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一章 屈原罷官 張儀欺楚


  卻說為歡迎齊宣王一行大駕光臨,屈原与鄭袖正在細腰宮內排練歌舞,見怀王陪貴賓來至宮前,就要拾級而上,鄭袖如醉如痴地舞至屈原面前,故作暈眩,急喊屈原相救。屈原聞聲上前攙扶,鄭袖倒于屈原怀中,演出了臣戲王妃的丑劇。怀王見狀,惊若晴天霹靂,只覺得頭“嗡”的一聲脹大若斗,頓時天昏地暗,日月無光。他的臉色瞬息万變,時而紅,時而紫,時而黃,時而白。他渾身癱軟,四肢無力,雙腳像踩在棉絮上,綿綿軟軟,無著無落。宮在搖,殿在晃,眼前的一切無不影影綽綽的在頻繁地變幻著形態,仿佛世間的一切都在虛無縹緲之中。隨著一聲訇然巨響,大地裂開了一道深壑臣谷,一陣狂風吹來,將他卷進谷中,他在墜落,在下沉,墮于茫茫黑暗,万丈深淵……
  屈原卻是清醒的,而且十分冷靜,他泰然自若,凜然如山,不作任何辯白与解釋,一任鄭袖撒潑,瘋狂,听候怀王裁處。倘說他与鄭袖那段綿綿之情早斷,但卻有些藕斷絲連,那么今日鄭袖之舉,擦亮了屈原的雙眼,使他看清了眼前這條美女蛇的真實面目与險惡用心,令其反思,催其遐想。這自然都是后話,眼前的處境不容他想得太多。
  楚廷的文臣武將,齊王之隨從佐僚,歌舞之男男女女,有的惊愕,有的詫异,有的憂慮,有的慶幸,有的暗喜,有的竊笑,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嗤之以鼻。
  休看描寫起來這樣复雜,這樣耗費筆墨,其實上邊這些只發生在一瞬間,場上只有片刻的尷尬,短暫的沉默。雖然如此,那劍拔弩張的气氛,不亞于盛夏烏云密布的天空,灰暗,低沉,悶熱,窒息,倘有一聲惊雷炸響,便是舖天蓋地的滂沱大雨。然而,天有不測之風雨,是齊宣王吹起了一陣西北風,使得覆釜似的天空頓時煙消云散,細腰宮內晴空朗朗。
  齊宣王身高体長,魁偉穩健,在楚怀王的陪同下步入細腰宮,這里不該發生的場面,閃電般地攝入他那雙极度靈敏的鏡頭,感光成像。像未成,敏捷的思維,果決的判斷,早已使他明了其中的一切。因為,圍繞著變法改革和外交政策,楚廷內所進行的一場場惊心動魄的斗爭,齊宣王早已了如指掌。眼前的這場惡作劇,分明是保守勢力借机陷害屈原,以達破坏齊楚聯合和變法改革的罪惡目的。作為東方大國之君,出訪的貴賓,照常理齊宣王是不該首先表示什么的,但是,眼瞅著形勢的發展對屈原十分不利,加害屈原便是破坏齊楚聯盟,便是削弱天下抗秦的力量,或者說是助秦以滅東方六國,因而他不能不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扭轉航向。這關系到此番訪楚能否圓滿成功,齊楚聯盟能否達成理想的協議。倘使以靳尚為代表的楚國保守派加害屈原的陰謀得逞,自己這次出訪失敗,便向天下宣布了自己的無能,滅了六國的志气,助長了秦入侵東方的囂張气焰,他豈能坐山以觀虎斗!他斯文而大度,款款向前,向鄭袖施禮道:“南后陛下,請接受遠方來客之衷心祝愿,祝南后青春永駐,富貴無疆!……”
  鄭袖正在向怀王哭訴,撒撥,毫無接受貴賓祝福之思想准備,既至宣王庄重肅穆地施禮,祝愿,她被弄得狼狽不堪,羞愧得無地自容,連句致謝之辭也未吐出來,舉袂遮面,奔然而去,后邊自有宮娥內侍緊跟服侍。
  齊宣王的這一著很是厲害,弄得楚之滿朝文武,或目瞪口呆,或啞然失笑,怀王則啼笑皆非。對此,宣王仿佛視而不見,他談笑風生地對怀王說:“齊楚兩國,雖相距數千里之遙,然南后陛下之歌舞,齊之市井婦孺,無不如雷貫耳。不僅如此,南后陛下有一暈厥症,幸賴屈左徒精心診治,方得以好轉,不再頻繁猝發,齊之黎民,亦充耳有聞。時值盛夏酷暑,為迎賓客,南后陛下晝夜排練歌舞,疲勞所致,或舊病复發,或一時眩暈欲倒,屈左徒在場,豈有袖手而不上前攙扶之理!至于屈左徒心緒不端之疑,實乃荒誕無稽之极!山野鄰里,小戶夫妻,尚有‘知性者同居’之說,況泱泱大國之君臣同僚者乎?屈左徒之為人,朗朗似炎夏之日,浩浩若中秋之月,不容齷齪之輩涂抹玷污!屈左徒之品行節操,如冰似玉,清溪見底,天下崇戴,諸侯信賴,楚豈有疑乎?……”
  齊宣王下車伊始便滔滔訓人,被訓者系怀王及其群臣,确有傲慢不恭之嫌,然而誰也無可挑剔,因為他說的是實情,言的是至理。也正是這一番實情与至理,成了后來楚廷一伙誣屈原叛賣祖國,為齊奸細的口實与把柄。
  怀王的心態与表情是极其复雜的,從理論上他不能不正視宣王所言俱為實情,平心靜气而論,屈原再是好色淫蕩之徒,也不會在這种時候這种場合調戲大王寵姬。屈原是怎樣精明透亮的人啊,他怎么會突然愚蠢到喪失理智呢?何況屈原素來嚴于律己,洁身自好,時時處處,事無巨細大小,俱都有禮,有節,有度,人皆稱其為“謙謙君子”,是斷然不會有非分之想,非禮之舉的。然而在感情上他還是疙里疙瘩,因為鄭袖畢竟是他怀中的尤物,且常于枕邊吹那屈原如何傾情于她的穢風,每每說得有聲有色,有鼻子有眼,久而久之,不由怀王不疑。不管怎樣,這不光彩的鏡頭与場面,給他臉上抹了灰,給堂堂荊楚丟盡了臉面,這無异于當著遠方來客,當著東方大國之君唾他兩口,扇他一頓耳光,因而他既恨屈原,也恨鄭袖。鄭袖是离去了,屈原卻立于一旁,他一如既往,庄重肅穆,彬彬有禮,且頗有些神采飛揚,恰似一泓清池,波瀾不惊,漣漪不生,仿佛方才并無風起浪涌之波。幸虧宣王不僅不怪,反而為他豎起了梯子,于是怀王急忙借梯下樓。怀王亦系大國之君,論版圖,論物產,論民力,論國勢,論軍事實力,不僅并不亞于齊國,而且在許多方面遠在齊國之上,況且他是六國聯盟的縱約長,曾有過統率六國之師首次伐秦的壯舉和輝煌,因而在宣王面前不能暴露自己的真實思想感情,必須故作寬容大度,腹能撐船。這樣想著,怀王鎮靜而從容地說道:“大王所言极是,屈愛卿乃朕之得力臂膀,朝野上下,決無疑者。只是在這滿朝文武熱烈迎接大王圣駕之際,發生了如此不体面的事情,實在是有失体統,對大王甚是不恭,万望大王恕罪!……”
  齊宣王不以為然地嘿嘿笑道:“齊楚,兄弟也,手足之情,不必見外。類似之事,何國無有,寡人自不會介意。”
  齊宣王說著与楚怀王握手言歡,二人攜手并肩穿過細腰宮的排練廳,登上三休台,來至章華殿,簇擁于后的是宣王隨行和楚廷文武,气氛歡快而熱烈,和樂而融洽。
  從儀態和表情上看,屈原确如宁靜的夜空,碧綠的草原,他謙和,斯文,穩健,款款儒雅,娓娓談吐,實際上胸中卻翻騰著遠胜三峽的滔天巨瀾,這滔天巨瀾的主要內容是羞愧,內疚,反思,自責。他曾自恃讀書多,知識丰富而傲气十足,頗有些盛气凌人,現在看來自己還十分淺薄,對“社會”這部書還讀得不深不透,對人的研究,尤其是對女人的研究還异常膚淺。從某种意義上講,南后鄭袖成了他的老師,教會了他怎樣深刻而全面地看人,看社會;是位良醫,治愈了他的天真幼稚病和感情用事的症結,他真該致以衷心的謝忱。
  這場惡作劇鄭袖演得這般成功,靳尚、子椒之流真想大顯身手鬧騰一番,以置屈原于死地,不意齊宣王竟反賓為主地扭轉了局勢,使得這些逐臭的蒼蠅欲下蛆而無縫隙可尋,万般無奈,只好屏息斂气,偃旗息鼓。
  齊宣王的這次出訪很成功,齊楚縱親,雙方簽訂了极好的抗秦新盟約。
  齊宣王在楚之日,鄭袖一直被壓抑著。出慣了風頭的人,卻不得在齊君面前一展風采,這是何等的憋气和屈辱!她恨透了這位齊宣王,身為貴賓,卻對楚國的政事枉加評論,致使其陰謀未能得逞,且坏了她的名聲。她奢望有朝一日自己完全控制了楚國的政權,定要興師伐齊,將這齊宣王碎尸万段。齊宣王离楚之后,鄭袖大施淫威,把個南宮鬧得底朝天。她不吃,不喝,不整容,不梳妝,撕綢緞,砸珠寶,罵太監,殺宮娥,數落怀王窩囊、草包,甘愿戴綠帽,當王八,堂堂大國之君,意不如一個山野村夫,連自己的情侶都難以庇護,還談什么強荊楚,統一天下!她又編造了一系列的、形形色色的屈原借看病、橘林散步和討論如何加強對子蘭進行教育之机欲調戲她的故事,倘不是她忠貞于怀王,堅決回絕,怕是早已成了屈原怀中的巫山神女了。愛情是自私的,男女之間的情愛、獸行、醋意,每每使人喪失理智。千遍謠言成真理,枕邊之風有時胜過千軍万馬,加以靳尚之流平時那些關于屈原居功自傲,目無君王,有篡權奪位的野心之類的灌輸,量變到質變,經過激烈复雜的思想斗爭之后,一日早朝,怀王庄重地宣布了靳尚為屈原羅織的罪名,罷黜其左徒之官,委以三閭大夫之職。三閭大夫是管理王族子弟教育和屈、昭、景三姓的宗族事物的閒官,它有職無權,一般不准參与朝廷政事,但考慮到屈原以往的貢獻和能力,怀王破例地允許屈原參与朝政。
  由執掌國家內政外交大權到閒置不用,這無疑是個沉重的打擊,但屈原有這個思想准備,在歡迎齊宣王的盛大場面,鄭袖被弄得狼狽不堪,她是決不會善罷甘休的,必以百倍的猙獰,千倍的瘋狂來相報复;那些堅決反對變法改革,一向与自己為敵的舊貴族的代表們,也必借机大作文章。怀王本就是個無主心骨,耳根子軟的主,難經群小盅惑,自己必見疏于王而難申富國強兵、統一天下之志。短暫的旬日,屈原驟然老練成熟了許多。正因為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備,所以當五雷轟頂的時候,屈原表現得异常鎮定,從容如初。他只是在為變法改革之夭折惋惜,為祖國的前途命運擔憂,為民眾未來的不幸遭遇痛心,至于自己將遭遇怎樣的厄運,他考慮得并不多,當他离開樂平里,投身郢都那天,就已經將自己奉獻給了祖國、天下。他想,怀王也許因听信小人讒言,一時糊涂,方做出這樣的錯誤決定,遲早有一天,他會回心轉意的,屈原在殷切地期待著……
  三閭大夫不似左徒那樣日理万机,整日疲于奔命,忙得焦頭爛額,這是個閒職,舒适自在,且教育貴族子弟,主持祭祀,是份內之事,因而屈原欲借此机會辦教育,像孔子那樣培養濟世英才,由他們來完成自己的意愿,實現自己的理想;深入民間,搜集黎庶祭祀的民歌。屈原是個辦事情十分認真的人,無論干什么,不干則已,要干就一定要把它干好。正因為如此,在這期間他教育培養了一批弟子,搜集了大量的祭祀民歌,為不久創作《九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齊宣王訪楚,齊楚縱親,再訂新盟的消息傳到秦國,秦廷上下頗為震惊,因為這是秦吞并六國、統一天下的威脅和主要障礙,經過一番精心策略之后,秦惠王于公元前313年一日,派相國張儀攜重禮東使于楚,旨在收買以靳尚為代表的親秦派,排斥屈原,拆散齊楚聯盟。
  張儀,魏國人,与蘇秦同于蒙山師事鬼谷子,聰明才智遠在蘇秦之上。家貧,下山后赴大梁見魏惠王,欲求宦祿。惠王不肯重用,于是攜妻奔楚,于令尹昭陽府上為食客,負責招待各國來賓。昭陽率師伐魏,大敗魏軍,取魏之襄陵(今河南睢縣西)等七城。楚威王因昭陽功大,將傳世之寶和氏璧賞賜与他。陽春一日,昭陽偕眾貴賓游赤山,丟失了和氏璧,疑心為張儀所盜,鞭笞數百,直打至遍体鱗傷,奄奄待斃。病愈還鄉,半年無所事事,赴趙求助于在趙為相的同窗好友蘇秦。蘇秦施計相助,張儀西入秦,為相國。
  張儀与楚怀王寵臣靳尚關系非同尋常,靳尚賣國害民,常通過張儀收受秦之重禮厚幣。自鄭袖將廢嫡立庶的重任交与靳尚之后,靳尚賣國更加有恃無恐。靳尚借机弄權施術,既騙取了南后的寵信,又從張儀那儿獲得了更多的賄賂。張儀早有許諾,只要鄭袖能保證楚親秦而不聯齊,那么立子蘭為太子的事便包在了他的身上。張儀代表秦,秦是當今天下最強大的國家,有它作靠山,鄭袖的心里踏實得多了。前邊說過,鄭袖雖不想當國王,卻是個權力欲极強的人,她一心欲立子蘭為太子,將來繼承王位,那么荊楚大權便操縱在她的手里了。為達此目的,她不惜任何代价,只可惜屈原一心只在宗國和人民,不肯与她做這筆肮髒的交易。鄭袖跟屈原反目之后,由靳尚牽線搭橋,迅速跟張儀挂上了鉤,彼此一拍即合。有鄭袖這棵大樹遮風擋雨,此番使楚,張儀心中十分踏實坦然,拆散齊楚聯盟,他有穩操胜券的把握。看,世上事就是這樣彼此利用,互為庇蔭和靠山,只是害了國家,苦了百姓!
  此番張儀使楚所帶的禮物均系价值連城的稀世珍寶,諸如溫涼盞,盛酒于盞中,冬暖夏涼,千杯不醉,万盞不迷;夜明珠,其大若桃,置于黑暗之中,光明燦爛,有如白晝;鴛鴦劍,雌雄成雙,若有歹徒欲害主人,劍自會出鞘,斬妖人首級于堂;水晶籃,挂籃于庭前,自然生風,若陽光炙烈,作物枯死,亦可促天下雨;赤免馬,此乃寶馬良駒,不食草,不飲水,日行千里,進能追風赶月,退能隱身匿形;飛塵傘,雨天撐之滴水不沾,晴天撐之可遮光避日,消涂塵埃;犀角帶,以帶纏身,水火不侵,災疫遠避。除此以外,還有數車金銀珠玉和西北特產。子椒、靳尚、子蘭、鄭袖之徒,都是些見財眼開,見利忘義,目光如豆的鼠輩,有了如此隆盛的財寶,加以狡猾的手段,張儀便可把他們當陀螺捻,讓他們怎樣轉,他們就得怎樣轉,隨心所欲,玩于股掌之中。
  張儀像一只夜游的梟鳥,扮作富商巨賈,帶著龐大的車隊,浩浩蕩蕩地來到郢都城,于繁華的商業區擇一考究豪華的旅店下榻。自此他便白晝安歇,夜晚活動,邀靳尚、子椒等人來旅店密謀,這些人自然也都脫去朝服,扮作商賈,出入店門,店家并不生疑。張儀有時也衣冠楚楚地帶領隨從于夜間出門會客,多半是到上官府拜訪靳尚,靳尚則將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僚邀進府來与張儀相見,議事之外,主人盛設酒宴,款待遠方來客,把盞碰杯,預祝胜利。
  五天后的一個夜晚,鄭袖于朝陽館秘密接見張儀,靳尚出席作陪。接見的這個房間讀者并不陌生,它位于該館之東南角,几次當楚宮龐大的建筑群進入黑沉沉的夢鄉的時候,只有它還亮著昏黃的燈光,像惡狼睜著的一只眼睛;窗紗上也曾多次呈現著模糊的剪影,兩個女人,或一男一女——這是陰謀的房間,罪惡的房間,醞釀殺机的房間。除南宮外,鄭袖常居于此,她像居于网中的一只母蜘蛛,所結的危害生靈的网伸向四面八方。
  鄭袖与張儀,不僅彼此早有耳聞,而且相互做過深入細致的研究,但卻從未見過面。這次會見,攸關各自利益的成敗,因而無不十分重視。張儀手提晶瑩玲瓏、鑲金嵌玉的寶箱,在靳尚的導引下步入鄭袖的房間,此刻鄭袖正于房間款款踱步。她今日的裝扮又与以往不同,簡直就是一件精美高雅的藝術品——翡翠瓶內插著的一枝白玉蘭,一尊玉雕女神,洁白素絹上繡的一枝含苞欲放的紅梅,冰雕懸崖峭壁上的一朵雪蓮,一輪紅日嬌羞出山的油畫,水晶缸內游動的一尾金魚的彩照……前邊說過,人是個矛盾体,儀表美与靈魂美難能統一,鄭袖便是典型的一例;相貌与才干也往往南轅北轍,靳尚与張儀都是這方面的代表。論才干,張儀可謂經天緯地,但他卻生得高不過五尺,臃腫肥胖,雙眉狡黠,一臉橫肉,八字腳,鴨子步。這樣三個人置于一室,相映成趣,滑稽可笑。
  靳尚作了介紹,張儀大禮參拜,打開寶箱,呈上見面禮——夜明珠和水晶籃。鄭袖飄若水上仙子,笑似三月春桃,推讓再三,方才收受。將夜明珠置于几案,吹息燈燭,室內一片通明。水晶籃懸于窗牖,頓時清風習習,异香醉人。鄭袖雖貴為南后,主宰楚宮,但這樣的奇珍异寶,她還是第一次見到,真是天外有天啊!
  一丘之貉相聚,一見如故,談得十分投机,直談至子夜過后方散。所談內容不外乎秦國的強大,是楚的堅強靠山,楚只有死心塌地地依靠秦,方能夠生存与發展;齊國是靠不住的,楚欲取得秦的信任,六國必須縱散約解,尤其是必須堅決反對齊國,廢除齊楚之盟,因為秦正恨齊入骨髓;欲達此目的,必須排斥、打擊乃至清除朝野之中的親齊派、合縱派,如陳軫、昭睢等,特別是屈原,有他在,秦楚就休想永遠結為兄弟之好;在如何對待秦、齊兩國的問題上,怀王常常猶豫不決,舉棋不定,目前因受屈原的盅惑和齊甜言蜜語之蒙騙,正力主聯齊抗秦,從根本上轉變怀王的這一觀念和立場,只有依靠南后鄭袖;人各自私,人各自利,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只要鄭袖能勸說怀王改弦易轍,与秦結成金蘭之好,那么,張儀以政治家的人格為保證,秦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作后盾,在适當的時候廢橫而立子蘭為太子,這樣,怀王作古后,楚國的天下便操縱在鄭袖母子手中了。張儀的當面親口許諾,而且信誓旦旦,了卻了鄭袖的一樁心事,那么后邊的戲便是由張儀來操縱導演了。
  梟鳥、老鼠似的于夜間活動了四天之后,一切准備就緒,自以為万無一失,第五日巳時,張儀由子椒陪同,堂而皇之地以秦相國的身份登上了三休台,來到了章華宮,開始了他正式訪楚的國事活動。
  怀王聞听秦相張儀駕到,深恐他提及當年因和氏璧而在楚受辱一事,尷尬難堪,急忙出宮迎接,其時子椒与張儀正于三休台上苦苦攀登。既至并肩來至章華宮,張儀大禮參拜,怀王還禮讓座,二人分賓主坐定,子椒一旁作陪。張儀受秦惠王之托向怀王問安,怀王致謝,詢問惠王近況。寒暄品茶之后,張儀便向怀王獻寶——溫涼盞、鴛鴦劍和赤兔馬(赤兔馬栓于館舍馬廄槽頭,自然不能牽其登三休台,來章華宮)。怀王本就是個貪財圖利,見錢眼開的人,有這樣三件稀世珍寶到手,自然是眉飛色舞,欣喜若狂;而且這三件珍寶為秦惠王所獻,他怎不受寵若惊,稱謝不已。在怀王看來,秦相造訪,敬獻重寶,這固然是秦惠王的恩惠与敬重,表現了他的誠摯与友好,但更主要還是張儀的謀划。張儀不計前嫌,為秦楚友好而周旋奔波,這真是位虛怀若谷的大丈夫,一位難得的濟世賢才。怀王的頭腦就簡單到這般地步,考慮問題小胡同赶豬,直通通的,不會轉彎,他根本沒有想到,張儀突然造訪,且敬獻厚禮重寶,是否會有什么陰謀?他要達到怎樣的目的?于是不假思索与分析,不与卿相文武協商,輕而易舉地表示,欲授張儀相印。
  張儀見重寶打動了怀王的心,征服怀王不費吹灰之力,不由得暗自慶幸,無限欣喜。他彬彬有禮地向怀王拱手說道:“當今天下,七國爭雄,強者莫過于秦、楚、齊三國,秦和于楚,楚必強于齊;秦和于齊,齊必強于楚。臣身為秦相,最了解吾王之心。秦楚比鄰,山相依,水相連,兄弟之誼,手足之情,源遠流長,且歷有聯姻,兩國倘有嫌隙,乃至干戈攻伐,上逆天理,下違人倫,故吾王愿世代与楚友好,結為骨肉之盟。齊,東方之海匪盜賊也,齊桓公、管仲以來,齊東侵西掠,嗜殺成性,故吾王恨之入骨髓。今齊楚聯盟,吾王悻悻不悅,心怨而情怒也。倘楚能絕齊,吾王不僅愿与楚永結兄弟之好,還要歸還商于之地六百里,以表誠摯之敬。如此以來,楚不僅可獲得六百里膏腴之地,還可取吾王之信任与支持。有秦作兄弟,天下列強,誰敢虎視眈眈于楚!臣想,如此一舉兩得之美,大王何樂而不為呢?”
  怀王既貪心,又無政治遠見,他看不清列國形勢,識不破秦的陰謀,猜不透張儀的騙局,為其甜言蜜語所感,只覺得不費一刀一槍,不損一兵一將,便可取回商于六百里國土,實在是再便宜也不過的事了,倘不接受,簡直是十足的傻瓜。五年前,怀王統率六國之師伐秦,這是他的輝煌壯舉和無上榮耀,然而那次興師,六國各自為戰,各怀鬼胎,都怕消耗和損失自己的實力,像一盤散沙,沒有形成打擊消滅敵人的強有力的拳頭,兵至函谷關,秦出師抵敵,六國皆引兵歸,秦奪楚商于之地六百里,這又是怀王的莫大恥辱。五年來,怀王晝夜思兵敗失地之恥,一心欲再興師伐秦,奪回失地,以蓋前愆。今天,不吃刀光血影之苦,不費唇槍舌戰之勞,秦惠王竟派人登門奉還失地,豈不天賜洪福于寡人矣。正如張儀所言,如此一舉兩得之美,何樂而不為?于是輕易相信了張儀的謊言,答應与齊絕交。
  為了誠心感謝張儀的盛情与功勞,怀王盛設國宴,款待張儀,滿朝文武俱都入席,一則陪客,二則慶賀。開宴的時間已到,怀王站起身來,點卯似地掃視著每一個坐席,該來的几乎全都來了,只是不見陳軫。還有那屈原,坐于牆角一個极不顯眼的位置上。倘使以往,屈原是要處于主持地位的,而且要与怀王、子椒一席,共陪貴賓。而今,見他默默無聞地坐在那里,孤寂,冷漠,怀王頓生惻隱之心,似乎不該罷黜其左徒之職,可是一想到昨夜鄭袖所言屈原之下劣行為,便又怒火中燒,心中不悅,喜自己處事果決,絕不養癰遺患。鄭袖說,張儀來時,屈原向他索一對白璧,張儀不肯。屈原大約忘記了自己已不再官為左徒,系楚之權柄之總攬者,竟厚顏無恥地說:“不与吾璧,則爾在楚必將一事無成!……”怀王与屈原相處已非一日,他也不想想,屈原究竟是不是這樣的人,能不能辦這樣的事,說這樣的話,竟信以為真。怀王也不往深層里去想,屈原向張儀索璧,鄭袖何以知之?怀王的昏庸也正是表現在這些地方。鄭袖最后警告怀王說:“商于六百里失地雖垂手可得,然需防屈平之輩從中作梗……”怀王對鄭袖的深謀遠慮十分贊賞,以擁抱、親吻相謝。
  不談宴席的丰盛,美酒盈杯溢盞,佳肴紛陳琳琅;不談宴會廳內气氛的熱烈,燈紅酒綠,觥籌交錯,拳聲震天;不談宴飲者的狼狽丑相,神魂出竅,身不由己,吹牛拍馬,膽大气壯,只說在討論秦楚聯盟時,人人稱頌,個個祝賀,齊贊大王圣明,歡呼万民福大。坐于角落里的屈原再也听不下去了,不顧自己被貶為三閭大夫的身份,忘記了人微言輕的世態炎涼,站起身來,整衣彈冠、昂首闊步地走上前去,向怀王深施一禮道:“大王,秦楚聯盟,此乃秦之奸計,目的在于拆散六國聯盟,以利其各個擊破,蚕食鯨吞。吾王需知,有聯盟,楚才有兄弟手足,不孤立于世;有聯盟,楚才有力量,才不懼秦之騷扰進攻……”
  子椒深恐屈原的話打動了怀王的心,改變了怀王的觀點,急忙打斷他的話說:“三閭大夫,你也太狂妄自大,目無國君了,難道圣明的大王不如你,也需你來教訓嗎?難怪有人說你早有篡權奪位之野心,看來此言并非虛妄和誣陷。爾來郢都,便高呼聯齊、合縱,結果如何?失地辱國而已。聯齊、合縱六年,有誰送過楚一寸土地,有誰贈大王一件珠寶?聯齊、合縱与楚何益?”
  靳尚搶著說:“倘楚不与秦盟,秦便要東聯于齊,屆時秦齊聯兵伐楚,楚將何以抵敵?吾主圣明,望趁秦相在楚之際,當机立斷,与秦結兄弟之盟,切莫錯失千載難逢之良机。”
  時光如流,子蘭拜師入屈原門牆時還是個孩子,如今已出息得亭亭玉立,儀表堂堂了。既為怀王公子,又系鄭袖掌上明珠,不用說,在弟子中,屈原對子蘭是格外优待的,常給他“吃小灶”。勿用置疑,在近十年的時光里,子蘭從恩師屈原那里獲得了丰富的知識和學問,老師也給他講過無數該如何立世做人和安邦定國的道理。然而,子蘭對屈原不僅不滿意,不敬重,反而深惡痛絕,耿耿于怀。這主要是有兩件事鑄成的:第一,子蘭和宋玉同時瘋狂地糾纏著嬋娟,而嬋娟卻在深深地愛著昭漢。子蘭欲憑借自己优越的身份和地位,請屈原干預這件事,以義父的身份將嬋娟許配与他,拆散嬋娟与昭漢的美滿姻緣。屈原則認為,婚姻大事,應由嬋娟自己做主,誰也無權干涉,因而未能滿足子蘭的要求;第二,這是主要的,鄭袖欲借屈原的聲譽和影響,由屈原出面,廢橫而立子蘭為太子,屈原嚴辭拒絕。雖然如此,子蘭從未在公開場合反對過屈原。有道是“有奶便是娘”,張儀既然表示,只要實現了秦楚聯盟,与齊絕交,秦便以強大的軍事實力保證子蘭登上太子的寶座,因而今日在這個隆重盛大的宴會上,子蘭便不能不有所表示,他彬彬有禮地說道:“國家之強盛,民族之繁榮,靠自立而不靠外援,楚之祖先無合縱而開國立業,先庄王未聯齊亦稱霸天下。然而,秦果能視楚如兄弟,誠心与楚結金蘭之好,自然是多一個朋友多條路,我當欣然接受。”
  貴族派的党羽們就這樣你一言,他一語,喋喋不休,說得怀王死心踏地地与齊絕交,跟秦聯盟,樂得張儀笑逐顏開。
  屈原見了張儀那得意忘形的樣子,不由得義憤填膺。好虎難斗一群狼,屈原避開群小的鋒芒,徑直奔向張儀,指著他的鼻子尖斥責道:“秦,虎狼之國,侵地掠土,貪得無厭;殺人嗜血,凶狠殘暴。秦君素無信義,既欺且騙,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秦之外交政策為坑、拐、騙、拉、打并施,遠交近攻,各個擊破,以達蚕食鯨吞之目的。張儀者,反复無常之小人也,生于魏而魏不用,竄來楚國以求榮華富貴,竊我鎮國之寶和氏璧,被令尹昭陽鞭笞得奄奄一息。如此盜竊之徒,竟又厚顏無恥地來楚行騙,搖唇鼓舌,楚之君臣豈不識爾之真面目乎?前不久,張儀玩弄權術,請秦惠王免其相國之職,竄到魏國,騙取了魏惠王的信任,授以相印。張儀相魏后,一方面勸說魏王背离縱約,一方面令秦以武力相威脅,軟硬兼施,終于迫使魏王投靠秦國,使得六國合縱從魏撕了一道豁口。陰謀得逞后,張儀西返相秦,依然掌秦之國柄。前車之覆,后車之鑒,楚怎能重蹈魏之覆轍呢?商于六百里乃荊楚之國土,為秦所奪,能夠奉還,自屬秦之明智之舉,今日不還,明日楚必以武力奪回。有強盜劫人之財,難道還需千恩万謝嗎?……”
  屈原的這一席話,既是揭露斥責秦和張儀,又是勸諫怀王,教育赴宴之文臣武將,三得之舉也。
  張儀見自己的陰謀被屈原揭露得淋漓盡致,非常惶恐。但這畢竟是個老奸巨滑的陰謀家,他极力掩飾著自己的空虛与不安,故作畢恭畢敬的樣子對屈原說:“尊敬的三閭大夫,望您以秦楚兩國友誼為重,為兩國人民之幸福著想,不要執意反對秦楚兄弟之好。至于大夫向我索要之一雙白璧,我已備就,待席散后奉呈。”
  屈原此刻想的是楚之生死存亡,張儀所言,令其摸不著頭腦,索性不予理睬,但卻向怀王大聲疾呼道:“齊楚聯盟,天下合縱,秦畏懼之,故派張儀來施离間計,大王切莫中其奸計,墮其圈套!……”
  怀王听了張儀關于白璧之言,記起昨夜鄭袖“提防屈原作梗”的警告,眼看將成的好事就要被屈原破坏,不由得怒火中燒,拍案而起道:“放肆之屈平,難道為著一對白璧,就反對朕收回商于六百里國土?為著一對白璧,就不要祖宗和荊楚之利益了嗎?絕齊聯秦,朕意已決,敢再反對者,有如此盞!……”說著他伏身抓起几案上的茶杯,狠狠地拋之于地,摔得粉碎。全場皆惊,無不屏息斂聲。
  “大王……”屈原不懼塌天大禍,還想再諫。
  怀王斷喝一聲:“武士何在!……”
  怀王吼聲未落,如狼似虎的武士蜂擁而至。怀王字字千鈞地命令道:“將此瘋徒轟了出去,從此永不得參与朝政!”
  屈原被轟出去了,怀王許久余怒未息。他不能在秦相面前失國格,丟臉面,他以粗暴而不公正的裁處維護了自己這個大國之君的尊嚴,似乎這樣以來,張儀會對他恭而敬之,強秦亦不敢藐視于他。
  宴會廳里的气氛很緊張,半天才漸漸平靜下來。怀王正欲舉杯敬酒,陳軫身穿孝服,腰扎□帶,跌跌撞撞,嚎啕而至。滿廳賓主,見狀愕然,似晴天而聞霹靂,若盛夏而降大雪。怀王此惊更是非同小可,他頭暈目眩,癱坐于席,半天不省人事,經太醫和內侍多時搶救,方恢复常態。怀王大夢初醒似地問道:“朕不費一兵一卒,收复失地,群臣咸賀,愛卿為何這般裝束,如此模樣?”
  陳軫哀凄跪地,泣不成聲地答曰:“秦還商于之地,非喜而禍,何賀焉!大王絕齊盟秦,楚必危矣,故麻服衰絰,趿履拽杖而為大王吊之。”
  怀王怒火難抑,出言不遜:“聳人听聞之言,又一個瘋癲之徒!……”說著揮手讓陳軫离去。
  陳軫不僅不去,反跪而不起,他聲淚俱下地說道:“秦何以突還商于六百里之地?皆因齊楚新盟,再結兄弟之好也。楚有齊為手足,勢大位高,牧馬賊方不敢東進。今大王絕齊,齊必恨楚而盟于暴秦。秦齊聯兵,合力攻楚,楚之危指日可待矣,臣哀而吊之,故有今日之舉也。吾主必絕齊,何不派人隨張儀赴秦,待六百里商于之地入楚,再与齊絕,未為晚矣,大王三思……”
  怀王覺得,陳軫的話不無道理,便有气無力地說:“就依愛卿之言,快免禮平身。”
  陳軫爬起來了,里通秦國的奸賊靳尚卻又長跪于地:“啟奏大王,秦恨齊入骨髓,楚不絕齊,秦何以會平白無故地歸還我六百里山河呢?”
  貪婪,是怀王的秉性,土地,是怀王的心尖子,于是急忙點頭道:“愛卿所言极是。”
  看,楚怀王的□是帶轉軸的,隨風而轉。
  三日后,怀王下令北關守將,不再与齊國通使,然后授張儀相印,賞賜黃金百鎰,并准備車馬,派逄侯丑隨張儀赴秦接受土地。
  張儀与逄侯丑一路飲酒談笑,打得火熱。當快到咸陽時,張儀假意酒醉墜車,摔傷了足踝,前往醫院治傷。
  逄侯丑于咸陽館舍等了兩月有余,不見張儀,心里急如火焚,只好去求見秦惠王,申明原委。秦惠王說:“相國所允,寡人定然照辦。可是,楚至今未絕于齊,寡人怎能偏信先生一面之辭呢?待相國病好后再議吧。”
  逄侯丑遣人火速回國,將實情報告怀王。怀王心想:“莫非秦王怪朕絕齊不堅乎?”于是派勇士宋遺到北部國境去大罵齊宣王。齊宣王聞報大怒,折斷楚符,并派使西見秦王,秦齊和好,決定共伐荊楚。
  張儀直等到秦齊訂盟,方出面見楚使。他故作惊訝地對逄侯丑說:“將軍何以至今不歸,莫非授地之事尚未辦妥?”逄侯丑說:“秦王需待相國病体康复,方能辦理交接手續。
  幸得今日相國病愈,請速与我進宮拜見大王。”
  張儀鄙夷不屑地說:“區區六里方寸之地,何需煩扰大王,本相即可做主。”
  逄侯丑聞听大吃一惊,說道:“相國親諾六百里,何以竟又變成了六里呢?”
  張儀狡猾地辯解道:“將軍听錯,焉能怪我!秦之土地,皆以士卒生命所換,豈能將如此大片國土白白送人!……”
  直到這時,逄侯丑才意識到楚為張儀所騙,感到問題十分嚴重,急忙親自回國,當面稟報怀王。
  怀王不等逄侯丑報告完畢,直翻白眼,口吐白沫,跌于座后……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