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廣雅》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詞典,《廣雅》是仿照《爾雅》體裁編纂的一部訓詁彙編,相當於《爾雅》的續篇,篇目也分為19類,各篇的名稱、順序,說解的方式,以致全書的體例,都和《爾雅》相同,甚至有些條目的順序也與《爾雅》相同。例如:「釋詁」的前6條是「始也」、「君也」、「大也」、「有也」、「至也」、「往也」,與《爾雅》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廣雅》取材的範圍要比《爾雅》廣泛。書取名為《廣雅》,就是增廣《爾雅》的意思。 《廣雅》的作者是三國時魏人張揖。張揖,字稚讓,清河(今河北臨清縣)人,在魏明帝太和年間(227—232年)任博士。他是一個博學多聞,精通文字訓詁的學者。 因為《爾雅》以解釋五經的訓詁名物為主,所收集的訓詁還不夠完備,而由西漢初到三國,已經400多年,由於主產和文化的進步,語言和文字都有了新的發展,不見於《爾雅》的新詞、新義、新字日益增多,所以社會需要新的語言文字著作。張揖編著《廣雅》正適應了社會的這種需要。此外他還著有《埤倉》和《古今字詁》等書,但是都未能流傳至今。 《廣雅》前3篇,「釋詁」、「釋言」、「釋訓」,解釋的是一般詞語。「釋詁」多數條目是把許多同義詞放在一起,編為一組,然後用一個常用的、詞義寬泛的詞來解釋。例如: 澇(tao)、汰(tai)、炕]ji□n)、淅、滌、潒(dang)、湅*(s□o)、澡、沐、浴、湔(ji□n)、濯、沫(hui),灑(x□)也。 「灑」通「洗」。這個條目是《廣雅》增補的。其中的「澇」通「洮」,又寫作「淘」。「澇」、「汰」、「炕v、「淅」、「湅*」,都指淘米,是用水沖洗糧食中的雜質。「滌」、「湔」、「濯」都指洗去污垢。「潒」通「蕩」,是滌蕩的意思,「澡」是洗手,「沐」是洗髮,「浴」是洗身,「沫」是洗面。 「釋言」的條目都很短,被釋詞有的僅一個。例如: 徇,營也。 韙,是也。 購,償也。 將,扶也。 「徇」是曲從的意思,「營」是謀求的意思,「徇」和「營」意義相近,所以「徇」釋為「營」。「韙」即「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韙」,「韙」和「是」同義,意思是認為正確。「購」是懸賞徵求的意思,「償」是酬報的意思,所以「購」釋為「償」。「將」有扶助的意思,例如《木蘭辭》「出郭相扶將」,「扶」和「將」同義詞連用。 「釋訓」解釋的是疊音詞和聯綿詞。例如: 孜孜、彶彶(jiji)、惶惶、俇俇(guangguang),劇也。 拳拳、區區、款款,愛也。 躊躇,猶疑也。 般桓(panhuan),不進也。 「孜孜」形容勤勉不知疲倦。「彶彶」同「汲汲」,形容急切追求。「惶惶」形容匆忙倉促。「俇俇」形容心神不定匆匆忙忙。 這4個詞的共同點都是形容程度深、用力甚,而「劇」有極、甚的意思,所以用「劇」做訓釋詞。「拳拳」形容懇切、忠謹。 「區區」形容誠摯、愛慕。「款款」形容忠實、誠懇。這3個詞都是形容感情好,所以用「愛」來做訓釋詞。「躊躇」意思是徘徊不前,用「猶疑」解釋「躊躇」是用詞來釋詞。「般桓」又作「盤桓」,是滯留、徘徊的意思,用「不進也」解釋「般桓」是用短語來釋詞。 「釋親」以下的16篇解釋百科名詞。其中「釋親」解釋親屬稱謂以及人的形體的名稱。「釋宮」解釋的是關於房舍建築方面的詞彙。「釋器」除了解釋器用,還解釋了一些有關骨骼、肌膚、臟腑、飲食等方面的詞語。「釋樂」解釋的是音樂的名稱、樂器的名稱、形制和禮樂的制度。例如: 翁、公、叟、爸、痋]zh□),父也。(釋親) 埤堄(pini),堞(die),女牆也。(釋宮) 兜鍪謂之胄。(釋器) 塤(x□n),像秤錘,以土為之,有六孔。(釋樂) 「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等5篇主要解釋的是關於天文地理方面的詞語。例如: 夜光謂之月。(釋天) 湖、藪(s□u)、陂(b□i)、塘、都、哄]hang)斥(ch□)、澤、埏(yan)、衍、皋、沼,池也。(釋地) 小陵曰丘。(釋丘) 岱宗謂之泰山。(釋山) 濆泉,直泉也。直泉,湧泉也。(釋水) 「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釋畜」等7篇解釋的是關於植物動物方面的詞語。例如: 菅(ji□n),茅也。(釋草) 楚,荊也。(釋木) 孑孓,蜎(yu□n)也。(釋蟲) 鰱,鱮也。(釋魚) 野雞,雉(zhi)也。(釋鳥) 豨(x□)、狙(cu)、豭(ji□)、彘,豕也。(釋獸) 白馬裡脊,驙(zh□n)。(釋畜) 《廣雅》原書分為上中下3卷,總計18150字。拿《廣雅》和《爾雅》相比,多出7000多字。從條目來看,前3篇中「釋詁」篇幅最長,計有809條,比《爾雅·釋詁》多出600多條。後16篇中「釋器」篇幅最長,計有359條,比《爾雅·釋器》多出200多條。 《廣雅》是在《爾雅》後出現的「雅」書中最有價值的一部訓詁詞典。《廣雅》書中收錄了不見於《爾雅》的許多詞語,其中包括漢魏以前經傳子史的箋注,以及《三蒼》、《方言》、《說文》等字書當中的訓詁,為後人考證周秦兩漢的古詞古義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清人王念孫在《廣雅疏證序》中評論《廣雅》說:「蓋周秦兩漢古義之存者,可據以證其得失; 其散逸不傳者,可藉以闚其端緒。則其書之為功於訓詁也大矣。」 《廣雅》在隋代避隋煬帝楊廣諱,改稱《博雅》。隋代秘書學士曹憲為《廣雅》作音釋,自稱所著為《博雅音》。清代乾(乾隆)嘉(嘉慶)年間文字音韻訓詁之學盛行,王念孫著《廣雅疏證》10卷,《補正》1卷,認真校訂了原書的正文和曹憲的音釋,廣搜博引,找出了《廣雅》釋義的根據,運用以聲音通訓詁的方法說明詞義,為後人提供了明確的解說和非常豐富的訓詁資料。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