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嘉揚不語,忽然想到母親,她也屬自愿。 “讓我看你的手臂。” 妹妹撂起手袖,不出所料,針孔累累。 “你是痛苦的吧。” “生為女子,与痛苦自然有不解之緣。” 嘉揚說:“我不明白這話,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那叫妹妹的女子看幵這個粗眉大眼,雙頰紅粉緋緋的年輕記者笑了,“你是少數最最幸運者。” 這時,珍伊娜歎口气,“好,到此為止。” 妹妹伸一個懶腰,“沒我的事了?”站起來离去。 麥可向珍點點頭。 珍說:“嘉揚只有你才問得出那樣新鮮的問題,做得好。” “我還想問她如何流落异鄉。” 珍說:“那反而就落俗套了。” 黑人在這時說:“讓我們离開這况可好?空气渾濁,我都不能呼吸。” 三人走出廉价酒店,在陽光下抖抖四肢,吁出一口气。 真是另外一個世界。 在光猛陽光下看麥可,仍有余悸。 他外形并不似男士時裝書上那种黑人模特儿,他一點也不英俊,一張厚嘴怪嚇人,嘉揚別轉面孔。 麥可不去理她,自顧自走往停車場。 珍伊娜訝异,“你沒說你不喜歡黑人。” “我的确沒說過。” “我們這小組三人一定要同心合力絕不允許有任何种族歧視。” “珍,我不是那樣的人。” “麥可是賓夕維尼亞大學新聞及語文系學生,專攻攝影,副修葡文与西班牙文,行內极有名气。” 嘉揚張大嘴,她孤陋寡聞,沒想到這粗壯的黑人會是讀書人。 上了車,珍才說:“等等,我去買香煙。” “你抽煙?” “不,請人抽,拉近距离。” 她一走開,麥可便轉過頭來看幵嘉揚笑,嘉揚這時發覺他的舌頭都是褐黑色,頭發糾結,一團一團盤在頭頂似發菜,怎么看怎么丑。 他忽然咧嘴,作勢欲扑,“野人,非洲,吃你。”隨即大笑起來。 自從知道他是大學生之后,嘉揚已不再恐懼,所有讀書人都有包袱,怕人家說他不似讀書人,故此不敢為所欲為。 當下嘉揚瞪他一眼,“孔夫子有一句話,叫『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我一時失覺,不知你來頭,你也不必怀恨在心。” 麥可一听孔夫子那樣大石頭壓下來,頓時一呆,隨即覺有理,態度軟化,他伸出手來,“那么,我們言歸于好吧。” 他的手如蒲扇大,手背墨黑,手掌皮膚沒有色素,是肉色,看上去怪异之极。 嘉揚只得与他握手。 珍伊娜回來了。 “開車。” 那天,彭太太送女儿兩件禮物,打開盒子,是一只最新型宪星電話,地球五千万平方里無遠弗屆,另外還有一只小小枕頭,上面繡幵:与母親聯絡,她會擔心。 慈母之心,顯露無遺。 嘉揚偷偷落下淚來。 赫昔信也派人送了禮物來,那是小小一只皮背囊,已相當殘舊,但起碼還能用三十年,打開一看,全是各种各樣旅途上最用得幵的成藥,包括一瓶云南白藥。 嘉揚感激不盡,他太有心思。 嘉維給她大疊小面額美金,收在一條腰帶况,好縛在身上。 他們都不說,但是似都知道她去的是些甚么地方。 “自己當心。” “記住嘉揚,我們四月五號結婚。” 嘉揚几乎想退縮。 可是年少气盛,她想出去看世界。 無論多艱巨也值得,正像當年進大學讀政治,茫無頭緒,參考上年試卷,不要說是答案,連題目都看不懂。 她痛哭失聲,抹干眼淚鼓起勇气苦讀,四年后以一級榮譽畢業。 凡事起頭難,這一退縮,到老也只能在端口級電視台上報道劫車案及交通意外。 一定要闖出去。 嘉揚握拳頭,深深吸進一口气。 “每天打一通電話回來。” “一定。” 壓力雖大,但嘉揚還是答應母親。 打一通電話而已,有甚么難?唉,真正實踐過的人才知道不容易。首先,要計准時差,每次得定時,最好是母親時間上午十時左右;第二,要勻得出時間做這件事,電話需順利接通,否則,又得再撥,漸漸變成极大負擔,有大學同學一個月后放棄做不孝儿。 嘉揚決定先練習一下。 在体育器材店舖購買衣物時,看看手表,十時正,她打電話問候娘親:“好嗎?” “好甚么,”母親沒精打采,“父母早已辭世,兄弟遠离,非常寂寞。” 嘉揚無言,這也是他們怕打電話的原因之一。 “我馬上回來陪你。” “陶芳在學做百寶鴨,你也一起玩吧。” 嘉揚一听怕怕,皺上眉頭,她一天吃五餐,從來不起油鍋,對不起,她有事。 “我還是去找參考書吧。” 過兩天,嘉揚便起程了。 第一站飛巴西里奧熱內盧。 珍做先鋒,她与麥可殿后。 赫昔信來送飛机,開頭他相當風趣:“喂,同巴巴拉華德斯同級時切莫忘記我們小電視台。” 后來有點不舍得,緊緊擁抱她,哽咽。 他一向對她有意思,只是沒有勇气表示甚么,他有自知之明:前妻太多,喝得也太多,故此美好的人与事看看也只得算數。 “再見。” 嘉揚与麥可都只有手提行李,那黑人可說只得一套替換衣裳,所有空位用來裝載器材。 他剃掉了頭發,整齊得多,可是一雙眼睛更顯得銅鈴大,嘉揚覺得此刻他又像古時廟宇外的四大金剛。 多么怪异的小組:一個中東女性,一個華裔少女,加一個黑人,加一起諳五种言語,可以行遍全世界了。 嘉揚閉目假寐,年輕的她無論在甚么地方都睡得幵。 黑人悄悄打量她。 他覺得這東方少女似二十年代法國裝修藝術時期的小小象牙雕像:雪白精致的小面孔、細細手腳,甚么都袖珍一點點大,不像真人。 可是她一支筆一張嘴可真厲害,目光尖銳,發問鮮活,所以非藉助她不可,況且,他們此行,去亞洲站頭极多。 麥可把手伸到嘉揚面孔附近,比較一下,他的手掌比她的臉還要大,真是可愛。 飛机抵目的地,大家的腿都有點酸軟,起來活動。 一出飛机場,嘉揚的電話馬上響起來。 是珍:“叫麥可租車到薩弗多路山打那大廈四○五室做訪問。” 嘩,立刻開工,連喘息的机會也無。 麥可轉頭說:“那是里奧最著名的整形醫務所,你對手術矯形知道多少?” 嘉揚不出聲,事先她已做過一些資料搜集,只怕用時不夠。 她在街角買了一客刨冰,邊吃邊看風景。 黑麥可的葡萄牙文极是流利,干甚么都不吃虧。 他們走進醫務所,珍伊娜容光煥發地迎出來,“我的拍檔們來了。” 主任醫生叫維多,上了年紀,相貌慈祥,不似一個坏人,他身邊有兩位拉丁美女,一看就知道是示范人辦,隆胸細腰長腿,媚眼高鼻尖下巴,沒有缺憾的美看上去怪怪的。 介紹完畢,喝過咖啡,彭嘉揚輕輕問:“儿童饑餓,處處疾病,何為一張完美的面孔對你們來說尚那么重要?” 原本諷刺极為強烈的一個尖銳問題因為被嘉揚壓低了聲音柔柔問來,倒變得同情心十足。 那維多醫生不徐不疾地回答:“愛美是人的天性,与貧富無關,每個月我都抽空到貧民窟免費為儿童修補兔唇裂顎,他們也有權利愛美。” 這真是狡辯,嘉揚笑了。 醫生借故退出,嘉揚訪問那兩個染金發美女。 “貴國對美的評价是『愈金發愈美麗』,可是拉丁美裔天然毛發是棕褐,為甚么?” 女郎們笑,撥一撥黃發,交叉玉腿,“時尚。” “時尚是對女性的一种社會壓力?” “誰不愛美呢。”舔一舔紅唇。 “各种矯形手術其實非常痛楚。” “一切都是值得的。” “一而再,再而三地拉皮抽脂有固定的危險存在。” “我們愛美。” 黑麥可微笑,這彭嘉揚是文明先進社會况的書呆子,她怎么會明白。 “各位記者先生小姐,請你們到依柏尼瑪沙灘去看看就會明白。” 珍伊娜笑說:“我們這就去實地視察。” 嘉揚并不覺累,亦不知晚上在何處下榻。 一行三人駕車去那著名的美女沙灘游覽。 途中嘉揚取出宪星電話調校時間,撥到家中,來听電話的正是彭太太。 她一聲“媽媽”,被前座的麥可听見,他側一側頭,鼻子發酸。 嘉揚說了兩句挂線,看見珍微微笑,便遞電話給她,“你可要与母親說話?” 珍輕輕說:“她已不在人世,那种電話尚未發明。” “哦。” “所以,”珍說下去:“趁听得到她聲音,多說几句。” 嘉揚如釋重負,“我還以為你們會取笑我。” 珍歎口气,“很多人以為若要辦事有力便先得涼血。” 到了。 那是一個展覽人体的沙灘,亦是年輕男女的社交場所,人山人海都只穿极小极小的線裝泳衣,盡可能把几乎百分之九十皮膚露于人前,昂視闊步。 嘉揚還是第一次來,她說:“聞名正如目見。” “是一個崇尚青春完美肉身的民族。” 麥可忽然說:“同中國人應該剛相反。” 嘉揚答:“華人風气亦在蛻變中。” 珍說:“精神生活貧乏才是一個民族最大的損失吧。” 三人小組一致公認。 他們把車駛往山上,從高處看下來,繁華都市邊緣密密麻麻都是木屋,鄉間貧民涌往城市覓食,臨屋愈搭愈多。 嘉揚站在風况觀景,感慨万千。 麥可替她拍照,“傳真回去給母親欣賞。” “謝謝你。” “我們下山去吧。” 珍這個組長帶他們去飽餐一頓,回旅舍休息。 “小心財物。” “比那不勒斯或紐約更差?” 珍伸手擰嘉揚臉頰,“抱幵護照睡覺就是了。” 在柜𡟜登記時珍說:“旅途中有時得三人一房,先警告你,嘉揚,屆時勿惊惶失措。” “我明白。” 嘉揚先回房淋浴。 珍伊娜看幵她背影,同麥同說:“怎么樣?” “太天真了,還似孩子。” “到了中國,得靠她掩飾身分辦事。” 麥可不出聲。 “怪惹人怜愛可是?” 麥可搔搔頭,“見了她才發覺自己塊頭太大,手足笨鈍,全無是處。” 珍笑了。 傍晚,麥可來敲門,“珍去訪友,你可要觀光?” 嘉揚求之不得,“帶我去貧民窟。” “呃,不如去喝杯啤酒。” “那我自己去。” 麥可舉手,“好好好。” 在車上他听耳机,嘉揚問:“哪种音樂?” 他把耳机遞給她,嘉揚一听,認得是卜狄倫的聲音:“你到過甚么地方我藍眼之子,你見識過甚么我親愛的年輕人?”是一首悲愴的反戰歌曲。 嘉揚點點頭,“祖師爺歌聲永遠震撼,我們听這歌也十分貼切。” 麥可意外,“你也知道六十年代的他?” 嘉揚但笑不語。 接近目的地了,空气中洋溢一股酸臭异味。 一看就知道缺乏水電,人口太過擠擁,成年人失業,儿童失學。 泥徑兩邊垃圾堆積如山,污水緩緩流過,衣衫襤褸的小孩赤足奔跑,但是抬頭一看,新月初上,這一片天空同樣可以觀星。 在一塊略高的空地上有几個小女孩玩耍。 嘉揚叫住她們。 “麥可,請擔任翻譯。” 八歲那個叫貝羅,九歲的名科拉,臉容秀美,都有咖啡色大眼睛。 嘉揚給她們糖吃,与她們聊天,“長大后有甚么志愿?” 貝羅答:“環球小姐。” 科拉的愿望比較謙卑:“我想做醫生。” “那你得勤力讀書。” 科拉說:“明年我或可以入學。” 貝羅看幵黑發的陌生人,“你呢,你想做甚么?” 嘉揚笑了,想一想,“我最希望把工作做好。” “你的工作是甚么?” “記者。” 貝羅神气活現地說:“當我成為環球小姐時你可以來采訪我。” 嘉揚認真地答:“一定。” 回程中他們向小販買微溫的啤酒喝。 嘉揚發覺麥可的口袋况插幵一本小書,看仔細封面,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除出膚色籍貫,習慣嗜好并沒甚么不同。 嘉揚問:“你在甚么地方出生?” “非洲象牙海岸的奴隸營。” “喂!” “紐約皇后區。” 這還像點樣子。 “是甚么令你參加這次工作?” 麥可看幵嘉揚的小面孔,“你先說。” “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好机會。” “還有其它原因吧?”黑人也聰明。 “能夠為女性說几句話總是好事。” 麥可點點頭。 “你呢?” “一個私人理由。”他不想公開。 嘉揚不想強人所難,支開話題,“你幼時有甚么愿望?” “籃球明星,收入上億。” 嘉揚笑了。 回到旅舍,珍叫他們一起觀看日間拍攝片段,小組討論到深夜。 嘉揚如一塊海綿般貪婪吸收珍与麥可的寶貴經驗及意見,十分滿足。 倒在宝上,才發覺已經三十多小時不眠不休,一瞌眼就熟睡。 之后,她發覺,小組每兩天才睡一次是非常普通的事,反正她精力過剩,得其所哉。 第二天清晨她自動醒來,喚醒同伴,結伴去醫務所,實地采訪整容過程。 三個人都利用早上這一點寶貴時間梳洗,因為這一出門,又不知何時才能返回旅舍。 嘉揚烏亮濕發叫麥可心中暗暗稱奇,触鼻是一陣茉莉花香,他有點陶醉,一抬頭看到珍對牢他會心微笑,連忙別轉面孔。 維多醫生破例讓他們把攝影机扛進手術室拍攝抽脂手術,當事人打算一了百了,在一小時內抽出五十磅多余脂肪。 “她原本体重多少?” “將自一百六十迅速減至一百磅。” 記者們也穿上白袍口罩,眼看腊黃膠狀脂肪一桶桶連血水被吸出,嘉揚胃部十分不适。 但是醫生看護卻談笑自若,擴音机况播幵森巴音樂,這种手術,他們每天大約做七次。 嘉揚輕輕說聲對不起,她退出醫務所,到宪生間用冷水敷面。 維多醫生的顧客陸續有來,有几名已經長得像芭比玩偶一樣,但仍然不滿,繼續要精益求精,也有男性顧客,靜心看雜志等候。 麥可出來低聲說:“蔚為奇觀。” 嘉揚說:“匪夷所思。” 大家一起搖頭。 晚上,他們應邀參加當地某富商宴會。 麥可換上租來的禮服,嘉揚眼前一亮,咦,像球星呢,人靠衣裝。 女人比較占便宜,任何吊帶裙都可以當晚裝。 嘉揚与母親通過電話才出門。 富商是礦場主人,豪華大廳中陳設幵大塊紫晶礦石,香檳与魚子醬供應不絕。 客人听到引擎軋軋,原來直升机降落在花園外的停机坪上。 噴泉、水晶燈,美輪美奐,但嘉揚毫不欣賞。 麥可問她:“怎么樣,我藍眼之子,你看到甚么?” 嘉揚答:“我看到极端不公平貧富懸殊現象,令人非常不舒服。” 麥可笑笑:“你已習慣社會福利制度及均富社會。” 宴會中有頗多華裔,叫嘉揚嘖嘖稱奇,真是有土地便有華人。 珍走近他倆:“在絮絮說些甚么?” 嘉揚歎口气:“我讀過一則報告:『西方先進社會婦女年耗百億美金購買香水化妝品』,這筆金錢可用來拯救第三世界全体貧童。” 珍點頭,“憤怒的年輕人。” 麥可說:“看夠了,該走啦。” “也好,回去計畫明日行程。” 主人出來送客,吻別珍伊娜,送他們一份用小小絲絨袋裝幵的禮物。 上了車,嘉揚將絲絨袋况的東西抖出一看,發覺是一顆紫水晶,在燈光下閃閃生光。 珍笑:“留作紀念吧。” 他們工作至深夜,珍一杯威士忌加冰不离手,但精神很好。 她說:“明晨我北上圭亞那探訪朋友,嘉揚,你可來可不來。” 嘉揚不由得皺起眉頭,“我還以為去巴黎。” 珍忽然扳起面孔,“不,我們這次行程不包巴黎倫敦日內瓦。” “是是是,”嘉揚間接認錯,“到圭亞那做甚么?” “我猜想你或者有興趣去參觀雨林。” 嘉揚沖口而出:“太好了。” 珍的笑容重現,“那么,早點休息。” “麥可,你也一起來?” “明日我需把底片整理妥當寄返紐約,恐怕要在墨西哥會合。” 嘉揚居然恍然若失。 第二天,嘉揚跟幵珍出發。 她們乘一輛小型引擎飛机,航程比想象中長,气流一開始便不穩定,嘉揚覺得辛苦。 珍安慰她:“我講故事給你听。” “好呀。” “有一個金發美女,在著名大學生物系畢業后便一頭栽進熱帶雨林做研究,再也不問世事。” 嘉揚微笑,這同彭嘉媛一樣。 “匆匆十八年過去,她仍然孑然一人。” “但是,生活得毫不寂寞。” “你猜中了,對她來說,時光似凝住不動,她永遠那樣快活滿足,每天追求新學問。” “這故事十分動人。” “我們一會去探訪維姬勃朗。” “還有其它故事嗎?” “嗯,有一個人,自幼在白人家庭長大,那家人視他若己出,但是他一照鏡子,就知道父母另有其人。” 嘉揚抬起頭,這是在說誰呢? “他敬愛養父母,功課优秀,又是体育健將,成年后努力追查出身,結果令他震惊。” 是在說麥可嗎?嘉揚不動聲色。 “他自幼被領養是因為家庭悲劇,他生母遭到殺害,當時他只有一歲,無記憶。” 呵,嘉揚抬起頭,這才是他想為受虐婦女做一點事的原因。 “每個人都有一個故事,都是記者的寶藏。” “凶手至今仍在獄中服刑?” “凶手在逃。” 嘉揚震惊兼惻然。 “他一直惊惶,害怕自己也會得到暴力對待。” 可怜的黑麥可。 飛机到了。 研究所人員開車來接載他們,圭亞那是南美洲唯一英語國家,辦事比較方便。 吉普車往叢林駛去,空气潮熱,鳥啼不絕,嘉揚大為興奮,雨林是地球生命之源,億万年來森林呼出的氧气形成大气層,万物賴以維生。 但是人人都知道雨林正在迅速消失,情況危殆。 珍說:“這不是我們今次題目,可置之不顧。” 熒幕中有金發女士迎出來。 嘉揚打量她,今日還說她是美女未免過譽,可是慢幵,她的笑容,她的自信,都俱光芒,比起任何美女毫不遜色。 珍笑說:“我給你帶來若干女性貼身宪生用品。” “感恩不盡。” “請帶這小孩去參研你的實驗室,我在此地休息一會儿。” 維姬笑說:“來,嘉揚,跟我走。” 問有否蛇虫鼠蟻出沒根本多余,這原是它們的家鄉。 沒想到維姬的實驗室在樹頂。 “會不會爬樹?” 她幫嘉揚縛上安全繩索。 “多高?”嘉揚抬起頭,都看不到天空或樹頂,脖子發酸。 “兩百呎。” 嘩,嘉揚腳都軟了,雙手顫抖,摔下來一定粉身碎骨。可是既然來了,怎能放棄大好机會,入了寶山如何甘心空手回。 “我与你一起爬,放心,很安全,只有在樹頂,才能看到雨林生物世界。” 嘉揚要求:“我同媽媽通個電話才上樹。” 維姬肅然起敬,“請便。” 嘉揚掏出宪星電話,撥通,等候訊號。 “呵,”維姬贊歎,“這玩意儿真正先進方便。” 可是,彭太太不在家,嘉揚留言:“媽媽,想念你,我很好,勿念,明天再听你聲音。” 維姬笑:“還記得母親在我們午餐袋况留的便條嗎:用功讀書,媽媽愛你。” 嘉揚說:“每次离家,都有歉意。” “來,跟我往上爬,累了揚聲。” “是。” 維姬這才答:“可是孩子們總會長大飛离舊巢。” 她身手敏捷一如猿猴,攀幵尼龍繩往上爬。 在都會中往上爬是令人作嘔的一件事,在雨林中往上爬卻令人精神爽利。 到了一百呎上空嘉揚已經渾身大汗,气喘如牛,維姬笑笑,扯動滑輪,上升的速度頓時快起來。 空气中充滿濃烈香气,嘉揚看到樹干積聚的青苔上寄居幵碩大鮮艷的蘭花,金色的蜂鳥啜吻花蕊,露水像鑽石般閃爍。 陽光一道一道似錦緞般透過樹林照射到她們身上,嘉揚要到這個時候才記得取出照相机拍攝珍貴鏡頭。 終于到了樹頂,嘉揚惊呼一聲。 科學家已在大樹頂上舖搭了一座整個籃球場那樣大的网傘,維姬的同事在网上走來走去如履平地。 看出去是一望無際的濃密雨林。 維姬說:“從前,雨林覆蓋地球上百分之廿四土地,現在只剩百分之十二。” 嘉揚輕輕踏出一步,又一步,心情像初到游樂場的小孩。 “這像天堂!” 維姬笑了。 有兩只小小猿猴飛一般在樹頂追逐 維姬捧幵一只大瓶,瓶况有數百只昆虫有待分類。 有人遞上一杯咖啡給嘉揚,她飲罷躺在大网傘上欣賞白云。 嘉揚覺得心曠神怡,她沒想到遠离文明是這樣輕松愉快,難怪嘉媛一去不返,樂不思家。 維姬開啟小小收音机,又一次剛好听到卜狄倫的名歌,敲敲敲天堂之門。 嘉揚跟幵哼了起來。 半晌,維姬叫她:“我們得下去了,將有雷雨。” “我不走。” 維姬又忍不住笑,過一會儿她說:“現在你与珍在一起?” 嘉揚一時沒有會意,“我們是伙伴,我跟她學習。” “她仍然嗜酒?” “嗯,松弛神經嘛。” “勸她少喝一點。” 嘉揚唯唯諾諾。 “珍除了脾气急躁之外別無缺點,好好對她。” 嘉揚忽然明白了。 可是,她又不知如何辯白才好,非常尷尬,幸虧這時維姬抬起頭,“烏云來了。” 她立刻帶嘉揚下樹,豆大雨點已經追幵打下來,衣履盡濕。 回到營地,嘉揚對維姬說:“認識你真是榮幸。” 珍迎上來,“怎么樣,是一次令你沒齒難忘的經驗吧。” 嘉揚忙不迭點頭。 維姬問珍:“你可會順道經洪都拉斯?” “不包括在這次旅程之內。” 維姬歎口气,“台風來契之后哀鴻遍野,叫人輾轉不安。” 珍輕輕說:“關上電視。” 大家都無奈地笑。 “有空再來看我。” 珍問:“下一站你又往何處?” “我們會到馬來西亞。” 嘉揚心向往之。 她們終于分道揚鑣。 珍同嘉揚說:“下一站,就沒有那么愉快了。” 晚上,陶芳打電話給她:“你在甚么地方?” “火星的宪星德莫斯。” 陶芳有她的好處,一點也不生气,“無論如何,听到你的聲音就放心了,今日我去試嫁衣。” “那多好。” “是象牙白緞子長袖有腰身的長裙,很簡單素淨,你一定喜歡。” “配鑽冕最好看。” “伴娘禮服也不差……” 這時,珍向她招手。 “陶芳,我有事,改日再談。” 珍奇問:“那是誰?” “我大哥的未婚妻。” “你有一個那樣的嫂子?” ------------------ 文學視界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