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一品,痛比我想象中嚴重,可是手術又比我想象中成功,坏細胞已全部切除,你此刻只剩下三分之一胃肌,也許毋須化療,可用針藥壓抑控制。” 三分之一胃,那正是都市時髦女性夢寐以求的事,從此之后不必擔心會胖。 痛的感覺減退一點,一品努力睜開眼睛。 黎醫生背光站著,窗口透進陽光照在她背脊,把她的身形圈出亮光,看上去似名天使。 一品笑了,好的醫生都是天使。 黎醫生鼓勵說:“是該樂觀,情緒影響病情。” “真沒想到這樣痛。” 黎醫生微笑,“這叫做針不刺到肉不知痛。” 一品說:“由此可知整容病人是多么勇敢。” “不錯,仍保存著幽默感。” 這時,有人推門進來,“楊醫生,你蘇醒了。” 是一品自己的看護彭姑。 “我在這里服侍你。” 一品點點頭,“也好。” “楊醫生,另一位楊醫生來了。” “怎么不進來?” “她怕你生气。” “胡說。” “我立刻去叫她。” 黎醫生說:“有姐妹真好,一直守著你流淚,這种友愛一定具有大能力量會使你康复。” 一品點點頭。 二晶進來了,二話不說,握住姐姐的手,埋頭哭泣,她已經哭得整張臉腫起來。 二晶小時候也是這樣,皮膚白?,一點點紅腫非常明顯,半夜時做噩夢,惊醒,總起身找姐姐,一品怕她吵醒母親,与她共睡一張小床,握住她的手陪她說故事安慰她。 都恍如昨天的事。 姐妹永遠不會生分。 她輕輕說:“喂,還未到呼天搶地時分。” “為什么不早些告訴我。” “我也是剛曉得,能醫人者不自醫,笑死人,千万別叫老媽知曉,她可不能再受打擊。” 二晶拚命點頭。一品真沒想到她會是那樣坏的病人。 看護彭姑一定要她下床走路,她說:“不,那么痛,我不走。” “不學走,一輩子走不了。” “那么余生坐輪椅好了。” “楊醫生,真沒想到你是這樣一個人。” 彭姑把她拉下床,一品殺豬似叫:“不行,一站起來,傷口上似有熨斗在烤。” 終于被扯著通走廊走,蹣跚如老太婆。 楊一品已熬過這個劫數?言之尚早,但一品有信心她會完全康复。 二晶來探訪她時說:“媽媽,想見你。” “我大前天才見過她。” “母親們都有第六靈感,好厲害,她說她左眼無緣無故跳了三天,坐立不安,問我你在哪里。” 一品惻然,“二晶,倘若我真的不行了,老媽不知怎樣。” “我看她也活不下去,我頓成孤儿。” 看護彭姑進來听見,厲聲斥責:“在說什么?狗口長不出象牙,虧你倆還是醫生。” 待她出去了,二晶又說:“你撥個電話給老媽。” “也好,瞞得一時是一時。” 她把聲音裝得非常鎮定愉快,以及加一分不耐煩:“媽,找我什么事?” “邱伯母她們想請教你整形細節。” “我答應一有空就為她們舉行講座。” “你無恙?” “天天在醫院,透不過气來。”這是事實。 “有空回來。” “是是是。” 講完這一通電話,已經滿背脊是汗。 彭姑服侍淋浴,細看傷口,“做得不錯,可是同楊醫生手工不能比,所以許多女病人到我們處要求重整傷口。” “都是小意思。” “楊醫生生性豁達才那樣說。” “肉体与靈魂遲早分家,美不美是其次,至要緊健康,現在我切實知道了。” 彭姑歎口气。 針藥霸道,一品食欲不振,時時嘔吐。 午睡醒來,鼻端一陣香气,如置身紫色熏衣草田里。 噫,是什么人來了? “楊醫生,是我,以莉。” 啊,原來是大明星。 “你怎么知道我在這里?” “彭姑言詞閃爍,經我窮追猛打,軟硬兼施,她才向我透露一二。” “唉。” 姚以莉把明艷的俏臉探近來嘻嘻笑,“醫生也打敗仗?” “可不是。” “我給你帶來了香檳魚子醬。” “噓。”姚以莉笑:“還有几件睡衣睡袍!” “什么?” “醫院睡衣難看死了。” 她拆開帶來的大錦盒,抖出粉紅色珠灰色与湖水綠的緞衣。 “我替你換。” 一品感動,淚盈于睫。 沒想到姚以莉那樣体貼,她輕輕幫醫生換上新衣,又取出淡色羊皮披肩搭在一品肩上,再換上緞子枕頭套,“睡這個,臉上不會壓起皺紋。” 最后用銀梳刷替一品梳頭,編成辮子。 “病管病,總不能做蓬頭鬼。” “謝謝你。” “醫生,几時出院?” “過几日可回家休養。” “不如到舍下來住,我叫工人煮燕窩粥給你進補。” 一品微笑,“我會照顧自己。” “好了,我還要赶戲,先走一步。” “好走不送。” 這時,很多職員聞風而來,在房門外等看明星,姚以莉走了半晌,那陣香氛還在房內。 一品在緞子枕頭上讀小說。 傍晚,黎醫生來看她,一進門便說:“楊一品,你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后天可以出院。” 一品自覺也如此。 “咦,天下竟有這樣好看的睡衣,像一層霧似。” 一品不出聲,這可是美女覓食的道具之一。 “不過。”黎醫生說:“你當心著涼。” 看護彭姑推門進來,放下一疊郵件。 其中一封由小師妹李本領寄來,一品連忙拆開閱讀。 一張照片說明一切,自愉与已欣那對連体嬰已順利分割成功,那位母親笑嘻嘻一手抱一個,一品看著也笑了。 另外還有他們的工作報告,儿童們手術前后的照片,最后,附著周炎的問候。 一品精神一振,以前說病人的心情可以影響病情,現在她知道精神支持有多重要。 才放下信,一品听見細細腳步聲。 她朝門口看去,“貝洛。” 小貝洛過來伏在她胸膛上。 金先生金太太跟著在門口出現。 他們來辭行,“一品,毋忘我們一家三口。” 一品淚盈于睫。 “我們決定把那只貓也帶過去。” 一品點點頭。 他們放下一盆蘭花走了。 一品問彭姑:“你告訴每個人我在醫院?” “也不是每個人,黃小姐何太太她們我就沒說,朋友來探訪是好事,說說笑笑,有助康复。” “我怕家母知道消息。”彭姑:“不怕,你都快出院了。” “彭姑,人生如夢。” “是嗎,你的夢還沒開始呢。” 第二天早上,一品緩緩醒來。 對出院一事有躊躇,一時沒睜開雙眼。 傷口仍然這樣痛,她不放心自己,可是住院實在不如家里方便。 一品終于睜開眼睛,看到有人站在窗前看風景。 那寬厚的肩膊似曾相識,一品卻已無盼望之情。 那人轉過頭來。 “一品,早。” 果然是熊在豪,他走近,坐在床沿椅子上,握住她的手。 幸虧一品已把性感睡衣換下,穿上家常運動服。 “你的始祖爬虫好嗎?” 一品微笑。 “托賴,很好,原來它有八只足趾,不是起初想象的五只。” 一品點點頭。 “你們一定興奮得暈眩。” “猜得不錯。” 他雙手把一品的左手窩在其中,半晌說:“一日不見,如隔三秋。” 一品閒閒說:“我們姊妹為你吵架呢。” 熊在豪非常坦白:“我真不知兩個楊醫生是姊妹。” “長得不像嗎?” “完全是兩個人。” “二晶活潑得多。” “你終于知道我患病。” “是二晶通知我來。” 一品不出聲。 這個時候,有人推門進來,“品姐。” 一品一看,是年輕的周炎,心中不禁一陣歡喜。 她現在最喜歡沒有壓力的友情。 “剛收到你的信。” 周炎像是沒看到熊在豪似的,熱情地擁抱一品。 “气色很好,我們放心了。” 一品說:“沒想到那么多朋友來探訪我。” “你恐怕沒有太多休息時間。” “還可以。” 一品并沒有為他們介紹。 周炎說:“我給你帶來几本比較冷門的新作家小說。” 熊在豪知趣地站起來告辭。 一品并沒有挽留他。 他走了以后,机靈的周炎忽然調皮地眨眨眼,“我赶走了他?” 一品溫和地說:“是他自己有事。” “他是誰,一個追求者?” “不,普通朋友。” “好似不止那樣簡單。” 一品忽然說:“嗟來食。” “什么?” 周炎不明白。 “沒什么。” 一品仍然微笑。 “我讀小說給你听。” “好。” 熊在豪才到走廊,二晶已經迎上來,“怎么樣?” “她康复得很好。” “你倆能否恢复友誼?”熊在豪搖搖頭,在附近長婣坐下來。 “她不想与我計較,亦無意再續舊事。” 半晌,二晶說:“是我不好。” 熊在豪無奈。 “我會很思念她。” 二品輕輕說:“一直以來,姐姐是主角,我的名字依附著一品兩字添加一點筆畫成為二晶便算數,母親一直希望我是男孩,我心理上自有缺憾。” “二晶,別內疚,你并沒有破坏什么。” “你們剛萌芽的一點感情……” “一品對感情過分謹慎,這是必然的結局。” 二晶頹然。 “我下午要乘飛机到河北,后會有期。” 二晶黯然說:“對不起。” “不是你的錯。” 他瀟洒地离去。 二晶推開姐姐的病房門。 一品問:“是你叫他來?” “他路過。” “去何處?” “河北省。” “如果真的喜歡他,追上去呀。” “你太諷刺了。” “不,我說的是真話,你不必理我,我會照顧自己。” 周炎抬起頭。 先看看姐姐,又看看妹妹。 一品揚手,“去去去。” 二晶猶豫地走出病房。 周炎問:“那又是誰?” “我妹妹。” “一點也不像。” “我覺得我倆五官出自一個模子。” “神情相异,所以不像。” 這時二晶又進房來。 “姐姐,我……” 一品笑:“去去去。” 這次二晶點點頭,轉身离去。 周炎又問:“你叫她去什么地方?” 這小子非常好奇直率,惹得一品大笑。 周炎這才不好意思,說:“對不起,不該問。” “不不,沒關系,你看見先頭那高大英俊的男子嗎?那是她喜歡的人,他們之間有點誤會,所以我鼓勵她追上去和解。” “原來如此。” “你覺得他倆相配嗎?” 周炎答:“十分合襯,兩人都熱情鹵莽。” 一品又笑。 這評語,十分中肯。 周炎忽然又說:“你,是那誤會吧。” 一品一愣,沒想到他那么聰明,立刻否認:“不,怎么會是我。” “對,往往是當事人其心不堅。” “你看他們,這次會否和好?” “机會很高,他會被她誠意感動。” 說得真好。“周炎,你呢,你与女友可還有聯系?” 周炎立刻換了一副樣子,他低頭不語。 “嗯,傷口未愈。” “決意分開,就不再見面。” “做得很好。”一品稱贊她。 “一日,家母不在世上了,也許我會去找她,但我又盼望母親活至百歲。” 一品輕輕說:“不必等那么久,待你經濟獨立,性格成熟,你便可以追求理想生活。” 周炎想一想,“你勸我回學校?” “當然。” “家母派你來做說客?” “我不認識令堂。” 周炎不出聲。 “怎可生媽媽气?人類儿童需經過多年照料才能獨立生活,自出生時八磅体重至十五歲起碼增加十六倍,都是母親心血,怎可貿貿然結識一陌生女子數月便与生母對峙。” 周炎淚盈于睫。 “這不過是你漫長生命中一段小小插曲,已由理智戰胜,是与母親和解的時候了。” 周炎點頭,“說什么好?” “何用說話,把髒衣服朝家里一扔,就一切照舊。” “是,好辦法。” 一品看著他,“你是獨生子吧。” “又被你猜中了。” 他自皮夾取出照片給一品看,那是他与父母合照,一品一看,訝异,原來他父親是鼎鼎大名的地產商周道堅。 “回家去吧,好好洗個澡,睡一覺,明早向學校報到。” 周炎點頭,“品姐,你几時出院,我來接你。” “不用了,你与家人修复關系,我就很高興。” 他依依不舍离去。 看護彭姑這時才進來,“那小子講了那么久,你不累?” 一品搖搖頭。 “蓄著汗毛當須,想追求你?” 奇怪,今日每個人都那樣直率大膽。 一品微笑,“沒有的事。” 過兩日,她出院回家,母親的電話一直追了來。 一品傷口仍然疼痛,中气不足,一味唯唯諾諾。 “二晶到河北去你可知道?” “她与我說過。” “去干什么?” “她男朋友在那邊公干,她去陪他。” “男朋友,可是那個吳和樹?” “不,現在不是他了,另外一個人。” “什么時候換的人?” “有一段時間了。” “你見過那人?長相如何,性情可好?” “都不錯,看樣子雙方都有意思發展。”母親沉吟。 “你不是一直希望她成家立室嗎?” “不止是她,是你們倆。” “那么,順其自然,靜觀其變吧。” 楊太太歎口气,“一品,你說得對。” 回到家,一品逐間房間緩緩巡過,倒在自己床上,喃喃說:“恍如隔世。”又像回魂,差點肉身就回不來。 然后,一品發覺她大量脫發,指甲浮凸,這些,對醫生來說,都是小事,倘若病人嚕蘇,會受醫生斥責,真沒想到一旦發生在自己身上,竟會那樣震惊。 一品再也不敢譏笑病人。 等到活動自如的時候,已是秋天了。 診所恢复營業,一切漸趨正常,一品重新适應,撥出時間治療身体,因為特別注意飲食,反而胖了一點,她母親從頭到尾被蒙在鼓里,一品十分成功。 彭姑安慰說:“療程結束,又可以開始約會。” 約會誰? 彭姑又說:“身体与心情會漸漸复元,那么年輕,切莫心灰。” 一品不再拒絕客人要求。 趁肉身健康,精益求精,為什么不呢。 一位中年太太說:“醫生,年紀大了,耳垂拉長,一看就知老人相,請把我耳珠修小一點。” 一品一口答應。 她精工把中年太太的耳朵修复成小小貝殼模樣,連墜長了的耳環孔都縫小。紗布一拆,中年太太樂得漲紅了雙耳,落下淚來。 照說,耳朵只需听得見已夠,不不,愛美的女士不那樣想。 另外一位太太來見醫生時欲語還休,終于結結巴巴說出要求。 一品頷首!“可以收緊,我明白的确有這個需要。” 病人感激得說不出話來,“我一直自卑,所以……” “沒問題,我可以幫你做。” 整個秋季,二晶都沒有回來,只留下口訊:“一切都好,請勿挂念。” 楊太太向大女儿:“二晶到底怎么樣,追求可成功?” “想是成功吧,不然早就灰頭灰臉回來了。” “能在河北揸那么久,大概已培養出感情。” “可不是。” 楊太太凝視一品,“近日,你精神較差,雙眼浮腫,不是有病吧。” “太忙了。” “一個女孩子,賺足嫁妝傍身,也該收手了。” “我的确想把診所頂出去。” “啊。”楊太太歡喜。 “然后,謀一份教職,工作時間正常。” “是,方便約會。” 一品又笑。 “有沒有出去走走?” 有,一位人客袁太太介紹了做成衣生意的表弟給她,一起吃過頓飯。那位盧先生結過一次婚,也离過一次婚。 對女性十分老練,姿態也相當大方,對感情已無非分之想,但是渴望有伴。 對相貌清麗的楊一品有出奇好感,又敬仰她是執業西醫,對她無微不至。 病后的一品頗為欣賞這類細心,一個月后,他邀請她去日本度假,她竟答允了。 盧泳忠是日本通,日文流利,他們住在箱根旅舍,每朝他一個人在咖啡室看報紙等她下來。 他帶她去看露天雕塑館,一品訝异收藏品甚丰。 她問:“你對美術有興趣?” 他极之坦白:“一竅不通,不過我猜你會喜歡。” 一品點點頭,她自問极端自我中心,對盧泳忠這种舍己為人精神十分欣賞。 箱根湖盡是秋色。 一品穿得很嚴密,他為她在樹林棕紅秋色下拍了許多照片,她都沒有拒絕。 一品從來沒有做過少女,八年醫科五年實習接著挂牌行醫的她還是第一次為拍照被拍照。 她覺得沒有來錯。 他們在至考究的餐館吃晚飯,他把他的身世告訴她。 “……自幼不喜讀書,看見課本頭痛,勉強中學畢業,承繼了父親一爿小小制衣厂,到現在規模倒是不小了,在深圳雇了千余員工,紐約也設了門市部。” 一品有點倦,可是愛听他傾訴。 他見一品有興趣,覺得榮幸,接著說:“离婚是因為東征西討,冷落了對方,幸好沒有孩子,可是,十年后今日,又后悔沒有孩子。” 一品點點頭。 盧泳忠忽然說:“你一向不愛說話?” 一品答:“有時也可以十分牙尖嘴利。” 他沖口而出:“你這般柔弱,如何操刀?” 一品忍不住笑了。 “但愿我時時可以向你傾訴。” 像他這般條件的男性找雙忠誠耳朵其實很容易。 他似知道一品在想什么,他輕輕說:“我頗為洁身自愛。” 說罷有點不好意思,咳嗽兩聲。 他想請她去觀能劇,“票子不好買。” 一品搖搖頭,這個國家的文化全屬次級,不是抄中國,就是仿歐美,毫無新意。 她建議:“帶我去漫畫街。” 盧泳忠笑,“那得去東京。” 他陪她乘火車特地去東京書店看漫畫。 站在一角打書釘,把最好笑部分翻譯給她听。 一品毫不避忌,把黃色漫畫文字指出,“說什么?這還需要圖解?” 盧泳忠尷尬地說:“這些不好翻譯。” 一品非常高興,剎那間忘記身罹惡疾,隨時有复發危險。一品自覺幸運,在這种時候身邊出現一個盧泳忠,他的事業已經有良好基礎,只需遙控,他有資格享受生活。 “你可喜歡雪景?” 一品點點頭。 “我公司在溫哥華附近的滑雪區威士拿有間度假屋,你可愿意去看看?” 一品點點頭。 “那么,十一月去可好?” 一品微笑,“沒問題。” “我立刻去安排。” 他雙目中盡是欣喜,一品覺得可以令一個人那樣高興,真是好事。 回程他們已經成了無話不說的老朋友。 但不知怎地,他倆始終未曾握過手,他不敢造次,她沒有意思。 在飛机場,他們碰到一個意想不到的人。 是盧君先看到她,“一品,那邊有位中年太太一直看住你笑。” 一品定睛一看,“媽媽!” 楊太太過來与他們打招呼。 “媽媽接誰的飛机?” “一位傳道人劉姑娘。” 盧泳忠連忙說:“楊太太可有車?不如我把司机留下來你用。”馬上吩咐手下幫楊太太辦事。 他自己幫一品取了行李走到出口,另外有人駛了車子來接。 一品詫异,她一向懂得照顧自己,可是沒想到被照顧是那樣舒服,剎那間盧君調動天兵天將,擺平一切,雖是生活細節,可是日常最惱人的也都是這些。 她說:“謝謝你。” 他聳聳肩,“我還會什么呢,又不懂琴棋書畫。” 一品笑了。 他送她回家。 公寓門一打開,他惊歎,“一個女孩子住這樣大的地方,太能干了,怪不得男人無立足之處。” 一品笑不可仰。 “請坐,喝杯咖啡。” “屋內為什么這樣空蕩,是簡約主義嗎?” “我喜歡這樣。” “很特別。” 這時,一品有點累了,他識趣告辭。 一品淋浴后正想午睡,有人來按鈴。 門外是兩個女佣,笑容滿臉,“盧先生叫我們來。” 其中一個挽著菜籃,另一個捧著一盤半個人高的蘭花,一品簡直不好拒絕。 “楊醫生你盡管休息,我們很靜,不會吵你。” 一品索性把公寓交給她們。 她看了几頁書入睡,依稀听見電話鈴,可是都有人接听。 醒來覺得胸口作悶,嘴巴干苦。 立刻有人輕輕敲門,進來遞上一盅飲品,“楊醫生,川貝茶,生津止渴。” 一品喝下,只覺滿嘴芬芳,咦,享福了。感覺上好象只有姨太太才能過這樣的生活而不覺汗顏,但是病人似乎也有類似特權。 她走出客廳一看,只覺光洁無比,可見過往的鐘點工人是何等躲懶。 盧泳忠送來許多盆栽,令客廳生色不少。 女佣人過來說:“我叫阿暢,楊醫生可想吃飯了?” 連一套精致的米通碗及一雙烏木鑲銀筷都自盧家帶來,一品嘖嘖稱奇。 “我做了一個酸筍䓩絲湯,很開胃,你請試試。” 一品喝一口,“唔!好吃。” 那阿暢很高興。 “你回去同盧先生說,他的關怀我很感激,不過,我不習慣這樣豪華生活,明天你們不用來了。” “可是……” 一品微笑,“好吃好住慣了,養懶身子,如何為病人服務。” 阿暢退下,“是了。” 她收拾好廚房告辭。 門鈴一響,一品以為她忘記什么,去開門,卻是看護彭姑,她放下一疊郵件。 她一臉詫异,“楊醫生,剛才我打電話來,有人自稱是你管家。” “已經走了。” “楊醫生如果要請管家也有能力,只是老气橫秋一本正經享福似乎不是你的脾气。” “對,黎醫生報告如何?” “坏細胞已完全清除。” 一品松口气,坐著發呆,一時作不了聲,忽然鼻酸。 彭姑輕輕說:“這也算得上是個劫數,不過已經捱過。” 一品點點頭。 “傷口還痛吧。” 一品答是。 彭姑歎口气,“我的女儿今年十八歲,當年生養時做的手術,至今天傷口還隱隱作痛。” 她一直屏著真气不說話。今日知道好消息,忍不住講了又講:“咦,這么多好花,是否姚小姐送來?” 一品不置可否。 “啊,這盆蘭花有個名堂,叫一品蘭,這又不似姚小姐手筆,她頂多送黃玫瑰而已。” “与我同名?” “是呀,蘭花是君子花,這是极品,故叫一品蘭。” 盧泳忠那么細心,一品差點忽略了他的美意。 這時彭姑說:“我先回醫務所。” “有客人嗎?” “有,一位太太想換全身皮膚,連皮囊都不要了。” 一品微笑,“希望沒有人想更換靈魂。” “還有一位男客,想如此如此,這般這般,強壯某种机能。” “這并非我工作范圍。”一品笑不可仰。彭姑告辭后,一品拆閱信件。 其中一封,由金氏夫婦寄來,“貝洛已經得到一只栩栩如生的義眼,用鈦金屬啪鈕裝上,天衣無縫,她仍然得接受一連串矯形手術,但生活已与常人無异……” 一品才放下信,門鈴又響起來。 “咦,母親大人突擊檢查。” 門外站著的,正是楊太太。 她微笑問,“屋內沒有客人吧?” “請進,媽媽才是稀客。” “你們不想我來,我便不來。” 一品陪笑,“我斟杯好茶給你。” 楊太太四周圍打量一下,“誰送來這大盆一品蘭?” 每個人都不可思議地博學,一看就知道蘭花名稱。 “是那容貌丑陋的男生所送?” 一品不以為然,“媽媽,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一品,那人外表實在猥瑣,我特地來告訴你一聲,你才二十多歲,實在不必急于同那樣一個人在一起。” “人家心地好……” “嗯,出手亦大方。” 一品失笑,“媽難道怀疑我貪人家的錢?” “我真不明白都會里生意人怎會長著一張北大荒農民的面孔,而且,你看此人心思縝密,進退有方,絕非一盞省油的燈。” “媽媽,不過是普通朋友而已。” “將來外孫那么丑,怎么抱出去。” 一品气結,“老了,老了有話說不通。” 楊太太看著女儿,“你以為我胡涂?你的心事,我全知道。”她歎口气,“慢慢來,別心急。” 一品坐下來,“工余寂寞,約會解悶,我并不想結婚。” 楊太太想一想問:“仍然沒有二晶消息?” “她很好,別擔心。” “不擔心你們,又擔心誰?” “媽,我還有事。” 楊太太探頭過來,“一品,你皮膚焦黃,需要小心護理。” “是是是。”一品好不容易把母親推出門外,松一口气。 她想收拾行李,發覺衣物已經整理妥當,連掉了的鈕扣都一并釘上。 擁有兩個那樣能干的家務助理,一雙手除了替自己洗臉,什么也不必做。那樣,楊一品會迷失自己。 電話來了,“一品,我接你出去散步。” “我累了。” “那么,先睡一覺,再來找你。” 一品欣賞的就是這种沒有壓力,舒服輕松的感覺,像是多年老伴,知彼知己。 這是因為不愛他的緣故吧,不相愛有不相愛的好處。 一品和衣而睡。听見門鈴的時候,睜開眼睛,天色已昏暗。她打開門,看到盧泳忠。 她沒有開燈就請他進來。盧泳忠目光灼灼,發覺她頭發濡濕,“下次吹干頭發才睡,以防頭痛。” 一品微笑,“這個說法,毫無醫學根据。” 盧君替她取起外套,“來,我們到林蔭路去。” 一品有种感覺他是想她去看些什么。 果然,那是一個建筑地盤,看得出這一座小小獨立洋房,工程進行得如火如荼。林蔭路居高臨下,海港風光一覽無遺,不知怎地,在任何城市中,山上是山上,山腳是山腳,兩般不同的景象。 露台還沒有裝好欄杆,一品站出去看藍天白云,有點羡慕未來女主人:一切現成,帶支牙刷走進來便成。盧君在她身后說:“怎么樣?” “很好。” “少一個女主人。” 一品听到這种文藝小說中對白,不禁笑了。 “這是真的。” 一品雙臂抱在胸前,不置可否。 盧泳忠吸進一口气,“一品,你愿意做這間小屋的女主人嗎?” 一品意外,沒想到他會求婚,她一開口,答案卻比小說作者編排的更加荒謬:“你其實并不了解我。” 盧泳忠只是笑,“我知你是難得的瑰寶。” 他取出一只藍色絲絨盒子,打開來,展示一枚鑽戒,不大不小,品味甚佳。“一品,請你考慮。” 一品把盒蓋輕輕蓋上,放回他的口袋,“還不是時候,我都沒想過” 就在這時候,他們忽然听見异物墮地聲,工人們惊呼,騷動,有人喊救命。 ------------------ 此文章由“文學視界”(http://wxsj.yeah.net)排版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