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普克准備离開A市了。 項青在自己房間的桌子上,留下了好几張密密麻麻寫滿字的紙,那是項青在自殺前的夜晚,一個字一個字,詳詳細細寫下的全部作案經過。整個實施過程,与普克用第二條邏輯進行的推理分析基本一致,但在項青的計划中,有更多的細節和机動方案。 比如,項青殺死歐陽嚴之后,拿走了歐陽嚴的手机,搜走了周怡留在歐陽嚴處的內衣及其它一些物品,這些都是項青預料到周怡發現歐陽嚴死時,會急著想收走的。可以想象,當周怡發現這些東西已經不見了時,內心會充滿什么樣的恐懼和慌亂,憑周怡的想象力,已經無法猜測下一步可能發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至于項青用注射空气的方法殺死歐陽嚴,也是為了將嫌疑引到周怡身上。即使周怡沒有那么快就瘋,曾克他們在調查過程中也會發現,周怡因為患有糖尿病,早些年曾長期注射胰島素,為了方便,周怡自己也學會了注射。所以,准确熟練地將空气注射到歐陽嚴的靜脈里,對周怡來說是件輕而易舉的事,自然給她身上多添了几分嫌疑。 周怡在意識到周至儒將把全部財產留到項青項蘭名下后,利用自己的職務之便,在近兩年內先后收受總數超過三百万元的賄賂,這些贓款全部以各种名義通過利基公司進行轉賬,而所有非法的轉賬記錄都被項青暗中掌握。利基公司里有歐陽嚴在周怡暗中協助下建立的一層人事网絡,也有歐陽嚴隱瞞周怡建立的一層网絡,更有項青花費多年精力悄悄建立的更加根深蒂固的一層网絡。因此,歐陽嚴在表面的清白之下,其所有不合法的行為,基本都被項青洞悉。而這些內容,周至儒當然也—一了解,為此更加堅定了將利基公司交到項青手中的決心。 項青也有沒預料到的事,那就是周怡對歐陽嚴的感情。以項青扭曲的情愛觀來看,母親周怡与歐陽嚴之間存在的,純屬一种肮髒的肉欲和金錢交易的關系,而不會有真正的感情。所以,項青沒想到母親周怡在看到歐陽嚴死亡之后,居然會打120求救,而以為周怡只會悄悄地逃离現場。按照那种發展方向,項青做好了另一种更為精密的設計,很可能會使周怡最終百口莫辯。如果說項青的計划中出現重要漏洞,也是在對母親人性的估計上,還沒做到了如指掌,但這也是項青自身情感世界長期變形導致的結果。 在項青的計划里,周怡不是瘋掉,而是被逼得走投無路,最后以一死了之。或者,如果周怡還不肯徹底放棄生命,項青也設計好了殺死周怡、同時又制造出周怡自殺假象的方案。但在項青實施計划時,即周怡變瘋之前的那一夜,項青与周怡進行了一次談話。項青向周怡一一列舉目前的局勢,讓周怡意識到,所有的證据都說明她就是殺害項伯遠及歐陽嚴的凶手。她通過利基公司轉賬處理的非法所得,也即將被項青送交司法机關。周至儒已經決定在他即將到來的死亡之前,將所有財產轉到項青項蘭名下。而歐陽嚴其實一直在欺騙利用周怡,之所以和周怡在一起,其實只是為了他和他真正的情人爭奪利基,這一點,項青將向周怡提供李小玲的照片、歐陽嚴為李小玲購房購物的憑据等充足證据。而最后,項青告訴了周怡,周怡曾經有所怀疑、但卻裝作不知、最終不聞不問的那件事,即項伯遠和項青之間的亂倫關系,一直都發生在周怡身邊。這种罪惡關系導致了項青心靈的毀滅,導致了項伯遠和歐陽嚴的死亡,而所有這些罪惡的源泉,都是周怡的殘酷無情。 項青設想,在這樣一場談話之后,周怡很有可能會自殺。如果她不自殺,項青就會親自殺了周怡。可是在談話快結束時,項青發現周怡的目光已經混亂不堪,最后全部渙散,而且開始胡言亂語。在項青反复的觀察和試探中,項青确信周怡不是在裝瘋,而是真的瘋了。這樣的結局,對于項青來說,也許更能發泄心中多年的仇恨。 但正如項青死前對普克所說,從普克開始著手調查后,項青已經感到了一种危机。她覺得以自己從前設計的方案對付一個普通思維的警察,也許綽綽有余,而對于普克,則失去了成功的把握和信心。但也正如項青所說,那時收場也來不及了。她只有硬著頭皮繼續下去。當項青發現那個失蹤的茶杯后,便已明白了普克想到了鐘的細節。而之所以想到鐘的細節,只有可能是對整個案子產生了另一种分析。 項青也知道,如果自己堅持下去,普克雖然會怀疑她,但也很難拿到有效的證据。即使知道項青有隱情,甚至查出周怡根本不是凶手,可也同樣無法證明項青就是凶手。從案情發展來說,項青算不上徹底失敗。問題是,項青對于自身的生命,本來就沒有太多的留戀,而她在与普克接触中所產生的那种隱約而真實的感情,卻令項青意識到自己徹底的無望。所以,項青放棄了所有的掙扎,安安靜靜在普克面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一點項青沒有寫在紙上,但普克心里是明白的。 項青即使已經打算向普克坦白整個作案過程,并結束自己的生命,本來也可以不留下那份說明真相的字据。但她知道普克會答應自己最后的請求,不將她送到醫院進行搶救。可那樣的話,對于普克來說,則很難向公安机關作出必要的解釋。因此,項青才留下那份材料,以證實普克的清白。 那一天,普克是在知道項青确實已經死了之后,才給馬維民打了電話。當馬維民帶人赶到項青家,大家分頭進行檢查時,普克与馬維民先到了項青的房間。窗前的桌子上,攤著一本西洋畫家的畫冊,翻開的那一頁,是以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荷蘭畫家梵高的最后一幅作品《麥田上的烏鴉》。普克知道,這幅畫是梵高自殺前在田野上畫的。就在這一頁上,便放著那一份講述整個案情真相的材料。另外,還有一個信封,上面寫著普克的名字。 當時,普克和馬維民對視了一眼,普克從畫冊上輕輕拿起那個寫著自己名字的信封,默默地裝進自己的口袋。馬維民輕輕歎了一口气,什么也沒有說。 后來普克獨自一人時,打開那個信封。白紙上是項青纖秀的字跡:第一次見到螢火虫,還是在很小的時候。 我看到一盞小小的閃著綠光的燈,在樹叢里搖搖擺擺地飛呀飛。我充滿好奇地想捉住它,可它雖然飛得不快,卻總是捉不住,在黑暗的樹叢里一閃一閃,又神秘又美麗。 我一直想捉住一只螢火虫,把它裝進一個透明的玻璃瓶,將那盞會飛的小燈留在我身邊,并且好好地照顧它,讓它可以一直閃亮下去。我猜想,在這樣一盞小燈的陪伴下,再漆黑的夜晚可能都不會再做噩夢了。真的,我多想得到這盞會飛的、發出熒勞綠光的小燈呀。 后來,我告訴了父親自己的愿望。有一個晚上,父親帶著我來到有螢火虫出沒的樹叢,他又高大又敏捷,很快就捉住很多只閃亮的螢火虫,把它們一個個全裝進我們帶來的透明玻璃瓶里。在黑暗中,那個瓶子像個有魔法的寶瓶,發出柔和的、淡綠色的熒光,而那熒光像是有生命,輕微地、不斷地顫栗著、抖動著。 那個夜晚我覺得自已很幸福。我將那瓶有生命的熒光放在我的枕頭邊,一直一直看著它。以前總是令人畏懼的黑暗變得宁靜而安詳,我在熒光的陪伴下,甜蜜地睡著了,整個晚上都非常平靜,一個夢都沒有做。 第二天早上,一睜開眼睛,我就帶著歡欣和喜悅轉頭去看昨夜那瓶美麗的熒光。可是,我就像進入一個真正的噩夢。我看到那個玻璃瓶里,所有昨夜都發出美麗熒光的螢火虫們,那些有生命的會飛的小燈,全都靜靜躺在瓶底死去了。那時我還小,還不确知什么是死亡,可我當時真的就是知道,它們全都死了,再也不會發出淡淡的、綠熒焚的光,再也不會在樹叢里搖搖擺擺地飛,再也沒有生命了。 普克,我不知道為什么,在這樣一個臨行前的夜晚,會想起這樣一件童年的往事。也許我覺得,自己就像一只生活在黑暗里的螢火虫,黑暗是我的保護神,在黑暗中我是安全的,還可以發出自己淡淡的微光,在樹叢里慢慢地卻自由地飛來飛去。 可是遇到你,我忽然開始向往光明的世界了。這种光明對我充滿了誘惑,使得我甘愿放棄從前的一切,換取一絲絲生活在光明中的可能性。然而,這是我早已注定的命運,當我放棄黑暗來到光明時,我便會在晨哦中靜靜死去。 我走了。然而心里第一次有了真正的安宁。對于你帶來的這一切,我心里沒有絲毫的怨恨,除了絕望的希冀,便是深深的感激。因為,你讓我知道了,這個世界上還有光明。 我愛你。 离開A市前,普克去看了項青的外公周至儒。 在項青為外公設計的那個美麗安靜的院落里,周至儒如同普克第一次見到的那樣,安坐在藤椅里,臉上似乎沒有太多的表情,而從前清亮的目光,卻顯得有些黯淡、渾濁了,整個人也像是縮小了一圈。 普克与周至德一直默默地坐著。上一次,在他們之間,坐著溫柔美麗的項青,而那天項青的臉上,常常帶著些淡淡的羞澀。此時,普克很想說點什么,但總是無法開口,心里被無邊無際的酸痛和悲涼漲得滿滿的。周至儒也是那樣,一動不動,像具石塑的雕像般沒有生命力。 直到起身准備离開時,普克才下決心開了口:“您早就知道項青的秘密,您知道她的傷心,為什么不幫幫她?” 周至儒臉上松弛的肌肉抽搐了一下,緩緩地搖搖頭,眼睛望著遠方,聲音空洞地說:“我試過……我還找周怡談過……可是,太遲了。我知道得太遲了,已經無能為力了。” 兩人都沉默了一會儿,普克簡短地和周至儒道了別,在轉身往外走時,心里突如其來地涌上一層悲痛,又夾雜著不可抑制的憤怒,他不自覺地握緊拳頭,在心底吶喊著:“那么多年,為什么沒有一個人幫她,眼看著她那樣一點點沉沒下去!為什么?為什么?!她本來還有救,她本來還可以有一個新的開始……” 周至儒木然地看著普克离開,兩行眼淚無聲地滑落。 普克快步走出了院子,內心那种极度的郁悶令他有种快爆裂的恐懼。普克在兩旁長滿櫻花樹的路上茫然地走著,櫻花已經在含苞待放,而那個被痛苦折磨了一生。 苦苦求助卻得不到回應的女人,已經永遠离去了。普克第一次在心底感到如此深的傷心,而他不知道這种傷心是否能与項青忍受了一生的傷心相比擬。 离開A市前的那個晚上,普克無法停留在賓館的房間里。那個淡紫色水晶花瓶仍然放在茶几上,里面的殘花早已被收走。在過去短短几天時間里,一個女人的气息被悄悄留在這個房間,縈繞不散。這种气息,令普克無法平靜自己的思緒。 普克在A市夜晚的街頭茫然地游蕩。不知不覺中,來到了項蘭唱歌的“藍月亮”酒吧。酒吧的演出台上,樂隊正在演出,一名女歌手正在唱那首項蘭曾唱過的歌,已經到了快結束的時候,女歌手一直重复著最后一句歌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普克坐在吧台前的高凳上,要了一扎啤酒,慢慢地喝著,耳朵里縈繞著女歌手反复吟唱的那句歌詞,忍不住回頭去看台上,正遇到那個吉它手肖岩的目光。 稍后,肖岩來到普克身邊坐下,也要了一杯啤酒。 “我記得你是阿蘭姐姐的朋友,叫普克是吧?”肖岩主動地對普克說。 普克微笑一下,說:“你好,肖岩。” 肖岩隨意地問:“這兩天你見過阿蘭嗎?她一直沒來樂隊,打電話到她家,總是沒有人接,大家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普克沉默了一會儿,說:“肖岩,你愛阿蘭嗎?” 肖岩一怔,沒有馬上回答。喝了一大口啤酒,慢慢咽下去,說:“什么是愛呢?我們這些人混在一起,有時候只是太害怕寂寞。就像阿蘭對我,其實也不一定是愛。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完整的自己,而像一些碎片。碎片和碎片在一起,怎么能夠真正相愛?” 普克看著肖岩,肖岩臉上寫滿惆悵,眼睛像他演出時那樣,看著不知什么地方,仍慢慢地說:“阿蘭還不夠了解她自己。你知道嗎,她總是喜歡跑出來和我們在一起,和我在一起,其實只是因為她那個家的气氛太冰冷,她覺得沒有人真正關心她、了解她、需要她。阿蘭只是想逃离她的家而已。” 普克喝了一口酒,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阿蘭現在住在醫院。” 肖岩扭頭看看普克,普克從他那雙總是帶著點儿憂傷的眼睛里看到了關切。 普克說:“阿蘭不敢告訴你,她有了你的孩子,已經做過手術了。” 肖岩呆在那里。好一會儿才說:“她,她住在哪個醫院?” 普克說。“我不知她現在是否需要你,也許,還是你自己試著去找找比較好。” 說完,普克喝干了杯中的酒,轉身走出了酒吧。 臨行前,普克最后去醫院見了一次項蘭。 項蘭只對普克說:“我知道,其實并不是你毀了我們這個家。可我現在真的不能見你,也許有一天,我會找你好好地談一次。但是現在,還是請你走吧。” 普克在病房里站了一會儿,終于只說了一句“保重”,便默默离開了。然而他在病房的門外站了很久,听到項蘭在里面狂亂的哭泣,听到那哭泣聲持續了很久后,漸漸弱下去,直到房間里完全安靜。 普克默默地向窗戶里看了一眼,項蘭坐在病床上,目光看著前方,里面有深深的痛苦,然而那种痛苦里透出成長的痕跡。 普克輕輕歎了口气,悄悄轉身离去。 普克暗暗在心中祈愿,一直生活在項青羽翼之下的項蘭,如果能夠挺過這場深重的災難,希望她從此變得獨立,真正健康地成長起來。 普克离開A市,是馬維民親自開車送他去火車站的。离開車還有一段時間,兩人便坐在馬維民的車里,又進行了一番談話。 馬維民說:“小普,我現在有种很复雜的感覺。干了那么多年刑偵工作,惟有這一次,在案件偵破之后,心里沒有一點儿喜悅和成就感,反而覺得很沉重。我和項伯遠項青相識多年,真沒想到,這樣一個亂倫的悲劇竟然出現在他們身上。” 普克說:“其實,家庭倫理伴隨著家庭的起源和發展,是道德的重要內容。家庭倫理是人類社會构造保持穩定的基本凝聚力。每一個人都出身于某個家庭,不管這個家庭是否完整,木管是現在的文明社會,還是從前的原始社會,都存在著形式和內容雖不相同但作用頗為相似的倫理和道德標准。自家庭出現以來,亂倫的禁忌便是家庭倫理的核心和基礎。馬局長,不知您有沒有看過美國社會學家摩根寫的《古代社會》那本書?摩根在書里總結了他對紐約州印第安人部落社會构造的研究,從親屬稱謂這個線索人手,仔細分析并追尋氏族倫理的形成和發展。這本書后來成為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的論据。” 馬維民說:“以前在党校學習時,我讀過《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這本書。那時候年輕,還沒能充分領悟道德的重要作用,只著重理解生產條件的變革及其引起的社會結构的變化。后來在實踐中慢慢認識到,道德是一种意識形態,作為觀念這一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定的條件下,對經濟基礎具有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反作用。” 普克說:“我看到現在有一批被寵坏的寶貝,一味追求跟著感覺走,單純注重物質感官上的享樂,完全忽視倫理道德的約束,縱欲、吸毒,標榜自我,對任何社會性及歷史性的問題都無力思考。以那些甚至在西方也早已被視作腐朽和垃圾的生活方式作為時尚,真令人擔憂。” 馬維民臉色沉重地說:“的确,這些不良現象應該說是我們干公安的目睹得最多。唉,說起我們的眼睛,真是看了太多的罪惡,也見了太多的悲劇,就像這次項青的案子,說起來似乎項青是策划并實施了罪惡,項伯遠、周信是受害者。而實際上,真正最悲慘的受害者,我倒覺得是項青本人。” 普克垂下眼睛,語气低沉地說:“真的,最可怜的就是項青了。項青從童年開始在情感上就被母親周怡拋棄,而將情感寄托到父親項伯遠身上后,又被項伯遠拉入一种畸形的戀情里,她本身那么敏感、聰慧,清晰地洞察著自身的沉淪,渴望自己被人拯救,卻最終失去希望,在孤獨的黑暗中變成魔鬼……我想,真正的罪惡之源,其實正是周治的自私与冷酷。” 馬維民緩緩地點點頭,說:“周怡听說項青死了以后,也在精神病院跳樓自殺,說不定在她殘存的潛意識里,也是明白這一點的。對了,小普,我一直想問問你,在你跟我談到兩种邏輯分析的第一种時,你究竟怎么會想到,因為前提和結論之間那個重大的矛盾,而使整個推理最終被否決的呢?” 普克說:“我想可以這么解釋。謀殺是人際矛盾斗爭中的最高形式,它的動机多种多樣,有財產糾紛、情感糾葛、仇恨与复仇、幫派斗爭,甚至像我上次查的那個案子中,陳志率自認為是在執行社會正義。我們查案的核心,就是要找到凶手作案的動机,而這种動机產生的原因正是人際矛盾斗爭中的主要矛盾。同時,在矛盾中還存在著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它們在特定的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而謀殺者起初處于矛盾的非主要方面,為了在矛盾斗爭中取得支配地位,經由謀殺這种途徑,將自己原來的非主要方面轉化為主要方面。在偵查謀殺案的過程中,如果能夠發現主要矛盾,分辨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及二者地位的轉化,通常便可以經由作案動机找到凶手。” 馬維民思索著說:“嗯,就像在項伯遠這個家庭中,項青十六歲以前,家庭關系的主要矛盾是項伯遠与周怡之間的夫妻矛盾;項伯遠与項青之間發生畸形戀情后,則他們倆与周怡之間的關系成為主要矛盾。由于項伯遠性格的懦弱和退縮,他在矛盾斗爭中的地位一再降低。 實際上的主要矛盾,已經成為項青与周怡之間的權力爭奪。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周怡都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家庭關系中占据支配地位。直到項青慢慢積蓄力量,設計出這次精密的謀殺,將自己由從屬、被支配地位的非主要方面轉化為主要方面。“ 普克說:“正是這樣。只不過,像這樣一類智慧型的謀殺案,經過罪犯精心的設計和布置,制造出种种假象,以次要矛盾掩蓋或混淆了主要矛盾,或者顛倒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而我們在偵查案件的開始,由于不能夠一下子就認識并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中的主要及非主要方面,常常會迷失在迷霧中,被凶手誤導,甚至被凶手利用來作為推進犯罪的一种工具。” 說到這里,普克与馬維民不約而同想到他們也曾成為項青利用的工具,心里涌上一种難言的感覺。 停了一會儿,普克說:“就像我們剛開始查項伯遠的案子時,几乎所有不利的證据都指向周怕,因為周怡在与項伯遠的人際關系中,存在著种种的矛盾。但事實上,到最后我們才發現,這些矛盾都不是整個案件的主要矛盾,而只是被項青利用來遮蓋主要矛盾的次要矛盾。您剛才提到,在眾多矛盾中,必有一种主要矛盾規定或影響著其它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我就是到最后才發現,真正影響著整個案情發展的人,從頭到尾都是項青,而周怡只是一個被規定被影響的對象。另外,在按照第一條邏輯進行推理時,我還想起了另一件事。馬局長,您是否听說過世界間諜史上一個著名的案件,發生在五十年代英美情報工作中的金菲爾比雙重間諜案?” 馬維民搖搖頭,說:“沒有。” 普克說:“我想提的是這個案件中的一個細節。美國聯邦調查局通過种种渠道發現,美國駐美外交部門中存在蘇聯間諜。他們用盡一切方法想查出那個間諜,甚至對部門里的每一個清洁女工、仆人和雇員都進行了跟蹤調查,建立了詳細的調查檔案,但一直沒有查出。直到后來,英國軍情五局MIS采用了性格分析法,對所有涉嫌人員進行了性格分析,發現一名叫麥克萊恩的英國外交官員的性格比較突出,沒有任何不良嗜好,業余時間很少与人有私交,特立獨行,品味高雅,便將疑點放在他的身上。最后的事實證明,此人正是一名蘇聯間諜。不過,在遭到怀疑之后,他提前得到當時在MIS擔任處長的雙重間諜金菲爾比的通知,逃到了蘇聯。這個案子里使用的性格分析法,說明有時候看起來屬于感覺上的認識,其實是有客觀基礎的,可以作為一种解決問題的依据。” 馬維民說:“噢,看來你在分析過程中,由對周怡假設出的性格開始推理,到最后得出与假設性格相矛盾的結論,以此推翻這种邏輯的真實性,是有參照背景的?” 普克說:“可以這么說吧。事實上,在上次陳志宇的案子里,最后也用到了這种方法。只是當時我還沒有將它理論化,以為只是單純地憑借自己的感覺。現在明白了,有時候,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在理解它之后,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感覺解決現象問題,而理論解決本質問題。” 馬維民听了普克的話,拍拍普克的肩膀,說:“小普,好好干吧。我相信,有一天你會成為刑偵工作中的中堅力量。” 普克踏上了歸程。 當火車長鳴一聲,緩緩駛出月台時,原本積蓄了層層烏云的天空忽然飄起了雨。雨水很細很弱,斜斜地落在玻璃窗上,划出一條條不規則的線段。車速加快,那些細弱的雨滴似乎增強了力量,帶著點瘋狂向玻璃上撞擊,在高速造成的強風下,瞬間便消失在空气中…… ------------------ 坐擁書城 掃描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