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一章 色厲內荏



           野心勃勃當霸王 黃粱美夢占四方
           大戰臨頭又膽怯 色厲內荏鬼名堂

  話說墨索里尼和希特勒訂立了“鋼鐵盟約”,但這個老奸巨猾的狐狸,仍是心怀鬼胎,另有自己的打算。他雖想稱霸世界,但力不從心,要打一場世界大戰,按意大利當時的條件,顯然還沒有准備好,因此在簽約之前,他一直憂心忡忡,下不了決心。
  關于“鋼鐵盟約”的談判,雙方統帥部的參謀人員,早在一年前就進行了。那時凱特爾向希特勒報告:他的印象是,無論是意大利的部隊,還是它的軍備,情況都不佳;他認為,要打仗就得當机立斷,要不然意大利人就不會參加了。
  到了1939年4月,墨索里尼的外長齊亞諾覺察到,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德國隨時都可能進攻波蘭,從而掀起一場意大利思想上并無准備的歐洲大戰。他對此頗為震惊。4月20日,駐柏林的意大利大使打電話告訴齊亞諾說,德國對波蘭的行動已“迫在眉睫”,隨后齊亞諾就指令大使赶快安排他同里賓特洛甫會談,以免意大利弄個措手不及。5月6日,兩國外長在米蘭舉行會談。根据墨索里尼的指示,齊亞諾向德國人強調指出意大利希望至少在三年之內避免戰爭。雙方一起研究了歐洲的形勢。大出意大利人所料,對方完全同意和体諒意大利的情況和所提出的條件。齊亞諾覺得那名德國外長還是第一次“心平气和,体貼人情”。
  坐鎮羅馬后方的墨索里尼,心急如焚,急于了解兩國外長會談的情況。齊亞諾告訴他,進行得很順利。這時,意大利領袖突然心血來潮。他認為,要進行侵略擴張,需要狐假虎威,借助希特勒的威力和聲望,于是忙指令他的女婿向報界發表一項公報,宣布意大利和德國已決定締結軍事同盟。這樣,墨索里尼經過一年多的徘徊猶豫之后,就在這一時沖動之下,把自己同希特勒的命運無可改變地挂在一起了。這件事情也是一個最早的跡象,表明這個意大利的獨裁者,同德國的那個“元首”一樣,已開始喪失那种“鐵一般的自制力”。在此以前,這個法西斯領袖一直是“靠這种自制能力,來冷靜、清醒地”謀求法西斯狹隘的民族利益。對墨索里尼說來,很快證明這是一場災難。
  德、意“鋼鐵盟約”,是一個措辭直率的軍事同盟條約。它的侵略性質突出地表現在希特勒一定要放在序言里的一句話上。這句話說:兩國“為它們的主義的內在血緣關系團結在一起……決心并肩協力行動,以取得它們的生存空間”。條約的第三條說:“如果違反締約雙方的愿望而發生其中有一方陷入与另一個國家或几個國家的軍事糾紛之中的事情,則另一個締約國應立即以盟國的身分,以其全部軍事力量在地面、海上和空中予以援助和支持。”第五條還規定:“一旦發生戰爭時,兩國中的任何一國都不得單獨停戰或媾和。”后來的事實證明,墨索里尼打開頭就沒有遵守前一條,而到結局的時候也沒有遵守后一條。
  在“鋼鐵盟約”簽字的第二天,5月23日,希特勒就迫不及待地把他統帥部的高級將領們召來,直率地告訴他們,若不流血就不可能取得什么胜利,因此戰爭是不可避免的。他一開頭就說,德國的經濟問題只有在歐洲取得更多的生存空間后才能解決,而“如果不侵略或者不進攻其他國家的領土,這是辦不到的”。“元首”進一步指出:“但澤根本不是爭執的中心問題。中心問題是要把我們的生存空間向東方擴張,是要得到我們的糧食供應,是要解決波羅的海國家的問題……在歐洲已沒有別的出路……如果命運強迫我們同西方攤牌的話,能在東方擁有大片地區就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看來,希特勒決心已下,只要一有合适的時机就要向波蘭開刀了。
  希特勒的決定嚇坏了墨索里尼,他雖然還在打腫臉充胖子,揚言“如果英國准備為保衛波蘭而戰,意大利一定和我們的盟國德國并肩作戰”。但在幕后,他的態度恰巧相反。他在這時所企求的目的,無非是鞏固他在地中海和北非的利益,摘取他在西班牙進行干涉的果實,消化他在阿爾巴尼亞所奪取的東西。他并不愿意因為德國要征服波蘭兩卷入歐洲戰爭。他雖然屢次公開自吹自擂,但是對于意大利在軍事上和政治上的脆弱,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在1942年時,如果德國供給他軍火,他是愿意主張作戰的,但在1939年時就絕非如此!
  在夏季,波蘭所受到的壓力日益猛烈。這時墨索里尼又想再做慕尼黑事件當時那樣的“和事佬”了。他建議召開一個世界和平會議,但這個念頭被希特勒敷衍了事地打消了。8月11日,齊亞諾在薩爾茨堡和里賓特洛甫會晤。齊亞諾的日記作了這樣的記載:
  “領袖非常希望我能用書面證据清楚地說明,在這個時候發動戰爭實為不智……要想把戰爭限于波蘭是不可能的;而全面的戰爭又會使每一個國家都受到損害。領袖從來沒有這樣毫無保留地和這樣熱烈地希望和平……里賓特洛甫一味托辭回避。我問起他關于德國政策的詳細情形時,他說話躲躲閃閃。關于德國對波蘭的企圖,他說謊的次數太多了,因此現在他對于他必須對我說的事情,以及他們實際上計划要做的事,感到有點局促不安……德國要打仗的決心是無可更改的了。即使他們取得的利益比他們所要求的還多,他們還是要進攻的。因為毀滅的魔鬼已經使他們著迷了……有時,我們的談話极為緊張。我毫不猶豫地把我的意見坦白說出來,但他卻無動于衷。慢慢,我就發覺我們在德國人的眼里是多么的渺小。”
  第二天,齊亞諾去見希特勒。“元首”明确表示,他要和波蘭“徹底解決”。他說,他不惜被迫和英、法一戰,他要意大利參加進來。他說:“如果英國在國內要保持必要的兵力,則派赴法國的兵力最多只能有兩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此外,還可以提供几個轟炸机中隊,但決不能派出戰斗机。因為德國的空軍將立即襲擊英國,英國需要戰斗机來防衛本土。”關于法國,希特勒說,在消滅波蘭之后——這不需要多少時間——德國就可以在西線集中几百個師的兵力,這時法國就必須把它在殖民地和意大利邊境及其他地方所有的兵力,集中于馬奇諾防線來進行殊死戰斗。在這次會談之后,齊亞諾帶著沉重的心情回到意大利,向他的主人匯報。他發現墨索里尼這時已更加相信西方民主國家會不惜一戰;戰火會愈燒愈旺,因而更加希望自己置身于這場斗爭之外。
  8月25日,在墨索里尼收到希特勒要他參戰的信后,于當天下午婉言拒絕。他在复信中說:
  “如果德國進攻波蘭,而沖突又是局部化的,那么意大利就會根据德國的要求提供一切的政治援助和經濟援助。
  “如果德國進攻波蘭、但后者的盟國又向德國展開反攻,那么我事先通知您,鑒于目前意大利的戰爭准備狀況,我覺得最好在軍事行動方面不采取主動行動。關于意大利的戰爭准備狀況,我們曾經不止一次地而且及時地告訴過您,元首,也告訴過馮·里賓特洛甫先生。
  “不過,如果德國能立即把軍事物資和原料交給我們,以便抵抗法國和英國主要是針對我們的進攻,我們就可以立即參戰。
  “在我們歷次的會談中,戰爭都預定在1942年:到那時候,按照預先協商的計划,我在陸、海、空三方面將准備就緒。
  “我還認為,意大利目前已經采取的純軍事措施以及以后將采取的其他措施,都會在歐洲和非洲牽制住數量可觀的法國和英國的兵力。
  “我認為,作為一個忠實的盟友,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必須把全部真相如實奉告,并且事前把實際情況通知您,否則將會給我們雙方帶來不愉快的后果。”
  特別當齊亞諾和墨索里尼听到希特勒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時,更是怒不可遏。他們的德國盟友不讓他們知道納粹和莫斯科進行的“秘密交易”,又一次表現了對他們的輕視。“領袖”行為,德國人背叛了他。欺騙了他。德國要把意大利拖入他們并不情愿的冒險中,或者使他們陷入險境,使法西斯政權崩潰。在齊亞諾的煽動之下,墨索里尼更是怒气沖天。他罵道:“那些兔崽子真沒良心,背叛了我們。如今我們還等待些什么?把他們轟到陰溝里去吧!”
  雖然在個人方面來說,希特勒對墨索里尼是“尊重的”;但對意大利軍隊來說,“元首”的确不把他們放在眼里。希特勒曾經對齊亞諾說:“依照鋼鐵盟約所規定的義務,德國并不想向意大利求取援助。征服波蘭之后——看樣子不會拖得太久——德國將准備在西線展開決戰,到時德國可以集結100個師團。”對此,齊亞諾非常不痛快地說:“對德國人來說,他們所以愿意与意大利締結同盟,不過是想把敵人的數個師團引入意大利國境,使他們的戰線局勢輕松一些而已……至于何种命運會降臨到我們的身上,他們是毫不關心的。”
  墨索里尼的复函,于8月25日送到柏林總理府,迎頭潑了希特勒一盆冷水。這封信加上英、波同盟條約簽字的消息,使希特勒不得不推遲原定第二天就要發動的進攻;他冷靜下來以后,立即給意大利領袖發去一封短信,問他,為了保證意大利能夠“參加一場大規模的歐洲的沖突”,“您需要什么樣的武器裝備和物資,并要在什么時限內提供”。這封信由里賓特洛甫親自于當晚7點40分,用電話傳給德國駐羅馬大使,在9點30分就送到了這個意大利獨裁者手中。
  墨索里尼收到這封信的第二天上午,就火速召集意大利三軍司令開了一個會,擬訂了一份作戰12個月的最低軍備需要清單。用參加擬制清單的齊亞諾的話來說,這份清單“足夠气死一頭牛,如果牛認得字的話”。清單中包括700万吨石油、600万吨煤、200万吨鋼、100万吨木材以及一長串其他物品,一直到600吨輝鉬礦、400吨鈦和20吨鋯。除此之外,墨索里尼還要150門高射炮,來保護意大利北部距法國空軍基地只有几分鐘航程的工業區。這封信開列的不僅是一長串所需要的物資。現在事情已經很明顯,這個泄了气的法西斯領袖已經下定決心要擺脫他對第三帝國所承擔的義務。希特勒看過“領袖”的信后,對于這一點不可能再有絲毫的怀疑了。
  這封由齊亞諾起草而以墨索里尼的名義致希特勒的信說:“元首,如果當初按照我們以前商定的辦法,讓我有時間來積累物資和加快自給自足的速度,我現在就不會向您提出這份清單,即使提出,項目也會比較少,數字也會小得多。”這個意大利領袖強調指出:“我有責任奉告,除非我肯定能得到這些物資供應,否則我要求意大利人民作出犧牲……就可能成為徒勞,并可能損害您和我自己的事業。”
  無獨有偶的是,駐意大利的德國大使馬肯森,也和齊亞諾一樣熱切希望能夠避免与波蘭之間的戰爭。因此,他也幫助齊亞諾規勸墨索里尼如此這般。終于那一張意大利緊急需要的單子被列出來了,數量龐大得叫人咋舌,簡直是獅子大開口。當德國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詢問意大利駐德國大使阿托利科:“貴國何時需要這些物資”時,意大使說:“即刻需要,必須在開戰前送到!”事實并非如此,大使的回答,不過是要德國人知難而退罷了。
  當時按照意大利的情況,墨索里尼要卷入這場歐洲大戰,确實是力不從心的。他不僅對新征服的阿比西尼亞和阿爾巴尼亞需要投入相當大的力量維持“治安”,而且國內的“治安”亦复如此,工人罷工和學生游行就夠使他傷腦筋的。為了戰備,意大利政府還必需把工厂以及机械設備,從密集的北部工業區遷到貧困的南部。同時,1942年正是法西斯党進軍羅馬的20周年,墨索里尼計划在羅馬召開國際博覽大會,并想借以改善外匯儲備情況并掩飾他專制獨裁和戰爭狂人的形象。此外,為了從法國撤离約100万的意大利僑民,再度整編陸海空三軍,使裝備現代化,以及提高將校軍官的軍事素質等,這些都是需要花費時間的。在這多事之秋的年份里,實在無力另外再開辟戰場了。
  因此,墨索里尼仍然希望再出現一個“慕尼黑事件”。所以他在信上特別附上一段話,只要元首認為“還有一線希望在政治領域內求得解決”,他將一如既往,隨時准備給他的德國盟友以充分的支持。盡管他們兩人關系“十分密切”,并且締結了“鋼鐵盟約”,盡管過去几年中彼此曾經多次大吹大擂地表示要團結一致,互相支援,但是事實仍是:即使臨到這個最后關頭,希特勒仍然沒有把他要毀滅波蘭的真正意圖推心置腹地吐露給墨索里尼,這個意大利領袖仍然完全被蒙在鼓里。一直到原准備進攻波蘭的這一天(26日)快要完了的時候,他們之間的這個隔膜才最后溝通。
  在8月26日當天,希特勒看過“領袖”的電報后,在不到三小時之內,就給墨索里尼回了一封很長的信。下午3點08分又由里賓特洛甫把這封信用電話傳給德國駐羅馬的馬肯森大使,這名大使在5點剛敲過不久又連忙把它送給了墨索里尼。希特勒說,意大利提出的某些要求,如煤、鋼之類,可以如數供給,但許多其他物資則難以辦到。阿托利科堅持這些物資必須在戰爭爆發之前運到,這一點無論如何是“不可能的”。
  關于阿托利科大使講的這句話,在柏林引起了強烈不滿,在羅馬也造成一些混亂,使得齊亞諾不得不加以澄清,阿托利科大使事后對齊亞諾說,他故意強調必須在敵對行動開始以前將物資完全運到,“為的是使德國人知難而退,放棄滿足我們要求的念頭。”要在几天之內運交1300万吨物資,當然是絕對辦不到的事。后來墨索里尼為這种“誤解”向馬肯森大使表示歉意說:“就連万能的上帝也不可能把數量如此龐大的物資在几天之內運到這里。他從來沒有想到過提出這樣荒謬的要求。”
  直到這個時候,希特勒才把他立即要開始實現的真實目的吐露給他的盟友。他說:“由于法國或英國都不可能在西方取得任何決定性的胜利,而德國由于和俄國達成了協議,在擊敗波蘭之后,就可以騰出東方的全部兵力……所以我即使冒在西線發生糾葛的風險,也不會在解決東方的問題上退縮。”希特勒再一次要求說:“領袖,我了解您的處境,我只請您進行積极的宣傳,并适當采取您自己已經建議的軍事姿態,設法為我牽制英、法軍隊。”
  墨索里尼收到“元首”的信后,于8月26日當天晚上,又做了一點努力,再次勸阻希特勒,尋求政治解決。他說:“這決不是出于与我的天性格格不入的和平主義性質的考慮,而是為了我們兩國政權的利益。我認為現在還有政治解決的可能性,而且認為這樣一個解決辦法,一定能使德國在道義上和物質上都完全得到滿足。”
  戰后從墨索里尼的總理府查獲的檔案材料看出,當時這個意大利獨裁者努力“爭取和平”,是因為他還沒有為戰爭做好准備。但是,他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感到很難過。他在8月26日最后這次信件交換中對希特勒說:“在這行動的時刻,我出于非我力之所及的原因,而不能給您真正的支援,此种心情,閣下當可想見。”齊亞諾在這忙碌的一天結束時,在日記中寫道:“領袖的确很難過。他的好戰本能和榮譽感驅使他走向戰爭。理智現在已經制止了他。然而這使他大為傷心……現在他已經不得不正視嚴酷的事實了。而對領袖來說,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經過這番穿梭般的信件往返之后,現在希特勒也只好讓墨索里尼臨陣脫逃了。8月26日深夜,“元首”又給他的軸心伙伴去了一封信。這封信是在27日零時10分從柏林用電報發出的,送到“領袖”手里已經是第二天上午9點了。希特勒在電報中寫道:
  “領袖,我已經收到您表示最后態度的來信。我尊重促使您作出這個決定的理由和動机。在一定情況下,這樣做還是可能有良好結果的。
  “但是我認為,先決條件是意大利不應使外人知道它所打算采取的態度,至少在戰爭開始以前應當如此。因此,我誠懇地請求您,用您的報紙和其他手段在心理上支持我們的斗爭。我還要請求您,領袖,如果有可能的話,就在軍事上采取示威性措施,至少要牽制住一部分英、法軍隊;即使不能如此,無論如何也要使他們狐疑不定。
  “不過,領袖,最重要的一點是:事情万一和我所說過的那樣發展成一次大戰,東線的局勢就必須在西方兩大強國能操胜券之前予以解決。然后今年冬天,最遲也不過明年春天,我將以至少和英、法數量相等的兵力在西線發動進攻……
  “領袖,現在我有一件事要求您鼎力協助。在這一場艱巨的斗爭中,您和您的人民所能給我的最大幫助是派來意大利勞工,從事工農業勞動……希望您慷慨應允,對您過去為我們的共同事業所作出的努力謹表謝忱。”
  墨索里尼于當天下午對希特勒的要求作了答复。表示外界絕不會“在戰爭爆發以前知道意大利的態度”,他一定嚴守秘密,并答應設法牽制住盡可能多的英、法陸海軍力量,他還將向希特勒派出所要求的意大利勞工。不過,這個“領袖”對“調停”還不死心。在8月31日,向波蘭開戰的最后一分鐘,他還力勸希特勒至少應當見一見波蘭大使利普斯基,并告訴他,他們正在努力使英國政府同意把歸還但澤當作和平談判的“第一步”。但是,那時已經為時太晚了,希特勒對這樣的小誘餌已經沒有胃口。正如納粹元首對他的將領們所說的,但澤不過是個借口而已。他要的是消滅波蘭。可是,這個意大利領袖卻不明白這一點。9月1日清晨,他必須作出抉擇,要不宣布意大利中立,就得冒英、法大軍進攻的危險。事后,從齊亞諾的日記中清楚地看出,這种前景對這個動搖不定的意大利領袖是一場多么可怕的噩夢。
  据《英國外交政策文件匯編》記載,實際上,墨索里尼早在頭天晚上就把他的決定通知英國了。8月31日晚間11點15分,英國外交部接到帕西·洛林爵士從羅馬發來的一份電報說:“意大利政府已經作出決定。意大利不會同英國和法國作戰……這是齊亞諾外長于21點15分(晚9點15分)通知我的,并要求保守秘密。”
  這個愁腸百結的意大利獨裁者,9月1日一清早,就親自打電話給柏林的阿托利科大使,“催促他去懇求希特勒給他來一個電報,解除他在同盟條約中的義務”。納粹元首很快地甚至可以說是“欣然地應允”了他的請求。不過對他提出警告說:“即使我們目前所走的道路不同,命運仍會把我們聯結在一起。一旦國家社會主義的德國為西方民主國家所毀滅,法西斯主義的意大利也將遭到困難。我個人始終認為,我們兩國政權的命運是聯結在一起的,而且我知道您,領袖,也持有完全相同的看法。”正是:老奸巨猾多謀算,“鋼鐵同盟”拋一邊。
  欲知墨索里尼下一步如何動作,且看下文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