說得小群心裡冒火,便在一邊嘟嚕:訴個啥苦?跟誰訴?你苦,我比你更苦,早知道這樣,我情願守寡…… 永繼一直忍著,聽到這些忍不住了,便大聲呵叱小群:去!給媽跪下,向她賠不是,要不然,我就真叫你守寡! 小群哪裡肯聽,也大聲嚷嚷:跪下?長這麼大還沒有在人面前跪過!你咋不去跪?啥時候了,還來這一套!跪!跪誰?縣太爺?一品夫人?縣太爺、一品夫人也不敢抖這個威風了! 於是夫妻大戰起來。 丈夫說:我哪有你威風呢?鎮長的女兒。可惜給槍斃了! 妻子說:是啊!槍斃了!沒有你們藍家好,你們人老數輩,賭的賭,嫖的嫖,要不也不會去勞改了!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互相一揭短處,便傷了心了。永繼媽止住了哭,從床上爬起來掄起拐棍兒就往兒子身上打,罵兒子不爭氣,沒給祖宗掙下光榮,倒掙到了罵。又指桑罵槐地說:你敢跟人家比,人家爹有本事討兩個老婆……永繼躲著媽的拐棍兒,抓住了小群的頭髮,一場混戰開始了。四個孩子,哭的哭,叫的叫,有的抱住奶奶的腿,有的摟住媽媽的腰…… 混戰一停,永繼就跑了。小群原以為他出去散口氣就會回來,所以還在他背後說:你滾!有本事一輩子也別回家!可是到晚上還不見永繼的人影,村裡村外又找不到他,這就急了,找到了集上來。 我和父母面面相覷,我想埋怨小群幾句,但看她那焦急的樣子,便把話嚥下了。 父親說:我說找人要緊。別出什麼岔子才好。臘月裡了,生氣吵架別說不吉利的話,什麼守寡不守寡的,這不是自己咒自己? 小群溫順地說:是,大叔,我不懂事。 天這麼黑,我們這幾個老弱婦女,到哪兒去找人啊?在這個集上,可以幫這個忙的,只有捨兒和楊大傻子了。可是永繼偏偏又把這兩個人都得罪了。沒辦法,也只好勸小群去求他們了。小群這時非常聽話,說:我去求,我去求…… 我馬上和小群一起到了捨兒家。他們一家人都已經睡了,聽到我說有急事,便起來開門,一看見是小群,臉便拉長了,只有顧維舜招呼了一聲:小群也來了! 小群不等玉兒媽和捨兒說話,就在他們面前跪下了。玉兒媽連忙伸手拉起了她,說:算了,算了,都過去了! 顧家人聽說永繼跑不見了,把往日的恩怨全都忘記,連說:找人要緊,找人要緊。顧維舜還安慰小群說:今天天晚了,人們都睡了,又不好一家一家地敲門,明天再去找吧,會不會到哪裡親戚家去了,你把你們的親戚的名字都排出來,我們一起去找,會找到的。 小群這才稍稍安定了情緒,摸著黑回家去了,怕永繼媽出事。 楊大傻子照樣每天早上在街上叫賣「油果兒——熱的!熱的——油果兒!」只是「獨立大隊」的紅袖章不戴了。有人問過他為什麼,他說自己把大隊解散了。這天早上我們一聽到他的叫賣聲就把他叫進門來,把永繼的事對他說了,求他一起去找。這個爽直的漢子竟然半天不語。 我知道一點底細,便勸他:小群是你的叔伯姊姊,不看僧面看佛面吧!我父親也勸他說,你們楊家在這集上也就你們姊弟倆了! 大傻子把自己的手指關節捏得啪啪響,說:我真不想走這門親戚了!我爹死在監獄裡,我坐牢的時候,媽又被迫改嫁了,我一個人無依無靠,誰照顧過我?我想請他們幫個忙,給我成個家,可是藍永繼說啥:誰要你?我為啥不跟他一起造反,成立獨立兵團?我不想沾他!這一回學習班上,他又把我賣出去了!艾書記找我問過了,我就說去賣油果兒,啥也沒幹,啥也沒說,也沒見別人幹啥,沒聽別人說啥。艾書記也沒再找我。肯定是沒有材料,高凡他們誰也沒賣我,親戚?親戚還不如朋友呢! 我說:他們也是害怕呀!雙方的家庭出身都不好…… 楊大傻子不等我說完,把手一拍說:別說了,翠兒姊!我去幾家親戚家找找看!誰叫我也姓楊呢! 像不久前到處尋找瘋大爺一樣,我們又開始了尋找藍永繼。可是一連找了兩天,都沒有得到任何消息。他沒有到任何親戚家,也沒有去過朋友家,他能去哪裡? 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小群派大孩子送信來說,昨夜永繼半夜回家了,他說他沒上哪裡去,只在溝溝坎坎裡轉悠,晚上宿在牛屋裡。我們到哪裡找去!不管這些了吧,人回來了就好,年三十快到了,我們也該備年了! 寶塔集的春節和全中國一樣,非常熱鬧,規矩也多。熱鬧叫人歡樂,規矩又增添一點神秘的色彩,神秘的歡樂,正是人們所需要的,所以不論大人小孩,都喜歡過春節。不論有多少不愉快的事情,都要暫時忍下,收拾起來,不把它帶到新的一年裡去。春節過不好,會招來一年的晦氣。 不過現在是革命時期,老規矩老習慣不可更改,革命的原則同樣不可動搖,中國人有辦法,把一切都貼上革命的標籤,換一個時興的說法。比如,年底要準備很多食物,蒸饃,炸撒子,烹魚煮肉,原是為了圖個豐衣足食的吉利,如今則說,要顯示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形勢大好,不是中好,更不是小好。說法不同,忙碌卻是相同的。我們家雖然憂慮重重,父母對於備年的工作卻一絲不苟,把我支使得沒有一點空閒的時候,把永繼一家的事也都忘了。 年三十早上,我早早地起床,把門上的舊春聯洗掉,準備換上新春聯了。今年的新春聯是我自己寫的,上聯是:革命形勢大好;下聯是:人民群眾歡呼。橫批是:造反有理。父親不大滿意,說少點文氣,我說現在講什麼文氣,挑不到毛病就好。 楊大傻子這個時候來了。這時我才想到,他今天沒有出來賣油條。便問他:也準備過年了?一個人咋過?到這裡來吃年夜飯吧!大傻子只愣愣地聽著,不答一句話。他今天神色異常,好像哭過,在我的印象裡大傻子是不哭的。 你怎麼了?我關切地問他。 藍永繼上吊了!死在生產隊的牛屋裡…… 我丟下手裡的事情就和大傻子一起往鄉下跑,捨兒和村裡的一些人已經在那裡了。永繼的屍體在堂屋裡擺著,身上罩著一塊白布。我彷彿看見一個紮著小辮子的小男孩從那白布上站起來向我招手,對我作鬼臉,那是小時候的永繼,小時候的永繼是非常可愛的。他家裡寶貝他,給他留辮子,讓他混在我們女孩堆裡,他顯得比女孩還要嫵媚,如今怎麼會變成一具屍體?他和我一樣大,才三十二歲。 我奇怪,這裡只有忙碌,沒有哭泣。小群像沒事人一樣坐在自己床上,幾個孩子圍著她,傻乎乎地看著她。永繼媽是在床上躺著,不停地對著房頂訴說:兒啊!你就這麼走了?媽跟你一起去吧!可是幾個孩子交給誰呢?不能交給小群,她是個壞女人,是她把你害了,誰都不知道,只有我知道。你當初要是聽了媽的話,不娶她…… 我插不上手,男人們忙碌就夠了,便到了小群房裡,讓孩子們去守著奶奶。我在小群身邊坐下,問她為什麼會突然發生這樣的事,是不是又吵架了? 小群搖搖頭,說沒有吵過。回來這幾天都很好,還對我說了不少甜言蜜語,昨天晚上說出去走走,就沒有回來,不一會兒就有人來說,他上吊了…… 我握住小群的手,叫她想開點。她竟然牽動嘴唇笑了笑:總不會為了那…… 為了啥!我問。 小群又笑笑:他要跟我親熱,我不肯,我沒有心緒,過年了,家裡要啥沒啥…… 我馬上小聲地制上她:小群,快別這麼說,不會是為了這個。 可是小群還要繼續說:他媽說是我害了他,就是我害了他!我是怎麼害他的?沒動刀也沒動槍,就這樣害了他。這幾天,他天天都要和我親熱,說要夫妻和好。我天天不答應。他要把我扔到雪地裡凍死,我叫他扔,我說我活夠了。他不敢扔,就自己跑出去,就去上吊…… 小群,別說了!別胡思亂想!不會是為了這個,不會的!我搖著小群的肩膀,不讓她說下去,生怕被別人聽見,向她潑污水。可是她掙脫我的手,撲倒在床上放聲痛哭起來,說:我的主啊!你罰我吧!我是個女人,但是不想做女人的事,你罰我吧!我害死了男人,可是他比我享福,這一家老小都扔給了我,我的主啊!你罰我吧…… 大傻子走了進來,叫小群不要哭,說哭有啥用?哭也晚了!窮吧富吧,兩口子有商有量和和氣氣就好。哪有像你們這樣吵吵鬧鬧的?不想過日子,就不要成家…… 別說了,大傻子,讓她哭哭吧!我說。 不勸還好,一勸大傻於反而來了傻勁:不許哭!就不許哭!兩口子一對沒出息!生就的苦命,就得能受苦,受不了苦,就不要活下去……嗚嗚!嗚!我的爹呀!我的媽呀!我的大爺大娘啊! 大傻子也大放悲聲了,我終於也忍不住一陣陣抽噎。捨兒呢,索性和大傻子一樣,放開嗓子哭了個痛快。 第二天,永繼的屍體便下了地。回教的喪禮簡單,又不用棺材,所以沒有多少花費。 永繼的突然自殺成了寶塔集今年春節期間串親訪友的熱門話題。想起藍二爺家當年在寶塔集上的威風,如今死的死了,散的散了,都無不歎息。老人們還說,藍二爺一家雖然都不成氣候,可是對鄉親街坊倒還是客氣的。兔子不吃窩邊草嘛。這家人敗就敗在幾個女人手裡。首先是藍二奶奶,沒見過她那麼會罵人的,罵人像切菜,卡卡嚓嚓聽得見聲音,一句罵就能切下一個人頭來,藍龍的老婆永繼的媽,人倒賢慧,可是生就一副苦相,左眼皮上長了一顆痣,那是滴淚痣,所以嫁過來不到一年,就把丈夫克刂死了。藍虎的老婆「短一點兒」,臉兒長得俊,還是一條腿平白無故短一截兒,這就不好,果不然,公公丈夫一去勞改,她就先伸出一條長腿走了,到現在信也沒有。下一個要數楊小群了,偽鎮長家的嬌小姐,小老婆養的,也是報應,小老婆生來就賤,養個女兒卻恰恰相反,不肯盡婦道,活活把永繼逼死了。莫不是有人偷了小群的心?要不然一個女人怎麼會……看來,藍虎現在這個女人不錯。女人還是醜點好 我從來不參加這樣的談話,我只能在心裡為小群叫屈,為藍家的女人們叫屈。我的可愛的寶塔集,我的可愛的鄉親們啊,什麼時候,你們能夠對女人寬厚一點呢? 然而,寶塔集沒有因為死去一個人而讓自己沉浸在愁緒裡,街上一陣又一陣的鞭炮聲提醒著人們,正是新春喜慶的日子,不該憂愁。孩子們照舊拍著手歡樂地唱著: 新年來,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閨女要花兒要炮,親戚朋友都來賀。 有線廣播裡一天三遍地播送著最近發表的最高指示: 全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形勢大好,不是小好。 整個形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形勢大好的重要標誌, 是群眾充分發動起來了。 不知是不是受了永繼自殺的刺激,沒有過完春節,捨兒就病倒了。一連幾天高燒不退,還說胡話,尿床的毛病也越來越厲害了。他一天不知道要哭幾回,而且都是嚎啕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說:我活不長了,我就要死了!有時,還抱著他媽的脖子哭叫:媽!你們白養活我了!我不能給你們養老送終了!救救我吧!救救我吧! 顧維舜兩口子想起捨兒生下來時他爺爺給算的命,魂都嚇飛了。顧遠山老頭對自己這個唯一的孫子的命運特別關心,先是自己用八卦推算,後來又請瞎子按八字推算,結果都一樣:這孩子命裡有災星。正是為了消災才給他取名叫「捨兒」,又給他認了十二個干老子充「貴人」,難道說災星還沒有退掉? 寶塔集上所有的醫生都請遍了,一個個都說病得厲害,可是誰也說不清是什麼病,拿不出治病的良方來。有一個醫生提出懷疑,會不會是血裡有毒呢?若是,即使病好了,也會落下後遺症,不是變成傻瓜,就是變成癱子。於是,寶塔集人私下裡猜測,顧維舜一定生過梅毒,血裡不潔淨,所以傳在兒子身上了。顧維舜怎麼會生梅毒呢?一定和藍二爺那時開的妓院有關係。倒想不到顧維舜這樣老實人也會得這風流病,如今害了兒子了。氣得玉兒媽要找那些人擠命,說怪不得艾書記說寶塔集是百寶箱呢,寶塔集上真是沒有幾個好人,個個人的一張嘴都像沒有加蓋子的糞坑,一天到晚翻蛆蟲、冒臭氣。都不得好死!不如一顆炸彈把寶塔集炸平,大家一起死了乾淨! 顧維舜倒不在乎那些謠傳,他說身正不怕影子斜。但是他確實被兒子的病嚇壞了。他想自己這一輩子坎坎坷坷,也老老實實,做人不虧心,做生意不短秤,怎麼會落下一次又一次的報應?四個兒女,沒有一個稱心如意的。他常常一個人早晚到淮河邊上溜躂來溜躂去,不言不語,碰見人也只是點點頭,有時連頭也不點,眼一順就過去了。這樣,又有人說他想跳河。我父親也心下懷疑,跟著他在河邊溜了幾回,沒有聽到他說什麼輕生的話,也放心了。 捨兒的十二個干老子這些年死的死了,走的走了,現在還能經常走動的,就剩下我父親。我家沒有男孩,父親對捨兒也是特別疼愛的。所以捨兒病了以後,他和母親每天都輪番著去探望,雖然出不了什麼力,卻也為顧維舜和玉兒媽分擔了一點憂愁。母親還從箱子底下找出了一個銀鎖片,上面接著「長命百歲」,掛到捨兒的脖子上。 眼看著捨兒骨瘦如柴,病症一日比一日沉重,顧維舜心灰意冷。從來不敢不上班的他,也常常不去上班了。一天,他偷著和玉兒媽商量,是不是把老大維堯夫婦和老三維禹家的都招呼到寶塔集來,萬一孩子不行了,一家人都在身邊比什麼都強。玉兒媽一聽就哭起來,她說:你就認定兒子不行了?我就不信。我們沒做過壞事,老天爺不該判我們絕後,要是這麼判了,我就把天戳個窟窿!我看孩子沒大病,是沖了神了。這事都怪你,他干老子送給他的那件道袍上繡的是護身符,你一定說是「四舊」,把它燒了。兒子有個三長兩短,我就找你算賬! 一句話提醒了顧維舜,他說:對了!對了!這就好了!你別急,我們再給他做一件道袍,那樣子你還記得嗎? 玉兒媽說:樣子我當然記得,可是那上面還寫著十二個干老子的名字呢,都是他們親筆寫的,如今到哪裡找他們去? 顧維舜說:這容易,本人還在的就找本人,本人不在的就找他們的兒女代筆,大傻子和小群都可以代表他們的父親。 要是讓人家知道了,不說這是迷信活動?玉兒媽問。 偷偷地,誰知道。為了兒子,知道了也不怕。顧維舜說。 我和德兒反對也沒有用,我的父母也認為這是好主意。我父親還把這件事攬在自己身上,說你們趕緊先將道袍做起來,我去討那十一個人的筆跡。實在討不到的,像藍虎,我就代了吧。 玉兒媽連天加夜地幹,不過一天一夜,就把道袍縫好了。我父親做地下工作似的一家一家地跑,有時要跑到外地去,十二個干老子的名字也寫齊了。玉兒媽把它們用絲線繡好。 給捨兒穿道袍的時候,我和父母都去了。顧維舜關緊了門,又是上香又是叩頭又是禱告。捨兒顯得非常乖,不但老老實實讓他媽給他穿道袍,還硬掙扎著起來對著香案叩了三個頭。 可是一連等了三天,捨兒的病還是毫無起色。捨兒又哭起來,高聲叫道:救救我!救救我! 我和德兒都竭力主張:再請先生看。父親說,是啊,還是要請先生。可是請誰呢?我們聽說縣城有個著名的老中醫叫蔡抱一,聽說他的醫術很高,藥到病除,本縣很多大官的病都是他治好的,所以雖然是地主成分,還沒遭多大罪。不過現在是文革期間,不知他的情況怎樣了。為此,德兒專門去跑了一次縣城,回來說沒找到,蔡抱一就是一個孤老頭,家裡再沒了別的人,他的鄰居們說,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不久,老頭子就背起個包袱出門去了,說是去給別人看病,打那以後再也沒有回來過。我們再也想不出別的辦法了! 也不知楊大傻子是有心還是無意,他居然在我們都已經絕望的時候把蔡抱一領到了捨兒家裡。他說這是捨兒的緣分,他是到鄉下串著賣油條的時候碰上的。顧家人對大傻子干謝萬謝,大傻子說:謝啥?干兄弟也是兄弟啊! 大名鼎鼎的蔡抱一看上去毫無風采。瘦高瘦高的個子,背還有些駝。黑黃的臉膛,高高的顴骨,鼻子肥大,嘴唇寬厚。玉兒媽一見就私下裡嘀咕,說他像個大煙鬼,真能看好病?可是捨兒喜歡蔡抱一,一見這老頭就高興起來,一聲聲地叫爺爺,說:我的病可以好了!玉兒媽見兒子這樣,便也歡喜起來。 蔡抱一給捨兒按了脈,看了看眼珠和舌苔,笑瞇瞇地說:我當是什麼大病,不過是著了點風寒,又受了點驚嚇和氣惱。我只要一帖藥,就可以把風寒退了,其餘的病,就靠養了。最好到處去走動走動,忘掉了那些惱人的事,病也就好清了。 我們聽了都將信將疑,只有捨兒不住地點頭,說:對,我要到外地去!隨便上哪裡都行,就是不想蹲在寶塔集。寶塔集上的人太可怕了,我不想見他們。 說神奇也神奇,捨兒吃了蔡抱—一帖藥果然見好,不幾天就能下地走路了。為了讓他好好休養,他爸爸把他送到了他大伯家裡,一去就是幾個月。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