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十三章 裝甲軍閃擊蘇聯


    “巴巴羅薩”拔頭籌,維拉河上搶渡口;
    喪心病狂殺政委,列宁格勒擋前頭。

  1941年2月底,在法國西北沿海的小鎮李托奎特交卸了第38軍軍長的職務,曼施坦因改任德軍第56裝甲軍軍長的新職。第56裝甲軍正在組建中,軍部設于德國中部。這個裝甲軍下轄德軍第8裝甲師、第3摩托化步兵師和第290步兵師三個師。這次對曼施坦因來說,可是遂了心愿。早在西線戰役開始之前,他就一直想指揮一個裝甲軍,把自己醞釀多時的新戰術加以實踐。

  1941年5月間,曼施坦因接到了對蘇聯戰爭的作戰命令,這個命令沒有細節,只是指示他的56裝甲軍從屬于一個裝甲兵團而已。當然,作為一個普通軍長,事先是無權過問對蘇戰爭計划細節的。

  希特勒發動對蘇聯的戰爭,對于一介武夫來說由于先有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在先,顯得有些在預料之外,但仔細想一想,卻在情理之中。德國以數万人傷亡的代价進行了波蘭戰爭,表面上看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最大的胜利者卻是不費一槍一彈而坐享其成的斯大林。蘇聯得到了將近半個波蘭,以及波羅的海三國的控制權,使德國沒有得到它所垂涎的兩個主要長遠目標——烏克蘭的小麥和羅馬尼亞的石油,而德國要戰胜英國的封鎖所急需的正是這兩种東西。甚至元首渴望在波蘭獲得的波里斯拉夫一德羅戈貝奇油區也被斯大林要去了。斯大林“仁慈而慷慨”地答應把相當于這一油區年產量的石油賣給德國。付出如此大的代价,只換取了蘇聯不加入西方陣營。陸軍總部對于作戰目標是有分歧的。這個計划的戰略企圖是:以閃電式的突擊,消滅蘇聯西部各軍區的軍隊,并迅速向腹地發展進攻,攻占莫斯科、列宁格勒、頓巴斯,前出到阿爾漢格斯克、伏爾加河、阿斯拉罕一線,打算在1941年冬季之前結束戰爭。但在孰先孰后的問題上,看法不同。不足以代表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搖籃;其次古領烏克蘭的原料產地、頓聶茲盆地的軍備生產中心和高加索油田,如果占領這些地區,就可迫使蘇聯的戰爭經濟完全崩潰。

  而陸軍總部卻認為,必須擊敗蘇聯紅軍主力然后才能征服和占有這些戰略要地。在這個意義上說,莫斯科才是真正的目標,只有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才能遇到蘇軍的主力。莫斯科是蘇聯權力的焦點,而且還是交通的樞紐,該城喪失則蘇軍的防線就會被分割,蘇軍統帥部不敢冒險放棄莫斯科。

  當時,曼施坦因以一個普通軍長的身分,自然是無從得知希特勒与陸軍總部之間的分歧,但在執行過程中,進軍方向的朝令夕改就可以感覺到這种分歧。

  “巴巴羅薩”計划規定,執行入侵蘇聯的德軍部隊將編成北方集團軍、中央集團軍和南方集團軍等三個集團軍,從三個方向同時對蘇軍實施突擊。曼施坦因的第56裝甲軍隸屬于第4裝甲兵團,而第4裝甲兵團又隸屬于北方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總司令是勒布元帥,主要是從東普魯士進攻,殲滅在波羅的海地區中的蘇軍,然后再向列宁格勒前進。

  第4裝甲兵團司令是克魯格上將。第4裝甲兵團的任務是挺進芬斯克對岸和維拉河上,占領渡河地點,隨即向阿波卡方向前進。第4裝甲兵團的右翼為16軍團,司令為布歇上將;左翼為第18軍團,司令為屈希勒爾上將。

  1941年6月16日,曼施坦因到達了第56裝甲軍的集結地區。他的頂頭上司,第4裝甲兵團司令克魯格上將向曼施坦因下達命令:

  “第56裝甲軍應從米美爾河以北、提爾希特以東的森林地區向東突破,以達到通向柯弗羅東北面芬克斯的大路。在其左面,第41裝甲軍,軍長南哈特將軍,下轄第1和第6兩個裝甲師、第36摩托化步兵師和第269步兵師,應向賈何布塔德的維拉河渡口前進,党衛軍‘死人頭’師也配屬于這個兵團,戰役開始時隨后跟進,隨著戰役發展的情況,再配屬給前進最快的軍后面。”

  受領完任務之后,第41裝甲軍的軍長南哈特將軍問曼施坦因,預料要多少時間能到達芬克斯,曼施坦因回答說,如果在攻擊開始四天之內達不到目標,則德軍就很難完整無恙地攻占這些渡口了。

  6月17日,第56裝甲軍展開完畢,在以后的几天內,全部進入進攻出發陣地,完成了一切進攻的准備,曼施坦因命令各師對武器裝備以及攜帶的彈藥和油料,作了最后一次檢查。

  在攻勢開始的前几天,曼施坦因接到了一個從最高統帥部發來的命令,這就是臭名昭著的所謂“政委命令”,要求對蘇聯戰爭開始之后,德軍對于俘虜的蘇聯軍隊中政治委員和其他政工人員,均一律就地槍決。以表示對布爾什維克的痛恨。

  這個命令遭到了曼施坦因和其他德軍高級將領的抵制。他們認為,雖然從國際法的觀點來看,蘇聯軍隊中“政治委員”的身分很特殊,他們不能算是一般的軍人,但又不像牧師、軍醫和戰地新聞記者那樣可以獲得非戰斗員的身分。因為他們也直接參与戰斗,而且其勇猛程度不亞于一般戰士。如果從傳統的戰爭意義來說,他們的戰斗活動是非法的。正是由于這些軍隊中的“政治委員”,把戰爭的最大殘酷性帶進部隊,這是与普魯士軍人的傳統行為和傳統態度是完全不合的。

  不管國際法中對“政治委員”的地位是采取何种的看法,要把俘虜就地槍決,總是違反了軍人傳統的職業精神。如果執行了這一命令,則不僅有損于軍人的榮譽,而且對德軍士兵很難自圓其說。所以,曼施坦因向集團軍司令直言,他指揮的所有部隊都不會執行這個槍決紅軍政委的命令。曼施坦因屬下的几個師和軍參謀人員也完全同意曼施坦因的意見。不久,要求撤消這一命令的努力終于奏效。因為很明顯,這個命令只能激起蘇聯紅軍同仇敵愾之气,促使蘇軍頑強作戰到底。

  6月21日13時,曼施坦因在軍部接到命令,6月22日凌晨3時作好攻擊前的各項准備,4時開始攻擊,對蘇戰爭的色子已經擲下了。

  1941年6月22日,這一天恰好是星期天,在凌晨4時,德軍向蘇聯發起了進攻。德國飛机對蘇聯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樞紐、橋梁渡口和軍事基地進行了猛烈的轟炸。接著,在猛烈的炮火准備之后,德軍以數十個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為先導,在巴倫支海到黑海3000公里的正面發動了進攻。蘇聯西方軍區在22日的整個上午失去了指揮,被迫節節抗擊向后撤退。

  勒布元帥率領德軍北方集團軍,分別從各個方向前疾速推進。勒布1876年9月5日出生于蘭茨貝格。曾參加德國東亞派遣軍,在瓦德西元帥的統帥下前往中國,為野戰炮兵團山炮1連的排長。1900年12月14日在中國膠州灣海岸登陸作戰。回國后,1903年考入駐慕尼黑的巴伐利亞軍事學院受訓,1909年10月調往柏林的總參謀部服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戰功而被授予騎士勳章,平民出身的勒布被晉升為騎士,被稱為“威廉騎士勒布”。1929年晉升為少將,1930年晉升為中將。1934年1月被晉升為炮兵將軍。

  1938年3月1日,勒布在晉升為上將的同時退役。与倫德斯待一樣,后來又按照戰時服役規定重服現役并指揮德軍兩個軍團攻占捷克蘇台德區,曼施坦因在勒布軍團中擔任過很短時間的參謀長。

  德軍北方集團軍第4裝甲兵團的先期任務,就是完整地奪得維拉河上的橋梁,為進一步攻擊列宁格勒打下基礎。這條大河是一個可怕的障礙物,而完整地奪取河上的橋梁,直接關系到德軍裝甲部隊的行進速度,成為体現和發揮閃擊戰特長的關鍵所在。因此第4裝甲兵團的前進,實際上是一場賽跑,看哪一個軍最先奪到維拉河上的渡口。

  曼施坦因的第56裝甲軍在這場賽跑中面臨的障礙要比其他兩個軍要輕微,第4裝甲兵團多給了第4豆裝甲軍一個裝甲師,但其攻擊前進的速度仍然落在了曼施坦因的后面。在此之前,曼施坦因曾經建議由自己的56裝甲軍擔任主攻,但克魯格沒有同意。

  在第56裝甲軍的集中地在米美爾河以北的森林中,克魯格分配給曼施坦因的空間极為有限,所以曼施坦因只能命令第8裝甲師和第290步兵師向蘇軍邊界陣地實施主要突擊,而第3摩托化步兵師則暫時留在米美爾河以南。

  繼飛机轟炸和猛烈的炮火准備之后,曼施坦因命令部隊發起沖擊,最初只遇到了輕微抵抗。但不久就為蘇軍构筑良好的碉堡群所阻擋,殘存的反坦克火力遲滯了德軍的裝甲部隊。直到中午12時,第8裝甲師才在米美爾河以北通過了碉堡封鎖線。

  在德軍進攻的第一夭,蘇聯軍隊對德軍這种背信棄義、不宣而戰的卑鄙行徑十分痛恨,他們把仇恨發泄到捉到的德軍士兵身上。曼施坦因率領軍部在推進途中,發現了好几具德軍士兵的尸体。參謀人員查看了這些士兵身上佩帶的番號,然后向他們的軍長報告說,從尸体的番號來看,他們是一支德軍邊境巡邏隊,在戰斗開始時被蘇軍俘獲,全体人員都被殺死,尸体被殘酷地肢解,景象非常令人恐怖。德軍士兵們默默無語地走了過去,掩埋了這些同胞。

  在路上,還不時遇到一些剛剛從前線運回來的德國傷兵。這些傷兵忿忿不平地向曼施坦因報告說,他們遇到舉手“投降”的蘇軍上兵,可等到德軍士兵滿心歡喜地前去受降時,這些蘇車“投降”的士兵就會突然開槍。還有一些蘇軍的傷兵會倒在地上裝死,等德軍走過之后,從背后向他們開槍。

  曼施坦因一路上查看了被德軍摧毀的蘇軍防御工事。從現場遺留的跡象來看,在蘇軍的防御縱深雖然有為數不少的兵力集結,但卻并沒有像元首希特勒宣傳的那樣,“蘇聯已經作好了對德國發動進攻的各种准備”。

  在自己的指揮車上用過了簡單的午餐,曼施坦因令左右攤開了隨身攜帶的作戰地圖,用手指指著蘇聯境內的一條彎彎曲曲的藍色曲線:

  “假如第56裝甲想力拔頭籌,搶在其他軍之前完整地占領維拉河渡口,則必須通過杜比沙河上的艾羅果拉渡口,這里距离德蘇邊境約50英里,在進攻的第一天就必須出其不意地占領這個地方。”

  曼施坦因告訴身邊的參謀,這里對他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因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曼施坦因就在這里与沙俄軍隊作過戰。

  根据德國偵察机事先拍攝的照片,這里是一個深而且陡的峽谷,河水的流速雖然不大,但河兩岸的高度差卻很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軍的工程師曾經花費了好几個月的時間,費勁地在此建造起一座木橋,現在這里已經建成了大型的公路橋。

  “我擔心,河對岸的陡坡坡度之大,使得任何我們現有的裝甲車輛都爬不上去,如果蘇軍事先發現了我們的意圖,把這里的大橋炸掉,然后在河對岸的陡坡上建筑起防御工事,那么我們的坦克部隊根本就無法前進。”曼施坦因憂心忡忡地說,“問題是,艾羅果拉的渡口對于第56裝甲軍而言,确實是攻占芬克斯橋梁必不可少的跳板。”

  于是他找來了第8裝甲師的布南登堡將軍,命令他加快速度,務必乘蘇軍緩過勁來之前拿下艾羅果拉渡口,最遲不超過6月22日(也就是攻擊發起的第一天)日落之前。在這段時間內,軍部將跟隨第8裝甲師在一起。

  曼施坦因的要求雖然很難辦到——甚至可以說過分,但是德軍第8裝甲師在布南登堡將軍的指揮下,還是完成了這一任務。這個師在突破蘇軍的邊界陣地和清除了防御縱深的零星抵抗之后,終于在6月22日的黃昏時分,用一支搜索兵力占領了艾羅果拉渡口。曼施坦因不敢稍怠,又命令徒步行軍的第290步兵師加快速度,緊跟在第8裝甲師之后。第3摩托化步兵師在中午時分也開始渡過了米美爾河,進入蘇聯國境。

  第一腳是踢出去了,曼施坦因黃昏時分到達了渡口之后,不禁長出了一口气。

  要想達到奇襲的效果還應繼續冒險,這符合曼施坦因的一貫作風。于是他命令第56裝甲軍所屬各師不顧左翼的第18軍團和右翼的第16軍團,不要怕側翼被攻擊的危險,一鼓作气地沖到目的地——維拉河渡口。

  曼施坦因的運气不錯,他所選定的路線恰好是蘇軍防御比較薄弱的一段。當第56裝甲軍深入蘇聯境內105英里抵達維爾柯米爾茲的時候,曼施坦因左翼的第41裝甲軍在沙萊地區為蘇軍的堅固陣地所阻;右翼第16軍團還在為爭奪柯弗羅鎮而苦斗。而第56裝甲軍此時已經邁上了寬敞公路。這里距离第一階段的目標——維拉河渡口上的芬克斯大橋約有80英里的距离。

  正當第56裝甲軍在曼施坦因指揮下興沖沖地往前赶路的時候,以小心謹慎著稱的第4裝甲兵團司令克魯格上將開始擔心他們,因為他們不僅超過了兩翼的德軍太多,而且把國境線上的蘇聯軍隊也甩在了后面。第56裝甲軍不僅在前面可能遇到蘇軍預備隊的反攻,而在后面很容易被甩在后面的蘇軍切斷其后勤補給線。

  曼施坦因決定不讓幸運之神溜走,因此沒有理會克魯格的忠告,命令部隊繼續快速前進。他采取了一個讓強者更強的辦法,這樣可以淋漓盡致地發揮德軍坦克部隊的机動速度——自己親自率領兩個机械化師,由机動性最好的第8裝甲師走最好走的公路,机動性稍次一點的第3摩托化步兵師走公路以南的小路,第290步兵師緊隨其后,這個師雖然使出了最大的勁,但已經赶不上前兩個机械化程度高的師。這樣也好,這個拖后的步兵師保證了第56裝甲軍后方的安全。

  6月26日,守衛在維拉河渡過大橋的蘇軍士兵,突然發現遠處的公路上駛來一列不太長的車隊,車上裝滿了士兵,從著裝上看是蘇軍士兵,車輛上也涂著蘇軍的標志,哨兵攔住了車隊詢問,車上的人自稱是從前線撤退回來的蘇軍傷兵,有几個人還亮出了纏滿繃帶的胳膊。于是哨兵揮手放行,誰知這些車在駛過大橋的時候,這些“傷兵”突然從車上跳了下來,用槍逼住蘇軍士兵,把惊得目瞪口呆的蘇軍守衛分隊繳了械,然后脫下了身上的蘇軍服裝,扯下了身上的繃帶。蘇軍士兵這才發現,原來是一隊化了裝的德軍士兵。

  原來這正是曼施坦因所用的一計;為了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使蘇軍來不及炸毀渡口橋梁和在河對岸組織起有效的防御,曼施坦因不顧國際公法,讓他的士兵利用繳獲的蘇軍車輛,裝扮成蘇軍后撤的部隊,瞞天過海,騙過蘇聯守衛大橋的部隊,完整地攻占了維拉河的橋梁。裝扮成蘇軍士兵的,正是德軍第8裝甲師的前衛部隊。這件事不久就傳到了元首那里,令希特勒大為欣賞。

  從進攻開始到拿下維拉河渡口其中的一座大橋,第56裝甲軍在曼施坦因的率領下,一路上擊毀了蘇軍約70輛坦克和許多火炮,這個數字相當于整個第56裝甲軍坦克數的一半。

  這樣,到了6月26日,沿公路疾進的第8裝甲師最先抵達了芬克斯城外。上午8時,曼施坦因在該師的師部中接到了一個報告,得知該師的先遣部隊使用詐術成功,兵不血刃地奪獲了蘇軍駐守的兩座大橋中的一座。另一座也通過戰斗奪到手,蘇軍完全料不到德軍來得如此之快,守軍派出工兵企圖炸毀橋梁,但引爆炸藥的士兵在距离導火索几碼遠的地方被德軍消滅了。

  維拉河在芬克斯城附近的公路大橋完整無恙地落在了德軍手中,鐵路橋也只是受到了輕微的炸傷,略加修复便可使用。通過大橋涌入芬克斯城內和維拉河的另一側的德軍,正在与蘇軍展開激戰。

  6月27日,曼施坦因又接到了另一份捷報:第3摩托化步兵師攻克了維拉河上游的另一個渡口。至此,第56裝甲軍的任務圓滿地完成了。從作戰地圖上的距离來算,芬克斯城附近的渡口距离第56裝甲軍攻擊發起的陣地,差不多有200英里的距离,在路上不斷遇到蘇軍阻擊的情況下,用去了整整四天零五個小時的時間,這与事先對南哈特將軍的許諾相差無几。

  攻克芬克斯城后,曼施坦因率領軍部驅車進城,看到城中一片火光,蘇軍在撤出該城時,實行了“焦土政策”,將整個城的大半放火焚毀了。

  曼施坦因在向頂頭上司剛剛報捷之后高興了沒多久,輕敵冒進的后果就顯露出來了:第56裝甲軍現在的位置大突出了,与兩翼的德軍其他部隊之間,形成了較大的間隙,距离第41裝甲軍約60英里,距离第16軍團足足有100英里。他們現在已經是孤軍深入險地,在他們与后面的德軍大部隊之間,夾著數万蘇軍,他們現在正拼命地向維拉河方向撤退。而在他們的前方,蘇軍預備隊正源源不斷地開來,企圖奪回芬克斯這一咽喉要地。

  6月27日,克魯格司令坐了一架輕型飛机來看望第56軍,對曼施坦因以及第56裝甲軍取得的赫赫戰果進行了一番夸獎,但他也沒有帶來任何關于下一步行動目標的消息,是莫斯科,還是列宁格勒?這一切都無從得知。曼施坦因從克魯格上將那里得到的命令,只是要他拓寬在芬克斯的橋頭陣地,并保持渡口的暢通,等候姍姍來遲的第41裝甲軍的第16軍團。

  曼施坦因坦率地向克魯格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對這位謹慎有余而魄力不足的軍團司令說:”照您現在的這种部署方法,超不出柏林軍事學院一般教科書的窠臼。而現在,當我們出乎意料地突然在蘇軍后方深處出現時,蘇軍統帥部的想法肯定是盡快把我們赶回河的那一面去,并且一定會到處搜集兵力來反擊。所以我們挺進得越快,蘇軍就越難有机會做有系統的抵抗,快速的挺進,能把正在集結的蘇軍兵力摧毀。因此我建議,本裝甲軍應該即刻向前方挺進。您可以命令另一個裝甲軍緊隨在我們后面迅速通過芬克斯前進,使蘇軍只能利用手邊的兵力零零星星地反擊,而形不成大張旗鼓的會戰。至于維拉河渡口,也自然應該保證,留在維拉河上以南的蘇軍殘部,可以由后續的步兵軍團去掃蕩。”

  克魯格耐心地听完了曼施坦因這一連串的陳述之后,只是搖了搖頭,歎了口气說道:“不用說單獨一個裝甲軍,就是一個裝甲軍團,冒險深入地域如此遼闊的俄羅斯大平原,也會顯得十分渺小和微不足道,而且越是深入也就越危險。”

  曼施坦因建議他的軍團司令換一個角度去考慮問題:“作為一個單獨在敵后作戰的裝甲部隊,它的安全程度還依賴于他的机動能力上,一旦它停頓不動了,就馬上會遇到敵人四面八方的攻擊。”

  克魯格答應把他的意見上報給最高統帥部。不久元首希特勒傳下話來,重复了只讓第56裝甲軍在橋頭陣地待命的命令。一切如曼施坦因所料,蘇軍逐漸緩過勁來,從斯可夫、明斯克和莫斯科抽掉了大批兵力,對維拉河渡口展開了反擊。有好几處陣地失而复得,又得而复失,戰斗進行异常激烈。德軍在收复曾經丟失的陣地時,在一個野戰包扎所內,發現了3名德國軍官和30個德軍士兵的尸体,他們都是負傷之后,在蘇軍攻上來時來不及撤走,包扎所被雙方不知哪一方的炮火炸塌,這些傷兵被活埋在里面。

  在以后的几天之內,蘇聯的空軍也傾全力來破坏已經落入德軍手中的橋梁,蘇聯空軍的飛行員勇气可嘉,一個中隊接著一個牛隊,不顧損失地低空俯沖轟炸,曼施坦因不得不向總部請求德國空軍戰斗机前來支援,北方集團軍總司令勒布元帥也給第56裝甲軍專門調來了高射炮,來保衛這些橋梁。最多的一天就擊落蘇軍飛机64架。這才遏制住蘇聯空軍的轟炸。

  第56裝甲軍在芬克斯渡口附近一直守衛到7月2日,曼施坦因又接到了繼續向前開進的命令。陸軍總部為了獎賞曼施坦因,特地把德國党衛軍“死人頭師”撥給第56裝甲軍,這個党衛車帥也是摩托化師。德軍第41裝甲軍也渡過維拉河赶了上來。

  第4裝甲兵團下一階段的任務,就是沿著從李茲克尼—阿斯托夫——斯可夫軸線前進,由此可以确定,北方集團軍的下一個目標是列宁格勒,這肯定是元首希特勒的意見。

  曼施坦因簡單地計算了一下,自從第56裝甲軍用奇襲手段沖到芬克斯時算起,已經白白浪費了六天的時間,利用這六天時間,蘇軍有足夠的時間來恢复遭到突然襲擊時的惊愕——本來當德軍出現在維拉河北岸的時候,蘇軍已經感到手足無措。第56裝甲軍對芬克斯的深入的突擊,給蘇軍造成混亂和恐怖,它切斷了蘇軍的指揮体系,使其不可能協調對德軍的抵抗措施。可由于第4裝甲兵團在維拉河上的頓挫,這些优勢已經喪失。

  重新開始攻擊的時候,蘇軍的抵抗顯而易見地頑強而有組織了,但仍然阻止不住勢頭正猛的德軍。

  第4裝甲兵團現在已經接近了斯大林防線,這是一條實力不均等的要塞線,沿著原有的蘇聯邊界建筑而成。克魯格仍然把主要的道路分配給第41裝甲軍,由它向阿斯托夫前進。克魯格不太欣賞曼施坦因大膽得近乎冒險的性格。因此第56裝甲軍只得到了一個次要方向:轉向東面對齊巴希前進,任務是突破斯大林防線后,從東面迂回以斯可夫為基地的蘇聯強大裝甲兵力。

  曼施坦因對這個分配方案又提出了不同的見解——這似乎是曼施坦因爭強好胜的天性所決定。他認為,姑且不論在斯可夫存不存在以之為基地的蘇軍強大裝甲兵力,即使是有,第56裝甲軍如果按照兵團司令部給出的路線前進,必然會遇到斯大林防線前方的大沼澤地。他對這個分配方案表示強烈的不滿,要求第56裝甲軍和第41裝甲軍兩個軍都應沿著阿斯托夫前進。

  不知曼施坦因的反對意見是否生效,且听下章分解。;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