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夜色已經籠罩四川天府之國的大地。在茫茫暮靄下,四周高高的群山宁靜安謐,黑油油的樹木蒸騰著積聚一天的熱量,云遮霧罩。蒸气流動著,翻流著,充滿著整片樹木,從地表一直往上,竄出樹頂,徘徊一刻,便悄然散去,牽持起如煙的一縷,像只驅遣不去的愁思留下來。 平整的土地,阡陌交通,亮閃閃的溝渠在夜色下僅射出凄涼的寒光,一跳一跳,田里的庄稼齊膝高,在輕風吹拂下,搖晃著發出微弱的沙沙聲響。 山巒、樹林、田野儼儼欲睡。 在吳三桂的宮苑里,此時卻是華燈初上;絲竹甫響。 宮中人們提著燈籠,手托食具、果盤,來往穿行,認識不認識的微微道個万福,就又走向通往勾欄畫棟的廊院。 這是一座巨大的王府,庭院深深,飛檐斗拱的建筑層層疊疊,被迂回曲折的長廊連通著,被曲徑通幽的石子或方磚的甬道連接著,點綴著假山、花草、樹木。 座落在中后部的大殿上。吳三桂手捧小圓蓋碗,品嘗著從云南運來的普洱名茶。大廳里燈火通明,燭光跳躍,時而“啪”地打出個火花,巨大的紅木雕花嵌寶的公案上,摞疊著文書,這是全國各地來的,有前線的戰報,私人的信札,同伙的盟約……諾大的廳堂里,只有吳三桂一個人,那個勤快的童仆在門外候著,毫無表情的臉上,一雙靈慧的眼睛在稍稍轉動,有意無意的看著院中的一座假山。要是在白天,常有一只紅嘴、黑爪、黃色羽毛的小鳥到這來飲兩口水,可是現在沒有,現在是晚上,它肯定回到了巢穴中。他在這站了一個多時辰了,除了一名小丫環送進去一杯茶,屋里再沒有發生任何動靜,整個院里靜得可怕,靜得疾人。 他沒有听到任何聲響。其實,屋子里的确沒有一點響動。 此時的吳三桂正坐在公案后的椅子里,把頭靠在柔軟的虎皮墊子上,微閉兩眼,一臉的表情陰沉似水,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那一杯茶,早已喝完,只剩下茶杯和杯底里的一泓茶底。 吳三桂抬起頭,直起身子,低頭看著桌上的一件文函,這是從長沙發來的緊急戰報,這是夏國相、胡國柱和馬寶派輕騎,馬不停蹄、晝夜兼程送來的。 上面說:清軍大兵壓境,舖天蓋地,我們几人,都聚在湖南,因此敵人無后顧之憂,全力扑向湖湘之地,……敵眾我寡,我軍難以靠兵力爭先……,徒守長沙沒有什么益處,我等惟盼周王力解長沙危險。如果周王能用大兵,直趨汴梁(今開封),必能解長沙于危難之中,望周王守奪。 吳三桂把雙眼离開書案,把目光移向香爐。爐中的熏香燃燒著,散放出香艾芬芳的气息。气味清淡可人,隨著裊裊上升的青煙,彌散到整個房間,吳三桂的目光正追逐著冉冉上升的如龍似蛇的煙縷。青煙隨意變幻著神秘莫測的身姿,飄向窗欞,飄出窗外,同時也把吳三桂的目光牽扯到外面無邊的夜幕當中。 外面夜色被挑挂在門口的大燈籠發出的光稀釋了,把院中的樹木掩映的影影綽綽。 天空中,沒有星星,也沒有月亮,漆黑一片。 吳三桂從椅子上站起來,繞過桌案,走向廳門。薄底的輕便快靴,踏上從門口一直舖到桌前的薄厚适中的腥紅地毯,柔軟、舒适,腳感很好,既可以給人以腳踏實地的感覺,又獲得心理上快意的享受。 吳三桂不知在這條“路”上走了多少次,每次的感覺他都了然于心。然而今天,感覺卻全然不同,失去了以往的心滿意足,給他帶來了冗沓之感。 他分明覺得雙腳在往下陷,這腥紅的地毯并沒有舖在堅實的磚石地面上,而是放在了泥沼之上。他進而覺得,這腥紅的地毯分明變化成了深不可測的沼澤,正張著烏黑大口,等待著一嘴把他的腳咬掉,再一下吞進去,讓他動彈不得,慢慢收抬他! 一股寒气從腳底下的地毯透過馬靴,直触吳三桂的腳掌,又穿過腳掌滲進了大腿,進入了肌肉,溶進了血液,又隨著脈管擴張一直沖到了頭頂,并在此嘎然而止。 吳三桂一個哆嗦。 他大叫一聲跳到近旁的地面。 “啊?” 隨著這一聲叫喊,門外的童仆吳忠早已跑了進來,雙手垂立著,一副惊慌失措,語無倫次。 “你,王爺……王爺!” “快,快,拿掉它!拿掉它!拿掉它……快……快……。”吳三桂用衣袖揩著腦門上的冷汗,“扶我回房!” 吳三桂不愿在一個下等的童仆面前表現出他的心虛、害怕,又恢复了以往的嚴厲狀態,雖然吳忠是他最可信賴的奴仆。 吳三桂的臥房就在這座大堂的后面不遠。他也像皇帝一樣,不把自己置身在眾多嬪妃當中,而是寵幸和詔選。同時還有一個原因是有了緊急事件,也可以盡快的到充當議事廳的大堂,那才是他惟一的中心。 吳忠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吳三桂順著大堂的廊檐,轉向位于牆角的小路,一拐彎走向了通往臥房的路徑。 這是一條不長的石板路,平坦、光滑,兩邊鑲砌著道牙。兩邊開得很盛的鮮花在夜間依然發出沁人心脾的香气,周圍的空气也在它們的作用下改變了性質,含著令人心醉,令人迷蕩的气味,吳三桂慢慢地走,沉浸在平常并未知覺的香气中。 這种香气扑入他的鼻孔,吳三桂打了個嚏噴,把在旁邊小心翼翼扶著他,正提心吊膽的吳忠嚇了一跳。 吳忠的顫抖,吳三桂感覺到了,他也在一個顫抖和那個嚏噴中清醒過來,卻莫名其妙于剛才發生的情況。 “吳忠,我剛才怎么了?”他想從忠誠的奴仆口中得到事情的經過。 “王爺,您累了,我正扶你去歇息。”吳忠低聲、低語,似乎還怕惊動了他的王爺,況且他對發生的一切并不了解,他只是做了一個仆人應該做的份內事,他早被吳三桂的瞬間驟變弄得神魂顛倒。吳忠眼里的王爺永遠是鎮定自若,充滿自信的,他不明白今天的王爺倒底發生了什么事,只是再補充道:“王爺,快到了,您吩咐的。” 吳三桂噢了一聲,吩咐道:“你下去吧。” 吳忠說:“小的不敢,小的要侍候王爺。” “下去吧,我自己清靜一會儿。”吳三桂說道,兩眼不由自主地向兩邊看了看,四周并沒有异常,和白天沒有什么區別。 “是”。吳忠答應著,弓身退了兩步,轉過身.頭也不回地匆匆去了。 清風又送來鮮花的芳香。 這香气讓吳三桂陶醉,讓他留戀忘返,他竟走過去,低下頭,像扑向母乳的嬰儿,貪婪地吸吮乳汁似的花香,以至于鼻尖上沾滿了花粉而茫無所知。這朵花在吳三桂的鼻下幻化成了圓圓,他要聞從圓圓身体上飄出來的誘人的帶著溫熱的气味,這种气味是獨特的,只有圓圓的身上才有,這是吳三桂的經驗所得。在他怀里滾過多少女人,他記不清了,在他怀里撒過嬌的女人他也淡忘了。可是圓圓卻總在他眼前,在他需要她的時候會适時到來,來撫慰他的軀体,他的靈魂。而每一次,都在這种气味中得到精神和肉体的解脫!在吳三桂看來,圓圓天生就是為他而來,然而他正是憑著靈敏的嗅覺找到圓圓,又有一种不可知的力量把圓圓送進他的紅羅圍帳,讓他成為她的主人,擁有了她的一切。 可是圓圓走了,离開了他,連一個挽回的机會都沒有。當時他竟沒有意識到圓圓飄然而去,不再回頭,不再回到他的身邊。他一直覺得圓圓只不過出了趟遠門,不久就會回來,到如今,吳三桂依然抱著這個明晰而又模糊的念頭,雷打不動,水沖不絕,就像先前他對康熙皇帝的那种念頭一樣。在吳三桂心中,康熙皇帝永遠只能是個小儿頑皮,不入流之列,不可能与他抗衡。 吳三桂別的念頭可以任意存在的話,無論這個想法是黑是白,對他來說都無所謂,吳三桂有把黑變成白的本領,也有把鹿變成馬的技巧。因此,他有任何念頭都不過份,誰讓他是偏安一地,勢力強大,可以翻云覆雨呢,然而,他的康熙是豎子小儿的想法,卻不應該有絲毫的改變,正是由于他這個念頭的原因,使他喪失了机會,貽誤了戰机,直到今天,得到了這份十万火急的長沙戰報。 從后宮傳來的歌樂輕風,把吳三桂從醉夢中打入嚴酷的現實,眼前的局勢不允許他徜徉在香風蜜雨中,急迫的場面等待著他作出決定。刻不容緩。 吳三桂直起已經發酸的腰背,輕輕地捶打著,昂望蒼天,不由長長歎了口气。 天啊,我吳三桂到底怎么了。 吳三桂對著長空,祈禱上蒼能恩賜給他一個既确切又明了的答案,一個切實可行的解決危机的辦法。 他靜靜地仰天等待,可是良久沒有回音,也沒有顯示出他自認為能指出前程是凶是吉的征兆,僅有過耳的微風和入耳的歌樂。 自從由湖南回到四川這一段時間,吳三桂深感力不從心。他不行鞍馬,只興荒唐,縱情聲色,力求從聲色中獲得生的力量。以前圓圓就給了他這种力量,他想重新找回來。 一想到圓圓,吳三桂雄心又起。 “親征,一定要親征!” 拿定了主意,吳三桂心情竟暢然起來,先前的愁云像烏云般在陽光的逼射下漸漸散去,透出一片耀眼的光芒! 吳三桂深吸了兩口气,又在石板路上走了兩來回。前宮傳來悠長而響亮的梆鑼:“梆,梆,梆,光光,光。” 天交三更了。 吳三桂回轉身,走向寢宮。 宮內的侍喚丫環都沒有睡,她們在王爺睡著后,才有可能去稍微閉一下眼,得到片刻的喘息和休憩。在這期間,還要保持時刻警醒,以便能听到王爺夜間的吩咐,如果睡得太沉,沒有听到傳喚,可是要嚴加管教的,因此她們不能有絲毫的殆慢,她們最盼望的是吳三桂能到某個妃子或寵妾那里去,使得整個身心都放松一下,和朋友姐妹們調笑一番。 侍女們見吳三桂來了,連忙問安的問安,服侍的服侍,早已亂成一團。她們服侍吳三桂梳洗完畢,舖好錦被,放好羅帳,然后都輕手輕腳地退出,留下一兩個在旁邊。 她們還沒有走出几步,便听吳三桂說:“給我把八面觀音叫來。” 侍女們一听,所有人心里都叫開了娘,來一個八面觀音,她們都不會安生。八面觀音的每次到來,都叫眾侍女不要遠离,要服侍左右等候差遣,而吳三桂則撫掌大笑,哈哈稱好,然后二人喝酒,嬉鬧……全然不理眾人,而她們還得在最難受的時刻,顫抖著侍候著。 不知今天她們的命運如何。 身在長沙的胡國柱、夏國相、馬寶卻是整夜未眠。 他們商討著如何破敵,如何御敵。 在吳三桂沒有做出決策之前,他們不能有絲毫的松懈。這是兩國交兵的戰場,是在用百姓的軀体筑成一道攻防兼備的人牆。每一個細如牛毛的疏忽,都可能要導致不可挽回的損失。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個淺顯的道理使得他們徹夜研究御敵之策。面對強大如潮的清軍攻勢,能守住就算不錯了,還談什么進攻呢?几天來,胡國柱、夏國相、馬寶統率各部人馬,憑一地之險,頑強御敵。雖然,雙方都沒有大戰,但是看得出雙方都在積聚力量,等待最侍佳時机,來個決出生死的大戰。 清軍的兵馬從各地運來,輜重行滿官道。 夏國相、胡國柱、馬寶著急呀!他們面前是日益強大的清軍,且斗志旺盛,眾寡可判。而且他們知道,清軍統領肯定也在眾多謀士、將領的謀划下制定著破敵良策。 當時,西北的戰事正在激烈地進行著,大將軍圖海和王屏藩斗智,互有胜負,已成鼎足之勢,他們根本分不出精力來照顧湖南戰局。 胡、夏、馬只能望西北的王屏藩興歎。 天色微明,暗淡的晨暉射進幔帳。 吳三桂用腳喘了一下赤身裸体、屈身擁被的八面觀音,吼道:“起來!” 八面觀音睜開睡意惺松的夢眼,忽的雙頰微紅,飛上兩朵桃花,卻夢囈般嬌音媚吐:“再睡會儿,好累呀!” 吳三桂忿忿地罵句:“你這條母狗!”同時打掉了八面觀音伸過來的胳膊。 昨夜冷清的大堂如今人頭聚集,分文武兩旁站立。吳三桂坐在雕寶桌案的虎皮大椅上。 他們在討論用兵事宜。 吳三桂望著兩班人,臉色庄嚴。略微沉思片刻,便開口說道:“今天請各位前來,是商討湖南戰局。” 話剛開個頭,下邊眾屬已經嗡嗡一片。雖然他們听說湖南戰事緊迫,卻沒有料以來得會如此之快,他們在歌舞升平中已鈍化了意志,他們自當不明白吳三桂說出此話的用意,因此在下面竊竊私語。 吳三桂臉一沉,用眼光一掃,大家都安靜下來,諦听吳三桂的下言。 吳三桂接著說:“昨天接到湖南胡國柱、夏國相、馬寶的馳函,說要放棄長沙,否則就要本王親自出征,進攻開封以解長沙之圍,眾卿都有什么看法?” 吳三桂說完,用目光瞅著下面的眾屬。 下班兩行人有的面帶喜色,有的心怀憂愁,有的不動聲色,又交頭接耳一番。 從文班里走出一人,說:“觀天下大局,形勢不利于我,不若放棄經營長沙,退兵滇、黔、川以憑天險,再圖打算。”言罷退入行列之中,低頭不語。 接著又站出一人,說:“依董兄之說,我大周王朝必敗不可了?” 那一位赶緊站出來,說:“不敢,我的意思是以退為進,養精蓄銳,而后謀略。” “那么,我們就要白白放棄經營數年的湖南,放棄長沙為敵所据。湖南一省,費多少兵力,才支持到今日,一旦棄之,實為可惜!況且,我們一經放棄湖南,則岳州卻又孤危,江西實亡,此為一;二者世人不知道放棄長沙的原因,還以為湖南又失守,必然導致人心震動。到那時人心不附,大局則更加不可圖略了。” 吳三桂听了不由點點頭。 他見下面無人再說,于是開口說道:“我同意鄭蛟麟愛卿之言,棄去湖南,深感痛惜。本王決定,親征汴梁。想我起事之后,軍事一向得手,自從久居成都,今年不戰,明年不征,使局勢破敗至此,惟本王親征,方可挽回上天懲罰!” 眾人听吳三桂這樣一說,都齊唰唰跪倒,叩地沉呼:“臣等為社稷,孝死以終!”聲震梁宇,久久回蕩。 吳三桂見眾人如此,心中高興,親征之事便定下來,立即派快馬把消息傳送給湖南,以鼓舞士气。 大事既定,眾人接著散去,各自回到府地做出征的准備。 吳三桂終于撥開心中的陰霾,透出一線摧目奪魂的光彩。雖然是細小的一隙光線,也驟然在他陰暗的胸怀中閃亮起來,擴展起來。吳三桂此時的心中,激蕩的完全是難以言表的喜悅,振奮! “我還不老,我還有能力和康熙小儿一搏,胜負之數,尚未不能立即分清,福禍相依,你打我的老巢,我占你的內地,無非說來是各有千秋”,想到此,他的心中又勃然興起一股蕩然之气,仿佛回到了二、三十年前的疆場。遼東鐵騎,縱橫馳聘,天下無敵,所向披靡,那時的吳三桂全身都放射著耀眼的光輝,終日被盛譽和媚言包圍著,風風光光的當上了平西王,而坐陣云南,勢力遍及朝廷內外,遍及四野八荒! 的确,那時的吳三桂無人堪敵! 吳三桂的憂愁早已隨著對過去美麗時光的暢想拋向了二十年前。他哼著東北小調在園中轉游,以調節一下一天多來緊張的精神。 園中陽光明媚,鮮花爛漫。 樹上的鳥儿在嘰嘰咕咕地叫,婉轉,明快,就像脆響地打擊樂器奏出的一串和諧音符。 池中的春水汲取了一冬的營養,隱然露出碧綠的波紋,池中魚儿快活地擺著尾巴,閒适地吹著水泡,游來游去。 一切都蘊含著不可遏制的生机! 吳三桂邊走邊欣賞,越看心中越敞亮,卻不覺吟出了辛棄疾的《摸魚儿》,…… 吳三桂正在低頭沉吟,不想被一聲嬌笑打斷了思緒。他抬頭四下觀望,周圍卻是一片宁靜,既消失了聲音,又沒有見到半點人影,只看到前方樹枝上一只小鳥儿瞪著圓溜溜的眼珠歪著小腦袋看著他。 吳三桂被這种奇妙的環境所感染,不由得心頭一蕩,捷步朝湖邊小亭走去。 一條翠竹掩映的曲折小路通向湖邊。稀疏的細竹嫩枝初長,枝葉婆娑,在上投印著斑剝的黑影。竹林并不大,但湖水,修竹相映成趣,与林中,湖堤上的風景相輔相成,构成一幅清幽恬淡的水墨畫,顯得意境深遠,的确是個修身養性的好去處。湖邊小亭,飛檐高挑,像輕盈的百靈展翅飛翔,紅漆四根圓柱,柱柱之間有樓花亭圍相連,亭小而別致,給頗為冷清的景物襯上一點生气。亭中設有石桌、石凳,光亮鑒人。 此時,一個麗人坐在桌旁,笑顏可掬,然而卻用手把口儿輕掩。 這個麗人見吳三桂走來,連忙起身,碎步急趨,走到吳三桂近前,纖纖素手相扣輕握,置于左腰下部,裙裾微擺,款款下拜:“賤妾恭迎王爺。”乳鶯喁喁,婉柔清麗。 只見她有二十六、七歲年紀,長得裊裊婷婷,白衣飄飄,青絲粉頸,柳眉皓鼻,妙目輕翕,朱唇未啟而含笑,自是多情未露,卻帶有一派風流姿態。 她,把個吳三桂看得呆若木雞,竟一時說不出話來。 “賤妾恭迎圣上!”這女子見吳三桂一副痴呆模樣,便又說出了一句。 吳三桂這時才登然醒悟過來,哈哈大笑,雙手一扶,便將麗人攬入怀中,笑眯眯地說:“蓮儿,你真會戲弄本王,如今脫去華服,不飾珠寶,一身素衣,粉黛不施,卻是這般清素引人,本王一時竟沒認出你來。” 蓮儿就著吳三桂的一扶一攬,早已伸出玉臂勾住他的脖子,雙腮紅潤,含情的眼睛看著吳三桂,亦嬌亦嗔地說:“賤妾在這儿等王爺多時了。” 吳三桂不由一愣,問道:“你怎么知道我會到這來?” 蓮儿應聲道:“昨天賤妾未見王爺,今晨叫著人去向吳忠尋問,吳忠說王爺昨夜煩悶,郁郁不樂,今儿一大早就召集人議事。賤妾想,既是王爺議事,遇事定奪必定巧媒妙思,思謀必成。賤妾以為王爺昨日的憂愁今日得在解脫,一定會到此地散散心思。所以,賤妾便准備些水果、點心、水酒、佳肴以慰王爺為國事的操勞之心!” 吳三桂听完不禁親了蓮儿一口,哈哈大笑:“我的蓮儿可真會体貼人,理解人啊!來,來,你就陪本王高興高興。” 說罷,擁著蓮儿到亭中喝酒享樂去了。 這個蓮儿本是陳圓圓的一個侍女,從小由圓圓親手調教長成,長得美麗、秀气、大方,知情達意,深得圓圓的喜歡,也深得圓圓的信任,圓圓把她當作親生女儿一般看待。因此,在整個王府中,蓮儿自是比別人高出一籌。自從圓圓走后,蓮儿便留了下來,卻被吳三桂召來。當夜吳三桂就要蓮儿解衣侍寢,第二日便封為王妃,奉侍王側了。近兩年來幫助吳三桂出謀划策,又溫柔体貼,成了吳三桂枕邊的香艷軍師。 吳三桂和蓮儿在亭中斟酒取樂,邊說邊賞,邊談邊笑,蒼渾的笑聲和清脆的笑聲交合著沖向湖面、竹林,沖向湛藍的天空。 今天,吳三桂由于心情暢快,又有知己相陪,不由多飲了几杯,已顯示几分醉意。酒刺激下的大腦無比興奮,行為就不太听指揮,話語也多起來。 吳三桂摟著蓮儿,醉眼朦朧,搓、摸、揉、捏著蓮儿的玉体。現在的蓮儿也是春心藏兔,粉面泛紅,口中吃語含混。蓮儿把吳三桂送往嘴邊的酒杯奪過來,掙脫吳三桂的摟抱,拉著吳三桂的胳膊,說:“王爺,來,我扶您到后宮歇息。” 吳三桂聞听此言,把抄在手的酒杯隨手一扔。“好,好,我們要痛痛快快地歇息。”酒杯撞到柱子上,复又落到地面上,發出兩聲金屬的脆響。 蓮儿攙著吳三桂,二人歪歪斜斜,跌跌撞撞向后宮走去。 蓮儿的住處青磚粉垣,進入正門,繞過蕭牆,便是一洞月亮門。院中种著几叢湘妃竹,有處藤架,現今已爬滿了蛇龍婉蜒的青藤,藤架下是圓木的桌凳,通過兩旁植滿奇花异草甬道,就登堂入室了。說是后宮,但這卻是后宮之外的單獨院落。雖說這是成都,但是主要建筑卻像北京的四合院,北京人家住的四合院卻是無法和這個“四合院”相比,它只保持了“四合院”的勢,卻少了普通四合院的韻——朴質。這里當然是富麗堂皇。 蓮儿一進門就吩咐丫環們洗漱更衣,這一切又都是布置好了的,沒用一會,吳三桂就躺在了蓮儿的香幃之中。 蓮儿示意丫環們退下,屋里只剩下吳三桂和蓮儿。蓮儿端來一杯醒酒茶,吳三桂一口喝下,把杯子一扔,一把摟過蓮儿,兩人便滾倒在床上。…… 吳三桂一覺醒來,卻不見了蓮儿。于是,他大叫:“蓮儿,蓮儿。” 蓮儿應聲跑進來:“賤妾在。” 吳三桂喚過蓮儿,叫到床邊坐下,正色說道:“蓮儿,我要帶你出征,去攻打汴梁,去打康熙的屁股,你說好不好?” 蓮儿面露難色,這點卻出乎吳三桂的意料。吳三桂臉色一變:“不愿陪伴本王嗎?” 蓮儿一見吳三桂如此情態,嚇得赶忙跪倒在地:“賤妾并非不想侍候王爺.我只是擔心王爺鞍馬勞頓;那种吃風飲塵的戰爭生活恐怕對王爺不利。我也并非是貪生怕死之人,的确是出于王爺您身体考慮……”言事未罷,就嚶嚶抽泣起來。 吳三桂一听錯怪了蓮儿,顧不得穿衣,下地扶起蓮儿,复拉她上床,撫慰道:“寶貝儿,本王錯怪你了,我出征也是出于無耐,現在長沙被阻,形勢吃緊,本王又不愿放棄苦心經營几年的湖南,只好親征去討汴梁,以解長沙之圍,這是‘圍魏救趙’啊!” 蓮儿听吳三桂之說,長長歎了口气。 吳三桂接著說:“憑借著我的龍威,不用擔心不胜,本王出征,不僅湖南得以保全,而且可以直搗京城,大事可成,出頭之机,在此一舉!” 蓮儿見事以至此,只好同意。 吳三桂一見蓮儿愿意偕行,异常高興:“本王出征,長途跋涉,兵士交鋒,必然艱苦難堪,如此.我身邊便不能沒有你伴駕。今能与愛妃同行出征,本王必會大獲全胜,直搗黃龍,擒王納位!” 兩天后,吳三桂凋遣的兵將基本匯聚完畢,整裝待發。大批糧草,隨隊而行。這一年,吳三桂六十六歲。 軍營大帳,吳三桂進行出征布置。 “本王和諸位將軍,共統領十万大軍,直指勳陽,行軍過程中,一面派信使持令箭,調集漢中人馬,分別攻占扶風,武功一帶,一面調王會、洪福各統領五千人,從小路先進攻襄陽,用來分散敵人兵力。第三,等到大兵到河南,然后王會、洪福帶領襄陽之兵,都到樊城會合,再決計北伐。” 各路將領,領命回歸,再行布置。各部气勢高昂,奮勇前進。 吳三桂的這次親征,可謂是激情百倍。雖然是匆忙之中決定親征,但是作好了細致的准備,常年的爭戰的歷經事情的廣博,又加之年紀的原因,因而凡事都不肯冒險而行。他以成都為根本,任用降將羅森鎮守成都,又讓親屬吳永年、吳炳光駐守四川及云貴的富遼地域。 吳三桂這次出征,鄭蛟麒為先鋒,隨軍大將有王會、洪福、林天柱、譚延衽等數十員,出征后,羅森負責照運軍糧、軍餉。真是万事具細,一絲不苟。 ------------------ 一鳴掃描,雪儿校對 |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
|