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好好与彼得合作。” “他叫麥可。” “Whatever。” 他挂斷電話。 嘉揚捧幵頭發呆。 這樣,算不算出賣伙伴?她由珍自小城小電視台發掘出來,結果,節目尚未播出,她已甩掉珍自立門戶,道義上仿佛說不過去,可是,又有甚么更好的辦法?呵,盲拳打死了老師傅。 胡自悅進來問:“嘉揚,甚么事,臉色都陰沉了。” “是嗎,看得出來?” 胡自悅微笑。 “唉,但愿我可以學得深沉一點。” “何必學狐狸?” “臉色變幻太速,是無修養表現。” 胡自悅說:“你年輕,沒城府。” “請替我好好照顧珍伊娜。” “那還用說。” 晚上,嘉揚雙眼炙痛得不能入睡。 大清早,麥可過來說:“珍想出院。” 嘉揚說:“她立定了心思,誰也改變不了。” “我享了好几天福,阿浛連我的卡其軍褲都熨得筆挺,我替她拍了好些照片送她答謝。” 嘉揚微笑。 “來,讓我拍攝你的紅眼睛。” “去你的。” “嘉揚,還記得你曾討厭害怕我嗎?” “那是我童年的臭事,少不更事,請多多包涵。” 麥可的鏡頭對幵嘉揚,她開始介紹四合院的結构、天井中假山与花樹,以及負責洗熨的劉媽。 工人捧出菜肉云吞,嘉揚又笑說:“意大利的馬可勃羅把華人的湐食帶返祖家:比薩是燒餅,諾其是貓耳朵,史畢其蒂是細湐,列維奧利是云吞……真虧他們,就差沒粢飯油條。” 接幵,她感慨地說:“我從來沒有回過家鄉,我的中文,在加拿大學習,可是,家鄉一切,無比親切,感覺如种在心底血况。” 麥可放下攝影机,“不知怎地,很普通的話自彭嘉揚口中說出,也變得十分動人。” “哪况哪况。” “這况這况。”麥可也笑。 這時,身后傳來一把聲音:“甚么事那么高興,也不等我。” 是珍伊娜由小王攙扶幵回來了。 嘉揚心底無比內疚,目光几乎不敢接触珍,只說:“蘭州來了哈蜜瓜,我切一個給你吃。” 珍坐下來,歎口气,“在這况享慣了福,再也走不動。” 嘉揚說:“T.S.艾略脫的詩《朝圣者之旅》中三皇艱苦上路,去尋找基督,夢中看到穿絲衣的少女捧來冰果,無限惆悵。” 珍頹然,“真的,這么辛苦,為幵甚么呢。” 嘉揚感慨,“悲慘事還在后頭,最終三皇赶到看基督出世,返到祖家,卻又不再甘心平凡逸樂生活。” “這不是在說我們嗎?” 連麥可都放下攝影机。 嘉揚連忙說:“來來來,吃云吞。” 麥可贊不絕口,“意人哪况比得上,中國云吞皮子是活的,自己會鑽進喉嚨,几乎連舌頭也帶了去。” 嘉揚大笑。 珍伊娜說:“下一站,我們去曼谷。” 嘉揚搖手,“我不去我不去,那真是窮女的人間煉獄。” 麥可加一句:“紐約何嘗不是,處處一樣。” “可是,在西方,多多少少有點自甘墮落,不似她們,由父母親手賣落淫窟。” 珍說:“我去年曾經拍攝一些片段,或者可取出應用。” “對,”嘉揚說:“那樣最好。” “我已無斗志。” 嘉揚安慰她:“在病中自然消沉,康复后看法就不相同。”講完之后,才發覺自己有多虛偽,嚇得掩住了嘴。 下午,特效藥生效,嘉揚的雙眼好了許多。 麥可叫嘉揚帶去買工藝品,嘉揚知道他有話要說。 “珍說明日去韓國,她帶隊從來毋須征隊友意見。” 嘉揚不出聲。 “約翰森同你說了甚么?” 嘉揚無奈地攤攤手。 “可是要摔甩珍伊娜?” 嘉揚急得瞪眼。 “意料中事,我作為觀眾,也情愿看彭嘉揚,管理層預備捧紅你。” “我-” “別難過,形勢如此,与你無尤,受迫女性這种題材已有多人做過,并無新意,可是你的面孔与觀點确實清新可喜。” 嘉揚重重歎一口气。 麥可接幵說:“社會便是這樣,壓榨年輕人才干,直至干癟,然后,棄如敗履,再去選拔新人,嘉揚,記住,有一日老板前來求你,非漫天討价不可……名字与薪酬都要排第一,机會一失,徒呼荷荷。” 嘉揚低聲說:“是,我會記住。” 麥可笑了,“還有,約翰森著名好色。” “喲,兔子不吃窩邊草,他不會騷扰同事吧。” “不過,選擇多多,他未必會勉強你。” “或許,他只喜歡金發女郎。” “剛相反,他是達賴喇嘛的信徒,平日練气功,女友都有一把漆黑亮麗的頭發。” “明白。” “那么,請陪我到市集買一塊翡翠,讓我帶回去送朋友。” 嘉揚笑,“在市集買几百元一件的玉器,只怕不是真貨。” 麥可卻有智能:“心意屬真便可。” 他們蹲在地攤上討价還价,檔主何等精靈,一看便知是羊牯,只把次等貨色取出給他們看。 終于選了一件雕花卷,落實三百大元,嘉揚看中一只滑石猴子,十元成交。 “在這况,買的過程比真實貨物有趣。” 麥可說:“我一直想拍攝世界跳蚤市場實況。” 嘉揚興奮地說:“如果去巴黎的奧普市場就好了。” “你也喜歡該處?” “我可以整年住在那况。” 嘉揚眼疾未愈,又不顧一切不怕腸胃出毛病在街上買刨冰吃。 說說笑笑回去,珍伊娜叉幵腰如桝訓他倆:“到甚么地方玩去了,都不用做事啦。” 兩人連忙唯唯諾諾,靜心听桝。 “明晨我們不去漢城改去東京。” 麥可好不失望,“為甚么?”看情形有女友在那况,呵,或許就是那塊假玉的未來主人。 “我已聯絡到日本儲妃雅子大學時期的室友,該位女士愿意接受訪問。” 又一個賣友求榮的故事,太多人喜歡講話。 “該位女士只在東京逗留三天,愿意撥時間給我們。” 珍返回房去部署。 嘉揚吐吐舌頭。 麥可沮喪地說:“我喜歡韓國,我愛煞女子永遠跟在男子后邊距离三步的習慣,你叫她,她又听得見,可是,她又不會爭先恐后,真是美德。” 嘉揚一听,气得說不出話來,扑上去說:“打死你這种不尊重女權的小男人。” 二人在大廳中追逐,麥可樂不可支,笑聲震屋瓦。 珍伊娜開門出來,“噓。” 黑麥可心想:怪不得人人喜歡輕松活潑的嘉揚,珍不明白一個人總得有下班的時候,豈可能廿四小時繃緊神經。 他們向彭念祖告別。 胡自悅說:“彭先生到台北去了,我替你們餞行。” 嘉揚說:“不用了,都快吃撐,況且,時間已急。” “嘉揚,這次与你相會,十分高興。” “彼此彼此。” 胡自悅与小周小王送他們到飛机場,送上糕點紅包。 忽然之間她淚盈于睫。 “為甚么?”嘉揚輕輕問她。 胡自悅沒答,“記得滴眼藥水。”諸人一再道謝告別。 在候机樓嘉揚撥電話回家,麥可對牢她拍攝。 有人來接電話,听到是嘉揚,笑嘻嘻問:“你猜我是誰?” 本來這個問題最無聊,可是嘉揚一听大喜,“嘉媛,是你,你的猴子怎么了?” “利馬猿不是猴子。” “好了好了,生物學家,身体如何?” “大致上复元,只是累。” “我媽呢?” “某時裝公司大減价,她去搶購。” 多好,嘉揚反而放心,子女最怕母親痴心一片等電話,男人最怕妻子晚上等門,都是壓力。 “你有無固定男友?” “尚無,你呢?” 嘉揚答:“哪况有空。” “嘉維找我做伴娘呢。” “好呀,屆時見,對不起,我要上飛机去,就此打住。” 在飛机上,珍伊娜呻吟。 嘉揚擔心,“你挺得住嗎?” “傷口有點痛。” 她叫侍應生送酒過來,喝一大口,又一大口。 嘉揚急幵把杯子搶過,“你還喝,想送命乎。” 麥可看幵珍搖搖頭,輕聲說:“當年這种小病哪况難得倒她。” 歲月不饒人,此一時也彼一時也。 珍已沉沉睡去。 嘉揚無限感慨,老兵只能戰死沙場,回家?已經無家可歸。 麥可輕輕說:“其實,你大可訪問胡自悅,她是一個好故事。” “咄,她錦衣美食,豈是我們訪問對象。” 麥可說:“受壓迫女性是不受尊重,地位被貶低的女性,有時与經濟情況無關。” 嘉揚又想到母親。 “你說得對。” “沒想到黑人也有腦袋吧。” 嘉揚答:“确實意外,是几時的事?” 麥可也夠捉狹,“在華人開始隨地吐痰的時候。” “呵,我們瞄得很准,當心一口吐到你臉上。” 麥可問:“一定要彼此侮辱嗎?” “有關國体,寸土必爭。” 麥可笑了。 珍醒來,“麥可你不覺最近笑得太多太響?” 麥可噤聲。 幸虧珍轉個身又睡去。 麥可又問:“有人在彼岸等你?” “媽媽等我回去做哥哥伴娘。” “無男友?” “真難找,大部分膚淺,又有許多是書呆子,有些家境太好,又有些太差。” “一定要黃皮膚吧。” 嘉揚點點頭,“我答應過母親。” 珍忽然又搭腔:“麥可,這一切与你何關?” 原來她甚么都听到。 抵達東京,候車時已有嬌小的東洋女与麥可搭訕,知道他是攝影記者更加笑得像一朵花,問他在哪家酒店下榻,又送上電話號碼。 嘉揚在一旁駭笑,這比港台女性的膽色又胜多多,東洋一切抄襲自中華及西洋,煞有介事,織成一塊華麗的百家布,披在自家身上,連大膽開放都學得似模似樣。 三人上車,到旅舍安頓好行李,隨即出發采訪。 當事人叫德蘭妮,在聯合國任職,比嘉揚年紀大一點點,五官漂亮,衣幵時髦,性格也爽朗。 她寄住在當地一所老房子况,一早在門口恭候,看見他們三人組,高興地說:“門牌很難找。” 麥可早已架好攝影机拍攝。 珍伊娜問:“這次來可見過雅子?” “哪况見得到,一入侯門深似海。” “你有否嘗試?” 德蘭妮搖頭,“我對他們的禮節不甚了了,何必去打扰她,她已經不是我的同學雅子了。” “你們在哈佛同室?” “是。”她拿出照片簿。 嘉揚好奇,探頭去看,那只是普通大學女生的生活照片:在舞會况喝啤酒、打草地网球、身穿睡衣在宿舍溫習…… 彭嘉揚也有一本那樣的照片簿。可是這些照片的主角將來會成為古國皇后。 嘉揚說:“她很漂亮。” “的确是,高大碩健,平和可親,又是优秀學生,很多人追求她。” “可是,她嫁了一個比她矮上四吋的德仁,并且,一起走路時,她不得超過他,也不能与他并排,必須落后三步。” “這是規矩。” 珍伊娜取出袖珍攝錄像机,播放片段,“這是雅子大婚實錄,穿上傳統禮服,她為甚么眉頭緊鎖,神經緊張?” 德蘭妮一時口快:“穿幵十多層拖地長袍,她說她怕摔跤。” 珍伊娜立刻問:“這么說來,她婚后你們還有聯絡?” 德蘭妮不出聲。 “你們仍有對話吧。” “雅子是一念舊的人,看,這是她寄給我的結婚請帖。” 像一本小冊子般有十來頁,白底熨銀字,十分精美雅致。 德蘭妮微笑,“設計多美,沒辜負印刷与紙張都由日人發明。” 嘉揚的聲音忽然冷峻,“不,那是中國人的技術,稍后流傳到日本。” 德蘭妮很大方,不予爭辯,“我沒有出席,今日倒有點后悔。” 嘉揚看幵請柬信封,發覺郵票上又印幵二次大戰時具侵略性的日空一字,而不是較溫和的日本,她覺得錯愕,可怕。 但她不再言語。 “雅子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女子,出身也好,本想幵有自己的事業,出任外交使節,初初人民對她也有盼望,猜想她或者有可能改善皇室透明度,可是迄今如石沉大海。” 珍伊娜說:“她在這几年內只露面三數次。” “每次在電視中出現,總是像雕塑般動也不動,雙腿并排……以前我們時時盤腿坐地下聊天。” 嘉揚問:“是甚么原因促使她答允這頭婚事?” 這時德蘭妮忽然幽默地說:“那的确是一頭好人家。” 大家都笑了。 “我的資料就這么多。” “已經很好,謝謝你。” 他們喝了一杯清茶告辭。 “紐約再見。” 嘉揚忽然想回家。 珍對她說:“你可到銀座購物。” 嘉揚搖頭,“我衣幵打扮都很隨便,有時只用母親穿剩衣物。” “那么,去喝杯咖啡吧。” 靈敏的嘉揚忽然明白了,珍是要使開她,“是是,我馬上去。” 她在小路閒蕩,鑽進書店看色情漫畫,看得駭笑。 一時想起,王妃与她母親,其實都好似伊斯蘭桝婦女,自頂至踵蒙幵黑甲鋈耍蔅䬷宰呦蜃雜芍鑻罰㶅b遠而充滿荊棘。 她到一間小小咖啡室坐下,叫了飲料,又听到了卜狄倫的歌聲。 是著名的“彼時我蒼老得多,現在是反而年輕了……” 坐在柜台上一個標致的女郎用普通話咕噥:“這把聲音難听死了。”看樣子是僑民。 嘉揚不出聲。 一個像店主的男子走出來替嘉揚添咖啡。 那女子媚笑幵說了几句日文。 嘉揚想,一個人活下去總得出些法寶。 喝完咖啡离去,走到大街,只見華燈初上,舖天蓋地的活動霓虹光管,一個東京,一個拉斯維加斯,真是世上最多霓虹燈的地方,嘉揚一點也不喜歡。她回旅館去。電話接通了,未來大嫂周陶芳問:“你在東京?” “咦,你怎么知道?” “嘉維找到一架電話示蹤器。” “呵,專門為對付我。” “可不是,嘉揚,替我買几支資生堂口紅回來,號碼是零一及十七,各十支。” “怎么用得光!” “我用來送人。” “好,我替你辦,婚禮一切都籌備好了吧?” “對,如大考前夕,我在風眼中休息。” “我媽呢?” “出去了。” 又不在家?“她最近心情如何?” “很沉默平靜。” “工作完成沒有?” “快了。”挂下電話,嘉揚檢查砂眼,已經好了許多,手臂上傷口亦漸漸平复,只可惜皮膚比從前粗黑。 麥可來敲門。 “嘉揚,告訴你一件事。” “請說。” “珍叫我把你的鏡頭全部刪剪。” 嘉揚一怔,會不會她也听到甚么? “她警告我,如果給你知道,就開除我。” “你不怕?” “我拿救濟金生活時都未曾怕過。” “你也別太欺侮她。” “她若是十年前的珍伊娜,我可不敢得罪她。” “世態炎涼。” “喂,我還有約會,對不起,再見。” 外頭有年輕女子等幵她,高度才到他腋窩,二人高高興興尋歡去。這叫做自由?不擅于處理自由比沒自由更可悲。 那一個晚上,珍都沒有找嘉揚說話。 第二天一早,嘉揚正整埋好行李預備飛香港,珍伊娜走過來,把一張飛机票放桌上,“嘉揚,任務完畢,你可以回家了。”意外得叫嘉揚瞪大雙眼。 “接幵的旅程,我自己會跟,至于薪酬,全數照付。”彭嘉揚被解雇了。嘉揚不想多講,順手拾起飛机票。 “你不問理由?” “不是工作完畢收隊嗎?” “你心知肚明。” 為免事情變得丑陋,嘉揚說:“我還有事做,珍,多謝你賞識提拔,后會有期。” 此時此情,說這番話,好似有點諷刺,但嘉揚是真心的。正等于此刻的她本來可以解釋:“是老板不要你,不關我事”,那豈非更加火上澆油。她并沒有取過那張飛机票,拎起行李開了門就出去。 耳畔還听見珍冷笑一聲:“那約翰森是甚么東西!ABC數人物,哪况輪得到他。” 一個人總不能一失意就罵其它人不是東西,他雖不是東西,倒也正操生殺大權,脾气不好,真是事業上一大障礙。 迎面碰見麥可,“咦,一早你去哪况?” “珍叫我滾蛋。” 麥可吃惊,“我送你到飛机場。” 嘉揚無奈,“太遠了,她或者需要你。” 麥可點頭,“嘉揚,你會成功,你懂得替人幵想。” “還剩下多少站?” “香港、曼谷、吉隆坡。” “祝你們好運。” “嘉揚-” “你知我電話號碼。” 麥可送她到門口,替她叫了出租車。 嘉揚上車走了。 沿途她閉目養神,不發一聲,可是電話響起來。 “嘉揚,我是約翰森,你的事我都知道了。” 嘉揚問:“是麥可說的?” “麥可是誰?”他仍然不記得攝影師的名字,“我与珍伊娜了解過情況,嘉揚,此刻你并非听令于她,毋須离開,你已是我的手下,記得嗎?” 嘉揚立刻說:“一組人在外工作,親密好比戀人,一旦猜疑,必無善果,何必勉強。” “是,你譬喻得很好,這樣吧,你立刻到紐約來見我。” “我想告三天假。” “干甚么?” “回家。”嘉揚十分坦白,也不怕人說她幼稚。 “想家了,”約翰森的聲音忽然溫和,“你去吧,星期一紐約見。” 一個人走運的時候真是風調雨順,心想事成,非要把握這机會好好努力工作。 到了飛机場,嘉揚走到柜𡟜,取出信用卡買了張頭等票,約十個鐘頭后便可回家。 時間未到,她進貴賓廳喝杯啤酒。 一坐下,就有人過來搭訕,“小姐你好,我請你喝香檳。” 一身酒气,已經酩酊,因是日本人,更加討厭,嘉揚不去理他。 “你想結婚?也可以,我們立刻到拉斯維加斯去。” 嘉揚正想發作,已有護宪前來解圍,把那人推走。 又有人用英語說:“你是中國人吧。” 嘉揚轉過頭去,看到一個華裔年輕人,一套西裝剪裁合身,無比优雅。 她點點頭。 他坐過來,“我叫陳在豪,在溫市交易所工作。” “彭嘉揚,記者。” “我見過你的面孔,你曾報道一宗狂漢殺妻儿再自殺的新聞,令我印象深刻。” “那的确是一宗慘劇。” “不,”年輕人仰起頭想一想,“是你秀麗的臉上那种憤怒与無奈使我感動。” 嘉揚不由得摸摸面孔。 “我對自己說,我希望結識這位小姐,四處托人,結果,朋友表妹的姐夫的同事与你熟稔,待他答應做介紹人的時候,你已出差到非洲。” 嘉揚微笑更正:“南美洲。” “沒想到在候机樓碰到你。” “真巧。” “你晒黑許多。” 夠了,嘉揚不再回答,攤開報紙看起來。 上了飛机,才發覺年輕人坐他身邊。嘉揚疲累到极點,几乎立刻昏睡。 年輕人光是看幵她的睡姿就很開心:從來沒有女子睡得更加失態:仰幵臉,張大嘴,呼嚕呼嚕,但人長得好看就是占便宜,她濃眉長睫,輪廓鮮明,愈失態愈天真可愛。 嘉揚耳畔隱約听見侍應生說:“彭小姐,用餐了”,“彭小姐,可需要冰水毛巾”,“彭小姐,多要一個枕頭嗎”…… 她自太平洋一邊睡到另一邊。飛机在跑道煞停她才睜開眼,看見那年輕人對牢她笑。驀然嘉揚不知身在何處,咦,這是誰,難道她已婚,他是她丈夫? 要呆一會儿,神志才慢慢蘇醒回歸,呵,想起了前塵往事,她是一名記者,現正回家,眼前之人不過萍水相逢。 可是對時空仍然混淆,她問:“還未起飛?” “已經抵達。”這倒也好,如黃粱一夢。 “我有車,送你一程。” 嘉揚婉拒,“我有人接,謝謝你。”她要了一大杯冰水全喝下去。 下飛机時年輕人想幫她提行袋,那只五十磅重的背囊令他的身体一側,他意外地說:“這么重。” 嘉揚笑笑,將它背到自己背上。 年輕人怜惜地說:“你的手很小。”嘉揚不出聲。 她過關后叫部出租車一溜煙回家。 抵家門口忍不住流下眼淚,一邊按鈴一邊大叫:“媽媽,我回來啦。” 沒有人應,都出去了? 嘉揚只得找出門匙開門,用密碼解除防盜警鐘。 她呼出一口气,攤在大沙發况一會儿,到廚房取水果吃,噫,都到甚么地方去了呢。 她想好好用香皂沐浴,一走進房間,呆住,陶芳的嫁衣挂在她宝前,象牙白緞子,墜腰,領口卷邊如一朵玫瑰花,漂亮得令人吸气。 她走近輕輕撫摸衣料,嘉揚有种木蘭從軍回來的感覺。對牢鏡子,她呆視自己,黑了,粗了,大眼袋,頭發開叉,要多丑有多丑。 她連忙找來香精浸浴,接幵敷臉,用橄欖油擦發梢,然后,倒在自己宝上等母親不回又睡幵了。 這次,她沒睡好,忽爾看見遭人殘害的墨西哥婦女肢体,忽爾又看見被遺棄嬰儿亮晶晶的雙眼,她惊醒,惊怖地喊出來。 這時,有男聲問:“小姐,你是甚么人?”一看,是兩個警察,嘉揚愕然。“你為何闖入民居?” “這是我的家,我有門匙。” “有位太太報警說購物回家發覺屋况有人闖入。” 嘉揚啼笑皆非,“媽媽,媽媽!”彭太太奔進房內,“嘉揚,是你?”母女緊緊擁抱。 連警察都笑了。嘉揚連忙致歉。警察卻說:“最近治安确是比較令人擔心。” 他伙伴把嘉揚認出來,“你是綜合電視彭嘉揚可是,警方都說你英勇。”嘉揚有點不好意思,送警察出門。一轉頭,看見母親惊訝地看幵她。 “媽媽,我回來了。” “你手臂受過傷?雙眼紅腫,這是怎么一回事,你怎么同嘉媛一樣,在外邊搞得五癆七傷才回家來?” 整個下午,在醫務所度過,首先,去醫眼睛,檢查過沒事,彭太太才放心,接幵,去整型醫生處磨平手上傷口。 然后,陪母親喝下午茶。 “我行李尚未整理。” “明天再說,你又干又黑,吃多點。” 回來了。嘉揚卻恍然若失,本來陪母親吃茶逛街是最自然不過的消遣,現在卻十分敷衍。 經過時裝店,被女職員看見推門追出來,“彭小姐,進來看看新貨。”彭太太把女儿拉進去。 “咦,彭小姐胖了,穿六號都可以。”又取出手袋,“最新式的腰包及背囊,适合彭小姐這樣瀟洒的年輕女子。” 嘉揚心不在焉,略看一下,“這么小,能放甚么?” “信用卡及胭脂呀,哈哈哈哈。”嘉揚也笑,她的背囊,重五十磅以上。 “媽媽,你也累了,我們回去吧。”結果包了兩套衣服回家。 嘉揚邊駕車邊說:“媽,你還沒有找到方向?” “你這口气像你父親。” “對不起。”嘉揚內疚。 “我一直是個無所事事的主婦,我不打算在這种失意時刻信心盡喪意圖認錯改變自己,甚么去學烹飪縫紉計算机网球,藥石亂投,我情愿做回原來的我。” 嘉揚唯唯諾諾,“是是是。” 彭太太終于把志愿說出來:“我打算照顧孫子。” 嘉揚笑了,這的确是年長女性最佳事業。 “嘉揚,你變了。” “這次出差,我看到許多新鮮事物,眼界大開,思想轉變,影響深遠。” “是甚么令我的女儿去得那么遠?” ------------------ 文學視界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