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在“揚州八怪”以“布衣”終身的人物中,黃慎的情況是頗為獨特的。別人首先是“士”,并想進而“入仕”,后來出于自愿或不自愿的原因,才成為職業畫家的。黃慎一開始就是不為士人所重的畫工,后來出于自覺的努力,才躋身于“士”——有文化的職業畫家之列。比起那些人來,黃慎的出身苦得多,藝術起點低得多,突破自己艱難得多,取得的成就也就令人矚目得多。 黃慎,初名盛,一作胜,字恭壽,一字恭懋,號癭瓢子,別號東海布衣。与金農同庚,康熙二十六年丁卯(1687年)的五月初五端午節那天,出生于福建宁化一個城市貧民家庭。宁化位于閩江上游与江西的交界處,背靠翠華山,是座四季樹木蔥郁、景色优美的縣城。 黃慎(當時應該叫黃盛)出生時祖父母還健在。父親黃維嶠,字巨山,是個窮得養不起父母的讀書人;母親曾氏,是位勤懇善良略識詩書的婦女。生有四個子女,黃慎居長,下面有兩個妹妹和一個弟弟。七歲起,黃慎在家從父親認字、習字、讀童蒙課本,接受了最初的啟蒙教育。 黃慎12歲那年,父親為了養家活口,离開家鄉到湖南謀生。豈知一去不返,兩年后竟客死他鄉。父親外出的時候母親29歲,以此推算,父死的年齡不超過35歲。這年前后,兩個妹妹也相繼夭亡。連遭不幸,使這個家庭充滿了悲涼的气氛,生活處于极端困難的境地。 上有年邁的兩老,下有年幼的兩小,又值盜賊四起、米珠薪桂的荒年,徒有四壁的家就靠母親一人撐持,确是備嘗艱苦。她白天赶制女紅,拾樹枝作炊;晚上就著月光或點燃所拾松枝紡織。冬天只穿一身打滿補丁的粗麻衣服,凍得手指皸裂,還是刀尺車轉之聲日夜不輟,鄰婦都為之傷心落淚。每看到所作女紅夠一天的生活,就命黃慎拿到市場上去賣,賣得的錢換米,每次僅能換兩升左右。母親做了飯給兩老吃,自己和儿子常常只吃糠秕藜藿做的稀湯。她默默地觀察老幼的進食情況,先盡他們吃飽,剩下的自己吃或竟餓著肚子。就這樣,她一邊干活,一邊還督導兩個儿子讀書,不背熟不准睡覺。 無論怎樣日以繼夜,一個婦女總難養活這個家,這時黃慎已經14歲,應該有個生活出路。后來黃慎回憶說:“某幼而孤,母苦節,辛勤万狀。撫某既成人,念無以存活,命某學畫,又念惟寫真易諧俗,遂專為之。”1這時母親命他去學畫,而且要他學“易諧俗”(世俗需要和喜歡)的寫真畫。這個決定不是沒有根据的。黃慎在詩中曾說自己“七歲畫灰亦知書”,母親是看出了他有這方面的才能的。要他學“寫真”,更是出于實際的考慮。“寫真”即肖像畫,那時沒有照相術,要留下一個人的容貌,不論是死是活,只有請人畫下來。世俗社會有這個需要,人們喜歡這個畫法,糊口就比較容易。如果學正宗文人畫,入門難,有成難,順應小天地的時俗更難,黃慎不具備那种學養,也沒有那份閒情。母親要他學畫是為了“存活”,是像她作女紅紡織一樣可以換飯吃,是一种謀生之道。然而這位母親畢竟是有識見的婦女,她知道,“寫真”畫工和文人畫家的地位大不一樣,即使是寫真畫工,修養不同,其出手的高低,雅俗妍媸的差异也十分明顯。因此她含淚對黃慎說:“儿為是良非得已,然吾聞此事非薰習詩書,有士夫气韻,一面工伎倆耳,詎足親賢達,慰汝父九泉?”這給予黃慎的印象是深刻的。 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16歲的黃慎別母离家,從師學畫。有一种說法是黃慎拜了同里畫家上官周為師。上官周(1665年—?)字文佐,號竹庄,福建長汀人。一生沒有做過官,以詩畫著稱。所作山水墨韻生動,人物瀟洒傳神,于唐寅、仇英外別樹一幟。還善畫木刻版畫稿本,《南巡盛典圖》、《八旬万壽盛典圖》中的部分人物即出于他之手。后來刊刻有《晚笑堂畫傳》,描繪周至明代120位名人,形象眾多,刻畫細膩。他是當時有聲望的人物畫家。但從种种跡象看來,黃慎并沒有直接從他學過畫,也沒有條件從他學畫,黃慎師事的是普通畫工,最多是摹仿過上官周的作品并從中得到啟發的私淑弟子而已。這樣學了年把,黃慎從老師那里掌握了一些基本技法,已經能夠靠畫肖像取得一些報酬贍養母親了,同時對花鳥、山水、樓台、魚虫也有所涉獵。不過可以想見,他的技法是稚嫩的。 18歲時,黃慎寄居僧舍,邊作畫,邊讀書。一天,友人張欽容對他說:“子不能詩,一畫工耳,能詩,畫亦不俗!”2他想起母親說過的話,自己也深感到:“予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畫之不工,則以予不讀書之故。’于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七言及中晚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寇禮器,細而致于夔□蛇鳳,調調習習,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應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以言畫矣!”3他夜晚借佛前的長明燈光讀書,白天刻苦作畫,在相互作用下,黃慎努力擺脫“俗”的羈絆。 据說,有一次黃慎看著他所臨摹的老師的作品(可能是上官周的)說:“吾師絕技難以爭名矣,志士當自立以成名,豈肯居人后哉!”他廢寢忘餐地苦思冥想,以期突破樊篱自成格調。后來偶然看到唐代書法家僧怀素的草書真跡,那靈動圓轉、神采飛揚的筆法,使他惊异不止。他反复揣摩,心摹手追,不能自己。一天走在街上,忽然有所領悟,立即向街坊借紙筆作畫,畫成拍案大笑說:“吾得之矣!”弄得滿街的人都朝他看。這种把草書筆意運用于繪畫的作品,“初視如草稿,寥寥數筆,形模難辨;及离丈余視之,則精神骨力出。”怀素的草書如他自己所說:“吾觀夏云多奇峰,輒常師之,其痛快處如飛鳥出林,惊蛇入草。”《宣和書譜》稱怀素草書“字字飛動,圓轉之妙,宛若有神。”不滿足于畫循規蹈距的“寫真”畫的黃慎,見到這樣不拘一格、揮洒自如的草書,從中受到啟發是很自然的。現在還只能說有所悟,但這一“悟”,對形成他以后粗獷精練的畫風,大有作用。 黃慎年雖少,詩畫之名已漸顯,經常得与閩中的“聞人”——前輩知名之士交游。 后來他出游鄰縣建宁,与當地學畫的宁愚川相識,“同事筆墨于蕭寺”——同住在破廟里作畫,在畫藝上作新的追求。黃慎大約26歲時結了婚,据1983年3月在宁化發現的黃慎墓碑所示:“妣張氏”,可以斷定黃慎的結發妻姓張。再過兩年,即康熙十三年(1714年)黃慎28歲時,他的祖父母相繼去世。“母子辛勤,送舅姑喪葬如儀”,距他父親死已十有余年——歷盡辛酸的十有余年。 黃慎在家鄉賣畫,侷處一隅,所得不丰,加之眼界不寬,也難長進。33歲那年,黃慎拜別母親,离家出游。先在近處建宁賣畫,然后西行,一路贛州、南昌、廣東、南京,前后有五年時間。每到一處,一面鬻畫,一面飽覽風光名胜,給識畫朋詩友,觀摩名家手跡。這些活動使他增長了見識,開闊了胸襟,也提高了畫藝。從一出去就是數年的情況看,作畫的收益還不錯。 這期間他得知南海縣(廣州)有個書畫家和他同姓同名,也叫“黃盛”,為避免犯复,他將“盛”作“慎”,改名“黃慎”。這之前他作品的署名均為“黃胜”,此后即署“黃慎”了。 關于改名,還有另一种說法:黃慎原名黃盛字躬懋,躬有親身、親自之意,懋有勤勉、盛大之意,名、字相應,有躬逢盛世的意思。后來黃慎看到社會的黑暗和文字獄的殘酷,深感“傾側中道艱,万變不可知”,產生了“終當俟以命”的想法,故改躬懋為恭壽,改盛為慎。恭壽就是安于天命,不作妄求,要做到這點就須處處小心,慎之又慎,這就是改名的意義和來由了。這一說法是否求之過深,可以研究。但了解黃慎中年改名,對鑒別他前后期的畫是有好處的。 從這一時期黃慎的作品如《碎琴圖》、《洛神》、《鬼推磨》、《漂母飯信》、《采芝圖》、《老人瓶花圖》、《陶淵明詩意圖》等來看,題材多為取自歷史、傳說和詩文的人物情節畫,還有些是投合時好的吉慶畫。《洛神》一幀上有黃慎臨王獻之《洛神賦》殘帖十三行,可知他這時寫的還是楷書。書畫相配格調一致,他這時的人物還是以工筆為主。 雍正二年(1724年)的夏天,38歲的黃慎,“納涼時節到揚州”。 揚州是座商業繁盛的城市,“四方豪商大賈,鱗集麇至”,這里有很好的書畫市場,但許多畫家集中一處,也有很激烈的競爭。黃慎對此不會毫無所知,也許在南京待了些時,摸到一些行情,心里有所准備,才來此一試身手的吧。 黃慎初來揚州的作品上,題有“漫寫于廣陵客舍”的話,這“廣陵客舍”實指何處,現在還不清楚,极可能是天宁寺,那是初來揚州的畫家的最尋常的栖身之所。 現在能看到的黃慎在揚州最早的一幅畫是扇面《金帶圍圖》(藏上海博物館)。宋代揚州芍藥最出名,可与洛陽牡丹比美,俗有“揚州芍藥甲天下”之稱。其中最名貴的是“金帶圖”,花呈紅色,有一條黃色暈紋圍在瓣沿,猶如紅袍束上金帶。花不常開,据說花開就預兆要出宰相。黃慎這幅《金帶圍圖》的故事出自宋代沈括的《夢溪筆談》:宋代的韓琦因与范仲淹、富弼、歐陽等推行“新政”被貶出京城,于慶歷五年(1045年)出知揚州。任職期間,官署后園有芍藥一枝分四岔,每岔各開一花,上下紅瓣,中間一圈黃蕊,稱為金纏腰,又叫金帶圍,据說出現這种花,城內就要出宰相了。韓琦感到很奇异,想再邀三位客人來一起觀賞,以應四花之端。大理評事通判王珪,大理評事簽判王安石,确好在揚州,便都請了,還差一位,就請州黔轄諸司使充數。第二天黔轄腹瀉不能來,臨時拉了一位過路的朝官陳升之(一說是呂公著)參加。四人聚會,各簪金帶圍一朵,甚為歡樂。后30年,果然四人先后為相,于是流傳下“四相簪花”的美談。 黃慎一到揚州就畫這樣一幅畫,不為無因,無疑是結好揚州人的一份見面禮。 在“廣陵客舍”或天宁寺住了不到一年,黃慎便移寓至平山下李氏三山草廬。平山即歐陽修所筑平山堂所在地的蜀岡。揚州沒有山,只有土高岡蜀岡。它從揚州西邊的六合、儀征起,至揚州東北的灣頭而漸隱,逶迤數十余里。山不大,名聲不小,這里是公元前486年吳王夫差筑邗城、公元前319年楚怀王熊槐筑廣陵城、隋煬帝建江都宮和唐代揚州牙城的遺址。人文之盛更是史不絕書。鮑照為它寫過《蕪城賦》,李白、高适、劉禹錫、白居易在這里登過栖靈塔,鑒真和尚從這里東渡,杜牧在這里訪問過“二十四橋”,歐陽修、蘇軾在這里构筑過平山堂、谷林堂,詩文流傳,膾炙人口。清代這里成為名聞遐邇的風景區,黃慎來揚州之前有康熙的登臨,之后有乾隆的數巡,郁郁蔥蔥的蜀岡,是游目騁怀和引發思古之幽情的极佳所在。 三山草廬(三山大概是指蜀岡在揚州境的三處高峰:觀音山、平山堂和司徒廟)座落在蜀岡腳下,景色十分宜人。黃慎有《乙已寓李氏三山草廬十首之二》云:“出郭城囂遠,新鄰老圃家。晴窗流竹露,夜雨長蘭芽。客至嚴詩律,錢空廢畫丫。邇來饒逸興,村酒尚能賒。”4确是吟詩作畫的好環境。 環境清幽不等于心情幽閒。從流傳下來黃慎這時期的作品看,如《金帶圍圖》、《攜琴仕女圖》、《伯樂相馬圖》等,仍不脫上官周“閩習”的影響,“為工細人物”,書法偶作行草,還不成熟;選材迎合世俗的也不少。這与揚州當時商品經濟發達、思想較解放,審美趣味追求新穎洒脫、不拘一格的情況很不合拍。這使他困惑、苦惱,不得不改變以往的作風。謝坤在《書畫所見錄》中說:“(黃慎)初至揚即仿蕭晨、韓范輩工筆人物,書法鐘繇,以至模山范水,其道不行。于是閉戶三年,變楷為行,變工為寫,于是稍稍有倩托者。又三年,變書為大草,變人物為潑墨大寫,于是道大行矣。蓋揚俗輕佻,喜新尚奇,造門者不絕矣。”是不是左三年又三年,不必拘泥,黃慎閉門苦思、謀求變革确是事實。“喜新尚奇”并不是“揚俗輕佻”的表現,而是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產生了新興的市民和市民知識分子階層的緣故。他們較少官僚士紳和傳統知識分子的封建性,較多地追求個性解放和精神自由,他們的生活方式也不那么循規蹈矩。以四王、吳惲為代表的占正統地位的畫家,雖然功力甚深,卻因循守舊,造成了重模仿輕創造的風气,這和他們的審美趣味格格不入,他們要求表現他們身邊的或能抒發他們情緒的事物,繪畫在他們來說,已不單純是“堂前無古畫,不成舊人家”的裝飾,而是他們不羈的精神的需要。“八怪”畫風有自身因子的作用,這片土壤的培植也許是更應重視的,黃慎也不例外。 黃慎的這一變化是顯著的。在書法上他舍鐘繇追二王,師怀素,變楷書為豪放狂草,又以草書筆法入畫,舍上官周追石恪、梁楷,變工筆為潑墨大寫,令人耳目一新。此后他的畫粗獷縱橫,气象雄偉。不僅取自現實的題材,如《群乞圖》、漁夫、樵叟等,立意新穎,大膽潑辣地傾訴了畫家的直接感受,那些取自歷史的題材,如《商山四皓圖》、《伏生授經圖》等,也溶入了更多的個性色彩,寫古人而有今意了。越到后來,他的造詣越精深,書法師怀素又突破所師,一改怀素連筆太多和缺少頓挫的不足,做到筆斷意連,提頓分明。有人形容他的書法是“字如疏影橫斜,蒼藤盤結,然則謂山人詩中有畫也可,字中有畫也可。”他以草書入畫,加上深厚的造型能力,完美地實踐了他“寫神不寫貌,寫意不寫形”而又“神形兼備”的藝術主張。有人形容他作畫是“醉則興發,濡發舐筆,頃刻颯颯可了數十幅。舉其平生所得于書而靜觀于造物者,可歌可泣,可喜可愕,莫不一一從十指間出之。”這樣的得心應手,可謂入于化境了。他偶作山水或花卉,都是眼底心頭,不計工拙,涉筆成趣。 黃慎的高超畫藝,寬廣的表現能力,适應時尚又不媚俗的藝術追求,使他在揚州贏得了盛譽。加上他不拿架子,“雖擔夫豎子,持片紙方逡巡,不敢出袖間,亦欣然為之揮洒題署”,求他作畫的人甚多,“持縑素造門者無虛日”,往往是“每晨起,拭几滌硯,蘸筆伸紙,濡染淋漓,至日旰不得息”。 地方上的詩酒文宴,少不了要拉他參加。 他在揚州的交游甚廣,很難一一細說,有一位朱草衣可以一提。黃慎有《送朱草衣返江東》:5 送君知早發,馬首向江東。 酒政愁難禁,時宜老未工。 枯荷听夜雨,敗葉戰秋風。 自笑生明世,慚無一寸功。 朱名卉,蕪湖人,四歲而孤,曾在吉祥寺為僧,及長,作塾師以自給。有詩名,足跡半天下。卒后葬南京清涼山,袁枚為其題墓碑“清詩人朱草衣之墓”。朱和吳敬梓是好友,吳把他寫入《儒林外史》,成了牛布衣。朱在揚州待過,吳敬梓經常來往揚州,最后客死揚州,《儒林外史》多寫揚州事,聯想到另一小說《紅樓夢》也与揚州關系密切,几乎都与“八怪”的形成同時,這一文藝現象倒是頗堪玩味的。 雍正四年(1726年),黃慎得到一個木癭,自制成一只癭瓢,取別號為“癭瓢山人”。 黃慎在揚州立住了腳跟,經濟上也有余裕,事母至孝的黃慎次年(雍正五年1727年)特地回到宁化,把母親和弟弟一道接來揚州。垂老的母親親眼看到儿子有成就了。這時距黃慎离鄉已八年之久。 迎母親的路上,黃慎在江西瑞金縣,會見了他曾私淑過的前輩畫家上官周,談了不少揚州的情況。上官周《會癭瓢山人于綿溪》詩中有句云:“得意光陰容易過,趁心佳制不愁貧”,可說是黃慎生活的實況。詩中沒有涉及談藝的事,大概畫道不同,不便深談了。 雍正六年(1728年)八月,鄭板橋寓居揚州天宁寺讀書,時李鱔亦居此,黃慎得与鄭、李結交。黃在天宁寺作《米山》小幅,鄭板橋題云:“雍正六年八月,与李复堂同寓揚州天宁寺作”,6為他們的訂交留下了佐證。 次年,黃慎游邵伯鎮艾塘湖,又与邊壽民、李鱔合作設色《花果圖》折扇面,黃慎畫的是一枝寫意菊花。這幅難得的珠聯璧合的佳作,今藏蘇州博物館。 從黃慎畫的題署看來,黃慎奉母到揚州,先住楊倬云刻竹草堂,楊星嶁的雙松堂,后移居廣儲門附近的美成草堂,在美成草堂作畫最多,大概直到他奉母還鄉前,沒有离開過這里。 這期間黃慎還到過淮安和南京。南京是他舊游之地,在那里作了不少畫,如《人物、山水、花卉畫冊》、《捧盂老人圖》等。也作了不少詩,《江南》六首中有“十年舒嘯謝公樓”、“十年客類打包僧”的句子,是這次重游勾起的回憶。 黃慎的母親在揚州住了八年,終因思鄉心切,要求回家。 “山人思母,則迎母來;山人之母思歸,則將母去”。雍正十三年(1735年)春天,黃慎攜家奉母歸閩,結束了他第一次在揚州12年的生活。 黃慎回到故鄉,一面侍奉老母,一面鬻畫為生,心里仍時時戀著揚州。他有《憶江都元夕》 松棚燈影斗嬋娟,從古揚州不夜天。 彩燕雙飛春几日,燭龍跳舞紀前年。 家山歸后無詩草,酒肆曾輸賣畫錢。 還憶喧闐追胜事,小東門外曲江邊。 揚州的元宵(自正月十三至十五),燈火通宵達旦,尤以小東門和曲江一帶最好,沿街搭起松棚,綴以流蘇,陳列各色燈彩以競奇,銀花火樹,歌吹拂天,觀燈者摩肩接踵,漏盡方歸。這种景象映襯出揚州當日的繁華和文化生活的盛況。正是這樣的社會環境,畫家才易為立足謀生。与家鄉相比,揚州畢竟有它的獨特之處。 黃慎怀念揚州,揚州舊友也難忘黃慎。乾隆五年(1740年)四月,鄭板橋在揚州枝上村,為黃慎的《梅花冢》冊頁補題了清初詩人吳嘉紀、李沂的吊史閣部(史可法)墓的詩。詩書寓深情,“八怪”的道藝之交,至今仍令人感佩不已。 “八口之家”,黃慎的生活擔子不輕,五六十歲的人了,仍要外出奔波作畫。為了能時時照顧垂暮的母親,他沒有遠去,常常輾轉于長汀、連城、永安、福州一帶,這段時間是他作畫最多的時期之一。 黃慎在家鄉的一個大動作,是傾其所有請求官府為他的母親建立節孝坊表(俗稱牌坊)。黃慎的母親年輕守寡,在极度貧困中,上敬翁姑,下育子女,并能教導儿子自立上進,确實表現了封建社會中一位窮苦婦女的不畏艱辛,吃苦耐勞,善良朴實的可貴品質。黃慎的為人為藝,和這位母親的影響難以分開。對這樣一位母親,在黃慎看來,不是一般孝順侍奉所能報答,必須建坊旌表,光耀當時,流芳后世。這個舉動對地方也是很風光的,當然被批准了。自己出資請表建坊,所費甚巨,賣畫所得几乎告罄。乾隆十年左右,黃慎母親去世,享年76歲。治喪營葬,又用去不少,黃慎真的傾其所有了。 此后黃慎繼續賣畫于南平、沙縣、建陽、崇安諸處。其間曾應巡台御史楊開鼎(玉坡)之約欲去台灣,途經長汀、龍岩、南安、泉州而至廈門,后來因故折回了。 乾隆十六年(1751年),65歲的黃慎又來到揚州。一別16年,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那么新鮮。他在《維揚怀古》中說: 水關鳧舫接,不到几回春。 為問新巢燕,今非舊主人。 紫簫歌白紵,花幰想芳塵。 惟見邗溝外,垂楊翠可親。 多年不到揚州,新巢燕已不識舊主人,然而邗溝外的垂楊還是那樣青翠可親,不變對故人的一片深情。揚州畢竟是親切的! 老朋友對黃慎的情誼一如既往,舊相識的刻竹草堂和雙松堂,仍然是黃慎的下榻之地。 鬻書賣畫之余,少不了詩酒唱和,舊雨新知,加上同鄉的邂逅相逢,頗不寂寞。乾隆十八年(1753年),盧見曾再任兩淮鹽運使。這位愛才好士的官吏十多年前曾任過兩淮鹽運使,因被鹽商誣告去官,乾隆五年九月貶戍塞外軍台三年。這次再任,心情很不一樣。盧折簡招黃慎宴飲,并出示被貶戍的《出塞圖》。黃慎對這位好接納四方文士、主持風雅的雅雨山人深表同情和欽佩,作有《盧雅雨鹺使簡招并示“出塞圖”》: 東閣重開客倚欄,醉中出示塞圖看。 玉關天迥駝峰聳,沙磧秋高馬骨寒。 經濟江淮新筦鑰,風流鄒魯舊衣冠。 只今重對揚州月,笑索梅花帶雪看。 “八怪”几乎個個与盧雅雨交好,這位“文章太守”對當時揚州的文化藝術确實起了扶持与推動作用。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二月初三,黃慎參加了鄭板橋發起的酒會,此外還有程綿庄,李御、王文治、于文浚、金兆燕、張賓鶴、朱文震共計九人。他們之中有畫家、有書法家、有詩人、有學者,皆一時名家。鄭板橋即席作九畹蘭以志其盛,顯示了一种活躍而和諧的文化气氛。 這中間,黃慎曾住淮陰,如皋等地訪友賣畫,為南通詩人、畫家丁有煜(個道人)作過工筆肖像并題句。有一則關于黃慎的傳說: (黃慎)赴友人飲,見其鄰腐肆之女而悅之,囊無資,不能致也。乃畫一仙女,張之裝裱之肆。鹽商以重值購之不可,問其所欲,則以實告。商因買腐肆女,易之。7 這應是指黃慎在揚州娶“小婦”(納妾)的事。從另一面看,也可見當時黃慎繪畫的為人所重和潤格之高。 黃慎畫名高,從他學畫的人也多。可以查考的有李喬、羅洵、巫遜玉、陳汝舟、伍君輔、劉非池、張試可等十余人。鎮江人來揚州賣唱的蔣璋(蔣侉子)也舉黃慎一派、假冒黃慎的偽作,不少是出于這些弟子之手。 在揚州一待又是六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71歲的黃慎在友人的勸說下,終于最后离開了揚州。回到家鄉后他仍离不開寫詩作畫,還到過永安、建宁、崇安及江西廣昌等地。年雖邁創作激情不減,晚年的作品愈顯得老辣而蒼勁。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他的詩作由宁化知縣陳鼎刪選并捐俸刊刻,這就是今天能看到的《蛟湖詩鈔》。 從羅聘怀念黃慎的“自從歸去武夷曲,日听仙樂尋古春”的詩句來看,黃慎晚年的心境是平靜歡娛的。他的卒年有多种說法,大概活了80多歲,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八月,葬于福建省宁化縣城北郊茶園背。 黃慎死了,黃慎的藝術常青。 鄭板橋說:“畫到神情飄沒處,更無真象有真魂。” 杜瑞聯說:“……其畫以蒼老生動為宗,略似八大山人,險辟遜之,遒勁則過之矣。” 錢湄壽說:“不以規矩非其病,不受束縛乃其性,迂倪無此豪,顛米無此勁,目之為怪大不敬。” 齊白石說:“余在黃鏡人家獲觀《黃癭瓢畫冊》,始知余畫猶過于形似,無超然之趣。決定從今大變。” 种种評述,說明了一個事實:黃慎的藝術活在今天,活在明天! -------- 注: 1王步青《題黃山人畫冊》。 2雷鋐《聞見偶記》。 3許齊卓《癭瓢山人小傳》。 4見揚州博物館藏《草書自作五律六首》卷子。 5見注4。 6翁方綱《复初齋詩集》卷五十二。 7見《雨窗消意錄》。 癭瓢山人者,閩汀之宁化人也。性穎慧,工繪事。自其少時,于山川、翎毛、人物,下筆便得造物意。已乃博觀名家筆法,師其匠巧。又复縱橫其間,踔厲排奡,不名一家,不拘一格。雖古之董、巨、徐、黃,不能遠過也。 予曩蒞綏陽,山人方饑,驅走四方。及山人返里居握手外,于筆墨間快領山人意趣,知山人挾持有過人者,非一切弄筆瀋墨之所可冀也。 山人嘗言:予自十四五歲時便學畫,而時時有鶻突于胸者。仰然思,恍然悟,慨然曰:予畫之不工,則以余不讀書之故。于是折節發憤,取毛詩、三禮、史漢、晉宋間文、杜韓五七言、及中晚李唐詩,熟讀精思,膏以繼晷。而又于昆虫、草木,四時推謝榮枯,歷代制度,衣冠禮器,細而至于夔夔蛇風,調調刁刁,罔不窮厥形狀,按其性情,豁然有得于心,應之于手,而后乃今始可以言畫矣。嗚呼,觀山人之畫,讀書格物之學,可以奮然而興矣。 予嘗拭棐几,淨端石,磨古墨,濡名筆,以待其至。至則解衣盤礡,譚玄道古,移日永夕,若忘其為欲畫也者。促之再三,急索酒,力固不胜酒,一甌輒醉。醉則興發,濡發舐筆,頃刻颯颯可了數十幅。舉其生平所得于書而靜觀于造物者,可歌可泣,可喜可愕,莫不一一從十指間出之。雖擔夫豎子持片紙,方逡巡不敢出袖間,亦欣然為之揮洒題署。當其意有不可,操縑帛鄭重請乞者,矯尾厲角,掉臂弗顧也。 顧山人漫不重惜其畫,而常自矜其字与詩。章草怀素,張之壁間,如龍蛇飛動。長篇短什每樂以示人,倉遽忙迫,牽人手,口喃喃,誦不休。或遺忘,則回首顧其徒曰:云何,云何?其磊落自喜如此。 山人心地清,天性篤,衣衫褊衽,一切利祿計較,問之茫如。而所得襪材貲,盡舉以奉其母。母節孝,為傾囊請于宮,建立坊表。妻与子或至無以糊其口。山人,孝子也。豈徒以畫師、詩人目之哉! 山人姓黃,名慎,字躬懋,改字恭壽。 合肥許齊卓撰。 《蛟湖詩鈔》卷首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