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苦惡鳥的別名很多,古人稱它為「姑惡」,又名苦鳥。北方人稱為苦哇鳥,又稱苦娃子。它是秧雞的一種,廣東人稱為水雞。 苦惡鳥是水鳥,動物學家稱它們為「中國種的白胸水雞」,是中國民間傳說最多的野鳥之一。它的土名叫來叫去總離不了「苦」字,就與這些民間傳說有關。 苦惡鳥是出產在南方的鳥,從我國的福州以南,直至緬甸、印度和南洋都有,因此香港也是它們的棲息地之一。它們有時在夏天會從炎熱的南方飛到長江一帶去避暑。這時正是它們不停「苦苦」地叫著的季節。這也就是沿江各省發生關於苦惡鳥各種傳說的由來。 苦惡鳥的傳說雖多,但平常總不大容易見到。這是因為它們不喜歡高飛,又不棲息在樹上,而是藏身在河邊或低窪地方的草叢中。雖然喜歡不停的苦叫著,但是一聽到有聲響,就寂然貼伏在草叢裡不動,所以很難有機會見到它們,只有偶然在稻田或低地上覓食,無意被人撞見了,它就一溜煙竄入草叢中,這時才有機會可以看見,但有許多人,又不會知道這就是有名的苦惡鳥。 苦惡鳥的形狀像一隻瘦瘦的母雞,腳長尾短,全身約十一二英吋長,頭尖嘴長,嘴端綠色,嘴角有一段紅色,背上是灰色,胸上白色。我國向來說苦惡鳥是一種黑色的鴉狀水鳥,大約就是匆促一瞥之間所獲得的不正確的印象。香港新界一帶水田和小河的岸邊有很多苦惡鳥,時時要出來覓食,我們如果到郊外去旅行,只要略為留意,很有機會可以見得到。苦惡鳥喜歡夜裡叫,聲音單調遲緩,「苦哇——苦哇」,時常整夜叫個不停。 關於苦惡鳥的中國民間許多傳說,可以歸納成兩大類。一類是說這種鳥為一個苦媳婦所化,被惡家姑折磨虐待而死,化為怨鳥,所以叫起來總是「姑惡姑惡」。蘇東坡、陸放翁等人都有詠姑惡詩,可見宋朝已經有了這傳說。另一類傳說則與這恰恰相反,說是不孝婦所化。相傳有盲目老家姑,兒子出外,媳婦厭惡她,又欺她年老目盲,以蚯蚓拌飯給她吃,騙說是鰍魚,後來給兒子回來看見了,趕走媳婦,她就化為苦惡鳥,要苦叫整夜,才可以在河邊得到一條蚯蚓來充飢。 這些傳說都很淒惻,反映了中國舊禮教和封建家庭的生活陰暗,再加上它的叫聲確是「苦哇苦哇」的很難聽,所以在黃梅天氣一聽到這種水鳥的叫聲,實在真能使人愀然不樂。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