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33.尹知縣頸痕辨冤


——生前傷与死后傷的鑒別

  《洗冤錄集》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看到侄儿非常富足,便想謀奪他的財產,于是把侄儿騙到家里,趁黑夜將他灌醉、殺死。這個人的儿子与儿媳感情一直不好,就想趁這個机會以捉奸為名把自己的儿媳一并除掉。于是就拿著刀闖進房中,砍下了儿媳的頭顱。然后又割下己死侄儿的腦袋向官府報告。
  尹知縣把兩個腦袋放在燈下仔細觀看,只見一個腦袋頸上的皮肉向上緊縮,另一個卻不見緊縮。尹知縣就問:“這兩個人是同時被殺死的么?”答:“是的。”又問:“這婦女有子女嗎?”答:“有一個女孩,才儿歲。”尹知縣就說:“你得暫時寄押在監獄里,等天亮后再審。”于是派人立即把孩子領到縣衙來,和顏悅色地仔細詢問,終于了解到真實情況,凶手只好低頭認罪。
  尹知縣為什么看了死者頸上的皮肉收縮情況,就判斷兩個人不是同時被殺死的呢?原來尹知縣正是根据傷痕有無生活反應來判斷是生前傷還是死后傷的。
  尸体上的損傷可以是生前形成,也可以是死后形成。其區別就是有無生活反應。出血和凝血是重要的生活反應。人活著時,心搏存在,血液在血管中有壓力,血管受損,尤其是動脈破裂,有大量血液流出,甚至呈噴濺狀。生前傷,可在皮膚形成皮下出血。在形成創的損傷中,創口內有凝血塊形成。如果骨折,在骨折處有骨熟人廕,骨折周圍軟組織有出血。死后傷,一般無生活反應。雖然損傷尸体的低下部位或大血管時,有時死后出血也可能出現,但出血量很少,且不凝集,呈流動性。
  生前切斷肌肉,則肌肉有明顯收縮,創緣皮膚內卷,因此創口顯著哆開。死后不久損傷,創口皮膚也是哆開的,由于收縮不明顯,創口哆開不太寬。死后較久形成損傷,尤其是尸僵形成以后損傷,創口哆開很小,創緣沒有收縮現象。
  生前受傷,局部組織因受刺激,數分鐘后就開始出現炎症反應。可見到局部發紅、腫脹,出現炎症分泌物現象。損傷后受到感染,可出現化膿現象。從受傷到死亡經過的時間越長,炎症反應就越明顯,甚至可以皮下出血顏色改變,創口結疤、骨痂形成。死后損傷沒有炎症反應。此外,生前受傷,因為呼吸、消化、泌尿功能仍然存在,創口流出的血液可以吸入肺泡或吞入十二指腸,還可以出現空气栓塞等現象,這些都是生前傷的明證。通過檢驗損傷有無出血現象,組織有無收縮,有無炎症反應等情況,從而可以推斷損傷是生前形成還是死后形成。

  ------------------
  轉自:中國司法鑒定資訊网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