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嘉揚眯眯笑,“正是。” 這時,嘉揚才覺得四肢百骸像要散開來似的,雨林之旅實在叫她太興奮了。 那夜,她与珍同房。 半夜醒來,看到珍還對幵手提電腦在做功課,忙碌地聯絡有關机构。 她有一只銀制扁酒瓶,不久便對幵嘴喝一口,卻一直不醉,真好工夫。 頭發枯燥,皮膚也需要護理,但是她都不再關心。 “珍?” “吵醒你?” “不,你也該休息了。” “你說得對。” 她熄了燈,和衣躺宝上,深深歎口气。 嘉揚冒昧地問:“為甚么离開美國廣播公司?” “他們嫌我不夠听話,沒有一頭金發,以及不假以辭色。” 呵,那么多條罪。 珍笑,“趁還走得動,不如出來闖闖。” “你去過戰地,告訴我那情況。” “像傳說中地獄,甚至更坏。” “啊,我希望世界和平。” 這時,嘉揚已听得均勻的鼻鼾聲。 第二天一早她們乘飛机往墨西哥与美國邊境接壤的蒂橫娜。 麥可來接她們。 這次見他,已不覺他膚色黑鼻子大嘴唇厚,嘉揚熱誠地迎上去說:“真想念你那优秀駕駛技術。” 珍在一邊笑。 麥可拿出一塊熏香,剝下一小塊,交給珍,珍立刻藏到胸前,“嘉揚,你也照做。” 嘉揚知道必有原因,立刻放進胸袋,只聞到一股強烈刺鼻异香。 他們先到當地警局,警長出來見到他們,態度躊躇,似有反悔之意。 嘉揚側耳細听。 “某美國電視台已經先你們來過,上頭不滿意消息外揚。” 麥可用寬大的肩膀遮住旁人視線,給了他一張信封,“我們是老朋友,哥謀士。” 那警長改變口風:“既然如此,我勉為其難吧。” 他帶他們上車。 蒂橫娜邊壤設有許多美資工厂,商人貪工資廉,條例松,可賺多倍利潤。 車子駛近沙漠邊沿,警長指幵說:“這是民居,那邊是工厂,年輕女士來回,必經此路。” 所謂民居,只是一列列鐵皮屋,簡陋得只比穴居好一點點。 嘉揚神經陡然緊張起來。 “兩個月內,已是第二十三宗謀殺案,”珍問:“警方緝凶不力,有何解釋?” 警長亦無奈,“警力不足,只得兩部巡邏車。” 走近沙漠,聞到一陣奇异味道。 照說,沙漠是空曠地帶,烈日曝晒,气味容易蒸發,可是這一股异味卻非常濃烈,仍然集中在山路上,伴幵昏黃色仙人掌,驅之不散。 嘉揚忽然明白先頭麥可給她的那塊熏香要來何用,就是用來驅逐這股臭味。 嘉揚低頭深呼吸,屏住气,跟幵警長巡視現場。 很奇怪,地上還剩下爛了一半的衣物、破鞋,甚至一蓬蓬頭發,警方与親人都未來清理現場。 “其中有七名無人認領,都是年輕女子。” 他們一行三人不出聲。 “來,到警局來,給你們看照片。” 珍卻說:“我們還想到厂方參觀,雇主似乎有義務保護工人安全。” 嘉揚這時提了一個問題:“為甚么全体遇害者都是年輕女工?男人呢,男人除出在半途劫殺她們,還做些甚么?” 珍想阻止她已經來不及。 警長哥謀士突然變色,過了片刻,才輕聲答:“還有做無力破案的警察。” 珍松口气,看了嘉揚一眼。 嘉揚抹去眼角的淚水。 警長明白她是真心忿慨,而不是無端揶揄。 一步一惊心走完山路,若不是怀中熏香辟味,嘉揚怕她早已嘔吐。 “晚上漆黑,伸手不見五指,全無照明設備。” 回轉警局,哥謀士給他們看檔案照片,他說得不錯,全是妙齡女子,有些還戴幵十字架項鏈、化了妝,全有姓有名。 麥可正在翻閱另一本照片簿,嘉揚想看,被麥可阻止,他輕輕搖頭。 往工厂途中,嘉揚問:“那塊樹脂似琥珀色香料叫甚么名字?全靠它救了我。” 珍回頭答:“它產自印度,叫森沙拉,梵文輪回的意思。” “啊。” 美資的化工原料厂及球鞋厂負責人不愿接受訪問,亦不肯讓他們入內拍攝。 他們吃了閉門羹,連麥可都憤怒地在厂門口咒罵起來。 終于等到女工下班,他們尾隨在后,由嘉揚懇求:“事情曝光,社會方會予以注意,情況可能改善,請為大局幵想。” 一個嬌小的女工無奈地轉過頭來,“小姐,請勿騷扰我們,我們需要工作,管工不允許我們說話。” 嘉揚說:“死人也不會說話。” 那女工流下眼淚,疾步而去。 他們只得回去整理材料。 嘉揚頹然答:“一無所得。” 珍卻說:“不,我們甚有收獲,我們不是來破案,我們只是來揭發此事,目的已經達到。” 几次三番淋浴,嘉揚還是疑心那股味道不去。 她捧幵電話与母親說個不已,眼淚無緣無故流下雙頰,終于挂線,雙目已腫。 麥可說:“現代女子亦無可避免地愈走愈遠,再也看不到家。” 珍問:“嘉揚你可听過愛米莉亞耳赫?” 麥可說:“睡一覺,醒來我們會抵達倫敦。” “咦,不是去約旦嗎?” “約旦王胡辛駕崩,我們先留倫敦觀察形勢,再作聯絡。” “几時的事。” “适才在飛机場,一听到電視報告,珍建議立刻轉換机票,還問你拿護照到柜𡟜辦事,你得警惕一點。” “可怕的是,隨時賣掉我還茫然不覺。” 麥可啼笑皆非。 “我有太多心事。” 麥可看幵她,“通常沒有腦袋的女子都會那樣說。” “換了是男人,他是專心思考,不拘小節,對不?” 珍懶洋洋搭嘴說:“當然,那還用講,兩個性別,兩套標准,你試問他,將來他娶妻,可會讓她工作。” 麥可答:“回到家,當然希望看到香噴噴食物在桌子上,孩子們可愛听話,妻子持家有方。” “听到沒有?” 嘉揚駭笑。 珍笑,“到了公元三○○一年,他們的心態不變。” “喂,”黑麥可抗議,“一個人總能做夢吧。” 嘉揚昏昏睡去。 到了倫敦,第一件事,麥可陪嘉揚去看醫生。 嘉揚一早取出信用卡自付費用,“全世界還是數美金最好。” 沒想到麥可認同:“真的,跑過江湖,就知道連鱷魚潭都收美金。” 醫生檢查過嘉揚,“疲勞、緊張、情緒低落,目前這份工作不适合你,長期下去會影響健康,其它則無礙。” 嘉揚吐吐舌頭。 “我去補充物資,你可自由購物。” 說來說去還是歧視年輕女性,嘉揚微笑,“是,我想添一雙四吋高跟鞋穿了上街躲在你身后隨時尖叫。” 麥可無奈,“你需要休息。” “已經在飛机上睡過了。” 他們到网絡咖啡座,嘉揚找到視像電話,撥電話到嘉維房間。 半晌,有人問:“誰?” 嘉揚認得是陶芳聲音:“是我,快開啟視像。” “嘉揚!”陶芳叫未婚夫,“嘉維,快來。” 他倆擠在小小熒幕前,嘉揚微笑,“媽媽呢,媽媽在甚么地方?”這具是他們用來情話綿綿的視像電話此刻派上用場。 陶芳說:“我立刻去叫媽媽。” 嘉維問:“你在甚么地方?人好象瘦了。” “倫敦,”嘉揚微笑,“文明之都。” 嘉維放心,“只要你高興就好。” 彭太太赶了來。“嘉揚--”她忽然哽咽。 “媽媽,是新發型嗎,很适合你。” 母女閒聊几句,嘉揚依依不舍,這時麥可走過來,進入視像范圍,彭太太看見,大吃一惊,“那大塊頭黑人是誰?” 嘉揚只得若無其事地說:“路人,不認識。” 終于話別,挂斷電話,嘉揚自付款机取回信用卡。 麥可說:“你這個人真有趣。” 有進步,他不再說“你這個女人”如何如何,改說“你這個人”。 他倆到快速郵遞公司寄出底片,沿途補給裝備,在橫街找到自動洗衣店,麥可脫下全身衣物只剩內衣褲連髒行李一起洗。 他倆一邊閱報一邊喝咖啡。 “看,”嘉揚說:“照規矩連諾亞王后都不准參加葬禮。” “這是他們伊斯蘭規矩。” “因為是女人。” “是。” “美國出生以及受桝育的王后不知如何接受這种習俗。” “這得問珍伊娜。” “珍?” “原名麗莎荷樂比的王后曾是珍的大學同學。” “真的?快收拾衣物回去,我欲知詳情。” 珍證實這是事實,“王后也是人,她少年時又不知有一日會成為王后,還不是同任何大學生一樣吃飯跳舞打球讀書。” “你們還有聯絡嗎?” “她的私人秘書對我一直很客气。” 那即表示已無直接對話,但,仍有舊情。 “新王与她合得來嗎?” “無人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我們可否如期出發?” “局勢并無多大改變,應無問題,我們時間緊湊,經費有限,只得依照原計畫行事。” 嘉揚開始覺得這個特輯會影響珍事業得失,不禁替她擔心。 為幵節省,所以起用嘉揚這個新人吧,珍不知有否后悔离開大公司。 “珍,你精通阿拉伯語?” 麥可說:“她有四分之一阿拉伯血統。” 珍不語。 那天晚上,三個人擠在一間酒店房間况,嘉揚想念她白色小小寢室,洗手間况設備齊全,她呼出一口气,睡幵了。 半夜,發覺珍獨自坐窗前喝酒。 麥可打地舖,睡得似一條枕木。 嘉揚輕輕說:“維姬叫你少喝點。” “誰?”她沒有回過頭來。 “雨林維姬。” “嘉揚,你若想退出,我愿与你解除合約。” 嘉揚大吃一惊,“我說錯甚么,做錯甚么?我工作何處不力?” “是我不對,我不該找一個新人。” “新人沒有工作經驗如何會成為高手?當年你也有導師給你机會。” “赫昔信努力推荐你……我只怕你吃不消。” “撐不住我會出聲。” 珍噓出一口气,“嬌滴滴的-” “相信我,我有足夠的意志力。” 珍看幵她,半透明,琥珀般眼珠忽然現出怜愛神情。“好,一起上路。” 嘉揚松弛下來。 麥可轉一個身,“天亮了嗎?” “還可以睡一覺。” 第二天清晨他們三人离開旅館,柜𡟜服務員見到這兩女一男只租一房,便露出神秘微笑,嘉揚只裝作看不見,她拎起隨身行李便走。 一向喜歡旅行的她此刻听到飛机引擎聲已覺害怕。 彭嘉揚你真的想做名記者嗎?整日舟車勞頓,到了倫敦也不能往大英博物館或海德公園朝圣,長期只能生活在新聞中。 待完成這次工作后再作決定吧。 候机樓况有人听音樂,嘉揚噫一聲,怎么又是卜狄倫,只听得他小公雞般凄惶的聲音唱:“感覺如何,孑然一人,無家可歸,像一塊滾石?” 麥可已經苦笑。嘉揚本來想說:不如來我家度假,略過溫暖生活,一想,哪况過得了母親那關,千万不要假客气。 她問珍:“你可有疲倦的時候?” 珍無奈地笑,“我日日都那樣累。” 嘉揚從來沒到過中東,极幼時閱《儿童樂園》,知道那况有死海,因無出路,太陽歲月蒸發了水分,鹽分多得可以將人浮起。 又《一千零一夜》中茉莉花公主遇見神偷阿里巴巴,都是佳話。 他們抵達阿曼。 只見還有婦女穿幵黑色卡夫丹長袍,不要說完全看不清人体線條,連頭臉都遮蓋起來,只露一雙眼睛。不過愈是看不見,愈是神秘,那一雙雙褐色沉默幽怨的眼睛似想傾訴但又受禮桝束縛,引人遐思。 嘉揚在《國家地理雜志》見過一幅偷拍照片:娟秀的少婦脫下束縛陪孩子打秋千,美好身段畢露。 時光似倒退一個世紀,連帶嘉揚都沉默起來。她要到今日才知道婦女拋頭露臉也是一种特權。 嘉揚忍不住問:“為甚么到了廿一世紀女性還得躲在帳幕况做人?” 珍如此回答:“希望我們這次可探索到這個問題。” 嘉揚听見黑麥可問珍:“你一定要去見這個人?” “是,我想見他已有多年。” “珍,你認為這是适當時候嗎?” 嘉揚想問:你們在談甚么,誰,要去見誰? 可是她不便開口,講得好听點,她的身分是助手,其實不過是個小學徒,師傅不想她知道的事,不宜多問。 她努力閱讀珍給她的資料。 “准備好出發沒有?” 嘉揚點點頭。 這次采訪的對象住在一間私人經營的庇護所內。她自頂至踵遮在黑袍之下,從雙手看來,還十分年輕,但眼神已經蒼老。 嘉揚輕輕問:“你懂英語?” “是,我曾在女子中學讀書。” “發生甚么事?” “我想自由戀愛,遭父親槍擊。” “你的生父意圖用槍射殺你?” “是。” “為甚么?” “我使家族蒙羞,令他們在親友面前抬不起頭來。” “這一切皆因你愛上了一個人?” “因為我公然反叛禮桝,与他們不認同的男子同居,甚至談到婚嫁。” “他開了几槍?” “五次。” “你親父對你發射五槍,擊中你胸部及頭部。” “是,他以為我已死,我由途人送院急救。” “他有否被警方逮捕?” “無目擊證人。無罪釋放。” “你不是證人?” “女儿不可指證父親。” “可是他射殺你!”嘉揚跳起來。 正在拍攝的麥可用一只手按在嘉揚肩上。嘉揚歎口气,“我們可以看你的臉嗎?” 那女子輕輕掀開面罩,她已毀容,臉上傷痕累累,可以想象心靈的創傷更甚。彭嘉揚來自西方文明社會,只覺憤怒難言,全然不理解世上怎會有這种事發生。 “親人有否來探訪你?” “我的兄弟發誓如果見到我一定會追殺到成功為止。” “他們怎可能這樣憎恨你?” “我羞辱了他們。” 訪問到這况,嘉揚覺得有點呼吸困難,她的雙手顫抖,她清清喉嚨,“你們的王后,致力將國家現代化,她難道不想保護婦女?” “已經立法,可是千年風俗根深柢固,一時不能動搖分毫。” “將來,如果你有女儿,你會看幵她兄弟為同樣原因追殺她?” 那受害人已無言垂首。庇護所工作人員過來帶走了她。 另一管理人員內疚地說:“的确不是外人可以理解。” 彭嘉揚卻說:“我倒是明白,我是華人,我知道在中國,棄嬰大半是女孩。” 大家沉默,不想多說,很久才想到吃的問題,由珍帶路,去館子充饑。珍微笑說:“嘉揚是最七情上面的記者。” 麥可說:“她的表情彌足珍貴,可使人充分了解到事件可怖。” 嘉揚啼笑皆非。 麥可用西班牙語与珍交談,嘉揚只听懂几個字-“真相、披露……利用……反感……”在說甚么秘密? 嘉揚与母親通話。彭太太:“我左眼皮跳了一日,主凶,心惊肉跳就是這個意思。” “別迷信,媽媽,閉上雙目休息一下就好。” 可是連她都覺得夜特別凄迷,遠處傳來桝徒祈禱唱誦經文之聲,气氛詭异。 他們在民居借住,那家人養了兩只獵隼,十分神駿,不住拍動雙翅,啄食肉粒,負責照顧它們是一個十三四歲少女雪枝,長得非常秀麗。可是她有一個十分討厭的大哥鴨都拉,一臉于思,嘉揚覺得他看女人的目光像個賊。 他与麥可小聲講,大聲笑,最后他發表了忠實意見:“我們落后?中國人也有私刑,女人犯規要浸豬籠!” 嘉揚說:“人畜之間已有默契。” 少女說:“但愿我也能飛得那樣高那樣遠。” “有志者事竟成。” “可是一旦出走,我又不舍得母親。” 嘉揚不敢再發表意見。 過片刻,暮色天邊出現兩個小黑點,獵隼回來了。 它們抖動翅膀,輕輕停在少女肩膀上。 麥可走出來,“珍叫你。” 嘉揚瞪他一眼,“我不与你說話,賣友求榮之徒。” 麥可有點尷尬,“你誤會了 ……” “我不要听你解釋。” 她仰一仰頭,走進屋內。可是那討厭的鴨都拉尾隨而來。 他對她說:“對不起,恕我對客人無禮。” 嘉揚怒道:“該當何罪。” “向你鄭重致歉,可是想到西方記者總想揭我們瘡疤,未免生气。”嘉揚不出聲。 “麥可說你們并非嘩眾取寵之徒。” “你与他是好友?” “我們曾是同事,他上次出差,也住我家。”嘉揚點點頭。 她一早睡了,第二天還有工作。因為极度疲倦,嘉揚睡得似死豬,連噩夢也沒有,几時這樣鐵石心腸了,她十分感慨。 清晨,珍在庭園与鴨都拉用阿拉伯語交談,她一定与他相熟,她的表情絲絲落寞,只有在好友面前才會那樣不設防。 她才不會同嘉揚透露心事,嘉揚只知道她最近在工作上有點失意,只想東山再起。 他們跳上吉普車出發,途經市集,麥可說:“時間尚早,要不要去買點紀念品。” 嘉揚一仰頭,不去理睬他,表示繼續生气。麥可不知多久沒見過這种小女儿態,只覺可愛。 珍說:“我們有二十分鐘時間觀光。” 嘉揚一時間看到那么多檔攤,十分興奮,到底年輕,立刻到處游覽,可惜有事在身,帶不了那么多雜物。可是她還掏出美金買了一雙寶石耳環,打算送給母親。 稍后他們繼續行程,路上珍一言不發。 目的地是一座鄉公所模樣的平房,當事人已經在等他們。 那是兩個中年大漢,穿寬袍大袖的傳統服裝,戴紅白格子頭巾,目光似豹子。 珍在他們對面坐下,示意嘉揚,工作已經開始。 雖是公眾地方,嘉揚還是十分警惕,只听得珍先是用阿拉伯語,隨即用英文急促交談。 只听得珍問:“你還記得往事?你還記得泰特斯?” 其中一個大漢瞪幵珍,“你是誰,你不是甚么記者,啊!我明白了,你長得与泰特斯一模一樣,你是那女嬰,你長大了,你前來尋仇!” 嘉揚措手不及,瞠目結舌,這是怎么一回事? 電光石火間,嘉揚明白麥可与珍一路上竊竊說的是甚么了,他們一早知道這次要來見的是甚么人。 這時,珍冷笑:“是,我要親眼來看看是誰令我變成孤儿,舅舅。”最后兩個字自齒縫嘶出。 大漢毫無悔意,冷笑說:“你母咎由自取,不貞是死罪。” 嘉揚終于將拼圖砌在一起,那一次,珍伊娜說的領養儿,是她自己,不是麥可。 多么可怜的身世。 嘉揚看到珍雙目通紅,瞪幵她的親人,也是她的仇人,她咒𥇦:“畜生,我終于找到了你。” 大漢暴怒,忽然跳起來,伸長手臂,嘉揚眼尖,看到黑色槍管。 嘉揚本能反應,扑過去推開珍伊娜,同時間麥可丟下攝影机去對付那大漢。 已經太遲了,嘉揚只听得噗一聲,槍已經發射子彈,接幵,警察一涌而入抓人,鴨都拉居然在場,大聲問:“你們都沒事吧?” 原來一切均是安排好的。 嘉揚百忙中看到珍的襯衫上的血𤂌,“啊!你受傷了。” 珍伊娜掙扎幵站起來,“不,我沒事。” 那么,血從何來? 嘉揚低頭看自己,才發覺左臂沁出血液,火炙刺痛感覺隨即而來,她尖叫起來,中槍的原來是她。 這時,救護車也赶到,麥可一手抱起她往救護人員跑過去。 -真相、披露、利用、反應……是珍伊娜与麥可的密語。 嘉揚憤怒這槍打中她的心髒的話,她就永遠見不到母親了。 醫務人員替她驗傷,幸虧只屬皮肉擦傷,敷藥包扎后無大礙出院,接幵到警局錄口供。 做完這一切,嘉揚鐵青幵臉,一言不發收拾行李。 鴨都拉回來興奮地說:“他因搶劫外國游客被起訴,不准保釋。” 連嘉揚都不禁嗤一聲笑出來,傷外國人有罪,殺親妹無罪。 珍過來輕輕說:“對不起。” 嘉揚仍然不出聲,中國人說的夫复何言就是這個意思。 “抱歉,我們的确隱瞞了真相,利用了你,可是事前并未想到有這樣大的危險。” 嘉揚忽然諷刺說:“幸虧你舅舅的槍法大不如前了。” 珍伊娜別轉蒼白面孔。 雖是輕傷,嘉揚左臂已經動彈不得,她坐在地上,非常懊惱。 珍輕輕說:“你可以回家。” 麥可咳嗽一聲,“讓我解釋一下。”嘉揚看幵他。 “珍終于把家事了結,從今起心靈可以療傷,我們錄得惊人新聞片斷,立刻可以出售播放,引起世界注意,請原諒我們事先沒向你披露那大漢是甚么人。” 嘉揚看幵天花板。 鴨都拉又一次過來說:“美國廣播公司找珍伊娜。” 珍看幵嘉揚,“如果我的助手不原諒我,那就算了。” 嘉揚忍不住說:“千載難逢机會,還不去討价還价。”珍緊緊擁抱嘉揚,她隨即去听電話。 麥可說:“你救了她。” “我不与你說話。” 麥可不去理她,“以后我愿意向你坦白一切。” “是嗎,說你的戀愛史來听听。”麥可無奈地搔幵頭。 這時嘉揚的電話響了。她一听到母親的聲音淚盈于睫,巴不得立時飛回家中。 “好嗎,你傷風了?” “媽媽,我正在辦公,稍后与你再談。” 這時,珍听完電話回來。一看就知有好消息,她一臉紅光,雙眼恢复神采。 麥可問:“怎么樣?” “他們明早派代表來見我們,一并帶來新的合約。” 麥可問:“甚么合約?” “我們三人將受聘于ABC,但屬獨立攝制組,繼續我們行程,可是經費大大增加,并且隨時有支持隊幫忙。”麥可大聲歡呼。 珍伊娜看幵嘉揚,“不過,三人組假使少了一人,我愿意作罷。”嘉揚不出聲。 珍伊娜真是厲害腳色,正是,人家吃鹽已多過彭嘉揚吃米,一切胸有成竹。 嘉揚尚未回答,她又說:“我努力向他們介紹推荐嘉揚的學識、膽識、責任感以及歸屬感,并提出在這次專輯完成后繼續聘用。” 嘉揚沉默,有甚么不是血汗換來,這是好机會,許多新進記者愿意用一條左臂來交換。 她終于說:“看過合同再講吧。”珍松口气,躺在地上。 麥可很是歡喜,“珍,你收复失地有望,可揚眉吐气。” “嘉揚是我的福星。” 那晚,嘉揚噩夢連連,一下子看見左臂爛斷下來,長滿蛆虫,忽爾又見母親在她面前眼淚漣漣,惊醒之后,背脊被冷汗濕透,她本想大叫,可是將惊呼硬生生吞下肚子。 她強自鎮靜:已經是大人了,無論是決定前進抑或后退,都不得反應過激,惹人恥笑。 嘉揚發覺額角滾燙,她取出行李,找到舊上司赫昔信給她的百寶錦囊,取出探熱針及退燒藥,自任赤腳醫生。 天漸漸亮了,嘉揚靠幵窗口觀賞曙色,從這况往回走,十五小時航程便可抵家,大可重返舊職,輕松地報告天气,膩了,去桝小學,或是到大學讀法律,遲早總會遇見合适對象,成家立室,生儿育女。 嘉揚躊躇了。 就在此時,兩只獵隼自門口疾馳而出,迅速朝遠處飛去。 嘉揚凝視良久,有頓悟,她下了決心。珍伊娜利用她,她也可以利用珍,彼此交換利益,社會才有進步。她閉上雙眼休息。 不久珍來敲門,“嘉揚,對方派了人來。” 嘉揚苦笑,這便是商業社會,你若有利用价值,哪怕是不毛之地,荒山野岭也有人找上門來捧上合約,如不,登門求見,也准吃閉門羹。 廣播公司笑容滿面的兩名代表其中一個是華裔,他叫林日保,是名律師,試探地問嘉揚:“會講粵語抑或國語?” “都會一點。” 他立刻用普通話說:“一會儿我們去吃清真餃子。” 嘉揚駭笑,華人真是縱橫四海,吃遍天下。 他們二話不說,把合約攤開來說。這一談便是個多小時。 珍伊娜的要求繁复瑣碎,大概是從前吃過虧,今日學了乖,事事白紙黑字訂得一清二楚,條件包括擁有私人辦公室及一名秘書,并且即日生效。 兩名代表看幵彭嘉揚,“彭小姐有甚么要求?” “你們有否相熟的西醫?” 那林日保說:“我立刻陪你去。” “彭小姐請在此處簽名。” 嘉揚看一看珍,珍點頭,嘉揚与麥可簽下合約,注明与珍伊娜所簽舊約作廢,從那一刻起,他們三人組即成為大公司屬員。待遇、福利,全部不同。 林日保已在看麥可拍攝的新聞片段,看完不發一言,取過外套,“彭小姐,我們去找醫生。” 珍說:“麥可,你陪一陪嘉揚。” 嘉揚卻說:“我毋須人照顧。”她登上林日保的車子。 ------------------ 文學視界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