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鐵云悶极無聊,把濟南城中景色幽美的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黑虎泉都賞玩夠了,又到明湖居戲園听了王小玉(白妞)姐妹的鼓書(梨花大鼓)。小玉是曹州府范縣人,今年二十四歲,容貌姣好,彈三弦的是他的父親。他們原在外碼頭臨清州賣藝,紅遍一方,后來被省城一位官員發現了,介紹給明湖居老板,來到濟南說唱,一炮而紅,風靡了整個濟南城。上至紅頂藍頂大官,下至商販夫役,無人不知小玉,無人不愛听她的說唱。家境也漸漸富足,買下了几百畝良田,添了一駕雙套轅大車。鐵云初听鼓書,也為她那出神入化的聲腔之美所傾倒,如醉如痴,全身心都被吸引住了,直覺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盤”尚不足以形容于万一。李貴站在最后一排,也听得清清楚楚,就是說得最快的時候,也字字清晰,毫不含糊,确有過人之處。可惜听了沒有几場,小玉就出嫁了。她為父母賺夠了錢,直到成了個大姑娘才自己看中了一個家境平常年輕有為的秀才,父母雖然不甚愿意,卻拗不過女儿,她倆雙雙成親,在濟南城中傳為美談。她那妹子黑妞是因為家中鬧大水窮困無路,才被小玉父親收為養女,教她學唱,雖然書藝不及姐姐,也就很不錯了。可惜白妞嫁了之后,黑妞被一個富商老翁看中,要買作小妾,黑妞不愿,被養父母責打了一頓,不久就跳湖自盡了。時人有詩慨歎:“黑妞已死白妞嫁,腸斷揚州杜牧之。” 鐵云覺得在省城候差興味索然,便和李貴說道:“老爺去外地走走,你留在省城,每天去藩院看看挂牌了沒有,若是有了,就來告訴我。” 李貴愁眉苦臉道:“我的老爺,你海闊天空,屁股坐不熱板凳,到哪儿去找你?” “胡扯!”鐵云忍住笑道,“我先上泰山觀日出,再去曲阜朝圣,然后去泗水見黃三先生。別的地方你都不用去,就到泗水縣衙來尋我好了,若是我還未到,你就等著。” “若是走岔了道呢?”李貴嗡著鼻子咕嚕道,“我出來了,你卻又回來了,誰來侍候老爺?” “別嚕蘇!去雇一輛騾車,老爺明天就動身。” 鐵云游歷了泰山、曲阜,然后來到泗水。到達縣衙時,縣大老爺葆年正在坐堂問案,鐵云悄悄站在廊下窺看,只見葆年官服巍巍,高踞堂上,本來不苟言笑鐵板似的臉上,更覺仿佛刮得下冰霜一般,嚴厲非凡。他拍一下惊堂木,喝命差人用刑,犯人殺豬似的大喊冤枉。听到堂上打板子的聲音,一五一十,十五二十,犯人不住慘叫,葆年又厲聲喝道:“還不快招!”鐵云覺得一絲悲哀涌上心頭,不忍再看,轉身回了出來。又等了一會,審案完畢,門上通稟進去,葆年慌忙親自迎到中門,笑道:“鐵云,我知道你必定會來的。”鐵云笑道:“三哥在這里,我能不來問安嗎?”進了花廳,四邊無人,鐵云搖頭道:“好一個縣太爺,坐堂打板子,簡直認不出是當年的黃三先生了。大概一個人做了官,心就狠了,怪不得毓賢在曹州府那么無法無天。” 葆年搖手道:“鐵云,別把我看成是毓太尊一派人物,其實是做此官不得不行此事,審案子不動刑誰肯招認?你讀過唐人高适做封丘縣尉時寫的詩嗎?‘祗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長心欲醉,鞭撻黎庶令人悲。’我的心情何嘗不也如此。” 鐵云大笑道:“既然如此,那就挂冠而去吧。” “老爺也真會開玩笑,才上任就辭官,半輩子心血豈不白費了。” “老夫子別當真,我是跟你開玩笑。” 葆年笑了,說道:“你是告了假來的嗎?” “什么告假!你走之后,這么多日子,宮保沒有給我差使,看來凶多吉少。我先把河防局的人得罪了,現在連宮保也不樂意于我了,大概是那一天為了治河讓地的事,太把宮保頂撞狠了。” “老弟,處世待人還是謙和些好,太露鋒芒,超群脫俗,圖一時痛快,將會貽恨無窮。” “是啊,我也知道自己的毛病,卻改不了。在省城悶得慌,所以到泗水來消消閒气。” “好,我正愁這里無人可談,你來了,可以多住几日,上回說的陪尾山下那座泉林,我到任了忙忙碌碌,竟不曾去過,明天是休沐的日子,早些動身,我陪你去作一日之游。” 次日游了泉林,果然處處泉水叮咚,溪水淙淙,漫山遍野,蔚為壯觀,而青山擁抱,天地幽曠,又非局處塵世的濟南諸泉可比。鐵云笑道:“泉林名不虛傳,我若是做這里的縣太爺,就把縣治搬到這里來,也好朝夕賞玩。” 葆年道:“這座泉林以幽美清曠取胜,若是人煙稠密,必定弄得十分俗气了。” 葆年又陪鐵云去游了一里路外的卞橋,此橋建于金代以前,是山東境內所存最早的古橋了,三孔石橋,雕琢華美,兩人站在橋上欣賞夾岸楊柳依依,橋下碧水長流,不約而同感歎道:“我們仿佛又回到揚州瘦西湖了。” 鐵云在泗水興盡而返濟南,回到小布政使寓所,李貴嘀咕道:“二老爺,我的腿都跑斷了,也不曾見到什么挂牌不挂牌。” 鐵云也覺詫异,又不便去催,甚至沒有熟人可以打听,原來所認得的河防局官員,如今成了冤家了。撫院文案上姚松云和高尚尊雖想幫忙,無奈力不從心。好不容易等到五月中,藩院才挂牌出來:“劉鐵云——河防局提調。”鐵云冷冷地歎了口气,并不感到高興,他懊悔不曾留在河南,同是河防提調,何必大老遠跑到山東來受閒气。他備了手本,去撫院稟見宮保,張曜究是豪爽漢子,上回鐵云頂撞的事已經忘了,客气地接見了他說道:“我已下了札子,委你為本省黃河下游提調,以后下游河工上的事就由你負責了。你拿到札子,就去河防局稟到,听從差遣,与同事們和睦相處,不要有隔閡。你是我要了來的,給我爭個面子,莫讓別人說你的閒話。”說罷端茶送客。 鐵云悒悒不樂地隨即來到河防局,總辦張觀察公出,由會辦施觀察接見,說道:“很好,既然宮保下了札子,以濟南濼口為界,下游的事就借重你了。不過你雖在河南辦過河工,未必熟悉山東的事,況且下游路線長,河道窄,險工多,歷來倒口子多數是在下游,事情不大好辦。原來下游是黃提調經管的,仍然由他和你兩個人共同經辦,彼此也有個商量,你現在就可以去找他談談。” 鐵云道:“兩人同辦一事,總該有個主次吧?” 施觀察毫不遲疑地說道:“當然黃提調為主。”看到鐵云兩眼炯炯地盯住他,似乎很不滿意,便又解釋道:“他在河上十多年,各處堤□情況熟悉得很,他在,我們放心。” 鐵云默默不悅,宮保下札委他主管黃河下游,到了河防局,卻做了黃提調的從屬,這個黃提調心胸狹窄,去年抄錄檔案就屢屢刁難過他,今后看他的顏色行事,這日子還能過嗎?在人屋檐下,不能不低頭。暫時只能忍气吞聲敷衍一陣再說,究竟不甚服气,忍不住冷冷地說道:“不論為主為次,都是為了公事,卑職都無所謂,但是有一點事關國計民生,不能不爭。” 施觀察不悅道:“什么事才到任就要和人爭論?” 鐵云激動地說道:“歷來治河有兩种主張,一是漢朝賈誼說的,把首當水沖的百姓遷走,讓地于水。二是明朝潘季馴,本朝靳文襄等治河名臣的經驗之談,主張不与民爭地,惟有約束河道,逼溜攻沙,才是治河的根本辦法。” 施觀察皺了眉頭打斷他的話道:“不要說了,你的意思我已從宮保處听到過了。你忘了潘季馴是明朝嘉靖、万歷年間的人,他那個時候黃河早已掉頭向南奪淮入海,他提出的以水攻沙的主張,乃是筑高堰束淮水,借淮水之清以沖刷黃河水中的泥沙,和今日山東情況截然不同。本省黃河原是大清河的河身,那么狹窄,不破□行洪放寬河身能行嗎,決了口,受害的還是百姓,怎么叫做与民爭地?真是胡說!” 鐵云不肯認輸,又掉轉話頭道:“說到破□行洪,卑職去年夏天測量河道,親眼目睹濟陽以下破了民□,事前并不通知百姓遷移,倉促之間,洪水漫過□頂,淹死的,傾家蕩產的不知有多少,這樣的做法似乎有欠妥當,現在听說又籌了一筆錢,准備廢□守堤,似應慎重才好。” 施觀察連連搖頭道:“劉提調,你又不知扯到哪里去了?去年濟陽以下各處決口乃是洪水來勢凶猛,沖毀了民□,才倒了口子的?何嘗是咱們河防局事先就決定廢□守堤呢?再說濟南府境內濼口以下,包括濟陽縣,南北兩岸都是只有民□,沒有大堤,怎會破□守堤?破了□子,去守什么?你這些說法豈不可笑!至于准備籌一筆錢,將河身最狹的地段廢□改堤,放寬河身,确有這個想法,可是仔細一算,須要新筑有□無堤的南北堤岸,長達三百多里,區區數十万兩銀子,哪里夠花,只得擱置下來,這事你也不用再提了,先熟悉情況,少發議論,踏踏實實工作吧。” 當時施觀察說罷,向門外喊道:“來人!陪新來的劉提調去見黃提調!” 鐵云只得倉皇起身告辭。黃提調表面客气得很,說道:“老兄來了,再好沒有,我正忙得分不開身。”可是樣樣事權一把抓,把鐵云冷擱在一邊。若是鐵云開口提了什么不同看法,他便說:“老哥不知道這里的情況。”一句話就把鐵云堵回去了。后來看他實在閒得無聊,便差他下到各地去巡視河工險段,這年七月,決了上游齊河縣高家套,不久就堵塞了,下游各地幸而沒有出大事故,這也不無鐵云的功勞。 秋汛過后,河上安然無事,鐵云回到省城,寂寞無聊,便想回淮安去接家眷,不過王氏多病,若英正值收租季節,不能离家,惟有茅氏可來,于是差李貴先回淮安向若英要錢接濟,再去鎮江接茅氏來濟南。 將近年終的一天,鐵云在妓女花紅寶家請客,吃得酩酊大醉,一夜春風渾不知身在何處,日高半空,方才醒來,惦記茅氏恐將來到,匆匆返回家中,究竟宿酒未醒,又和衣睡得昏頭昏腦。忽听到院中人聲嘈雜,車轔轔、馬嘶嘶,童聲叫喊,夾著李貴的大聲吆喝:“二老爺,鎮江太太接來了!” “她們來了!”鐵云一躍而起,揉揉眼,赶緊穿過堂屋,跨入院中,只見院中剛剛停下三輛騾車,前面車中坐的正是娟秀嬌美的茅氏瑞韻和丫環阿桂,后面一輛坐著廚娘与奶媽,身上坐著四歲的大紳。李貴過來請了安,說道:“二老爺,李貴交差了。千里迢迢,好不容易把鎮江太太和四少爺平平安安接來了。”又向車上喊道:“下車吧,到家了,都下車吧。” 鐵云含笑迎上前去說道:“端韻,路上累了吧,啊,孩子大多了,讓爸爸抱抱!” 他抱起大紳親了一親,大紳卻怯生生地避開了。瑞韻由阿桂扶著下了車來,靦腆地福了一福,笑道:“老爺這一向安好!” 鐵云把孩子交給了奶媽,挽著瑞韻進了上房,笑道:“你來得正好,我正寂寞死了。” 李貴搬了一大堆行李進來,鐵云笑道:“帶了這么多東西,簡直是搬家了。” 李貴插嘴道:“太太來了,小少爺也來了,這才像個家,能不要這么多東西?哪像咱們現在這樣空空蕩蕩,甩甩手,邁出大門,就算搬家了。” 鐵云笑道:“李貴就是話多!說的倒也實在,這兩年從河南混到山東,三餐亂套,起居無常,這個光棍生活實在把我悶夠了。原來屋里鬼也捉得出來,現在畢竟虎虎有生气了。” 李貴取出一疊信件,交給了鐵云,說道:“大老爺、三姑太太叫我帶了信來問候,還有別的許多信,您看吧。” 鐵云捧信坐在一旁,先讀了三姐的信,密密小楷,足足寫滿了五頁,洋洋溢溢,流露了思念遠方手足的無限深情,使他好像就是儿時伏在胞姐膝前,聆听姐姐的諄諄絮語,殷殷囑咐,如沐春風,暖人心扉。又拿起大哥的信,卻是厚厚一包,不覺詫异,拆了信,掉出來一厚疊文稿,原來是羅振玉論治河的文章。大哥信中寫道:“老太太与合家安好,請勿挂念,近与羅叔蘊(振玉)君談及山東撫幕關于治河之事,叔蘊亦反對‘讓地于河’之說,并寫了万言長文,以申其意,今隨信檢附,亦可見天下尚有知音在也。” 鐵云大喜,不管庭院中人聲嘈雜,急忙將羅文一气讀完,竟与自己主張大致相同,痛快极了,不禁拍案叫道:“知己!知己!不料天下尚有對治河有如此獨到研究的人,我還以為羅叔蘊僅僅是個書呆子哩。” 讀完了信,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乘著瑞韻督率丫環在舖設衾褥,便緩緩地踱了出來。李貴開銷了車錢,車夫赶著騾車駛走了。鐵云把李貴叫到身邊,問道: “銀子怎么沒有帶來?衡二太太說些什么?” 李貴拍拍腦袋,傻笑道:“哎呀,咱把老爺的正經事忘了。”說著,從胸前掏出一只信封,取出一張五百兩的銀票,說道,“衡二太太說:‘去跟二老爺說,哪有從家里帶錢出去做官的? 家里銀錢來之不易,請二老爺撙節些用,少往窯子里白扔錢!’” “什么白扔錢!”鐵云皺了眉頭不悅道:“老爺哪一樣不省,我最喜歡碑帖古董,到了山東來,何嘗敢下手買,還不為的省些開支。其實家里有錢,何必做守財奴,我也是為了免得听衡二太太的嚕蘇。” 李貴又道:“衡二太太還說,老爺一年多沒回家了,打算收完租,過了年,上濟南來探望老爺。” 鐵云向上房瞟了一眼,沒有作聲,眉頭卻愈皺愈緊。有了瑞韻,他不想再讓若英來了,他和若英的甜蜜歲月已經遠遠地消逝,她究竟是三十三歲的人了,該從他的心中讓位給后來者了。 瑞韻住定下來,小小四合院中忽然添了五口人,其中有一個是廚娘,炊煙裊裊,自己做飯,再加上愛玩鬧的孩子奔進奔出,時笑時叫,顯得生气勃勃,熱鬧多了。李貴將屋前屋后收拾了一番,重新糊了窗紙,又种了些花草,果然气象一新。鐵云寫了家書和給親友的复信,交民信局送往淮安,并將所寫《治河七說》托大哥贈与羅振玉,這是劉羅交往的開始。 鐵云定下心來,下了衙門就回家伴著瑞韻和孩子,他那一顆活躍愛動的心暫時被瑞韻拴住了。 將近年終,東河上下游太平無事,張宮保十分高興,准備專折保舉出力人員,命河防局提出有功名單。這個消息剛一透露,平靜的河防局就暗暗地起了陣陣漣漪,悄悄地勾心斗角起來了。黃提調、吉提調之流個個精神抖擻,提了大包小包往總辦、會辦家中跑,想巴結上司在專案中挂個名。鐵云自忖才气過人,所管地段全年未出大的紕漏,成績卓异,又是宮保世侄,這次保舉知府是十拿九穩的,并不放在心上。乘這空閒當儿,告假回淮安去探望了一頭,在家里過了年,誰知再回濟南時,如意算盤竟變了卦了。原來鐵云告假后,總辦張觀察攜了所擬推荐名單,到撫衙謁見張宮保。張曜大致看了一下,說道:“你這名單還少一個人,就是河南調來的劉鶚,今年東河下游無事,怎么把他漏了?” 張觀察早已准備了一套話,從容答道:“不瞞大人說,劉某人是有些才干,不過讀書太多,有些迂執。本省河道狹窄,修堤廢□,放寬河身是頭等大事,他偏偏主張什么‘逼溜攻沙,不与民爭地。’和我們唱反調。第一天稟到,就与施觀察爭得面紅耳赤,不成体統,与同寅也不能通力合作,鬧得很僵。今年下游安然無恙,都是黃提調的功勞,劉鐵云到任大半年,無所事事,偏好挾妓邪游,官聲不佳。如若提名保舉,豈不助長他的傲气,叫別人寒了心,還以為宮保也贊成他的治河主張,下面的人心就亂了。是否再讓劉君歷練一番,但等老成些了,再給褒獎不遲。” 張曜辦事向來大大咧咧,只講究個大概,近來年紀大了,精力日漸衰退,更不愿多問事。他究是武將,領兵打仗還可以,做文官全靠蒯氏夫人指點,夫人去世了,以怕老婆而青云直上的張曜,突然沒有老婆可怕了,也就走了下坡路了,他事事胡來一气,以致被下屬蒙蔽了,還自以為明察秋毫。而且夫人故世后,無人約束,后房姬妾成群,恣意享樂,白天黑夜辛勞,鐵打的魁偉身軀也漸漸成了空架子了,批閱公事往往嫌煩,況且鐵云也曾當面頂撞過他,想來張上達說得不錯,點了點頭,這事就成了定局了。第二年春三月間,諭旨批复下來,朱批“依議”。張觀察、施觀察都賞了三品頂戴,黃提調過班以知府用,吉提調則得了同知銜,張宮保的儿子、孫子居然也得了頂戴,惟有鐵云全然落空。鐵云在河防局听到這個消息,看著黃提調他們興高采烈,互相慶賀,這一气非同小可。黃提調斜睨了鐵云一眼,見他冷冰冰地坐在旁邊,气鼓鼓一言不發。便走過來拱手笑道:“鐵云兄大才,必定蒙宮保專案密保,他日飛黃騰達,絕非吾等所敢想望,將來得意了,切莫忘了提攜兄弟。” 鐵云欲想發作,卻忍住了,小不忍則亂大謀,還得在山東做下去,不能太決裂了。于是冷冷地笑道:“黃提調過謙了,在下不過是蒙宮保賞臉,到這儿來混碗飯吃的,并不把什么保舉放在心上。我在河南得的知府早已讓給家兄了,可見我對功名淡泊得很,老哥等盡管青云直上,我是不會做夢也想到升官的。” 黃提調反而被鐵云奚落了一頓,訕訕地走開去了。鐵云惱怒難平,几次三番想提筆辭去差使,無奈又無別處可去,只得忍住性子等待机會。誰知入夏以后,河上險情又起,張曜勤快,赶緊去險工地段巡視,督促搶修堤□,不料到了七月間,背上生了一個大癰,因為時間拖得太久,潰爛得很厲害,張曜只得回省城治療,意外地又心髒病突發,不過片刻之間就死去了,時為光緒十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張曜磊磊一生,為清廷立了不少汗馬功勞,死后追贈太子太保,謚“勤果”,建祠紀念。 鐵云哀悼張宮保的薨逝,雖然宮保在位并未給他特殊的照顧,但是每一回憶儿時小鵬鵬拜見目不識丁張鎮台的情景,便不覺淚水盈盈,因為他不能不聯想到謝世的老父。張曜之死,也使鐵云進入人生又一個重大轉折點。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