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十一 令人敬畏的德國人



  德意志人是近二百年來歐洲文化科學歷史的主角,近百年來歐洲政治海洋中的變化多端的海神。這個民族既產生過把全人類拉進戰爭深淵的臭名昭著的希特勒,也產生過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如馬克思、弗洛伊德,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
  德意志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遠在二千多年前,日耳曼人在戰爭中表現出來的出眾素質,就給羅馬最偉大的首領凱撒大帝以深刻的印象。歷史上,今天的德國的一部分曾屬于羅馬帝國。而在768∼914年查理大帝的鐵權之下,德國的大部分被囊括于法蘭克王國之中。查理大帝之后,他的帝國被分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今天德國版圖的雛形。

        (一)德意志的民族政治文化和政治宗教名人

  遠在羅馬帝國的時代,德意志民族的祖先日耳曼人就多次入侵中歐、西歐和南歐。當時日耳曼人是這种樣子的:喜歡冒險与出外掠奪,不愿种田。勞動活大都由女人、老人和其他家屬干。戰士不打仗或不打獵時,就睡覺或狂飲,不少男人有賭博和酗酒的惡習。
  但是,日耳曼人給中世紀的歐洲的封建主義帶來了新的种子。他們視統治者和下屬的關系是契約性的,是包括保護和服從的相互義務。他們認為,士兵應為了榮譽、忠誠和他們的封主而戰。這就是后來德意志民族的專制主義与國家至上思想的先源。
  在后來,當德意志民族在政治上四分五裂,塔西倫筆下的那种懶散松跨的德國人就會處處可見。而當德國政治上統一強大時,德意志人的守紀律、愛秩序、服從權威、集体主義的品質就能充分地表現出來。
  在中世紀和近代的相當長時間內,也就是自查理帝國告終的814年到1870年,德國的有重大國際聲譽的政治家寥寥無几:奧托一世、腓特烈一世、腓特烈二世、魯道夫一世,查理五世、腓特烈,而在此間,英國卻產生了一大批名震世界的政治人物;阿爾弗雷德、亨利二世,理查一世,約翰王、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托馬斯·泥爾塞、克倫威爾、伊麗莎白一世、納爾遜、喬治·坎宁、威靈頓、帕麥斯頓、迪斯累里、格萊斯通,維多利亞等等。
  公元962年,德意志歷史上第一個最杰出人物,連同第一個強大的帝國,一同問世了,此人叫奧托一世,他的父親建立了德國薩克森王朝。他登基時,德國正處在內外交困的境地。國內貴族興兵作亂,法國和外族連連入侵。奧托一世力挽狂瀾,穩定了政局,把德國建成了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他還對外頻頻征戰,在962年,教皇給他加冕;他的帝國被稱為神圣羅馬帝國,并生存了800多年。
  神圣羅馬帝國的另一位偉人:腓特烈一世,即腓特烈·巴巴洛薩(1152∼1190年在位),俗稱“紅胡子腓特烈”。他在1155年獲得了羅馬教皇的加冕禮。他曾与多任教皇爭奪世俗權,并与英國著名的獅心王亨利爭霸。1940年,希特勒就把他的侵蘇計划命名為“巴巴洛薩計划”。
  他的孫子腓特烈二世(1220∼1250年在位)身兼神圣羅馬帝國和西西里并意大利南部的國王二職。他大大擴大世俗權力,并強化了他的統治。
  魯道夫一世(1218—1291年)在德國“皇位慮懸時期”,陰謀奪取了王位。他征服了奧地利公國,并建立起哈布斯堡王朝。
  第五個著名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是查理五世(1519∼1555年在位)。他戰胜競爭對手、奪取帝國王位寶座,他繼承了西班牙王位及其領地,最后建立起一個囊括西歐大部分、北非一部分和中南美絕大部分地區。仍歐洲歷史上第一次的如此大規模的帝國。
  1517年,馬丁·路德發起宗教改革運動,該運動一下子席卷全德和整個西歐,震撼了羅馬教皇的權威。馬丁·路德作為這一歷史事件的中心人物、新教路德派的鼻祖而名垂史冊。
  路德的同代人胡登,則是一位人本主義者、詩人和大騎士理論家,他在1522∼1523年領導了騎士暴動,想擊敗教會,一舉統一德國。暴動終歸夫敗,但胡登卻成為歷史上光輝一時的人物。
  在18世紀,德國產生了一位震動歐洲政治舞台的政治家弗里德里希(腓特烈)二世,也叫腓特烈大帝(1712∼1786年)。是從他的時代開始,德國人的崇尚理性、注重實效、服務社會、喜歡秩序。遵守紀律、等級觀念等民族特性,開始形成。
  腓特烈大帝最重要的業績有四:一是采取了新的、嚴格的等級制度;二是大興科學、藝術和教育;三是建立嚴格、集中、高效的管理体制;四是進行改革,發展經濟。他還好大喜功。侵占奧地利領土,爪分波蘭,組建德意志諸侯聯盟。
  到了19世紀六七十年代,德國著名的政治家俾斯麥,軍事家毛奇,繼承并發揚了腓特烈大帝的政治,軍事傳統,以武力統一了德國。并一直在歐洲事務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毛奇(1800∼1891年)在50年代便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軍事思想,他任德國陸軍總參謀長的要職,徹底改造了德軍,創建了完整的總參謀部系統,1870年,他擊敗當時歐洲最強大的陸軍——法國陸軍,俘獲法王。
  德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政治家俾斯麥,則以鐵和血,用武力和奇謀,連胜丹麥、奧地利和法國,于1871年統一了德國。之后,他在國內建立起集權的政治体制,鼓勵容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組織巧妙的聯盟体系,孤立法國。他是19世紀下半葉歐洲最杰出的政治家。
  在19世紀初,德國軍人還是十分懶散、軟弱不堪一擊的,他們喜歡火爐、啤酒和煙草,不果斷,易泄气。但是,自1870年普法戰爭起,歐洲人就對德國軍隊刮目相看。從那時起,德國軍隊完全換了一套面目。他們腳蹬大馬靴,頭戴大釘鋼盔,他們嚴守紀律,訓練有素,裝備一流,指揮得當,手下無情,所向無敵。自那時起至今天,德國軍人一直是歐洲最有戰斗力的軍隊。
  也就是自那時起,德國民族也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舞台。他們守秩序,有等級觀念,服從命令,強調社會事務与集体目標;他們工作勤奮,效率高,堅韌不拔。總之,德國人既可畏,又可敬。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加深了人們對德國人的這种印象。
  1890年,德國皇相之爭是以皇帝威廉二世胜利、首相俾斯麥被解職告終。從此,威廉二世拋棄了孤立法國,約束德國擴張勢頭的“大陸政策”,一意孤行地推行与歐洲強國爭奇“陽光下的地盤的世界政策。德國一步步地走向第一次世界大戰。威廉二世作為一個心高才低,引火燒身的君主而載人了史冊。
  輔助威廉二世的軍官中,最有名的一個叫史里芬。他制定了聞名世界的宏大歐洲作戰計划——“史里芬計划”,計划以側翼包圍和速戰速決的戰略先殲法國、后擊俄國。但在一次大戰中,經修正后的“史里芬計划”還是以失敗告終。
  在一次大戰中,另一位將軍嶄露頭角,興登堡在大戰中贏得過一些重大戰役,旋被稱為“英明統帥”。后來,他出任德國總統,并為希特勒的上台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一次大戰中,德軍驍勇凶猛。參戰的雙方是協約國与同盟國。實質上,几乎是德國一國与法、英、俄和后來的美國等協約國作戰,而且取得了相當戰果。大戰中,德國損失約200万人,對方損失共達435万。德國与四個敵國人員之比為1:3到1:4,這充分反映了德國軍隊的駭人的戰斗力。
  一次大戰与二次大戰之間的1919∼1933年。德國成立了歷史上第一個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此間,一批有歷史眼光的政治家致力于消滅德國的專制主義和君主政体,傾心于資本主義民主建設,其突出代表是共和國首任總統艾伯特,首任總理謝德曼和共和國的總理、外長、民族主義者施特萊斯曼。在這個時候,德國政治的民主空气較濃,文化、學術成就進入了一個黃金時期。但是,受戰爭賠款和世界經濟危机的影響,此時德國經濟情況不斷惡化,共和國元气大傷。
  1933年希特勒上台,共和國悲慘地滅亡了。從1933年一1945年,德國前所未有地產生了一批震撼世界的臭名昭著的人物,他們在政治上的各方面都有其專長,相互配合,共同執行一條法西斯路線。
  希特勒年輕時很不得志。流浪漢的經歷、飽遭的白眼、藝術家的气質和夢想家的心態,燃起了他那發誓一鳴惊人的抱負和狂熱偏激的思想。他是一個能打動人心的演說家,有超人的判斷力和一意孤行的冒險精神。1933年,他利用德意志人的民族复仇情緒、社會党与共產党的政治失誤,當選為總理。在經濟危机的情況下,他在專家的幫助下,創造了經濟奇跡,在政治上大搞專制主義。在德軍重占萊茵河非軍區,与意大利和日本結盟、吞并奧地利和捷克的蘇台德區中,他作出惊人的准确判斷,他敢于冒險,較完滿地實現了他的意圖,大大提高了他在德國的威望和德國的國際影響。從1939年起,德軍橫掃波蘭和西歐諸國,遠征英國,閃擊蘇聯,稱霸歐洲、北非四年。但他終以兵敗自殺,身亡名裂告終。
  戈林在為納粹爭取財閥支持,吞并奧地利,肢解捷克,閃擊波蘭和建立空軍方面,立下汗馬功勞。
  戈培爾自幼腿殘,在年輕時頗不得志,為此他發憤要出人頭地。他以出色的演說和宣傳才能,為希特勒奪權、鞏固政權、大搞思想箝制、殺戮猶太人而奔走出力。
  李賓特洛甫則在希特勒一系列重大外交事件中,表現出出眾的預見力,深得希特勒贊賞。希特勒曾譽之為俾斯麥第二。
  在二戰中,德軍第三次表現出其驍勇凶猛的特點。希特勒很早就擴張軍備,煽動人民的复仇情緒。在突襲奧地利、捷克等同時,德軍試驗并改進了閃擊戰戰術、混合軍种間的配合、后勤供應。在歐洲大戰爆發前,德軍的士气,素質、裝備、戰術和配合等方面,是世界上第一的。德軍因此得以在二戰前夕所向披靡。
  二戰之后,德意志民族被分割為西德和東德兩個國家。兩個德國都徹底消滅了窮兵黷武的軍國主義。
  德國戰后最杰出的政治家是阿登納。他出身平民,但立志成就功名。戰后,他在西德重建遭納粹党踐踏的魏瑪共和國時代的西方民主大力倡導西歐一体化,任用有識之士,促成了西德的經濟繁榮。阿登納時代另一位世界風云人物是他的外長哈爾斯坦,他因提出僵硬,反共的哈爾斯坦主義,不承認東德和戰后中、東歐邊界變動而出名。
  阿登納之后西德最有名的政治家應推勃蘭特。自1969年他出任總理后,便大力推行“新東方政策”,拋棄了哈爾斯坦主義。他通過承認東德、邊界變動,換取了与蘇聯和東方社會主義國家關系的正常化。勃蘭特与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經歷很相似:兩個人的最大功績在于推行了一條改革性的外交路線,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兩人都因內政問題受抨擊而下台。

           (二)德國民族性格与經濟成就

  德語語法規律非常嚴格,甚至到了不靈活的地步。德語中性。數、格規律嚴歷,變化很少,体現出德國人嚴守紀律,服從命令,遵守秩序。在這一點上,世界上恐怕只有日本民族才可与之媲美。這使得德國管理体制富有成效。德國人埋頭苦干,始終如一,效率高,態度認真,因而能創造与保持很高的勞動生產率。德國人注重理性与實用性的結合,富于創造性,又大大促進了該民族的科學文化的發展。
  正是憑借上述有利的文化特性,德國民族數次創造了經濟奇跡。英國在1760年前后使進入了工業革命時代,法國在1830年也開始了工業革命的進程,而德國的工業革命之風足足晚了70多年才吹起來。而在德國開始工業革命40年后,英國又開始了第二次工業革命。但是,德國人在嚴格專制的体制下,憑借超群的素質,創造力与奮斗精神,不甘示弱,后來追上。1870年,超過法國;到1910年,工業產值超過英國;到1914年,德國生產的鋼鐵總量還超過了英法兩國總和,它在化工和科學器材制造方面,列世界首位。
  在法西斯猖獗的20世紀30年代,德國經濟一度擺脫世界經濟危机的困境,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成功。
  二戰之后,西德又從戰爭的廢墟里爬起來,臥薪嘗膽,取得了令世界瞠目的經濟業績。二戰后西德在經濟复興方面取得的成功,在世界上僅次于日本。
  在1950年,西德經濟得到基本恢复,當時西德、英國和法國三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214億、322億、268億美元。到50年代中期,西德經濟開始繁榮,社會民眾嘗到了經濟复興的甜味。在1960年,德、英、法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665億、664億、557億美元,西德已超過英國,并与法國甩開一段距离;到1978年,三國分別為6386億、2599億、4731億美元。西德雄据歐洲并成為歐洲實力雄厚、名列首位的經濟巨人,直到現在還保持著歐洲經濟首位。
  創造西德經濟奇跡的是艾哈德教授。他在二戰剛結束后便制定了复興西德經濟的計划——“适應社會的自由市場經濟”計划。他把勵精圖治經濟哲學的种子播在西德土壤中。經過三年的努力,初見成效。十多年來,西德經濟躋身世界強國之林。

          (三)德國民族性格与文化學術名人

  在世界各民族中,德國民族在文化与學術方面產生的重大人物之多是舉世矚目的,德國是哲學的王國,它造就了萊布尼茨、康德、黑格爾、費希特、費爾巴哈、叔本華、尼采、馬克思、柯亨、那托爾普、卡西爾、文德爾班、卡爾納普、胡塞爾、海德格爾、馬爾庫塞、弗羅姆等偉大哲學家。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如康德、黑格爾、叔本華。尼采、胡塞爾、海德格爾,屬于一個世紀中最偉大的兩三個哲學家之列。德國是思想家的搖籃,產生過馬克思、拉薩爾、伯恩斯坦、考茨基等著名思想家。德國是大學者的祖國,一些世界上最偉大的社會科學學者皆出自德國,他們當中有:社會學三大理論家之一馬斯韋伯,歷史學家、《西方的沒落》的作者斯賓格勒,十九世紀西方最偉大的史學家蘭克,知識社會學創始人曼海姆,沖突社會學巨匠達倫多夫。德國是軍事學之鄉,涌現出近代西方軍事學之文克芬塞維茨,軍事思想家老毛奇、史里芬、魯登道夫等人。
  眾所周知,德國還是偉大科學家的薈萃之地。它產生了像歐姆、赫爾姆霍茨、提出熱力學第一定律的克勞修斯、倫琴(人射線發現者)、狄塞爾(柴油机發明者)等著名物理學家;它哺育了熱力學与現代物理學大師普朗克,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兩個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他可能比牛頓更偉大)、本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玻恩(量子學大師)、海森堡格(量子力學的重要人物),擁有平爐煉鋼發明者西門子等才能超群的發明家;它還培養了一大批數學家。其中最著名的有:人類四大數學家的“數學王子”,近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高斯。自他以后,德國數學界群星燦爛,成為世界頭號數學大國,有偉大數學家、微積分創始人萊布尼茨,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者哥德巴赫;橢圓函數創造人之一雅可比;能析數論的創始人狄利克雷;成就眾多的黎曼几何創始人黎曼,本世紀數學巨人希爾伯特等。德國也為世界貢獻了一大批偉大天文學家,如天体力學的奠基人、17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開普勒,星云假說的提出者兼哲學家康德,現代理論天体物理學之文之一史瓦西等。它還是世界化學王國。先后擁有一大批世界級的化學家,如經典化學大師、大學化學實驗室先驅李比希,光化學巨匠本生,生理化學先驅科塞爾。德國在生物學方面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它誕生了一系列著名生物學家,如比較胚胎學之父貝生、細胞學說創始人之一施旺、細胞病理學之父微耳和細菌學奠基人之一科赫。德國擁有几乎所有世界最重要的地理學家、如近代自然地理學气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之父洪堡,礦物學之父阿格里科。歐洲偉大的地質學家的老師維爾納、大陸漂移假說的創立者魏格納、政治地理學大師卡爾·豪斯孟費爾。德國還擁有世界最偉大的一系列心理學家,如心理學大師馮特,精神分析學創始人弗洛伊德屬德意志文化的奧地利人,人格心理學大家凱倫霍妮,格式塔學派鼻祖韋特墨、考夫卡、苛勒和勒溫。德國還孕育出一流的考古學家、語言學家和神學家。
  19世紀時,德國在學術上稱雄歐洲。所有出色的外國學者都在海德堡、耶那、柏林、波恩、哥廷根大學就讀,“任何嚴肅的學術或科學著作都必須有充分的德文書目提要和腳注才能發表。”
  德國是世界著名的音樂王國。世界音樂發展史上好几個代表人物都是德國人,古典音樂大師巴赫(1685∼1750年)集德國民族音樂,尼德蘭,意大利和法國音樂于一身,把宗教音樂推向高峰,并對近代歐洲的音樂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巴赫的同代人,德國血統英藉作曲家亨德爾則開創了英國音樂的新紀元。古典音樂到了貝多芬手中,更達到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浪漫主義境界。他創造了一個后人几乎不可逾越的巔峰。兩個中年夭折的19世紀音樂家舒曼和門德爾松則大大發展了浪漫主義音樂,前者風格獨特,獨辟新途;后者風格柔美,作品有如仙樂飄飄。19世紀后期仍瓦格納則在音樂的多方面均有獨創性貢獻,他的改治和美學思想与他的音樂一道,如勁風一般席卷了19世紀末到20世紀的音樂界。19世紀后期的勃拉姆斯則以宏大又細膩的風格把古典主義音樂推向尾聲。當20世紀的音樂流派不斷翻新。令人目不暇接時,大作曲家、歌劇作曲家欣德米特,無調音樂大師勳伯格為德國在本世紀世界音樂中贏得一席之地。
  德國繪畫在16世紀達到鼎盛,出現了丟勒和賀爾拜因這兩位光照世界的大畫家。
  德國由于受其嚴謹的、刻板的、太富邏輯性的語言影響,思想方面不夠浪漫,文學构思功底稍遜,因而一直未能產生如狄更斯。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那樣偉大的小說家。德國也有几個引以為自豪的文學巨匠、被譽為世界四大詩人之一的歌德(另三個是莎士比亞、但丁和荷馬),他以《少年維特的煩惱》和《浮士德》分別征服了普通讀者与文學評論家。在德國与歌德齊名的德國最偉大的戲劇家席勒,他的劇作《陰謀与愛情》、《威廉退爾》堪稱德國文學的里程碑。19世紀上半期的浪漫主義詩人海涅,他的詩充滿抒情章句,音樂韻味、諷刺与批評。稍遜他們的有民間童話大王格林兄弟,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有《臣仆》的作者、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亨利希曼。
  在20世紀,德國開始能夠產生一些世界級的重要小說家。在本世紀初,托馬斯·曼以小說《魔山》和反納粹暴政而獲得巨大的國際聲譽。赫爾曼·黑塞則以他的宣傳個人价值的小說而名噪一時。
  40年代,德國文學未有太大的生机。這時主要人物有轟動一時的小說《調查表》作者几洛蒙,不太受歡迎的小說《斯大林格勒》作者普利維爾,史詩劇大師布萊希特。
  在50∼70年代,德國在歷來較薄弱的小說方面進步惊人,短篇小說大師伯爾萊獲諾貝爾文學獎,還有超現實主義作家格拉斯和《戈萊為罰球而擔心》的作者漢德克。
  德國在詩歌和戲劇方面保持了它的領先地位。以強烈旋律和深沉感情著稱的里爾克被譽為20世紀德國最偉大詩人,尼采的信徒斯蒂芬·喬治建樹非凡,東德,西德兩位難分伯仲的戲劇家布萊希特和楚爾邁爾相映生輝。
  德國在其它一些領域也作出過世界性貢獻。德國是現代電影的發源地之一,是現代建筑藝術的發源地之一,它擁有世界級的建筑大師格羅比烏斯(本世紀20年代)和羅厄等。
  德國有一些方面卻不很發達。德國在經濟學方面雖有像馬克思、李斯特、經濟地理巨匠克里斯塔勒、公共財政學先驅古·科恩。海迪希爾(德古典經濟學代表)、西德經濟奇跡設計師艾哈德、經濟對策論之父摩根斯頓、德國經濟學研究中歷史學派的創始人之一羅雷爾、“新歷史學派”之父施莫勒、區位理論創始人屠能、區位理論大師韋伯。但德國經濟學取得的進步遠遠比不上英國,德國在政治學特別是現代西方政治學方面的研究較落后,德國的小說不如英、法、俄等國成就輝煌。
  總的來說,德國人是多才多能的。
  德國何以取得如此令人目眩的成就,何以產生如此多的巨人呢?德國的民族性格、語言特點与思維習慣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答案。德語是世界上最富邏輯性的一門語言,它賦予德國人以天下無敵的邏輯思維能力。德語的語法規律很死板,性、數、格的規律十分嚴格,這造就了德國人嚴肅、一絲不苟、重視紀律的特點,也孕育了德國人進行嚴密、抽象思維的能力。但另一方面,德語妨礙了德國人進行靈活多樣、富于變化的小說、繪畫創作。德國人天然地具有思辨力強,辦事一絲不苟,勤勞認真等优點,這也就是德國人能在學術、思想、音樂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奧秘所在。
  德國的自然地理環境也利于德國人發展他們的才能。德國位于歐洲的中部,地形從北到南分坦蕩如底的平原、中等不高的山脈和白雪皚皚、高聳人云的阿爾卑斯山。這是一塊土地肥沃,河流縱橫的沃土。原始森林、清徹溪流平原、山脈、巍峨壯偉的阿爾卑斯雪峰;向南望去,先是平坦的綠地,茂盛的森林,再是中部茵綠的山野,遠處是藍天艷陽下雪光閃閃的阿爾卑斯山,构成了一幅畫卷。它陶冶人們的情怀,思想,啟動人們對自然与社會本質的好奇与追索。德國的气候也較溫和,它既有涼爽溫和的夏天,也有寒而不嚴的冬天,這些為學者、詩人、戲劇家和音樂家的靜思躍想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德國之所以在學術和思想界名人輩出,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德國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大學教育系統。早在19世紀初,普魯士文化大臣洪堡便厲行教育改革。他按裴斯泰洛齊的自然本性發展個人的天賦和力量的教育思想改組普魯士公立學校。他把柏林大學建成科研自由和教學自由的大學,使之成為各德國大學效法的榜樣。這兩种自由保證了德國大學中新思潮的不斷涌現与爭鳴。在本世紀初,德國大學与技術學校的科學与技術教學和研究机构得到了擴建,一所專供杰出學者從事研究的協會也成立了。德國成熟而合理的教育机构,造就了一批又一批英才。
  德國是世界哲學王國,造成了近代以來世界最偉大的一批哲學家。哲學的發達,為自然科學与社會科學提供了先進的方法論,從而帶動了科學的全面發展。
  德國是音樂之鄉。德國音樂庄嚴雄偉,對啟迪大學者、大文豪的靈感,松馳他們苦苦思索后勞累的神經,給予他們精神力量,起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哲學圣哲尼采就是一個音樂迷;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會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
  在功成名就的仍德國人中,有相當大部分是猶太人。可以說,在各國的名人中,德國猶太名人占的比例最大,作出的貢獻也最卓越。
  德國人思維方式的复雜艱深,常常使得他們寫出的文章變得晦澀難懂。大哲學家康德的語言較簡練、但讀起來必須牢牢抓住他的思路。理性主義哲學大師黑格爾的語言,則難讀到了無以复加的地步,連一些著名的哲學家也對之搖頭。海德格爾的語言也是頗費解的,他的名著《存在与時間》是世界哲學最最難翻譯的書,另兩位德國圣哲,反理性主義旗手叔本華和尼采的文筆則平白,优美得多。相比之下,英國最杰出的一些哲學家如体漠、培根文筆十分簡洁、流利、并頗有文采。法國最杰出的一些哲學家如笛卡爾。狄德羅、列維——斯特勞斯文句連暢、优美。
  但若拿理論結构的新奇獨到來說,德國理論家的能力則是獨出新裁,巧妙無比的。拿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与牛頓的万有引力定律相比可以看出,英國人的理論中歸納推理,經驗主義的色彩很濃,而德國人的理論中演繹推理,純思辯的成分很大。牛頓的万有引力定律是由一個掉在他頭上的苹果而引發出來的,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則是在著名的假設“追光”實驗中得出的。牛頓是從實驗天才到理論天才,愛因斯坦至少年起便受体漠、唐德和馬赫等大哲學家思想的熏陶、通過運用非歐几里德几何,再走向理論物理學的,讀英國人的理論,你會覺得論据之足,經驗性強;而讀德國人的理論,你開始會覺得不著邊際,可一旦理解了,你會覺得德國人的理論很精美,很獨特,很和諧。
  富于邏輯思辨能力是德國人在學術上的突出优點。
  猶太人則具有對世界本質的和諧性的信念,對知識的酷愛和堅韌不拔,出人頭地的超越精神,這又构成了成為名人,特別是學術、文化界名人的最重要的三個要素。猶太人的這三种品格,很大程度上來自于他們文化与坎坷的生活經歷。“猶太人,猶太人的文明及其名人”一章會詳細探討這個問題。
  一旦德意志民族与猶太民族聯珠合壁,共取精華,那么,他們就能產生一個偉大而美妙的混血体,就能孕育一大批偉大人物。德意志和猶太民族的河流中,過去、現在和將來都能產生一批偉人。
  德意志文化、學術与思想界最杰出的人物,大部分是猶太人。他們當中有:人類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愛因斯坦,人類歷史上影響面最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本世紀最杰出的思想家和心理學家弗洛伊德,本世紀最重要的物理學家之一玻恩,十九世紀著名思想家和經濟學家拉薩爾,著名工人運動領袖盧森堡,重要的思想家兼工人運動領袖伯恩斯坦,本世紀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現象學開山大師胡塞爾。
  納粹主義在德國泛濫時,德國的科學文化事業受到嚴重催殘。許多知名科學家和仁人志士,被迫离開德國。他們當中有大科學家愛因斯坦、大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著名科學家諾貝爾獲獎者、富蘭克、赫斯、德拜、羅維、奧托等。德國的科研机构,大學系統遭到了洗劫。這給后來的德國科學和文化造成了嚴重的后遺症。
  今天,雖然由于种种原因,政治影響不能也不敢与他強大的經濟力量相一致,但他仍然是歐洲的政治大國。西德仍然是世界上科技、文化和經濟方面最先進的國家之一。二戰后的1946∼1984年里,按作出獲諾貝爾獎的貢獻的科學家的國籍或所在國算,西德有六人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四人獲得化學獎。西德最近還產生了著名科學家——協同論的創始人哈肯。
  西德產生的重要社會科學學者: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馬爾庫塞、霍克海默,阿多爾諾和弗洛姆等。
  西德還是世界音樂中心之一,前不久去世的卡拉揚是飲譽世界的,稱得上世界第一號的指揮。
  德國名人在歷史上出現的最高峰是19世紀和20世紀上半葉。這個高峰已經過去,但德意志民族還是會不斷為人類產生重要人物的。這個在近現代為人類既造就過最富有成就人物愛因斯坦、馬克思、弗洛伊德,也產生過最臭名昭著人物(希特勒)的民族,始終是引人注目的。

  ------------------
  亦凡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