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散會後,地方史組三個都戴眼鏡的研究員回到他們的工作室。組長趙昌被留下聽候所領導對運動的安排部署。這三個人前前後後進了屋,誰也沒吭聲,各就各位,像往常那樣從桌上或抽屜裡拿一本書看;天知道他們在看些什麼。
  本組年紀最大的老研究員秦泉的臉色非常難看。此人很瘦;面皮如同舊皮包那樣黯淡,高顴骨象皮包裡塞著的什麼硬東西支楞出來,正好把一副普普通通的白光眼鏡架住。他是個仔細、寡言、穩重的人。胳膊上總套著一對褐色的粗布套袖,和他每天上下班提著的書包用的是同一塊布料。看上去,很像個細緻又嚴謹的銀行老職員。長期的案頭工作使他駝了背。整天蝦一樣弓腰坐著,面前一杯熱水和一本書,右手拿鋼筆,左手夾一支煙卷;長長的腦袋被嘴裡吐著的煙糾纏著,宛如雲嵐繚繞的山頭;有時煙縷鑽進他花花的頭髮絲裡,半天散不淨。這便是他給人印象最深的形象。他一天不停地喝水和上廁所,咽水的聲音分外響;平日為了不打擾室內研究工作所必要的安一靜,他喝水時總是盡力抑制自己的毛病,把一口水分做幾次,小心翼翼地嚥下去。今天他似乎忘了。一邊喝水,喉嚨裡一邊咕登咕登地響,像是咽一個個小鐵球。
  他是五十年代出名的右派,而後摘掉帽子,但仍是所裡唯一的身上打過「右」字號戳兒的人物。那種戳兒打上了,就留下深深的印記,想抹也抹不掉,每逢運動一來,都照例被作為反面人物中的一種典型,拿出來當做進攻的靶子。他屬於那種人們常說的「老運動員」。雖然飽經滄桑,眼見過各種驚心動魄的大場面,但眼下仍不免心情煩躁。因為他很清楚馬上又臨到頭上的日子是什麼樣的。
  另一個白胖胖,卻坐在一邊呆呆發怔。他叫張鼎臣。才過了五十歲生日,圓頭圓腦,皮膚細膩而光亮,戴一副做工挺細的鋼絲邊眼鏡,裝束整整齊齊,衣料也不差;乎時愛吃點細食,不吸煙;牙齒刷得像瓷製的那樣潔白,並且總在笑嘻嘻的唇縫中間間露出來。他的古文頗好,對清臾很有些研究,只是臉上總掛著些笑意,說話愛迎合人,帶點商人氣味,引人反感。
  他是老燕京大學的學生,畢業後由於生計的關係,自己經營過一家小書鋪。書架上總放著七八百冊書,一邊看,一邊賣,積攢下知識和錢財。後來經本家叔叔再三勸說,在那個堂叔開的小貿易行裡入了一份數目不大的股金。小貿易行經辦不力,幾乎關門。由於礙於叔侄情面,不好抽出股份,只當做買賣虧掉了。一九五六年公私合營時,這奄奄一息的小貿易行被合進去,他反落得一份微薄的股息。這份股息致使他在文化革命初期被當做資本家挨斗遊街。他的成分至今尚未得到最後確定。如同沒有繫纜的小船,在這將到來的風浪中,不知會遇到什麼情況。
  這三個人中間,唯有戴黃色圓邊近視眼鏡的吳仲義是個幸運兒。
  他的歷史如同一張白紙。平時的言行又相當謹慎,無懈可擊。為人軟弱平和,不肯多事。前一度,所裡的人分做兩派,鬥得你死我活,他在一旁逍遙自在,但按時上下班。在班上雖無事可做,也決不違犯所裡訂立過的那些章程制度。兩派都爭取過他,他卻一笑了之。幸虧他夙來是個膽小無能的人,無論哪派把他拉過去,最多只是增加一個人數。因此,兩派都不再去理他。他是個多餘的人。
  然而,在一場場運動中間的間歇,也就是抓業務的時期裡,他卻是所裡目光集中的一個人物。他年紀不大,三十多歲,學識相當扎實,工作認真肯干,研究上經常出成果。他是專門研究地方農民運動史的。這一內容始終受重視,他因此也受重視。他的成績是領導和上級治所有方的力證。誰都認為,這是他在所裡平時受優待、運動中受保護的資本……因此運動一來,他就被那些有污點而惴惴不安的人欽慕、眼饞,甚至有些妒嫉呢!好似山洪衝下來,人家站在平地上擔驚受怕,他卻在石壁下、高地上,碰不著,掃不上,得天獨厚,平平安安。
  可是,誰知道那是怎樣的時候呢?天大的功勞也無濟於事,一點點過錯就會招來災禍,它逼得你去搜尋自己的過失,並設法保護自己;本來可以相安無事的人,在那種凶險的情勢下,也會無端地心驚肉跳,疑神疑鬼……
  快下班時,組長趙昌推門進來,用一種與他平時慣常的溫和略顯不同的比較嚴肅的態度說:「革委會決定,從明天起開始整天搞運動,一切業務暫停。事假一律不准;醫生開的假條必須草委會簽字蓋章方可有效。由明天算起的頭一周,是大揭發大檢舉活動。每人回家都不准停止大腦的思維,去回憶平日哪些人有哪些錯誤言行,以及可疑的現象和線索,做好互相檢舉揭發的準備。」
  趙昌的話說完。大家收拾東西離開房間的時候,不像往常那樣互相打個招呼,說一半句笑話。臉上都沒什麼表情,誰也不理誰,各自走掉,似乎都有了戒心。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