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第二章 “路邊伴生型”:華南腹地某開發區


  本章所描述的,是華南腹地某工業城市邊上的一個新興開發區(以下均簡稱為開發區)里的“性產業”的情況。筆者于1997年3月1日到16日,對該開發區進行了社區考察。
  筆者的一位朋友給予筆者很大的幫助。出于他本人的意愿,這里不提及他的姓名与作用。

第一節 社區概況
一、地理

  這個開發區緊貼在那個工業城市的邊上,与市區僅是一江之隔。它距离市中心和火車站都是8公里,距离民航机場15公里。市區有公共汽車可以直達這里,只需要半小時。
  這個開發區的交通非常方便。通往那個工業城市的一條一級公路和一條二級公路,在進入該城市地界之前,就是在這個開發區里合二而一,然后直達市區。
  這個開發區還緊挨著江邊,水路交通也很發達,3000吨的客、貨輪可以常年通往沿海地區。早些年的時候,許多貨物都在這里進行水陸聯運或者鐵路与公路的聯運。
  這里离那個工業城市實在是太近了。尤其是這些年來城里不停地擴大市區,住宅區已經快要蓋到那條江的對面了。交通也更加便利了,江上的大橋修了兩次,現在已經足夠寬闊与通暢。城里人可以輕而易舉地跑到這里來,甚至有些人每天都到這里來買菜。就連市區的公共汽車,其實也是過橋之后,在這個開發區的地界里掉頭開回去的。
  此外,正是因為它是進入城市的最后一站,而且吃住都比城里便宜,所以過往車輛都不由自主地要在這里停靠一下,還有許多車輛干脆就停放在這里,然后人坐公共汽車進城里去辦事。所以早在80年代初期,這里的農民就開始經營路邊店,近年來更加興旺。
  開發區的背后,是一大片綿延數十里的山林。過去沒有什么名堂,可是80年代里被命名為國家森林公園。雖然開發區自己沒有一寸土地是在森林公園之內,而且實際上路途遙遙,但是它卻大肆宣傳自己“背靠”這個國家森林公園,似乎也具有風景胜地的意思。它還改變了自己原來的地名,用背后的一座山的名字來稱呼自己,很風雅的。

二、經濟

  這個開發區原來是一個農村的鎮,只有4000左右人口。早在!992年3月,省政府就決定建立這個開發區,就是因為看中了這個地方的交通便利,又依托著那個工業城市,因此試圖在這里建設起一個高新技術的工業區。1992年7月,經過隆重的慶典,開發區正式破土動工。
  開發區的轄地有20平方公里,規划中的城市中心區有4平方公里。開發區的經濟原則是:本地區連一分錢都不投入,一切市政建設都靠賣地皮的收入,一切發展都靠引進的資金。根据開發區的官方統計資料,到1996年年底,已經有700多家企業進入了開發區,而且外資獨資或者合資的有將近100家之多。其中最大的几家投資者,每家的投資額達到3000万元到1億元之多。開發區所引進的資金總額,已經累計達到15億元人民幣。
  可是實際上,直到筆者1997年春天前去考察時為止,經過漫長的4年多的開發,開發區可以用來顯示其成就的東西實在是不多,而且它的發展方向實際上已經被扭轉了。
  首先,開發區里到當時為止,仍然沒有建成和投產任何一個像樣的、有价值的工業企業。
  在規划中和宣傳材料里,這里應該建成一個小型鋼鐵企業、一個有色金屬深加工企業、一個車輛組裝厂、几個輕工業和飲食加工企業,還應該有一批鄉鎮企業。可是前兩個較大規模的企業,一直在不斷地宣布將要從那個工業城市搬遷到這里,而且一直處于在搬遷之中,何時真的正式開始生產,誰也說不清。況且,這兩個企業也不過是一般化的企業,与高新技術毫不沾邊。至于其他企業,有的下馬了,有的無聲無息了;所以,在開發區先后編印的不同的宣傳材料和廣告上,關于工業与技術的部分總是變幻不定。
  据筆者現場考察,到那時為止,實際上真正已經開始創造工業生產价值的企業,只不過8家而已。其中能夠擁有100個以上工人的企業,其實就是紙業厂、飲料厂這兩家。
  其次,引進的資金雖然不能算少,但是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投入了房地產和商業服務業。結果,開發區里雖然确實是新樓一片片,但是几乎都是住宅樓和商業樓。
  這片商住樓區,從華南腹地的一般水平來看,确實是足夠宏偉壯麗了。它沿江矗立,井井有條,錯落有致,色彩斑斕,設計上也足夠新潮。它与碧藍的江水交相輝映,很有一些風韻;在宣傳材料的照片上,就更像是樂園。
  可惜,對這個“經濟技術開發區”來說,僅此而已,僅此而已。
  第三,開發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上了路。中心區的面積已經達到2平方公里還多,房屋總面積已經超過40万平方米,還建起了兩條中心干道、變電站、自來水、郵政系統和程控電話。但是,所有這一切都更像是為一個商業住宅小區服務,而不像是在建設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區。
  對此,開發區的領導也并不回避。他們解釋說:開發區原來的設計,的确是想充分利用近在咫尺的那個工業城市的各种資源,搞出一個高科技區來。不過那時候的思路仍然是計划經濟的,仍然在心底念叨著什么“全國一盤棋”或者“發揚共產主義風格”之類的東西。可是1992年市場經濟的狂飆一吹,連那個工業城市自己都是困難重重,舉步維艱。他們怎么會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再培育出一個競爭對手呢?
  尤其是人們很晚才意識到,那個工業城市自己的產業結构和技術水平,本身就已經是相當落后的,面臨被淘汰的險境,即使它愿意,它又怎么能夠援助這個意在建設高新技術的開發區呢?
  再說了,這個開發區的交通再方便,畢竟處于遠离沿海的內地,也遠离國內的主要消費市場,海外資金怎么會跑到這里來稿什么高新技術產業呢?
  結果,開發區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只能拉來不多的香港資金,而且人家看中的,其實是開發區緊靠市區,适于作為住宅小區或者別墅區。所以,大量的香港資金投入到這里,先后建起了“香港新×”、“××新都”、“××春苑”、“××商城”等商業樓區和住宅區。這樣一來,開發區的發展方向實際上是被投資者給扭轉了。
  可是,一旦轉向商住區,地价就不可避免地飛漲。加上前几年全國范圍的昏炒房地產,使得這個開發區的地价高到荒謬的地步。到筆者考察時,它的邊緣地帶的不毛之地,也已經漲到一畝地最低8万元。中心區的地价則已經超過了旁邊的市區。結果,開發區的干部雖然信誓旦旦地說:這里的房地產已經賣出去一半以上了,可是實際上僅僅是已經有人開發了而已。据當地老百姓估計,真正賣出去的最多是四分之一,真正住上人的,大約只有十分之一。這其實是有目共睹的。夜里那鬼火般散落著的住宅燈光就是明證。
  1996年起,開發區又是“漏船偏遇頂頭風”。旁邊的那個城市自己也在另一個方向的城市郊區,建起了大面積的房地產地帶,不僅集商住區与旅游區于一身,而且地价明顯低于這個開發區,
  尤其是,開發區創建時所享有的3年免稅期已經過去,因此在這里搞任何一項經營活動,已經沒有任何优越條件可言。引進技術与工業的路,几乎被徹底堵死了。
  結果,這里的商住區開發也在最近一年多來陷入低谷,大批的半截子樓房樹在那里,半截子馬路躺在那里1。白天,几個巨大的商場門可羅雀,就像是河馬張開大嘴,卻又無食可吃。夜里,那成片的樓房只有稀疏的燈火,就像一群怪獸在潛伏著,只露出眼中的凶光。就連已經建成的樓房小區的環境美化也基本沒有開始。整個開發區少樹無草,風塵席卷。除了貫穿開發區的公路永遠是車水馬龍,路邊的“紅燈區”晚上永遠是熙熙攘攘以外,這個開發區似乎根本就是個無人區。
  --------
  1筆者在這個開發區的活動半徑不超過1.5公里,但是就在這樣小的范圍內,筆者就數到一共有31座尚未建成的樓房和4條修了一點的柏油路。其中,所有的柏油路和至少21座樓房,是完全停工了。

三、人文

  實際上,如果按照人們對于沿海地帶那些繁華的“開發區”的印象來衡量,這里恐怕也真的接近于無人區了。從戶口上看,在這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除了原有的大約4000農民以外,所有后來搬進來的人口一共只有6000左右。但是在這些后來者里邊,許多人實際上并不在這里居住,只是把戶口遷來。這是因為在開發之初,人們普遍看好這里的發展前景,就急匆匆地把戶口遷進來,希望在將來的大發展中,能夠作為“當地人”而撈一些實惠,例如買地皮的權利或者优惠地价什么的。后來發現滿不是那么回事,也就如鳥獸散了。所以,開發區的實際常住人口肯定不足1万人2,也就是每平方公里只有500人左右。這跟一般農村地區差不多。
  --------
  2這是開發區的干部說的。但是筆者所聯系的干部一直不肯提供當地常住戶口的詳細情況,總是推說當地的公安分局不會答應。筆者估計,其實可能是因為不愿意“丟臉”或者因為戶口方面的“貓膩儿”比較多。

  當然,開發區還有1万左右的流動人口。可是除了与“紅燈區”伴生的人員以外,這些流動人口主要是建筑隊里的打工仔。他們分散在樓區深處,生活簡陋,近乎一無所有,所以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無法給開發區增添什么繁華色彩,反而“有礙觀瞻”。況且,隨著許多建筑工程的停產或者半停產,他們的人數也在減少。
  雖然開發區已經搞成了這個局面,但是開發區的所有宣傳材料和招商廣告中,不僅在說明開發區的性質与目標時,仍然堅持把工業和科技擺在前兩位,而且在描繪現狀与成績時,也同樣是這樣。盡管在這些材料中,后面所列舉的所有具体的建成項目与在建項目,明明沒有一個是与工業或者科技有關系的,但是,至少在中心區的一個巨大的廣告牌上,仍舊堂而皇之地寫著“高新技術”的字樣,而且雄居榜首。
  這不僅能夠說明官僚体制的僵死和宣傳机制的虛假頑症,不僅是原有發展目標早已失敗的歷史記錄,而且在向人們暗示著該地之所以會產生和維系“紅燈區”的原因。
  當地的原有村落已經蕩然無存了。惟一能夠表明以前這里存在過一個鎮的標志,就是公路上的長途公共汽車站的站牌子,仍然頑固不化地寫著原來的鎮名。這里邊的文化含義也很有意思。据當地人說,附近十里八鄉的老百姓,從來也不叫這個開發區建立后自己給自己起的那個美妙動听的新名字。所以長途汽車的站名也不能改,否則當地老百姓恐怕會迷路的。
  當地農民早已失地失業,大多數是靠原來的村鎮陸續地分發一些賣地的錢。少數人經商了,少數人打工了。可是近一年多來商業蕭條,建筑業萎縮,真正還能工作的人恐怕大大減少了。所以,白天在開發區里,閒人顯得格外多。經常可以看到一群男人圍在一起,或站或坐,卻既不聊天也不打牌搓麻,只是呆呆地待著,一副百無聊賴的樣子。3
  --------
  3這些閒人,后來成為筆者非常好的考察助手。他們似乎巴不得有人跟他們聊天,所以真真假假地給筆者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一般情況和民俗民心狀況。當然,筆者對其中有价值的情況,都在現場進行了測謊。這种測謊其實也簡單,就是再找另一個人去聊同一個話題即可。

  當地人說的方言,与旁邊的工業城市是一樣的,非常接近普通話。据說這是因為在歷史上,這里就是北方來的移民的聚居地。最晚從唐代開始,官方就不斷地組織大規模的來自北方的移民,以便与當時當地的少數民族爭奪土地。最終,在方圓至少百里之內,到現在也几乎沒有什么少數民族。此外,這里的那個工業城市,本身就是50年代以來計划經濟的人為產物,是國家從全國各地調集人員從頭建設起來的。所以這里不但普通話很流行,而且方言也很像普通話了。

四、官儿

  這個開發區雖然就在城市的邊上,但是在行政區划上,卻并不屬于那個工業城市管轄,而是直接屬于地區政府的專門領導小組。這一點非常重要,因為它形成了這個開發區的管理体制的獨特之處。
  首先,開發區雖然小,但是它的行政級別卻是“正縣處級”。据說在1992年剛建立的時候,它曾經被定為“縣級市”的級別,曾經由一位副專員親自挂帥。按照中國的習慣,在這种情況下,雖然開發區的正式級別并沒有改變,但是在實際管理操作中,尤其是在与外單位和別的地方打交道的時候,開發區就可以自視為“副地師級”,相當于省里的副廳局級,或者中央政府的“副司局級”,而且別人也會買它的賬。對于這樣一個彈丸之地來說,這無异于平地升天。可惜,也許是因為后來的發展不盡人意,后來那位副專員不再挂帥了,原來的縣級市的級別也被降成了正縣處級。
  可是即便如此,開發區仍然与它在地理上所在的××縣是平級單位。那個縣不但根本不能管它,而且在心理上肯定也是矮半頭的,因為那個縣是很出名的窮山惡水貧困縣。
  其次,開發區的級別雖然不如旁邊的那個地區級的城市,開發區的原始發展目標雖然也是要依托于那個城市,但是由于行政上互不隸屬,所以這個小小的開發區,完全可以名正言順地不理睬那個睡榻之側的龐然大物。哪怕開發區威脅甚至危害了那個城市,對方也沒脾气。如果二者發生爭執,由于開發區隸屬于与城市平級的地區,雙方就不得不到省政府去解決問題。因此,在開發區与城市的關系上,開發區實際上處于“省轄”的地位之上。這就是中國特色,正所謂“權大勢大,遇到‘條條’沒辦法;財大气粗,出了系統就輸”。
  第三,在開發區所隸屬的地區的行政系統之內,開發區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整個地區里的“肥缺”,二是位于××縣境內,三是當地原來就有一個行政体系。所以按照官場的慣例,開發區的一切干部,包括公安人員,在人員組成上就必須照顧到這三方面的利益。如果三方面都是勢均力敵的話,那么在開發區的每一個官位上,恐怕就不得不擠坐著三個人,或者不得不把原來的一個位子擴大成三個,而且必須小心翼翼地使三個官儿或者三個位子在名稱上和實際上都保持高度的平衡。
  筆者所考察的這個開發區的官方人員的組成結构,經歷了一個比較曲折但是不足為奇的演變過程。根据4位當地官方人員從不同角度的講述(也帶著不同的評价),筆者知道了:
  在開發區創立的頭兩年里,直接從地區党政机關里派來的人員,挾著“在白紙上畫圖”的旗號,一度占据了大多數位子。縣里派來的人員据理力爭,好歹也沾了一些光。惟獨當地鎮里的原有干部,就像被掃地出門一樣。命運最好的是一位鎮里的女干部,被送到党校學習去了,后來居然到另一個縣里,升為一個官儿。其余的當地大小干部,基本上是“被當作工人使用”(一位原當地干部的原話)。
  可是當地干部是不爭權力爭實惠,不爭官位子爭地盤。
  首先,他們保住了原來村落的所在地。盡管它地處中心區,房屋的檔次和外表參差不齊,与四周的高大樓區形成了鮮明的對照;盡管最開始的時候,上面曾經決定把所有的村民都搬遷到開發區的邊緣去,而且許諾,新的住宅將遠遠超過農民們自己蓋的房子;但是當地人在權力体系中的代表們,還是頑強地抵制了這种誘惑或者收買。
  后來的歷史證明了他們的高明。因為原來的村落,就是公路兩邊最适合于開辦旅館和“特种服務業”的地方。結果,直到筆者去考察時,所有(确實是所有)的旅館,仍然全都是農民們自己蓋的。其他的房地產商人們無論多么有錢,由于再也占不到合适的地盤了,所以也就沒有一個蓋旅館,完全放棄了旅館業。
  同時,當地人在實際上還爭取到了更大的發展机會和發展權利。他們反复強調,這個地方一直是交通要道,農民們很早就開始經營各种各樣的路邊店。他們里邊早就沒有多少人种田了。如果真的按照原來的統一規划,把這里的土地都蓋上樓房,使得原來那條省內的重要公路,僅僅變成開發區里的一條大街,那么已經失地失農的農民怎么活呢?所以,必須在公路的兩邊,繼續保留寬闊的地帶,不能在里邊蓋樓;必須允許當地原來的農民繼續長期地(而不是臨時地)經營路邊店,而且應該在路邊建設好水電通訊等市政設施;必須保護農民在路邊進行經營的自主權,把它与開發區的引資招商相對分開,否則財大气粗的強龍們一來,當地農民就沒有活路了。
  他們最終成功了4。這不是一兩個人的努力,是一种“勢”与“場”的作用;不是寫在紙面上的協議,是一种雙方的心照不宣;不是誰可以無法無天,是互相給台階,一起求和气与保面子;不是要“闖新路”,是“摸著石頭過河”。
  --------
  4具体的故事和人物,這里就不寫了。

  當時,所有的“外來戶”和開發區的上級們,都在做著暴富的夢,以為這不過是給當地農民一點小甜頭,收買人心而已。誰知道后來開發區的整体發展被迫改變了方向,朝著不倫不類的商住區走去,結果路邊店的作用反而越來越大。由于它們并不是創新,也不是空中樓閣,而繼續非常傳統地作為交通要道的必備的附屬設施,所以一直到筆者考察時,公路兩邊仍然是整個開發區里最熱鬧的地方。
  再往后,開發區實際上已經失敗了,地區派來的干部就逐漸另謀高就了;縣里來的干部抱著這根“雞肋”,也日益得過且過;當地原來的官方人員和頭面人物們,雖然仍然沒有什么官位子,但是他們的“勢”和“力”都相對地大多了。也就是說,隨著開發區的經營內容迫不得已地被改變,它的內部權力体系的實質內容已經改變了。這,就連大街上的閒人都知道,而且沒談多久,他們就會向筆者繪聲繪色地講起故事來。
  總而言之,這樣一個高行政級別的、權力上獨立于左鄰右舍的、實際上被本地勢力所左有的、地理上貼近人口中心和消費中心的、已經被迫全面轉向經營商業服務業卻又不大可能有什么大發展的、除此之外又別無出路的、面臨其他地方競爭的、地處交通要道的、名不副實卻又大名鼎鼎的開發區,怎么會不成為一個天造地設的“紅燈區”的“樂土”呢?
  ------------------
  亦凡公益圖書館掃校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