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當初為《愛爾那尼》出力作戰,后來又為《瑪麗恩·德·洛爾姆》繼續效忠的戰士中間,哀內斯德· 德·薩克斯-辜步是最熱烈的一員。他是美少年,無論到哪里,他英俊的相貌必定為人所注目。他母親是希腊人,合乎雕塑的古典式美人;他很象他母親,只多了撒克遜式的金黃色頭發和藍眼睛。他和母親住在巴黎,父親薩克斯-辜步公爵給他們母子一筆生活費; 他很少和人往還,几乎過著隱姓埋名的生活;然而在藝術活動上卻很積极,愛發議論。在《愛爾那尼》的演出中,他每晚回家,在牆上亂寫作者的名字。他常到鄉間圣母堂路;雨果遷到讓-古庸路之后,薩克斯-辜步不讓塞納河隔絕他和雨果的往還,也遷居到讓-古庸路。 一八三二年三月,大家几天沒有見到他,覺得奇怪,到他家去探望,原來他臥病在床。醫生說,他害的是肺炎,但是無妨,只要人們說服他母親按照醫方行事。 可怜的母親愛儿子愛到盲目地步。她認為醫生要把她儿子餓死,固執地叫他進食,以為如此可以增加病人的体力,不知卻增加了疾病的力量。雨果找她談一次,她允許尊重醫生的囑咐,而其實不然。 有一天夜里,雨果突然惊醒,發現床前跪著一個白色的魅影,一面哀號,一面扯他的手臂。 那是薩克斯-辜步的母親,她半身裸露,披著一頭散發,求雨果快去救她的儿子。 “赶快,只有你能救他!立刻就去,立刻就去!” 雨果起身, 但是,薩克斯-辜步母親身后跟著一個仆婦,她告訴雨果:——薩克斯-辜步已經死了。 在死者的房間里發生了慘絕的景象。可怜的母親在世上只有這孩子是她唯一的親人,她不信儿子已經死掉,硬說他只不過身上有些涼,爬上床,抱住他,給他和暖,發狂似的吻著象石板一樣冰涼的臉頰。忽然,她覺得一切已經絕望,站起身,神色如狂,慘聲叫道:“他死了。” 雨果伴著死者的遺体和他母親熬過一夜。找來的醫生,听說病人突然身死,深為吃惊。盤問的結果,知道當天晚上,病人又吃了一頓東西。 為了使母親保留一點儿子的遺物,雨果把路易· 貝隆射找來,叫他畫了死者的遺容。死者的喪葬等事也全由雨果料理,死者的父親償還了一切費用。 “先生: 你的來信給我帶來了噩耗。我不能信這是真事,變故的不幸和突兀令我十分傷心。來信中敘述我親愛而优良的哀內斯德臨終的情景也使我十分悲傷。我此刻太激動,不能表達心頭的情緒。 命運使他處在一种非正式的地位。他离開了我,使我不能朝夕表示我對他的關愛。我一直關怀著他的生活,來信所述他臨終的情景證明他沒有忘掉我。 來信談到他的遺容,和為他建立的紀念碑,請你把這遺容和紀念碑的圖樣,連同一切費用清單寄給我。你所墊付的兩千法郎即此奉還。 你為我親愛的哀內斯德的患病,盡了友誼的關切,又為他不幸的母親給了許多照料,請你接受我懇切的感謝。 怀著深厚的敬意,敬致—— 男爵先生 哀內斯德·德·薩克斯-辜步” 很長時間,維克多·雨果不能忘卻突如其來的死亡和哀痛絕望的母親所留的印象。到了夜里,他不能獨自坐在家里,需要起身活動行走。 這年年初情景异常凄慘。人們已經預知霍亂要來。到時果然來了。人們一天天听著它蔓延的消息;預計春天要傳到法國。它果然按時而至。它在巴黎造成的第二個犧牲者是讓-古庸路的一個門房。 第二天已有二十多人受了傳染;第三天,人數就要以百計了。 疫病最猖獗的時期,雨果的儿子小查理被人從學校里送回家,臉色蒼白,病了。他一連嘔吐几次,護送的仆婦說,他在學校喝涼水,現在有人在送水的水桶里放了毒藥,所以孩子中了毒……這是人民對于新疫病的解釋。雨果家的常年醫生路易說,這只是吃了東西不消化的原故,答允回頭再來看他。孩子躺在床上,病勢略減,大家安了心,讓他睡一會。忽然听見飯廳里有聲音,跑去一看,只見孩子爬在水龍頭下面,自己開了水龍頭,在大口喝水。人們想把他抱走,他不肯走,說:“我要喝水,讓我喝水。”正在這時,醫生路易回來了說:“這是霍亂” 不多一會,孩子身体已經僵硬、發涼,象死尸一樣,眼珠陷進眼眶,兩頰陷落、發青,手指發黑,螺子癟下去。醫生的醫方指示:在別的治療之外,需要用法蘭絨烘熱蘸火酒不停地摩擦病人的身体。父親親自擔負起這項工作,一整夜,他往來于病榻和火爐之間,把法蘭絨絨熱,然后用力摩擦孩子的皮膚。孩子還不停地嘔吐,要水喝。孩子妖嫩的肌肉脫了皮,流著血,他也不大覺得前,只說一次:“別這么碰我,我痛。”他不停口地叫:“我口渴。”他的皮膚雖出血,但仍舊是涼的。 到第二天清早,体溫和感覺才恢复過來,臉上有了血色。三天之后,孩子病愈,一家歡欣。查理可以自豪,他第二次作了執拗的父親的孩子。 在這一時期,雨果家來了一位年輕客人,他講話帶南方口音,長著黑頭發,黑胡子,臉色深紅,張著兩只聰明的眼睛。客人告訴雨果說: 他名叫格拉尼埃·德·卡沙涅克,圖盧茲人,他在本鄉受過高等教育,并且在大學里當一名文學教師。 他每星期上兩次課, 又創辦了一种自由色彩的報紙,名叫《愛國者》。他工作得很好,忽然有一天接到一封信,信尾署名維克多·雨果。信上感謝他在講課中提到《巴黎圣母院》和《愛爾那尼》,并且贊揚他有能文善談的雙重才華。來信使他詫异的地方是,請他把复信,不是寄給維克多·雨果本人,而是寄到他的一個朋友家中,并附有這朋友的住址。不管怎樣,能和自己可欽佩的人通訊總是高興的,從此書信往來,日益頻繁。巴黎來信時常提到對一個有才學的人埋沒在外省表示惋惜;勸他早日离開圖盧茲,到巴黎來。但是他說,他在圖盧茲有一個講座,一個報館,而在巴黎則一無所有。來信說,他的講座和報館可以放棄,因為人們已經給他在司法部謀得一個秘書職位,年俸五千五百法郎。他很慎重,在未得委任狀以前,還不肯放棄原來的位置。委任狀果然寄來了,上面有司法部的鈐記,一應手續完備無缺。于是,他辭去教職,出賣報館,赶到真正名人學士聚匯之所。一下車,他一徑跑到司法部,但是司法部說沒有這回事,結果他承認,是受了別人長期的捉弄。 雨果讀過《愛國者》的文章,覺得頗有可取,不愿意他自己的名字被人利用,陷害一個有才學的人,寫了一封信給貝爾當先生。《評論報》有一個編輯蒲格內受任為駐外使館館員,卡沙涅克接替了他的編輯職務。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