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太平軍禍不單行,才失了創教者和擎天柱南王馮云山,又在七月甘九日于長沙攻城戰中,失去了猛將蕭朝貴,相距不過四個多月。 太平軍于蓑衣渡焚舟登陸后,翻山越岭,奔襲一百里外瀟水与湘江匯合處的永州府城零陵縣,若是得了零陵城,仍然可以取水路順湘江而下長沙。可是太平軍在全州和蓑衣渡兩地耽誤了十多天,清軍已經做好了防御准備。湖南提督鮑起豹率軍駐扎永州,這倒也不在乎,一旦太平軍扑進城去,說不定會把他們嚇跑。無奈欲攻府城,須先越過城南的瀟水,此時瀟水泛濫,浮橋難搭,太平軍几次進攻,都近不得城,清軍總兵和春又已從南邊追赶過來,太平軍只得撤軍南下道州,然后又輾轉四百里,于七月初三日攻占湘東南重鎮郴州。郴州是個大地方,水路由郴水向西北入耒水可達湘江,陸路則北上安仁、攸縣、醴陵,可由東路抄襲長沙側背。太平軍曾在道州逗留了兩個月,一面整休補充給養,一面擴軍,湖南天地會也紛紛舉兵響應,將士和家屬都以為在郴州亦將停留較長時期。洪宣嬌做了西王妃之后,東王不讓她再帶領女兵,而經過無數次的突圍轉移,女兵也犧牲了不少。永安突圍之后,女兵隊就無形解散了。宣嬌住進了郴州臨時西王府,想來又將在這座大屋子里閒上兩個月,實在無聊,她命侍女取出腰刀來。多時未用,腰刀已經銹跡斑斑了,她細細的擦磨去了銹斑,用油布抹拭了一遍,揩干了,就勢舞了一會,長歎一聲,不禁回憶起和石達開并馬出那幫村,在白沙墟豎旗起義時的光景。 蕭朝貴去天王行宮議事去了,這對勉強湊合在一起的夫妻,成親以后由于朝貴的忠誠熱愛,事事依順,宣嬌無可指摘,只得壓下對于達開的怀戀,將就著和朝貴在一起過日子。雖無歡樂可言,卻也不曾有什么波折。她撇下刀,侍女收刀入鞘,宣嬌頭發微微散亂,由侍女為她梳理了一番。宣嬌攬鏡自照,鏡中一個二十出頭的姣姣佳人,眉目俊秀,英气外溢,本想招一個如意郎君,并肩躍馬殺敵,不料到頭來嫁得一個并不知心的莽大漢。雖然他換上了王爵服飾,身穿黃布袍,腰束黃綢帶,頭裹黃布。婚后受她的管束,腳上也穿了布襪,比在紫荊山時的庄稼漢裝束神气多了。但他究竟缺乏英武儒雅之气,而這正是宣嬌所追求向往的——這只能在達開的身上尋覓到。 宣嬌猶在攬鏡出神,朝貴匆匆回府進了內院來了,貼身跟班照例呼喊:“西王八千歲回府!”朝貴輕聲叱責道,“吩咐你們別喊,別喊,莫惊嚇了王妃娘娘!” 朝貴進屋,興沖沖地喊道:“宣嬌,好事儿,好事儿!” 宣嬌懶懶地放下銅鏡,嗔怪道:“什么好事,大惊小怪,八千歲到了頂了,莫非要爬到東王頭上去了?” 朝貴道:“嗨嗨嗨,看你扯到哪儿去了!告訴你,后天我就要帶兵去打長沙了,可痛快!” “怎么才到郴州三四天,還不曾換口气,就要出發了?” “剛才接到探報,妖兵在衡陽駐扎了重兵,防我從那里進兵,長沙東路卻無兵把守,空虛得很,所以我自告奮勇去當先鋒。” “哎呀,我的五哥,先鋒一向是羅亞旺(大綱)、林鳳祥他們充當的,你這個八千歲怎么擔當起先鋒的角色來了,你忘了南王殉國的事了嗎?” “嘿嘿,宣嬌,你怎么提那些過時的晦气話來?” “派你當先鋒,大概兵馬多,怕羅亞旺他們指揮不了吧?” “不,這回只帶兩千人。” “什么?”宣嬌吃了一惊,“長沙那么大的省城,你帶兩千人去能破得了城嗎?難道奔襲几百里,就為了赶到長沙城下放几炮嚇唬嚇唬?” “人不在多,我一炮就能嚇得妖兵逃得精光,包管拿下長沙!” 宣妖又好气又好笑,指著朝貴額頭道:“我說你這個人,打仗勇雖勇,卻缺少心眼。兩千人拿下長沙城?你以為長沙妖兵都是泥塑木雕的!為什么不問四哥多要些兵?我們在蓑衣渡損失了不少人,但是在道州招到了一万多新兵,現在足有兩万多人了吧,還舍不得讓你多帶些兵?” “四哥說這是偏師,兩千人出其不意定可制胜了。人多了,興師動眾反而使妖兵有了防備,況且一路上還可再招兵,至少也可招到一兩千人,他不肯多給。” “原來是這么回事!”宣嬌陡然一股寒意落下心頭,霍地站起來道,“四哥嫌你現在不和他一條心了,怕你功大,奪了他的權,是想借刀殺人,讓你到長沙去送命哩!你不好開口,我去找他講講這個理!” 朝貴慌忙攔住道:“宣嬌,別,別,我和秀清是紫荊山的赤腳老哥儿倆,我是他的臂膀,沒有我沖鋒陷陣,他那么個文不能動筆,武不能動刀的人怎么能當得上軍師大元帥,他少不了我,怎么想到害我?別去鬧,惹人笑話,我且先去打頭陣,兵不夠用,再差人回來要。” “你后天出發,那么我們大軍隔几天出發?” “大軍不去,二哥、四哥依然坐鎮郴州。四哥怕我多心,特別向我解釋,所以不發援軍,一來是為了牽制住駐扎衡陽以南的大股妖兵,使他們不敢輕動,以減輕我們先鋒軍的壓力。否則大軍一發,各路妖兵立刻尾追到長沙城下,突擊計划就全落空了,這話很有道理。” 宣嬌怒道:“只有你這個傻瓜才相信四哥的鬼話!試想,區區兩千人,又無援軍,教你拿下長沙城,城中人再少,几千人總是有的,你的兵一出現在長沙城下,各地妖兵就會赶回長沙來圍攻你。四哥不是明明要置你于死地嗎?我們既然成了家,就望太太平平過日子,我不想被姓楊的害成寡婦!” 朝貴矍然惊覺了,搔頭摸腮,瞅著宣嬌咕嚕道:“不錯,不錯,我現在是有家室的人了。死不得,死不得!我去找四哥商量。”急走几步,想邁出門檻,卻又猶豫著縮回了腳,搖頭苦笑道:“大丈夫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我蕭朝貴領了先鋒狀,怎可反悔,又要添兵,這個口不好開。算了,算了,老子命大,炮彈不會朝我身上打,你在家里不用發愁,只消早晚為我禱告天父天兄保佑,必然平安無事,待我奪下長沙城,為你選一座最好的官第等你來住。” 朝貴帶兵走了,宣嬌心里懸挂終不放心,說是夫妻感情平淡,遇到可能大難臨頭的事,終究有些牽挂。她終日呆愣愣地屈指計算朝貴的行程,該拿下哪座縣城了,想像他孤零零兩千人獨行千里去攻打長沙城,便不覺憂慮不安。到了第五天上她終于忍不住了,吩咐西王府侍衛備轎。她脫下黑襖黑褲,換上紫紅綢窄袖緊身戎裝,短襖大襟開在左邊,以示与清朝的旗裝有別,這是太平軍中的通行服式。宣嬌乘了黃布竹轎,由待衛前后護從來到翼王府。通報進去后,翼王妃春娥穿一身寬大的紅色襖褲,出來迎接。春娥腹部微微隆起,又有了身孕了,迎住宣嬌便欲屈膝請安。宣嬌慌忙攔住,輕聲道:“妹妹,你有喜了?”春娥含羞點頭。兩人攜手入內,宣嬌道:“七哥好大的架子,也不出來接我!” 春娥笑道:“你錯怪他了,他找四哥去了。” “有什么軍國大事,單單去找他?” 春娥將宣嬌引入內廳坐了,侍女獻上茶,春娥道:“五哥不是去打長沙了嗎?七哥不放心,去找四哥,要求再帶一支兵馬去增援。” 宣嬌喜道:“姐姐今天就為這件事來和七哥商量,不想承他關心,竟也想到這上面了。春妹,你說四哥像話嗎,只給五哥兩千人去打長沙,又不發援軍,坐視不問,不知是什么居心!” 春娥道:“姐姐別惱,且等七哥回來看怎么說。” 宣嬌笑著撫摩一下春娥的肚子,說道:“大概有五個月了吧,行軍路上可得當心。我上次不就是在蓑衣渡口爬山突圍時小產了的,今后山路少了,你能坐轎盡量坐轎,好讓幼翼王平安降世。” 春娥格格一笑,問道:“宣姐,你呢?” 宣嬌歎口气道:“這回連個影子也沒有,也好,有個三長兩短,干干淨淨。反正他已經有了前妻生下的儿子有和,今年七歲,有人傳宗接代了。” 春娥道:“宣姐,你是個豪爽的人,怎么也說喪气話。” 宣嬌道:“這一回我有預感,怕沒有好結果,不然,我今天也不來了。” 談了一會,听得人報:“翼王五千歲回府!”便听到達開的聲音:“西王府娘娘來了?”達開進了中門,遙遙瞧見宣嬌,兩人視線相接,不禁惊喜地互相細細打量。宣嬌永安迫嫁之后,兩人不曾單獨相會,今日重見,百感叢生。達開踏進廳內,先開口道:“宣妹,想不到你今天會來,太好了。” 宣嬌含淚叫了一聲:“七哥!”默默垂首無言。 春娥道:“宣姐也是為了五哥攻打長沙的事,不甚放心,來和你商量的。” 宣嬌這才抬起頭來問道:“去找過四哥了?” 達開憤憤地說道:“上次決定五哥帶兵兩千人突擊長沙時,我就向四哥提出,帶去的弟兄太少,又無援軍,恐不妥當,四哥不听。我想想五哥處境終是危險,剛才又去東王府向他要求,由我帶領五千人增援,四哥反而發了脾气,說我自作主張,不听節制,毫無商量余地,只得退了出來。” 宣嬌怒道:“四哥太不講道理了。七哥,求你幫助我,借給我兩千人,讓我帶了去援助五哥。” 達開吃惊道:“宣妹,你知道沒有四哥的將令,不能擅自發兵。況且那些帶兵的將軍們,縱然是我的本家兄弟,也不肯胡亂跟了你走。他們明白將來東王翻起臉來,除了治我翼王的罪,他們統兵官也逃脫不了干系。宣妹,這是做不到的事,三哥不在了,我若再和四哥鬧翻,這局面就難以收拾了,目前大敵當前,只能忍耐著些,好嗎?” 宣嬌悲憤道:“七哥,我不為難你,我去找二哥!” 達開忙勸道:“軍令的事,天王也管不著,何必去使二哥煩心。” 宣嬌不听、也不告別,使性子登登地出了翼王府,上轎去行宮求見天王。秀全今非昔比,雖在打仗之時,行宮中除了元配夫人王后賴氏之外,又有一群年輕的妃嬪,都是十六七歲的山村姑娘,走一路就多一兩名。東王盡是挑選品貌姣好的姑娘送給天王享樂,使他無心過問政事。南王不在了,群臣誰敢諫阻?宣嬌到來時,天王正和妃嬪們在說笑消遣,听得侍臣來報‘王姑求見’,不知為了什么事,掃興地勉強踱到外邊“偏殿”。宣嬌也不行禮,就喊道:“二哥,四哥作弄五哥,派他去打長沙,只帶兩千人,又不發援軍,不是將他往死里送嗎?你該管一管,莫把妹婿斷送了,我可不依!’ 秀全大吃一惊,這件大事他一點也不知道,想發几句牢騷,又止住了。因為是他自己下的詔旨,發兵征戰的事,諸王皆受東王節制,怨不得東王自作主張。面對御妹焦急的神情,他慢吞吞地安慰道:“宣胞,不要著急,朝胞有能耐,向來以少胜多,不用為他擔心。” 宣嬌怒道:“怎能不擔心?七哥也覺得五哥處境危險,今天去要求四哥讓他帶領五千援兵去長沙,四哥不答應,不是存心要把五哥推到絕境上去嗎?二哥,這件事只有你出來說話,才能讓四哥改變主意,求求你快把四哥召來吩咐吧。” 秀全歎了口气,這個傻丫頭,在一起這几年,還不知他和東王的關系!他尷尬地沉吟了一會,敷衍道:“宣胞,你放心回去吧,見到清胞我會和他說的。” 看到天王為難的模樣,宣嬌心冷了,這才想起了天王并不能管住東王,無人可以替他作主了,她絕望地回到西王府,听天由命,一日复一日地等待長沙前線的消息。 八月十一日午前,一騎快馬慌慌張張從長沙前線赶到東王府前下馬。東王隨即召集北王、翼王議事,一面下達行軍命令,一面去天王府稟与天王知道。全城將士奔走呼喚,都說西王在長沙中炮受傷,東王有令,大小將士快快回營,明天一早開拔去長沙為西王報仇! 翼王石達開与王妃春娥一同赶到西王府,宣嬌迎了出來,見達開夫婦面色凝重,心中已涼了半截,忙問道:“長沙有報事的回來了嗎?” 達開從容道:“大軍要出發了,特來通知賢妹快作准備。” “為什么忽然又這么匆忙?” 達開不語,隨宣嬌進了內廳,宣嬌見春娥眼中淚水打轉,知道不妙,急問道:“七哥,別瞞我,五哥死了嗎?” “沒有,你不要胡猜。”達開安慰道,“他鄉軍攻打長沙南城,親自在城外妙高峰上督陣,被妖兵炮彈擊中。他受了些傷,不要緊的。東王下令全軍開拔去長沙為五哥報仇,料你必定心急,請准東王,命石鎮侖帶領五百名將士,明天一早先護送你出發去長沙探望。” 宣嬌咬牙切齒道:“該死的清妖,奪去我南王,又欲害我西王!春妹,莫哭,我也不哭。為西王報仇要緊,等不到明天了,現在立刻就走!” 達開道:“好,好,我去吩咐鎮侖,將士做飯飽餐后,就啟程,宣妹,你也赶快准備吧。” 宣嬌慘然道:“准備什么,還不是說走就走!” 八月廿三日,宣嬌躍馬橫刀,与石鎮侖的護衛軍五百人馳抵長沙城南統兵官林鳳祥的營中,鳳祥出帳迎接西王妃,宣嬌兀坐馬上、威嚴地問道:“鳳祥哥,西王還活著嗎?。” 鳳祥歎了口气說道:“西王中炮,鐵彈洞穿前胸,第二天就歸天了。天熱,等不得娘娘駕到,備了上等棺木先成殮了,靈柩安置在十里外的石馬舖,我陪娘娘去祭靈吧。” 宣嬌不下馬,也不掉淚,咬咬牙道:“先不忙祭靈,報仇要緊!西王在哪里中的炮,我就在哪里向城里還炮,西王中一炮,我還它十炮!鳳祥哥,搬兩尊炮到妙高峰上去!” 鳳祥遲疑道:“娘娘,妙高峰上太危險,妖兵看見山上有人就開炮。娘娘在我這里、我要保護你的安全,你若再出了事,我沒法向天王交代! 宣嬌怒道:“鳳祥哥,我不僅是為夫報仇,也是為天國全体將士報仇,妖兵固然殺死了我丈夫,但更令人痛恨的是,他們殺死了帶領太平軍將士奮勇殺敵的西王八千歲,將士們這個仇該報不該報?” 在場的林鳳祥部和石鎮侖部將士們,都熱淚橫溢地喊道: “我們要為西王八千歲報仇!” 鎮侖道:“鳳祥哥,我遠道奔來,不曾帶炮,你借我兩尊炮,出了事,我來頂!” 鳳祥是一條紫紅色面皮的大漢,勇而有謀,伙伴們戲稱他為“關老爺”。當時一擺手道:“西王的仇恨誰不想報!為了西王遇害,我們不知向城中發了多少發炮彈泄恨。我不過是怕娘娘受傷,既然娘娘如此堅決,我顧忌什么,弟兄們,赶快搬兩尊炮上妙高峰!” 大炮運上了妙高峰,鳳祥与鎮侖護隨了宣嬌上到峰頂,鳳祥道:“娘娘快下令吧,放完了十炮就撤,讓妖兵來不及還炮!” 宣嬌一身黑衣黑披風,剛欲揮手下令,忽見南門城牆上人頭簇簇,搬上了一尊泥塑木雕的城隍菩薩坐像,面對城下太平軍營盤,旁邊還有一個紅頂大官在指揮。原來是清軍湖南提督鮑起豹听說太平軍襲擊長沙,奉了欽差大臣賽尚阿的檄令,(賽尚阿跟在太平軍的屁股后面,從廣西赶到了長沙來),帶兵奔回長沙守城,卻畏懼太平軍的威勢,知道必有大軍壓城,所以下令將城隍廟中的城隍老爺搬到城頭上來幫助守城,恰巧被宣嬌她們瞧見了。宣嬌一揮手,喊道:“瞄准城頭上的妖神,放!” “轟,轟!”兩發炮彈將城隍泥像炸得粉碎,鮑起豹等大小官員慌忙下城逃命,炮手又裝上彈藥,宣嬌再下令:“放,追著放!把那批妖官轟死,為太平天國西王复仇!” 十炮轟畢,宣嬌意猶未盡,鎮侖与鳳祥急忙勸說王姑步下山來,跨上馬,揮鞭遙指長沙城:“爾等大小妖頭听著,大軍即將開到,快去向北京主子報信吧。滿清气數已盡,伐之而興的將是太平天國!”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