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首都告危情勢迫,風雪激戰莫斯科; 受命駐城撐戰局,佐理統帥顯才卓。 蘇德戰爭進入第一個秋季的時候,蘇軍所面臨的戰略形勢依然十分緊張。總參謀部根据种种跡象分析認為,此后戰場雙方將要展開的軍事行動,在緊張和激烈程度上將不會亞于戰爭初期。 因為,當時法西斯希特勒軍隊并未喪失其优勢地位,雖然自入侵蘇聯以來他們已經損失兵員達53万之多,但他們仍在气勢洶洶地猛烈向東推進。法西斯軍隊仍然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掌握制空權,在戰場總兵力和兵器方面也仍有相當大的优勢。在西北地區,蘇軍未能制止住德國軍隊向列宁格勒的挺進,隨后這座城便遭到了敵人的圍困;在西南戰場,由于基輔陷落,致使哈爾科夫工業區和頓巴斯受到嚴重威脅。在克里米亞,蘇軍受到了敵人的分割包圍,他們獨自承受著法西斯軍隊的打擊。 那時,蘇軍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總參謀部所最為關切的仍是西部戰場,即中央方向的戰局變化。總參謀部認為,雖然秋季以來這里的形勢比較穩定,但這并不全是因為法西斯軍隊曾在這里遇到了頑強的抵抗和打擊。顯然,敵軍由進攻轉入防御只是暫時的,他們正在這個方向上組織新的突擊集團,以便在認為适當的時候從這里發動對莫斯科的第二次攻勢。因為,法西斯希特勒一直堅持認為,只要蘇聯首都還是蘇方戰爭的鼓舞中心和組織中心,那么就休想取得對蘇戰爭的最終胜利。所以,他們一定不會放過在這里通過殊死決戰來決定戰爭命運的机會。 事實證明,蘇軍總參謀部的這种判斷是正确的。 9月底,希特勒德國軍隊基本上完成了奪取蘇聯首都莫斯科的戰略部署。希特勒在“中央”集團軍群司令部的會議上說,在這次戰役中必須對莫斯科實行合圍。進攻方法仍像戰爭初期那樣,同時從3個方向給拼死防御的蘇軍以決定性打擊。他甚至發出了滅絕人性的指示:“在完成合圍以后,任何一個俄國士兵,任何一個居民——不管是男人、婦女還是儿童——都不許逃出城外。任何突圍的企圖,須以武力鎮壓之。”他把該戰役命名為“台風行動”,規定的突擊日期為10月2日。 當時,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已集中了77個師的部隊,總人數在100万以上,擁有1700輛坦克和強擊炮,1400門火炮和迫擊炮,950架作戰飛机。而与之對抗的蘇軍西方方面軍、大本營預備隊方面軍和勃良斯克方面軍,僅擁有約80万兵力,6808門火炮和迫擊炮,782輛坦克和545架飛机。更為嚴峻的是,當時大本營已經不再掌握有已經編成的任何戰略預備隊了。 9月30日,德軍“中央”集團軍群裝甲部隊首先派出的一支先遣部隊出發了。10月2日,霍特的裝甲兵團和古德里安的裝甲兵團同時在兩個方向發起突擊,從而揭開了維亞茲馬和勃良斯克雙重戰役的序幕。先是奧廖爾被攻占,接著維亞茲馬和勃良斯克也相繼陷落。在西南方向,距莫斯科不到100俄里的卡盧加被攻占,在西北,距莫斯科93俄里的加里宁城也被攻占。 莫斯科處于危急中。 10月5日,國防委員會作出保衛莫斯科的決定。決定號召全体莫斯科市民,必須不惜一切代价,協助蘇軍保衛自己可愛的城市和祖國的首都。當天,華西列夫斯基作為大本營代表与國防委員會委員伏羅希洛夫、莫洛托夫及馬林科夫到了西部前線。他的具体任務是把沖出敵人重圍和從西部撤下來的部隊火速派往扎伊斯克防線并在那里組織防御。下午3時,華西列夫斯基到達西方方面軍司令部。在那里,經過与該方面軍首長一道努力,用了5天時間,終于從爾熱夫、謝切夫卡及維亞茲馬撤下來的部隊中抽調了5個步兵師的兵力,并派他們開赴到扎伊斯克一線。 10月9日,當華西列夫斯基在西方方面軍司令部向斯大林做例行工作匯報時,斯大林決定把朱可夫從列宁格勒方面軍調來,繼續擔任西方方面軍總司令,并准備把大本營預備隊方面軍合并到該方面軍以加強力量、華西列夫斯基表示完全同意這种安排。次日上午回到莫斯科后,大本營就作出了這項正式決定,最后的命令文稿即是華西列夫斯基親自起草的。 10月12日,國防委員會召開會議,再次研究有關莫斯科的防御問題、會上,斯大林態度嚴肅,講話時聲音都有些顫抖了,但神情仍顯得那么剛毅和不屈。華西列夫斯基已經兩晝夜沒有睡覺。自從10日上午回到莫斯科以來,他不是在大本營与最高統帥一起研究前線戰事,就是在總參謀部作戰部同大家一起分析情報,判斷敵情,起草各种訓令和命令。會間,他不由自主地坐在高背沙發上睡著了。斯大林發現后,示意大家把講話的聲音放低些,不要吵醒這位工作起來不要命的副總參謀長。他對与會同志們解釋說,沙波什尼科夫畢竟年紀大了,而且又多病,總參謀部的許多工作實際上都讓他一人任勞任怨地攬過去了。尤其是每次到前線去直接布置,更是非他莫屬。這些,是華西列夫斯基事后听伏羅希洛夫說的。 10月14日,法西斯德國軍隊又開始進攻。莫斯科的各個主要方向都在進行激戰。各方向的戰線都越來越逼近莫斯科市區,首都的危險大大地增加了。為此,國防委員會決定,一些政府机關、外交使團、大型國防工厂以及蘇聯首都的科學文化机构都必須撤出莫斯科市,只允許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大本營及對國家和武裝部隊實施有效領導所必不可少的党政軍机關留在這里。 16日,最高統帥部決定,為了做到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可靠地指揮部隊,必須把總參謀部分成兩個梯隊:其第一梯隊總計10人,由副總參謀長華西列夫斯基領導,留下負責前線軍隊的指揮;第二梯隊是大部分,則由總參謀長沙波什尼科夫帶領遷往新地點,并在次日早晨乘坐兩個列車向莫斯科郊外轉移。但有一條,這撤出去的總參謀部第二梯隊,仍必須与大本營繼續保持牢固可靠的經常聯系。 由華西列夫斯基領導的總參謀部第一梯隊,當時人們都習慣地把它稱為作戰參謀小組。它的任務就是直接為大本營服務。它的具体職責大致有如下數條: 1.全面了解和正确估計前線的形勢; 2.經常地、准确地、但又不過于煩瑣地向大本營提供前 方形勢的情報; 3.如前方形勢發生變化,要及時而正确地擬定出自己的 建議向最高統帥部報告; 4.根据大本營作出的戰役戰略決定,迅速准确地擬定具 体方案和訓令; 5.對大本營一切決定的貫徹情況進行嚴格的、經常不斷 的監督,對部隊的戰備情況和戰斗力、預備隊的編組和訓練 情況、部隊作戰物質的保障情況實行監督。 當時,作戰參謀小組的生活异常緊張。開始,大家的腦子里干脆沒有了日夜的概念,一天24小時都不能离開自己的崗位,因為畢竟人員太少了,每個部門只有一名首長和一名工作人員。但是,人總不能不睡覺。于是,就在地鐵的車站上給他們准備了一節車廂供睡覺用。最初從華西列夫斯基到一般工作人員都是坐著睡,后來才又給弄來了几節鐵路上用的一等車廂(臥舖包廂式),這樣大家才能躺著睡覺了。當時,總參小組的工作辦公室与斯大林的辦公室离得很近,但斯大林很少在地下辦公,只有躲空襲的時候才來這里。 德國飛机越來越加緊對莫斯科的轟炸,空襲警報不斷地響。有些單架敵机黑夜里來偷襲,甚至白天也不客气地來光顧。一次,大概是10月28日傍晚,一枚炸彈落在了基洛夫大街總參謀部的大院里,好几輛汽車被炸毀,3名司机被炸死,另有15名軍官受傷,正在總參謀部值班的伊利琴科中校被炸彈的气浪拋到房子外邊,跌破了半張臉。其他人多是碎玻璃片、破窗戶架子等碰傷的,華西列夫斯基也受了點傷。同志們勸他走,他不肯,只是臨時做了些包扎,便繼續工作起來。 這件事發生后,作戰參謀小組便全部搬到下面的地鐵車站內了。此后,大家連續5天吃不到熱食,因為食堂和廚房都在這次空襲中遭到了破坏。在修复以前,只好天天吃夾心面包。可以說,這是自戰爭爆發以來最艱苦的時期。不但如此,他們的心情也特別不好——有的情報說,法西斯德國的坦克和自動槍手已經到達戰前莫斯科人星期天常去游玩的那些可愛的地方了。 形勢越來越嚴峻。10月19日,國防委員會不得不決定,自20日起,在莫斯科市區及其附近地區實行戒嚴。這主要是擔心德國鬼子或許會偽裝成市民混進來。 然而,雨季到了。作戰雙方都知道,秋雨是嚴寒和冰雪的前奏。一夜之前,田野泥泞不堪,德軍的坦克再也無法行動。這時,只有公路還可以使用,但許多公路都是布滿了車轍的泥土路。冰冷的秋雨仍在不緊不慢地下。身穿夏裝的德軍士兵一邊哆嗦,一邊捉著身上的虱子,心里卻也不甘心:莫斯科已近在咫尺,只要把這個最終目標拿下來,該死的東線戰事就肯定會結束了。那樣,他們便可以在蘇俄的首都過一個舒眼的寒冬了。這些都是前線指揮官對他們親口說的,而眼前的戰局也确實如此,由不得他們不相信。 德軍仍在繼續猛攻,但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好不容易前鋒的裝甲坦克才沖上了通往莫斯科的大型公路,但等一上路后,他們才知道,這大路的情形也十分糟糕——由于長時間的炮擊和轟炸机俯沖掃射,路面上已全是星羅棋布的彈坑。坑內灌滿冰水和泥漿,德制坦克走不多遠就要陷入泥潭之內,簡直無法前進。后面的炮車和運輸車輛也全都陷在田野里更深的泥潭中,絲毫動彈不得,連彈藥和糧襪都送不上來。德國指揮官無可奈何,只得下令全線停止前進以待大地封凍。 這時,蘇軍那体積龐大的遠遠出乎德國士兵意料的寬履帶坦克群,像一群發了瘋的巨形怪獸,猛烈地向德軍停止進擊的前線緊逼過來。它們終于找到了复仇的机會,一邊狂吼般地轟鳴,一邊從塔台上的旋轉炮口里噴著火舌。德軍士兵赶緊向這些怪獸發射步兵反坦克炮彈,有些則是特制的反坦克穿甲彈。但這些炮彈根本不管用,落到對方的甲板上只不過撞出一道火花,隨后便被彈出很遠。原來,這种蘇制的KV-I型、KV-l型坦克,分別重達43吨和52吨,其甲板厚度全在80—120毫米之間,難怪連反坦克穿甲彈擊中它也毫無作用。它的特點是能在多种气候條件下作戰,即使在嚴冬的季節,借助高級防凍潤滑油發動引擎也絲毫不成問題,雖然龐大的体積和寬型履帶使它顯得笨重,但卻正是因為這樣的設計,才增強了它比一般輕型坦克的超越障礙能力。 德軍的猛烈進攻被雨季的泥泞和蘇軍的重型坦克暫時止住了,其突擊集團先鋒部隊的前出部分遭到了很大的損失。即使某些地段的德軍仍在頑強地、一步一步地向前推進,但進攻的速度顯然大大減弱。在南面主攻的古德里安部隊,也在距圖拉還有3俄里的地方停頓下來。原來,他們企圖一舉攻下圖拉,然后從背后或側翼包圍莫斯科,以便由此率先攻入俄國首都。但是,他過去在各個戰場曾經一往無前的巨大坦克群也陷入了進退不得的泥潭之中。 華西列夫斯基從作戰參謀小組獲悉這一情報后,當即打電話向斯大林報告喜訊。可是,專線電話怎么也挂不通,顯然是那邊也正在使用這部電話。待他剛剛放下听筒,電話鈴聲立即響了起來。“喂!華西列夫斯基同志嗎?我剛才怎么打不通您的電話?”華西列夫斯基立即把剛才的事說了一遍。還未來得及匯報前線戰事,斯大林的話音又傳了過來,听得出,最高統帥的情緒非常好。 “喂!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您听著,我想征求一下您的意見。您是否可以幫我起草一份關于向一位將軍授銜的命令呢?” 華西列夫斯基表示完全同意,說:“那么,請您現在告訴我,是授予何种軍銜,又是授予何人的,我好立即起草。” “請听好,他就是著名的亞歷山大·米哈伊洛維奇·華西列夫斯基。”隨后,听筒里傳來了斯大林那特有的笑聲。 華西列夫斯基很感惊訝和意外,他怎么也沒有想到情況會是這樣子:他將要在這個時候被最高統帥提名授予更高一級的軍銜——當然是中將了,因為他現在已是少將軍銜。于是,他請求斯大林不要讓他自己來承當這种工作,他會覺得不自在。 “哈哈,那好,還是干您自己的事去吧。在這件事上,無論怎么說沒有您我們也能對付得過去。”斯大林這樣說道。忽然,他又接著問道:“您剛才要找我是不是有什么要緊的事情?請講吧。” “我是想向您報告一個好消息:敵人中央方向和南部古德里安集團的猛烈攻勢已經變得很弱了,可能是這場秋雨幫助了我們的部隊和士兵。現在,我們的几個方面軍又重新建立起了防御正面,最起碼可以在一段時間內阻止敵人向前推進的企圖。”斯大林听了沒做什么表示,只說他也從西方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那里得到了相應的報告。稍后,華西列夫斯基靈机一動,試探著對話筒又說道; “斯大林同志,我還有個要求或者建議。我知道您對我的工作給予很高的評价,但是,這些都是我在作戰參謀小組的全体同志們的協助下才得以完成的。因此我想問一下,是否也可以同時表彰一下跟我一樣在如此艱巨的時刻工作的我的几位直接助手 斯大林表示同意華西列夫斯基的提議,并要他直接通知波斯克列貝舍夫(斯大林辦公室的秘書),應當向哪些人授予何种軍銜。10月28日,根据蘇聯國防人民委員會的決定,華西列夫斯基等4人分別被授予下列軍銜:華西列夫斯基——中將;卡爾波諾索夫——少將;庫拉索夫——少將;,謝夫欽科——少將。 自戰爭以來,由于与斯大林接触頻繁,華西列夫斯基等常在他身邊工作的人都知道,斯大林的性格十分不好,動輒暴怒,有時常常失去控制。他有一個習慣,如果戰事不是像所需要的那樣發展,或者某些軍事首長未按他的指示打法去做(顯然他提出的方案并不都是正确或可行的),那么便是厲聲斥責,一點也不給對方留面子。有時則干脆無緣無故地撤換前線軍事首長,根本不管不顧國防委員會或總參謀部的意見。但同時,他性格也有矛盾的一面,這就是十分体恤下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給他們格外的關心和照拂。例如,就在莫斯科會戰這几個月的艱難日子里,他規定總參作戰小組的每個成員每天必須保證有五六個小時的休息和睡眠。具体到華西列夫斯基,最高統帥給他規定的休息時間是每天凌晨4時到上午10時,有時他還親自檢查他的這個指示是否得到了執行。如果華西列夫斯基未照辦,他則嚴加批評,毫不遷就。因為他堅信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有效地工作。所以,每當深夜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討論問題,3點40分他總是要華西列夫斯基回去。而有時回來后華西列夫斯基還要對工作進行部署,或立即起草所討論的命令訓令等,他便不得不耍個小滑頭:讓副官專門守在他辦公室內那架直通克里姆林宮的電話机旁,一旦斯大林來電話,副官就報告說總參謀長10點以前在休息。斯大林的答話總是“那好”,“那就好”。 到11月7日,一年一度的十月革命節又到了。這天,盡管在德軍圍困万千重的情況下,斯大林和蘇聯政府仍然在首都的紅場上舉行了傳統的閱兵式和慶祝大會。惟其情況如此,這次活動才顯得意義特別重大和巨大,它更能在這极端的日子激發蘇聯全國軍民,尤其是前線廣大指戰員“保衛祖國、保衛首都”的极大愛國主義熱情,讓全体人民和全世界都感到蘇聯的偉大首都仍然在發揮它的巨大政治作用,從而增強人們相信戰爭必將會發生轉折、蘇聯一定能戰胜法西斯的信心。這次閱兵式是在极秘密的情況下准備的,甚至對參加閱兵式的將士們也沒有告訴他們為什么而練習。以致當時有許多各种各樣的猜測,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不過是為開赴前線而做准備,個別人也想到了可能是十月革命節閱兵式,但很快就否定了這种可能的猜測。因為,當時的莫斯科畢竟處在最殘酷的非常時期,怎么還可再搞這一類活動呢。 這次空前絕后的閱兵式結束后,斯大林照例發表了重要講話,當然也是送別閱兵部隊奔赴前線的賀辭。他講道: 全世界都在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成是能夠消滅德國侵 略匪軍的力量!處在德國侵略者壓迫之下的被奴役的歐洲各 國人民都在注視著你們,把你們看作是他們的解放者!全蘇 聯的人民也在注視著你們,他們把你們看作是祖國和可愛首 都的英勇保衛者! 偉大的使命已經落在你們肩上,你們不要辜負這個使命! 讓我們偉大的先輩——亞歷山大·涅米斯基、季米特 里·頓斯伊科、庫茲馬·米宁、季米特里·波扎爾斯基、亞 歷山大·蘇沃洛夫、米哈伊爾·庫圖佐夫的英雄形象,在這 次戰爭中鼓舞你們! 讓偉大的列宁的胜利旗幟引導著你們前進! 同時,聯共(布)中央還通過斯大林向全体共產党員發出了庄嚴的號召:拿出全部力量來保衛祖國,戰胜敵人! 在這期間,根据12月5日國防委員會的決定開始重新組建的10個預備隊集團軍已經大体完成。這些新的預備隊,有些是由莫斯科市民自愿報名參加的,他們中多是曾經在軍隊服過役的人員;有些是由莫斯科地區党的組織就地征募的;有一些則是從俄國東部各軍區調動的現役兵團,其中最有戰斗力的一部分則是從東西伯利亞遠東前線秘密運送過來的。他們原來駐扎在“滿洲國”附近的中蘇邊境地域,以便隨時對付在那一地區准備北上進攻蘇聯的日本關東軍。蘇德戰爭爆發后,前線蘇軍兵力明顯不足。但就是這樣,斯大林也沒有把駐在遠東國境上的軍隊抽過來——他一直擔心日本人會在某一天發動對蘇戰爭,這當然是有根据的。但這次所以敢于采取這一舉措,是由于得到了較為准确的情報消息。据說,當時蘇聯駐在日本的一位從來也沒有出現過任何差錯的諜報人員曾向斯大林報告說,据他偵知的可靠消息表明,日本人在最近的一個時期里已把英、美列入首要敵人的位置,他們正在准備在南太平洋地區發動對英美殖民地的進攻,并無北上侵蘇的任何計划。 這些大量新的預備隊集團軍的組建和訓練工作,當時也是總參謀部主抓的最重要工作之一,但這主要由撤出莫斯科的總參謀部第二梯隊來實施。盡管有了這些新的預備隊,總參謀部也不敢對敵人有任何懈怠的心理。相反,他們認為,德軍肯定還會孤注一擲地向莫斯科發起新的大規模攻勢。因為,敵人“台風行動”的主要戰略目的還未實現,他們還在仆從國繼續征召前線進攻的預備隊部隊。目前敵人所以未出現大的舉動,一則可能是在等待冰封,那樣他們的坦克集群的优勢便會死灰复燃;二則就是在籌組新的突擊集團,選擇更好的突破方向,以及等待其預備隊的到來和配備。 沒錯。這些都讓總參謀部猜著了。 11月6日,初期的冰凍開始出現,德軍在西北方向開始了對莫斯科一加里宁公路上的克林城的進攻。一周后,即11月15日到16日,德軍在中央地區的西部、西南地區,還有上面提到的西北地區,几乎同時再度發起异常迅猛的突擊行動。 看來,法西斯希特勒真的發瘋了。 在西北方向,德軍北部集群的先鋒部隊見克林城久攻不下,便狡猾地繞過該城,直取索爾涅奇諾戈爾斯克。盡管蘇軍的兩個師在這一帶拼死抵抗,但靠著強大坦克兵團向前推進的德軍還是在11月23日占据了該城。在這次戰斗中,守城的蘇軍和市民付出了极為慘重的代价,其中的一個團竟戰斗到只剩下3名重傷員,但仍宁死不屈,最后飲彈自戕。兩天后,瘋狂的德軍又攻克了該城東南的佩什基城,以致敵軍的前鋒第2裝甲師推進到了距莫斯科只有37俄里的地方。而且,他們沖上了一條路面良好的公路,正在向莫斯科—伏爾加運河包抄,后面跟著他們的是3個精銳步兵師。 此間,由德軍裝甲部隊工程兵組成的摩托化尖兵部隊,曾馳入了莫斯科郊外伏爾加河的小港口希姆基,它离首都郊區僅有5俄里。在這里,德軍沒有遇到任何抵抗,顯然,這是一個小豁口。但他們沒有在這里停留,在突擊奔進到這一地區后隨即又退了回去。盡管如此,仍給這一地區的居民帶來了极大恐慌,以至敵軍走后仍惊恐不已。 不久,消息更坏了,德軍一個步兵師所屬的一支部隊,在炮兵的支援下于第2裝甲師的右側發起了猛烈進攻,并突到了盧涅沃。种种跡象表明,德軍將從北面對首都實行大規模的進攻以求突破。在那里,德軍已經在莫斯科一伏爾加運河東岸建起了一座鞏固的橋頭堡。越過運河的德軍裝甲部隊,擊毀了一列企圖阻止德軍前進的裝甲列車后,几乎完整無損地占領了一座為莫斯科提供大部分電力供應的大型發電厂。 看來,莫斯科已是指日可下。然而就在11月27日,气溫在兩小時內驟然下降20度,一下子跌到了零下40攝氏度。數以千計的德軍士兵身無御寒之衣,情況最好的是在原來的夏裝外面加一件呢制大衣,但是大衣并不是人人都有。于是成千上万的士兵染上了使人顫抖不止、全身無力的瘧疾,凍傷成群,有些都凍成了殘廢。自11月19日以來,部隊運送到前線的寒衣數量簡直少得可怜,后來則干脆沒有了。希特勒和他的帝國將軍們后來抱怨說,對俄國首都莫斯科的進攻所以遭到失敗,完全是俄國冬季异乎尋常地提早來臨造成的。但事實上,并不是那一年冬季到來得早,而是德國統帥部對此干脆一無准備。因為,他們滿以為早在冬季來臨前就可以攻克莫斯科,當時很多指揮官對士兵們提出的一個頗有誘惑力的號召便是:“到俄國首都去過一個舒适溫暖的冬季吧!” 可怕的嚴寒不僅摧殘士兵的身体,而且還使机器停轉、武器失靈。擔負中央集群進攻的德軍部隊,在一開始受到了強大蘇軍的正面抵抗。由于蘇軍總參謀部把精銳部隊都用在這個方向上,因此這里的德軍從突擊開始就進展不快,每推進一節縱深都要損失大量的兵員和武器。而當嚴寒驟然來臨時,他們的坦克集群的發動机已經無法起動,机槍和自動武器不听使喚,士兵們的步槍槍栓也被凍油卡死了。与之相反,來自東西伯利亞前線的蘇軍精銳防御部隊卻完全是另一副樣子:他們的机槍都披有槍套,以防止寒流的侵襲;他們的武器全有冬季特制潤滑油,使用照樣靈活;每個戰士都頭戴軟質皮帽,足登高統軍靴,身著棉裝又配有呢制大衣,冰雪無礙。同樣,蘇軍的坦克集群也沒有出現因嚴寒而不能發動的情況,尤其是他們最新裝備部隊的重26吨的T-34、T-35新型坦克,性能之良好、威力之巨大,在當時的戰場上确實無与倫比。它有5個旋轉式炮台、四挺重型机槍,可載乘員10人,速度快,裝甲傾斜度很大,一般的反坦克炮彈和反坦克穿甲彈都對它奈何不得。后來德軍沒有辦法,只好調來88毫米速射高射炮來對它進行平射。然而,太多的德國士兵已經到了無法忍受的地步,可怕的無休止的寒冷已經超過了人体所能支持的限度。在他們以為俄軍預備隊兵力不是全部被殲也已用光的時候,越來越多的蘇軍精銳師卻源源不斷地出現在他們面前,這种人為的戰場變化也大大地超出了他們理智所能接受的程度。 德軍在各個方向的進攻都被可怕的嚴寒和強大的蘇軍死死卡緊了。雖然莫斯科已經就在眼前,也已處于他們的炮火射程之內。但畢竟已經是銳气喪盡,乏力回天。德軍士兵就在莫斯科的大門口的冰天雪地里流血,很多人歇斯底里地喊著:“我們再也捱不下去了!”“我們既進不了莫斯科,也回不去德國了!”及至气溫下降到零下52攝氏度時,他們再也不能作戰了。于是,不但進攻陷于停頓,而且簡直是眼看著蘇軍在前面向他們發起沖擊。 在西南方向,瘋狂的古德里安坦克集群仍在負隅頑抗,他們仍在徐徐地向前推進,并企圖繞過布防森嚴的圖拉而迂回莫斯科。就在這時,德軍司令部停止進攻的命令下來了。司令官們明白,他們的部隊實在是堅持不下去了。這一天,是12月8日。這是古德里安那支所向無敵的裝甲兵團自從踏平波蘭以來的第一次撤退。他不得不命令他的士兵們在堅硬如鐵的冰封地面上构筑防御工事。然而就在這時,還不時地遭到蘇軍小股部隊的騷扰性突擊。這些部隊慣于夜戰,身穿白衣,手拿涂上白漆的自動步槍,不知從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來,冷不防地一陣襲擊后,馬上又不見蹤影了。原來,這是莫斯科近郊的游擊隊。后來,古德里安在他的自傳体著作中寫道:“對莫斯科的進攻已告失敗,我們傷亡慘重……我們已經遭到了敗北。” 妄自尊大的希特勒和他的將軍們,既低估了蘇聯軍隊可投入作戰的兵員人數,也低估了它的無畏士气和戰斗力。雖然這時他還不認輸,并且在以后确實也苟延殘喘了相當一個時期,但在這里所遭受的這場失敗,卻猶如當頭一棒,擊掉了他和他的法西斯部隊的士气。像當年的拿破侖一世一樣,這里也歷史注定般地成為了他命運中的滑鐵盧。 莫斯科的危險解除了。 這個英雄的城市猶如大病初愈的頑強患者,強烈地要求站起腰身并下地行走。 還在11月初,蘇軍最高統帥部內就有人提出進行反攻的建議。斯大林將信將疑,當他詢及華西列夫斯基的意見時,這位沉著穩健的將軍表示不好。因為,根据當時他領導的作戰參謀小組的判斷,德軍近期還要展開新的攻勢,這說明他們還有力量。 到11月底,德軍的進攻力已漸告竭,這正是由于气候條件、敵人戰線的拉長及蘇軍的頑強抵抗等多种因素造成的。總參謀部這時便提示大本營說,現在我軍轉入反攻的時机似乎差不多了。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和國防委員會也堅信此點無疑。經研究,最后把發起對德軍反攻的日期定在12月5一6日。這時,希特勒的司令部還沒有正式下令停止進攻,但實際上各個方向上的德軍進攻已經基本停止。 恰在此際,沙波什尼科夫總參謀長病倒了。于是,斯大林要求華西列夫斯基立即出任代理總參謀長一職。此后,華西列夫斯基与斯大林等大本營成員一起,具体制定、籌划并直接領導了這場莫斯科城下的反攻。這是蘇德戰爭爆發以來,蘇軍所進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反擊德軍的行動。 對于這次反攻行動,蘇軍最高指揮中樞自信可以成功。這可以從下面一點得到證實和證明:12月15日,即在反攻開始后的第10天,蘇共中央就作出了把原來遷出莫斯科的党、政、軍机關遷回的決定。而原來遷出的總參謀部第二梯隊,早在11月下旬就已遷回莫斯科,以便立即投入反攻的准備工作。 反攻計划編制完成后,身為代理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在12月4日便親自前往加里宁方面軍司令部。在那里,他當面向該方面軍總司令科涅夫傳達大本營關于轉入反攻的最后指示,并在那里作為大本營代表協調該方面軍不折不扣地執行反攻命令。 何以需要如此這般呢?原來,在12月1日凌晨3時30分,他和斯大林兩人曾親自簽署了一道命令,要求科涅夫的加里宁方面軍不要在自己所轄的地域內另外組織任何局部反攻,而應把主力用在配合朱可夫的西方方面軍的反突擊進攻上面。但隨后科涅夫即打電話給華西列夫斯基,借口缺乏坦克和兵力不足,不想采取支援西方方面軍的行動,仍想單獨進行一次進攻加里宁的局部戰役。最后,在華西列夫斯基答應他增加兵力支援的情況下,科涅夫才勉強放棄了自己原來的主張。盡管如此,斯大林仍不放心,于是便派華西列夫斯基親自來到這里。 12月5日,加里宁方面軍在航空兵突擊和炮火准備之后,先行按大本營方針轉入了對敵人的反攻。次日,西南方面軍和西方方面軍也按期發動了強大的反擊攻勢。結果是完全可以想見的,自然是蘇軍節節胜利。當各方向上的德軍還在冰雪覆蓋的土地上一點一點地挖掘防御工事的時候,強大的蘇軍便紛紛沖到了他們面前。于是,敵軍便丟盔棄甲,作鳥獸散,留在陣地上只是大批大批被凍傷的士兵,還有大片大片的廢舊鋼鐵——那些根本無法發動的坦克和車輛、火炮、机槍…… 原來一路沖殺、驕橫無忌的法西斯德國軍隊,現在開始了他們自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次退卻和逃跑,而當初從國境線上一路被迫退卻、以致被迫退到自己首都大門口的蘇軍部隊,現在終于獲得了复仇的机會,他們開始由敗退轉入了進攻。這也是蘇德戰爭爆發以來的第一次。 這表明:蘇軍已經開始掌握戰爭的戰略主動權,雖然這時還不是它的全部。 經過莫斯科保衛戰這場空前的激烈角逐,蘇軍很多高級指揮人員經受了鍛煉,他們更多地掌握了現代化戰爭條件下一系列軍事戰略技巧与軍事指揮藝術。華西列夫斯基在協助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籌划、指揮這次會戰中,學到了許多實戰軍事技能,并在這次著名戰役中成長為蘇軍高級將領。對于他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和獻身祖國的精神,蘇聯國防委員會和最高統帥部給予了高度的贊譽,同時也給了他以應有的實際地位和善遇。 關于整個莫斯科保衛戰帶給蘇聯和世界的影響、以及它對以后蘇德戰場复雜局勢的導引作用,華西列夫斯基有自己的獨立認識和分析,他曾經這樣寫道: 蘇聯首都附近大會戰的結局在精神方面和政治方面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在此以前,希特勒的饅略政策還沒有遇到過挫折。他占領了一個又一個國家,控制了几乎整個西歐。在大部分人的眼里,德國軍隊是不可戰胜的。可是現在“不可戰胜的德國軍隊”居然被打敗了,而且敗得很慘。在莫斯科附近,法西斯軍隊損失人員50多万,坦克1300輛,火炮2500門,汽車15O00多輛,還有其他許多技術裝備。法西斯軍隊從來還沒有遭受過這么慘重的損失。 希特勒占領軍全部從莫斯科州、圖拉州和梁贊州被赶了出去,部分地從列宁格勒州、加里宁州、斯摩棱斯克州、奧廖爾州、庫爾斯克州、哈爾科夫州、斯大林格勒州和刻赤半島被赶了出去。這些胜利的意義在子,蘇軍已經將戰略主動權從敵人手中奪了過來,使敵人“巴巴羅薩”計划所規定的戰略目標一個也未能實現,在這些毀滅性的打擊下,“巴巴羅薩”計划破產了,作為它的基礎的“閃電戰”理論完全破產了,從而迫使法西斯的頭子們不得不轉而采取持久戰的戰略。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