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某年某月某日,一小偷到一地下倉庫去行竊,趁倉庫保管員打開倉庫提貨,轉身將貨物放置庫外的瞬間,潛入了倉庫。倉庫保管員提好貨物后,鎖上鐵倉門离去。這下“梁上君子”如魚得水,任取所需,說不出的愜意。但正要滿載而歸,打道回府時,不想歸路已被牢牢的鐵門阻斷,倉庫四周又有如銅牆鐵壁,莫想撼動分毫。更為遺憾的是,倉庫內貨物雖多,卸無一可食。在這“叫天天不應,呼地地不靈”的“世外桃源”中,逍遙雖逍遙,但卻饑腸轆轆,一點也不自在。半個月之后,當倉庫保管員再次開庫提貨時,意外地發現倉庫地下躺著一具干瘦的尸体。為了确定死亡性質,經法醫檢驗,證實“梁上君子”之死系由饑餓所致。 在舊社會,由于貧富不均和生產力的低下,凍餓死是一种很常見的現象,正如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所說:“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人在饑寒交迫的狀況下,不死也得脫層皮。在當今世界上,災荒年代和災荒地區,凍餓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如今天的非洲和世界其他地區的難民營里,由于自然和人為的原因,一個又一個,一批又一批的災民、難民在饑寒中死去。 在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社會里,由于社會制度的保障,凍餓死已极為罕見。但在自然事故、自殺、他殺、虐待和遺棄案件中,也偶有所聞。當遇到這類現象時,法醫仍免不了要涉足其間。 凍餓死,包括單純由饑餓引起的餓死,單純由寒冷引起的凍死和饑寒交迫引起的凍餓死三种。 一、凍死 凍死是怎樣發生的呢?大家知道,人体常溫為37℃左右,此時机体產熱和散熱相對平衡,新陳代謝能正常進行。當寒冷作用于人体時,如果散熱量超過產熱量,体溫便開始下降,机体的新陳代謝功能就會出現紊亂。當体溫下降到一定程度,机体的新陳代謝活動便趨于停止,導致死亡結果的出現。一般認為,當体溫(直腸溫度)下降到26℃時,即可導致死亡結果的出現。 凍死經過時間的長短,受多种因素影響,如外界環境的溫度、濕度、風速,個体健康狀況、營養狀況、衣著保暖措施、饑炮狀況等,都對凍死經過時間的長短起著一定的制約作用。就個体來說,在同樣條件下,年輕体壯者比老人、幼儿和体弱者耐寒,胖者比瘦者耐寒,飽食者比饑餓者耐寒,女性比男性耐寒。因而年幼、年老、体弱有病、饑餓、醉酒者等相對更易被凍死。 凍死有些什么主要征象呢?《洗冤集錄》中對凍死征象曾有過這樣的描述:兩手緊抱胸前,兼衣服單薄,兩腮紅,面如芙蓉色,口有涎沫出,其涎不粘。這一描述基本上是正确的。它說明我們古人早對凍死尸体征象已有較詳細的觀察和認識。一般說來,凍死尸体的征象主要有:皮膚呈蒼白色;尸斑呈鮮紅色;尸僵明顯且不容易緩解;兩上肢常屈曲抱于胸前,呈卷縮狀;心腔和大血管內可見凝血塊;左心血呈鮮紅色,右心血呈暗紅色,左心血比右心血溫度低1∼2℃;胃粘膜下有散在性出血斑點;腦瘀血。腦組織凍結時,由于容積增大,可導致顱骨骨縫裂開。對此不可以認為是生前損傷。 檢驗凍死尸体時,要注意了解尸体現場的气溫,死者衣著、健康狀況,是否飲酒,以及有無致命性疾病和外傷等,以便作出是否凍死的正确結論。 二、餓死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和水分,是維系人体生命活動的必要前提。如果食物和水分攝取不足,營養缺乏,處于饑餓狀態,人体就會出現毛病,發生机能障礙。 饑餓可以分為完全饑餓和不完全饑餓兩种,前者是飲食的完全斷絕,后者是食物、營養和水分攝取不足。完全饑餓的新生儿,一般經過兩三天至一周即死亡,成年人一般經過7∼10天即死亡。老年人因新陳代謝緩慢,對饑餓的耐受力一般較青壯年強,因而經過的時間可更長一些。令人惊奇的是,攝取足夠的水分,可以使生命維系較長的時間。只攝取水分而完全斷絕食物的饑餓者,可存活40∼60日,甚至更長一些時間。 當從外界攝取不到足夠的營養物質時,人体為了維持生活机能、必然依靠消耗机体本身的糖原、脂肪和蛋白質來補充和維持。因此,饑餓死的尸体,常极度消瘦,肌肉明顯萎縮,皮下脂肪減少甚至完全消失,体重可減輕40∼50%。正是由于這個緣故,饑餓死尸表征象明顯易見,不難辨認。 除极度消瘦、萎縮外,饑餓死尸体尸檢時還可見到以下征象:皮膚色澤變深、干燥起皺;高度貧血,血液粘稠;內髒、內分泌腺、骨髓和淋巴等萎縮;腸胃空虛、壁簿;胃內有時可見泥沙、樹葉等异物,胃粘膜出血等。 三、凍餓死 凍、餓兩者常交并進行,同時作用于机体,形成凍餓死。處于饑餓狀態下的人,其体溫一般低于正常人,耐寒能力降低,怕冷。而對饑餓耐受力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受溫度的影響。机体在寒冷和饑餓雙重作用下,會加速死亡結果的出現。 凍餓死尸体,可兼有凍死和餓死的征象。 ------------------ 轉自:中國司法鑒定資訊网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