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一章 風云突變


  冷戰熱點在朝鮮,出兵干涉敗大田;
  急調援兵穩陣腳,只把釜山當巴丹。

  話說麥克阿瑟在日本掀起"清共"運動之際,突然与之隔海相望的朝鮮半島點燃了冷戰的干柴,成為世人注目及東西方斗爭的焦點。

  朝鮮原是個統一的國家,1905年日俄戰爭后淪為日本的保護國,1910年被日本正式吞并。直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苦難深重的朝鮮人民才從日本的奴役下解放出來。但不幸的是,這個半島隨即又被人為地分成南北兩個部分,以北緯38度為界分別由美軍和蘇軍進駐,接受日軍投降。然而,就是這條最初并不引人注意的臨時划定的受降線,后來卻不知不覺地變成了南北朝鮮的政治分界線,多少悲壯的戰爭場面和尖銳的政治斗爭都是圍繞著這條線展開的。

  關于朝鮮的獨立問題,早在大戰期間的開羅會議和波茨坦會議上,各大國即給予了保證。在戰后1945年12月召開的莫斯科外長會議上,蘇、美、英三國再次确定了使朝鮮獨立的方針,并提出建立統一的朝鮮臨時民主政府。但隨著冷戰時期的到來,美蘇之間在朝鮮問題上嚴重對立,致使朝鮮的獨立一拖再拖,始終未能如愿以償。在這种情況下,美國于1948年5月在南朝鮮導演了一出單獨選舉,組成國民議會。8月15日,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正式宣告成立。北朝鮮針鋒相對,于8月25日選舉成立最高人民會議,9月9日組成以金日成為首相的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這樣,朝鮮以分裂為代价終于獲得了獨立。就是說,朝鮮雖作為一個民族獲得了獨立,但其國土卻分裂了。不久,美蘇軍隊先后撤出朝鮮半島,但均留下下一批軍事顧問人員幫助組建軍隊。

  南北朝鮮政權分別成立后,雙方都宣稱對整個朝鮮擁有統轄權,都在進行統一的准備。北朝鮮曾主張在沒有任何外國干涉的條件下舉行全朝鮮普選,實現自主和平統一。南朝鮮則堅持"北進統一"的政策,并積极擴充軍備,加緊戰爭准備。至1949年8月,南朝鮮軍總兵力已達8個師共9.8万人,擁有裝甲車27輛、火炮89門、飛机32架。面對南朝鮮的武力威脅,北朝鮮也做了相應的准備,決心針鋒相對,必要時以民族解放戰爭完成祖國統一。至戰爭爆發前,朝鮮人民軍發展到10個師共13.5万人,擁有坦克150輛、火炮600門 、飛机180架。兩相對比,优勢顯然在北朝鮮一方。南朝鮮自知力量不足,曾指望美國給予更多的軍援,特別是大口徑火炮、坦克和飛机等進攻性武器。但由于美國政府當時正忙于歐洲的防務,無暇他顧,而且認為朝鮮的戰略价值不大,不想過多地卷入朝鮮事務,因此對擴充南朝鮮的軍力不很積极。麥克阿瑟在韓國成立前曾負責那里的一切事務,但由于當時南朝鮮處于被占領狀態,因此他對武裝南朝鮮人也不甚熱心。韓國成立后,他在那里的任務只限于向駐韓美軍提供補給和在出現緊急情況時撤出美國僑民。

  從1950年初起,朝鮮南北雙方在三八線上不斷發生武裝沖突,局勢日趨惡化,戰爭一触即發。直到這時,美國政府開始認識到朝鮮形勢的嚴重性,轉而積极扶植南朝鮮的軍事力量,于1月26日同南朝鮮簽訂了《美韓聯防互助協定》。但由于國會從中作梗,政府的這一政策未能得到有效執行。盡管援韓計划受到阻撓,但杜魯門政府不放棄南朝鮮的方針已定。6月18日,美國國務卿顧問杜勒斯前往南朝鮮視察三八線。第二天,他在南朝鮮國會發表演說,聲稱:"美國將在物質上和道義上援助韓國……只要你們在人類自由這一偉大歷程中繼續發揮出色的作用,那么,你們決不會是孤立的。"在北朝鮮和蘇聯看來,杜勒斯的漢城之行目的在給南朝鮮撐腰打气,鼓動南朝鮮開戰。因為就在杜勒斯發表上述演說的同一天,朝鮮北方向南方提出為實現和平統一而派遣協議團的建議,但南方未予理睬。也是在19日這一天,美國國防部長路易斯·約翰遜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奧馬爾·布萊德雷赴東京与麥克阿瑟會晤。21日,杜勒斯也從漢城來到東京,他告訴麥克阿瑟,南朝鮮軍隊已做好對付來自北方威脅的充分准備。

  6月25日凌晨,又是一個星期天,朝鮮北南雙方終于爆發全面內戰。朝鮮人民軍以破竹之勢向南方挺進,開始了祖國統一戰爭。几個小時后,當麥克阿瑟在東京得知這一消息時,心中立刻產生了類似珍珠港事件發生后那种"离奇的惡夢似的感覺"。但他很快便鎮定下來。他不相信北朝鮮軍有當年日軍那樣的戰斗力,能輕而易舉地拿下南朝鮮。美軍駐南朝鮮軍事顧問團團長威廉·羅伯茨將軍不是說"韓國軍隊是世界上第一流的軍隊"、"攻雖不足,但守則有余"嗎?因此,他相信南朝鮮軍"能夠振作起來并堅持下去"。當時,他的反應給人的印象是并不"十分在意",只是下令海空軍准備撤出美國僑民和向南朝鮮軍提供彈藥補給。正在日本訪問的杜勒斯卻不像麥克阿瑟那樣沉得住气,他立即致電艾奇遜:"如果南朝鮮人本身無力阻止或擊退這次進攻,相信應動用美國軍隊,即使這會招致俄國人反擊的危險。"

  美國政府迅速作出了反應,于華盛頓時間25日下午操縱聯合國安理會(蘇聯代表已于1月退出,后于8月1日返回)通過決議,指責"北朝鮮軍隊對南朝鮮發動的武裝進攻",构成了"對和平的破坏",要求交戰雙方立即停火,同時要求所有成員國對執行這一決議"提供一切援助"。26日,杜魯門召開國家安全會議,作出下述決定:一、命令麥克阿瑟使用一切必要的飛机和艦只撤出在南朝鮮的美國人,并可擊退妨礙撤离行動的北朝鮮軍隊;二、為保住金浦和漢城,繼續向南朝鮮運送彈藥;三、向南朝鮮派出調查團,以了解事態的發展及南朝鮮所需要的援助;四、在台灣海峽部署第7艦隊,以防止中共進攻台灣或台灣反攻大陸。上述決定被立即作為第l號指令傳給麥克阿瑟。

  第二天,美國再次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關于不得授權聯合國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內部事務的原則,要求其成員國向南朝鮮提供一切必要的援助以"擊退武裝進攻","恢复國際和平与安全"。隨后,杜魯門發表聲明,宣布美國參戰,并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下達了第2號指令:"為了直接支援韓國軍隊,要以遠東海、空軍攻擊侵入三八線以南的北朝鮮軍隊。此項行動的目的在于,把北朝鮮軍隊從韓國赶出去。"

  美國之所以如此迅速地對朝鮮內戰作出干涉的決定,是它戰后推行冷戰政策及年初調整遠東戰略的必然結果。杜魯門曾公開聲稱,他之所以決定介入這場沖突,并不單單為了一個小小的韓國,而是要借此遏制共產主義勢力。美國學者拉塞爾·韋格利指出:"在共產党和非共產党世界之間的邊界上,几乎不可能選到另一個這樣好的地方來作為用美國的軍事資源挫敗共產党的軍事冒險的戰場了。朝鮮是一個半島,該半島在對馬海峽的最窄處离日本才100多英里。因此,朝鮮處在美國本土之外最為集中的美國部隊(即麥克阿瑟將軍在日本的占領軍4個師)易于抵達的范圍之內,而且也在美國海軍易于抵達的范圍之內。"

  在東京,麥克阿瑟此時也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因此在接到華盛頓的指令后,立即下令海空軍出動,并在南朝鮮設立了一個由約翰·查奇領導的前進指揮所,負責指揮駐韓美軍顧問團及對南朝鮮軍進行支援。6月28日,朝鮮人民軍攻占漢城,查奇請求投入美軍地面部隊。為此,麥克阿瑟于次日親赴前線視察,以判定是否有必要投入地面部隊。那一天,天上下著雨,飛机不宜起飛,但麥克阿瑟不顧勸告,堅持登上他那架"巴丹"號C一54運輸机,命令駕駛員強行起飛。隨麥克阿瑟一同前往的有他的現任參謀長愛德華·阿爾蒙少將和空軍司令喬治·斯特拉特邁耶中將等15人。在飛机上,麥克阿瑟點燃了他那只久已不用的玉米芯煙斗,以使自己平靜下來。一位隨行人員說:"將軍,有好几年沒見你抽這只煙斗了。"他回答說:"在東京我不敢抽這只煙斗,他們會以為我是個鄉巴佬。"

  "巴丹"號于上午11點多鐘在漢城以南20英里的水原机場降落后,麥克阿瑟一行來到設在一所小學校的美軍前進指揮所。在那里,他同李承晚總統和美國駐韓大使穆西奧見了面,并听取了美軍顧問的匯報。隨后,他對在場的人說:"讓我們到前沿去看看部隊。判斷戰爭實況的唯一方法,就是現場看看他們怎樣作戰。"他們分乘三輛吉普車迎著紛紛南逃的難民和潰退的南朝鮮軍,向北面的漢江方向駛去。

  來到漢江岸邊,麥克阿瑟登上永登浦東面的一座小山,從那里可以看見已經陷落的漢城和正在進行的爭奪漢江橋的戰斗,那戰斗顯然已接近尾聲了。他在那里呆了有一個小時,親眼看到南朝鮮軍如何潰不成軍,從而得出這樣的結論:"漢江沿岸的情景足以使我确信南朝鮮的防衛力量已經耗盡……南朝鮮人即使獲得空軍和海軍的支援,也不可能阻止敵人向南直沖的迅猛攻勢。只有立即把我們的地面部隊投入戰斗,或許可以擋住他們。"下午4點,"巴丹"號返回日本。

  30日,華盛頓向麥克阿瑟發來第3號指令:可以向南朝鮮投入有限的地面作戰和勤務部隊,任務是确保通信聯絡暢通、守住釜山港及机場;可以用海空軍攻擊北朝鮮,但切勿接近中國和蘇聯邊境。這項指令意味著戰爭將擴大到北朝鮮,并將面臨中、蘇介入的危險。但麥克阿瑟認為這還不夠,地面部隊不應只去保衛朝鮮半島東南部,而應馬上直接投入前線的戰斗,阻滯人民軍的進攻。因此,他立即打電報給陸軍參謀長柯林斯,報告了他的視察結論:"守住目前戰線并能在日后奪回失地的唯一保證,就是向朝鮮戰場投入美國地面戰斗部隊…我建議立即派美國一個團的戰斗隊增援上述至關重要的地區,如有可能,從駐日部隊中抽調兩個師的兵力,以便盡早發動反攻。"他最后強調,如不使用陸軍同海空軍聯合作戰,就只能白白送命、耗費金錢、喪失威信,并遭致徹底毀滅。因此,他要求華盛頓必須當机立斷。當時,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對是否投入地面部隊作戰仍持謹慎態度,但杜魯門和國務院態度堅決,立即批准了向朝鮮戰場派進一個團戰斗隊的建議。顯然,在華盛頓對是否派地面部隊這個問題上舉棋不定的時候,是麥克阿瑟使天平偏向了杜魯門一邊。几個小時后,杜魯門召開國家安全會議,又批准了麥克阿瑟提出的從駐日部隊中抽調兩個師兵力投入朝鮮戰場的請求,并決定對北朝鮮進行海上封鎖。

  當時,駐扎在日本的美軍有近ll万人,其中大部分在第8集團軍編成之內。該集團軍下轄第1騎兵師、第7、第24和第25師,以及7個防空營,司令為曾在喬治·巴頓手下任軍長的沃爾頓·沃克中將。麥克阿瑟在獲准投入地面部隊后,立即命令威廉·迪安少將指揮的第24師首先出動,并指示他應盡可能向前接敵,遲滯人民軍的進攻,以便爭取時間,建立用以發動反攻的基礎。迪安接令后,于7月1日派出第一支部隊(史密斯支隊)。這支部隊被空運到釜山,然后乘火車前往大田。

  此時,朝鮮人民軍已渡過漢江,正向水原方向挺進。7月2-3日,迪安率第24師主力赶到南朝鮮,并擔任所有地面部隊的指揮官。7月5日,人民軍開始向已進至烏山地域的史密斯支隊發起攻擊,迅速突破其陣地,使其潰不成軍、倉皇南逃。美軍之初戰失利,使麥克阿瑟不得不重新評估人民軍的戰斗力,并向華盛頓請求增援,說他面對的是一支在第一流指揮官指揮下的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現代化軍隊。他還簡要闡述了他的戰略設想:"充分利用我們對空中和海上的控制,同時運用兩栖戰術,從后面打擊敵人的大部分地面部隊。"為實現上述設想,他要求得到4-5個滿員步兵師、1個空降團、3個中型坦克營及炮兵和后勤部隊。對麥克阿瑟的這一請求,華盛頓方面未予答复,而是于7月8日送給他一個"聯合國軍"總司令的頭銜(7月7日,美國第三次操縱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組建"聯合國軍"的決議)。

  与此同時,朝鮮人民軍發起大田戰役,直逼錦江。7月9日,麥克阿瑟再次請求增援。這次華盛頓有了答复,但以沒有那么多可調的兵力,以及必須維持其他地區特別是歐洲的軍事地位等原因為由,基本回絕了他的請求,只同意增派第2步兵師、第1陸戰旅和3個坦克營。當時,華盛頓有不少人怀疑朝鮮戰爭很可能是蘇聯聲東擊西的一招,旨在把美軍吸引到朝鮮,從而使美國在歐洲的力量空虛,然后乘虛而入。在麥克阿瑟看來,美國的這一戰略是重复那個陳舊而錯誤的"先歐后亞"原則,它意味著巴丹的悲劇又可能重演。

  7月中旬,麥克阿瑟把美軍第25師和第1騎兵師也相繼調往朝鮮前線,并令沃克將軍行使對第8集團軍和南朝鮮軍的指揮權。7月20日,朝鮮人民軍攻克大田,重創美軍第24師(師長迪安在与部隊失去聯系一個月后被俘),隨后進逼洛東江。在這种情況下,沃克將軍于7月26日下達了向洛東江一線撤退的預先號令,并請求總部允許他將其司令部從大丘轉移到釜山。阿爾蒙德參謀長意識到此舉關系重大,將對前線官兵的士气產生嚴重影響。因此,他把沃克的請求報告了麥克阿瑟,并建議立即前往朝鮮,看看究竟能不能堅持住。麥克阿瑟接受了他的建議。

  第二天上午,他們兩人前往大丘。在与沃克的會談中,麥克阿瑟并未提司令部是否后移的事,而只是強調第8集團軍确保目前戰線的必要性,叫沃克立即停止撤退。隨后,他對司令部的參謀們訓話說:"要确保朝鮮,不能出現朝鮮的敦刻爾克!"沃克在得到這一精神后,于29日向部隊訓話:"決不能再后撤了!……我們必須戰斗到底!當俘虜,毋宁死!"然而,盡管他發布了這道死命令,他的部隊還是在紛紛敗退,迫使他于8月1日正式下達了向洛東江總退卻的命令。同一天,《紐約時報》以"朝鮮的危机"為題,向美國讀者作了如下報道:"朝鮮的戰局已接近慘敗。以往我軍為了贏得時間放棄了一些土地,但如今已經沒有土地可放棄了。"言外之意,再退就要退到海里去了。但就在這時,麥克阿瑟所要求的援兵陸續在釜山登陸,從而使撤退中的美韓軍隊穩住了陣腳,阻擋住了人民軍的推進,并建立了以釜山為軸心、方圓l万平方公里的環形防御圈,其防守兵力達14万余人,為人民軍的兩倍。但美韓軍隊此時受初期失利的影響,惊魂未定,因此在戰略上仍取守勢,忙于构筑陣地,應付人民軍不斷發動的攻勢。

  對麥克阿瑟在戰爭初期的戰略指導,曾有人提出非議,認為他把部隊小股分批地逐次投入戰斗,是危險而無效的作戰方式,致使強大的人民軍像獵取兔子一樣,輕而易舉地一口口吃掉了許多小股部隊,造成重大傷亡而又毫無成效。對此,麥克阿瑟辯解說:"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美國部隊從日本運來,然后把他們分批投入戰斗,這個孤注一擲的決定,卻是挽救危局的唯一希望……通過這种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方法,我即能在釜山集結一支軍隊,使那里成為日后反攻的一個基地。"實際上,面對當時十分危急的形勢,麥克阿瑟也只能這么做。他手中可調用的兵力很少,增援的兵力又不能很快到達,而人民軍進展神速,若等他集結起大部隊再投入戰斗,那時南朝鮮恐怕已經不存在了。

  在此期間,美國當局對台灣的命運憂心忡忡,擔心中共可能進攻台灣,從而嚴重削弱美國在遠東的戰略地位。杜魯門一改他在1月5日聲明中所持的不干涉中國收复台灣的立場,于6月27日在宣布將第7艦隊部署在台灣海峽的同時,競厚著臉皮公然提出台灣地位未定的謬論,推行所謂"台灣中立化"政策。但杜魯門的此項政策仍滿足不了反華反共勢力的胃口。國會中有些人特別是共和党人攻擊政府"束縛"蔣介石的手腳,不讓他去"光复大陸",消滅共產党軍隊,重新奪回中國。麥克阿瑟也認為該政策"實際上保護了中國大陸,使之免遭蔣介石50万軍隊的攻擊"。參謀長聯席會議則擔心僅靠第7艦隊和蔣介石的現有實力能否保衛台灣。他們于7月27日向杜魯門提出一系列激進的建議:立即給蔣介石提供作戰物資和補給品;向台灣派出軍事調查團;允許國民党空軍對大陸實施空襲和布雷;增派美國軍隊去台灣。對軍方的這些建議,杜魯門沒有完全采納,只同意立即向蔣介石提供大規模軍事援助和向台灣派駐軍事調查團,允許國民党飛机對大陸實施不間斷的偵察,但不能進行空襲。

  麥克阿瑟在得知上述決定后,以為政府已放棄了"台灣中立化"政策,因此覺得有必要親自去趟台灣,給蔣介石撐腰打气。在經過參謀長聯席會議(未通報社魯門和艾奇遜)同意后,他于7月31日率一個由16人組成的盟軍總部代表團前往台灣。由于天气惡劣,麥克阿瑟一行比預定時間晚到了一個半小時。在台北机場,他受到國家元首般的迎接,蔣介石親自在那里恭候。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与蔣介石會晤。他同蔣進行了兩天的會談,討論了美軍与國民党軍的合作安排,在設立美"駐台軍事聯絡組"及台灣軍隊划歸他統一指揮等問題上取得一致意見。在會談中,蔣還主動提出要派軍隊赴朝參加"聯合國軍",但麥克阿瑟考慮到華盛頓方面認為在這個時候采取這樣的行動會嚴重危害台灣的防務,因此未置可否。

  麥克阿瑟對台灣的訪問,立即引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杜魯門和艾奇遜"大為吃惊地從8月1日的新聞報道中看到麥克阿瑟將軍到了台灣,吻了蔣夫人的手,并同他丈夫舉行了會談"。在台灣,蔣介石則利用麥克阿瑟的訪問大造輿論,宣稱:"由于我們能再次同老戰友密切合作,胜利就有了保證。"這給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美國已經同蔣介石結成或即將結成密切的反共同盟;美國甚至要把台灣武裝起來反攻大陸。杜魯門寫道:"這一切意味著,麥克阿瑟擯棄了我的使台灣中立化的政策,而熱衷于一項更具冒險性的政策。"麥克阿瑟說他 對"美國國內某些集團"對他的台灣之行進行攻擊,"多少感到吃惊",并把這些攻擊看作是"不負責任的諷刺和謾罵",明顯怀有惡意。他覺得有必要"糾正"這些"錯誤言論",因此 發表聲明說:

  這次訪問所涉及的只是軍事方面的問題,而且只限于如總統所指示的防止台灣被軍事進犯的問題,而執行這個指示是我的責任。它与政治事務無關……那些過去一直鼓吹在太平洋地區推行失敗主義和綏靖政策的人向公眾惡意歪曲了這次訪問。我希望美國人民不要被那些狡猾的暗示、輕率的推測和無恥的謊言引入歧途。這一切只是那些隱姓埋名之人的慣用伎倆,由那些遠离實際情況万里之外的人從國內和國外居心險惡地傳播給公眾。這一切即使不是別有用心,也勢必在此世界面臨嚴重危机之時引起分裂,從而破坏了人們對美國目標、美國制度和美國代表的信任。

  麥克阿瑟的這項聲明無异于火上澆油,向政府挑戰,令杜魯門大為光火。他本來就對麥克阿瑟沒有好感,知道他是個刺頭。早在1945年6月,他就感到,戰后美國的一大問題是"對那位趾高气揚、權勢很大的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先生究竟該怎么辦"。"我們居然不得不派這种自命不凡的老頑固出任要職,真是令人遺憾透頂。我真不明白,羅斯福當年為什么不把溫賴特調出來,而讓麥克阿瑟為國捐軀。"現在,他完全有理由撤麥克阿瑟的職,但他努力克制住了這种想法,因為麥克阿瑟的威信太高了,撤了他會帶來很多麻煩。為了讓麥克阿瑟能夠全面理解美國的對台政策,他派助手艾夫里爾·哈里曼于8月4日赴東京作詳細的解釋。同時,他還命令國防部長約翰遜向麥克阿瑟發去一份措詞強硬的電報,說明"為了國家的最大利益,決不允許美軍采取可能触發全面戰爭的任何行動"。

  哈里曼在東京向麥克阿瑟詳細解釋了美國的政策。麥克阿瑟從這些解釋中得出的印象是:美國在遠東沒有固定而全面的政策;外國特別是英國對華盛頓的影響十分強烈;美國并不明顯地要向共產党采取攻勢,而是滿足于試圖阻止他們的行動;一旦台灣受到攻擊,美國會去保衛它;杜魯門對蔣介石怀有一种強烈的敵意,任何對蔣介石表示好感的人都可能引起總統的不悅。上述印象使麥克阿瑟產生了"一种憂慮和不安的感覺,即華盛頓的上層人士對遠東的形勢了解得很少,而且錯誤地降低了它的重要性"。他向哈里曼發誓說,如果赤色中國進攻台灣,他將火速赶去負責指揮,"使他們遭受慘敗,從而使這場戰斗成為世界上決定性的戰斗之一。這將是他們的一場大災難,它將震撼亞洲,可能還會擊退共產主義浪潮……我每天晚上都祈禱赤色中國能這樣做,我常常是跪下來在那里祈禱。"哈里曼知道他并未能完全說服麥克阿瑟,因此他向杜魯門報告說:"我并不認為我們在應以何种方式處理台灣和大元帥(指蔣介石)的問題上取得了完全一致的意見。他接受了總統的立場,并答應照此行事,但并不完全心悅誠服。"對此,杜魯門很不放心,于8月13日又指示參謀長聯席會議向麥克阿瑟發出一項指令:未經參謀長聯席會議同意,無論如何不得在台灣駐扎任何美軍。
  杜魯門滿以為費了這樣大的勁,事情總該了結了。但沒出半個月,麥克阿瑟又給他捅了婁子。8月17日,麥克阿瑟接到"海外作戰老兵協會"的邀請,要他出席即將舉行的第51屆年會并發表講話。他沒有接受邀請,但他向大會發去了一封供宣讀的信,其中談到台灣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及其与美國的關系:

  台灣若落在一個敵對國家手中,就好比成了一艘位置理想、可以實施進攻戰略的不沉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支援艦,与此同時,它還可以挫敗沖繩和菲律賓友軍的防御或反攻作戰行動……

  那些鼓吹太平洋綏靖政策和失敗主義的人提出的乏味的論點是,如果我們去保衛台灣,我們就會失去亞洲大陸。沒有比這种一錢不值的說教更荒誕不經的了。說這些話的人不了解東方。'他們不理解東方人的心理狀態是尊重和服從富有進取心的、堅定而有力的領導,而最痛恨那些膽小怕事和优柔寡斷的領導人。

  杜魯門在大會召開的前兩天通過新聞媒体看到了這封信。他大為吃惊和惱怒,認為麥克阿瑟要另搞一套,"實行一項軍事侵略政策"。他寫道:"信件的整個大意是批評他最近剛剛向哈里曼表示要執行的那個政策。我毫不怀疑,全世界讀到這封信都會這樣理解,而這封信的本意也一定是這樣的。"杜魯門再一次考慮是否應解除麥克阿瑟"聯合國軍"總司令的職務,把朝鮮和台灣從他的職權范圍內解脫出來,而讓他只負責對日占領。但經過仔細斟酌后,他還是決定不走這一步,因為"這樣做很難避免出現降級,而我也無意傷害麥克阿瑟將軍本人"。他把他的閣僚們召集來開會,當与會者走進他的辦公室時,發現他臉色鐵青,嘴唇發白,連招呼也不打。杜魯門對他們說,要讓全世界知道,麥克阿瑟在信中所闡明的并不是官方的政策。會議最后決定,命令麥克阿瑟正式收回那封信,由國防部長約翰遜通知他。但由于約翰遜在台灣問題上所持的觀點和麥克阿瑟相近,因此辦起來很不情愿,拖了差不多一天還未通知麥克阿瑟。最后,杜魯門不得不親自打電話催約翰遜,并口述了命令內容:"美國總統指示你收回給海外作戰老兵大會的信,因為信中關于台灣問題的一些提法与美國的政策和在聯合國的立場是相對立的。"

  麥克阿瑟接到這一命令后"感到极為惊訝",他不認為那封信与總統的對台政策有什么對立之處。因此他回電抗議道,他的信"是极慎重地擬寫的",找不到任何不支持總統政策的詞句。他還辯解說:"這些觀點純粹是我個人的,而且在此之
  前,這個題目已在國內外官方和私下的各界人士中自由討論過。"但杜魯門毫不讓步,他只得正式收回了那封信。然而此時,世界各大通訊社早已把信的內容傳送出去了,其影響已經無法挽回。

  經過這場轟動一時的差一點讓麥克阿瑟丟了官的"台灣事件",杜、麥之間出現了不可彌補的裂痕。但麥克阿瑟至死也不認為他在這件事上有錯,而把它看作是有人故意拆他的台,這些人蒙蔽了對亞洲一無所知的杜魯門。說杜魯門對亞洲無知,這實在是小看了他。作為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他比麥克阿瑟要看得遠。他清楚,鼓動蔣介石去反攻大陸,那無异于讓他去自殺,不但反攻不成,反而會招致台灣自身落入大陸手中,并且引來中共介入朝鮮戰爭的危險,最后只能落得個雞飛蛋打的下場。為防止這种情況發生,最好的防護辦法是使台灣"中立化",讓大陸沒有借口進攻台灣。可以說,杜魯門的所謂"台灣中立化"政策實際上是最早企圖制造"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政策,這從他8月25日致聯合國秘書長賴伊的信(24日周恩來總理致電賴伊,就美國侵略中國領土台灣提出控訴案)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那封信中,杜魯門不承認美國侵略了中國領土,厚顏無恥地提出台灣的"現實地位是,它是由于盟軍在太平洋地區的胜利而取自日本的領土","在沒有采取國際行動來決定它的前途之前,它的法定地位尚不能确定。中國政府受盟國委托,接受該島日軍的投降。這就是中國人之所以現在在那里的原因。"這真是天大的笑話和謊言。作為一代武夫的麥克阿瑟當然理解不了杜魯門的政治伎倆和險惡用心,還以為他丟下台灣不管呢!他還天真地引用開羅會議精神來批駁杜魯門的上述論點,說它"完全是不正确的",而只有《開羅宣言》才是台灣戰后歸還給中國的理由,現在沒有必要再來解決台灣的歸屬問題了。這正是:老杜說謊臉不紅,實比老麥還反動。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