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四十二 佛寶之死


  若英在淮安度過了冷清清的光緒二十八年新年,李貴忽然從北京來到,給二太太請過了安,遞上了鐵云的家書,若英對鐵云的心腸已經冷了,未拆信就撇撇嘴道:“二老爺又是兩三年未回家了,前年從北京回到南邊,也不曾回家看看,只知往家里要錢,這信不看我也明白,大概又是來要錢了,是嗎?”
  李貴搓搓一雙肥厚的大手,嘻嘻笑道:“是要錢,京里開銷大,不夠花啊,您看了信就明白了。”
  若英詫异道:“二老爺留在上海的兩房姨太太,還有大章、大黼他們的日常開支,都由我這里按月匯去,他一個人在北京能有多大花銷,莫非又都用在古董上了,要買那么多干嗎?這可是個無底洞。”
  李貴嘻嘻地只是說:“二太太先看信吧,大概二老爺會在信里報帳的。”
  若英拆信讀了,不住皺眉,怒道:“什么報帳?你家老爺又要一万兩銀子,說是洋人去河南辦礦的佣金還沒有到手,立等錢用。哼,好興致!還要一張古琴,二老爺和你說過了嗎?”李貴十分敬畏二太太,心中不斷打鼓,暗暗吃慌,“糟了,二太太要問到點子上了。”只得含糊回答:“是,二老爺和我說過,回來問二太太要錢,還要一張琴。”
  若英疑惑道:“二老爺在家不常操琴,怎么忽然想到要取這張琴了?”
  若英疑心既起,便覺鐵云近年舉動處處可疑,他坐到堂中桌旁,把信攤在桌上,以手支頤,反复思索了好久,忽然轉身怒道:“李貴,你說老實話,是老爺又在北京討了姨太太了嗎?”
  李貴心一慌,不覺說漏了嘴:“二太太、二老爺討的不是姨太太。”
  “什么?不是姨太太又是什么?”
  李貴嚇得不敢開口,若英拍案怒道:“李貴,你敢不說實話?”
  李貴扑通跪到地上,叩頭道:“二太太,別生气,是二老爺關照瞞你的。二老爺吩咐下人都稱新娶的叫太太。”
  若英面色刷白,急問道:“什么時候討的?”
  “前年四月。”
  “那時不是在上海嗎?”
  “二老爺送高太太去南京,認識了姓鄭的小姐,就娶回來住在蘇州,去年十月跟了高老爺去的北京。”
  “那么這張琴定是拿給那個姓鄭的女人彈的?”
  “大概是的。”
  若英不再問了,鐵云徹底背叛了她,另娶續弦了。她只覺心中透涼入骨,眩眩暈暈,搖搖晃晃,几乎支持不住。身旁的大丫頭金鳳急忙扶住了她,又向客堂門外張望呼叫:“耿蓮姐姐,耿蓮姐姐快來!”女總管耿蓮聞聲過來,見了這等光景,先是一嚇,罵道:“李貴,好小子,你怎么把太太气成這個樣子?”
  李貴赶忙解釋,耿蓮鼻子里哼了一聲,說道:“我當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原來是二老爺又娶了,哼;不希奇,老爺的良心早就給狗吃了,還跟他計較!這些年我們不是在淮安過得好好的,隨他娶張家李家的姑娘,也不過是年紀輕一些。李貴,她多大?三十出頭?嘿嘿,論新婚這也是大姑娘了,敢情是哪一家嫁不出去的老小姐,會彈几首曲子,就把二老爺迷住了。太太,別气惱,這位姑娘碰上喜新厭舊的劉二老爺遲早也有好戲看,您等著吧,要錢給錢,要琴給琴,別跟李貴這小子蘑菇了,讓他乘早拿了錢背起琴上北京侍候新主子去吧。”
  李貴結結巴巴漲得面孔通紅,指神發咒地說道:“咱李貴十三歲就在揚州侍候二太太,也認識了耿蓮姐姐,打那時候到現在二十多年了,咱忠心耿耿,永遠向著二太太,何曾變過?太太和姐姐還看不出來嗎?”
  若英恢复了鎮靜,心想耿蓮的話不錯,鐵云早就變了心了,管他討不討續弦,還和他計較什么,只要不來淮安打扰他的清靜就睜眼閉眼吧。于是歎口气道:“耿蓮,別跟李貴嚕蘇,他也是奉命辦事。明天去錢庄打一張一万兩的匯票,電匯北京義丰源銀號轉給二老爺,還有那張古琴也拿出來,包扎好了,讓李貴帶去,我不會操琴,白擱了許多年也可惜了,讓會彈琴的人去擺弄吧。”
  李貴臨走那天,若英又把他叫去吩咐道:“二老爺那邊不寫回信了,你回去告訴他,家里的現銀和存款剩得不多了,每年田租和房租的出息雖也不少,很夠大戶人家一年的用度了,可是二老爺手面太大,伸手開口就是一万、二万,我哪里支應得起?你就說是我講的,以后家中再沒有銀子給二老爺揮霍了。三少爺(大縉)明年就要完婚了,下面還有四個弟妹,說不定還會再生多少個出來,婚嫁上學,生老病痛,哪一樣不要錢,有時得為無時想,不要只顧自己享樂,把家當都花盡了,叫儿孫受苦。”
  李貴道:“二太太,我記住了,回去一定和二老爺說。二老爺花錢太沒譜,光是買那烏龜殼就花了不少錢,那上面刻的天書,琢磨了多少年,也認不得几個字,要它做什么用?這回又向天津去收龜板,咱勸他不要買了,他老人家就是不听,好像這錢就是白撿來的。洋人每月給三百塊洋錢薪俸,每回都是我去福公司拿回來,照說這三百塊就夠花了,可是他今天有了錢明天上一趟古董舖就全花光了,逛窯子更不必說了,大把大把的冤枉錢一點也不心疼。其實二太太可以寫封信勸勸二老爺,他很敬重您,別人都依他,只有您能勸得動他。”
  若英道:“二老爺仗著洋人給他錢用,所以出手越來越闊气,其實洋人的錢是用不得的,已經為了這個丟了官了,遲早會吃大虧的。”
  李貴走了,若英憂憂郁郁,終日不快。到了三月中,忽接女婿程百年從上海發來急電,王幼云譯了電文,送進惜陰堂來,說道,“二太太,上海百年來電,說是佛寶姑娘病重,請您速去上海。”
  若英大惊,佛寶婚后听說去年底有喜了,不知怎么竟會病了。赶緊接過電報看了,焦急埋怨道:“百年這孩子,電報上怎不把病情說清楚,叫人懸念。”
  幼云道:“上海既有電報來,想必病得不輕,我這就發一份電報給鐵云,讓他也知道。”
  耿蓮道:“請二老爺也赶快到上海去,太太去了,才有個商量。”
  若英道:“佛寶是我生的,我一個人就能挑起這副擔子,不指望鐵云來幫我,他的心早不在女儿身上了。”
  幼云道,“不管怎么,佛寶既然病重了,做父親仍還不該去商量怎么醫治,他又是懂醫的,如果他不去,親家也會覺得他對女儿太冷淡了。”
  “當然要二老爺去。”耿蓮也道:“王師爺,你就照這個意思發電報吧,就說太太明天動身,請他也馬上到上海去。”
  次日,若英帶了大縉和耿蓮搭船啟程,一路上惴惴不安地惟恐佛寶病情變化,不能見面,止不住長吁短歎,淚眼汪汪。到揚州換船時,發了電報給女婿。船到上海,百年雇了馬車到十六舖碼頭迎接,領了男仆上船到官艙間向岳母請安。若英見女婿神情憂郁,知道佛寶病情不好,一顆心頓時揪緊了起來,慌忙問道:“佛寶怎樣了?究竟得了什么病?”
  “她前些日子閃了腰,不幸小產了,產后不知怎么就病了,高燒一直不退,昏昏沉沉,很是嚇人,名醫會診服藥之后,仍然不見起色,一家人都為此擔憂。”
  若英詫异道:“就是小產,也不致于病得這么厲害。”
  百年道:“是啊,正不知是什么緣放。听說岳父大人精于醫道,家父很盼望他老人家能來上海看看,出出主意。”若英惊問道:“我已發電報給你丈人了,他還沒有來嗎?”
  “沒有。”
  “有沒有電報來?”
  “也沒有。”
  若英歎口气,和耿蓮相互望了一眼,耿蓮道:“也許電報發到安慶里家中了,我們等一會去問了就知道了。”
  她們下了船,分乘了三輛馬車,百年主仆先回家去,若英母子与耿蓮逕往安慶里,与瑞韻見了面,瑞韻又介紹了王氏,若英和她還是初次相見。瑞韻取出鐵云發來留交若英的電報,那上面的電文是:
  電悉。聞女病,甚念。目前事忙不得脫身,希代探視,鶚。
  若英讀了,頓覺心中冰涼,不由得暗暗惱怒:“鐵云果然大變,連女儿病重也不放在心上了。”可是在瑞韻面前不便發作,放下電報,淡淡地說道:“讓我去看了佛寶再說吧。”
  她盥洗了一番,草草用罷飯,換了衣裙,与大縉、耿蓮再雇馬車前往派克格程宅,恩培夫婦和百年下樓迎接親家,恩培道:“媳婦病勢不輕,我正憂慮不安,親家太太先上樓去看看,等一會儿我們再商量。”
  程太太和百年陪若英、大縉等上樓來到東廂房佛寶臥房,粉紅色羅帳低垂,看不到女儿的神態,一陣不祥的預感,濃濃郁郁地籠上腦際,若英的慧心猛烈地跳動起來,竭力忍住了淚水,快步走到床前。陪嫁丫頭上前給太太請了安,撩起紗帳挂上帳鉤,輕輕喊道:“小姐醒醒,家里太太來了,小姐醒醒!”可是佛寶依然迷迷糊糊地熟睡著。
  若英道:“讓我來喊!”她俯身下去細細端詳女儿的容顏,不看猶可,看了只覺心酸神駭。女儿今年還只二十歲,原來水靈靈柔麗的臉龐,猶如清晨初放的鮮花,白中透紅,藏著一對亮閃閃露珠般的明眸,散發出醉人的芳香,和自己年輕時一般的美貌,現在病得懨懨損損,憔悴萎黃,唇枯而發亂,猶如一朵開敗了的殘花,謝落只在早晚之間了。若英吃惊地撫摸女儿的額角,火燙火燙,她哽咽著在女儿耳邊輕聲喊道:“佛寶,孩子,媽來看你來了。”鼻中一酸,淚水止不住一顆顆滴落下來。佛寶自從小產后得病,每日里神思恍惚,高燒不退,飲食不進,群醫束手。此時夢中又回到了淮安惜陰堂,正逢父母爭吵,她幫母親捶打父親,父親走了,母親摟著她啼啼哭哭,喊道:“孩子,媽媽苦命!”那淚水滴落到她的臉上,她喊道:“媽媽不哭,有我在哩!”她掙扎著忽然醒了,嘴里猶在喊著:“媽媽別哭!”若英哭道:“孩子,媽在這里哩,媽來看你來了!”
  佛寶真的醒了,醒的時候雖然仍是虛弱疲憊,那神志卻是清楚的,當下認出了朝思暮念的母親和在她身后的兄弟大縉,心中凄楚,晶瑩的淚水如珍珠般沒遮攔地滾落下來,鼓足渾身力气,叫了一聲:“媽!”勉強支撐著坐了起來,若不是婆婆在旁,定會抱住母親放聲大哭,一訴別來相思之苦和對于疾病纏綿的焦慮。若英忍住悲痛坐到床沿上,慈愛地撩起佛寶披亂的發絲,取出手絹為她拭去淚水,說道:“孩子,媽來看你來了,你年輕,得了病不要緊,就會好起來的。”
  程太太也道:“是啊,上海的名醫都請來了,他們診病非常盡心,再服几帖藥一定會漸漸好起來的。”又向若英笑道,“劉太太,你陪女儿談談吧,好久不見了,母女倆溫存一番,會比吃藥還靈哩。”
  百年也向岳母道:“媽媽,我去請醫生來會診,過一會就回來。”又向舅爺大縉拱手告辭,跟了程太太离開了。大縉上前向姐姐問候,耿蓮也過來給小姐請安。佛寶強顏歡笑道:“我太想家了,今天總算又見到親人,亞辛(大縉的乳名)長高多了。”
  于是母女倆絮絮談了別后的情況,佛寶告訴媽媽:“前年爸爸從北京避難回到上海,常常來看望公公,來時總和我談上几句,還帶我和百年到安慶里家中吃了一頓晚飯。我請他回淮安看看媽媽,他說沒有時間了,后來就又去了北京了,大概始終沒有回來過吧?”
  “孩子,你爸爸變了心,哪里會再回到淮安來。他在前年四月又娶了一個姓鄭的女人,帶到北京去了,不但不要淮安的家,連安慶里家中的兩位姨娘也丟下不管了,這次我在淮安發了電報給他……。”
  耿蓮在旁听了著急,怕主母說出老爺不肯來上海探望女儿的病,惹得小姐傷心,連忙接話道:“老爺已經有了電報來,說是就要動身來了。”
  若英醒悟過來,也點點頭道:“是啊,你爸爸就會來的。”
  佛寶說是口渴,丫頭捧著小茶壺湊在她的嘴邊喝了几口,歎了口气說道:“媽媽,我的病恐怕是沒有救了,哪有吃了這許多帖藥一點也不見好的。想不到年輕輕就病得這般光景,想到家中親人,猶如万箭穿心,令我割舍不下。媽媽沒有我在,若是爸爸欺侮了,沒有人幫您。”說罷,涕淚俱下,泣不成聲。
  若英摟住佛寶也傷心地哭了,耿蓮勸說了好一會,兩人才止住了哭。佛寶興奮過后,又覺神思恍惚,朦朧欲睡,合上眼,本擬稍稍養一會神,不料昏昏沉沉又睡過去了。
  耿蓮替她掖好被子,放下羅帳,請若英來到門外,輕輕說道:“太太,小姐的情況不好,我在這里守著,你和少爺快和親家老爺商量還有什么辦法可想。”
  恩培夫婦就住在西廂房,見若英出來,忙邀她母子進屋內商義,恩培道:“滬上中醫名家都請遍了,目前惟有請洋人醫生,租界內德國醫生、日本醫生都有,可是我不熟悉,听說羅叔蘊先生正在上海,何妨煩他轉請日本醫生來看看,也許會有什么洋藥能治媳婦的病。”
  若英喜道:“親家老爺這個主意很好,就赶快請日本醫生吧,亞辛,你知道羅叔的住處嗎?”
  “羅叔就住在安慶里附近,我跟爸爸去過,現在我就去找羅叔,今儿天色晚了,明天再陪了醫生來吧。”
  大縉匆匆走了,恩培又道:“鐵云頗通醫道,女儿又病得這么重,也應該請他赶來商量。恰巧太谷同仁打算在上海聚會,因為黃三先生已經卸了泗水知縣回到泰州,毛實君又正巧升任江南制造總局總辦,愿作東道主,准備廣發函電,請教派中人都到上海來聚首,鐵云知道了是必然會來的。劉太太,我們各自發一個電報給鐵云,催他速來,電稿統由我來擬發好了,您的意思怎樣?”
  若英謝道:“這樣太好了,就偏勞親家老爺操心了。”
  兩份電報立時發出去了,羅振玉陪了日本醫生也來看過了,診斷是產蓐熱,開了些藥,佛寶服后并不見效,病勢仍然一天天地沉重,到了四月十八日這天傍晚,佛寶怀著對老母的憂慮,凄然長逝了。若英抱著女儿千呼万喚醒不來,搶天呼地彌補不了這一場無窮的悲痛,她終于哭昏過去了,醒來的時候已經躺在安慶里樓下東廂,時間已是當天的深夜了。
  若英悲悼心愛的女儿,哭干了淚水,三天不曾進食。鐵云于廿一日抵達上海,他雇車先到昌壽里探望了大哥,奇怪的是這位大老爺劉孟熊竟對胞侄女佛寶之死一無所知。鐵云然后驅車來到安慶里,敲開了門,劈面見客堂里坐著大縉在看報,從容問道:“媽在家嗎?”
  大縉放下報紙站起來,含了淚水答道:“姐姐去了!”
  “啊!?”鐵云的腦子里轟了一下,“來遲了!”急忙問道:
  “哪一天過去的?”
  “十八日傍晚。”
  “三天!只差三天!媽呢?”
  “在東廂躺著,她也病了!”
  鐵云急忙跨進東廂房,若英和耿蓮主仆都听清楚是他來了,羅帳半掩,若英反身朝里臥著,耿蓮勉強站了起來,冷笑道:“二老爺是大貴人了,三個電報才把你請了來!”
  “該死,來遲了一步!”鐵云走到床前猶豫了一會,溫和地說道:“若英,接到頭一個電報,實在是替河南豫丰公司和福公同草擬礦務章程,一時抽身不開,總以為佛寶的病一時不致有大變化,不想走得這么快。現在還有什么話說,女儿都不在了,我這個老子能不受到譴責?我內疚,我該死,一百個錯,一万個錯,我會負疚一輩子的,請你原諒,實在不是存心荒唐。”
  說了好一會,若英依然朝里臥著,一聲不吭。耿蓮道:“二老爺,人都不在了,不用賭神發咒假撇清了。你剛下船,上樓去歇息吧,也讓太太安睡一會儿,她已經三天三夜不進粒米了,若再气她,恐怕要跟著佛寶小姐一塊儿上西天了。”
  鐵云惊慌道:“都是我不好,給太太請了醫生嗎?”
  “太太不愿意,她說‘佛寶才二十歲就上路了,我四十四歲,已經活得太久了,還想再活什么?’”
  鐵云坐下來敲敲腦袋,長吁短歎,無可奈何。只得雇車去派克路程宅,在佛寶靈前哭奠了一番,算是盡了心了,當時略有些難過,等到晚上寫日記時,這一點點愧疚的心情也全然消失了,日記中只記下寥寥十几個字:“先至大哥處,略談。往衡氏處,知佛寶死,往哭焉。”
  鐵云在上海的中外朋友很多,這以后在滬的日子,或談銀錢生意,或至天仙戲園看京戲,在張園看髦儿戲,或看洋人馬戲,或去妓院應酬作樂,或為安香選購首飾,少有閒暇。每天早晚也去若英房中轉一圈,問候起居飲食,無奈若英總是面壁而臥,不理不睬。
  四月二十五日鐵云与太谷教同仁毛慶蕃、程恩培、卞德銘等十七人恭奉教中南北兩宗掌教歸群先生黃葆年与龍溪先生蔣文田聚首于愚園,決定由毛、劉、程三人籌措經費,在蘇州設立書院,請黃蔣二人聯合講學,以宣揚太谷教義。以后果在蘇州葑門內十全街租了一位富戶的大宅院,有屋百余間,辦起了規模宏偉的書院,稱為“歸群草堂”,清寒學子可以免費供應食宿,每天開飯十七八桌,盛況空前。后來葆年病逝,劉鶚出了事,同仁星散,書院才漸漸式微了。
  愚園盛會的第二日,鐵云接到安香來電,說是病了。也是兩人有緣,女儿死了,若英受了偌大刺激,不飲不食,眼看難以支持,鐵云并不怎么放在心上,明知安香嬌气,小小不适也當作一件大事,仍覺牽心挂肚,當晚日記中寫道:“雖明知其無恙,心不能不為懸懸。”再不能在上海安心逗留下去了,決定提前回北京,猶恐回京太遲,又將買給安香的首飾托福公司哲美森先几日帶回北京,隨即于五月初五日搭乘招商局新丰輪离滬北上。离家前,鐵云耐著性子再一次去若英屋中和她告別,若英正坐在梳妝台前,由耿蓮為她梳發。鐵云看了看鏡中的若英,笑道:“若英,你養息了几天,气色好多了,大安了吧。”
  若英恨恨地說道:“可惜我死不了,死了就大家趁心,少了煩惱了。”
  鐵云笑道:“這一回是我不好,你生我的气,我給你賠過不是了,老夫老妻,就包涵些吧。北京福公司有要緊的事情等我去辦,我不能再停留了,決定今天回北京去,不能多陪你了,請你原諒。”
  “哼,我還敢要你陪嗎?你在上海十來天,魂也不知到了哪里去了,女儿辭靈,出殯,哪一次你去過了?出殯那天,我病得昏昏沉沉,也硬撐著由耿蓮攙扶了去為女儿送靈,直至京江公所,看著女儿的棺柩停在那陰森森一大批棺木中間,無人作伴,我心痛如割、又昏倒在地,那時的你呢?那一天你做了些什么?你一整天上飯館,逛窯子,看馬戲,你還像是做父親的人嗎?”
  “哎呀,若英,你誤會了,那都是不得已的應酬啊,義善源銀號的焦掌柜焦樂山,瑞嘉洋行洋大班邵依克,還有龐道台,那是老前輩,又有要事商量,能夠抽身不顧嗎?我已和紹周打過招呼,他熟悉我的朋友,也說那些應酬不能不去,出殯的事反正有他調度,可以不必參加了,你想想,我是那么硬心腸的人嗎?”
  若英這才緩和了語气,說道:“好吧,送走了女儿,我也該回去了,你走你的,我走我的,誰也別向誰告別了,若是記得家中還有老太爺、老太太的墓塋,清明時節來上個墳,盡一盡孝道,若是記不起了,也只能算了。現在都往上海跑,往北京跑,大老爺一家都來上海了,我若是也學你們的樣,帶了亞辛到上海租界來另租一處屋子,不用操勞家事,成天打打麻將牌,享享福,清清淨淨過后半輩子,你那淮安老家還成個家嗎?”
  鐵云急了,連忙打躬作揖道:“若英,別生气了,淮安老家還得你支撐,安劉者若英也,你這棵頂梁柱若是抽身走了,劉家大廈就屋坍牆倒,全散了。請你念在昔日的情義,把淮安的家再維持下去吧,雖說我們在外面風光甚好,總得為儿孫留個退步,若是我不在了,儿孫回到淮安還能不愁衣食居住,這都得感激你了。”
  耿蓮在旁勸道:“太太,老爺的話說到這個份上了,看在二十几年夫妻面上,就原諒了老爺吧。”
  若英忽然嚴肅地說道:“鐵云!現在想到了要為儿孫留后步!可是你實際干的卻是在掘斷自己儿孫的后路啊!”
  鐵云愕然道:“這是什么意思?”
  若英道:“前天羅先生來看你,你出去了,亞辛請先生坐了一會,他對亞辛說:‘令尊前年在北京自作主張,從俄國人手里買了大批太倉存米,平糶給城中難民,雖然是做的好事,可是未經朝廷批可,將來認真查辦起來,犯了盜賣太倉官粟的罪名,是要抄家充軍的。現在軍机處有王中堂給鐵云頂著,万一不在了哩,還能永遠保鐵云無事嗎?’我想羅先生的話很有道理,若是果真如此,儿孫豈不一貧如洗,還能不愁衣食?”
  鐵云悶悶地思索了一會,說道:“我想不致于鬧到這個地步吧?既然你不放心,不妨把家中存在錢庄的款子換個戶名,至于田地房產那是沒法遮蓋的,只能听其自然了。”
  “待我回去再想辦法,最要緊的還是你自己今后行事務必小心,站穩腳跟,不要冒冒失失,招人攻擊,為了貪圖賺錢而弄得傾家蕩產,合家受害,那就太不划算了,你應該多為家門,為儿孫著想。”
  鐵云笑道:“若英成了嚕蘇老太了,我干的都是利國利民的正經事,怎會落到那樣不堪的下場。”
  鐵云雇車搭船去了,第二天,若英也帶了大縉和耿蓮回淮安去了。佛寶過早地离開了人世,若英凄凄惶惶,覺得格外地孤獨,原先使不盡的勃勃生气,突然憂憂郁郁地驟然失色了,她回到淮安,在惜陰堂辟了一座經堂,安上一座鍍金佛龕,龕中供的玉佛是南無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若英將家務交給耿蓮管理,一心皈依佛門,木魚聲聲,參佛誦經,全副精神都寄托在虛無縹緲的仙神世界中,祝禱佛寶超生天界,祈求上蒼降福劉門,免遭不測的災禍……。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