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三章 北犯南逃


  春風得意馬蹄疾,夢想回家過除夕;
  半路殺出志愿軍,馬失前蹄怨人騎。

  話說"聯合國軍"和韓國軍突破三八線后,進展神速。在東線,1950年10月10日,韓國第1軍團占領元山,17日占領咸興。但麥克阿瑟仍堅持讓阿爾蒙德的第10軍按原計划在元山登陸。此舉在許多人看來是毫無意義的"馬后炮",且造成部隊調動、后勤補給等方面的混亂,也貽誤了利用第10軍的余威,就近乘胜北進的戰机。由于元山港布滿水雷,需夠的時間排除,致使原定的登陸時間不得不從20日推遲到26日,而且把第7師的登陸地點改在元山以北150英里的利原。在西線,美第l軍從10月9日起沿金川、沙里院向北推進,于10月19日攻占平壤。同一天,得意忘形的麥克阿瑟把原來所定的"聯合國軍"停止作戰的安州、宁遠、興南一線向北推進了30一160公里,大体位于鴨綠江以南60公里与之相平行的宣川至城津(金策)一線。美第1軍隨即向新的"麥克阿瑟線"挺進。

  10月20日,麥克阿瑟為"切斷北朝鮮政府首腦和北朝鮮軍隊主力的退路",命令新近赶到的第11空降師第187團在平壤以北約40公里的肅川和順川地區實施空降。他像1943年進攻萊城時在納德扎布一樣,在遠東空軍司令斯特拉特邁耶和惠特尼等人的陪同下,乘坐飛机在空降地域上空巡視,隨后降落在平壤机場。他一走下飛机,就神气活現地向在場的人喊道:"有什么大人物來歡迎我嗎?金某人在哪儿?"接著,他得意地對記者們說:"我們出其不意地實施了空降作戰。估計北朝鮮軍隊全部兵力的大約一半即3万人,已被包圍在平壤的第1騎兵師、南朝鮮第1師等地面部隊和第187空降團之間了。敵人只有全部毀滅或投降,別無選擇。這次行動,堪稱為高超的藝術,敵人已陷入圈套了。"在麥克阿瑟看來,平壤的陷落即"象征著北朝鮮的徹底失敗",一切有組織的抵抗已全部停止,"剩下的只是一些游擊戰了"。但事實上,麥克阿瑟在說這番大話的時候,人民軍主力早已后撤到清川江以北,而朝鮮政府也早在10月12日即已撤到北面的江界。可以說,這次空降什么目的也未達到。21日,麥克阿瑟在返回東京前,在乎壤机場檢閱了首先攻入平壤的第5騎兵團F連。他站在200名疲憊不堪、胡須叢生的官兵們面前,致了簡短的賀詞,然后下令道:"96天前和該連一起登陸朝鮮的,請向前一步走!"結果,走到前面來的只有5個人,而且其中3人的頭上和四肢還纏著繃帶。

  此時的麥克阿瑟,以為戰爭的胜利已成定局,因此在他返回日本后,便忙著進行結束戰爭的准備。他對記者們說,戰爭已經基本結束,只剩下掃蕩收尾而已,保證"讓弟兄們回家過圣誕節"。他命令他的軍需部長,要他准備好第8集團軍返回日本的營地,同時取消了向國內提出的增援武器彈藥的申請,并通知布萊德雷,第2師于次年1月份即可調到歐洲。當時,留守后方的參戰部隊也為這种气氛所感染,竟做起了回國的准備,有的甚至開始上交裝備。第1騎兵師中風傳要"在東京過感恩節",有人還想象著在皇宮前游行慶祝胜利的情景。第2師更是性急,已往仁川派遣設營隊,著手進行乘船准備。

  胜利确實在向麥克阿瑟招手。在前線擔任追擊任務的"聯合國軍"和韓國軍此時已進抵清川江邊,再往前百八十公里,就是朝中邊界了。為盡快完成"掃蕩收尾"任務,麥克阿瑟于24日下達了一道非同尋常的總追擊令,指示"聯合國軍""以盡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進"。這意味著將取消"麥克阿瑟線"的限制,違背參謀長聯席會議關于在邊境地區只使用韓國軍隊的訓令,并改變原定的東西兩線對進、建立一條緩沖地帶的計划。參謀長聯席會議在得知這項命令后,當即重申了既定方針,并小心翼翼地詢問他發布這項命令的理由。次日,麥克阿瑟复電回答說,他的命令是出于"軍事上的需要":"僅僅用南朝鮮軍隊顯然是不能達到國境線的。這一行動,是聯合國軍為完成所受領的'殲滅北朝鮮軍隊'的任務所必須采取的軍事行動,是符合現行訓令的精神的。關于這件事,已在威克島取得杜魯門總統的諒解。"(實際上,威克島會議并未涉及此事。)面對盛气凌人的麥克阿瑟,參謀長聯席會議也拿他沒辦法。當時,因仁川登陸的胜利,人們對麥克阿瑟几乎發展到迷信的地步,就連他的上級也感到對麥克阿瑟的任何決心提出疑問是否明智,如柯林斯所說:"麥克阿瑟在仁川大捷戰果輝煌,他的威望隨之大增,以致軍事首腦們對他后來制訂的計划和決策本應提出意見,而不敢再提了。"馬修·李奇微則在他的《朝鮮戰爭》一書中寫道:"在五角大樓如同在戰場上一樣,人們近乎迷信般地敬畏這個非同凡響的軍界人物。因為,在別人都錯了的時候,他往往是正确的。他雖然從未承認有過判斷錯誤,但這方面的錯誤确實很少。所以,有些人認為,想要勸阻這樣一個人,不僅徒勞無功,反而會使他更加一意孤行,以回敬對他的批評。"另外,華盛頓方面也考慮到,現在戰爭已接近尾聲,還未發現有蘇聯和中國已經介入的跡象,也許迅速插到邊境地區,造成占領整個朝鮮的既成事實,就會完全消除中國介入的危險。因此,在收到麥克阿瑟的答复后,華盛頓并未要求他撤銷命令,實際上等于默許了。于是,總追擊的命令馬上得到貫徹執行,各部隊爭先恐后地渡過清川江,分兵數路向鴨綠江挺進。追兵們心里盤算著,再有兩三天就要結束戰爭了,那時他們就可以回家了。他們誰也不會想到,他們的美夢很快就要變成惡夢了。

  就在乎壤陷落的同一天,中國人民志愿軍4個軍及3個炮兵師開始秘密渡過鴨綠江,向預定作戰地區開進。根据敵分兵冒進、兵力分散、置東西兩線之間出現80余公里的缺口于不顧等弱點,志愿軍總部決定采取誘敵深入、在運動中圍殲冒進之敵的方針。10月25日,志愿軍打響了入朝參戰的首次戰役,一周之內即重創南朝鮮第2軍團,完成了戰役展開。但此時的麥克阿瑟及其總司令部雖不斷接到有中國軍隊參戰 的報告,卻仍不相信有中國的大部隊入朝,而認為那只是帶有象征性的少數志愿人員,其目的只是做做姿態,或只是為了保衛鴨綠江上的水電站,因此不顧美第8集團軍右翼和第10軍左翼暴露的危險,繼續命令部隊向北推進。為打擊敵人的囂張气焰,志愿軍總部利用敵翼側暴露的有利態勢,采取向其側后實施大迂回、結合正面突擊的戰法,于11月 l~3日在云山地區重創美第1騎兵師一個團,并沿清川江左岸向敵側后迂回,迫使沃克命令第8集團軍全線撤退到清川江以南。此役,"聯合國軍"共損失1.5万余人,志愿軍傷亡1万余人。

  遭此沉重打擊后,麥克阿瑟最初仍不愿相信中國軍隊已大規模介入。11月4日,在致參謀長聯席會議前一天要他"對朝鮮局勢盡快作出恰如其分的估計"的回電中,他滿不在乎地說,中國的干預只是一种低調的秘密活動或志愿行動,其目的不過是同進至邊境地區的韓國軍隊作戰或是"從沉船上救出什么東西",用不著擔心。盡管中國進行全面干預"很明顯是可能的",但"有許多基本合乎邏輯的理由證明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而且還沒有得到足夠的證据說明這种可能性是站得住腳的"。然而沒過兩天,當他得知中國軍隊的兵力不像他原來估計得那樣少時,他才開始感到局勢的嚴重性。11月6日,他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目前的形勢是,正當最初与我們交戰的北朝鮮軍隊已被消滅或已處于無力作戰的狀態時,一支新的可能有大量后備力量和充足補給作為后盾的生力軍卻又面對著我們。敵人的后方近在咫尺,其補給唾手可得,但卻處于我們目前軍事行動的限區之外。至于這些后備軍是否將向前移動以及將達到何等程度,則有待于以后的發展,而這是一個具有最重大的國際意義的問題。"

  同一天,他向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由于第8集團軍及時撤退,才得以避開"共軍暗中布下的陷阱",并通知說他已命令遠東空軍于次日晨開始全力轟炸北朝鮮一切目標及鴨綠江上的橋梁,以切斷中朝之間的交通線。這又是一個違背既定方針的命令,它將意味著把戰火燒到中國去,帶來在遠東全面開戰的危險。對此,杜魯門讓參謀長聯席會議當即复電,要麥克阿瑟暫緩對中國邊境5英里以內的目標進行轟炸,除非部隊的安全受到"重大威脅",并詢問他突然下達此令的理由。麥克阿瑟收到這封電報時,离轟炸机起飛只有1小時20分鐘了。他大發雷霆,認為這簡直是"不可置信地給敵人以保護",是"我國有史以來強加給戰場司令官的毫無道理和糟糕透頂的決定"。他馬上打電報向華盛頓抗議道:"大量的部隊和物資正源源不斷地通過鴨綠江上的橋梁運進朝鮮,這一行動不僅危及了我指揮的部隊,而且使之面臨被全殲的威脅。……制止敵人這种增援的唯一辦法就是摧毀這些橋梁和北朝鮮境內有助于軍事調動的一切設施。……我只能在最強烈的抗議之下執行你們的命令,暫停這一攻擊,但你們限制我的行動的命令,將在物質上和心理上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對于這一點我想無論怎樣強調也不過分。我希望立即將此事提請總統注意,因為我認為你們的訓令很可能會導致极大的災難,而我對這點是不能承擔責任的。"

  參謀長聯席會議一接到這封帶有威脅性的電報,立即舉行包括國務院成員在內的特別會議進行研究。布萊德雷打電話給杜魯門,向他匯報了麥克阿瑟的复電。杜魯門雖然感到對邊境線上的目標進行集團轟炸有招致中國全面介入和蘇聯參戰的危險,但考慮到麥克阿瑟認為不這樣做,部隊就面臨被全殲的威脅,因此最終同意了他的請求。

  11月7日,麥克阿瑟收到發自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這樣一份電報:"如你認為這一行動對保護部隊的安全确屬必要,你有權按計划轟炸包括新義州及鴨綠江大橋之朝鮮一例等目標在內的邊境地區。以上指示不授權你轟炸鴨綠江上的水壩及發電站。"看過電報,麥克阿瑟大聲罵道:"他媽的,半座橋怎么炸!"但不管怎么說,華盛頓方面畢竟對他這位資歷最高的將軍(他的一位部下曾說:"他比誰都高,僅次于上帝。")再次作了讓步,甚至不惜違背既定國策,冒擴大戰爭的危險,這已經夠給他面子了。第二天,斯特拉特邁耶的遠東空軍即開始對新義州和鴨綠江大橋進行狂轟濫炸,但由于作戰空間受到限制,對橋梁的轟炸收效不大。待到兩周后大橋終于被摧毀時,鴨綠江已經封凍,結冰的江面暢通無阻,結果斯特拉特邁耶是一場空忙,徒勞無功。這期間,麥克阿瑟又多次要求放寬對空軍作戰區域的限制,允許他的飛机轟炸中國東北地區,并可追擊敵机至中國境內。對此,華盛頓方面雖抱同情態度,但由于受到害怕戰爭擴大的英國等其他參戰國的反對而被否決。

  在提心吊膽地緊張了几天之后,戰場上一片平靜,未見到中國軍隊來追,甚至美軍從11月6日開始的小規模試探性出擊也未遇到什么抵抗。看來,遠東空軍在北朝鮮和鴨綠江上正在進行的壯觀的空中作戰,似乎把中國人給嚇回去了。麥克阿瑟又開始樂觀起來,他于11月9日報告華盛頓說,空軍有能力阻止中國軍隊渡過鴨綠江,因而他的部隊不會受到真正的威脅了。同時,他還進一步建議于11月15日再次發動攻勢,向鴨綠江邊推進以掃清敵人,并信誓旦旦地聲稱:"這次行動如果順利的話,將一舉結束戰爭,恢复朝鮮的和平与統一,使聯合國軍得以迅速撤出。"接到這一報告,華盛頓立即召開國家安全會議,根据麥克阿瑟的情況判斷,作出了"按現有命令繼續采取軍事行動"的決定,并賦予麥克阿瑟除轟炸中國東北以外,有行使一切軍事手段的自由。

  在其后的兩個星期里,麥克阿瑟命令沃克和阿爾蒙德加緊進攻准備。從10日起,"聯合國軍"在東西兩線開始向預定進攻出發陣地小心翼翼地推進,生怕再吃上一次分兵冒進的苦頭,但東西兩線之間仍有較大間隙,未建立起有效的聯系。由于推進速度緩慢,加之后勤補給困難,原定于15日發動的攻勢不得不推遲到24日。這一天的前一天正好是感恩節,麥克阿瑟給他的前線官兵們送去了火雞,以鼓舞斗志。此前,志愿軍總部已命令部隊大踏步后撤,以給敵人造成錯覺,誘使其放膽深入,然后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擊破。

  在進攻發起日,麥克阿瑟在几位親信的陪同下飛到清川江邊的第8集團軍司令部,隨后前往設在安州的第l軍司令部。在那里,他興奮地對米爾伯恩軍長說:"如果這一行動成功的話,我們就有希望在圣誕節前把孩子們送回國。"因此,這次行動得了個"圣誕節回國攻勢"的雅號。下午,當部隊發起進攻后,麥克阿瑟坐上飛机准備返回東京。但當飛机升空后,他卻突然命令飛行員飛往鴨綠江口,想去進行一番實地勘察,親眼看一看"敵人戰線后方發生了什么情況"。到達鴨綠江口后,他又命令飛行員以5000英尺的高度沿江向東飛行到蘇聯邊境。然而,他什么情況也沒看到。展現在他眼前的只是"廣闊無垠、十分荒涼的鄉野,起伏不平的山丘,凹陷崩裂的斷岩以及被緊緊地封鎖在死一般沉寂的冰天雪地之中的黑色的鴨綠江"。幸好什么事也沒有發生,他平安地返回了東京。由于這次飛行,他意外地從空軍那里獲得了飛行优异十字勳章和戰斗飛行員榮譽徽章。

  回到東京后,他馬上發表了一份公報,宣布"聯合國軍"已向鴨綠江發動總攻,目的是"奪取這場戰爭的胜利",并聲稱他的空軍"已全力將敵人的后方完全切斷。從對敵人后方和鴨綠江沿岸各處的偵察結果看,不能認為敵人有新的軍事行動"。他對記者們說,他的左翼部隊向前推進,只會遇到"軟弱無力的抵抗",而右翼部隊則在海空和地面部隊的支援下正充分發揮其"有利態勢";兩翼會合,"從某种實際意義上說,就是戰爭的結束"。一位記者問他知不知道有多少中國軍隊在朝鮮,他沖口而出,"約3万正規軍和3万志愿軍",一切將會非常順利,而"損失將是非常輕微的"。同一天,他收到華盛頓一份電報,指示他應在鴨綠江下游以南數英里外停止進攻,占領該江附近的制高點,而在東北方向的進軍應以清津為界,目的是不要過分刺激中國。對此,麥克阿瑟回答說:"在我看來,我們永遠不可能由于我的膽怯而改變中國人的計划。"

  "聯合國軍"快速而自信地向北推進著。整整一天多過去了,進攻部隊仍未發現有抵抗線。到了25日傍晚,災難終于再次降臨了。志愿軍第38、第42軍出其不意地對進至德川、宁遠地區的西線右翼韓國第2軍團發起攻擊,只一天時間即殲滅該軍團兩個師,爾后向西南方向迂回,以切斷中路和左翼美軍退路。沃克見勢不妙,于28日被迫下令撤回清川江一線。与此同時,東線志愿軍第9兵團于27日傍晚向進至長津湖地區的美第1O軍發起反擊,當夜即完成對其主力第l陸戰師的包圍。

  就這樣,麥克阿瑟的"圣誕節回國攻勢"不出4天時間就宣告破產了。28日,向來狂妄自信、獨斷專行、以常胜將軍自居的麥克阿瑟表現出少有的沮喪,他破例把沃克和阿爾蒙德從前線召到東京一起研究對策。他們得出的結論是:中國以其正規軍的精銳部隊正式參戰了,其兵力估計為20万(實際上已達38万);部隊有必要后退到平壤至元山一線,或干脆撤到各自獨立的防御陣地,在穩定戰局后再作后圖。接著,麥克阿瑟致電參謀長聯席會議,請求"由進攻轉入防御,根据形勢不斷變化的需要,在具体地段上做一些調整。……中國軍隊是以大量而不斷增加的兵力投入北朝鮮的,任何以在志愿或其他名義下進行小規模支援的說法,再也站不住腳了。我們面對的是一場全新的戰爭。"布萊德雷接到這封電報后,立即打電話給杜魯門說:"麥克阿瑟將軍打來了一份嚇死人的電報,中國人兩只腳都踏進來了。"此時的杜魯門被麥克阿瑟給弄糊涂了。僅在三周前他就告過一次急,非要轟炸鴨綠江大橋,但后來似乎又風平浪靜了,于是他又精神起來,非要再次發動什么"用以結束戰爭的總攻擊",叫嚷要在圣誕節前回國,甚至在攻勢剛剛開始就已宣布了胜利。現在真正的災難終于降臨了,趾高气揚的麥克阿瑟也變得垂頭喪气了,按艾奇遜的話說是"已近乎惊慌失措"。實際上,在發起進攻前,美軍情報部門已搜集到并報告了有關中國志愿軍在朝兵力的近乎准确的情報,并提醒麥克阿瑟說:"中國最低限度要把我軍釘住,使我陷入長期的消耗戰,而且中國軍隊有力量讓世界承認它在朝鮮存在的事實。同時,要干的話,它也有力量擊退聯合國軍,使其只能進行防御。"但麥克阿瑟對可能阻止其迅速實現消滅人民軍、"平定整個半島"目標的任何情報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而是一意孤行,堅持要發動這場攻勢,結果落得一敗涂地。在這种情況下,華盛頓方面除了同意撤退,還能做什么呢?在他們致麥克阿瑟的复電中,建議他將東西兩線的部隊會合,以便封閉兩軍之間的間隙,并在橫貫半島的狹窄腰部建立一條防線。

  第二天,惊慌失措的麥克阿瑟又緊急建議華盛頓与台灣當局聯系,把國民党軍"向北調動并編入聯合國軍司令部,以增強我們在朝鮮的陣地"。他收到回電說,這一建議正在加以考慮,但一時還不能做肯定的答复,因為它涉及到"影響全世界的問題",有可能導致盟國基本陣容的分裂,而使美國陷于孤立,嚴重損害美國在遠東和聯合國中的領導地位。麥克阿瑟對這种解釋表示不能理解,特別是對當時已同中國建交的英國在使用原子彈問題上從中作梗极為惱怒,說他們膽小伯事、搞綏靖。

  此時,"聯合國軍"仍在向南潰退。志愿軍大舉追擊,圍殲逃敵,基本殲滅美第2師和土耳其旅,并重創美第1騎兵師和第25師,至12月2日進至肅川、順川和成川一線,大有一舉奪下平壤之勢。東線美韓軍也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正在拼死突圍。在這种情況下,麥克阿瑟不得不于12月3日再次致電華盛頓,認為确保平壤已不可能,而讓東西兩線部隊會合也難實行,因此,平壤——-元山防線已不可能建立,即使能建立也太單薄。或逐次后退或占領灘頭陣地,除此之外,別無他法。他還說他的部隊已精疲力竭,除非得到大量增援,采取積极而迅速的行動,否則,抵抗力就要下降,就沒有胜利的希望,如此不斷地消耗下去,最終將導致全軍覆滅。最后,他請求華盛頓,要根据新的敵人、新的局勢和新的戰爭這一基本判斷,作出以后能對付各种現實情況的新的政治決定和新的戰略計划。

  對麥克阿瑟的請求,不少人一眼就看出他實際上是在要求華盛頓作出進攻中國大陸的政治決定,而這正是華盛頓要极力避免的。在那天舉行的有艾奇遜、馬歇爾和李奇微參加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上,与會者除了認為當前首要應考慮的是保存實力,同意麥克阿瑟將部隊撤至灘頭陣地外,似乎誰也拿不出采取其他行動的方案來,也未堅持要麥克阿瑟固守防線。會后,李奇微問空軍參謀長范登堡:"為什么參謀長聯席會議不向麥克阿瑟下命令,告訴他該干些什么呢?"范登堡搖著頭回答說:"那有什么用?他不會服從命令的。我們又能怎么樣?"李奇微憤怒地大聲喊起來:"誰不服從命令你們就可以解除他的職務,不是嗎?"听了這話,范登堡臉上的表情令李奇微永遠也忘不了:他大張著嘴,困惑而惊愕地望著李奇微,什么話也沒說就走開了。

  12月4日,麥克阿瑟下令放棄平壤,向三八線實施總退卻。一時間,西線"聯合國軍"在一片混亂中向南潰退,并不斷遭到志愿軍追擊部隊和沿途游擊隊的襲擊,傷亡慘重。東線第10軍也全力向興南方向突圍,企圖從海上撤至釜山。麥克阿瑟的大潰退在美國國內引起一片嘩然。《時代》周刊說,"這是美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紐約先驅論壇報》說,這次潰退是一次"嚴重的軍事錯誤",它表明麥克阿瑟"不能再被認為是軍事問題的無上權威"。指責麥克阿瑟在作戰指揮上犯有錯誤,不是沒有道理的,它還不僅僅是一個情況判斷失誤的問題。李奇微寫道:"任何人都清楚,我們的部隊所以不顧后果地分散部署在朝鮮全境,主要原因就在于麥克阿瑟對中國人大規模介入的越來越多的證据采取了拒不承認的態度。……倘若一個人不是被榮譽迷住了心竅,他怎么能對詳細的情報和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堅持錯誤的理解呢?……說麥克阿瑟不知道存在中國部隊或不了解中國部隊的能力,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為獲准轟炸鴨綠江橋梁和滿洲基地,麥克阿瑟自己就曾提醒參謀長聯席會議,說鴨綠江一帶的中國部隊'很可能使我的部隊遭到毀滅'。"

  然而,麥克阿瑟不但拒絕承認自己的過失,相反,他把一切責任都推給華盛頓。他公開指責華盛頓沒有向他提供有關中國參戰的准确情報,抨擊杜魯門政府對"窮追敵軍"和轟炸中國東北下達的限制令,給他的胜利造成的"巨大障礙"在戰爭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如果華盛頓方面听從了他的意見,不捆住他的手腳,他就絕不會有今天的失敗。麥克阿瑟的這些犯上言論和違反紀律的行為大大激怒了杜魯門,以致使他再次考慮撤麥克阿瑟的職。,但他再次忍住了,沒有那樣做。他解釋說:"我之所以沒有那樣做,是因為我不希望讓人們認為他是因攻勢失利而被解職的。我從來不愿意在人家倒霉的時候落井下石。"但他認為需要對麥克阿瑟提出警告,以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12月6日,他通過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布了一道特殊命令,規定未經國務院和白宮事先批准,任何人不得公開發表有關對外政策的談話、公報或聲明,以保證"新聞的准确性及同美國政府保持一致"。好像要故意同杜魯門作對似的,麥克阿瑟剛接到這項命令就發出了挑戰,向參謀長聯席會議發去一份公報,要求批准發表。該公報宣稱,他的攻勢"給敵人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那种"廣泛傳播的這支部隊被擊潰或遭慘敗的說法純屬無稽之談",并再次把失利的責任歸咎于華盛頓。他說他的部隊現已成功地完成了戰術撤退,正在等待"由于共產党中國參戰而需作出的政治決策和戰略計划"。參謀長聯席會議認為這份公報越軌過甚,并且涉及有關政治、外交、軍事政策等問題,于是未予批准。這是參謀長聯席會議第一次不留情面地回敬了麥克阿瑟,說明華盛頓方面開始對他越來越不耐煩了。

  与此同時,西線"聯合國軍"仍在倉皇后撤,至12月15日已退至臨津江以南,并沿三八線构筑防御工事,整頓部隊。23日,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逼近三八線,准備進行新的進攻戰役。同一天,第8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一次車禍中喪生,麥克阿瑟電告華盛頓,請求任命馬修·李奇微接任。東線第10軍在經過干辛万苦的突圍作戰之后,終于在12月11日擺脫困境,15日開始在興南乘船南撤釜山,24日撤退完畢。此次戰役,志愿軍以傷亡3万余人的代价取得殲敵3.6万余人的戰果,挫敗了麥克阿瑟的"圣誕節攻勢",將"聯合國軍"全部赶出北朝鮮,從而扭轉了整個戰局。面對這次"美軍歷史上最慘重的失敗",麥克阿瑟卻很會自我安慰。他后來說,他的這次攻勢實際上只是一次"偵察行動",目的在于使隱蔽的敵人暴露出來,并事先就准備了撤退計划。他寫道:"我自己感到,我們曾經接触并跳過了赤軍所說的圈套,并終于擺脫了這個圈套。拯救了成干上万名交給我照管的士兵的生命。此事所給予我的安心之感如此之深,以致使我過去所享有的一切榮譽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了。"

  那年的圣誕節,對美國大兵們來說,一點也感覺不到節日的气氛。他們曾被保證在圣誕節前回家,但現在看來還不知道是哪一年的圣誕節呢。部隊的士气低落到极點,但麥克阿瑟卻說:"全軍處于极佳狀態,士气旺盛,信心充沛。"午夜時分,李奇微帶著新的任命抵達東京的羽田机場。早在麥克阿瑟任西點軍校校長時,李奇微是該校一名年輕的上尉教官。他寫道:"自那時起,我就敬佩他的領導能力。他思路敏捷,能迅速地抓住問題的要害并巧妙地加以說明,即使反應最遲鈍的人也能得到要領。不管麥克阿瑟有什么弱點,但他仍不愧是一個偉大的軍人、偉大的政治家和有魄力的領袖。在命運突然決定我將在朝鮮直接歸他指揮時,我為有机會与我有幸認識的這位不可多得的天才再度共事感到高興。"

  第二天上午,李奇微在"第一大廈"會見了麥克阿瑟。這次會見給李奇微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使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這位戲劇性的人物身上。他繼續寫道:"不用說,我在擔任西點軍校教官時就認識了麥克阿瑟,但我仍舊像每一個同他打過交道的人一樣,再次深切感受到了他那強烈的個性。能同他一起坐下來討論問題,這种事是很少有人碰得上的。"他們的談話內容廣泛而具体。麥克阿瑟告訴李奇微,部隊的補給工作組織得不好,戰術空軍沒有發揮應有的支援作用。更令他煩惱的是,他在戰場上處于一种"無所事事"的狀態,華盛頓沒有明确指示他該干些什么,只企圖通過外交途徑尋求出路。而在他看來,"軍事上的胜利可以加強我們的外交",他的最大希望是"使敵人遭到越來越嚴重的失敗,保住南朝鮮"。因此他指示李奇微要堅守漢城,"堅守住最前方的陣地"。他還特別告誡李奇微不要小看了中國人,"他們是很危險的敵人",常常避開大道而走山岭和丘陵,慣于在夜間運動和作戰。"他們總是插入我縱深發起攻擊,其步兵手中的武器比我們運用得充分。"最后,他表示對李奇微完全放心和信任,一定支持他的工作。隨后,李奇微問了三個重要問題,即:如果蘇聯參戰,麥克阿瑟將采取何种行動?如果中國軍隊繼續南進,南朝鮮人有無背叛的危險?"如果我覺得戰局于我有利,你是否反對我發動攻勢?"對第一個問題麥克阿瑟的回答是,他將把地面部隊撤到日本;對第二個問題他的回答是,現在還談不上這种危險;對在李奇微看來是最重要的第三個問題,麥克阿瑟給了他一個滿意的"深受鼓舞"的明确答复:"第8集團軍是你的,馬特。你認為怎么干好就怎么干吧。"無論是沃克還是阿爾蒙德,都未從麥克阿瑟那里得到過如此殊榮和信任。李奇微后來寫道:"麥克阿瑟將軍賦予我充分的指揮權和一個軍事指揮官可望得到的全部權利。我想,這樣重大的責任(也是很寶貴的机會)大概是每個具有獻身精神的軍人所夢寐以求的東西。我知道,這种責任給我帶來了很高的榮譽。"

  當天下午,李奇微即躊躇滿志地赶到朝鮮前線就職,但他很快就發現他面對的是一副爛攤子。在漢城,他對李承晚保證說:"總統先生,很高興能到朝鮮這個地方來,我是要長期留下來的。"在其后的几天里,他坐著敞篷吉普車到處視察部隊,以了解官兵們的斗志和信心。令他失望的是:"這里看不到一支信心十足、決心取胜的軍隊所應表現出來的那种特有的熱情、活力和朝气。"士兵們個個無精打采,完全喪失了信心和斗志,和他在歐洲指揮作戰時部隊的精神面貌完全兩樣。從他們身上,李奇微感到"這是一支張皇失措的軍隊,對自己、對上級都失去了信心,不清楚自己究竟在那里干什么,老是盼望著能早日乘船回家"。對于這些;李奇微覺得還可以理解,因為當兵的搞不清楚為什么要派他們到這個鬼地方來打仗,而且連過冬的服裝、手套、甚至給家里寫信的信紙都沒有。唯有一件事令他不解,那就是部隊處于一种混亂的散沙狀態,當官的連自己所擔負的責任都不想完成,不偵察敵情,也不勘察地形,部隊之間互不支援,各自為戰。這一切都使李奇微感到他的當務之急根本不是采取什么進攻行動,而是要千方百計地設法守住現有陣地。

  此時,華盛頓的決策者們對在朝美軍的命運、朝鮮戰爭的前途及日本的安全愈發擔心了。有情報說,中朝軍隊正在三八線以北集結,很可能在元旦前后南下。如果第8集團軍頂不住中朝軍隊的南下,很可能有遭到覆滅的危險,那樣的話,不但朝鮮保不住,而且連用以保衛日本的力量也都沒有了。因此,至關重要的是不能讓第8集團軍在朝鮮被殲滅,不得已時必須把它完整地撤出來:日本第一、朝鮮第二。据此,參謀長聯席會議于12月29日電告麥克阿瑟:中國軍隊有能力將"聯合國軍"赶出朝鮮,但為阻止他們發揮這种能力而向該地區增兵,又將危及美國在其他方面包括對日本的安全所承擔的義務。另外,當此全面戰爭的威脅不斷增長之際,我們也不應將現有的剩余部隊派往朝鮮同中共作戰,因為那里不是打大規模戰爭的地方。在首先考慮部隊的安全和日本面臨的威脅不斷加大的情況下,除依托梯次陣地進行防御,盡量殺傷敵人外,還要提前确定一個可以井然有序地撤离朝鮮的适當時机,以使第8集團軍能夠擔負起保衛日本這一主要任務。

  麥克阿瑟接到這份電報后,感到极為沮喪和悲傷,認為華盛頓已喪失了在朝鮮"取胜的意志",杜魯門原來的那种堅定決心"現在几乎已退化為失敗主義了"。要他撤軍,那等于是宣告了他那神話般的尊嚴在他所瞧不起的中國人面前徹底摧毀了。他要挽回面子,絕不承認失敗。他要徹底擊敗曾愚弄了他的中國軍隊,甚至不惜打到中國去,打到蘇聯去,打世界大戰,打核戰爭。30日深夜,他擬定了一份冗長的回電,敦促華盛頓采取他一再主張的以下行動:1.對中國沿海進行封鎖;2.以海軍炮擊和空軍轟炸,摧毀中國進行戰爭的工業潛力;3.以台灣國民党軍隊增援朝鮮;4.以國民党軍隊對中國大陸的薄弱地區進行牽制性進攻行動。他說,只有采取上述報复措施才是解決問題的唯一出路,才能避免大難臨頭。同時,他認為這些措施不會擴大戰爭,不會使形勢更進一步惡化。他還告訴參謀長聯席會議,他反對撤出朝鮮,因為那將給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造成极為不好的影響,而且將使中國把軍隊轉用到比朝鮮更重要的其他地區。華盛頓方面對麥克阿瑟的四點建議還未來得及答复,中朝軍隊即發動了新年攻勢。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