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77 俄波戰爭



波蘭向東出擊的一次領土戰爭

  俄波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獨立的波蘭共和國利用蘇俄內戰之機為獲取白俄羅斯、西烏克蘭和立陶宛而對蘇維埃俄國發動的一次領土戰爭。戰爭從1920年4月25日波軍進攻烏克蘭開始,至1920年10月12日以雙方簽訂和約,達成妥協而告結束。
  戰爭初期,波軍大舉進攻,迅速佔領了西烏克蘭及其首府基輔,但被紅軍反攻所打退。在反攻中,紅軍輕易取得勝利,揮師西進,並越過國界,直逼波蘭首都華沙。但波蘭在協約國的支持下,利用紅軍輕敵冒進、戰線過長、兵力分散等弱點,迅速調整部署,突然發起反擊,致使遠離本土、疲憊不堪的紅軍全線潰退,撤回涅曼河畔。在戰爭中,紅軍共損失兵力達20萬人和大量武器裝備。
  在戰爭爆發前,取得十月革命勝利的蘇維埃俄國宣佈廢除了過去沙俄政府簽訂的瓜分波蘭的一切條約,承認波蘭人民有獨立和統一的自決權。在十月革命影響下,波蘭的革命進程出現高漲。但是,作為波蘭國家元首和資產階級民族主義者的畢蘇茨基,把恢復1772年波蘭被瓜分前的歷史邊界和建立包括立陶宛、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在內的波蘭聯邦共和國作為復國的基礎。他的聯邦制主張既符合波蘭地主資產階級利益,也反映了國際帝國主義扼殺蘇維埃俄國的願望。因此,波蘭在反對蘇維埃俄國的戰爭中得到了協約國的物質支援。
  1919年初,高爾察克和鄧尼金先後向俄國中部發動了大規模進攻,蘇維埃俄國的內戰形勢正處在緊要關頭。畢蘇茨基利用處在內戰之中的蘇維埃俄國無力他顧的時機,揮師東進,入侵並佔領了立陶宛和白俄羅斯。1920年初,波蘭仍積極備戰,準備在弗蘭格爾白軍的配合下,向烏克蘭發動進攻。
  此時,蘇維埃俄國雖已取得內戰的決定性勝利,軍事實力明顯增強,但其經濟狀況仍十分嚴峻。為避免與波蘭的衝突,蘇維埃俄國向波蘭提出建議,在承認「寇松線」以東250—300公里為波蘭邊界的基礎上雙方舉行和談,但遭波方拒絕。鑒於戰爭不可避免,蘇維埃政府開始加強西線兵力,著手制定對波作戰計劃。
  為了向蘇維埃俄國發動進攻,到1920年4月,波蘭武裝力量由1919年初的11萬餘人擴充到約60萬人之多。波軍計劃首先殲滅紅軍西南方面軍,奪取烏克蘭,爾後變更部署,揮師北上,與東北方面軍配合,打敗紅軍西方面軍,佔領白俄羅斯全境。進攻烏克蘭的作戰計劃是:以第二、三集團軍圍殲紅軍第十二集團軍,爾後向紅軍第十四集團軍進攻,奪取敖德薩,並在方面軍整個地帶內抵近到第聶伯河。為了奪取西烏克蘭,波蘭政府與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彼得留拉簽訂了共同作戰的條約。
  在波軍正面,紅軍部署了兩個方面軍。一個方面軍在普裡皮亞特河以北的白俄羅斯境內,轄第二、四、十五、十六4個集團軍和騎兵第三軍,到5月底共有步、騎兵8.1萬人,方面軍司令員是圖哈切夫斯基,當時他年僅27歲。
  另一個方面軍在普裡皮亞特河以南的烏克蘭境內,轄第十二、十四集團軍和騎兵第一集團軍,共有步、騎兵4.6萬人,方面軍司令為葉戈羅夫。
  到1920年5月底,蘇波雙方兵力對比暫時處於均勢,但紅軍西方面軍正面波軍左翼集團兵力較弱。因此,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計劃由西方面軍向波軍左翼實施主要突擊。1920年4月28日,俄共中央批准了加米涅夫制定的戰略反攻計劃。該計劃規定,西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密切協同,分別從東北和東南向華沙實施向心突擊。西方面軍在普裡皮亞特河以北擔任主攻,沿明斯克、比亞威斯托克方向直取華沙。西南方面軍在普裡皮亞特河以南配合西方面軍行動,沿羅夫諾、盧布林方向實施輔助突擊。反攻前,蘇維埃共和國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托洛茨基滿以為波蘭的工農革命正處在高潮之中,他對戰爭前景作了十分樂觀的估計。圖哈切夫斯基也基於這種估計,結果導致了他在戰爭中輕敵冒進,功虧一簣。
  1920年4月25日,波軍在普裡皮亞特河至第聶伯河寬500公里正面上發動進攻,短時間內向烏克蘭腹地推進了200公里,5月7日奪佔了基輔,但未能合圍紅軍第十二集團軍。
  此時,波軍戰線已長達1000公里,後勤補給日益困難,已成了強弩之末。5月14日,紅軍西方面軍在預備隊尚未集中的情況下,在白俄羅斯向波軍率先發起反攻,但因兵力分散,協同不好,被波軍所退。5月20日,紅軍完成了反攻準備,並從南北西翼先後轉入反攻。實施了基輔戰役、七月戰役、利沃夫戰役和華沙戰役。反攻前期,紅軍節節勝利,一直打到華沙、利沃夫城下。進行了決定此次戰爭命運的大決戰——
  華沙戰役。
  鑒於紅軍的順利進攻和波軍的全線潰退,加米涅夫於7月22日改變了原定作戰計劃。命令西方面軍不作戰役休整,繼續追殲敗退的波軍,至遲於8月12日以前強渡維斯瓦河,攻戰華沙,而西南方面軍改向利沃夫進攻。此一變化,使兩個方面軍的突擊由向心變為離心之勢,破壞了他們之間的協同,削弱了突擊力量。
  8月8日,圖哈切夫斯基簽發命令,欲圖迅速攻佔華沙,全殲波蘭守軍,具體部署是:第四集團軍在騎兵第三軍協同下從北迂迴華沙,然後向南直插普洛次克,切斷波軍退路及西方國家對波軍的補給線;第十三、十五集團軍在華沙東北攻擊波軍左翼;第十六集團軍及第十三集團軍部分兵力在華沙橋頭堡正面實施牽制突擊。然而,在華沙戰役打響之前,西方面軍因連續作戰已疲憊不堪,實力銳減,總兵力只剩下4.5萬人,且彈藥與給養十分缺乏。此時,行動在兩個方面軍結合部的西方面軍莫濟爾集群及與之毗鄰的西南方面軍第十二集團軍,都遠落後於十六集團軍。同時,在協約國的支援下,波軍第一、四集團軍已得到補充,第五集團軍已調到華沙前線。波軍兵力已增加到11萬餘人,超過紅軍1倍以上。但因圖哈切夫斯基求勝心切,無視這些變化,於8月13日下令向華沙發起攻擊,終因兵力分散、力量不足,未取得進展。
  波軍總司令畢蘇茨基冷靜分析,發現了西方面軍的弱點。
  8月6日,他決定以第五、一、二集團軍在華沙正面及其以北牽制和消耗紅軍西方面軍主力,而以第四集團軍及第三集團軍部分兵力由南攻擊紅軍第十六集團軍的側後,爾後各集團軍轉入總攻,在華沙方向粉碎西方面軍的進攻。這時,紅軍總司令加米涅夫和圖哈切夫斯基既未識破波軍反擊的企圖,也未發現波軍反突擊集團的集結。因此,紅軍未作抗擊反突擊的任何準備。
  8月16日,波軍第三、四集團軍向紅軍第十六集團軍側後突然發起攻擊。對此,紅軍第十六集團軍毫無思想準備,驚慌失措,迅速潰退,結果,暴露了第三、十五集團軍的側後。
  8月18日,波軍各集團軍全部轉入總攻,使紅軍西方面軍頓時陷入一片混亂之中。此時,遠在明斯克方面軍司令部內的圖哈切夫斯基才得知波軍發動翼側攻擊的消息。他雖毫不遲疑地向前線紅軍發出了撤出戰鬥的命令,但為時已晚,部隊無法執行其命令,正在實施迂迴的第四集團軍以及第十五集團軍兩個師無力向東突圍,只好撤入東普魯士,在那裡被解除了武裝。波軍的反攻,使紅軍西方面軍遭受到毀滅性打擊,被迫全線潰退。到8月25日,波軍推進到格羅德諾、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和西布格河中游的符沃達瓦一線時,紅軍西方面軍在後方預備隊的支援下,終於阻止了波軍的前進,華沙戰役至此結束。
  這時,俄波雙方都已無力再戰。因此,根據蘇維埃政府的建議,俄波兩國政府舉行了和談。1920年10月12日,雙方在裡加簽訂了和約初步條款,1921年3月正式簽訂和約。
  和約規定,俄波之間的國境線比《凡爾賽和約》所規定的「寇松線」東移了200公里,使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劃歸波蘭。俄波戰爭以雙方簽和,達成妥協而告結束,這個和約使蘇維埃俄國贏得了西部邊境的和平,從而能集中力量取得國內戰爭的勝利。
  為什麼節節勝利的紅軍在華沙唾手可得的情況下竟然敗北,而節節敗退的波軍反而轉敗為勝?斯大林指出:「當時我們對波蘭民族因素的力量估計不足,為浩浩蕩蕩進軍的輕易勝利所陶醉,擔負了經過華沙突入歐洲的力所不及的任務,激起了波蘭絕大多數居民反對蘇維埃軍隊,因而造成了使蘇維埃軍隊在明斯克和日托米爾附近的勝利化為烏有的局面,破壞了蘇維埃政權在西方的威信。」
  ------------------
  一鳴掃瞄,雪兒校對
後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