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76 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



保衛十月革命成果的一場決戰

  蘇俄內戰和外國武裝干涉是十月革命勝利後蘇維埃俄國為保衛新生的革命政權,同國內反革命武裝和外國干涉軍進行的戰爭。十月革命的勝利,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它給世界無產階級、被壓迫人民與民族的革命鬥爭帶來了希望,也引起國內外反革命勢力的仇恨和反抗。國內被推翻的剝削階級企圖通過武裝暴亂恢復其失去的政權,是蘇俄內戰爆發的主要起因。國際帝國主義的干涉則使這場內戰更為尖銳化和複雜化。為了捍衛十月革命的成果,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在國內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敵人四面封鎖的艱難條件下,領導全國軍民經過3年的浴血奮戰,打敗了國內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進攻,取得了國內戰爭的勝利,為蘇聯由戰爭轉入和平建設創造了條件。
  十月革命勝利後,被推翻的剝削階級和代表其利益的各個黨派在邊疆各地區,尤其是南部和東部邊疆地區結成了反蘇維埃政權的統一陣線,組織反革命武裝,發動反革命叛亂。
  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尚未結束,以德國為首的四國同盟還同俄國處於交戰狀態,他們的軍隊還駐守在從裡加到多瑙河口一帶,對蘇維埃俄國虎視眈眈。
  在這種形勢下,以列寧為首的俄國共產黨和蘇維埃政府,在短期內完成了退出帝國主義戰爭,平息反革命暴亂,粉碎德奧等國的進攻,建立全國革命政權和新型工農紅軍等重大舉措。這一切為日益臨近的內戰準備了力量,設置了戰場,贏得了時間。
  1918年3月15日,在倫敦召開的協約國總理和外長聯席會議通過了關於「對俄國東部聯合進行干涉」的決議。5月底,由第一次世界大戰戰俘組成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在協約國策劃下打響了反對蘇維埃共和國的內戰第一槍。該軍迅速由2萬人擴充到6萬餘人,並支持東部各地的反革命勢力,成立了一批反革命政府,建立了一批反革命武裝。與此同時,在德國扶植下的舊俄將軍克拉斯諾夫、阿列克謝耶夫、鄧尼金等人,也在俄國南方糾集反革命武裝,伺機向頓河、庫班、高加索進犯,到1918年夏,蘇維埃共和國已面臨四面包圍的嚴峻局面:外國武裝干涉者和俄國反革命武裝,先後佔領了烏克蘭、伏爾加河流域一部、高加索、中亞、烏拉爾、西伯利亞和遠東等大片地區,幾乎相當於蘇維埃共和國四分之三的國土,形成了東、南、北方以及高加索等數條戰線,綿延1萬多公里。此時,全線白軍總共約有70餘萬人,且裝備精良、訓練有素。
  處在軍事包圍和經濟封鎖中的蘇維埃共和國面臨著極大困難:與南方產糧區的聯繫被切斷;工業陷入崩潰;反對糧食壟斷政策的富農分子不斷暴動,饑荒蔓延,人民忍饑挨餓。
  此時,工農紅軍剛組建不久,有志願兵30萬人,與敵軍相比,處於劣勢。根據列寧的提議,1918年下半年,蘇維埃政府實行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對一切工業部門實行國有化,宣佈糧食專賣和餘糧收集制,對國民經濟各部門進行嚴格的集中管理。在軍事方面,鑒於夏季的形勢,俄共中央確認東線是主要戰線,並通過了加強東線的決議。東線紅軍於6月組成東方面軍,共有步、騎兵7—8萬人,轄五個集團軍,在伏爾加河區艦隊的配合下,展開在2000公里的正面上。
  此時,東線高爾察克白軍與捷克斯洛伐克軍團15萬餘兵力,繼續西進,他們的企圖分別是:向彼爾姆進攻,以便與由北線南下之敵會合;完全佔領伏爾加河中游地區,然後由此向莫斯科進攻。為了阻敵西進,把敵人趕過伏爾加河,解放其中游地域、卡馬河沿岸和烏拉爾,打通與土耳斯坦的聯繫。東方面軍各部於8月底和9月初先後對敵發起進攻。經過近兩個月的進攻作戰,東方面軍在750公里寬的地帶內突破了敵軍防線,向東推進了300—400公里,暫時奪取了戰略主動權,穩住了東線形勢,打擊了白軍士氣。
  在南線,克拉斯諾夫白軍在德軍的支持下,由頓河向南方重鎮察裡津進攻。北高加索的鄧尼金白軍先後攻佔了薩爾斯克和提霍列次克等車站,切斷了北高加索與察裡津的聯繫,企圖打通一條通往黑海各港的通路,以便以南方保障克拉斯諾夫白軍的後方。在敵突然進攻的情況下,南線紅軍被迫組織防禦,在察裡津、格羅茲尼等要點進行了頑強的保衛戰和塔曼集團軍的撤退。在抗擊東線和南線進攻之敵的同時,北線紅軍在沃羅格達、科特拉斯兩地組織了防禦,粉碎了在摩爾曼斯克和阿爾漢格爾斯克登陸的外國干涉者南下與東線白軍會師的企圖。總之,經過內戰初期前幾個月的作戰,弱小紅軍頂住了敵人首次進攻浪潮,經受了鍛煉,但不久又面臨新的更嚴峻的鬥爭。
  1918年11月,國際形勢發生了急劇變化。以德國為首的四國同盟向協約國投降,德國和奧匈帝國發生革命。蘇維埃政府立即宣佈廢除《布列斯特和約》,並著手解放被德國侵佔的領土。協約國也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騰出手來,加緊了對蘇俄的干涉,向俄國增調大批兵力,佔領了黑海各港口、克裡米亞和烏克蘭南部。原來投靠德國的鄧尼金、克拉斯諾夫又倒向了協約國。這一時期,南線成了反蘇維埃勢力的主要戰略基地。蘇維埃共和國又一次受到嚴重威脅。為了加強對敵鬥爭的領導,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於11月底決定成立工農國防委員會,由列寧任主席,負責領導全國的軍事與經濟活動,確保前後方的統一。11月26日,俄共中央決定,要竭盡全力在各條戰線展開進攻,特別要在威脅最大的南線展開進攻。戰略方針是:在白軍同干涉軍會合之前先殲滅白軍,然後再擊敗干涉軍。至1919年初,紅軍經過近5個月的奮戰,解放了烏克蘭以及伏爾加河、頓河流域等糧食、燃料產區。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在當地人民奮勇鬥爭下也獲得解放。至此,蘇維埃共和國的地位大為鞏固。紅軍的初步勝利迫使帝國主義者放棄了直接出兵的打算,改為支持俄國反革命勢力和策動俄國西部、西北部的鄰國向蘇維埃共和國進攻。
  1919年春,蘇維埃共和國國內形勢仍然十分艱難:糧食和油料危機加劇,國家仍處在四面受敵的狀態,戰線長達8000公里。國內外反革命武裝計劃在3月發動更大規模的進攻,進攻的主要突擊力量仍然是高爾察克和鄧尼金的部隊。高爾察克在東線實施主要突擊,鄧尼金在南線,尤登尼奇在彼得格勒,末勒爾在北線,波蘭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民族主義分子在西線分別實施輔助突擊。各線白軍共150萬人,其中作戰兵力51萬人,協約國利用其海上優勢,對全線白軍實施廣泛支援。此時,紅軍共有140萬人,其中作戰兵力38萬餘人。至4月中旬,各線白軍不斷進攻,使蘇維埃共和國的形勢漸趨惡化,東線形勢尤為嚴重,它再次成為共和國的主要戰線。俄共中央分析了當時形勢,確定了粉碎高爾察克,解放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的戰略任務,並採取措施,增加武器生產,改進交通運輸,給東線增調人力物力。
  幾經削弱的東方面軍到4月中旬補充到14萬人,編成兩個集群:由第一、四、五和土耳斯坦集團軍組成南方集群,伏龍芝任司令員,其任務是由布祖克地域向烏法實施深遠包圍突擊,在450公里寬的正面上粉碎敵西集團軍;由第二、三集團軍組成北方集群,紹林任司令員,其任務是向薩臘普利、彼爾姆方向實施正面突擊,擊潰敵西伯利亞集團軍。東方面軍在不到兩個月時間內,粉碎了高爾察克的西集團軍和西伯利亞集團軍,進到了烏拉爾山前地帶,向前推進了350—450公里,解放了面積達33萬平方公里、人口500多萬的重要產糧區和工業區。通過反攻,紅軍在東線牢牢地掌握了戰略主動權,取得了對高爾察克白軍的決定性勝利。
  1919年上半年,正當東線紅軍大舉反攻之際,獲得協約國大量武器援助的鄧尼金已成為反對蘇維埃共和國的主要突擊力量。鄧尼金在從伏爾加河到德涅斯特河1300公里的正面上大舉進攻,企圖迅速佔領莫斯科,消滅蘇維埃政權。於是,鄧尼金成了主要威脅,南線再次成為主要戰場。對此,7月9日列寧向全黨發出了「大家都去同鄧尼金作鬥爭」的號召,紅軍總部制定了在南線反攻的計劃。為了便於指揮,把原來在1300多公里寬正面上作戰的南方面軍分編為南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到10月中旬,南線紅軍總兵力已達18萬人,雙方兵力對比發生了有利於紅軍的變化。南方面軍的反攻從10月11日持續到11月18日。其間,實施了奧廖爾—克羅梅進攻戰役和沃羅涅什—卡斯托爾諾耶進攻戰役。到11月17日,紅軍攻克了庫爾斯克,重創了鄧尼金志願集團軍,切斷了它同頓河集團軍的聯繫。到11月下旬,南方面軍的順利反攻已發展成南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的全線總攻。南線紅軍的進攻從1919年11月19日開始,分三個階段進行,至1920年1月10日結束,共持續了53天。此間,紅軍兩個方面軍在1100公里寬的戰線上向前推進3550公里,粉碎了鄧尼金白軍主力,解放了近55萬平方公里的地區。在進攻中,紅軍選擇白軍兵力薄弱的結合部,沿捷徑實施主要突擊,發揮騎兵兵團和軍團作為快速手段的作用,加速了戰役進程,割裂了敵軍集團。這一切都加速了紅軍的勝利和鄧尼金的失敗。
  1920年初,各路紅軍紛紛出擊,掃蕩白軍殘餘,幾遭打擊的各線白軍殘餘紛紛逃往邊遠地區。至此,蘇維埃共和國贏得了內戰的決定性勝利。紅軍在南線擊敗了鄧尼金,在東線擊敗了高爾察克,在西北擊敗了尤登尼奇。從1919年下半年,外國干涉軍除遠東白軍外,已先後撤出俄國,國際帝國主義的封鎖已經破產。此後至11月,蘇維埃共和國打退了波軍的進攻,簽訂了《裡加和約》(參見「俄波戰爭」),粉碎了鄧尼金的殘部——弗蘭格爾白軍的進攻,結束了內戰,國家開始轉入和平建設。
  在持續3年的蘇俄內戰中,蘇維埃人民及其武裝力量,經過奮戰挫敗了外國武裝干涉者及其所支持的反革命白軍的多次進攻,取得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勝利。這次勝利使剛剛成立的蘇維埃政權得以站穩腳跟,為爾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它之所以能克服艱險,戰勝強敵,除了戰爭本身具有的人民性和防禦性外,主要是建立了一支有戰鬥力的軍隊;在戰爭中實行了嚴格的集中領導和指揮;著眼蘇俄內戰的特點,採取堅決、靈活的作戰方針,實施正確的戰略指導,發揚紅軍之長,利用白軍弱點,化被動為主動,逐個殲滅了敵人。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