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紀念開拓寶島的先賢——思齊閣和懷笨樓


  「台灣」是由開台王顏思齊命名的,後人為追念這位開拓寶島的先賢而建了思齊閣和懷笨樓。
  天啟元年(公元1621年),正是明朝頹糜不振之時,福建漳州出了條好漢——顏思齊,他體魄雄壯、武藝高強,愛打不平。雖說他武藝不凡,卻以裁縫為業。因講究信譽,手藝細緻,遠近聞名。有一次,縣官夫人來做衣裳,家丁以勢壓人。不付工錢,思齊一氣之下,便把衣裳撕了。家丁見狀大罵道:「不識抬舉的賤貨,給臉不要,竟敢撕縣太太的衣裳,看我砸你的鋪號。」邊說邊要動手。思齊生性剛強,吃軟不吃硬,此時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鐵拳揮去,猶如秋風掃落葉,四家丁一命嗚呼,歸西去了。
  顏思齊打出了人命,再也呆不下去了,便乘船東渡,去了日本。他仍以裁縫為業,幾年後,在東瀛也有了聲望,深受人們的尊敬。當時,日本人民在德川幕府的殘酷統治下,過著貧窮淒慘的生活,他們不得不起義反抗。
  公元1624年7月29日,顏與其他旅日僑胞決定參與日本人民反對德川幕府的鬥爭,因事洩密,鬥爭失敗,顏與盟兄弟們逃離日本。他說眼要回大陸的兄弟,在一個孤島的海灣登陸。這裡一片荒蕪,雜草叢生,野獸出沒。顏率領大家壁土伐木,建築寮寨。利用海上貿易解決島上的生活用品和資金等,並開闢港口,使來往的船舶逐漸多了起來,人們就稱此港灣為「笨港」。
  顏思齊一面安撫土著高山族同胞,一面派人分乘十艘大船到漳州、泉州等地招收貧民來笨港。在荒島上開墾造田,連續三次,計有三千多戶。從此,經過移民的辛勤開墾,島上大片荒地變成了綠油油的良田。顏思齊在笨港巖東南面的一片平野上,建成井字型的馬路,分九區成首府,中區築大高台,為「開台王」府,人們擁顏為開台王。此時,因「灣」內有「台」,「台」外有「灣」所以顏將這海中寶島稱作「台灣」。
  後來,人們為了緬懷開台王顏思齊和他的盟友們艱苦卓絕開拓台灣的豐功偉績,在他率眾登陸的地方——今新港的媽祖廟前,建起高達三層具有民族風格的閣樓,命名為「思齊閣」,另建一座「懷笨樓」成為今日台灣遊覽觀光的名勝。
  思齊閣,通高20餘米,飛梁畫棟,金碧輝煌,建築雄偉。樓層之間飾有玲瓏精細之圖畫,樓外雕刻優美,圖像動人。樓內有顏思齊畫像及生平介紹。該樓建於高地,近臨濱海,登樓瞻眺,水鄉景色盡收眼底。
  懷笨樓,樓觀莊嚴,結構凝重,環境幽美。樓高約15米,樓層高低有致,棟樑堅固,樓內陳列有先人開壁笨港的史料、模型及標本。此建築氣勢巍峨,體現了中華民族開拓寶島不畏艱難的古樸雄風,是對先祖的緬懷,也是對後人的激勵。

  ------------------
  allan9掃校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