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四十二章 美人多薄命


  趙匡胤与兄弟趙光義在御花園飲酒。匡胤讓花蕊夫人向光義敬酒,光義卻先要花蕊夫人去摘枝桃花。花蕊夫人走入桃林,光義卻彎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花蕊夫人咽喉。
  宋太祖趙匡胤咱從派王全斌等征討巴蜀以后,但下令在右掖門外,為孟昶造府第一所,等他歸降后來京居住。
  這一日,忽然樞密院來報,西川行營都部署,王全斌派康延澤來報捷獻俘,同時,后蜀主孟昶也派了其弟孟仁贄降表來獻。匡胤听后,屈指一算,王全斌出征才六十六天,便平定了巴蜀,不由心中大喜,連忙分付召見康延澤和孟仁贄。
  康延澤先到,獻上捷報,匡胤例覽一遍,了解了入川作戰經過,慰勉几句,便召孟仁贄入見。
  孟仁贄戰戰兢兢入殿,叩拜朝見已畢,獻上降表。匡胤展開,只見上面寫道:
  先臣受命唐皇,建牙蜀州。因時勢變遷,為人心之護迫。先臣即世,臣方卯年,蝟以童昏,謬承余緒。乖以小事大之禮,缺稱藩奉國之誠,染習偷安,因循積歲。所以上煩宸算,遠發工師,勢甚疾雷。顧惟懦卒,焉敢當鋒?尋束手以云歸,上傾心而俟命。當于今月十九日,已領親男諸弟,納降禮于軍門。至于老母諸孫,延殘喘于私第。陛下至仁廣覆,大德好生。顧臣假息于數年,所望全軀于此日。今蒙元戒慰恤,監護撫字,若非天地之重慈,安見軍民之受賜。臣亦自量過咎,謹遣親弟詣闕奉表,待罪以聞。
  匡胤看罷,方知孟昶還上有老母,當下便對孟仁贄溫和撫慰几句,便讓他回四方館等待旨意下達。
  停了几日,匡胤發下詔書,令孟昶速率家屬來京,听候授職。原蜀中大夫以上官員,也一律來京,听候量才錄用,下級官員,則由西川就是安排。
  并任命參知政事呂余慶知成都府事,入蜀負責地方行政事務。
  當下呂余慶領旨,繼了詔書,前往西蜀,康延澤、孟仁贄卻被留在汴京,督造孟昶府第不表。
  孟昶等接到旨意,遂收拾家財,攜帶眷屬,乘船由長江東下,到達江陵,匡胤早已派人備地車馬,在江陵迎候,孟昶等舍舟登陸,乘車北上,到達汴京時,已是五月下旬了。
  匡胤派了開封府尹御弟趙光義,親自出郊迎接,安排孟昶等住于城外皇家別墅玉津園。
  次日,按照禮儀制度規定,舉行受降典禮,午門之外,禁軍數万人列陣分立兩旁,孟昶領了兄弟孟仁贄,儿子孟玄哲、玄玨,宰相李昊,歐陽炯等三十三人,素服來到明德門下,叩首待罪。匡胤即宣布赦罪平身,封孟昶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兼中書令、秦國公,其他人也都按品級賜給官服,穿戴已畢,便人崇元殿朝拜太祖稱臣。行禮已畢,太祖又設宴于大明殿,歡宴孟昶等人,直至晚間方散。匡胤又賜賞給不少物件。孟昶等謝恩而退。
  這時未宮之中既無皇太后,也無皇垢,僅有趙弘殷的一個小妾耿氏,在匡胤稱帝后,被封為太妃,于是匡胤又以耿太妃的名義,賜賞給孟昶母親李氏、妻子花蕊夫人不少物品。
  次日,李氏免不了帶領花蕊夫人進宮,作禮儀上的謝恩,卻是由匡胤親自接見。李氏和花蕊夫人朝拜已畢,匡胤對她們十分客气,仍稱李氏為“國母”,因開言道:“國母此次進京,迢迢千里,朕已為孟兄安排府第居住,一切力求方便,仍恐有不周之處,國母如有所需,只管向宮內索取,無不供應,可不必再思念蜀中鄉土。”
  李氏奏道:“并不思念蜀中,臣妾原是大原府并州人氏,如今离家近四十載,將來如能歸老到并州,心愿足矣。”
  匡胤道:“并州現為北漢侵占,待朕收复以后,定當在并州建造宅第,送國母前去。”
  李氏听后,連忙拜謝。
  匡胤又道:“國母到京中來,如不習慣或感到寂寞,可以隨時進宮來游玩散心。”
  李氏便又拜謝了。
  匡胤与李氏扯著些沒要緊閒話,卻不斷用眼瞟那花蕊夫人。暗暗稱贊醫官穆昭嗣所說的不錯,這花蕊夫人天生麗質,确是罕見,不僅在西蜀宮中堪稱第一,就是在宋宮之中,也無人可比。即使那已故的貴妃韓素梅,堪稱絕色,也未必比得上這花蕊夫人了。想著想著,不由心猿意馬,越發看個不休。因對花蕊夫人笑道:“久聞夫人才思清新,在蜀宮曾作《宮詞》百首,真可与唐朝詩人王建比美。今日有幸拜識夫人,夫人何不再作一首,以使朕開開眼界。”
  那花蕊夫人聞言,臉上飛起紅霞,含羞道:“那里,那里,賤妾胡亂涂雅罷了。怎能陛下溢美謬贊。”
  他這几句話,低聲說來,直如乳駕嚦嚦,珠喉宛轉,使匡胤不由心旌搖搖,再想試試花蕊夫人的才情。于是便高聲誦道:
  春風一面曉妝成,偷折花枝傍水行。
  卻被內監遙覷見,故將紅豆打黃鶯。

  誦罷,又問:“夫人可知此詩是何人所作嗎?”
  花蕊夫人不由臉更紅了,想不到自己的舊作,竟然被一個大國皇帝背誦出來。因而只好低聲羞澀澀地說:“此乃賤妾舊作,有污君王法眼。”
  匡胤道:“這么好的詩,只能大飽眼福,怎能說污眼?夫人不必過謙,今日必定要再做一首。”
  說畢,便叫宮女磨墨舖紙,請花蕊夫人題詩。
  花蕊夫人沒法,只好走到几案之前,拈起彩毫濡墨,執筆略微一想,便筆走龍蛇,寫了一首。
  匡胤見了,也便踱到几案前來看,距离那花蕊夫人身体不過尺余,只覺得花蕊夫人身上透出陣陣异香,傳送到鼻孔中來,不由使這個蓋世英雄,神魂顛倒,几乎忘乎所以,如果不是有李氏大人在側。匡胤早把花蕊夫人一把摟在怀內了。
  不一時,花蕊夫人寫完擱筆,匡胤才清醒過來,只見那詩是: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
  十四万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儿。

  花蕊夫人對西蜀一班主張投降的大臣,顯然是不滿的,罵他們沒一個是男子漢大丈夫。
  匡胤也不理會這些,只見那花蕊夫人字体娟秀,如美子簪花,只有贊歎連聲,對花蕊夫人送去一連串愛怜的眼波,那花蕊夫人本是十分聰慧之人,如何看不破匡胤的心意,也不覺轉送秋波以報。這一下更弄得匡胤如醉如痴,便口中連呼宮女,取出宮中几件罕見珠寶,賞賜給花蕊夫人。
  這時,李氏見花蕊夫人題詩已畢,又得了很多賜賞,便起身告辭。匡胤也不便挽留,眼睜睜地看她出宮去了。
  自見了花蕊夫人以后,匡胤真是無一刻不在想念著她,可是她又是孟昶的妻子,卻無法弄得到手。苦思几日,自言自語地說:“罷了,只好如此!”
  這天,孟昶遷居新居已畢,匡胤又召見孟昶,并設宴与孟昶共飲。這一天匡胤興致十分豪爽。讓太監取來大爵,只顧暢飲,并頻頻舉杯,苦勸孟昶,孟昶見匡胤興致很高,不好違拂其意,也盡情相陪,二人直喝到半夜,都已大醉,匡胤才派人送孟昶回府。
  到了次日,匡胤又派太監來召孟昶入宮飲宴。可是孟昶因昨晚飲酒過度,身体不适,頭痛眼花,飯都吃不下去,臥在床上暈睡,只好向太監道歉,請代為辭謝。
  太監回報匡胤。匡胤忙派太醫來到孟府。為孟昶診治,誰知過了几日,孟昶病体越加深重,終于一命嗚呼,終年四十七歲,距他到京之日僅僅二十五天。
  匡胤聞報,十分震惊,下令停止早期五日,又追封孟昶為楚王,令發官庫錢財,為孟昶治喪,葬于洛陽北邙山。
  原來這北邙山,早在東漢光武帝劉秀以來,便成了歷代皇帝陵墓所在地,以后經魏、晉、北朝,一直是歷代帝王專用的墓區。到了唐代,皇陵才改葬于長字郊外,而東都洛陽的北邙山,才逐漸成為王候將相等大官僚們的墓區,北邙山之上陵墓累累,顯貴人家都以能在此建立墓地為榮。所以匡胤才下令將孟昶葬到北邙山上。
  誰知,靈樞還未出發,孟昶的母親又去世了。原來李氏見孟昶死去,也不哭泣,僅用酒酹地說:“你不死于社稷,卻作為一個降王死在這里。我以前不死,是因為你還活著,如今你既死了,我活著還有什么意義呢?”于是,也便絕食而死。
  匡胤便令加送賻布千匹助喪,將李氏与孟昶一同葬于洛陽,并派了專門官員去主持此事。
  停了半個多月,埋葬已畢,主國喪事官員回京繳旨。那花蕊夫人也隨著從洛陽返回汴京孟府來。免不了進宮朝見,拜謝助喪之恩。
  匡胤听說花蕊夫人來謝,忙召她進宮,只是她穿一身素白孝服,更顯得面孔紅潤,如海棠初綻,小小櫻唇,如火如榴,更加姣媚十分。當下便以宮中這宜穿孝為名,命捧出皇妃穿用的吉服讓她穿了,留她侍宴。花蕊夫人如何敢違背御旨。只好換了衣衫,陪匡胤飲宴。
  上次匡胤接見花蕊夫人時,因有李氏在側,所以只好保持著皇帝的尊嚴。如今李氏、孟昶都已去世,匡胤沒什么顧忌。三杯酒下肚,便對花蕊夫人動手動腳起來。花蕊夫人不由紅暈上頰,心跳气喘,又無法推卻,只好任其擺布。當晚,匡胤便留花蕊夫人在宮,不放她回家。
  次日,便下詔策上花蕊夫人為妃,依然賜給花蕊夫人的原來稱號,并不改名。自此以后,匡胤在宮中才有了一個滿意的人,便日日与花蕊夫人玩樂飲宴。
  這花蕊夫人本是一個繡口綿心的才女,在蜀宮時,那孟昶也是一個有文才的風流皇帝,与花蕊夫人常常吟詩唱和,或行些文人酒令,或諧些新詞樂曲,教官人跳舞,花樣很多。所以花蕊夫人玩得十分暢快。而如今入了宋官,匡胤雖然對她十分疼愛,但匡胤畢竟是個雄才大略的帝王,粗通文墨的糾糾武夫。平日大部分心思,都放在處理政務,治國平天下的大事上去了。雖然也有時間与花蕊夫人在一塊游玩宴爾,有時也能吟上兩句詩,但是匡胤所作的詩卻是簡單粗豪,毫無藝術技巧,至于對仗聯句什么的,就更不行了。所以,花蕊夫人總覺得与匡胤在一起時十分單調,不由又怀念起孟昶來了。
  由于她又擅長繪畫,便私下畫了一張孟昶的小像,卻不敢畫成穿龍袍的皇帝。她回憶過去的蜀中,与孟昶一同游獵青城山時,孟昶穿著便衣儒服,騎馬挽弓,与她追逐嬉戲的舊事,便畫了一個穿著白色儒服,手挽金漆寶雕弓,騎白馬奔馳的孟昶畫像。
  像畫好之后,她小心收藏,每當太祖不在時,思念孟昶,便把畫像取出,供在桌上,焚香禮拜,觀看一番。
  這一天,她正在展拜孟昶畫像,匡胤忽然走了進來。看見畫像既非佛祖,也非神仙,心中狐疑,問道:“這是什么人?”
  花蕊夫人慌了,情急智生,說道:“這是我們蜀地供奉的一种神仙,名叫張仙,祈禱他可以送子。”
  匡胤道:“平日怎不見你供奉此像?”
  花蕊夫人道:“由于這是婦女虔誠供奉,用以求子之神,賤妾伯陛下看見,斥責為异端,所以都是趁陛下不在時,取出供奉一會便收藏起來,所以陛下過去未曾見過。”
  匡胤道:“既是求子才供奉的,朕豈能斥責為异端,以后你便擇間靜室,日日供奉,不必收來收去。”
  花蕊夫人听后,連忙謝恩。便收拾一間廂房,每日焚香祭供,平日不許宮女們隨便入內。
  不料宮內其他嬪妃得知此事,也紛紛來描畫過去,供了起來。匡胤見得多了,也不以為怪。如何也想不到供的是孟昶呢。
  不覺又過了一個多月,這日匡胤忽然接到西川行營都部署王全斌發了緊急奏章,內容是蜀反叛亂,推舉后蜀原文州刺史全師雄為元帥,一時聚眾十万,號稱興蜀軍,全師雄自稱興蜀大王。王全斌派崔彥進和兄弟崔彥暉去征剿,結果崔彥進大敗,崔彥暉戰死。成都危急,所以前來上表求救。
  匡胤看了大惊,正在商議救援,卻又有蜀中百姓來汴京告御狀來了。
  刑部不敢隱瞞,忙奏知匡胤,匡胤听后,即親自召見蜀中百姓,詳細詢問,才知道這次全師雄作亂真相。
  原來王全斌等收复西蜀以后,自以為有功,終日在成都花天洒地,晝夜酣飲,不理政事,還縱容部下掠奪蜀人子女,搶劫財物,弄得民怨沸騰。后來,太祖下詔,召原有蜀兵出川赴汴,責令王全斌优給路費,王全斌卻格外克扣,因而蜀兵大憤,行至綿州時,舉行叛亂,推全師雄為帥。王全斌得知后,派了部將朱光緒去安撫。誰知朱光諸卻大逞淫威,先捉了全師雄家屬,一一殺死,只有全師雄愛女,生得很有姿色,朱光緒留下不殺,強占為妾。全師雄逼無路可走,才出兵攻占彭州,并殺了朱光緒。而成都城內還有二万七千西蜀降兵,王全斌怕他們与全師雄勾結,便把這些降兵誘入瓮城,全部殺死。這些百姓及是成都城內居民,因子女被掠走,家財遭搶,才冒死來汴京告狀申訴。
  匡胤道:“軍隊如此無紀律,實為可恨,有個曹彬,素來以治軍嚴格出名,也是這樣嗎?”
  百姓道:“听說過曹將軍大名,他的軍隊确的紀律,不過据說他是東路軍,王全斌派他鎮守涪州,卻不在成都。”
  匡胤問明實況,心中大怒,對這几個蜀民說:“你們不必悲傷,朕為你們出气。”安排這几個蜀民在四方館暫住,优加供應。一方面急令客省使丁德裕為西川都巡檢使,王班、張璵達為副使。原曾出征過西川的康延為西川兵馬都監,兼東川七州巡檢使,一同領兵五万,去援救成都。并下旨,王全斌等于蜀亂平定后,立即班師回京。
  且說那王全斌,自派人回汴京求救后,也同時發出檄文,召曹彬、劉光義迅速從涪州出兵,去征伐全現雄。
  曹彬、劉光義平日十分廉洁守法,教育部下极嚴,從來不扰亂百姓,而且對蜀中降兵降將,也不歧視,所以他們在西蜀軍民之中,他們這支兵馬,威望最高。本來,他們從東路入川時,只帶兵三万,后來因收錄降卒,已擴展到近六万人。而且他們對降卒并不存別見,一切待遇和信任,都与他們從汴京帶來的禁軍,沒有任何區別。所以降兵都樂為他們所用。
  曹彬和劉義義引兵北上,一路秋毫無犯。那西川十六州的原來蜀中州官宁將,因為王全斌在成都殺死降卒二万七千人,他們地都怀有戒心,擁兵自守,不听王全斌號令。如今見曹、劉領兵到來,都額手稱慶,開城迎接,一再說明并無反意,只是被逼才擁兵自守而已。曹彬也知道王全斌殺人過多,自己屢諫不听,所以也曾拒絕在王全斌殺人命令上副署簽名。對于這些官員的顧慮,他當然了解。當下一一慰勉一番,便率兵离開。來到新繁地方,正与全師雄的先頭部隊相遇。
  這全師雄的部隊,本來都是投降了宋軍的,因為奉命去汴京,被王全斌克扣路費,無辦法才造反跟了全師雄。并不像全雄師那樣因家人被殺,才与宋軍死拼死到底。他們也知道跟著全師雄沒有什么奔頭,只是怕王全斌問罪,所以不敢歸降。如今見曹彬、劉光義的部隊來到,便想投順過來,以找出路。誰知全師雄所用先鋒,与曹彬派出先鋒,原來都是蜀軍中的裨將,不但是舊同僚,還是要好朋友。相見之下,那里還能打起來,三句兩句話,便放武器,投到曹彬這一方面來了。
  全師雄見前部先鋒部隊,并未交戰,便不見消息,心中莫明其妙,只好親自統兵殺上前來。正与曹彬相遇。
  曹彬道:“全將軍,天兵到此,還不快快悔過投降,膽敢抗拒,罪行又會加深一步,本帥勸你早日迷途知返吧。”
  全師雄大怒道:“宋軍殺我全家,乃不共戴天之仇,我焉能降你!”
  揮動手中開山大斧,直取曹彬,曹彬挺槍架過,覺得全師雄斧力沉重,不敢輕敵,于是改變招數,不与全師雄斗力,不去照架他的斧頭,而采取游斗方法,四下游走,閃電般進槍,只見銀光點點,好似白蛇吐信一般,東一槍西一槍,使全師雄手忙腳亂,防不胜防。
  劉光義在陣上,見全師雄斧法已亂,便揮兵向前沖來,高呼:“降者免死!”
  蜀軍中有原來互相認識的,便喊出姓名,叫道:“還不快歸順朝廷立功,跟那反賊有什么出路!”
  一時,被殺亂的叛軍。棄甲拋戈,紛紛歸降。只有一少部分原來是山中悍匪,不肯歸降,見自家兵馬潰散,抵抗不住宋兵,只好保著全師雄退往郫縣。
  曹彬、劉光義也不追殺,立刻打掃戰場,安撫降卒,不愿當兵者,优厚發給路費,遣送回家。
  成都城中王全斌,聞知全師雄戰敗,才領兵出擊,又在灌江,截住全師雄大殺一陣,全師雄率余眾逃入金堂縣去了。
  這時,康延澤領兵也已到達,在銅官山剿滅了全師雄的另一股匪眾本,大家一齊進入成都。
  不到三日,丁德裕到來,宣讀了圣旨,對王全斌等人在西川殺人,縱容兵士搶掠的事,大加申斥一頓,讓其立刻從嚴治軍,約束部下,不准再搶掠百姓。由于有圣旨在上,王全斌等人,才不得不收斂起來。
  在丁德裕、曹彬、劉光義、康延澤,王全斌、王仁贍,崔彥進、王班、張璵這一干將領的互相配合下,又撫又剿,直到年底,才將呂翰、劉澤、康祚,王可僚等多股叛亂一一蕩平,全師雄也病死于金堂縣。蜀中才得到徹底安定。
  于是留丁德裕等在蜀中鎮守,王全斌等原征蜀將領,率兵返汴京。
  他們這一行人回到汴京以后,已是宋乾德五年春天了。
  匡胤听到他們歸來,并收到丁德裕奏報蜀亂已平的捷報后,當即不詔,免去今夏西蜀全境百姓的夏糧征收。
  這時,樞密副使王仁贍,先來晉見匡胤,竭力揭發,訴說諸將在西蜀時的不法行為,企圖以此來減少自己的罪責。
  匡胤听了大怒,指著王仁贍道:“別的將領都有過失,那么,霸占李延珪家歌妓,私開丰德庫取用金貝,也是別的將領干的事嗎?”
  王仁贍見太祖竟然什么事都知道,還那敢隱瞞,只好承認了自己干的一些不法的事。最后,才歎口气道:“真正清廉謹慎,不負陛下所托,恐怕只有曹都監一人了,此外眾將,沒有一個真正守法的了。”
  匡胤叱退王仁贍,命令樞密使會同兵部、刑部,去檢查各征蜀將軍的行李,只有曹彬行囊中除了圖書文件和日常衣服外,別無它物。樞密奏報后,匡胤不由歎服曹彬的清廉。
  接著又追究克扣士兵錢糧,妄殺降卒的罪責,王全斌、王仁贍、崔彥進均一一承認。
  又喚西蜀來告狀的百姓來与王全斌對質,王全斌等承認了掠奪成都府城百性錢財共合六十四万六千八百余貫,至于搶奪偽蜀宮內的珍寶金銀還沒計算在內。
  于是匡胤讓刑部召集大臣議刑,都認為依据刑法,王全斌等人全是死罪。呈報上來以后,匡胤以為他們過去平蜀有功,近年又平亂有功,減免罪行,俱備降職使用,以觀后效。
  對于曹彬則加升為宣徽南院使,兼義成軍節度使。原宁江軍節度使劉光義調任鎮安軍節度使,卻沒升沒降。
  旨意一下,曹彬當即啟奏道:“臣与王全斌等人殺降卒,臣未能勸止,也應有罪,屆能單獨受賞。”
  匡胤听了,沉吟了一下說道:“卿有功無過,又不自居功。如果真有罪,王仁贍到處揭以諸將,企圖減輕他的罪責,豈肯替你隱瞞,可是他沒揭出你什么,可見卿真是廉洁自守。獎懲是國家必須的常典,不獎成不懲,都不能垂訓百官。故卿不可推辭。”
  曹彬這才拜受了新職。
  匡胤見此案已了,才算蜀中告狀百姓回去,并發給路費。那些百姓回去后,便宣揚在京時的待遇,以及皇帝處理王全斌等違法案件的經過,宣揚大宋皇帝的英明,于是蜀中才平靜下來。
  匡胤辦完這些事,才抽時間在后宮休息二日,与花蕊夫人游玩散心。
  他望著花蕊夫人略有消瘦的臉龐,關心地問:“夫人近來身体好了些嗎?”
  花蕊夫人道:“好是好了些,只是太醫院不了解蜀地水土,我這病是在蜀地得的,依中原習慣來配藥,效果不大,還是妾自己略懂醫道,配的藥吃了倒是有效。”
  匡胤道:“朕早已向太醫院講了夫人需要什么藥,只管開單向太醫院要就是了,但愿早日使病体痊愈。”
  花蕊夫人連忙跪拜叩謝。
  不覺已是春濃,又到杏紅柳綠之時。這一天,匡胤与花蕊夫人一同在御苑攜手散步,望著那滿園煙柳,剛剛吐芽,遠遠望去,有如陣陣嫩綠輕霧,十分好看。
  匡胤道:“朕過去行軍打仗,极喜歡唐朝人兩句詩聯‘柳營春試馬,虎帳夜談兵’。如今汴河之一,新柳成行,如能在河堤上騎馬騁馳一番,一定十分有趣,不知夫人可會乘馬嗎?”
  花蕊夫人笑道:“不但會騎,在蜀宮時,還訓練了二十名會騎射的宮女,常常隨賤妾出外游獵賽馬呢。”
  匡胤失惊道:“原來夫人還有這一套,朕至今方知,那二十名宮女帶來了嗎?”
  花蕊夫人道:“都帶來了。”
  匡胤道:“既如此,待朕為夫人与宮女每人做一套春季獵裝,以備游汴水之用。”
  花蕊夫人道:“不用了,柳絲吐青,如霧如煙,最耐看的時間,也不過四五天內罷了,如再制衣錯過時机,柳葉一長,就沒什么看頭了。賤妾在西蜀時,已制有衣服,穿上來是現成的。”
  匡胤听后,十分興奮地說:“既然如此,事不宜遲,明日朕早朝過后,便与夫人帶了宮女,一同去汴河堤上跑馬踏青,開闊下胸怀吧。”
  次日,匡胤急于与花蕊夫人一同游春,早朝之時,見無甚大事啟奏,便早早宣布散朝,比平時早了半個進辰。回到后宮,急忙忙來看花蕊夫人,只見花蕊夫人卻是剛剛起床,正坐在那里,讓宮女梳頭。
  匡胤便坐在一旁看她梳頭,看了一會,頭已梳好,宮女們又搬出化妝用具,請花蕊夫人上妝。匡胤在一旁看著,忽然看見一個綠玉盒中,裝有一面小小銅鏡。卻是用岫玉雕成云龍為框,十分精致,銅在中間,有如浮云捧著一輪圓月,光彩耀目,不禁拿起把銅鏡玩,只見那背面盤龍雕花,十分精致。猛然看到上刻有一行小字“乾德四年造”。不由心中惊异,沉吟不語。
  因對花蕊夫人道:“此鏡何來?”
  花蕊夫人道:“不過是從蜀宮中帶來的舊物罷了。”
  匡胤越發惊异。暗想道:“孟昶是乾德三年歸降來京的,而這鏡上鑄的是‘乾德四年造’,顯然不是朕的年號了。必然是過去帝王有用過此年號的,當朕改元時,一再交待,不得用過去帝王用過的年號,趙普擬定乾德,說是沒人用過,如今此鏡可證明,必有人用過。”
  想畢,便對花蕊夫人道:“此鏡上的年號是誰家的?”
  那花蕊夫人用此鏡多年,當然知道鏡上的“乾德四年造”五個字。便說:“這個賤妾卻不知道了。想必是過去帝王的年號。”
  匡胤點頭說:“正是如此。”
  說罷,把銅鏡放下。
  不一時,花蕊夫人梳妝已畢,匡胤便催她吃飯更衣。那消片刻,花蕊夫人已打扮妥當。只見她金冠綠襖黑靴,外罩大紅披風;二十個侍女,則是銀冠紫襖綠靴,外罩天青披風,整整列為一隊娘子軍。匡胤不由叫好。當下領她們一齊來到后宮門,只見坐騎已准備好,五百羽林軍也列隊在宮門外等候。當下匡胤騎上自己的赤兔胭脂馬,花蕊夫人騎一匹白龍馬。二十宮女則一律騎的是青鬃馬,倒是十分整齊。由羽林軍簇擁之下,出了后宮門,拐出固子門,向汴河堤上奔馳而去。
  這一天,說得十分暢快,直到下午申時,方才回宮。
  過了几天。一日朝散,匡胤留下趙普、苗訓、竇儀等人議事。
  匡胤道:“朕中宮久虛,無合适人選,現今花蕊夫人才藝雙絕,聰明識大体,朕欲立之為后,不知眾卿以為如何?”
  宰相趙普道:“恐怕不妥,一個亡國之妃,如何可做大國皇后,豈不今天下恥笑。陛下如欲立后,臣等可以注意物色,必能尋得一個出身名門,知收達禮的人,以母儀天下。”
  匡胤听了,老大不高興。猛然想起一件事,便對趙普道:“當年朕改元時,讓你擬定新年號,并交待不能与以前帝王年號重复。為什么卻又選了個前人用過的‘乾德’。”
  趙普道:“臣曾查過,過去帝王沒有用‘乾德’年號的。”
  匡胤回顧苗訓和竇儀道:“究竟有沒有用過此年號的。”
  竇儀道:“据臣所知,前偽蜀王衍曾用過此年號。”
  趙普听后,不由大惊的色,臉頓時紅了起來,無言可答。
  匡胤想了一下,花蕊夫人那鏡原出于蜀宮,而前蜀主王衍用過此年號,便不足怪了。由于不是正統的偽朝,所以趙普查不出來。因向趙道:
  “你還得多讀些書,看來還不如竇學士博學多識。”
  趙普紅著臉謝恩。匡胤便揮手讓趙普等人退出去了。
  那趙普由宮中出來,想了一下,便去謁見趙光義,把太祖想立花蕊夫人為后的事,對光義講了。
  光義听了后,說:“這如何使得,那亡國之君的妃子,怎可為我大宋皇后。”
  趙普道:“臣也是如此回答的,但万歲听后,似乎很不高興,故臣特來稟明千歲,如此家務事,臣不便多講,還是千歲出面勸阻万歲打消此念為宜。”
  光義道:“卿不必多言,我自有主張。”
  看看又過了半個多月,已是桃花盛開的時候。這一天,匡胤在桃花宮內設宴賞花,特派太監去宣兄弟匡義一同來飲酒賞花。
  光義入宮,只見那桃花宮外的正殿前廣場上,設了桌椅,遠處還擺了箭靶,花蕊夫人正在教眾宮女射箭,匡胤坐在一邊觀看。
  見到光義到來,匡胤笑道:“花蕊夫人正在教宮女射箭,兄弟你箭法高超,今日特請你來給她們指導一番。”
  說畢,讓光義坐下觀看。只見那些宮女,輪流比箭,每人限射三箭。以射中紅心箭數多少,來評定名次,射中支數相同的,則以距离紅心遠近來決定胜負。
  當下,只見那些宮女有射中一箭的,有射中兩箭的,也有少數射中三箭的,或一箭也沒射中。最后由花蕊夫人連射三箭,俱中紅心。
  匡胤大喜,按各人箭中箭數,遠近排安名次,分別給予賜賞。
  最后,讓光義表演。光義拿起那張金漆寶雕弓,看了一下,拉開弓弦試了几試彈性。又將開弓射箭的要領,向宮女們講了一遍,然后讓太監把箭靶向后再移上三丈,直到桃花林邊。光義這才彎弓搭箭,嗖、嗖、嗖連射三箭,箭箭俱中紅心。三支箭攢成一簇。
  匡胤大笑說道:“這才是將軍的箭法。你們以后還得學習。”
  于是,分付擺酒。匡胤和光義對面坐下,花蕊夫人立在一側,為他們二人斟酒。匡胤命花蕊夫人向光義敬酒以謝師。花蕊夫人便斟了一杯酒,雙后舉起,敬奉光義。
  光義卻是不肯喝。匡胤在一邊勸他喝。
  光義道:“我的絕藝尚沒顯露出來,讓這些宮女一開眼界,所以無心喝酒。”
  匡胤忙問:“有什么絕技?”
  光義道:“可讓花蕊夫人到桃花林中折一枝桃花,去掉多余花朵,只留上、中、下三朵花在枝上,然后將桃枝高舉過頭,站在桃林邊上,我連射三箭,一箭射落一朵挑花,三箭射落三朵桃花,如果,有一箭射不中,或者射中時卻震落了另一朵桃花,卻不算本事。如果三箭成功,可讓花蕊夫人敬賀我三大杯,并由她陪飲三杯。如果我有一箭失敗,則罰我自斟三大杯。三箭都失敗,則罰我九杯酒。”
  匡胤見那桃林臨席上足有十丈開外,要射中那小小桃花,實屬不易,也覺得新奇,便命依光義所說的來表演。那些隨侍宮女們听了,也都覺得新鮮有趣,便紛紛圍過來觀看。
  只見那花蕊夫人一路走入桃林,選了一枝桃花,折下,摘去多余花蕊,只留下三朵,走出林來,將桃枝高舉過頭,嬌喊道:“千歲請射。”說畢仰面直望著那桃枝,看光義如何射中。
  光義也不答話,彎弓搭箭,一箭射去,“扑”的一聲,那箭正中花蕊夫人咽喉,花蕊夫人仰面而倒,那些宮女見狀,惊叫一聲,紛紛向桃花跑去。匡胤也不由赶上前來。只見那些宮女把花蕊夫人從桃林中抬了出來,平放在地上。花蕊夫人早已死絕身亡。
  匡胤頓時變了臉色,用發抖的手指著光義喝道:“兄弟,你瘋了,這是干什么的!”
  他不相信像趙光義這樣射技高超的人會失手誤傷。
  光義卻平靜地說道:“哥啊,你真糊涂,如此惡毒的婦人,如留她性命,恐怕哥哥要喪命于她手,所以臣弟今日就是要除去她的,決不是誤傷。”
  匡胤見光義一臉嚴肅,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只好強壓怒气,跌坐于龍椅之上,問道:“這是怎樣說?”
  光義沒有回答他,卻分付身邊一個太監說:“速去通知司禮太監,讓他通知速傳太醫穆昭嗣進宮,另外,讓司禮太監帶二十個宮廷侍衛入宮,听后派遣。”
  那太監去了。不一時,司禮太監領了侍衛飛步赶來,只停片刻,穆昭嗣也到。
  光義便對穆昭嗣道:“你可將胸所知,向万歲奏明。”
  于是穆昭嗣跪奏道:“去年奉万歲諭旨,說花蕊夫人有病,要配藥,所需藥物,可由她開單,由太醫院負責供應。這事臣并未注意。后來偶然看見一第藥單,有味毒藥,卻想不出來是治什么病的,也未十分注意。直到年底,中間卻列一味爪哇國吸血蝙蝠所遺的五靈脂。國為太醫院無此藥,院丞特地詢問小臣,這才引起小臣警惕,因為此藥乃是蜀中配制金蚕毒毒必須的一味主藥。小臣乃蜀中人氏,故而知道。因而把過去花蕊夫人調取藥物的單子,統統調取來看,果然發現,共調取藥物十三次,其中有八次單子中,都含有配制金蚕緝毒所需的藥物,湊到一起,全蚕緝毒所應用的十六味藥,連吸血蝙蝠五靈指在內,已有十四种。臣還怕不准,又對藥蕊夫人提取的其他藥物—一研究,确無法配成專治任何一种疾病的藥物來,可以證明,她根本沒有什么病,只是為了套取配金獨蚤毒的藥物罷了。小臣以為此事重大,有心啟奏万歲,又有些害怕,所以向晉王千歲先行奏明,請千歲拿主意。”
  匡胤听了,臉色十分難看,問道:“這調藥單你可帶來了嗎?配制金獨蠆毒,都用什么藥?”
  穆昭嗣忙從靴中,取出一疊藥單吳上,并—一指出,那几味藥是配金獨蠆毒所需之藥。
  匡胤打開藥單一看,認得那确是花蕊夫人的筆跡,不由呆了。
  半晌,才問:“服了此毒后有何反應,何藥可解?”
  穆昭嗣道:“此藥如配成,每日在飲食中下一小撮,并個月后,始覺得腹中煩悶,有如虫蟻爬動。有些感覺后,即可停止不毒,而腹中虫蟻爬動感卻日益增強,由痒得難受轉為痛得難忍,經過一個月,最后內腑腐爛而死,無藥可救。”
  匡胤听后,不由額角冒汗。只听那穆昭嗣道:“幸好此藥尚缺几味主藥,沒有配成,不會危害到什么人,望圣躬可以放心。”
  匡胤轉頭向光義道:“如何證明花蕊夫人确是在研制毒藥呢?”
  光義道:“只有搜查一法。”
  便請匡胤起駕,令太監和侍衛押了那二十個蜀中宮女,一同去花蕊夫人住處搜查。臨行光義又順手帶上花蕊夫人那張張金漆寶雕弓。
  來到花蕊宮中,匡民坐于殿上,匡義令將二十個宮女押人宮門一側耳房令二個侍衛看守,不准她們出來。又留几個太監在殿上侍候匡胤,自己便同穆昭嗣一同到各房間搜查。搜到花蕊夫人臥室,從床下搜出一只小木箱來,卻是用個小金鎖鎖住的,穆昭嗣爬到箱子上,認真嗅了一會,說道:“大概就是此物,有股淡淡藥味透出。”
  當下把箱子搬到中間殿上,光義命侍衛把金鎖扭開,啟箱一看,果然堆滿藥物,還有小小藥臼藥杆,穆昭嗣所指出的十几种,配金蚕蠆毒的藥物全在內。而其它藥物,卻不知早已被扔到何處去了。
  匡胤親眼看見,气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這時,光義卻又從東廂房淨室中,扯下一幅畫像來見匡胤,問道:“哥哥,你看此像是何人?”
  匡胤道:“她說是送子張仙。”
  光義冷笑道:“這是孟昶!”
  匡胤听后,不由愕然。說道:“這怎么是孟昶?”
  光義道:“陛下哥哥,你看這畫像,濃眉大耳,不正是孟昶特征嗎?大凡畫死去的人,不能對面寫生,只能靠印象追憶,自然不能畫得十分相似,但主要特征,會畫得出來的,再說,這畫上的弓,不正是今天她使用過的弓嗎?”說著,舉起手中金漆寶雕弓上所鑲嵌的紅藍寶石,也沒有一塊位置不同的。而且這弓梢還刻有‘御賜花蕊夫人’六字,只是畫上的弓,沒寫上此六字罷了。”
  匡胤听了,接過雕弓,与畫上的雕弓對比,果然一致。又細看那弓梢,果然刻有“御賜花蕊夫人”六個小字。于是擲弓于地,歎了一口气。他想起被花蕊夫人愚弄稱為送子張仙,以致自己宮中嬪妃,紛紛前來摹繪,把這孟昶之像,挂滿各宮,自己那些嬪妃卻天天對著孟昶的像,頂禮膜拜。
  想到這里,不由气往上沖,罵道:“可惡!”
  停了半晌,才留下兩行眼淚,對光義說:“兄弟,今日朕領你的情了。不過這花蕊夫人,終久也算侍候了朕一年有余,就把她按妃禮埋葬了吧。”
  光義道:“理應如此。不過那些蜀地來的宮女,也不可太信任,讓她們在宮內也不是辦法,不如遣散回家為是。”
  說畢,又轉身對眾太監、侍衛和醫官道:“今日之事,誰也不許說出去,如有泄漏者處死!”
  寫到此處,筆者不能不插上几句話。根据歷史學家考證,花蕊夫人之死有兩种不同說法,一种是說被趙光義射死;另一种說法,說是花蕊夫人乃是因下毒而被處死的,至于趙光義所射殺的是南唐李后主的寵妃小花蕊夫人王氏。南唐亡后,被納人宋官,而被趙光義射死。
  本書乃是小說,便不必去考證究竟那個說法正确了。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网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