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二章 入侵英吉利前夜


     聯軍輕敵遭敗績,事必親躬督下級;
     海獅作戰成泡影,再調新職宿愿續。

  第38軍在曼施坦因的率領下,繼續向前推進,只留下部分兵力守衛塞納河南岸的橋頭陣地。6月13日,在連續的行軍之后,曼施坦因在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柯里特的別墅中過夜,別墅的主人已經逃難去了,只留下管家看管房屋。曼施坦因雖然沒怎么讀過這位法國小說家的作品,但卻十分欣賞這座別墅的精美,尤其是院子中的戶外游泳池,對曼施坦因和第38軍司令部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上天的恩賜。

  6月14日,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來第38軍軍部視察,曼施坦因把本軍這個階段的進展情況向他作了匯報。第二天,第4軍團司令克魯格上將通知曼施坦因,總部已經明确了第4軍團的目標。他指示第38軍,應不顧兩側的法軍殘兵敗將,一直向目標挺進。這些話現在說來已經遲了一步,曼施坦因已經這樣干了。

  6月16日,第38軍在向南追擊的過程中,又遇到了法軍第1、第2、第3等三個机械化師有組織的抵抗,這些部隊是從敦刻爾克逃出來的,然后在法國南部布里斯特再登陸,重新投入戰斗。另外同時發現了兩個阿爾及利亞旅和一個摩洛哥師的番號。到了當日黃昏時分,這些敵人的抵抗就已經被德軍第6步兵師擊潰,第6師的比格里本少將受到了曼施坦因的嘉獎。

  剛剛處理完嘉獎第6師的有關事宜,這天黃昏,曼施坦因又接到了第4軍團的又一個命令,決定把哈斯少將的第46步兵師撥給德軍第1軍指揮。

  6月18日二曼施坦因又接到了元首希特勒的命令,要求對敵人進行無情的追擊。這又是珊柵來遲的命令。曼施坦因指揮第38軍的先鋒團几乎日行軍50公里,軍屬摩托化搜索營由林德曼中校率領,已經到達了李斯曼以西、這是第4軍團本階段的目標。這一夜,曼施坦因把軍部扎在沿途—座中世紀城堡中過夜。這里的一切都是古色古香的,除了他們即將到達的羅里河上的城堡以外,這里是第38軍進入法國領土以后,曼施坦因所看到的最雄偉的建筑物。

  6月19日清晨,曼施坦因讓同机備好車,前去追赶林德曼中校的摩托化搜索營,追了將近距离30英里,終于赶上了搜索營。這條通往李斯曼城的大道上,曼施坦因的祖父輩在70年前就曾走過,在普法戰爭中,老一輩的普魯士軍人曾經耀武揚威地進入過李斯曼,從好遠處,就能看到城中有一座庄嚴大教堂的紅色尖頂。

  曼施坦因的指揮車一路上遇到了許多被解除了武裝的法國部隊紛紛向東而行,這其中還有向林德曼搜索營投降的整個一個法軍炮兵團,攜帶全部的火炮与車輛。

  曼施坦因与搜索營一起,前進到馬因尼河地區時被法軍所阻。對岸發現了法軍的坦克,河上的橋梁也被法軍用猛烈的机槍火力所封鎖。

  林德曼中校命令用搜索營中僅有的一個炮兵連——約有10座小口徑突擊炮,對河對岸的法軍進行了炮擊,但并未奏效。曼施坦因用自己的高倍望遠鏡,仔細觀察了河對岸的情況,突然發現除了渡口之外,對岸其他地方卻很少有法軍兵力,于是就命令搜索營中的一個中隊長——這個中隊長此時正坐在河邊,似乎想看一看法軍會不會自動放棄橋梁——從河的下游去泅水過河。

  看到這位年輕的中隊長窘迫的樣子,曼施坦因打趣地說:“如果閣下愿意,本軍長愿意奉陪閣下一起游過河去。”

  軍長的話,使得這位本已手足無措的中隊長緩過神來,馬上命令整個中隊的士兵悄悄摸到渡口的上游,脫掉衣服,把武器和衣服頂在頭頂上,跳入河中,向對岸游去。這下完全出乎法國守軍的意料之外,德軍迅速完整地拿下了渡口上的橋梁。

  曼施坦因与搜索營的大部隊在一起,通過了這座用奇襲手段拿下的橋梁。把搜索營送過河去之后,在回軍部的路上,曼施坦因忽然想到,法軍只有少數的坦克与机槍,就足以使整個搜索營的兵力在河邊停留了8個小時之久,所以一定不能讓法軍有調集重武器的時間。一回到軍部,曼施坦因立即派他的資深副官格拉弗中尉赶回去嚴令林德曼,在這一夜中必須渡過前面的羅里河,不得在岸邊停留。

  果然不出曼施坦因所料,當格拉弗中尉赶到羅里河時,發現林德曼中校的搜索營正擬在河北岸休息,想第二天一早再渡過河去。格拉弗中尉傳達了軍長的命令,于是林德曼只好率領全營連夜渡過了羅里河。為了打消搜索營對對岸是否有敵人守軍的疑慮,格拉弗中尉親自指揮第一艘橡皮艇到對岸,發覺法軍還沒有來得及在對岸布防。

  當天夜里,38軍軍部接到了所屬第6和第27兩個步兵師中的搜索部隊都已經渡過了羅里河的消息,曼施坦因馬上赶往羅里河邊。當他到達河邊時,不禁暗自稱慶:幸虧這里沒有守軍。

  他發現羅里河比想象中的還要寬,在兩個渡口中,西面的渡口河水流速很大,兩岸的距离達到600碼。法軍在撤走時炸毀了這里的橋梁,他們在中間的兩個橋墩上安放了大量炸藥,中間的兩個橋墩几乎被炸掉了近30英尺。兩個師的先頭部隊已經搭好了浮橋,但兩邊与中間高低几乎差了30英尺,中間架著极陡的跳板,車輛無法通過——即使是越野性能好的指揮車也不例外。所以全軍的車輛必須用渡船過河。強水流和沙灘,使得航渡也不甚容易。

  東側的渡河地點情況稍好,羅里河在這里一分為三,其中兩座支流的橋梁齊整地落在德軍手中,剩余的支流河面只有160碼寬,比起西部的渡河點來說,容易得多。

  當天下午,在兩個師的先頭部隊剛剛渡過河之后,河對岸出現了坦克炮聲和机關槍的射擊聲,緊接著高高的河對岸出現了法軍坦克的巨大影于。原來是法軍的重型坦克和步兵赶了過來,試圖驅散已經渡過河的德軍。已經渡過河的德軍先頭部隊的重武器全都留在了河的另一邊,德軍士兵被法軍的坦克追得跑來跑去。在河的這邊指揮渡河的曼施坦因看到情況緊急,馬上命令把一門德軍的88毫米高射炮拖進臨時掩体,与對岸的法軍重型坦克對射,德軍的高射炮很快就被法軍的坦克擊毀。曼施坦因又命人推來了一座輕型戰防炮,首發就直接命中了法軍的這輛32吨坦克的前部,法軍坦克立即起火燃燒。

  擊退法軍之后,第38軍的兩個師總算渡過了羅里河。這一天夜間,曼施坦因的軍指揮所移到了卡侖尼斯附近的希南特城堡之中,這也是法國的一個著名的名胜古跡,其美麗壯觀的程度簡直是無法形容,原本是一個法國貴族的財產。在這座城堡中,曼施坦因發現了很多古畫陳設,大飽了眼福。

  6月23日,從后方傳來了惊人的消息,曼施坦因得知,法國已經投降,与德國在貢比涅森林的車廂中簽訂了停戰協定。法軍放下武器的那一天,使德國人擦去了其在心靈上的一個最黑暗的痕跡——那就是1918年11月11日,德國与法國福熙元帥在貢比涅森林中的專車中所簽訂的降約。現在法國人又在同一地點的車廂中簽訂了自己的降約。

  曼施坦因在听到這一消息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去年波蘭投降時,那位簽字的華沙守軍將軍所說“輪子總是在不停的旋轉,不久就會轉回來”的那句富有哲理的話。是的,從1918年的貢比涅森林到1940年的貢比涅森林,歷史的輪子又旋轉了回來。

  法蘭西的戰役已經告一段落。曼施坦因以德軍第38軍最高指揮官的名義,向各師簽發了一個嘉獎令,以表彰其自我犧牲、勇敢合作的精神,并特別指出,整個第38軍是在沒有享受裝甲的掩護和机械化推進的情況下,進行追擊行動的。在整個戰役期間,第38軍共前進了約300英里。

  在法蘭西戰役結束之后,德軍有了將近一個星期的休整時間,希特勒在忙著爭取英國屈服,而陸軍總部也忙于把一部分步兵師改建成裝甲師和摩托化師。

  第38軍軍部又移到了法國的桑西里地區,那是在羅里河的中游,曼施坦因將在這里處理一些師的改編工作。于是曼施坦因依依不舍地离開希南特古城堡,住進了桑西里的一家法國人的別墅中。這里是一個法國酒商的私產,面積自然比不上希南特古堡的寬敞,而且也不是真的古建筑,而是被蹩腳的設計師設計的一座仿古建筑,顯得趣味极為低劣。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從這家別墅可以眺望羅里河的河谷。

  7月2日,曼施坦因終于在軍部接到了德軍最高統帥部發出的第一道關于繼續執行對英國作戰的指令。

  7月11日,希特勒在上薩爾茨堡召集了三軍首腦,听取了對英作戰的意見。海軍元帥雷德爾提請元首注意,英國皇家空軍正對威廉港、漢堡和基爾等德國的主要海軍基地進行破坏性轟炸。

  7月16日,希特勒作出了決定,發出了“關于准備在英國登陸作戰的第16號指令”。翌日,德國陸軍總司令部部署了執行“海獅計划”的部隊,并且命令13個精銳的師開到海峽沿岸的出擊地點,以便作為頭一批登陸部隊。同一天,陸軍總部的參謀人員完成了在英國南部海岸廣闊的前線登陸的詳細計划。

  7月19日,曼施坦因以及所有的高級將領都被召往柏林,去參加德國國會的開會典禮。希特勒在典禮上正式宣布西線戰役已經結束,同時為了表示國家對軍人的感謝起見,給了一部分高級軍官以极高的榮譽。

  7月25日,曼施坦因獲得騎士十字勳章。

  希特勒還任命了12個陸軍元帥和一位海軍元帥。曼施坦因為,一次授予這么多的元帥,未免太多了一點,而元帥多了,自然使元帥的威望貶值。過去在德國授予元帥是一种軍人的极高榮譽,只有威廉二世任命過几位元帥。這些元帥必須親冒矢石,立有极大戰功,才能獲得此項軍銜。在波蘭戰役之后,陸軍總司令与南、北兩位集團軍總司令是有條件獲得元帥軍銜的,但元首并沒有給他們。現在他卻制造了一打元帥。空軍部的副部長也被破例提升為元帥,他的組織功績固然是功不可沒,但卻不足以与陸軍總司令相提并論。

  曼施坦因所指的這位空軍部副部長,就是米爾希空軍元帥。在德軍元帥中他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的工作僅限于空軍的組織和其他事物,而沒有直接上戰場指揮,只是由于戈林對他的特別器重,才由此發跡。

  米爾希1892年出生于威廉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擔任過驅逐机隊隊長,是戈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戰友。航空部組建的時候,戈林把他拉進來,任命他為副部長,從此米爾希步步高升。1933年他還是個上校,一年之后就晉升為中將,1936年晉升為航空兵將軍,兩年之后晉升為上將,1939年被任命為空軍總監,對法戰役之后,希特勒又擢升他為元帥,此舉遭到了陸軍高級將領的非議。

  果然,在后來的對英空戰中,德國空軍暴露出很大的缺陷,空軍使用權屬于戈林和米爾希,不受陸軍總部的調動,而他們指揮的空軍不能适應整個戰場戰局的要求。此外,陸軍与空軍之間常常發生摩擦,米爾希把陸軍看成是“一幫落伍和守舊分子的收容所”。

  戈林和米爾希故步自封,拒絕接受改進空軍的計划,結果在空戰中被英軍打敗,把制空權拱手相讓英國。

  曼施坦因還不滿元首把戈林升到“帝國大元帥”這一頭銜。這一頭銜凌駕于陸、海兩軍總司令之上,簡直是狂妄之极。元首還授予了戈林鐵十字勳章中的最高一級——大十字勳章,這也是唯一的一枚。這樣做就使得陸軍臉上無光,故意貶低了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

  授予12位元帥軍銜的儀式結束之后,曼施坦因也得知了第38軍的新任務,它們將移駐法國西北部的海岸上,准備入侵英國。他的軍仍然下轄三個師,駐扎在李托奎特,這里靠近包羅根的海濱胜地,有許多英國人在這里建有美麗的別墅。

  曼施坦因的軍部設在海濱的一家极為豪華的大旅館內,而他本人和几個机要人員則是住在另一個較小的別墅之內。這個別墅屬于一個法國船主,他本人已經逃走,留下管家照料這里的一切。

  “海獅作戰計划”中規定,曼施坦因所指揮的第38軍預定在9月24日的第一攻擊波中渡海。沒想到這一駐就是半年。

  這里成為法國著名的旅游城市,也不是浪得虛名,溫暖的大西洋暖流帶來了足夠的熱量,使得游人在這里的海濱在11月中旬還能洗海水澡。38軍軍部的軍官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一得天獨厚的大自然恩賜,把每天洗海水澡當成一件樂事,直到有一次,英吉利海峽漲了大潮,他們几乎被海浪卷走而葬身魚腹,這才罷了。

  這倒使曼施坦因想起了一件事:近26英尺大的潮位落差,對渡海攻擊英國也是极為不利的。渡海作戰,德國缺乏足夠的工具,現造也來不及,只好改造萊茵河上和易北河上的民用駁船權以充數,甚至摩托艇和小拖船也不放過。在風平浪靜的環境中,德國陸軍的登陸部隊還可以适應,一旦遇到大風浪,連上下船都困難。

  德軍擔負渡海作戰任務的部隊,以占領軍的身分駐在如此美麗的地方,有丰富的物質享受,很可能會滋生畏戰的情緒,而且軍紀也成了使曼施坦因頭痛的一個大課題。曼施坦因不得不把部隊拉出去,找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讓士兵們每天在沙灘上訓練,并告訴士兵們,這里与計划中的登陸地點地形相似。而陸軍的士兵們原本就對上船下船這一套不太熟悉,學起來自然也有興趣。渡海作戰,對以陸軍立國的德國陸軍來說,确實還是一個陌生的課題。

  在法國海岸准備發動對英國入侵的這半年之內,曼施坦因也仔細研究了對英國作戰的种种細節。

  在曼施坦因看來,假如無法使英德之間獲得諒解,則德國必須嘗試用武力來消滅英國,這是一個悲劇。按照元首的為人,他是愿意避免与英國之間的生死決斗的,他的真正目標是東面。但這并不意味著德英兩國就能避免戰爭。通過元首在德國國會中發表的空有气勢的講話中可以看出,元首此時是因胜而驕,對胜利已經具有狂熱的信心。所以即使英國同意和談,他是否愿意接受一個以理智為基礎的和約是頗有疑問的。最重要的是,由于他在捷克事件上食言而肥,在世人面前已無信用可言,即令他愿意簽訂和平協定,恐怕也不會有人再相信他了。

  丘吉爾的入主內閣,也使德國求和的希望渺茫。他這個人具有過分的戰士气質,他心目中最注意的問題就是戰斗和最后的胜利。以丘吉爾的個性為代表的英國民族性,多半會采取戰爭而不是和談的方式來回答趾高气揚的元首,英國人的韌性是很可欽佩的,一旦他們投入戰斗之后,不管當前的情況是如何的艱險,他們都可能打到見出分曉。這一點曼施坦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就已經充分領教了。

  曼施坦因實在是不理解英國人,認為他們只知道痛恨希特勒的納粹政權和所謂的“普魯士軍國主義”,卻忽視了布爾什維克政治制度對西方現有的社會制度更具破坏性,對歐洲的威脅也更大。如果英國此時与德國妥協,相信過不了多久,德國和蘇聯的這兩個极權國家就會相互火并。這必定是一個兩虎相爭的局面,結果是兩者必將都會被削弱,盎格魯一撒克遜民族到那時就可以坐收漁人之利,從而變成世界的主宰者。所以,德國与英國的交戰;不僅對于雙方人民而言是不幸的,而且對整個歐洲而言也是一個悲劇。其實,即使意識到這一點,英國人還是要与德國人作戰,因為英國人在制定對外政策時,還受一條無形的規則所左右,這就是必須符合歐洲力量的平衡,德國太強大了,在英國人的潛意識中是不能容忍的。

  沒有任何机构獲得草擬對英戰爭計划的授權,人們只好听命于希特勒的直覺,一些人是甘心情愿,如戈林和凱特爾;一些人則是沉默的接受,如陸軍總司令勃勞希契和海軍元帥雷德爾。由于事先沒有一個對英國作戰的戰爭計划,所以准備工作花費了許多寶貴的時間,錯過了利用英國弱點的最佳時机。

  曼施坦因認為,如果与英國的戰爭不可避免,那么可采用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切斷英國的海上補給線,迫使其不戰而降。此時德國已經完全擁有了挪威、荷蘭、兵力和法國的海岸,可以用來當作空中和潛艇戰的基地。中策是与英國爭奪地中海生死線,地中海對于大不列顛帝國有著重要的意義,這一點元首和參謀總部都不能跳出“大陸式”的思維模式,不曾意識到。

  地中海的喪失將是對英國的一個沉重的打擊,它依賴于印度和近東的糧食和石油,但英國人喪失了地中海之后,會不會就放棄了戰斗呢?英國人還會繞道好望角与中東和近東取得聯系!有效的封鎖來自從空中和海上嚴密封鎖英倫三島,這又回到了第一种解決辦法上了。德國如果把兵力都用于地中海方向,則足以促使蘇聯在東北方面提前發動對德國的戰爭。

  下策為入侵英倫三島。入侵英國是最迅速有效的方法,其他兩种方法都不能達到速決。但即使是攻陷了英倫三島,丘吉爾政府可能會遷都到意大利繼續打下去。有一點可以肯定,征服了英倫三島可以使英國人喪失向歐洲大陸發動海上攻擊時所必不可少的基地。即令是美國參戰,那時如果沒有英倫三島這個跳板,想越過大西洋登陸歐洲,也是不太可能的事。但入侵到底有几成成功的把握呢?

  在1940年夏季,對英國的入侵戰爭獲得成功,應具備兩個因素:

  其一,應及早地執行入侵計划,這樣就可以乘英國還是毫定防御之机,并且充分利用夏天的好天气。英吉利海峽在每年的7、8兩月和9月初,都是風平浪靜的。

  其二,必須有一支与英國海軍和空軍相匹敵的德國海軍和空軍。

  對以上諸因素的分析,曼施坦因得出結論:發動對英國的海上入侵,即使不能說是完全不可能的,也可以說是几率很小的。因此,即使元首希特勒下令取消“海獅作戰行動”的時候,他也并不覺得有多惊訝。

  1940年9月1日,為入侵英國而准備的船只開始從德國北海的一些港口,向英吉利海峽的一些港閉移動。兩天后,德國最高統帥部又發出了一項指令,規定于9月11日元首最后決定是否入侵,給渡海部隊10天左右的時間來進行准備。

  9月7日傍晚,德國空軍出動了648架戰斗机,掩護著625架轟炸机,開始了對倫敦的大規模轟炸。許多英國人都認為這种大規模的轟炸是德國即將登陸入侵的前奏,發出了“入侵在即”的警報。

  9月10日,德國海軍報告,天气變得不正常和不穩定,給登陸船只的集中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隔了兩天,英國海軍的輕型艦艇轟擊了德國發動攻擊的主要港口——奧施坦德、加萊、布倫和瑟堡,英國皇家空軍還在奧施坦港炸沉了八艘德國駁船。這一天,希特勒与三軍首腦舉行了午餐會議,流露出結束“海獅作戰計划”的念頭。

  接下來的几天,英國加緊了反入侵行動。

  9月14日,德國海軍參謀部報告,英國皇家空軍猛烈轟炸了從安特衛普到布倫准備發動入侵的港口。接著英軍空軍襲擊了從勒阿佛爾到安特衛普的整個沿海地區。海軍緊急要求派更多的高射炮來保護這些港口。

  9月17日這天晚上,恰好是滿月,進行夜襲的英國轟炸机充分利用了月明之夜。德國海軍作戰參謀部報告船只遭到了更大的損失,因為這些船只當時正擁塞在准備入侵的港口中。傳來的消息令人沮喪,在敦刻爾克,有84艘駁船被炸沉;在瑟堡,一個500吨的軍火庫被焚毀,各种魚雷艇和輪船被炸沉。

  不僅是飛机轟炸,而且英國用遠程大炮隔海對德軍的一些兵力集結地進行了轟擊,德軍不得不進行疏散。9月16日,皇家空軍突襲了舉行大規模登陸入侵演習的德國部隊,使德軍的人員和船只遭受到慘重的損失。据德國海軍秘密文件記載,21艘運輸船和214艘的駁船被炸沉或者是嚴重損坏,這個數字約占為入侵而集結船只總數的12%。

  9月19日,希特勒正式下令停止繼續集結入侵的船只,并疏散已經集結的船只。終于在10月12日,最高統帥部正式取消入侵,到來年春天再說。

  希特勒根据兩個理由取消了“海獅作戰行動”,第一是准備時間太長了,第一波兵力要等到9月24日才能渡海;這樣即使第一波渡海成功,后繼部隊的渡海也成問題。第二,德國空軍沒有按預期獲得空中优勢。

  關于這第二條理由,曼施坦因歸咎于戈林。在入侵之前的好几個星期中,德國執行的一种孤立的空中戰爭,過早消耗了德國空軍的實力。英國空軍的雷達体系也使得德國空軍在不利于自己的條件下作戰。應該等到入侵的時候再攤牌,迫使英國空軍在雙方相似的地方接戰——即在英吉利海峽上空。后來德軍空軍又轉移攻擊重心至倫敦城——這是一個与入侵沒有直接關系的行為,這不能不說是戰爭指導上的錯誤。

  雷德爾元帥的海軍參謀部希望9月15日就開始執行“海獅作戰計划”。他說,英吉利海峽和北海的天气,除了10月上半月之外,一般都是惡劣的。10月中旬就有了薄霧,到10月底就有濃霧了。只有海上風平浪靜才能執行作戰計划,如果波濤洶涌,駁船就會沉沒,甚至大船也將無能為力,因為他們不能卸下補給品。如果錯過了這個時机,那么最有利的作戰時机是1941年5月。

  希特勒對此是首鼠兩端,他認為德國海軍到了來年春天也仍然不是英國海軍的對手,而此時英國陸軍倒是微不足道的;到了明年的5月以后,如果給英國陸軍8個月到10個月的時間,它就可以集中起30——35個師的兵力,從容地在海峽布防,給入侵帶來麻煩。

  當9月底宣布“海獅作戰計划”結束之后,曼施坦因的第38軍恢复了正常的訓練,渡海的裝備都撤入到港口之中,在英軍的空襲之下,它們早已毀坏了許多。

  1941年春李,從陸軍總部傳出了風聲,對曼施坦因將另有任用,調任一個新的職務。

  不知曼施坦因調任何种新職務,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