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十一章 兩路下西川


  西蜀皇帝孟昶的寵妃花蕊夫人,才藝雙絕。趙匡胤听到她的美艷名聲,便想先取西蜀,派了大將王全斌和曹彬,分水陸兩路攻打西川,決心把這花蕊夫人俘獲過來。
  荊、楚地方的統一,使匡胤十分興奮,得了這塊地方,便可西控巴蜀,南壓南漢,東擊南唐后方了。
  二是他下詔全面實行文官治理州縣制度,州縣官一律由吏部委派、三年一任。節度使不再干預地方行政。對于武官,也強調遵守法紀,違者嚴懲。曾在壽州城下,救過趙匡胤性命的將軍張瓊,這時已升至殿前都虞侯,因為狂傲不遜,也被問罪,自殺而死。張瓊死后,查抄其家,家中貧寒無余財,所使佣人,也僅有三人,十分清廉。匡胤為些十分后悔。不過由于張瓊之死,一時各級文武官吏為之肅然,不敢犯紀。
  這時,大理寺卿竇儀,主持完成了《重定刑統》,匡胤立即下令,刻印成書,頒發全國。
  這年秋天,他又下詔,再改年號,將建隆四年改為乾德元年。在整頓內部的基礎上,積极准備征討巴蜀。誰知,一連串的不如意事,接踵而來。
  首先是曾經与向訓一同領兵奪取鳳州的鳳翔節度使王景病故,匡胤派了尚書左丞高防前往代理職務,誰知不到半年,高防也在任上去世。于是匡胤只好調忠武軍節度使王全斌任鳳翔節度使。另一個大將,就是剛剛收复荊、湘、坐鎮湖南的慕容延釗,也在年底去世。匡胤聞訊,十分震惊,下旨追封慕容延釗為中書令,河南郡王。
  看看過了不久,皇后杜麗容也因病駕崩。匡胤大怒,以翰林醫官王守愚用藥不慎重,處以死刑,后又減死。將王守愚流放沙門島。
  這一連串事故,使匡胤心中十分悲痛。連過年也提不興趣,正月元旦日,因在皇后喪期,不接受群臣朝賀。只有那韓素梅,日日陪俸著匡胤,想一些新鮮玩藝,想引匡胤快樂。
  看看過了年,匡胤召集大臣,商議繼立皇后的事。匡胤的意思,想立韓素梅為后。
  誰知此事提出來以后,大臣們紛紛反對。宰相范質道:“韓妃雖然賢慧,但系色欄出身,如何能母儀天下,一旦立之為后,豈不被世人傳為笑柄,有損天子尊嚴。”
  匡胤听了,心中不悅。便把此事擱了下來。
  范質等人見匡胤不高興,便上表辭去相位。匡胤批准范質、王溥、魏仁浦三位宰相,一律罷相,改任三公榮譽職務,致仕養老。几個月后,范質也去世了。
  匡胤任命趙普為宰相,任命薛居正,呂余慶為參知政事,也就是相當于副宰相,協助趙普處理日常政務。
  且說那韓素梅,听到大臣們議論立后的事,說及她是色欄出身,難以母儀天下,心中十分羞慚,也便飲食無心,病体懨懨起來。一個人最怕精神憂郁,精神憂郁,百病叢生。她常常一人躲在深宮,哀歎自己命薄,自勸喪父,又失去母親,舉目無親,被人賣入行院,以后流浪南北,吃盡艱辛,好不容易,舊時情人趙匡胤當了皇帝,自己來投入皇宮,才過了三年安穩的日子,卻又被人揭出老底,她越想越傷心,日日珠淚洗面,只有匡胤來探病時,才勉強歡笑片刻。后來,她想能了,趙匡胤已是皇帝了,以自己這种出身,本來就是不配當皇后、皇妃的,為了匡胤的威望,自己早日解脫才是。看看到了夏去秋來,她已到了骨瘦形銷的境地。雖然太醫不斷診治,种种補藥用盡,無奈是心病難醫,總是好不起來。韓素梅自知這病是不能好了。于一天晚上,借口病重難眠,夜間怕響動,把侍候的宮女打發到外間睡覺。自己于深夜給匡胤寫了一封遺書,大意是說自己不配再當皇妃,雖然深深愛著匡胤,但不愿連累他的英名,希望來世托生一個好人家,再結來世姻緣吧。最后,又附了兩筆,自己決心尋死,支出了宮女,自己死后,望匡胤不要追究宮女責任,使自己能積些陰德。
  寫畢,她便懸梁自盡了。
  第二日,宮女起來侍候,才發現娘娘已自盡气絕多時了。只嚇得魂飛天外,飛報匡胤。
  匡胤听了,真如高樓失足,匆匆赶來,撫尸痛哭一場,要重處失職宮女。但是看了桌上端端正正擺著韓素梅的遺書。連看几遍,淚珠如線般落下來,長歎一聲,才赦免了宮女,令人料理喪事。把她葬在賀皇后,杜皇后墓地一側。
  自從杜麗蓉和韓素梅死后,匡胤悲痛了好几個月,雖然宮中還有几個妃嬪,卻沒有一個人以引趙匡胤的興趣。還是兄弟趙光義不斷進宮,勸他節哀,以國家事業為重。他才強打精神處理國事。
  后來,他偶而得知,太醫院太醫穆昭嗣,乃是西川人氏,原在荊南高繼沖門下,因其技藝高超,高氏歸順后,推荐入朝擔任太醫,對蜀中風土人情极為熟悉。因而匡胤便召他入宮,詳細詢問蜀中情況,一連召見几次。
  這一次,在召見穆昭嗣時,問及蜀主孟昶情況。穆昭嗣談及寵妃費氏,孟昶給她起來個綽號“花蕊夫人”,這花蕊夫人生得美貌异常,堪稱天下第一絕色。而且非常聰明而有文才,他曾模仿唐朝詩人王建所作《宮詞》,也作了《宮詞》一百首,在西被傳為絕唱。
  匡胤听了,十分感興趣,便問道:“你記他的詩嗎?”
  穆昭嗣道:“這些詩在蜀中社會上流傳极廣,微臣也曾記得几首,卻是不全。”
  匡胤隨:“卿試默寫數首給朕觀看。”
  當下,喊內侍取來紙張筆硯,當場讓宮女為之磨墨濡毫。穆昭嗣提起筆來,一揮而就,寫下了花蕊夫人所作《宮詞》六首。
  匡胤拿起看時,只見寫的是:
  (一)
  龍池九曲遠相通,楊柳絲牽兩岸風。
  長似江南好風景,畫船來往碧波中。
  (二)
  梨園子弟簇池頭,小樂攜來候宴游。
  試奏銀笙先按拍,海棠花下合《梁州》。
  (三)
  月頭支給買化錢,滿殿宮人近數千。
  遇著唱名多不語,含羞走過御床前。
  (四)
  內人追逐采蓮時,掠起沙鷗兩岸飛。
  蘭掉把來齊拍水,并船相斗濕羅衣。
  (五)
  廚盤進食簇時新,侍宴無非列近臣。
  日午殿頭宣索臉,隔花催唉打漁人。
  (六)
  春風一面曉妝民,偷折花枝傍水行。
  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這趙匡胤雖是糾糾武夫,卻甚愛讀書。早在從柴榮征淮南時,便在滁州等地,搜羅了不少書籍來回,覬旋時,裝了好几大箱。
  有人便向柴榮告密,說是趙匡胤在淮南收刮不少金銀珠寶裝箱運回私吞。柴榮大怒,立刻派人去檢查,原來全是書籍。柴榮召匡胤詢問。
  匡胤道:“現在南征北戰,這些書籍看來無用,但將來天下太平,要為陛下治國,那時這些書便派上用場了,所以臣才搜集了一批,准備閱讀,以后為國出力。”
  柴榮听后,十分歎服。因而對匡胤更為器重。
  現在匡胤即當了皇帝,重視文臣治國,自己也想多讀些書。諸子百家,詩詞歌賦,無人不愛讀。看了花蕊夫人的几首詩,大為贊歎。當下重賞穆昭嗣,便有早日伐蜀,取得花蕊夫人之意。
  誰知,就在這不久之后,蜀將孫遇等人,被蜀主孟昶派遣,往北漢聯絡,約北漢主劉鈞同時起兵,夾擊宋朝。而孫遇等人,懼迫宋兵強大,早有歸順之心,但偷取孟昶致北漢密書,來汴京告密。
  匡胤看了密書之后,大笑道:“朕出師伐蜀有名矣。”
  于乾德二年十一月任命鳳翔節度使王全斌為西川行營鳳州路都部署,崔彥進副之,王仁贍為都監,引兵從鳳州南下代蜀;又任命宁江軍節度使劉光義為西川行營歸州路都部署,曹彬為都監,引兵從歸州(今湖北秭歸)引水師沿長江西向伐蜀。二路兵馬共六万余人。同時分頭進兵。監行時,匡胤又向他們面受机宜,要求保證孟昶歸降,其家屬人等,都要一無損傷,護送來京。
  這蜀國的創始人孟知祥,本是后唐庄宗李存勖部下大將,被派統兵入川,滅掉了王建創立的蜀國,被任命為西川節度使。不久,他攻殺了東川節度使董璋,占了全蜀地盤。由于交通不便,后唐無法故及,便封他為蜀王。過了二年,孟知祥便索性自稱大蜀皇帝。為了便于与王氏所創蜀國的區別,后來的歷史學家,便把王建創立的蜀國稱為前蜀,孟知祥創立的蜀國稱為后蜀。
  后蜀皇帝孟知祥死后,由十六歲的儿子孟昶繼位為帝。這孟昶憑著中原朝代更迭頻繁,攻伐戰爭連年不斷,無人顧得上來搶西蜀這片偏遠的地盤,因而已安安穩穩,當了二十多年皇帝。更加上西蜀沒有受戰爭的破坏,所以十分富庶。
  俗話說:暖飽思淫欲。這孟昶既作了太平天子、政務清閒,便竭力追求享受起來,不僅建立豪華的宮殿,還要西蜀全境到處收羅美女,貢入皇宮,供他淫樂。就是成都府內,他也讓遍种芙蓉花,每到開花季節,紅、黃、自各色花朵,如同錦繡一般,連綿四十余里,后人把成都稱為蓉城,就起源于此。平日里他只是帶了一批文人墨客,飲酒賦詩,尋花問柳,過著荒淫奢侈的生活。
  到了他當了二十年皇帝那年,听說青城有個姓費的人家,生有一個女儿,年才一十六歲,不但生得美貌异常,賽過西施,王嬙,而且富有文才,簡直可比得上卓文君和薛濤。孟昶听說以后,立即下旨,命將費女送入宮來,一見之下,心中大喜,立即策封為貴妃,又因她十分聰慧,便把封號定為慧。日日与她耳鬢廝磨,形影不离。
  這一日,天值盛暑,孟昶攜了慧貴妃的玉手,一同到皇宮內的摩河池上納涼避暑,直到深夜,气候更加涼爽。孟昶豪興又起,讓官人擺上酒宴,便在摩河池邊的涼亭內与慧貴妃對飲。喝足了酒,索性叫太監、宮人抬出床來,在涼亭中露宿。后半夜涼風陣陣,暑气全消,孟昶十分暢快。
  次日,孟昶對慧妃道:“愛卿擅長詩詞,誤不把昨夜情景寫成詩詞來記述一下呢?”
  慧妃當下遵旨,選了一張淡綠色的薛濤箋,略加思索,立即寫就一首《玉樓春》。詞日:
  冰肌玉骨清無汗,水殿風來暗香滿。
  帘間明月獨窺人,倚枕釵橫云鬢亂。
  起來庭戶啟無聲,時見疏星度河漢。
  屈指西風几時來,只恐流年暗中換。

  孟昶讀后大喜道:“以前的蜀主王建,有個徐妃,十分有文才;號稱花蕊夫人。今日朕得愛卿,文才足可比美于徐妃,朕今后也稱你為花蕊夫人吧!”
  慧貴妃听后,連忙叩頭謝恩。
  自此以后,宮中都稱他為花蕊夫人,沒人再稱她為慧貴妃。甚至連她姓費,也很少有人知道了。
  當下孟昶見她文思敏捷,詩才橫溢,便對她說:“愛卿此詞,短短几名,把昨宵避暑的情況形容得巨細無遺,真是神來之筆。今后愛卿何不將宮中樂事,常常記述,積少成多,成為一部詩史,也可為后人留下一段嘉話?”
  花蕊夫人微笑道:“陛下既如此說,臣妾安敢不遵命?”
  自此以后,凡是花蕊夫人陪孟昶在宮中游樂,都要寫一首詩來記述。她想起唐代詩人王建曾听宮中老太監記述皇宮內部故事,因而寫成《宮詞》一百首,便也模仿王建的風格,陸續寫了一批《宮詞》。
  這花蕊夫人,不但文才出眾,而且善于騎射,看看秋去冬來,她听到孟昶打算到青城山出獵,便啟奏道:“青城本是臣妾故鄉,自幼在那度過,也曾隨妾父跑馬射箭,因而這次望万歲帶臣妾前往,以重溫舊夢。”
  孟昶一听,不由大惊道:“原來愛卿不僅能文,而且能武,真是文武全才,巾幗英雄,又胜古代蜀中才女卓文君,薛濤多多矣。”
  花蕊夫人道:“陛下不信嗎?臣妾不妨先表演一番,請陛下過目。”
  孟昶被她說的動興,立即分咐太監准備名馬、弓箭,帶到宮內空曠處等后,待花蕊夫人表演。
  不一時,太監來報,已在射圃准備好了。孟昶遂攜了花蕊夫人的手,一同登上輦車,往射圃而來。
  到達射圃下輦,太監早已准備好龍椅,孟昶坐下。于是,花蕊夫人脫去外罩繡龍袍,只穿緊身小襖,更顯得曲線畢露,婀娜多姿。她選了一支寶雕弓,搭上金鈚箭,望准箭靶,一連三箭,俱中紅心。孟昶見了,鼓掌喝彩。周圍觀看的太監、宮女們,也隨著歡呼叫好。
  花蕊夫人,也放下弓箭,太監帶過一匹渾身雪白的銀鬃小川馬來。
  花蕊夫人接過馬韁,翻身上馬,果然十分熟練快捷。坐上馬鞍以后,只見她又腿一夾,那馬忽喇刺地便放開四蹄、直向前跑去。花蕊夫人騎在馬上,繞射圃跑了几圈之后,又忽地把馬一帶,跑上宮廷大路,直向摩河池橋跑去,足足有里許,跑到橋頭,把馬一帶,便轉過頭,跑前回來。不一時,又到射圃,翻身下馬。面不紅,心不跳,安然無事。
  孟昶大喜,說道:“受卿有此技能,足令須眉慚色,聯決定帶愛卿到青城匍獵,讓眾臣和士兵一瞻愛卿風采。”
  沉思一下,又說:“朕去即為愛卿制一套獵裝,必然使女將軍外觀更加生色。”
  當下令傳喚宮廷裁縫。為花蕊夫人丈量身体,縫制獵裝。停了几天,獵裝制好。孟昶讓花蕊夫人穿上試試,只見她通身打扮,
  王彩鳴鳳金冠,墨綠麂皮小襖。紫玉鸞帶緊束腰,足不蠻靴小巧。護胸爛銀軟甲,猩紅披風外罩。颯爽女將多妖燒,端的亙古稀少。
  這一身獵裝果然不凡,更顯得嫵媚多姿,人間少有知難尋,孟昶看后大喜,即下令二日后出發游獵。這次出獵,足足十天方回。
  回到宮中以后,孟昶想了一想,對花蕊夫人道:“這次出獵,愛卿獨領風騷,极愛臣民注目,只是美中不生的,是愛卿缺乏几個女騎兵隨侍左右。如今何不在宮女中選出一些人來,由愛卿教練她們跑馬射箭,將來作為侍從,不更加生色嗎?”
  花蕊夫人听了后,微笑道:“陛下此想法正合妾意。”
  當下,二人一同來到射圃,傳旨集合各宮年少宮女,由花蕊夫人親自點選出二十人來。并按花蕊夫人服裝樣式,為她們各制一套游獵武裝。只是顏色不同,圖案不同,以示品級區別。作好以后,便由花蕊夫人日日抽暇教習她們。一時之間,射圃之內,日日人喊馬嘶,好不熱鬧。
  花蕊夫人又寫了一首《宮詞》,專記此事說:
  殿前宮女總纖腰,初學乘騎怯又妖嬌。
  上得馬來才欲走,几回拋鞚抱鞍轎。

  孟昶和花蕊夫人,便是在這种歡樂悠游的生活中,度著愉快的日子,不知不覺,已經過去數年,花蕊夫人的《宮詞》也積有一百首了。于是,孟昶便命蜀中著名詞人,年過花甲的翰林學士歐陽炯為花蕊夫人《宮詞》作了序言,竭力吹捧一番,刻印成書流傳。從此花蕊夫人的名聲在蜀中大噪。
  這樣不知不覺已是后蜀廣政二十七年也就是宋太祖乾德二年,花蕊夫人進宮也有八年了。孟昶皇后故去,很想立花蕊夫人為皇后,只是她八年來卻沒有生育一男半女,只好把這事暫時擱下。
  這一日,正是冬天十一月,成都下了一場蜀中得難見得到的大雪,孟昶興趣很好,立即命令備宴,攜花蕊夫人在暖閣中飲酒賞雪。忽見太監匆匆來報說:“今有宰相李昊、樞密使王昭遠,有緊急軍情奏報。”
  孟昶听后吃了一惊,連忙走出暖閣,來到便殿,令宣二人入見。
  只見宰相李昊奏道:“宋主派王全斌等分兵兩路入侵,前鋒攻占了万仞寨、燕子寨等要塞,已逼近興州了,興州刺史藍思綰差人告急,特請旨定奪。”
  孟昶听了頓時嚇得面上失色,說道:“八年前中原侵占了我鳳、秦等四州。如今又再次出兵,卿家以為敵兵意圖何在?”
  王昭遠道:“敵將王全斌已被授予四川行營都部署,從名號上來說,顯然有吞并我國之意。”
  孟昶听了,呆了半晌,問道:“卿以為應如何迎敵。”
  王昭遠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臣欲討伐中原久矣,如今他們自來送死,臣愿領兵拒之,并趁擊敗他們的余威,揮師北伐,奪回秦、鳳四州,直下關中。殲滅宋朝在此一舉。”
  王昭遠這樣吹大話,倒使孟昶覺得他也很有自信,也便放下心來,說道:“既然如此,就煩卿統兵前往迎敵便了。”
  李昊和王昭遠辭出。當天王昭遠便下校場,點兵十万,北上拒敵。并以韓保正為招討使、李進不副招付使,充作前部先鋒,去救援興州。
  隔了一日,自己才領兵出發。
  這王昭遠身為后蜀樞密使,掌管全國軍權,生性十分驕傲自大,平日手執一柄鐵如意,指揮軍事,常自比諸葛亮。出兵之日,宰相李昊在成都府城外,設酒為他餞行。
  王昭遠痛飲一番,舉起他那隨身片刻不离的鐵如意,在空中一揮,仰天大笑道:一吾此行不僅要殺退宋兵,奪回秦、鳳四州,而且還要直搗中原,在吾看來,直不過是反掌之勞而已。”
  說畢,离席上馬。向李昊等拱了拱手。鐵如意一指,催動大軍,徑向北而上。
  李昊望著王昭遠的背景,對群臣道:“如此驕傲的人,我軍敗局已定,無可挽回了。”
  言畢,歎息不已,自率群臣回城。
  且說那蜀軍先鋒,韓保正和李進,領兵去救援興州,半路上听到興州已被宋兵占領,興州刺吏藍思綰已經棄城逃走,便徑往西縣,与藍思綰會合。將所帶二万人馬,屯于城外,依山背城,扎下寨柵,靜等宋兵前來決戰。
  不二日,宋軍先鋒史延德已經引兵七千,來到西縣城下。韓保正得知,便令李進出城。李進縱馬舞戟,沖出宮寨,正与史延德相遇,二馬相交,槍戟并舉,戰不到數合,史延德蕩開李進畫戟,一手揪住李進束甲帶,提离馬鞍,活捉過來,往地上一擲,喝令眾軍把他綁下。
  寨上韓保正見了大怒,上馬提刀,引兵沖出寨來,大呼曰:“賊將休得逞能,認得俺大蜀招討使韓保正嗎!”
  挺手中刀直取史延德。史延德久經沙場,那里能被他呼喊了官銜嚇住。冷笑一聲,舉槍相迎。
  這后蜀兵將大都是見十年未經過戰陣,平日即使有些訓練,也視同儿戲,那里有過性命相搏的實戰經驗,戰了十余個回合,史延德賣個破綻,誘使韓保正一刀砍了個空,身子向前扑來,史延德早已舉馬側過一邊,用槍杆在韓保正背上一拍,喝聲:“下去!”
  韓保正坐不穩雕鞍,翻身落馬。大刀拋在旁,早被宋兵一擁而上,如同剛才綁李進一樣,把個韓保正綁個結實。
  那些蜀兵,見二個統帥不到一杯茶時,便先后被擒,那里還敢再戰,一聲吶喊,棄了寨柵潮水般地向后逃命,也不入西縣,徑往成都大路上退去。
  正在此時,宋兵鳳州路副帥、武信軍節度使崔彥進和兵馬都監康延澤已經引大兵到來,掩殺一陣,將二万蜀兵殺得七零八落,然后圍困圍住西縣攻打。藍思綜在西縣城上,看見城外蜀兵一戰而潰,料想守此小縣毫無意義,徒傷軍兵性命,便開城投降。
  這時,王昭遠聞知先鋒失利被俘,便停兵不進,等待宋兵前來決戰。
  停了几日,宋將崔彥進、史延德、康延澤等,引兵到來,只是蜀兵沿著嘉陵江,扎下無數營寨,拒河而守,江上卻有浮橋一座,并未拆除,派有重兵駐于橋頭把守。
  崔彥進見了,心中狐疑,對康延澤道;“蜀將王昭遠,倒不像個膽怯無能之輩,似不可輕敵。”
  康延澤道:“素聞此人狂傲自大,也許故意不肯拆橋,以示矜張。”
  當下有部將張万友道:“不管如何,未將先領精兵一干去奪浮橋,以探其虛實,再作決定。”
  崔彥進點頭同意,張万友便綽刀上馬,領一千步卒,殺上橋來。蜀兵守橋裨將,見張万友殺來,忙挺狼牙棒前來迎戰,戰不數合,張万友奮起神威,將那將劈于馬下,尸身翻落江中。蜀兵大亂以,向浮橋對岸拼命逃走。對岸蜀兵,見橋上兵敗,竟然抵敵不住,帳蓬也不要了,蜂擁潰退。
  崔彥進在對岸看見,對史延德,康延澤笑道:“如此蜀兵,真如同犬豕罷了。”
  立即揮動大軍,殺過浮橋,沖入敵寨大殺起來。蜀軍哭爹叫娘,只顧逃命。王昭遠見指揮抵抗無效,急令各將,速途退兵往漫天寨,憑天險扼守,自己卻先上馬逃走了。蜀兵見主帥已走,形勢更為混亂,殺的殺,降的降,嘉陵江水都被鮮血染紅。崔彥進等揮兵直追至三泉寨,見蜀兵走遠,方駐兵不追。
  次日,崔彥進等領兵到達漫天寨下,只見此寨處于山崖高處,易守難攻。因而大家商議,一致認為只有誘其出戰,斷其歸路,使寨中無主,主可趁亂攻占。
  計議已定,次日便由史延德到寨下叫戰。喊了半天,寨上只是沒有動靜。史延德見了,便讓軍士輪番向山上辱罵王昭遠。
  看看天已過午,史延德也不收兵,只是令士兵就地坐下休息,解下身上干糧午餐。餐后又輪番漫罵。
  那漫天寨上的王昭遠,被罵得火起,卻故意裝著不在乎的樣子,對手下眾裨將道:“諸葛一生為謹慎,我們先不理睬他們。春秋時曹劌論戰,就的是一鼓作气,再而衷,三而竭。如今我們先不理他,待他兵疲之后,一鼓作气殺出去,必可穩操胜券。”
  眾將一齊悅服道:“元帥真不愧諸葛武侯再生,破敵必矣。”
  看看到了午后,王昭遠見宋兵都席地坐臥休息。只派一小總分人,輪流罵戰。便道:“可以了!”
  立即下了寨牆,披挂上馬,執青鋼大刀,率領大軍,傾巢而出,想把寨下一支宋兵,全部吞沒。
  史延德見寨門大開,蜀兵蜂擁而出,忙綽槍上馬,前來迎著。大罵王昭遠:“敗軍之將,不足百戰,快快來受死。”
  王昭遠也大怒,揮刀縱馬,喝道:“無知小輩,敢犯我境,今日定叫你有去無回。”
  揮刀向史延德急砍。吏延德用槍架過,二人殺在一處,一來一往戰了約摸十余個回合,史延德假裝力怯,回馬便走。
  王昭遠喝道:“那里走!”揮動大軍隨后赶來。
  看著追有四五里,一個裨將勸說道:“宋兵不戰而退,兵員并未折損,要防他有埋伏,不可深入窮追。”
  王昭遠大笑道:“本帥探馬早已探明,此外宋兵,至多万余人,縱有埋伏,吾何懼哉!”
  指揮眾兵,依然奮勇直追。又追了數里,只听一聲炮響,山角處轉出崖彥進,領一支兵馬殺出,大叫道:“王昭遠,你認識本帥否!”
  王昭遠見崔彥進兵不過三千,笑著對裨將說:“此即伏兵也,有什么可怕!”
  舉青鋼大刀來戰崔彥進。彥進也橫刀相迎,二人戰了約摸二十多個回合,彥進气力不加,也回馬就走。
  王昭遠笑道:“如此膿包,也稱為元帥!”
  喝令將士:“今日不將宋兵全殲,誓不回兵。”
  不覺又追了一陣,离開漫天寨已有十余里。王昭遠也有點猶豫起來,怕离漫天寨太遠,使山寨有失。正欲回兵,只听炮聲連天,左有張万有,右有康延澤,二支宋軍沖殺過來,把蜀兵攔腰切斷,崔彥進,史延德也回兵殺來。王昭遠大怒,喝道:“敗軍之將,豈敢再戰!”
  舉大刀,惡狠狠地朝崔彥進斬來。誰知這崔彥進与剛才大不相同,一杆刀舞得如片片梨花,只見漫天刀影,上下翻飛,殺將過來。与王昭遠戰不到十合,已把王昭遠逼得手忙腳亂,難已照架。
  這時,那史延德也奮起神威,一條槍如蛟龍出海,早已將几個蜀軍裨將挑下馬來。
  王昭遠心中著忙,只好敗了下來,誰知后隊已被康延澤,張万友殺得四散而逃,歸路已被切斷,回不得漫天寨。幸好他對蜀中路熟,領著殘兵敗將,拼死沖出包圍,逃向利州去了。那些蜀兵后隊,逃回漫天寨時,只見寨上插有宋軍旗號,原來已被宋軍裨將向韜領兵所奪。這些蜀兵散兵,也只好向南潰退了。
  崔彥進等進駐漫天寨,清點俘虜,方發現蜀國放州刺史王審超,監軍趙崇渥,三泉寨監軍劉延祚均已在這次大戰中被擒,降卒近二万人,殺死殺傷蜀兵五千余人。于是駐在漫天寨休息,等候王全斌大軍。
  不二日,王全斌領后隊來到,合兵一處,向利州挺進。王昭遠又出兵拒抗;連連接戰三次,王昭遠是三戰三敗,十万大兵,損失得只剩二万余人。只好放棄利州,退保劍門去了。
  王全斌等奪得利州,進軍劍門關。這劍門關乃是西蜀北方最重要的門戶只要過了劍門,再向南,便進入西川盆地,暢行無阻了。只是劍門關道路极難行走,蜀兵燒了棧道,緊守劍門,一時無法攻打。于是王全斌便令暫扎營于劍門關外,休整派人探听東路軍劉光義,曹彬進軍消息,再定下步作戰計划。
  大約半個多月后,探馬回來,東路軍也派聯絡人員到來。才知道劉光義、曹彬等,乘船由長江逆流而上,連破松木,三會,巫山等寨。斬蜀將南光海以下五千余人,生擒后蜀水師都指揮使袁德弘,奪得戰艦二百余艘,直逼夔州。夔后蜀宁江軍節度使高彥儔,用鐵索橫江,攔阻宋兵戰艦,宋軍便舍船登陸,繞道抵達夔州,攻入城內,高彥儔奮勇抵敵,身中十余槍,因左右將士都已散去,乃自殺而死。宋軍占領夔州后,已順江而下,万州、忠州、開州等地刺史,望風歸降。現在劉光義,曹彬大軍,已節節胜利,向成都挺進了。
  王全斌听后大惊,急召眾將商議進攻劍門之策,他生怕劉光義先到達成都,奪了頭功。
  只見部將向韜進言道:“劍門自古天險,今棧道被燒,應立即修整,舖設新木板,以利大軍行進。另外,据降卒言稱,由此向東經益光縣,過几重大山,有一條小路,可到來蘇鎮,來蘇鎮緊靠嘉陵江,有渡口可渡,有少量蜀兵駐此防守,渡過此江后西行,可達劍門南二十里的青強店,到了青強店,即是劍門關大路,如果派輕后經此小路達青強店,從背后襲擊劍門關,則此天險不足慮,再加以大軍修好棧道,從正面進擊,前后夾攻,劍門必破。”
  王全斌听后,大喜道;“既有此路,就有辦法破敵了。”
  當即下令,由康延澤督促士兵,并雇來一批附近民工,日夜搶修棧道,架設木板。另一方面,派史延德、向韜統兵一万,由降卒引導,經來蘇鎮襲擊劍門關背后。
  史延德、向韜領命,又詳細問了降卒,才知此路巴匹車輛俱不能過,于是讓所有隨征將士一律步行,僅攜武器及干糧,輕裝出發。一路行去,果然道路險峻异常,有時須由岩石裂縫中側身穿過,有時須從峭壁攀沿而上,足足行了二日,才抵達來蘇鎮,有百余蜀兵在岸邊設寨柵把守。史延德即命砍山上毛竹,架設浮橋,那些蜀兵見宋軍大隊來到,只好棄寨而逃。
  史延德、向韜引兵順利過江,直插青強店,扼守了劍門關通向成都的大路。
  那王昭遠聞听來軍突然出現于關后,吃了一惊,連忙帶了大軍,离開劍門,退駐漢原坡。拒抗青強店宋軍。只留下几個偏將守劍門。那知,劍門關外,棧道已修好,王全斌揮動大兵,已直抵劍門關下,奮力攻打,不到一天,已經攻破,大軍涌入劍門,順大路殺將下來。
  王昭遠統帥的蜀兵,本來便不能与精銳的宋兵交鋒,如今又腹背受敵,如何還能支持下去。勉強分兵御敵,不到半個時辰,便被擊潰,王昭遠只好免胃棄甲而逃,躲入附近山村民家,也被追騎搜查俘獲。
  王全斌指揮隊伍,向南疾追,乘胜奪取了劍州。這一仗,殺死蜀軍万余人,降卒數万人。王昭遠的十万大軍,至今全部覆沒。
  蜀主孟昶自派王昭遠出兵御敵以后,以為可以無慮了,依然日日与花蕊夫人在宮內嬉游。誰知過了新年不久,一天忽接到王昭遠告急文書,說是興州,利州已失,王昭遠已退保劍門。孟昶聞知嚇得冷汗直流。如劍門一失,無險可守,宋兵便可長驅直入了。便急命太子孟玄哲為元帥,侍中李廷珪,同平章事張惠安為副元帥,起兵一万五千救援劍門。有其父必有其子。這孟玄哲完全是個花花公子,奉命出征,卻好像巡游一樣,竟然帶了他的姬妾及歌舞伶人數十人隨從,坐滿十余輛豪華馬車,而且,他所用的儀仗、旌旗,也全副擺開,在前引導。出發那天,恰好下起一陣春雨。那孟玄哲的旗幡,全是用名貴蜀錦,精心刺繡而成。他害怕被雨淋濕損坏,便叫從旗杆上退下收藏放車。停了一會,雨停日出,才又讓挂了出來,誰知那些士兵,臨時充作儀仗,不同于原來儀仗所用太監,把旗幡都倒懸起來。有認識的,不由暗暗竊笑,卻不敢說出來。那太子孟玄哲,只顧坐在馬車中,与姬妾們調笑,如何能發現前邊的儀仗都挂錯旗了呢。
  他們這一行,完全不像行軍,慢吞吞地行進,几天后,才到達綿州。這時才听說劍門已失,劍州也被宋兵占領了。孟玄哲吃了一惊,不敢前進,自知不是宋兵對手,便連夜率領隊伍,從原路逃回成都去了,一路上士兵逃亡不少。
  孟昶見儿子逃回,宋軍馬上要兵臨成都城下了。這才十分惊慌,急忙召群臣商議對策。
  老將石斌道:“宋軍遠道而來,加上蜀道險峻,糧草運輸困難,現在成都府內,我軍尚有十四万人,只宜深溝高壘堅守,敵兵攻打不下,糧盡兵疲,自然便退兵了。”
  孟昶因問首:“既然如此,那一位將軍愿擔任守城之任,以拒宋兵。”
  連問几聲,手下文武大臣沒有一個肯吭聲的。
  孟昶回顧石斌道:“老將軍既提出此策,必有成竹在胸,可擔守城之任。”
  石斌道:“非臣不愿擔任,奈臣年老力衷,疾病纏身,不能堅持戰陣,恐有誤陛下大事,故以選年輕力壯的將軍承擔為好。”
  孟昶听了,愣了半晌,開口歎首:“朕父子以丰衣足食養士四十年,一旦遇到敵兵來侵,竟然沒有一人肯為朕東向發一矢,殺一敵者。如今想深溝高壘固守,卻沒一人愿為朕效命。”
  說畢,淚如雨下。群臣只是不響,孟昶只好揮手讓他們退出。
  不到二日,又有軍報到來,說宋軍大隊已到魏城,馬上就要到成都了。
  孟昶听了,手足無措,淚流滿面,急召宰相李昊商議。
  李昊道:“宋兵勢大,國內實已無力抗拒,不如封閉府庫,向宋納士歸降,仍可保全家族,不失封侯之位。”
  孟昶想了想,無奈何地說道:“只好如此了。就煩卿會起草降表罷。”
  李昊退下,當天便寫好了降表送來。孟昶看畢,也無話可說。便派大臣伊審征繼了降表,到宋營乞降。
  王全斌接到降表,心中大喜,當即允降,派康延澤隨伊審征回城,對孟昶撫慰一番。按出征時太祖趙匡胤交待的口徑,允許确保孟家人口生命財產安全,待圣旨到后封官賜爵,仍然長保富貴。”
  次日,王全斌大軍入城,孟昶率領蜀中群臣,到城門口迎接。全斌又對他進行了撫慰。仍讓他口居宮內待命。
  又停了一日,劉光義、曹彬引東路軍也到了成都,一路上,已招降了沿途十余州,几乎是兵不血刃,便占領了大片地區。
  當下王全斌便通知孟昶,讓他下最后一道“退位詔書”頒給蜀中所有州縣,宣布歸順大宋;另外派了孟昶的兄弟孟仁整繼降表,并西蜀四十六州二百四十縣的圖籍,到汴京獻土求降。王全斌也寫了捷報,派康延澤押了戰爭中俘獲的王昭遠等人,到汴京獻俘報捷。
  康延澤、孟仁贄走后,王全斌等仍留在成都,以候圣旨。
  唯有那后蜀宰相李昊,這天夜里,忽然有人在他的大門上貼了一紙條,上面大書“世修降表李家”。
  原來這李昊本是前蜀皇帝王建大臣,王建死后,儿子王衍繼位。被后唐大將孟知祥攻蜀,但由李昊撰寫降表,向孟知祥投降。后來孟知祥稱帝,李昊當了宰相,卻又為孟昶撰寫降表,向宋朝投降。所以蜀人才有這樣的諷刺。那李昊先后在前蜀后蜀任官五十年,現在見了門上被人貼上“世修降表李家”的諷語,內心羞慚,郁郁不樂。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