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十三章 珍珠港之難


        珍珠軍港遭襲擊,有人狂笑有人泣;
        惊雷喚醒沉睡夢,孤立主義該休矣。

  世界風云多變,危在旦夕。出乎羅斯福和他的軍政要員意料的、一場巨大的災難降臨了,日本人襲擊了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 星期天,上午。羅斯福穿著儿子的一件舊毛衣,翻閱著集郵冊,期望這個星期天會平安無事。他剛在辦公桌上吃完午飯,正同顧問霍普金斯聊天。 下午1點47分,電話鈴響了,電話員表示歉意,說海軍部長諾克斯打來電話,堅決要求和總統通話。
  “總統先生,看樣子日本人好像襲擊了珍珠港!”諾克斯說。這天上午,海軍部的電訊部門,偵獲了一份“令人難以置信”的電文,那是美國太平洋艦隊總司令金梅爾向夏威夷的全部美國艦只發出的特急通知:“珍珠港遭到空襲——不是演習”。諾克斯收到這一信息,倒抽了一口气,自言自語地說:“這不可能是确實的,那准是菲律賓。”于是他急忙拿起電話筒,向總統報告了這一突如其來的消息。
  “不會,不會!”當羅斯福把這一消息告訴霍普金斯時,這個洞察世界風云的政治顧問卻認為日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題來襲擊夏威夷。
  羅斯福說:“這恰恰是日本人會采取的出乎意料的行動。就在他們談論太平洋和平的時候,他們卻密謀破坏和平。”他談了一下自己為使美國不介入戰爭所作的努力,然后又怀著沉重的心情說:“如果這則消息屬實,那就完全使我無法控制局勢了,戰爭會越來越大;那末,日本人就要使他身不由己了。”
  事情的發展正是這樣。 与華盛頓的情況截然相反,1941年12月6日夜晚,在東京來說是個不平凡之夜。日本法西斯頭于東條英机及其軍政要員,通宵未眠;他們在万里之外,通過電波,在指揮著一場震惊世界的向南亞和夏威夷群島的進軍。就在7日黎明(美國時間) ,日本聯合艦隊按照東京大本營的命令,向美國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發動了突然的進攻,從而揭開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
  珍珠港是美國在太平洋上最大的海軍基地,它位于夏威夷群島的中心瓦胡島的南端,面積達598平方英里。港中央有個福特島,是海軍航空站。12月7日這天,美國太平洋艦隊共有86艘艦只停泊在珍珠港,其中有戰列艦8艘,巡洋艦7艘,驅逐艦28艘,潛水艇5艘,并無美國航空母艦在場。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特遣隊,擁有6艘航空母艦, 載著423架飛机,循序前進,擔任護航的是兩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9艘驅逐艦和3艘潛水艇。另有27艘潛艇作為先遣隊早已出發了。這支特遣艦隊在11月26日离開擇捉島的單冠灣以后,選擇了嚴寒和多霧的北方航線,隱蔽前進,以避開美國巡邏飛机和來往的商船。12月7日早晨6時許,日本特遣艦隊到達了預定的停泊地點,即瓦胡島以北230英里處,特遣艦隊司令南云忠一隨即命令第一批183架飛机,准備對珍珠港進行襲擊。
  夏威夷時間7日上午6時15分(華盛頓時間7日上午11時45分) ,第一批攻擊隊的183架飛机——水平轟炸机49架, 魚雷轟炸机40架,俯沖轟炸机51架,戰斗机43架——從6艘航空母艦上一架接一架起飛了。 在淵田總指揮座机的帶領下,第一次攻擊机群在艦隊上空盤旋了一大圈后, 于6時25分從旗艦“赤誠”號上空掠過,徑直朝瓦胡島方向飛去。
  不久,東方晨曦微露,机翼下方一片漆黑的云海漸漸呈現出魚肚色,天空開始放出蔚藍色的亮光。火紅的太陽噴薄而出,從雪白的云海四周射出耀眼的金光。
  就在机動部隊第一批攻擊隊的183架飛机從瓦胡島以北230海里處起飛,直指珍珠港的時候, 在該島以西200海里的地方,18架机翼上涂著星形標記的飛机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了,同樣朝著珍珠港的方向飛去。這18架飛机是美國航空母艦“企業”號的SBD俯沖轟炸机。 日本机動部隊的官兵們,一面目送著出發的攻擊隊,一面祈禱神明,保佑他們攻擊成功。而美國航空母艦上的官兵卻与此相反,都很羡慕那些能比自己更早一點飛向夏威夷的飛行員。
  為了加強威克島的防御能力,“企業”號向該島的海軍陸戰隊運去了12架戰斗机。本來運送飛机的任務完成后,“企業”號預定于當天上午7點半(夏威夷時間)通過珍珠港航道,8點在港內的錨地停泊。但是,“企業”號從威克島返航的途中,由于天气不好,推遲了原來的計划。因為預定的行動計划被打亂了,所以“猛牛”司令哈策將軍心里很不痛快。但是,日方的第一批攻擊隊開始發動攻擊的時間是上午7時55分, 假如“企業”號按預定計划行動的話,那么,它必將遭到和戰列艦相同的命運,葬身于12米深的珍珠港內的淺海中。多虧這令人討厭的坏天气,“企業”號才逃脫了這場滅頂之災。
  晨7時48分, 日本聯合艦隊第一批零式飛机飛抵瓦胡島北端的卡胡庫角。透過云層,“加賀”艦戰斗机隊長志賀淑雄大尉,只能依稀辨認伸出在海上的陸地和滔滔白浪。轉瞬間他瞥見了第一批突擊隊指揮官美津雄中佐的高空轟炸机長机,于是便等待著藍色信號彈,那是令戰斗机發動攻擊的信號。這時珍珠港東西兩側的山峰上,云團簇擁,但在兩山之間寬闊的軍港上空,云層稀疏,陽光明亮,斜視的光線把一塊塊蔗田照得一片濃綠。
  在這個區域里,有几架美國民航机在懶洋洋地盤旋,可是整個瓦胡基地上的陸軍飛机,此刻卻沒有一架在空中。在希卡姆、貝洛茲和惠勒机場上,為了防止破坏,所有飛机都机翼對机翼地緊靠在一起。埃瓦机場上的海軍陸戰隊的飛机也是照此辦理。 在空中的美國軍用飛机只有海軍的7架巡邏机,它們正在西南方許多英里外巡邏。 空防系統也毫無戒備。珍珠港內各艦上的780挺高射机槍有3/4無人值班,陸軍的31門高射炮只有4門在陣地上, 可是它們的炮彈在演習后已送回軍需庫,因為它們“容易松扣和生銹”。
  到了卡胡庫角上空后, 淵田的長机開始從瓦胡島西岸繞向珍珠港。晨7時49分整,淵田中佐用莫爾斯電碼向机動部隊發出命令:“托!托!托!”其含義是第一次全面攻擊開始。 他們的主要目標是美國的8艘戰列艦和其他軍艦,以及惠勒、希卡姆等飛机場上的几百架飛机。由于日本特務吉川長期活動所提供的情報,日本侵略者對全港的情況了如指掌,戰斗任務明确而具体:戰斗机43架用机槍掃射机場,粉碎美机迎擊;俯沖轟炸机51架,負責破坏惠勒和希卡姆等机場;魚雷轟炸机40架和高空轟炸机49架,攻擊戰列艦和各類艦只。于是,各類飛机騰空而起,尋找自己的捕獲物。
  當淵田中佐飛近目標時,面臨一個戰術抉擇。如果他判斷美國人果真毫無准備,那么魚雷机就直接向戰列艦飛去;否則,戰斗机就應該首先消滅前來攔截的飛机。前面的天空碧藍碧藍的,空空蕩蕩一片平靜。此時,仍然沒有一架美國戰斗机升空迎戰,也沒有冒起任何高射炮火的煙云。這,簡直令人難以置信。
  在志賀的戰斗机群后面,“蒼龍”號的魚雷轟炸机穿過科拉科拉山口橫越島嶼上空,朝泊在福特島東南沿海的龐大的戰列艦飛去。這里7艘戰列艦排成兩列,里排5艘,外排2艘。一連串的飛机像“晴艇下卵似的”把魚雷扔了下去,然后升到高空飛走了。几秒鐘的寂靜后,突然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戰列艦“俄克拉河馬”號左右晃動。几秒鐘后,又有兩枚魚雷擊中了艦身,軍艦立時傾斜了約30度。
  第二批魚雷机和高空轟炸机對“加利福尼亞”號、“亞利桑那”號、“田納西”號等戰艦進行了襲擊。魚雷机沒有擊中“亞利桑那”號,然而几分鐘后,高空轟炸机接連5顆炸彈命中, 其中一顆炸彈穿過前甲板鑽進了燃料儲藏艙,引起了大火。頃刻之間,后艙儲存的大約1600磅黑色炸藥發生爆炸,并且引發了前艙的几百吨無煙火藥。“亞利桑那”號猶如火山爆發。附近艦上的人目睹它几乎蹦离了水面,裂成兩半。只過了9分鐘,這艘3.26万吨的巨型軍艦的兩段艦身都葬身海底了,只剩下殘骸的熊熊火焰。看來艦上1500多名官兵無一能生還。再往前就是艦列的最后一條軍艦“內華達”號,它的左船中了一枚魚雷,后甲板中了一顆炸彈,船首下沉了几英尺。各艦上的官兵紛紛棄艦跳海,企圖游向不遠的福特島。但是水面已漂滿了油,有些地方油層厚達六英寸。油終于著火燒起來了,在水中的人多半葬身火海。
  至9時45分, 這場致命性的突然襲擊結束了,日本飛机离去了。但是,煙霧騰騰的珍珠港, 到處是汽油燃燒的惡臭味。 “亞利桑那”號、“俄克拉何馬”號和“加利福尼亞”號戰艦已經沉沒。“西弗吉尼亞”號拖著火焰正在下沉。“內華達”號擱淺了。其余3艘戰列艦“馬里蘭”號、“田納西”號和“賓夕法尼亞”號都受重創。福特島上的海軍飛机不是被炸毀就是被炸坏,沒有一架能用了。
  日本聯合艦隊總司令山本五十六和他的參謀們, 從凌晨2時起,就在停泊于柱島附近的旗艦“長門”上,坐著等候消息。他們一聲不響地圍桌而坐,時而起身去看一張大地圖。正當他們焦急等待的時候,突然話筒里傳來了興奮的喊聲:“奇襲成功了!”這是密碼軍官從電訊室里的喊叫。他通過無線電收到了淵田發出的奇襲成功的預定信號:“托拉!托拉!托拉!”參謀軍官們握手相慶,欣喜若狂。山本五十六更加洋洋自得,為胜利干杯。他在長期的心神不定后,現在如釋重負。每隔几分鐘,話筒里就重复一次前方飛机傳來的捷報和美國人惊慌失措的報告。
  的确,當日本轟炸机飛臨珍珠港上空時,美國海軍官兵有的在穿衣服,有的還在睡懶覺。夏威夷航空兵參謀長詹姆斯·莫利森上校在听到第一批炸彈爆炸時,正在刮胡子。他連忙赶到辦公室打電話給肖特將軍的參謀長沃爾特·菲利普斯上校,告訴他日本人來襲擊了。
  “吉米!你昏了頭吧?”菲利普斯說,“是不是喝多了?快醒醒!”莫利森把話筒舉得高高的,讓菲利普斯听听爆炸聲。這下,菲利普斯相信了,其實是嚇懵了。他大聲說道,“我馬上叫聯絡官同你聯系。”就在這時,莫利森頭頂上的天花板塌下來了。
  海軍部長諾克斯,正在憲法大街海軍部的辦公室里。時已過午,他感到餓了,正要叫人送午餐時,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將軍沖了進來,手里拿著太平洋艦隊司令金梅爾的“并非演習”的電報。
  “老天,這不大可能!”諾克斯惊呼,“一定說的菲律賓!我馬上報告總統。”
  當羅斯福知道這一消息后,馬上打電話給國務卿赫爾。赫爾說,日本來栖特使和野村大使剛到,正在外交官接待室等著接見。羅斯福認為,赫爾可以見他們,但不要提他已知道了珍珠港事件。態度要嚴肅、冷淡,“客客气气地把他們打發走”。然后,總統打電話給陸軍部長史汀生。史汀生正在家里吃飯。總統激動地問他知道不知道已經出事了。
  “是啊,”史汀生回答說,“听說來了電報,日本人正在暹羅灣挺進。”
  “啊,不!我問的不是這個,”羅斯福說,“他們進攻夏威夷!正在轟炸珍珠港!”
  這一消息使史汀生十分震惊。作為陸軍部長他還蒙在鼓里。他感到慚愧。不過,他想,用不著再猶豫不決了。危机已經到來,它將使美國人民團結起來。
  在國務院休息室里, 野村和來栖急不可耐。直到下午2時20分才被引到了國務卿的辦公室里。赫爾冷冷地与他們打招呼,拒絕握手,也沒有請他們就座。
  “我奉命應在下午1時向您遞交這個答复。 ”這位日本海軍將軍一面用抱歉的語气說,一面把照會遞過去。
  “為什么要在下午1時交給我?”赫爾面容嚴肅、鐵青。
  “原因我不清楚。”野村回答。
  原來,早在12月2日,以東條為首的日本軍部最后确定12月8日(東京時間)發動戰爭。但為了麻痹美國,掩護突然襲擊,以收出奇制胜之效,日本政府仍訓令野村、 來栖繼續談判,并警告他們不要使對方產生談判已破裂的印象。直到12月6日20時30分,日本政府才把對美通牒發給野村,全文共分14段,陸續發出,至7日16時發電完畢。 日本政府要求野村于華盛頓時間7日13時交給美國政府,即計划在進攻珍珠港之前20分鐘通知美方。但由于日本大使館譯電、打字耽誤了時間,所以當野村和來栖走進赫爾辦公室并把對美通牒交給他時,正是華盛頓時間7日14時20分,即在日本第一批飛机開始襲擊珍珠港之后一小時。
  日本的這個通牒既未宣戰,也沒有斷絕外交關系,只是在最后一段說:“鑒于美國政府的此种態度,帝國政府不得不認為即使今后繼續談判,也不能達成協議。特此通告美國政府表示遺憾。”由于赫爾已知道了這個通牒的內容,他迅速讀完這個文件之后,兩眼盯著野村和來栖厲聲地說:“告訴你們,我在過去9個月里同你們所有的談話,完全有案可查。我必須說,……在我50年全部公職生活中,從來沒有見過哪一份文件有這么多無恥的謊言和歪曲,——這些無恥的謊言和歪曲是如此之多,以致我絕對想象不到今天在這個星球上有哪個政府能夠說得出來。”
  日本大使想開口說點什么,但是赫爾把手一抬,朝門口揚一揚臉,示意他們出去。野村尷尬地走到赫爾面前說了聲再見,就灰溜溜地走了。但就在這兩個日本人低著頭轉身向外走的時候,赫爾用田納西家鄉話罵道:“無賴加屎虫!”
  晚上,美國助理國務卿阿道夫·柏利把兩個日本使節軟禁在一家豪華的飯店里。野村大使要求給他一把武土刀,柏利拒絕了。野村一自殺,美國駐日大使格魯就有生命危險。
  當晚8時30分, 內閣在白宮二樓開會。羅斯福坐在他的辦公桌后面,閣員們臉朝著總統圍成半圓形而坐。總統用庄嚴的語气宣布,這是自當年內戰爆發時的那次會議以來最嚴肅的一次內閣會議。他首先列舉了珍珠港的損失。這次太平洋艦隊有18艘艦只沉沒或受重創,188架飛机被毀,159架炸坏,美軍死亡2403人,重傷和失蹤2233人。但總算逃過了更大的浩劫,因為航空母艦幸虧出海去了,而且日本轟炸時漏掉了海軍船塢內的油庫和潛艇庫。然后,羅斯福用緩慢的速度宣讀了他打算在次日中午向國會提出的文告。
  快到9時30分時, 國會的領袖們進來了,羅斯福把夏威夷發生的事情坦率地告訴了他們。听的人一動也不動地坐著,一片沉寂。羅斯福說完后,參議員湯姆·康納利問美國的艦隊怎么會如此“睡在夢里”。美國人民對此也十分不滿。在公眾心目中,首先要查究的一個問題是:“既然我們知道了日本的密碼,怎么還會出事呢?”
  書后查明,美國雖然掌握了一幅非常完整的日軍活動情報圖,但有關部門、特別是軍事首腦机關.沒有認真進行研究,以使這幅畫滿鋸齒形曲線的情報圖能夠揭示真相。另外,還有些零星的情報資料根本未加利用。襲擊珍珠港的那天早晨,一艘掃雷艇發現了港外一艘小型潛艇的潛望鏡,巡邏艇迅即把它擊沉。但這份情報在轟炸開始數小時以后才送達海軍各指揮所。空軍方面也接到了若干可疑情況的報告,但全然未予理睬。當地一位民航飛行員在早班飛行中發現了日本作戰飛机,但他打電話向陸、空軍司令部報告這一情況時,卻遭到了嘲笑。雷達熒光屏上有關飛机逼近的報告,不是按常理被說成是從美國飛來的轟炸机后備隊,便是干脆被不耐煩地擱置不理。
  國會的一個委員會理所當然地調查了珍珠港的敗績。它那39卷听證錄以嚴厲譴責陸、海軍部,戰地司令官和各級官兵而告終。該委員會查明,早在事變之前很久,國務卿就已經把責任推卸給了陸軍部和海軍部,委員會嚴厲斥責海軍作戰部長斯塔克海軍上將及陸軍作戰部門負責人杰羅上將沒有通知下屬各戰地司令官,彼此協調配合又太差。夏威夷軍區海陸軍司令官金梅爾海軍上將和肖特陸軍上將被查明,一貫玩忽職守,未能堅持有效的偵察和進行必要的聯絡,沒有認識到諜報和其他有用情報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事件發生后很久,歷史學家們仔細搜尋證据,不僅發現直接有關方面的惡劣行為,而且發現金字塔式重重疊疊的官僚机构也應當列為起惡劣作用的因素之一。
  歷史證明,美國這次遭受打擊,完全是咎由自取。美國統治集團對于日本侵略者長期以來實行綏靖政策,對于遠東戰爭策源地的形成采取縱容態度,妄圖利用日本軍閥的刺刀來鎮壓中國人民的革命運動,并縱容日本北進去攻打蘇聯;在日本全面發動侵華戰爭之后,不僅不去制裁日本侵略者,反而為日本大力輸血。正如美國歷史學家米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一書中所寫的:“日本多年來一直利用從美國得到的物資建立海軍和陸軍以打擊美國—一當它反對我們的作戰計划完成時,它就用這些東西反過來對准我們開槍。”美國姑息養奸,縱虎貽患,到頭來自食其果。
  其實,日本襲擊珍珠港蓄謀已久。早在1940年11月,日本海軍大將山本五十六就向日本政府提出建議,日本南進的主要障礙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只有粉碎這支艦隊,南進才能取胜。1941年1月7日,山本寫信給海軍大臣及川古志郎,正式提出了愉襲珍珠港的設想,主張在美國艦隊主力大部分停泊在珍珠港的情況下,以空軍徹底擊潰它。美國駐日大使館從秘魯外交官和其他方面得到了這個情報。1月27日,美國大使格魯把這個重要情報電告國務院。第二天赫爾就把它轉告了海軍部和陸軍部。同時,海軍部長諾克斯也早就預料到:“同日本的戰爭,极有可能是由其對珍珠港的艦隊或基地的突然襲擊而開始。”
  盡管如此,美國總統羅斯福卻認為:“日本人的策略將是避免同美國發生沖突,他們既不會進攻菲律賓,也不會進攻夏威夷,而是將向泰國、法屬印度支那推進,深入中國腹地,并且還可能進攻馬來海峽。”他還認為,“日本人在适當的時机將要進攻俄國。”甚至就在12月6日下午日本進攻珍珠港前夕,羅斯福還在給日本天皇寫信,呼吁和平。羅斯福等人的這种錯誤的戰略思想,使美國軍政要人完全喪失了警惕性.以致對臨戰前夕的許多异常現象麻木不仁,熟視無睹。在珍珠港上空,按駐地陸海軍共同防御作戰計划規定,陸軍部隊應在周圍20英里巡邏偵察,海軍應在周圍700至800英里巡邏偵察。但据后來珍珠港事件調查委員會查明,在12月7日以前的一段時間里,當地陸海軍部隊都沒有執行這項規定。大量的事實說明,珍珠港事件絕非偶然。
  最使美國人和西方人感到震惊的是,日軍在襲擊珍珠港的同時,對東南亞展開了全面進攻, 而且“旗開得胜”。12月8日(東京時間)拂曉,山下奉文將軍率領的日軍在馬來半島靠近邊境的東海岸三個地方同時登陸。進攻時,雖然浪高6英尺,但進展順利,到日暮時,哥打巴魯机場已經在日軍手里了。就在這一天,日軍還對香港、關島、菲律賓群島、威克島和中途島等地展開了進攻。
  在馬尼拉,麥克阿瑟的遠東航空大隊遭到毀滅性的轟炸。12時25分,27架三菱制造的新式高空轟炸机隆隆飛到了克拉克机場北面只有20英里的打拉上空,對美國的“空中堡壘”和P-40B飛机進行了瘋狂的掃射。隨后,剛掃射了鄰近一個戰斗机机場的44架零式飛机意猶未盡,也赶來助威。曳光彈點著了油箱,巨大的“空中堡壘”一架接一架爆炸。机場上到處濃煙滾滾,所有的戰斗机以及30架中型轟炸机和觀測机都在燃燒。“空中堡壘”只剩下了3架,其余全部被毀。日本轟炸机全部安全返航,戰斗机也僅僅損失了7架。這是“珍珠港第二”。
  至此,能用以阻止日本在東南亞迅速取胜的三股最強大的威懾力量,一天之內就消滅了兩股。這就是太平洋艦隊和麥克阿瑟的空中力量。那第三股威懾力量是英國海軍上將“大拇指湯姆”菲利普斯將軍指揮的強大艦隊。但時隔不久,3.5万吨的大型戰列艦“威爾土親王”號和“反擊”號也被日本魚雷轟炸机擊沉了。從此,東條英机更加趾高气揚,耀武揚威,他命令海陸軍盡快占領東南亞各國和太平洋主要島嶼。
  珍珠港事件促使了美國人的覺醒,羅斯福總統深感內疚。他認為這是美國歷史上的奇恥大辱。他決心把這一事件訴諸美國議會,并以此教育美國人民團結起來,打擊法西斯侵略者。
  珍珠港這一幕結束后,下面就是由羅斯福寫下他畢生中最光輝的篇章——充當一個与世界法西斯作殊死斗爭的美國總統。正是:姑息養奸,招來大難;丟掉幻想,准備參戰。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