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八章 神秘伴侶


  皮爾·卡丹的生活极其簡單。在他輝煌而又孤獨的生命里,有兩個重要的女人,和他朝夕相處,共同生活。一個是他的姐姐,后來成了他的管家;另一個是著名電影明星讓納。摩若,他們在一起生活了許多年,但并未成婚。這就是命運。一顆宿命之星始終籠罩著皮爾·卡丹。

  心心相印

  法國著名婦女雜志《她》評論道:皮爾·卡丹,細高身形,他被視作法國時裝界的一員,和他緊緊伴隨的是繁榮景象。他的思維活躍,他的眼睛總是望著未來,而不僅僅是現在。皮爾·卡丹說:“我偏愛服裝,我為生活而創造它們,而這种生活并不存在——那是明天的世界。”

  皮爾·卡丹是時裝界的名人,但他性格孤僻,個性古怪,他像古萊和巴倫夏卡一樣抱遁世哲學。當人們同他談話時,他似乎總是心不在焉,而他講起話來,又往往以憂郁閃爍的目光盯住別人的臉,仿佛是同宇宙在對話。

  這位天才雖然充滿幻想,但也不是空談者,他工作時忘我地工作,他說:“我生活在工作中,我生活是為了工作。”他事必躬親,對下屬要求嚴格,近乎苛刻。

  平常他總喜歡在一間狹小的工作室里,倚著鋼架和木板搭成的桌子工作。

  皮爾·卡丹的生活极其簡單,除了喜歡旅行外,他并沒有太多的嗜好,在他輝煌而又孤獨的生命里,有兩個女人和他朝夕相處,共同生活。一個是她的姐姐,后來成了他的管家。另一位是著名電影明星讓納。摩若。他們在一起生活了許多年,但并未成婚。也許,正是由于過多的事業責任心,使皮爾·卡丹不得不從簡個人生活。有人說,他的多种才能是一种“天賜”,也是一种“災難”,也許他的种种長處和缺點都同這天賜或災難有關。

  皮爾·卡丹同讓納。摩若的愛情既是一個偶然,又是一個必然,當時讓納。摩若已是法國電影界一位開始發紅,并逐漸發燙的明星,她那俏麗、清新的銀幕形象,成為法國戰后一個時期女性形象的楷模。當時的皮爾·卡丹雖在巴黎時裝界已開始小有名气,但終究無法与讓納。摩若這樣一個大明星相比。在一次法國的時裝展示會上,皮爾·卡丹意外地看到了讓納。摩若。這位明星穿著一件粉紅色的晚禮服,她的出現使整個展覽廳一下子變得亮堂起來。皮爾·卡丹的眼睛一刻也沒有离開過讓納。摩若。他簡直被她的美深深打動了。當皮爾·卡丹設計的服裝出現在台上時,皮爾·卡丹惊喜地發現,讓納。摩若臉上充滿了意外的喜悅。

  展示會后,讓納。摩若經一位朋友引見,見到了皮爾·卡丹,她對皮爾·卡丹的服裝贊口不絕,當他們兩眼相望時,他們發現,彼此相愛了。然而,盡管這個愛情一直陪伴著他們,使他們共同生活多年,但他們卻從來沒有談及婚嫁。

  与皮爾·卡丹接触最多的倒是那些時裝模特儿。這些模特儿中有一位名叫伊莎貝爾的,經皮爾·卡丹之手,頓時由丑小鴨變成了美麗的白天鵝。

  伊莎貝爾是一對法國貧窮未婚夫婦的孩子,她的父親是來自塞文山的雜貨小販,母親是奧弗涅山區的牧家女。据說,伊莎貝爾出生在法國索睦爾;另一种說法是生于法國南部山區奧弗漢。實際上,關于她身世的傳說,歷來眾說紛法,加之伊莎貝爾至死都竭力回避和掩飾,就更使她的出身蒙上一層神秘的迷霧。伊莎貝爾的童年是不幸的。五歲那年,她的母親死于肺結核。那時,她那年輕而喜歡尋歡作樂的父親到新大陸美國去尋找樂土,他把女儿留給了伯父。但是更多的說法是父親在奧巴欽將女儿丟給當地最大的孤儿院,讓她在孤儿院中,度過了慘淡的童年。小伊莎貝爾是個敏感的孩子,她感到自已被遺棄,沒有家庭的溫暖和親人的依傍,這給她幼小的心靈留下了深深的創傷,這也是她不愿提過去的原因。

  伊莎貝爾在孤儿院呆了兩年,又在救濟院里度過兩年,在那儿她學會了針織和社交禮節。十歲那年,年輕的伊莎貝爾開始在漠林市針織店當店員。以后几年里,夢想成為舞台演員的伊莎貝爾,先后在漠林、維琪登台演唱。雖然她曾說過她的父親是美國的酒商,但事實上其父只是個旅行推銷員,而且伊莎貝爾從此再也不知他的下落。然而,她繼承了父親倔強和不安定的天性,她常說:

  “我自己從來不為處境而煩憂,我就樂意接受命運的挑戰,樂意驅散它們。”

  盡管命運不公,童年不幸,但是“灰姑娘”依舊長成亭亭玉立的大美人。烏黑的頭發,修長的身材,楚楚動人的眼睛,小而翹的鼻子和一張任性的嘴巴。她的美麗,冷艷和孤芳自賞,自由自在的個性。勾畫出一幅新女性的肖像。她衣著平常,很少裝飾,通常只著藏青色上裝和白色襯衣,這同世紀初的花枝招展的世風相比,更顯得別具一格,不同凡響,處處滲出解放女性的巾幗豪气。

  此時的伊莎貝爾已不能滿足現有的生活,她來到巴黎,希望能在歌壇上大展宏圖。然而,當時的巴黎人材濟濟,作為一個外省人,是很難有所作為的,她只有整日在街頭徘徊,尋找机會。

  一次,伊莎貝爾看到迪奧服裝公司招收模特儿的廣告時,便抱著試一試的心情,走進迪奧的辦公室。在眾多的佳麗面前,伊莎貝爾簡直不知所措,強烈的自卑感使她失去了勇气。她終于落選了,可由此,她卻結下了同時裝模特儿的不解之緣。當她看到皮爾·卡丹招聘模特儿時,她又報了名,而且做了大量的准備工作。盡管她在眾多應聘的姑娘中并不顯得出眾,可皮爾·卡丹還是發現了這塊未經雕琢的摸玉,他決心要花大力气,把這位養在深山人未識的姑娘精心培養成一名世界名模。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皮爾·卡丹的精心培育下,伊莎貝爾開始在法國時裝舞台上嶄露頭腳。

  得意之作

  一天,伊莎貝爾与皮爾·卡丹一起前往紐約,參加在那里舉行的時裝展示會。

  伊莎貝爾一路上憂心忡忡,默默無語。皮爾·卡丹開始以為她是為參加時裝展示會感到緊張,就用了許多話鼓勵她。可伊莎貝爾搖搖頭,說她根本不會因參加時裝展示會而感到不安,而是有其他原因,在皮爾·卡丹的追問下,伊莎貝爾道出了事情的原由。

  原來,伊莎貝爾有一位同她在救濟院時一起長大的伙伴佩特拉,她們一起從小長大,感情很深。伊莎貝爾來巴黎后,她曾介紹佩特拉來巴黎。

  初到巴黎的佩特拉似乎比伊莎貝爾的運气要好一些,因為她身高一百七十六厘米一頭金發,体型极美,很快被皮布里科公司時裝模特儿服務社看中。

  這家巴黎的時裝模特儿服務社同其他大多數服務社一樣,設在愛麗舍田園大街附近的一所現代大樓里。時裝模特儿工作的确定,檔案的積累,旅行的安排,照片的交換都在這里進行,她們的模特儿生涯也在那里發展和結束。

  佩特拉在模特儿職業學校受過几個月訓練后,開始為一些蘇打水作廣告。對于一個模特儿來說,服務社是她注冊的地方,一個孤單單的少女,沒有服務社的幫助。

  是找不到“生意”的。此外,她也知道,大家的利益是相互關聯的,特別是因為好處要大家分享,她應當毫無怨言地將收入的大約四分之一送給她們那些監護神。

  她也參加了一些在巴黎各地由“藝術品”購買者或攝影師舉行的決定模特儿命運的聚會。有時,因為在最后時刻露出了不該露的一枚紐扣,一只眼圈畫得模糊了些,在乘地鐵時折斷了一個手指甲,笑得太晚或者笑容收得過早,或者胸部和短袖圓領衫的花紋不相配等等,就不會被采用。所以,模特儿在服裝表演時要求非常嚴格,确切地說是很苛刻。极細小的一個錯誤就可使她們眼睜睜地看著机會從身邊溜過。少女們出席這樣的約會往往是成群地等候,以便在一群人面前一個一個地“亮相”。這群人里面有攝影師、藝術指導、實業家顧客、各种助手,有時還有一些對這些場面非常感興趣,但他們在這一行業里的作用還有待确定的人。這种場面使人想起大學醫療中心,當出現一种引人注目的“病情”時,一群穿白大褂的人蜂擁而至的情景。在十個、二十個或者三十個少女中,最后選上的只有一個。

  被選中是很幸運的,自然也是很幸福的。但是,這种幸運,這种幸福又有几個能夠擁有呢?

  被選中的人要很晚才能知道。人們從來都不是直接告訴她,而是通過服務社轉告的。在挑選過程中,時裝模特儿既不可以回答問題,也不可以提出問題。如果她想知道她的工作何時結束,以及所有涉及到報酬的金額、旅行日期、哪些人陪同或者她將拍什么樣的照片等問題,她都得通過服務社來問。

  比起現在的招聘,那時似乎要麻煩得多。可是,就是這樣麻煩的招聘都會吸引成千上万的人。他們在苦苦的等待中等待命運的判決。

  佩特拉終于還是沒有被選中。以后她為一些報刊、雜志作廣告服務。有時,在嚴寒的冬天,佩特拉卻穿著短短的內衣坐在租來的小型卡車上,等候穿著皮大衣的攝影人員慢慢地商量攝影的角度。碰到這种情況,她最好是一聲不吭地忍受,否則,她的職業前程就要大受影響。她的照片被用于美化包裝或是用來印成招貼畫。然而,模特地形象的演變并沒有改變模特儿職業的性質。一個時裝模特儿不能因為自已被挑選在一張招貼畫上扮演了一名自由的、解放的、超過男子的婦女,扮演了一名使家庭婦女揚眉吐气,使女權運動者也感到滿意的婦女,就以為可以冒昧地從中找出一點理由對自己的工作方式提出絲毫的异議和生活的滿足。

  佩特拉有時為生活所迫,還要成為旅行社女招待,陪伴人們去旅行,充當曖昧的角色,或充當時裝商店的中間銷售員。她臉上那討人喜歡的愉快微笑是昨天的微笑,不是內行的眼睛是看不出來的,那是像凋謝的花朵一樣的微笑。

  她內心隱藏著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不久,佩特拉非常意外地被迪奧公司選中,迪奧公司看中了她高挑的身材、俊美的臉蛋和高雅的气質,決定用她來展示自己的“新造型”服裝。“新造型”服裝在上市不久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加之佩特拉的杰出表演,它很快就流行開了。隨著“新造型”的轟動,佩特拉的聲譽也日漸高漲,她一下子成了迪奧公司乃至整個服裝界的明星之一。鮮花和榮譽舖天蓋地向她襲來,壓得佩特拉有些喘不過气來,但她沒有被這些世俗的榮譽沖昏頭腦,她清楚,這是她頑強不屈的結果,她十分清醒,在她身后的道路還十分漫長。

  和迪奧公司的合作起初是令人愉快和滿意的,迪奧憑借佩特拉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佩特拉在迪奧的地位如日中天。迪奧處處充滿了對佩特拉的關心和愛護,同時也流露出對佩特拉的愛戀之情。但很快,這种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佩特拉在迪奧的地位最終被另一位引起轟動的模特儿取代了。從這以后,佩特拉發現迪奧處處回避自己,甚至連些大型一點的服裝展示會也沒有佩特拉的份儿,她只是在展出期間把一套套蛙裝式產的樣品准備好,在模特儿登台以前負責把必要的裝飾用品配備齊全。她仿佛一夜之間從天堂下到了地獄,在服裝界消失了,人們在惊歎又一顆明星升起的同時,已不再想起昨日的明星了。佩特拉在憂傷和悲憤中离開了迪奧公司,很快她終于病倒了。

  皮爾·卡丹听完伊莎貝爾的介紹后,非常同情佩特拉的遭遇,當即決定雇用佩特拉。一個同他的時裝設計一樣空前絕后的計划,在這架飛机上醞釀開了。

  從紐約回到巴黎,皮爾·卡丹見到了這位雖然面帶病容,但仍然風姿綽約充滿青春气息的佩特拉,這一次具有歷史意義的見面,竟成了佩特拉人生命運的一個轉折點。

  皮爾·卡丹認為時裝模特儿能夠賦予一种時裝以生命,表現出時裝的風格。三十年代那种矯揉造作的模特儿,現在已為年輕的、運動員風度的模特儿所代替。時裝設計師的個人愛好,對決定模特儿的人選也有關系。皮爾·卡丹對時裝的超前認決定了佩特拉輝煌、燦爛的一生。佩特拉和伊莎貝爾正是他最為中意的人選,他要親手把她們培養成能充分展現自己個性和特色的超級模特儿。

  皮爾·卡丹為她們制訂了嚴格的訓練計划,除了對儀表和舉止的訓練外,更注重內在气質和素質的培養。他把時裝模特儿的美看作是一种本能的自然美。

  他要讓時裝模特儿把他所需要的自然美和青春美全部展現出來。

  雖然有些模特儿紅极一時,但從事這种職業的前景是有限的。在模特儿職業學校受過几個月訓練的人,有兩种前程可以選擇;到時裝公司去做“室內模特儿”,按月領取工資,或者是由介紹所介紹到時裝公司、雜志社、時裝攝影社去當“流動模特儿”。年齡限制了她們從事這种職業的時間。時裝式樣的不斷變化,也影響她們職業的穩定。比如,時裝公司原來都喜歡体型丰滿的模特儿,但后來設計出來的時裝“女小伙子”卻是瘦型女子風格。

  現在時裝展覽方式實行了較大的改革。古雷奇時裝公司是采取“時裝表演展出”的第一批時裝公司之一。這种展出方式正在逐漸傳開。在表演展出中,打破了過去那种靜滋、冥想的气氛,在變幻的燈光下服裝色彩閃爍,模特儿在爵士音樂聲中搔首弄姿,手舞足蹈。這一切布置都是為了勾住人們的視線。

  從一八九0 年以來,巴黎時裝業公會一年組織兩次時裝展覽。現在甚至連慣常的展出次數都成了問題。從一九七二年起,P . 卡丹時裝公司只在每年四月份提出一套時裝式樣,理由是有些時裝并同有明顯的季節性,一套時裝的設計耗資巨大,設計包括一百至一百五十种式樣的成套時裝,需要一千個左右的工時以及近一百万法郎的資金。

  如今,通過皮爾·卡丹的精心培育,佩特拉和伊莎貝拉都成了紅透時裝界的超級模特,正是她們賦予了卡丹服裝以新的生命,使這個服裝界的大師,在成功的道路上一路揚帆。

  ------------------
  亦凡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