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他的心情平靜祥和,卻不想与任何人打交道。他想擁有自己的思考空間,不想費心与船上的任何一人打招呼,一個也不想,雖然他坐下來時曾對同桌的鄰人笑著打了聲招呼。他開始在船上扮演某個角色——一個有正經事在身的正經年輕男子,溫文儒雅,儀表端正,修養良好且心事重重。 他突然興起買一頂無邊帽的念頭,隨即在男子服飾店買了一頂。那頂帽子款式保守,質地柔軟,藍灰色的英格蘭羊毛制,想坐在躺椅上小睡一會儿或假寐時,只要將帽舌壓低到几乎遮蓋整張臉龐即可。無邊帽在帽子當中用途最多,他想,真納悶自己以前為何從未想過戴一頂試試看?他可以看來像個鄉紳、惡棍、英國人、法國人或者平凡的美國怪胎,全看他戴帽子的方式如何。湯姆在鏡子前搔首弄姿,自娛了一番。他一向自認擁有一張全天下最無趣的臉孔,一個看似溫馴(他始終不解)、望了一眼就會忘記的面貌,臉上隱約蒙著一層抹不去的懼色。真是張大眾臉,他想。無邊帽改變了這一切,賦予他一股鄉村气息,就像格林威治村、康乃狄克州之類的鄉村味儿。如今他看來像個小有收入的年輕人,也許才剛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呢!他另外買了一只煙斗來搭配這頂無邊帽。 他正在開展新的人生,告別了三年來在紐約一起鬼混的所有二流之輩。他覺得此刻他的心境和那些拋棄一切、离鄉背井、拭去所有錯誤遠赴美洲新大陸的移民一樣,一身清白!無論秋奇的反應是如何,他都會洁身自愛,葛林里先生一定會得知他一直如此自處,并進而敬佩他的作為。葛林里先生給的錢用完之后,他或許不會回美國去,他可能在飯店之類需要聰明、体面、會說英語那种人才的地方,找到一份有趣的工作;或者,也可能成為某家歐洲企業的代表,游走全球洽談商務;說不定,可能跑出某個人來對他說,他正需要一個像他一樣的年輕人,會開車,精算術,可以逗老奶奶開心或擔任某家千金舞會上的護花使者。多才多藝的他,世界何其寬廣啊!他暗自發誓,只要找到工作便好好把握,儲備耐心与毅力,向上邁進! “請問有沒有亨利·詹姆士的《奉使記》?” 湯姆詢問頭等艙圖書館的負責人員。書架上沒有這本書。 “很抱歉,先生,我們這儿沒有。”負責人員說。 湯姆有些失望。葛林里先生曾問他是否讀過這本書,湯姆覺得應該看看。于是他到普通艙的圖書館去找。他在書架上找到了這本書,可是當他准備借閱并報出他的艙房號碼時,圖書館員向他道聲抱歉,并說頭等艙乘客不能從普通艙圖書館借書出去。湯姆就害怕會是這种情況。他乖乖地將書放回去,雖然他其實可以輕而易舉地走到書架邊,順手將這本書塞進夾克里去。 早上他通常就在甲板上走來走去,步伐非常緩慢,因此在甲板上做運動、透气的人往往會來來回回撞見他兩三次,隨后他便會在躺椅上坐定,嚴肅思考自己的半生際遇。午餐過后,他習慣慷懶地在艙房內踱步.沉浸在一片隱密与舒适的气氛中,無所事事。有時候他會坐在寫字間,利用船上的信紙專心地寫信給馬克·普萊明杰、克蕾歐及葛林里夫婦。在寫給葛氏夫婦的信上,湯姆一開頭先是禮貌性地問候他們二人,并感謝他們送了一籃禮物,又提供舒适的住宿;然后,為了消遣自己,他會開始隨意亂寫一通,還刻意將日期改寫得晚些。他說他已找到狄奇并与他一起住在蒙吉貝羅的家中;說他勸服狄奇返鄉的任務進展緩慢卻順利;還談起他閒來無事便游泳、釣魚及泡在咖啡館。他洋洋洒洒欲罷不能地寫了八頁或是十頁,卻知道自己永遠也不會寄出這封信。所以他繼續寫道,狄奇對瑪姬并無愛意(他面面俱到地分析了瑪姬的個性),因此狄奇絕非為了瑪姬而不回家,雖然葛林里太太認為瑪姬可能是主因……寫著寫著,不知不覺紙張已堆滿了桌面,第一通通知晚餐時間已到的電話也撥了進來。 另一天下午,他寫了一封問候函給朵蒂姑媽: 親愛的姑媽(他甚少在信上如此稱呼她,更從未當面這么叫過她): 當您看到這封信時,我正在海上航行。我意外接獲一項任務,但目前無法向您解釋它的內容。由于出發的時間相當緊迫,所以沒辦法到波士頓去,在此說聲抱歉,而我可能要几個月或几年之后才會回去。 我只是希望您別為我擔心,也請您別再寄支票給我,謝謝。非常謝謝約一個月前您寄來的那張支票。我想那之后您沒再寄任何支票了吧?我過得很好也十分快樂。 愛您的湯姆 上 不必祝她身体健康。她壯得像條牛似的。他附帶寫道: 附注:我根本不知道接下來會住在哪儿,因此無法告知您任何地址。 添了這一句讓他覺得輕松多了,因為如此一來,他便可徹底地与她斷絕聯絡。他再也不需要向她報告行蹤。他受夠了她虛請假意、尖酸刻薄的來信,以及指桑罵槐地拿他和他父親相比的譏諷,還有那些微不足道的支票,金額總是六美元四十八分或十二美元九十五分等奇怪的數目,仿佛那是她繳了什么費用之后剩下來的零頭,更像是從商店購物回來總得扔些碎屑似地丟給他的一些零錢。就朵蒂姑媽的所得而言,那些支票對湯姆簡直是項侮辱。朵蒂姑媽堅稱她用在他身上的撫養花費早已多過他父親遺留下來的保險金。或許這是事實,但她就得不斷在他面前強調這件事嗎?有誰會當著小孩子的面一直提起這類傷人感情的事情?許多為人姑媽者,甚至陌生人,都無條件養育別人家的小孩,并且樂在其中不是嗎? 給朵蒂姑媽的信寫好了以后,他起身到甲板上散步,轉換一下心情。寫信給她經常讓他一肚子火。他痛恨對她畢恭畢敬,但他還是必須讓她知道自己的行蹤,因為他總是需要她那寥寥無几的金錢資助。以前他不得不寫一堆信告知朵蒂姑媽他的新地址,但如今他已不需要她的錢了,他從今以后可以不再依賴她的金錢度日,永遠也不。 他突然想起十二歲的那個夏天,當時他和朵蒂姑媽及她的一位女性朋友一起到鄉下旅行,途中,在某個地方碰上塞車而動彈不得。那是個炎熱的夏日,朵蒂姑媽叫他拿著保溫瓶去加油站弄些冰水回來,突然間車陣開始移動。他記得當時他在緩緩前進的大車之間跑個不停,總是快要碰到朵蒂姑媽的車門卻又上不了車,因為她不斷加速前進,一分鐘也不愿意等,并不時向窗外大喊:“快點,快點呀,慢郎中!”等他終于追上車子并坐進去之后,一股委屈憤怒讓他淚流滿頰,朵蒂姑媽竟然還開心地對她的朋友說:“娘娘腔!他徹頭徹尾是個娘娘腔,和他爸爸一模一樣!”在這种待遇下他還能茁壯成長,真是項奇跡。而且他也納悶,到底朵蒂姑媽憑什么認定他父親是個娘娘腔?她能夠,或者曾經舉出任何一項事實嗎?沒有。 豪華的環境加強了元气,丰富的美食滋潤了內心,此刻他躺在躺椅上,試著以客觀的角度來審視他過去的生活。過去四年大抵說來是虛度了,這點他不否認。一個個隨隨便便的工作,一陣陣失業的長期危机狀態,一段段缺錢而委靡不振的生活;接下來便是与一群笨瓜、蠢蛋鬼混,那是為了免除寂寞或因為他們暫時可以提供一些物援,例如馬克·普萊明杰便是其中之一。想及當初他怀著憧憬來到紐約的雄心壯志,后來的這些記錄實在是不怎么光彩。他以前一直想當演員,但當時二十歲的他根本不知道踏進這行的困難及其必要的訓練,甚或那不可缺的天分。他以為自己具備天分并且只要在某位制片面前表演自創的獨腳戲——羅斯福太太的未婚媽媽診所參觀后記之類的——即可事成,但三次的挫敗即扼殺了他的勇气与希望。身無分文的他只好到香蕉貨船上工作,至少這讓他脫离紐約。他一直擔心朵蒂姑媽已通知警方在紐約尋找他,雖然他在波士頓并未做任何坏事,只不過和成千上万的年輕人一樣去開創自己的人生罷了。 他想,他最大的缺點是:從來不曾專心、穩定地做任何事。就拿百貨公司那份會計工作來說吧,如果不是因為升遷緩慢而令他完全泄气的話,他可能大有可為。唉,對于自己的缺乏毅力,或多或少該歸咎小時候朵蒂姑媽從來不為他執著的任何事物而獎勵他——他十三歲時喜歡爬格子就是個例子,當時他獲得報紙“禮貌,服務与誠信”征文比賽的銀牌獎。如今回想起當年瘦弱、終年抽著鼻涕、可怜兮兮的自己一心努力贏得禮貌、服務与誠信獎的模樣,仿佛是另外一人似的。朵蒂姑媽討厭他感冒,她習慣用她的手帕以一种几乎要扭掉他鼻子的方式為他擤鼻涕。 想到這件事湯姆便覺心里難受,他伸手撫平長褲的折痕來掩飾心中難過。 他想起自己八歲大的時候便發誓要逃离朵蒂姑媽,也想起他當時常在腦中想象的暴力場面——朵蒂姑媽想盡辦法不讓他出家門,他一拳打過去,將她推倒在地并緊勒她的脖子,最后扯下她衣服上別著的大胸針,使命地刺戳她的喉嚨百万次。他十七歲曾偷偷离開家,后來被帶回去,二十歲時他再度偷偷离開家,一舉成功。真訝异過去的自己這么天真,也怨歎自己對人情世故涉獵太淺,他似乎在“憎恨朵蒂姑媽”及“設法逃离她”這兩件事上,耗費了太多時光,因此他缺乏足夠的時間學習与成長。他記起剛到紐約第一個月在倉庫工作遭人解雇時的感覺。由于身体不夠強壯,無法一天連續八小時搬運一箱箱的橘子,不到兩周他就丟了這份工作。但這是他拼命使出渾身解數才得來的工作,他仍清楚記得讓人炒了魷魚之后心中那憤恨難平的情緒;他也記得他隨即認定這世界充滿了像賽門·李格里斯(《黑奴吁天錄》一書中監管奴隸的一名惡棍)這類人,你必須像個動物,像在倉庫工作的那些猩猩一樣強悍,否則只有挨餓的份;他更沒忘記被解雇之后,他立刻從食品店柜上偷走一條面包帶回家狼吞虎咽,他覺得這個世界不止虧欠他一條面包。 “瑞普利先生?”前几天和他一起坐在大廳沙發上用茶的一位英國女士起身向前問他。“不曉得您是否愿意和我們一塊儿在游戲間打一場三連戰式的橋牌?我們十五分鐘后開始。” 湯姆很有禮貌地站了起來。 “非常謝謝你,可是我想我比較喜歡待在外面;而且,我不太會打橋牌。” “哦,我們也不太會啊!好吧,下回再說。”她笑笑地离開。 湯姆又坐回躺椅上,將無邊帽壓低至眼下,雙手交握放在腰部的位置。他知道自己的孤僻已在乘客間引發小小的議論。每晚餐后的舞會上,總有一群沒大腦的女孩滿心期待地猛盯著他,并且傻笑個不停,但他不曾与其中任何一人跳舞。他猜想乘客們的推測一定是:他是個美國人吧!我認為是,可是他的舉止不像美國人,不是嗎?大多數的美國人都很聒噪,他可是超級嚴肅呢!而且他鐵定最多只有二十三歲,他一定正在思考十分重要的事情。 是的,他的确在思考要事:湯姆·瑞普利的現在与未來。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