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郭仕宏想与程岭去紐約度假。 程岭卻說:“假使你要辦事呢,我一定跟著去,如果淨是度假,我們不必在都市里兜兜轉轉。” 郭仕宏好奇,“依你說,該往何處?” “程霄說,他最想去的地方是近青康与阿拉斯加邊界的塔辛仙尼流域。” “但那是一片曠野!” “是呀,那樣的淨土世上已經不多。” 郭仕宏駭笑,“与糜鹿与棕熊為伍?我可吃不消。” “我們去几日即返。” “只怕沒有客棧。” 程岭肯定地說:“有礦場探測隊宿舍,設備齊眾。” “你真想去?” “我喜歡大自然。” “我有何損失?由你打點好了,別告訴海珊,他一定反對。” 程霄開車,程笑打點行李,隨行還有一名男護士,一行四人,出發那朝,郭海珊出現,他自程雯處得到消息,也來湊興,他在加拿大住了近甘年,從未去過塔辛仙尼河。 火車到了終站,縱使是初夏,也得換上厚衣,他們轉吉甫車繼續上路。 程霄在火車站為當年建筑鐵路而奉獻生命的華工默哀致敬。 一小時車程之后,他們就看到積雪的崇山峻岭,咆哮的河流,一望無際的松樹林。 郭海珊徹頭徹尾是個生意人,嘩一聲,“這山里必定有金礦与銅礦,華仁堂可要分一杯羹。” 大家都笑了。 到達探測隊營地,郭海珊找到主管,立刻談起生意來。 程霄說:“我最愛此地。” 程雯則咕濃:“我不會那樣說,紐約也有紐約的好處。” 休息過后,領隊帶他們步行到附近一個了望站。 郭仕宏問:“要不要上去?” 程岭与他緩緩走到頂部,坐下來,自暖壺里斟出熱可可各喝几口。 他倆靜靜坐了頗長一段時間。 禿鷹就在跟前打轉,綠色原野向前似伸展到永恒。 程岭輕輕說:“在這里我覺得自由自在,我不再怕追不上潮流,或是受的教育不足夠,我毋須自卑,我恢复信心,我不必理會誰看不著得起我,或是什么人在我背后說些什么話,大自然不會辜負我。” 郭仕宏深呼吸一下,“在原野,人對死亡也沒有那么緊張,你看山同水,已經存活了數百年,人類生命總有盡頭。” 程岭溫和地問:“你害怕嗎?” “每個人都對死亡有恐懼。” “可是你已奉獻了光与熱,華仁堂已有五十年歷史,你也是舖鐵路的一分子,我雖然沒出去走,也知道華仁堂是溫埠華人的一股主力,大家都會記得你。” 郭仕宏笑了,“你真認為如此?” “當然,沒有前人种樹,后人焉可納涼,華仁堂頭一個把華人帶出唐人街。” 郭仕宏仍然笑,“是,此刻我們同白人一起力爭上游。” 程岭也笑,“或是同流合污之類。” 他們一老一小相擁而笑。 第二天,他們坐在同樣的地方喝熱牛乳。 這次郭仕宏問她:“程岭,你欲結婚呢,還是維持原狀?” 程岭看著紫色的天空不加思索地答:“結婚吧。” “結婚后你的身分是寡婦,你不愿永遠做程小姐?” “可是婚后海珊等人對我至少有個稱呼,不必含糊其辭。” “好,那回去就結婚吧。” 程岭笑,“弟妹一定很高興。” “你呢,你可開心。” 程岭想了一想,“結婚當然是喜事。” 郭仕宏知道再追問下去是极之殘忍的一件事,故噤聲不語。 他將要离開這個世界了,幸虧身邊有這個可人儿可慰他寂寥,好几次精神恍飽,他喚她岱芳。 “華仁堂交給海珊,你沒有异議吧。” “你的主意一定已設想周全。” 郭仕宏調侃道:“華仁堂是權力所在,你不羡慕?” 程岭嗤一聲笑出來,“我要是快樂,已足夠條件快樂,我要是不快樂,十間華仁堂也不能使我更快樂。” 郭仕宏凝視她,“你會快樂的程岭。” 那天下午,他建議打道回府。 郭海珊反而是最惆悵的一個。 大家以為他舍不下大自然,誰知他說:“在這里談生意,全無對手,真是太好了。” 回到家,郭氏即籌備婚禮。 牧師及婚姻注冊處人員在書房中替他倆證婚,郭氏一直坐著,程岭站他身旁。 前后三年,程岭已經第二次結婚。 她只穿著普通的見客衣裳。 在同一日,郭仕宏宣布華仁堂正式由郭海珊全權接管。 郭海珊松口气,他在生父那一支失寵,反而在表叔處受到尊重,他有揚眉吐气,一雪前恥的感覺,故淚盈于睫。 郭仕宏到翌年春季才逝世。 他表現得很堅強,如常生活,每天傍晚都玩扑克牌,仍然每次都贏。 程岭輸了故意把臉色裝得十分孤寡。 一次郭仕宏不相信她是真輸,要看她底牌,一掀開,果然是瞥腳牌,從此以后,郭氏不再怀疑。 他辭世之后,程岭仍然每晚把一副牌放在桌子上。 程雯問姐姐:“你猜郭先生是否相信他晚晚拿到好牌?” 程岭笑,“有什么瞞得過他,有時他不去追究真相。” “多奇怪。” “再過些日子吧,長大以后你會明白。” “我已經長大了。” 一日她自學校返來,怪叫著:“荒謬!荒謬!”扔下書包,漲紅面孔,“今日我們全班去參觀宰魚場,我發覺宰魚机器上刻鑄著‘鐵清人’宇樣,那是什么意思?” 彼時郭海珊正与程岭商議事宜,听到程雯憤慨震惊的語气,不禁笑出來。 他解釋:“机器未發明之前,此等腕剩粗重工夫都由華人擔當,机器是金屬制造,故稱鐵清人類鐵支那人。” 程雯瞪大雙眼,“你不覺得是侮辱?” 郭海珊輕輕說:“我當然知道這是侮辱。” “你沒有异議,你不爭取權益?” 程岭勸道:“你先坐下來。” 郭海珊擺擺手,“我一直在爭取!” “我看不出來,你如何爭取。” 郭海珊答:“做得更好。” “我不明白。” “讀書的讀得更好,做生意的做得更好,日子有功,一定可以爭取到應得的地位,發動義和拳是行不通的。” “同學們現在叫我鐵清!” 郭海珊說:“他們若有進一步行動,我自會替你出面。”程雯气呼呼走了。 程岭笑,“來了整整兩年才發覺有人歧視她,可見情況已經大大好轉。” 背后傳來程霄的聲音:“老師訝异地問我:‘你說英語怎么沒有華人口音?’”郭海珊笑:“別多心,當是一种贊美。” 程岭說:“對,我們說到哪里?” 郭海珊提醒她:“你想捐筆款子到東方之家。” “是,還有一件事,我想向你要一個人,你記得那位呂文凱小姐?我想請她當秘書。” “呵,她。” “你有印象?” “有,舉止談吐均像洋姐,人很聰敏,我同你去說。” “海珊,我們有無辦法尋訪故人之墓?” “郭岱芳?” “正是。” “此刻大陸在搞一個龐大的運動,叫文化大革命,燃燒全國,恐怕不是進去的時候。” 程岭惊駭,“又是什么呢?” “運動剛起來,仿佛是號召全國破舊立新。” “還能收糧食包裹嗎?” “伙計們照寄不誤。” 程岭吁出一口气,“香港能偏安嗎?” “香港發展很好,不用擔心。” 程岭替郭海珊添杯咖啡。 “表嬸,你或許愿意到新加坡去一趟。” 程岭拾起頭,“找到了嗎?” “找到了。” “她怎么樣?” “你听了會安慰,她結了婚,丈夫對她不錯,住牛車水附近,有兩個孩子。” 程岭意外到极點,“又生兩個孩子?” 郭海珊笑,“她今年不過三十七歲,為什么不能生孩子?” 程岭發呆,“我覺得比她還老。” 也難怪,這几年她已經歷了別人一輩子的事。 “她已除下歌衫,丈夫是個小生意人,姓范,經濟情況算是穩定。” “怎么樣飛新加坡最快?” “經東京在香港轉飛机。” 程岭不想回香港,事實上她一輩子不想再回去。 “或在漢城轉。” “就漢城吧。” 這個行程又耽擱了一會,待程岭取到護照后才出發。 護照上程岭的年紀是二十三歲,她不介意,甘三是個成熟的好年紀。 那位呂文凱小姐陪著她踏上旅途。 呂文凱并沒有應允當程岭的私人秘書,她這樣解釋:“在大公司任職,我有個履歷,將來就靠它了,私人工作收入雖高,可是對外比較吃虧,郭太太請你原諒,不過我周末閒得很,不如每星期六我都上門來看看郭太太有什么吩咐好不好,如果應付得來,就讓我兼這個職。” 講得合情合理。 剛巧她有假期,便陪著程岭走一次。 在飛机上程岭忽然問:“你看郭海珊怎么樣?” 呂文凱一怔,“郭先生?” 程岭笑,“我覺得你們很相配。” 呂文凱不相信雙耳,“郭太太,你想与我做媒?” 程岭說:“是呀。” 呂文凱笑出來,“郭太大你那么年輕,怎么會有做媒的想法?” “做個介紹人總可以吧。” “郭先生很好,不過不是我喜歡的類型,年紀也稍嫌大了一點,你不會怪我把郭太太,我的男朋友是念建筑的一名運動健將,有机會我叫他來見郭太大。” 程岭不語。 她從來不知人原來可以有那么多選擇,不過呂文凱有的是條件,故此擇偶條件也多多。 程岭羞愧了,她的世界狹小,她目光如”且,她是個最年輕的老太婆。 呂文凱已轉了話題:“……幼時我听過洋童唱歌謠……‘清基清基支那人,獨自坐欄上,我賺一元你賺五毛’,我認為華人爭取權益要采取比較積极方式,我贊成華裔加人參政。” “我支持你。” 呂文凱興奮,“假使可以得到華仁堂的支持,那真非同小可。” “華仁堂由郭海珊主持。” “可是郭太太你一定有影響力。” 呂文凱好像知道得不少。 程岭笑答:“不大。” “我不要做陳查禮或中國娃娃式中國人,我已參加華人仁愛會,為華僑爭取權益。” 程岭覺得呂文凱与她當中好似隔著大半個世紀,不過,她十分欣賞這位小姐。 最后呂文凱說:“我話太多了,你听得累了吧。” “我很愛听。” 她們終于到達新加坡。 呂文凱笑說:“這是世上面積最小的國家之一。” 她們住在酒店里,到第三天程岭才積聚到足夠的勇气找上門去。 她帶著禮物去按鈴。 那是一座三層樓的磚屋,范家住二樓,樓下有一小小庭院,大抵种著萊莉花吧,香气扑鼻,黃昏落過一場雨,稍微涼些,那香氛更沁人心脾。 方詠音走遍大江南北,終于找到歸宿。 她們按了兩次門鈴。 一個中年阿姆出來,對陌生人并無半點提防,“有人客,”滿臉笑容,“找誰?” “范太太。” 她立刻說:“請進來,”一邊轉頭,“太太,太太,客人找你。” 還雇著幫佣,可見環境不錯。 程岭有點后悔,她已經忘記她了吧,這次來,會不會是多此一舉? 她与呂文凱進了客廳,只見布置很簡單,可是洁淨,舒服。 一個五六歲大小女孩走出來,穿著小小裙子与一雙釘珠拖鞋,程岭朝她點點頭。 這必定是她的妹妹。 一會儿,有咳嗽聲,一個婦人開房門出來,手中抱著一個幼儿。 也許是午睡剛醒,她頭發蓬松,雙目惺松,身上穿著巴的布的沙龍,配一雙描花的木拖鞋。 程岭一眼認出她是方詠音。 她塊頭比從前更高更大,也胖了不少,可是身段仍然有曲線。 阿姆奉上茶,帶了孩子到露台玩。 方詠音輕輕放下竹帘,坐下來問:“兩位小姐尊姓大名?” 她不記得她是淮了。 呂文凱很大方的自我介紹。 輪到程岭了,她不得不硬著頭皮上,“我是程岭。” 場面并沒有充滿熱淚擁抱,方詠音略見意外,看著大女儿,“呵,是你,你這么大了。” 程岭的答案很奇怪,她只說:“是。” 方詠音的身子向前探一探,“好嗎?” “托賴,還不錯。” 方詠音已經沒有話說。 這時孩子們奔進來伏在母親身上,阿姆去切了滿滿一盤水果出來。 呂文凱吃了許多芒果与木瓜。 方詠音一直微笑。 程岭放下一張卡片,“這是我的地址。” 方詠音點點頭。 兩個孩子都擠她怀里,她已沒有多余的手來取卡片,故此只額首示意。 程岭說:“我們告辭了。” 呂文凱正剝開一只紅毛丹,一听程岭那么說,只得輕輕放下,但取過一片椰子肉放嘴里。 方詠音并無留客,只送到門口。 下了樓,程岭抬起頭往露台一看,見她們母子三人朝稀客擺手。 程岭也搖搖手。 她們上車回酒店。 呂文凱在車上說:“那位漂亮太太雖然中年了,卻仍風情万种,真難得,可是,為什么對我們卻那么冷淡呢,我們可是乘了一日一夜飛机前來看她的,她是誰?” 過了很久程岭才輕輕答:“她是我生母。” 呂文凱听了老大嚇一跳,立刻噤聲。 程岭反而大大方方,笑笑說:“看你那饞嘴相,我們去買榴漣吃。” 她想見母親,見到了,如愿以償,就很滿足。 她們過了兩天才走,方詠音沒有再与她們聯絡。 回到加拿大,方詠音也并無片言只宇。 程岭怪自己,她大概是死了心,活不轉來,她對程岭已經放棄。 与程雯說起此事,程雯說:“那次如果你跟她去美國,會不會少吃點苦?” “我不知道,生活也許更艱難。” “可是至少与媽媽在一起。” “或許。” “你有無問她你生父是誰?” “沒有。” “你真是,你不是一直想知道嗎?” “不,我不再想知。” “你有無告訴她你已結婚?” “沒有,那不重要。” 程雯頓足,“你們倒底講過些什么?” “什么也沒說,她不想講話。” “她仍然生你的气?” “不,她沒有怒意,我想她已經把整件事丟在腦后了。” “怎么可能!” “真要努力忘記,也總可以做得到。” “那真可怕。” “不,也許那才是生存之道。” “那兩個孩子叫什么名字?” “我不知道,我沒問。” 程雯惋惜,“他日道旁相逢,如同陌路。” 是,程雯完全說得好。 可是自此程岭覺得她已不欠生母什么。 多年前她特地來看過她一次,多年后她也特地去看她一次,作為一种償還。 母女都還算幸運,終于找到安身之處。 程岭知道有些人不那么好運,她見過她們落夜后站在唐人街角,穿洋裝,領口挖得很低,一邊抽煙一邊朝路人笑,天黑后若再無生意,就走進酒吧去……她們也是別人的女儿,幼時亦曾被母親擁抱,深深親吻,叫過好寶寶。 程岭無故落下淚來。 接著的一段時間里,呂文凱成為程家常客。 她把各式各樣新聞讀給程岭听:越戰升級,美國逃兵紛紛北上加拿大藏匿,女人的裙子一日比一日短,有一种毒品,叫迷幻藥…… 呂文凱放下剪報,“郭太太,你為什么不回到學校去?” 程岭覺得突兀,隨即笑了,“好不容易混得毋須見人了,又往人堆里鑽?” “請家教也一樣。” “不,那是十年前的事了,我与書本無緣,我并不好學。” 呂文凱改變話題:“維多利亞張是加拿大首位華裔女醫生,一九二三年在多倫多大學醫學院畢業,可想而知,她歷盡千辛万苦,那時華裔女性通常摘水果、洗衣服、任保母為生。” 程岭只是笑。 呂文凱肯定是婦權分子,以身作則,努力鼓吹華裔婦女走出廚房去觀賞美麗新世界。 對她來說,這一切最容易不過,她英語比許多洋人流利,學歷又好,性格開朗,程岭無法跟上。 這時程雯走過,“姐姐,我出去看電影。” 程岭立刻板起面孔,“身上短裙從何而來?” “呂姐姐也穿這种裙子。” “我在說你,不是說呂姐姐,換掉它才能出門。” 程雯猶疑。 程岭拂袖而起,“這种小事都不照我的意思。” “不算難看,不過如果你換過一條長裙,我會比較高興。” 程雯說,“姐姐你說什么便什么,不過我要遲到了。” 程雯回房去換衣服。 程岭這才松口气,呂文凱一直駭笑。 程岭解釋:“這是一個華人家庭,規矩是規矩,我答應他們母親管教他們。” “但是,一條裙子——” “文凱,你思想成熟,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她盲目跟風,完全不明所以然,容易吃虧。” 呂文凱不語。 程岭又說:“自小到大,我沒有得到過任何忠告,指引,不過是自己去闖,掉落陷阱,頭破血流,沒有一個關心的人,對妹妹,我情愿羅嗦點。” 呂文凱只得笑。 日后,她注意到程要的衣飾堪稱万綠台中一點紅,她的裙子仍然過膝,她從不穿喇叭褲,她仍然穿薄底鞋。 要抵抗時興潮流,真得需要极大的勇气,呂文凱很佩服程雯。 她也同這位少女談過,程買說:“你要是知道姐姐為我們做過什么,魚网裝,喇叭褲簡直不是一回事。” 她停一停,“不過,假使她肯讓我穿,那當然更好。” 呂文凱只是笑。 “呂姐姐,最近你在忙什么?” 呂文凱答:“我在替華工解釋勞工安全法例。” “那是什么一回事?” “有些不良雇主欺華工不諸英文,著華工處理有毒化學物品,每日只多發一小時工資獎金,又不給防毒衣物面罩,后果堪虞,我召集他們,叫他們爭取合理待遇。” “嘩,那些資本家會怎樣想?” 呂文凱笑,“我一天至多收過十多通恐嚇電話。” 程雯有點害怕,“你為什么要冒犯他們?” “很多時候,我也那樣問自己,可是,程雯,換了是你,你也會那么做。” “呂姐姐,你太高估我了。” 這件事在三日后惡化,一封恐嚇信寄到月家,打開一看,只見信紙上畫著呂文凱被吊在絞台上。 呂文凱把信帶到程家,碰巧郭海珊也在。 各人看過此信,均不動聲色。 郭海珊用手捧著頭,不住揉太陽穴,“文凱,何用搞那么多事,時間用來多賺一點錢,豈非更好。” 呂文凱啼笑皆非,站起來預備告辭。 程岭勸說:“你坐下,海珊的意思是,不必事事硬碰硬打明仗,用經濟戰略也一樣可行。” 呂文凱又坐下來。 郭海珊說下去:“華工需要薪酬養家活儿,冒地面險,心甘情愿,無論你說什么,他們不敢罷工,也不敢爭取。” 呂文凱忿慨地說:“依你講,我們應當袖手旁觀不行?” “勞工署已公布安全法例,他們是周渝黃蓋,你何必多管閒事。” 呂文凱忽然冷笑一聲,“正等于華仁堂在菜地雇用印度工人洒農藥一樣?” 這下子輪到郭海珊霍一聲站起來。 呂文凱气鼓鼓說:“郭太太,我告辭了,我要去報數。” 她走了以后,郭海珊猶自說:“從沒見過那樣的女人。” 程岭把話題岔開去,他又兜回來,“誰也沒見過那樣的女人。” 程岭便說:“你要是喜歡她,該趁這机會表示一下了。” 郭海珊一怔,“我喜歡她?我怎么會喜歡那樣的女子?” 程岭一邊搖頭一邊笑。 過一會儿,郭海珊站立不安,終于說:“我在派出所有熟人,我去看看。” 他也跑了。 程岭在窗口看著他把車子駛走,發現了另外一件事,她看到有一個金頭發的青年在程家門口徘徊。 程岭喚人,“阿茜,那是誰?” 阿茜不言。 由此可知她完全知道他是誰。 “是專來等程雯的?” 阿茜點點頭。 “是程雯的男朋友?” 阿茜不置可否。 程岭跌坐在沙發上。 這么快就長大了。 “為什么我不知道?” “怕你不高興。” 程岭苦笑,“我是慈禧太后嗎?” 阿茜說:“不是,不過,唉。” “也夠專制的了。”程岭微笑。 她把程霄叫下來。 “那金發碧眼儿是誰?” 程霄只看一眼,“那是妹妹的朋友阿瑟愛歷遜。” “他是什么人?” “圣保羅十二級學生,已考取麥基爾建筑系,秋季就要离開本省。” “站在門口是什么意思,鄰居看了會怎么想,你去請他進來喝杯茶。” 程霄十分惊喜,“是,姐姐。” “還有,你有無异性朋友?也一并請來家坐。” 程霄笑,“我還沒有,姐姐。” 他啟門出去喚人。 阿茜問:“太太怎么一下子這樣開通。” 程岭歎口气,“你不讓她穿短裙是有得商量的,可是干涉她交朋友,又是另外一回事。” 阿茜點點頭。 那年輕人進來了,一件外套已被雨琳濕,程岭見他一表人才,倒也歡喜,招呼一聲,便任由程霄招呼他。 程岭教念芳做功課,笑著同阿茜說:“幸虧還有一個小的。” 沒一會程雯回來了,在樓下見到朋友,大吃一惊,弄明白之后,咚咚咚跑到樓上,雙目通紅,与姐姐擁抱,抹干眼角,又去招呼客人。 小念芳此刻忽然說:“媽媽我永遠不要男朋友,我永遠陪著你。” 程岭笑道:“永不說永不。” 真的。 誰會想到郭海珊与呂文凱翌年就會結婚呢。 婚禮盛大隆重。 新娘子穿白紗,看上去真像個公主,程岭与小念芳在教堂上前与她握手。 念芳羡慕地說:“媽媽她真漂亮。” “將來你結婚,媽媽也照樣替你辦嫁妝。” 晚上在酒店開喜筵,吃外國菜,親友黑壓壓坐滿一堂,省長与市長均到場祝賀,華仁堂面子十足,新娘子以后為華工爭取福利之際,一定方便得多。 他們跟著到地中海去度蜜月。 ------------------ 女孩地圖 http://girlzone.yeah.net 掃描校對 : 敏敏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