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河內


  越南首都、歷史名城河內,位於國境紅河三角洲西北部,座落在紅河右岸和紅河與墩河的匯流處,無論是從南方到北方,還是從內地到沿海,均是必經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擁有北方最大的河港,有好幾條鐵路在這裡相聯結,是北方公路的總樞紐,郊區有白梅機場和嘉林機場,水、陸、空交通便利。城市地處亞熱帶,因臨近海洋,氣候宜人,四季如春,降雨豐富,花木繁茂,百花盛開,素有「百花春城」之稱。
  河內是一座擁有1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從公元11世紀起就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歷史文物豐富,名勝古跡遍佈,享有「千年文物之地」的美稱。河內始建於公元621年,當時名叫「紫城」,後又改稱「羅城」、「大羅」。11世紀初,越南歷史上的李朝李公蘊太祖認為大羅位居「天下之中」,物產豐富,人丁興旺,是實施大越國統治的理想之地,便於1010年將國都由寧平省花爐遷到大羅。據傳說,當李太祖率眾遷都時,大羅地面飛騰起一條金色的巨龍,太祖認為這是一塊吉祥的地方,便將大羅改稱為「升龍」。後來陳、後黎等許多朝代都曾把這裡作為京城,城市名稱多次更改,先後稱為龍淵、龍編、中京、京都、東郡、東京、中都、上京、北城等。1831年,阮朝的明命王在這裡定都,見城市環抱於紅河大堤之內,遂改稱為「河內」,一直沿用到今天。
  河內分為內城(市區)和外城(郊區)兩部分。內城又分紫城、皇城和京城3部分。皇帝、后妃及其子孫、侍從居住的地方稱紫城;環繞紫城的是皇城,是朝臣、官吏的辦事機構所在地;皇城之外的街坊、集市、居民區是京城。昔日,皇城內御苑園林,景色秀麗,紫城內樓台殿閣,金碧輝煌,京城內寶塔高聳,寺廟林立。後來因改朝換代,兵荒馬亂,戰事頻發,近千年的李、陳、黎、阮朝的古建築屢遭破壞,宮殿已蕩然無存,城垣也只保存下來不足200米的正北門以及官掌門。今天的河內市,許多街道依然沿用舊時的名稱,如皮行、銅行、棉行、糖行、麻行、桃行、帆行等,一些街道依然保持昔日專業性的傳統,如皮行街專售皮貨,銅行街專售銅器。
  河內名勝古跡眾多,著名的有還劍湖、西湖、文廟、獨柱寺、龜塔、二征廟、玉山祠、巴亭廣場、螺城、竹帛湖、百草公園、靈光寺、昭禪寺、棟多崗、蓮派寺、象伏寺、金鼓祠、風塔、醫廟等。還劍湖位於市區東南部,形狀略呈橢圓形,湖區林木青翠,湖水清澈似鏡,湖光樹影,交相映襯,環境幽靜,風光秀麗,是河內第一風景區。湖心有座玉山島,島上矗立著一座建於18世紀的玉山寺,寺院與湖岸有拱橋相連。龜塔和獨柱寺同玉山寺遙遙相望。距離還劍湖東面不遠的巴亭廣場,是胡志明於1945年9月2日發表《獨立宣言》,宣告共和國誕生的地方,廣場佔地3公頃,1969年9月2日胡志明逝世後,他的陵墓也修築在廣場上,遺體供人們瞻仰。
  位於雄王路以西的百草公園,面積約13公頃,內有100多種樹木和許多珍禽異獸,也是遊人愛光顧的地方。座落在市區東北18公里處的古螺城遺址,是一座螺旋形的土城,佔地5平方公里,城牆分內外9層,現存的有3層,高2米多,寬15米。螺城建於公元30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的歷史,城內仍保留有建城時的安陽王朝的廟宇。河內市區湖泊眾多,大大小小,波光閃閃,是遊憩佳地,將城市打扮得明淨而雅潔。
  今日的河內市,城市面積也由1954年的152平方公里擴展到1000餘平方公里,人口由當時的40餘萬增加到約310萬,是越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河內市區幾條寬廣筆直的大街,以還劍湖為中心,向四周成輻射狀延伸,街道兩旁生長著四季長青的高大樹木。市區繁華熱鬧的街道有桃街、糖街、同春市場等。河內建有自己的工業體系,擁有機械、化工、紡織、制糖、捲煙等工業部門,其中機器製造成為全國中心,如河內機器製造廠能生產各種精密程度很高的工作母機和新式農業機械供應全國,使河內已由消費城市變成了生產城市。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